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古代雅典除了有著名的帕特农神庙,还有分布着其他诸多神庙(如下图所示),公共活动区如广场、剧场也居于城市核心位置。私人住宅围绕着卫城、公共建筑物和广场而建,杂乱简陋。可见雅典的城市布局(
)雅典平面图(公元前430年)A.缺乏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C.与其民主的政治环境相关 D.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宗教氛围2.公元8世纪,日本在大化改新后,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建立了贡举制,及第者可以授予官阶。902年,太政官奏曰:“建法以降,殆向百岁,二色(秀才、明经)出身,未及数十。”10世纪以后,贡举制“唯以历名(以往的名声)荐士,尝不问才之高下,人之劳逸。”“不依门风偶攀仙桂者,不过四五人而已。”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贡举选拔流程趋于完善 B.封建化改革最终失败C.贵族势力影响人才选拔 D.全盘照搬中国科举制3.下图所示为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时间轴(局部)。生产工具的革新是图中第二个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图中第一个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奥秘”在于(
)A.全球航路的探索引发价格革命 B.殖民掠夺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C.王室资金大量投入垄断性贸易 D.列强瓜分世界以扩大资本输出4.曼彻斯特的棉织工厂里,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但是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因此,在工厂里经常能够闻到人身上发出的汗臭味,以及机油、棉尘,还有夜晚蜡烛发出的恶浊气味。这可用来说明(
)A.工业生产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 B.工业资产阶级缺乏人文关怀C.受自然条件限制电力供应不足 D.不断开拓国内市场成为必然5.观察下图(图中深色阴影部分,是欧洲列强开辟的殖民地),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
)A.商业资本是殖民扩张的动力 B.商业资本是殖民扩张的动力C.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已具备 D.自由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6.当代学者2017年出版的《世界帝国史》开篇写道:“我们生活在拥有近200个国家的世纪里,每个国家都展示着其主权的种种象征。无论大小,这些国家原则上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依据国际法联合在一起。但是,这个我们视为当然的民族国家的世界迄今年仅60岁。”此论意在强调(
)A.国际秩序的构建尚不稳定 B.民族国家主权至高无上C.联合国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D.政治平等原则难以实现7.19世纪末,严复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作了一番比较,得出的论断是:前者亲亲,后者尚贤;前者尊主,后者隆民;前者夸多识,后者尊新知;前者委天数,后者诗人力。由此可见,严复A.开新文化运动的先河 B.科学分析东西方文化C.倡导维新以救亡图存 D.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8.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改变了旧式价值观念 B.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C.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 D.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9.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史学界关于边疆史地的研究形成热潮。据统计,仅关于边疆史地的期刊就达到180种之多。这一时期的边疆史地研究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地域涉及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台湾),领域涉及边疆的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经济建设和开发。这一史学研究热潮(
)A.使历史研究出现新领域 B.顺应了民族抗战的需要C.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D.实现了边疆史地知识的普及10.下图是1955年发表的漫画《让生产指标飞快的上升》。该漫画意在说明A.劳动竞赛加速国民经济恢复 B.工业计划严重脱离实际C.技术革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D.勤劳奉献成为社会潮流11.有学者认为,姬周建国以后“兴灭国,继绝世”,注重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资源。下列史料能够支持此论点的是(
)A丁未卜,王贞:余惟羌循《甲骨文合集》B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史记.管蔡世家》C令克侯于燕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克罍、克盉铭文D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河南固始县墓葬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A.A B.B C.C D.D12.《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 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13.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地区时期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水以北郡数秦岭淮水以南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西汉时期的疆域比西晋小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14.唐朝前期,财政完全由中央统收统支,各地的赋税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运送到京城或指定的国库,中央对地方的支出又要转运到各地。两税法实行后,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被送往京城。这一转变(
)A.导致藩镇势力日益坐大 B.降低了政府对实物税的依赖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15.《清明上河图》中有个有趣的现象,画上似乎只有一个正在运输货物的胡人,除此之外,可谓“千汉一胡”。这与唐代胡人满京城,贩卖各种物品的情况完全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政局状况 B.民间习俗 C.思想观念 D.经济水平16.明末《金薯传习录》描述番薯道:“世俗趋利,未有不籴贱而粜贵者也。惟于薯,则随掘随卖,周流以济食,无所积屯。即或切而为钱,屑而为米,干之亦可以兴贩于四方……”。这说明番薯的传入(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C.解决了饥荒问题 D.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农耕器具、水利工程、交通货运、医药卫生等成为中国古代举国体制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国家一方面通过控制盐、铁、丝、棉等战略资源以及专卖权和铸币权,来避免私人资本、豪强的垄断。另一方面,通过严密的政府体系来动员广大人力、物力,实施赈灾、救济,兴建运河等大型水利工程和军事要塞等重大防御工事。古代举国体制还重视“乡钟之治”,以弥补皇权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缺憾。——据吴飞等《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材料二
国制科技举国体制简况美国二战期间,总统直接领导“最高政策小组”,动员政府部门、各类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联合攻关,实施“曼哈顿计划”。二战结束后,通过项目经理制在全国遴选科技人才,以研发合同动员市场资源集成创新,实施了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大科学”攻关。苏联二战期间,斯大林在国家国防委员会下设科技委员会,建立众多的研究所、实验室和科学城,形成了“管理—科研—生产”的联合体。二战结束后,制定了优先发展原子能、航天等战略,打造了“政—军—工—科—教”一体化的国家科技体制。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整合全国科研机构,构建起以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为主干的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体系,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等文件,成立了中央专委,专门负责“两弹一艇一星”的研发。——张宇等《科技创新中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路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举国体制的特点,并简析这一体制长期延续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苏联和中国三国科技中西体制的异同。(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我国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4)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11世纪末以降,西欧的教育发生了大的变化。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兴起,市民生活的活跃,社会对法律、医学等专门人才的需要量大增。为了满足这些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中世纪大学逐渐发展起来。其中著名的有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古代史》材料二
英国传统大学和非传统大学之比较传统大学非传统大学咸立时间13—16世纪19世纪以后办学者教会政府。私人捐助办学宗旨实施精英教育开展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满足工业发展需要课程设置古典人文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应用课程,职业技术课程人才培养神职人员、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各行各业专业及技术人员学生来源皇室、贵族及富家子弟中产阶級和普通百姓子弟教师成分神职人员专业教师——摘编自徐继宁《英国传统大学和工业关系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以后英国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天下观”是中国古代儒家精英用来处理内政外交的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下表是中国历朝代表人物的天下观。时代人物观点春秋孔子周“承天命”而代殷之后,以周为核心,建立起一个王畿居中、诸侯屏藩、邦国和四夷在外的“天下秩序”。西汉董仲舒以汉为中心,建立一个由近到远而依次由国、诸夏和夷狄组成的等级制的汉代大一统“天下秩序”。唐代唐太宗秉持开放宽容的态度,奉行“夷夏如一”“华夷一体”原则。其声称:“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明代朱熹在“大一统”和“华夷之辩”两个方面均奉行温和立场。坚持“分内外”“严华夷”,不征远方。明清之际顾炎武遵循“天下之治”的三项原则;有德者治天下,圣人并非出自一地华夷一体,无华夷中外之分;以文明论种族。——摘编自周桂银《中国古代“天下主义”的千年传统:演进、内涵和特征》依据材料,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天下观”,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6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伦敦长期以来被雾霾所笼罩,导致呼吸道疾病骤增。16世纪以来,木材市场的木炭价格几乎是煤炭的3倍,随着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压力,伦敦市民倾向于选择煤炭作为家庭燃料。1952年,面对伦敦烟雾事件,英国下令成立比佛委员会,负责调查成因。1956年,《清洁空气法》颁布,其中包括禁止排放黑烟,卫生部的努力和防治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对治污起到了重要作用。——摘编自比佛委员会《比佛报告》等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大气污染问题同时凸显,尤其是京津冀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2013年,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大气污染尤为严重,所有城市PM2.5和PM10年均浓度全部超标。同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按照该计划有关要求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2017年,环保部等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联合制定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治理主要任务为: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重点,多措并举强化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全面降低区域污染排放负荷。——摘编自环保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某学者认为,工业化的不同是中英两国环境治理不同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工业化不同的具体原因,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古代雅典除了有著名的帕特农神庙,还有分布着其他诸多神庙(如下图所示),公共活动区如广场、剧场也居于城市核心位置。私人住宅围绕着卫城、公共建筑物和广场而建,杂乱简陋。可见雅典的城市布局(
)雅典平面图(公元前430年)A.缺乏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C.与其民主的政治环境相关 D.营造了自由宽松的宗教氛围【详解】材料“公共活动区如广场、剧场也居于城市核心位置”“私人住宅围绕着卫城、公共建筑物和广场而建”体现的是城邦利益至上的特征,说明的是雅典的建筑与民主政治环境相关,c项正确;雅典城市这种布局是有明确的规划的,突出的是城邦至上,排除a项;城市布局并不能推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排除b项;材料与营造宗教氛围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公元8世纪,日本在大化改新后,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建立了贡举制,及第者可以授予官阶。902年,太政官奏曰:“建法以降,殆向百岁,二色(秀才、明经)出身,未及数十。”10世纪以后,贡举制“唯以历名(以往的名声)荐士,尝不问才之高下,人之劳逸。”“不依门风偶攀仙桂者,不过四五人而已。”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贡举选拔流程趋于完善 B.封建化改革最终失败C.贵族势力影响人才选拔 D.全盘照搬中国科举制【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大化改新后日本。从材料信息可知,日本贡举制虽然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但录取人数相当有限,后期基本被贵族势力垄断,与隋唐科举制削弱门阀势力的效果大相径庭,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贡举制选拔流程,排除A项;日本封建化改革从史实上看并非最终失败了,B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贡举制并非对中国科举制的全盘照搬,排除D项。故选C项。3.下图所示为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时间轴(局部)。生产工具的革新是图中第二个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原因。图中第一个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奥秘”在于(
)A.全球航路的探索引发价格革命 B.殖民掠夺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C.王室资金大量投入垄断性贸易 D.列强瓜分世界以扩大资本输出【详解】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示意图中的关键信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英国海军打败无敌舰队”“麦哲伦船队完成全球航线”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殖民统治者从殖民地掠夺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这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即将发生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等重要条件,B项正确;价格革命属于殖民掠夺的结果,排除A项;对殖民地采取贸易垄断政策也属于殖民掠夺的手段,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曼彻斯特的棉织工厂里,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为了开夜工,要用大量的蜡烛,但是几乎完全没有通风设备。因此,在工厂里经常能够闻到人身上发出的汗臭味,以及机油、棉尘,还有夜晚蜡烛发出的恶浊气味。这可用来说明(
)A.工业生产的社会环境较为恶劣 B.工业资产阶级缺乏人文关怀C.受自然条件限制电力供应不足 D.不断开拓国内市场成为必然【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由材料信息可知,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劳动环境非常恶劣,这是资产阶级无限追求利润,残酷剥削工人的体现,说明资产阶级缺乏人文关怀,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厂的生产环境恶劣,并不是工业的社会环境恶劣,排除A项;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项。5.观察下图(图中深色阴影部分,是欧洲列强开辟的殖民地),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
)A.商业资本是殖民扩张的动力 B.商业资本是殖民扩张的动力C.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已具备 D.自由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提示“图中深色阴影部分,是欧洲列强开辟的殖民地”及所学可知,各个国家的殖民地都主要集中在沿海等交通便利的地区,因为变通便利的地区更有利于发展贸易,表明追逐商业利润和资本是各个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不竭动力,A项正确;不仅欧洲列强,美、日等也参与了对世界的瓜分,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欧洲列强开辟的殖民地信息,无法直接得出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已经具备的结论,排除C项;自由主义于1776年由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指的是放任经济的自由发展,在1929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前是西方国家的主流的经济政策,仅凭殖民地无法判断其成为社会主流思潮,排除D项。故选A项。6.当代学者2017年出版的《世界帝国史》开篇写道:“我们生活在拥有近200个国家的世纪里,每个国家都展示着其主权的种种象征。无论大小,这些国家原则上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依据国际法联合在一起。但是,这个我们视为当然的民族国家的世界迄今年仅60岁。”此论意在强调(
)A.国际秩序的构建尚不稳定 B.民族国家主权至高无上C.联合国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D.政治平等原则难以实现【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这个我们视为当然的民族国家的世界迄今年仅60岁”及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国家形成时间不长,容易遭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控制,意在强调国际秩序的构建尚不稳定,A项正确;材料更多的强调新兴的民族国家面临不平等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而非强调民族国家的主权问题,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联合国是否在国际事务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国际秩序构建尚不稳定,但不能夸大为政治平等原则“难以实现”,排除D项。故选A项。7.19世纪末,严复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作了一番比较,得出的论断是:前者亲亲,后者尚贤;前者尊主,后者隆民;前者夸多识,后者尊新知;前者委天数,后者诗人力。由此可见,严复A.开新文化运动的先河 B.科学分析东西方文化C.倡导维新以救亡图存 D.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严复通过比较突出西方近代文化的优势,以此强调向西方学习,倡导维新以救亡图存,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排除A项;材料强调严复倡导维新以救亡图存,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严复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C项。8.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改变了旧式价值观念 B.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C.推动了传统社会转型 D.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05年科举废除后,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科举制的废除推动了传统社会的转型,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旧式价值观念,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学生运动的高涨,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民主革命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9.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史学界关于边疆史地的研究形成热潮。据统计,仅关于边疆史地的期刊就达到180种之多。这一时期的边疆史地研究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地域涉及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东南(台湾),领域涉及边疆的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经济建设和开发。这一史学研究热潮(
)A.使历史研究出现新领域 B.顺应了民族抗战的需要C.有利于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D.实现了边疆史地知识的普及【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中国。据材料可知,20世纪40年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形成热潮,这是受到全国抗战的影响,有利于为制定抗战策略提供参考,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民族主义,顺应了抗日战争需要,B项正确;边疆史地属于已有的历史研究领域,排除A项;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已建立,排除C项;这一研究热潮有利于边疆史地知识的传播,但没有到实现普及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图是1955年发表的漫画《让生产指标飞快的上升》。该漫画意在说明A.劳动竞赛加速国民经济恢复 B.工业计划严重脱离实际C.技术革新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D.勤劳奉献成为社会潮流【详解】根据漫画内容可知,左边的人在用手费力地拉着重物,但重物却纹丝不动,比喻人工劳动的生产效率较低,右边的人则操纵机器很轻松便将重物提了起来,象征着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率提高。也就是说技术进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C项正确;1949年-1952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的努力,迅速恢复了被长期战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这一时期称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漫画是1955年发表的,此时国民经济早已经恢复,排除A项;漫画并没有体现制定的工业计划情况,排除B项;漫画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的对比,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与勤劳奉献的社会潮流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有学者认为,姬周建国以后“兴灭国,继绝世”,注重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资源。下列史料能够支持此论点的是(
)A丁未卜,王贞:余惟羌循《甲骨文合集》B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史记.管蔡世家》C令克侯于燕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克罍、克盉铭文D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河南固始县墓葬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A.A B.B C.C D.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周朝“兴灭国,继绝世”,也就是说分封灭亡之国,使得绝祀的世族得以承继,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表明,宋公为商汤之后裔,宋国为西周分封,D项正确;《甲骨文合集》提供了殷商史料,A项说的是商王关于巡视羌的问卜,与题意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与“兴灭国,继绝世”不符,排除;燕国为姬姓侯国,不符合“兴灭国,继绝世”,排除C项。故选D项。12.《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 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东汉时期,“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反映了豪强势力的发展,形成了世家大族,成为地方州郡的长官,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豪强实力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没有强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且东汉时期中央和地方存在“尖锐”矛盾,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豪强实力的影响,并非血缘宗族力量,排除D项。故选C项。13.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地区时期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水以北郡数秦岭淮水以南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西汉时期的疆域比西晋小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表格信息可知,西汉时,秦岭淮水以北郡数比秦岭淮水以南郡数多45个,而到了西晋时,秦岭淮水以北郡数比秦岭淮水以南郡数仅多10个,据此可说明西晋时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A项正确;西晋时政治中心还是在北方,排除B项;表格信息不能体现疆域的大小,排除C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是在南宋,排除D项。故选A项。14.唐朝前期,财政完全由中央统收统支,各地的赋税收入要全部上缴中央,运送到京城或指定的国库,中央对地方的支出又要转运到各地。两税法实行后,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被送往京城。这一转变(
)A.导致藩镇势力日益坐大 B.降低了政府对实物税的依赖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减轻民众的赋役负担【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唐代中国。税法实行后,政府将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送往京城,减少了赋税的长途运输,有助于减轻民众的负担,D项正确;“地方的开支留在州县”不等于将赋税使用权给予地方,不等于地方财政自主权扩大,藩镇势力日益坐大主要是由于节度使势力膨胀,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赋税中实物税比重的变化,无法得出“降低对实物税的依赖”,排除B项;材料所述的赋税管理制度主要影响国家财政,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15.《清明上河图》中有个有趣的现象,画上似乎只有一个正在运输货物的胡人,除此之外,可谓“千汉一胡”。这与唐代胡人满京城,贩卖各种物品的情况完全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政局状况 B.民间习俗 C.思想观念 D.经济水平【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清明上河图》中有个有趣的现象,画上似乎只有一个正在运输货物的胡人,除此之外,可谓‘千汉一胡’”并结合所学可知,进入宋朝以后,由于西边受到西夏、吐蕃的阻隔,来自中亚的胡人要比唐朝时期少得多,而从海路来的高丽、东南亚、印度、大食(阿拉伯)的外国人主要是使者,他们携带着珍贵的香料、药材等等,入贡于朝廷,宋朝以回赐的方式与之进行贸易,贡赐形式下的贸易,使外来的商人很难在市场上自由地买卖,故胡人日益减少。而唐代由于政治稳定,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社会风气包容,京城的胡人较多。由此可知,造成唐宋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政局状况,A项正确;民间习俗并不能左右胡人的数量,排除B项;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政局状况,思想观念并非主要因素,排除C项;影响胡人数量的因素也并非经济水平,宋代商品经济在唐代之后继续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6.明末《金薯传习录》描述番薯道:“世俗趋利,未有不籴贱而粜贵者也。惟于薯,则随掘随卖,周流以济食,无所积屯。即或切而为钱,屑而为米,干之亦可以兴贩于四方……”。这说明番薯的传入(
)A.增加了财政收入 B.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C.解决了饥荒问题 D.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番薯除能吃以外,还可以“切而为钱,屑而为米,干之亦可以兴贩于四方”,做成各种番薯制品贩卖,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B项正确;材料说明番薯的传入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不涉及政府财政的增减,排除A项;饥荒问题被“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说明番薯的传入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没有体现生态环境的改善,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农耕器具、水利工程、交通货运、医药卫生等成为中国古代举国体制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国家一方面通过控制盐、铁、丝、棉等战略资源以及专卖权和铸币权,来避免私人资本、豪强的垄断。另一方面,通过严密的政府体系来动员广大人力、物力,实施赈灾、救济,兴建运河等大型水利工程和军事要塞等重大防御工事。古代举国体制还重视“乡钟之治”,以弥补皇权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缺憾。——据吴飞等《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材料二
国制科技举国体制简况美国二战期间,总统直接领导“最高政策小组”,动员政府部门、各类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联合攻关,实施“曼哈顿计划”。二战结束后,通过项目经理制在全国遴选科技人才,以研发合同动员市场资源集成创新,实施了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大科学”攻关。苏联二战期间,斯大林在国家国防委员会下设科技委员会,建立众多的研究所、实验室和科学城,形成了“管理—科研—生产”的联合体。二战结束后,制定了优先发展原子能、航天等战略,打造了“政—军—工—科—教”一体化的国家科技体制。中国新中国成立之初,整合全国科研机构,构建起以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为主干的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体系,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等文件,成立了中央专委,专门负责“两弹一艇一星”的研发。——张宇等《科技创新中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路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举国体制的特点,并简析这一体制长期延续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苏联和中国三国科技中西体制的异同。(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我国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4)【答案】(1)特点:以国计民生为重点领域:经济强制和行政动员相结合;维护皇权专制统治;吸纳民间力量参与。(任答两点得4分)原因:农耕生产和小农经济的需要;大一统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影响。(任答一点得2分)(2)同:国家意志(国家力量)推动;顶层设计,健全体系;战略规划;产学研整合;重大项目支撑;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任答一点得2分)异:目的不同:美苏两国是冷战与争霸的需要;中国是自立自强、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手段不同:美国是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相结合,中苏两国主要靠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任答一点得2分)(3)优势:党的坚强领导;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人才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传统;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任答两点得4分)【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农耕器具、水利工程、交通货运、医药卫生等成为中国古代举国体制发挥作用的重点领域”可知,以国计民生为重点领域;根据材料“国家一方面通过控制盐、铁、丝、棉等战略资源以及专卖权和铸币权,来避免私人资本、豪强的垄断。另一方面,通过严密的政府体系来动员广大人力、物力,实施赈灾、救济,兴建运河等大型水利工程和军事要塞等重大防御工事”可知,经济强制和行政动员相结合;根据材料“古代举国体制还重视‘乡绅之治’,以弥补皇权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缺憾”可知,维护皇权专制统治目的;吸纳民间力量参与。原因: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可知,农耕生产和小农经济的需要;大一统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度”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影响。(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苏联、中国。同:根据材料“二战期间,总统直接领导‘最高政策小组’,动员政府部门、各类企业、科学家和工程师联合攻关,实施‘曼哈顿计划’。......二战期间,斯大林在国家国防委员会下设科技委员会,建立众多的研究所、实验室和科学城,......新中国成立之初,整合全国科研机构,构建起以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为主干的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体系”可知,国家意志(国家力量)推动,顶层设计,健全体系,战略规划,产学研整合,重大项目支撑,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等。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的不同,美苏两国是冷战与争霸的需要,而中国是自立自强、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手段不同,美国是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相结合,而中苏两国主要靠计划经济体制推动。(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时代中国。优势:根据材料“整合全国科研机构,构建起以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为主干的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创新体系。”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可知,党的坚强领导,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人才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历史传统,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等。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11世纪末以降,西欧的教育发生了大的变化。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兴起,市民生活的活跃,社会对法律、医学等专门人才的需要量大增。为了满足这些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中世纪大学逐渐发展起来。其中著名的有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古代史》材料二
英国传统大学和非传统大学之比较传统大学非传统大学咸立时间13—16世纪19世纪以后办学者教会政府。私人捐助办学宗旨实施精英教育开展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满足工业发展需要课程设置古典人文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应用课程,职业技术课程人才培养神职人员、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各行各业专业及技术人员学生来源皇室、贵族及富家子弟中产阶級和普通百姓子弟教师成分神职人员专业教师——摘编自徐继宁《英国传统大学和工业关系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以后英国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答案】(1)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市民生活的活跃;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教会的支持(任答三点)(2)趋势:办学的世俗化;人才培养的技术化(专业化)学生的大众化;教师职业化。(任答两点)影响:培养了人才,推动工业革命发展;有利于英国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冲击了宗教权威:有利于英国的社会转型。(任答两点)【详解】(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兴起,市民生活的活跃,社会对法律、医学等专门人才的需要量大增。为了满足这些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中世纪大学逐渐发展起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市民生活的活跃;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以及教会的支持。(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19世纪以后,英国大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根据“开展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满足工业发展需要”、“专业技术应用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可知主要是在办学上走向世俗化,人才培养技术化;根据“中产阶级和普通百姓子弟”可知是学生大众化;根据“专业教师”可知是教师职业化。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从人才培养、推动工业革命发展、促进英国文化和科技发展、冲击宗教权威以及促进英国社会转型等方面进行作答。【点睛】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天下观”是中国古代儒家精英用来处理内政外交的政治纲领和意识形态。下表是中国历朝代表人物的天下观。时代人物观点春秋孔子周“承天命”而代殷之后,以周为核心,建立起一个王畿居中、诸侯屏藩、邦国和四夷在外的“天下秩序”。西汉董仲舒以汉为中心,建立一个由近到远而依次由国、诸夏和夷狄组成的等级制的汉代大一统“天下秩序”。唐代唐太宗秉持开放宽容的态度,奉行“夷夏如一”“华夷一体”原则。其声称:“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明代朱熹在“大一统”和“华夷之辩”两个方面均奉行温和立场。坚持“分内外”“严华夷”,不征远方。明清之际顾炎武遵循“天下之治”的三项原则;有德者治天下,圣人并非出自一地华夷一体,无华夷中外之分;以文明论种族。——摘编自周桂银《中国古代“天下主义”的千年传统:演进、内涵和特征》依据材料,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天下观”,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儒家的天下观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论述:中国古代的“天下观”是儒家的意识形态。在汉代,董仲舒系统提出了“大一统”的天下观,提倡国家统一,加强中央权威,推进国家认同,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和巩固。南宋朱熹提出通过文化感召夷狄实现“天下归一”,利于民族融合和儒家文化的传播,使华夷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由此可知,儒家的天下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示例二论题:古代统治者的天下观渗透在边疆治理的实践之中。论述:随着中国古代天下观内涵的丰富,不断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的实践。唐代统治者奉行华夷一体的天下观,通过和亲制度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在边疆地区推行羁縻府州制度,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清朝朝统治者坚持“无华夷中外之分”。清朝在边疆治理上,实行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册封达赖班禅,派遣驻藏大臣、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等措施,进一步完善边疆治理体系。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在边疆治理的实践中无不渗透着统治者的天下观。【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中国传统儒家天下观包含着深刻内涵、价值丰富的人生追求和政治理想,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原则和政治实践理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天下观”,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学生可以从“天下观”中华夏认同、华夷一体的演变趋势看出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丰富大一统的思想内涵;学生要正确认识宋代理学影响下的“夷夏之防”不是种族区分,而是对华夏文化正统性的维护;汉代大一统“天下秩序”的政治实践,王化与征战,构建防御体系,影响国家治理边疆的政策。如选择儒家的天下观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的“天下观”是儒家的意识形态。在汉代,董仲舒系统提出了“大一统”的天下观,提倡国家统一,加强中央权威,推进国家认同,使得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和巩固。南宋朱熹提出通过文化感召夷狄实现“天下归一”,利于民族融合和儒家文化的传播,使华夷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由此可知,儒家的天下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示例二论题:古代统治者的天下观渗透在边疆治理的实践之中。论述:随着中国古代天下观内涵的丰富,不断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的实践。唐代统治者奉行华夷一体的天下观,通过和亲制度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在边疆地区推行羁縻府州制度,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清朝朝统治者坚持“无华夷中外之分”。清朝在边疆治理上,实行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册封达赖班禅,派遣驻藏大臣、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等措施,进一步完善边疆治理体系。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在边疆治理的实践中无不渗透着统治者的天下观。从其他的角度总结论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6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伦敦长期以来被雾霾所笼罩,导致呼吸道疾病骤增。16世纪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工位调整安排
- 电影产业园租赁合同
- 珠宝行业合同归档方案
- 危险品事故应急法规
- 校园道路铺设工程合同
- 水产加工鱼塘施工合同模板
- 建筑绿化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商业综合体合同
- 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建筑智能化交货期承诺书范本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大数据处理服务合同
-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数学试题
- 三年级体育下册 前滚翻(水平二)说课稿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八年级(上)质检科学试卷(12月份)
- GB/T 44653-2024六氟化硫(SF6)气体的现场循环再利用导则
- 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本体化学清洗方案(HCL)
-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 积极准备迎战月考 课件高一上学期备战月考主题班会
- 外研版(2019) 选择性必修第四册 Unit 5 Into the Unknown Understanding ideas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