阶段检测:第一~四单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阶段检测:第一~四单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阶段检测:第一~四单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阶段检测:第一~四单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阶段检测:第一~四单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第一~四单元一、选择题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各项具体劳动如动物的繁殖、饲养和农作物的播种、收割等,更是与气象变化息息相关,久而久之,人们便形成了“季”和“年”的概念。这说明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A.促进了生活方式的变化B.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C.加速了人口的快速增长D.推动了天文历法的发展2.清朝《建始县志》记载,“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又称玉米)、洋芋”。《建始县志》的这一记载可以用来佐证()A.建始县适合包谷、洋芋的广泛种植B.清朝建始县水稻总产量有所下降C.包谷、洋芋传入建始县的最早时间D.清朝建始县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3.《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中提到,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要增长70%。……粮食不应当作为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材料的主旨是()A.提高技术增加粮食产量B.加强国际的合作和团结C.立法规范食品安全生产D.消除了人类共同的饥饿4.《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春秋时期()A.铁器在农业上得到普遍使用B.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炼铁技术C.铁器已替代木石器和青铜器D.铁器使用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5.19世纪上半叶,伦敦和地方城市中,出现了大众争相进入剧院观看情节剧的热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推动B.工人地位的提高C.文化教育的普及D.贫富差距的缩小6.阅读下图,空间交通管理概念发展的背景是()A.世界市场的形成B.航天技术的发展C.电子商务的普及D.欧洲一体化发展7.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事件,除了开通丝绸之路以外,恐怕就要数郑和下西洋了。郑和带回物产的价值巨大,奇珍异宝多成为御用或用于赏赐,很多都随着明神宗和明宣宗埋入了墓穴。而达·伽马等西方航海家从东方带回的珍宝则进入市场,获取巨额利润。这说明()A.社会制度不同,对外政策有别B.经济水平不同,航海结果有别C.社会环境不同,价值观念有别D.航海水平不同,利润大小有别8.1833年,英国废除了已实行233年的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专卖权。随后,一批批商人蜂拥来到中国,至1838年,广州的英国商行由66家激增至156家。这一政策调整()A.确立了英国海上霸主地位B.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C.使得英国垄断了对华贸易D.受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9.下面近代商业贸易变化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英国B.太平洋沿岸商品种类数量增加美国C.地中海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英国D.大西洋沿岸垄断组织迅速扩张法国10.在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苏共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集中财力和物力,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购买西方技术,实现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据此可知,该战略()A.重视国民消费行业的发展B.旨在改变苏联的传统经济模式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D.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1.下面为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进程,如表反映了中国()1978—1991年1992—2001年2001年至今减少国家对外贸的直接控制,放宽外贸经营权;实行一系列鼓励出口措施进行了三次大的关税削减;建立大量的技术法规、反倾销条例等非关税措施大幅度削减或废止;在服务业开放上,涉及WTO服务贸易总协定12大部门中的9个服务业部门A.社会意识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B.成为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推动力量C.经济改革机制朝激进化方向发展D.有效应对发达国家经济保护主义12.下图为雅典庇西特拉图(公元前600—前527年)统治时期输水管道所用的陶管。这些陶管内径相同、规格相近、维护方便,且上方都留有椭圆形开口,以便快速清污和疏堵。这些陶管的出现()A.表明了城市职能分工的细化B.体现了雅典水利技术的完善C.适应了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13.唐长安内外城共二十门,没有俗称。北宋东京里外城共二十二门,有十七个城门有俗名,多以所通往的重要地区命名。南宋临安城的有些城门甚至与民谚相呼应,如东青门的俗名为菜市门。唐至宋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坊市制度已被打破B.市民生活日益丰富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D.工商业市镇的兴起14.电梯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中日益普及应用。这表明()A.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B.城市的发展使得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C.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D.楼房建筑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15.20世纪30年代末,广东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轻工外贸城市区和潮汕平原城镇群,城市商贸相对发达而工业基础较弱,赌、毒、娼、走私贩私等畸态异常突出。近代广东的城市发展()A.是中国近代城市化的普遍模式B.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特征C.缘于政府主导的资源开发战略D.反映通商口岸城市的均衡发展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都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丝国”,并且对丝的生产进行了种种猜测和想象。1世纪的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他的《自然史》中写道:人们在那里所遇到的第一批人是赛里斯人(即中国人),这一民族以他们森林里所产的羊毛而名震遐迩。他们向树木喷水而冲刷下树叶上的白色绒毛,然后再由他们的妻室来完成纺线和织布这两道工序。由于在遥远的地区有人完成了如此复杂的劳动,罗马的贵妇人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而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生活在2世纪的学者包撒尼雅斯所撰《希腊志》则提出另一种说法:至于赛里斯人(即中国人)用作制作衣装的那些丝线,它并不是从树皮中提取的,而是另有其他来源。在他们国内生存有一种小动物……比最大的金甲虫还要大两倍。在其他特点方面,则与树上织网的蜘蛛相似,完全如同蜘蛛一样也有八只足。赛里斯人制造了于冬夏成宜的小笼来饲养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作出一种缠绕在它们的足上的细丝。——[法]戈岱司编《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材料二如图为荷兰画家梵高1885年创作的油画《吃马铃薯的人》,作品描绘的是农民劳作一天后,一家人聚在一盏油灯下一起用晚餐的情景,餐桌上的主食为马铃薯。(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关于丝的生产进行的猜测和想象进行解读。(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片蕴含的社会生活信息。(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社会生活与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5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人类历史上,劳作(动)方式不断发生变迁。下面是某些学者就劳作(动)方式提出的观点。观点一劳动方式就是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与社会组织。观点二劳动方式的变化引起劳动工具的变化。观点三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劳动方式的发展与变革,它们二者相互作用。观点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观点五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摘编自张芹芹《马克思劳动方式思想及其当代思考》根据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劳作(动)方式的变革进行评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观点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英国所提要求中国拒绝理由派驻使者常驻北京与天朝体制不和,断不可行加强贸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浙江宁波、珠山、直隶天津等地泊船贸易向来西洋各国前赴天朝贸易,俱在澳门设有洋行收发各货,由来已久。却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若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严,定当立时驱逐出洋在京城设商馆,收贮货物以供商人停歇京城为万方拱极之区,体制森严,法令整肃,从无外藩人等在京城开设货行之事。尔国欲在京城立行之事必不可行欲求相近珠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在澳门居住之,英商出入自便向来西洋各国夷商居住澳门贸易划定住址地界,不得逾越尺寸。若毫无限制,恐内地民人与尔国夷人间有争论减免关税夷商贸易往来纳税,皆有定则,西洋各国均属相同。惟应照例公平抽收,不能偏颇在中国传教天朝自开辟以来,圣帝明王垂教创法,四方亿兆,率由有素,不敢惑于异说。夷人妄行传教,尤属不可——摘自丁水娟《一曲难以忘却的悲歌——读〈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的思考》结合所学知识,以“交锋”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3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材料二——陈万雄等《清:中华民族新生的阵痛》材料三1871年大北电报公司铺设香港至上海的海底电缆,电线接入租界1879年9月,美国传教士创办圣约翰书院,后改称圣约翰大学1881年上海自来水公司开始营业1882年英国人开办的上海电光公司发电1902年上海首次引进两辆汽车1908年3月,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通车。第一家电影院虹口电影院建成1909年沪宁铁路通车1911年上海出现第一座钢筋水泥建筑——上海总会1912年陆费逵在福州路创立中华书局——刘惠吾《上海近代史(上)》以上是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近代上海发展历史时搜集到的史料。请你帮助他们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4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DBBABCDACBCCCB16.(1)解读:中国人养蚕丝织的历史悠久,丝绸早已西传;史料表现了欧洲人对蚕丝生产过程的想象,可作为研究历史上中欧文明交往的依据;西方人对丝的生产的认识出现许多错误;《希腊志》对丝的生产的认识比《自然史》错误更少,反映出知识传播的进步。(2)信息: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真实情景;美洲物种传入欧洲后,成为民众的主要食物来源;民众有了一定的时间观念。(3)关系: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础;文艺创作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文艺创作能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文艺创作具有推动和影响社会生活的能动作用。17.示例:观点:劳作方式的变革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评述:在铁农具出现以前,人类集体劳作,生产效率低下。铁农具出现后,以家庭为单位的一家一户式的劳作方式出现,农民为了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多地获得农产品以缴纳赋税,必然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从而促进了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后,随着机器的使用,出现了工厂。工人实行倒班制,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总之,每一次劳动方式的变革,都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18.示例:论题:交锋。论证:英国提出的驻使、贸易、居住、传教等要求,清政府以“与天朝体制不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疆址森然”“圣帝明王垂教创法”等理由拒绝,这背后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制的交锋,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贸易的交锋,是抱残守缺与开拓扩张的交锋,是落后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交锋。英国的要求实际上带有殖民侵略扩张的性质,清政府的拒绝一方面维护了国家主权,另一方面继续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失去了一次及时和西方世界文明接触的机会,阻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埋下了近代同英国交锋失利的祸根。19.示例一:主题:上海近代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解释: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口通商之一,被迫成为与西方接触的前沿阵地,客观上传播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理念;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帝国主义列强强行在上海获取租借地,列强在上海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为部分流亡者提供庇护;上海以外其他地区的人纷纷避难或移居上海,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客观上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清政府的自强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促进了上海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近代化。综上所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