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静态)型式评价大纲_第1页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静态)型式评价大纲_第2页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静态)型式评价大纲_第3页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静态)型式评价大纲_第4页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静态)型式评价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静态)型式评价大纲1范围本型式评价大纲适用于测量范围为(一0.1~250)MPa的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静态)(以下简称传感器)的型式评价。2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G860—2015压力传感器(静态)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2016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15478压力传感器性能试验方法JB/T6170压力传感器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1零点漂移zerodrift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间隔内,零点示值的漂移量。[JJF1008—2008定义5.21]3.2零点(位)输出zerooutput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输入为零时的零点(位)输出的示值。[JJF1008—2008定义5.20]3.3满量程输出full-spanoutput压力传感器测量上限输出与测量下限输出之差的绝对值。3.4热零点偏移thermalzerooffset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零点示值偏移。2[JJF1008—2008定义5.22]3.5热灵敏度偏移thermalsensitivityoffset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灵敏度偏移。[JJF1008—2008定义5.23]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感受压力,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压力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一般为电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压力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常用于气体和液体的表压、差压及绝压的测量。压阻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阻效应,将被测压力的变化转换成一定关系的5法制管理要求5.1计量单位传感器的压力计量单位为Pa,或是其十进倍数单位:kPa、MPa等。5.2准确度等级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应从以下序列中选取:0.02、0.05、0.1、0.2(0.25)、0.5、5.3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应在传感器的铭牌或面板等明显部位标注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其标志和标识应清晰可辨、牢固可靠。5.3.1计量法制标志的内容——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标志和编号(试验样机应留出相应位置);——产品合格印证(可与传感器本体分开设置)。——防爆标志(如适用)。5.3.2计量器具标识的内容——传感器的名称、规格(型号);——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传感器的激励电源及其他技术指标;——出厂编号和生产日期;——传感器的生产厂名称或商标;——需要限制使用场合的特殊说明(可在使用说明书中说明); 产品制造所依据的标准(可在产品包装或使用说明书中说明),5.4安装标志传感器如果有安装要求的,应给出安装说明的标志,如说明内容较多时,可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示。5.5试验样机3申请型式评价单位应提供自己生产的样机。申请型式评价单位可以按单一产品提出申请,也可以按系列产品提出申请。按单一产品申请的,样机数量为3台;按系列产品申请的,应提供所申请系列的所有规格的样机,抽取每一系列产品中三分之一有代表性的规格产品进行试验,每种规格提供试验样机数量按单一产品的原则执行。具有代表性的规格,由受理申请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与承担试验的技术机构根据申请型式评价单位提供的技术文件和产品规格确定。一般情况下,样机由申请型式评价单位自行送样。6计量要求6.1准确度等级及最大允许误差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和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以满量程输出值的百分数表示)土0.050.2(0.25)土0.2(±0.25)士1.02.0(2.5)士2.0(士2.5)6.2重复性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不得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6.3迟滞传感器的迟滞不得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6.4非线性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的绝对值不得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7通用技术要求7.1外观7.1.1传感器外壳的铭牌上应清楚地标明其产品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制造厂家、制造日期、额定工作电源以及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其编号,或在相应的技术文件中说明。防爆产品还应有相应的防爆标志。7.1.2传感器的配套应完整,可见部分应无明显的瑕疵、划痕;接头螺纹应无毛刺和损伤;所有结构连接件和电气连接件应安装牢固,不应有松动、脱焊、接触不良等47.1.3差压传感器的高压(十)和低压(一)接口应有明确的永久性标志。7.1.4传感器的电源端和信号输出端应有明确的区别标志。7.2电气性能7.2.1输入阻抗传感器的输入阻抗变化范围应满足生产厂家给定值的±20%。7.2.2输出阻抗传感器的输出阻抗变化范围应满足生产厂家给定值的±20%。7.2.3绝缘电阻传感器的引出线与壳体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7.2.4绝缘强度给传感器引出线与壳体之间施加50Hz、500V交流电压,保持1min,传感器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7.3零点漂移传感器在通电预热稳定后,每15min记录一次输入压力为零时的输出值,共记录1h,其示值误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零点漂移技术指标准确度等级0.02级0.05级0.1级0.2级0.5级1.0级2.0级零点漂移/%FS7.4温度影响当传感器使用环境温度偏离参考工作条件时,传感器的热零点偏移、热灵敏度偏移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热零点偏移、热灵敏度偏移准确度等级0.02士0.005士0.0050.05士0.03士0.03土0.107.5振动传感器应依据GB/T2423.10进行试验,试验后计量性能的试验结果应符合6.1~6.4的要求。57.6冲击传感器应依据GB/T2423.5进行试验。试验后,计量性能的试验结果应符合6.1~6.4的要求。7.7静压影响(只对差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在静压影响试验中,零点变化量不应超过其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试验后,其计量性能应符合6.1~6.4的规定。7.8静态过载传感器应能承受表4规定的静态过载(如生产厂家有特殊要求的,按照厂家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后,计量性能的试验结果应符合6.1~6.4的要求。表4静态过载测量范围上限值加载压力时间次数200%测量范围上限3次150%测量范围上限120%测量范围上限差压低压端130%测量范围上限7.9疲劳寿命传感器应能承受表5所规定的正弦波形压力,试验后,计量性能的试验结果应符合6.1~6.4的要求。表5疲劳寿命测量范围上限MPa幅值(量程的百分数)/%FS交变频率次/min次数谷值峰值7.10湿热影响将传感器放置在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内,在规定的温度(40℃±2℃)和湿度(91%RH~95%RH)下保持48h后,将传感器取出放到试验环境中,在10min内测量传感器的绝缘电阻。试验后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2h后做计量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6.1~6.4的要求。7.11外界磁场影响在强度为400A/m的外界磁场影响下,传感器输出的变化量不应超过最大允许误8型式评价项目传感器的型式评价项目见表6。6表6传感器的型式评价项目一览表序号评价项目对应条款备注一、法制管理要求1计量单位2准确度等级3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4安装标志二、计量性能要求5准确度6重复性7迟滞8非线性三、通用技术要求9外观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绝缘电阻绝缘强度零点漂移热零点偏移热灵敏度偏移振动试验冲击试验静压影响(只对差压传感器)静态过载疲劳寿命湿度影响外界磁场影响9试验项目的条件和试验方法9.1试验条件9.1.1试验的设备条件9.1.1.1压力标准器:压力标准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应小于被测传感器最大允许7误差绝对值的1/3。对于0.05级及以上的传感器,当选用活塞式压力计作为主标准器时,标准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应小于被测传感器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9.1.1.2激励电源:激励电源应按传感器要求配套,除非传感器对激励电源稳定性无特殊要求,否则其稳定度应为被测传感器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5~1/10,可选用精密稳压电源、稳流电源、干电池或蓄电池等。9.1.1.3读数记录装置:检测传感器用的读数记录装置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应小于被检传感器允许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5~1/10,可选用数字式电压表、电流表等。9.1.1.4其他设备:振动台、冲击台、压力交变负荷试验机、真空计、数字式气压计(或标准气压表)、温度计、湿度计、精密电阻箱、数字万用表、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耐压测试仪、高低温试验箱、工频磁场发生器、射频功率放大器、秒表等满足型式评价实验条件要求的相关设备。9.1.2试验的环境条件9.1.2.1正常工作条件根据生产厂家给出的条件。9.1.2.2参考工作条件在下列条件下,仪表的基本误差、重复性、迟滞、非线性、灵敏度、零点输出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的规定。环境温度:检验时的环境温度视被检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而定,应符合表7的表7温度范围准确度等级温度0.02级0.05级0.1级,0.2(0.25)级,0.5级1.0级及以下等级a)检验前,传感器应在检验的环境温度下放置2h以上,方可进行检验。b)相对湿度:小于80%。c)所处环境应没有影响压力传感器稳定输出的机械振动和外磁场(地磁场除外)。9.2试验点准确度等级高于0.05级(含0.05级)的传感器,应在测量范围内至少均匀或合理地选取9个检测点(包括零点)。准确度等级低于0.1级(含0.1级)的传感器,应在测量范围内至少均匀或合理地选取6个检测点(包括零点)。对测量范围包括正压和负压的传感器,正压和负压可分别进行检测。9.3外观 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在参比条件下外观能否符合要求。——试验条件8试验在9.1.2规定的参考工作条件下进行。——试验程序——数据处理记录外观检查情况。——合格判据传感器的外观检查应符合7.2的要求。9.4重复性——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在9.1.2规定的参考工作条件下进行。——试验设备试验设备按9.1.1选取。——试验程序试验可与9.7基本误差同步进行。——数据处理按照附录A中A1.4规定的方法计算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 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应满足6.2的要求。9.5迟滞——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的迟滞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在9.1.2规定的参考工作条件下进行。——试验设备试验设备按9.1.1选取。——试验程序试验可与9.7基本误差同步进行。——数据处理按照附录A中A.1.5规定的方法计算传感器的迟滞。——合格判据传感器的迟滞应满足6.3的要求。9.6非线性 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在9.1.2规定的参考工作条件下进行。9 试验设备按9.1.1选取。——试验程序试验可与9.7基本误差同步进行。 —数据处理按照附录A中A.1.6规定的方法计算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合格判据传感器的非线性应满足6.4的要求。9.7基本误差——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的准确度、基本误差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在9.1.2规定的参考工作条件下进行。——试验设备试验设备按9.1.1选取。——试验程序检测前,应对传感器进行通电预热,预热时间应不少于30min。再对被检测传感器进行预压,即加压至测量范围上限值(或疏空至测量范围下限值,如下限值为—100kPa的,则允许疏空到当地大气压的95%以上),压力稳定后1min,缓慢通大气,反复进行3次。有测量范围上(下)值调整装置的传感器,应在预压时做好相应的调整,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再进行调整。检测首先从测量下限(或零点)开始,按规定选取的检测点逐点平稳地升压(或疏空)至传感器的测量上限值(或测量下限值),依次记录各检测点正行程输出值。然后使输入压力在测量上限处(或测量下限处)产生一明显的波动,待压力稳定后记录在测量上限处(或测量下限处)的传感器反行程输出值,再逐点平稳地降压(或升压)至测量下限(或零点),倒序记录各检测点的反行程输出值。正行程和反行程检测往返一次为一个循环。准确度等级高于0.05级(含0.05级)的传感器,应至少连续进行4个循环;准确度等级低于0.1级(含0.1级)的传感器应连续进行3个循环。检测过程中不能重新调整零点或输出值,如出现信号中断,必须重新检测。—差压传感器检测方法a)单向差压传感器低压端(一)通大气,高压端(+)加压,按上述的方法进行基本误差的检测。b)双向差压传感器首先低压端(一)通大气,高压端(+)加压,然后高压端(十)通大气,低压端(一)加压,分别按上述的方法进行基本误差的检测。——数据处理按照附录A中A.1.7规定的方法计算传感器的基本误差。——合格判定传感器的基本误差应满足6.1的要求。9.8电气性能9.8.1输入阻抗——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的输入阻抗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在9.1.2规定的参考工作条件下进行。——试验设备——试验程序传感器输出端开路情况下,用数字万用表或相应仪表测量其输入端的阻抗。——数据处理记录输入阻抗数值。——合格判据传感器的输入阻抗应满足7.2.1的要求。9.8.2输出阻抗——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的输出阻抗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在9.1.2规定的参考工作条件下进行。——试验设备——试验程序传感器输入端短路情况下,用数字万用表或相应仪表测量其输出端的阻抗。——数据处理记录输出阻抗数值。——合格判据传感器的输出阻抗应满足7.2.2的要求。9.8.3绝缘电阻——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的绝缘电阻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试验设备绝缘电阻测试仪。——试验程序在被测传感器不施加激励电源条件下,用绝缘电阻表分别测量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外壳)、输出端子与接地端子(外壳)以及将输入输出端子短接后与接地端子(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测量时,应稳定10s后读数。——数据处理记录绝缘电阻数值。——合格判据传感器的绝缘电阻应满足7.2.3的要求。9.8.4绝缘强度——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的绝缘强度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试验设备耐压测试仪。——试验程序在被测传感器不施加激励电源条件下,用耐压测试仪给传感器引出线与壳体之间施加50Hz,500V电压,保持1min。——数据处理记录试验现状。——合格判据传感器的绝缘强度应满足7.2.4的要求。9.9零点漂移——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在施加激励后,输入压力为零时零点漂移能否满足本规——试验条件试验在9.1.2规定的参考工作条件下进行。——试验设备压力设备按9.1.1选取;计时装置。——试验程序试验时,对传感器施加额定激励,30min后开始记录传感器输入压力为零时的输出值,并在之后每隔15min记录一次,共记录4次。4次读数中的最大差值为零点起始漂移,以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数据处理按照附录A中A.3规定的方法计算传感器的零点起始漂移。——合格判据试验结果应符合7.3表2的要求。9.10温度影响——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在极限温度条件下计量性能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选取的温度点应包括工作温度范围的上、下限,如果此工作温度范围包括下列温度点的,则还应在这些环境温度下进行测量。测量零点和满量程输出值的变化。温度+20℃→0℃,-25℃,-45℃,(下限温度)→+20℃→+70℃,+85℃,+125℃,(上限温度)→+20℃——试验设备压力试验设备按9.1.1选取;高低温试验箱。——试验程序传感器的温度影响试验应按GB/T2423.1试验A和GB/T2423.2试验B的规定试验时,首先在参考工作条件下进行三次上、下限循环,测其参考工作条件时零点输出平均值及满量程输出平均值。然后将传感器置于合适的高低温试验箱内,温度应按上列顺序逐渐变化,变化速度不应超过2℃/min。+20℃挡温度的允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余挡温度的允差是±2℃。除非另有规定,在每一挡温度下应至少恒温1h,使传感器所有部分的温度稳定。热零点变化量与热灵敏度变化量试验应分开进行。为确定零点变化量所进行的所有温度挡温度下的零点输出试验,应5min记录一次,共记录3次,取其平均值。a)热零点偏移试验时,将传感器置于高低温试验箱内并施加额定激励,首先记录室温,测其零点输出值。然后按规定的温度挡和升(降)温顺序进行试验,测其零点输出值。将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零点输出值分别代入附录A中公式(A.27),求出不同温度下的热零点偏移,其中的最大值为传感器的热零点偏移。b)热灵敏度偏移试验时,将传感器置于高低温试验箱内并施加额定激励,首先记录室温。在室温下进行三次上、下限检测点检测,测其室温时的(测量范围)下限输出平均值和(测量范围)上限输出平均值。然后按顺序升、降温。每一挡温度下应进行三次上、下限检测点检测,测其下限输出平均值和上限输出平均值,其差值为该温度下的满量程输出值。将不同温度下的满量程输出值代入附录A中公式(A.28),求出不同温度下的热灵敏度偏移,其中的最大值为传感器的热灵敏度偏移。——数据处理按照附录A中A.2规定的方法计算传感器的热零点漂移和热灵敏度漂移。——合格判据热零点漂移、热灵敏度漂移试验结果应符合7.4表3的要求。9.11振动试验——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在振动试验后传感器的计量性能是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环境按9.1.2参考工作条件。——试验设备压力试验设备按9.1.1选取;振动台。——试验程序传感器的振动影响试验应按GB/T2423.10试验Fc的规定进行。试验时将传感器安装在振动试验台上,按规定的频率和振幅,沿规定的方向进行振动实验。振动试验后,按9.4~9.7方法进行试验。——数据处理按照附录A中A.4规定的方法计算振动对零位输出的影响。——合格判据试验结果应符合7.5的要求。9.12冲击试验——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在受到冲击试验后传感器的计量性能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环境按9.1.2参考工作条件。——试验设备压力试验设备按9.1.1选取,冲击台。 传感器的冲击影响试验应按GB/T2423.5试验Ea的规定进行。将传感器安装在冲击试验台上,按规定的加速度和轴向进行冲击。测试并记录试验前和试验中的零点输出值。达到规定的冲击次数后,按9.4~9.7方法进行试验。——数据处理按照附录A中A.5规定的方法计算影响。冲击试验后,计量性能应按9.4~9.7方法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7.6的要求。9.13静压影响(只对差压传感器)——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差压传感器在额定工作压力下产生的输出影响量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环境按9.1.2参考条件。压力试验设备按9.1.1选取。——试验程序将(差压)传感器的高压端和低压端连通,加额定静压值的25%,50%,100%,分别在这三种静压压力下读取传感器的零点输出值,反复进行3次试验。将每种静压下的3次读数的平均值与试验前的零点输出值进行比较,其差值的最大值为零点静压影响量,以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数表示。——数据处理按照附录A中A.6规定的方法计算静压影响。——合格判据试验结果应符合7.7的要求。9.14静态过载——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在静态过载后计量性能是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环境按9.1.2参考工作条件。——试验设备压力试验设备按9.1.1选取。——试验程序对传感器施加7.8表4规定的的压力值,保持1min后卸载,共进行3次。卸载后恢复30min;然后按9.4~9.7的规定进行试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按9.4~9.7方法进行。——合格判据试验结果应符合7.8的要求。9.15疲劳寿命试验——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在加速寿命试验后传感器的计量性能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试验条件试验环境按9.1.2参考工作条件。——试验设备压力试验设备按9.1.1选取;压力交变负荷试验机。——试验程序将传感器安装到压力交变负荷试验机上,使传感器承受表5规定的正弦波形的交变压力试验,波形的峰值应在表5规定的范围内,不得有过冲现象。试验期间允许对传感器进行冷却和中间停止,但停止次数不应超过5次,每次不超过8h,期间应不停止供电。试验后卸下传感器,恢复24h,然后按9.4~9.7规定进行试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按9.4~9.7方法进行。——合格判据试验结果应符合7.9的要求。9.16湿热影响——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在湿热环境中的绝缘电阻及试验后传感器的计量性能能否满足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的环境规定的温度为(40±2)℃,湿度为(91%~95%)RH。——试验设备压力试验设备按9.1.1选取;高低温湿热试验箱。——试验程序传感器的湿热影响试验按GB/T2423.3试验Ca的规定进行。将被测传感器放置在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内,按传感器的温热影响试验标准要求,调整温度和湿度,保持规定的时间48h后,将传感器取出放到试验环境中,在10min内测量传感器的绝缘电阻。2h后按9.4~9.9方法进行试验。——数据处理绝缘电阻数据处理应按9.8.3方法进行,计量性能应按9.4~9.7方法进行。——合格判据试验结果应符合7.10的要求。9.17外界磁场影响——试验目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传感器在工频磁场中能否满足本规范的要求。——试验条件试验环境按9.1.2参考条件。——试验设备压力试验设备按9.1.1选取;工频磁场发生器。——试验程序传感器外界磁场影响试验按GB/T15478的规定进行。将传感器放置在电磁场干扰试验台中,使磁场方向对准传感器第一坐标轴向(Y轴向)。首先,对传感器施加量程为50%~70%的压力信号,记录传感器输出值,然后施加磁场强度为400A/m(均方根)的磁场信号,调整移相器(0~360°)观察传感器的上述试验应在磁场对准与第一坐标轴互相垂直的其他两个坐标轴上重复进行。对灵敏度变化量有规定时,还应使传感器在具有正常激励状态下,按相应规范的规——数据处理按照附录A中A.7规定的方法计算外界磁场的影响。——合格判据试验结果应符合7.11的要求。10型式评价结果的判定原则试验样机中只要有一台不符合本大纲的法制管理要求、计量要求和通用技术要求,则判为不合格。11型式评价记录格式型式评价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B。压力传感器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A.1压力传感器的工作直线及各项误差的计算A.1.1校准曲线的确定压力传感器在整个测量范围内有m个检测点,并进行n次循环检测。各检测点的正、反行程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分别按公式(A.1)、(A.2)yiy——正行程第i个检测点第j次检测值;yoi;——反行程第i个检测点第j次检测值。计算:分别由yi、yp;(i=1,2,…,m)所连接的曲线,称为正行程校准曲线和反行程各检测点的正行程和反行程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由y;所连接的曲线称为压力传感器的校准曲线。A.1.2工作直线的确定本规范规定可采用端点平移直线和最小二乘直线作为压力传感器的工作直线,但必须在报告中予以注明。a)端点平移线yse计算端点连线方程yep可用公式(A.4)表示:p₁——实际测量下限压力值,Pa;ym——实际测量上限处输出的平均值;y₁——测量下限处检测值平均值;p——压力传感器在其测量范围内的压力值,Pa。通过公式(A.5)、(A.6)计算各检测点正、反行程算术平均值与端点连线方程的(△yLH)t;=yti-yEP;(i=1,2,…,m)(A.5)(△yiH)p₁=yp;-yEp(i=1,2,…,m)(A.6)从(A.5)、(A.6)两式的数据中,找出最大的正偏差△y'Ln和最大负偏差△y"Ln,则端点平移线的截距a按公式(A.7)计算:端点平移线的斜率b与端点连线的斜率相同:压力传感器工作直线为端点平移直线的方程为:b)最小二乘直线yus计算压力传感器工作直线采用最小二乘直线的方程为:yis=a'+b'p式中截距a'、斜率b'分别按公式(A.11)、(A.12)计算:A.1.3满量程输出值yrs压力传感器的满量程输出值,按照公式(A.13)计算:yrs=|b(pmax—pmìn)|pmax——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Pa;pmin——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的下限值,Pa。注:如采用最小二乘直线,则式中的斜率b为b'。A.1.4重复性按公式(A.14)、(A.15)计算在各检测点上正、反行程子样标准偏差。压力传感器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的标准偏差为:压力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表示为其随机误差的极限,按式(A.17)计算:A.1.5迟滞计算各检测点中,同一检测点正行程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与反行程的算术平均值△yn=yu-yp;(i=1,2,…,m)(A.18)传感器迟滞为:|△yn|mx——差值△yn;中绝对值的最大值。A.1.6非线性误差计算各检测点示值的算术平均值y;与选定工作直线y;(yse或yus)的差值:△yu=y;-y;(i=1,2,…,m)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为:△yLmax——差值△yu中绝对值的最大值。A.1.7压力传感器的基本误差非线性压力传感器的基本误差,按式(A.22)计算:A=±(ξR+SLH)式中,压力传感器系统误差ζun计算如下:a)采用端点平移直线为工作直线的压力传感器,其系统误差按式(A.23)计算:b)采用最小二乘直线为工作直线的压力传感器,计算各检测点正行程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和反行程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与最小二乘直线相应的yis;之间差值:(△yLh)=yi-ytsi(i=1,2,…,m)(△yLH)pi=yp;-yis;(i=1,2,…,m)(A.24)、(A.25)两式所有数据中找出绝对值的最大值为|△yLn|mx,小二乘直线的系统误差为:则采用最注:若比较用不同工作直线计算压力传感器的基本误差,以准确度低的作为压力传感器定级的依据。A.2温度影响量数据处理方法A.2.1热零点漂移t₁——试验前室温温度;t₂——试验时的高温或低温温度;yi(t₁)——在室温t₁时,传感器的零点示值平均值;yt(t₂)——在规定的高温或低温温度t₂恒温规定的时间后,传感器的零点示值平均值;yrs(t₁)——在室温t₁温度时,传感器满量程输出值的平均值。根据公式(A.27)分别计算出传感器在高温或低温时零点温度漂移α+和α-,其符号应根据计算结果选取。A.2.2热灵敏度漂移t₁——试验前室温温度;t₂——试验时的高温或低温温度;yrs(t₁)——在室温t₁时,传感器满量程输出值的示值平均值;yrs(t₂)——在规定的高温或低温温度t₂恒温规定的时间后,传感器满量程输出值的示值平均值。根据公式(A.28)分别计算出传感器在高温或低温时零点温度漂移β+和β-,其符号应根据计算结果选取。A.3零点起始漂移零点漂移按公式(A.29)计算:式中:|△yLo|max——零点漂移检测期间内零点示值的最大差值;yrs——检测的满量程输出值。A.4振动影响数据处理按公式(A.30)计算振动对零点影响:yu——振动过程中,传感器的零点示值的最大或最小值;yuo——振动试验前,传感器的零点示值;yrs——检测的满量程输出值。A.5数据处理按公式(A.31)计算冲击对零点影响:yc——冲击过程中,传感器的零点示值的最大或最小值;yco——冲击试验前,传感器的零点示值;yrs——检测的满量程输出值。A.6静压影响数据处理按公式(A.32)计算静压对零点的影响:y——静压影响过程中,传感器的零点示值的最大或最小值;yjo——静压试验前,传感器的零点示值;yrs——检测的满量程输出值。A.7外界磁场影响数据处理按公式(A.33)计算外磁场对传感器输出值的影响:ym——施加外磁场过程中,传感器在50%~70%的量程上输出示值的最大或ymo——施加外磁场之前,传感器在50%~70%的量程上输出示值;yrs——检测的满量程输出值。附录B压力传感器型式评价记录格式一、观察项目记录大纲中要求的章节号要求十 备注传感器的压力计量单位为Pa(帕斯卡),或是其倍数单位:kPa、MPa等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应从以下序列中选取:0.02、0.05、0.1、0.2(0.25)、0.5、1.0、必须在传感器的铭牌或面板等明显部位标注计量法制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其标志和标识必须清晰可辨、牢固可靠传感器如果有安装说明的标志,该标志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示十 √×通过不通过二、检测记录1.检测项目名称:外观检查检测的数据记录:样机编号检测过程的异常情况记录:样机编号异常情况所用计量器具的名称:评价人员:湿度:审核人员:编号:大气压力:2.检测项目名称: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迟滞、非线性检测的数据记录:样品编号:标准压力值实际输出值()第一次检测第二次检测第三次检测正行程反行程正行程反行程正行程反行程灵敏度满量程输出值工作直线方程重复性迟滞非线性基本误差A=检测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样机编号异常情况3.检测项目名称:电气性能检测的数据记录:样机编号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检测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记录:样机编号异常情况4.检测项目名称:温度影响高温样机编号零位满程低温样机编号零位满程+20℃,0℃,-25℃,一45℃,(下限温度),+20℃。+20℃,+70℃,+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