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学案【学习目标】1.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教学中,通过考察来食物物种交流的史实,让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2.通过提供不同展示食物物种的交流来源和产生影响,采用史料解读、史料认证的学习方法,提取有效信息,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和现实问题,据此达到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标。【学习重难点】1.重点: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2.难点:外来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物种交流的反思。【预习新知】美洲物种的外传1.原因:eq\x(\s\up1(01))新航路的开辟。2.开始时间: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3.概况:原产于美洲的eq\x(\s\up1(02))玉米、马铃薯、eq\x(\s\up1(03))甘薯、eq\x(\s\up1(04))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eq\x(\s\up1(05))欧洲,后来传播到eq\x(\s\up1(06))亚洲、eq\x(\s\up1(07))非洲等其他洲。4.主要物种传播情况区域物种传播情况欧洲玉米从16世纪中叶起,在eq\x(\s\up1(08))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到eq\x(\s\up1(09))17世纪,传遍欧洲各国马铃薯16世纪末,作为eq\x(\s\up1(10))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eq\x(\s\up1(11))缓慢番茄eq\x(\s\up1(12))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经过欧洲农艺家的eq\x(\s\up1(13))改良培育,番茄逐渐变得红润多汁、鲜美可口。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eq\x(\s\up1(14))美洲辣椒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辣椒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中国玉米传入途径:eq\x(\s\up1(15))明朝时,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从eq\x(\s\up1(16))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eq\x(\s\up1(17))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eq\x(\s\up1(18))东南沿海地区种植区域:由丘陵山地扩展到eq\x(\s\up1(19))平原地区推广历程:逐步推广,鸦片战争前遍布全国马铃薯和eq\x(\s\up1(20))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番茄在明朝eq\x(\s\up1(21))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eq\x(\s\up1(22))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eq\x(\s\up1(23))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辣椒明朝时,传入中国,被称为“eq\x(\s\up1(24))番椒”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概况美洲作物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2.农作物的传播(1)小麦: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来被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用面粉做成的食物种类繁多,风格迥异,小麦产业也随之兴盛。(2)水稻: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3.畜禽类的传播(1)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2)影响:这些欧洲禽畜在美洲繁衍生息,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问题思考材料小麦、葡萄、马匹、牛、猪、山羊和家鸡从欧洲来到美洲,使得食物和营养的供给速度加快。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薯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问题材料反映了关于物种交流的哪些信息?答案材料反映了粮食作物、牲畜交流的路线和主要内容:欧洲的家禽家畜、葡萄、小麦传入美洲;美洲高产作物、辣椒、番茄等传入亚欧。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1)对非洲:玉米使干旱缺水的非洲得到了可靠的食物来源。(2)对中国:玉米、甘薯丰富了粮食种类。(3)对欧洲:马铃薯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1)马铃薯在欧洲的种植,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2)玉米、马铃薯、甘薯除了供人类食用以外,也用作饲料,促进了畜牲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好的肉、蛋、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3.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对北美:水稻大量用于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2)对中国:玉米等外来作物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投入市场出售。4.对当地环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1)对美洲: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美洲,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承载能力;殖民者大量种植农作物,导致原始森林被滥伐,美洲地表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对中国:明清时期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是,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了水土流失。问题思考材料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清]袁景晖纂修《建始县志》,原文有改动问题材料反映了清代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带来了什么影响?答案清代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广泛种植,增加了粮食产量,缓解了人地矛盾,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使得以前不耕种的荒山、丘陵、沙地得以利用,扩大了耕地面积。但同时过度的垦荒造田,也导致水土流失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巩固训练】1.明朝中后期,新航路开辟带动了物种的交流,美洲独有的物种先后传入中国,除番茄、辣椒之外,还有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刺激了当时中国()A.生产工具迅速革新 B.农产品商品化发展C.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D.朝贡体制的终结2.据《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记载,“1762年英国一位农业雇工家庭的饮食开支包括:面包、面粉、燕麦片、马铃薯、蔬菜、蚕豆、豌豆、水果、牛奶、牛油、奶酪、肉、啤酒、舶来品、醋、香料”等。该饮食开支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趋完善 B.人民大众消费水平普遍提高C.家庭饮食结构营养摄入均衡 D.工业化食品改变了生活习惯3.18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杨格记载:“(法国南部)没有玉米,就必须休耕。而休耕,人们就得缺粮挨饿。而人们可以依赖玉米为生,为小麦季做准备。同时还可以用玉米的秸秆叶片把牲口喂肥。所以它是一大宝物。”这说明玉米的广泛种植()A.加速了圈地运动 B.改变了农作制度C.解决了粮食问题 D.推动了商业革命4.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时用了17艘大船,除运送交换物外,还运去了工匠、农夫和农业工具,以及各种植物种子、不同动物、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犹如运去了一个小型社会。与此同时,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烟草、可可等也传到了欧洲。这表明新航路开辟()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C.瓦解了美洲落后的生产方式 D.提供了各洲文明共赢的契机5.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6.16-17世纪,西班牙在拉丁美洲以贵金属开发为核心,建立起封建性的大庄园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植的不是玉米而是从欧洲引进的小麦。这一举措()A.造成了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 B.促进了西班牙的资本原始积累C.以传播先进生产方式为出发点 D.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均衡化7.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一些粮食作物传入各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②玉米和马铃薯最初只是供人们观赏的③从16世纪中叶起,玉米成为南欧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④到17世纪,小麦成为仅次于玉米的粮食作物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16世纪伊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地生根发芽,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新物种来到美洲。下列物种属于从欧洲传入美洲的是()A.小麦、水稻、牛、马 B.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C.玉米、水稻、牛、马 D.马铃薯、番茄、花生、葡萄9.16世纪后,欧洲市场上胡椒的供应量比14世纪中叶充足许多,且胡椒价格下降,走上更多寻常人家的餐桌,因而不再受到贵族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蔗糖、巧克力、茶叶和烟草。这说明()A.欧洲贵族全面接受了美洲饮食文化 B.食物被赋予了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C.新航路的开辟削弱了贵族的地位 D.价格革命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10.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新发现的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A.自然科学家主导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给中国带来了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有效缓解了粮食问题,促使当时人们腾出更多的土地种植各种经济作物,从而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故B项正确;明朝中后期,中国没有明显的生产工具革新,故A项错误;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是由于欧洲人大量用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与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朝贡体制,故D项错误。2.答案:A解析:1762年英国基本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这一时期农业雇工家庭饮食种类较为丰富,而且出现了马铃薯、舶来品、香料等非英国出产的食物,说明当时世界市场日趋完善,A正确;B中的“普遍提高”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未列举饮食结构摄入比例,无法证实当时营养摄入均衡,排除C;工业化食品在饮食种类中占比较低,排除D。3.答案:B解析:材料“人们可以依赖玉米为生,为小麦季做准备”“玉米的秸秆叶片把牲口喂肥”体现的是玉米种植对当时的农业生产及民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B项正确;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的背景,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得出玉米的广泛种植解决了粮食问题,排除C项;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与材料无关,排除。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与美洲之间的物种交流,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也进入美洲,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故B项正确;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欧洲与美洲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并非只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瓦解了美洲落后的生产方式,C项错误;欧洲殖民者给美洲本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美洲传统文明遭到了灭顶之灾,并非是各洲文明共赢,D项错误。5.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近代的物种交流使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使世界人民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C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物种交流的影响。结合材料可知“西班牙在拉丁美洲以贵金属开发为核心”“粮食作物种植的不是玉米而是从欧洲引进的小麦”可知,西班牙在拉丁美洲主要是开采贵金属,并且建立大庄园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种植也基本取代了当地本来种植的玉米,这一举措造成了殖民地经济的畸形发展,故选A项。7.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做。根据所学可知,到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所以④是错误的,排除。B项符合题意。8.答案:A

解析:小麦、水稻、牛、马不是美洲的原有物种,故A项正确;玉米、马铃薯的原产地都是美洲,故B、C、D三项错误。9.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密切,胡椒由贵族餐桌走向普通民众,美洲物种传入,蔗糖、巧克力、茶叶和烟草成为贵族青睐的新物品,这反映出食物在当时的欧洲有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故B项正确;题干不能说明贵族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