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新课标卷文科)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A/20/wKhkFmZS2VKAR0wMAAH8Ns-iSX0334.jpg)
![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新课标卷文科)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A/20/wKhkFmZS2VKAR0wMAAH8Ns-iSX03342.jpg)
![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新课标卷文科)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A/20/wKhkFmZS2VKAR0wMAAH8Ns-iSX03343.jpg)
![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新课标卷文科)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A/20/wKhkFmZS2VKAR0wMAAH8Ns-iSX03344.jpg)
![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新课标卷文科)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3A/20/wKhkFmZS2VKAR0wMAAH8Ns-iSX033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新课标卷文科)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讨论“大一统”后治理天下的方案,如《禹贡》依据山川地形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职方氏》依据战国时七国疆域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提出以天子为最高统治者、以王畿为政治中心的设想。这种划分方式与设想()A.反映了恢复西周礼制的愿望 B.巩固了分封宗法的等级秩序 C.助推了社会转型和文化认同 D.提升了当时地理认知的水平2.秦汉时期的新道家肯定阴阳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肯定儒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肯定墨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肯定法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肯定名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这说明()A.秦汉文化具有包容互补特征 B.儒学尚未取得独尊地位 C.百家争鸣促进思想文化融合 D.政府推行多元文化政策3.外国银元自明中期开始流入,鸦片战争后大量充斥我国市场。外国银元一圆仅合我国银两的七钱二分,且含银量更低,但在市场上经常按1:1与我国银两等价流通。民国三年,以大总统教令形式颁布《国币条例》,随后铸造的“袁大头”制作精良,标准和成色与外国银元相同,且数量充足,很快被市场所接受,流通顺畅。据此可知,“袁大头”()A.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有效地防止了白银外流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 D.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4.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当地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把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宝岛。其目的是()A.落实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促进台湾文化推陈出新 C.消除荷兰殖民教育的影响 D.推动清朝完成统一大业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认识到“惟有力求自强”,方可“剿发捻”“勤远略”;李鸿章亦认识到“殆如敝絮塞漏舟,腐木支广厦”“中国以后若不稍变成法,徒恃笔舌,以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这些思想反映了()A.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B.学习西方体制的自强诉求 C.清廷借师助剿的意图 D.清廷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6.北京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时期的皇家祭坛。北洋政府接管社稷坛后,决定将其改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1914年10月,“社稷坛”改名为“中央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开始接待市民参观。这说明近代中国()A.政治革命推动市政建设完善 B.城市建设彰显时代进步 C.公民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D.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7.如表1所示,2004~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多次提及“合作”“共同”“促进”等词,这表明我国致力于()表1:2004~2013年新年贺词“合作”“共同”“促进”的搭配词表项目搭配词合作交流互利友好日益依存积极携手文化旗帜共同愿望繁荣借此机会利益促进应对作出促进多边主义文明全球化一道和平人类和谐社会发展经济A.深化睦邻友好关系 B.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完善 C.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D.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据记载,埃及古王国时期的法老们会捐赠给神庙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埃及《帕勒摩石碑》及其他铭文也记载了古王国时期国王把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的情况。这反映出古埃及()A.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十分发达 B.法老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C.宗教势力过大威胁君主专制 D.法律维护平民合法权益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受教育的女子在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在政治上,她们表现了统治的才能;在道德上,她们融会了自由、礼貌与虔敬;在艺术上,她们蕴涵的女性美,表现在许多的圣母像上;在文学上,她们的家居和愉快的生活,成为诗人与学者描写的对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平等观念成为主流 C.教育改变社会面貌 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10.在欧洲,19世纪初的城市街道普遍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中期,已改用花岗石及方木块铺路,及至19世纪末发明用砖、混凝土和沥青铺路法后,欧洲各国的城市街道状况大为改观;新式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渐改良。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欧洲当时()A.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B.街道铺砌技术的进步 C.各国市政立法的完善 D.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11.1902—1914年,美国的移民总量超过1820—1880年的移民人数;棉制品工业的劳动力,如19世纪洛厄尔工厂创立时的劳动力全部是当地的农村妇女,20世纪初,它的几乎70%的劳动力是外国出生的。这些变化可以用来说明()A.工业发展带动美国城市化发展 B.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形成 C.海外移民为美国工业奉献力量 D.美国的移民竞争力世界领先12.《现代拉丁美洲》写道:“仅仅欧洲的启蒙运动和美国革命的榜样都不会在西班牙美洲诱发起义,如果没有拿破仑的干预,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或许会继续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直到19世纪。”其意在说明,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传播 B.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影响 C.获得了美国人民的支持 D.瓦解了西班牙殖民统治二.材料题(共3小题)13.【个人命运与时代脉搏】材料年广久(1937—2023),一生三次进监狱,关于他的事件,被收录到《邓小平文选》当中。他凭借着一个铁锅一把铲子,1976年就已经是百万元户。在改革开放之初,个体户的他曾引起激烈讨论——成立公司、注册商标、“个体户”雇佣工人。他还被称作“中国第一商贩”,曾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年广久主要经历主要时间主要事件1937年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一个贫寒农家,9岁起随父街头叫卖1963年因贩鱼被判“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1966年因为卖板栗被判“牛鬼蛇神”,被关了20多天1972年转向经营瓜子1979年注册“傻子瓜子”商标1980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到“傻子”,就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给予肯定,并对一些人就姓“社”姓“资”的争论,表示要“放一放”和“看一看”1984年邓小平第二次提到“傻子”,“还有些事情用不着急于解决,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1991年因公司经济问题被判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但1年后因经济问题不成立而获释1992年邓小平第三次提到“傻子”,“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保持长期稳定”2018年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中2023年1月1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芜湖逝世,享年86岁——摘编自陶蓓蓓《叙事见人:统编教材中国现代史教学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年广久“投机倒把罪”做出历史解释。(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多次提到“傻子瓜子”的原因,并对年广久“跌宕起伏的一生”进行简要评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学史之父”萨顿指出:“科学不仅是改变物质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而且是改变精神世界最强大的力量。”因此,科学史“就是人类思想和文明史”。依据材料提取任一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5.中国长期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也是最大的西瓜消费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瓜起源于非洲。924年,契丹军队攻取西州回鹘后,西瓜种子被带回上京进行种植。1143年,南宋使臣洪皓从金国带回了西瓜种子进行试种。元代,西瓜在中国北方已经形成规模化种植,并且成为瓜农创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东南的江淮、闽浙地区也开始大范围推广栽培。明代,西瓜栽培技术更加成熟,品种资源也日益丰富,种植面积和规模都显著增加。情代的西瓜生产盛极一时,达到中国传统社会的顶峰。外洋品种的引进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西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关于西瓜的栽培技术,农书及许多地方志中都有详细记载。西瓜的生育期较短,又比较适宜进行间作套种,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显著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历代瓜农不断总结和提高栽培技术经验,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西瓜除直接生食之外,人们还把西瓜渍以糖;也可以用西瓜皮做成凉拌小菜;瓜子经过曝晒、炒制能够加工为荐茶佳品。西瓜不只具有食用、药用意义,它还可以被加工成玲珑可爱的工艺品,同中国传统节日风俗实现融合。——摘编自刘启振《西瓜在中国的引种、传播和本土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西瓜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瓜在中国广泛种植的作用。
2024年菁优高考历史终极押题密卷1(新课标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讨论“大一统”后治理天下的方案,如《禹贡》依据山川地形将“天下”划分为九州;《职方氏》依据战国时七国疆域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提出以天子为最高统治者、以王畿为政治中心的设想。这种划分方式与设想()A.反映了恢复西周礼制的愿望 B.巩固了分封宗法的等级秩序 C.助推了社会转型和文化认同 D.提升了当时地理认知的水平【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由材料信息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探讨“大一统”后治理天下的方案,体现了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禹贡》《职方氏》关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岛岛”的主张均蕴含“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助推了社会转型和文化认同,C项正确;恢复西周礼制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宗法制,且战国时期分封宗法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排除B项;D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且“提升”地理认知水平的说法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秦汉时期的新道家肯定阴阳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肯定儒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肯定墨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肯定法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肯定名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这说明()A.秦汉文化具有包容互补特征 B.儒学尚未取得独尊地位 C.百家争鸣促进思想文化融合 D.政府推行多元文化政策【分析】本题考查两汉的文化,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秦汉时期的新道家肯定阴阳家......肯定儒家......肯定墨家......肯定法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的新道家学派,对其他各家学派思想持肯定和包容态度,体现出了兼容并包的时代精神,说明秦汉文化具有包容互补特征,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取得了独尊地位,排除B项;百家争鸣在秦朝统一之后就基本结束,排除C项;汉朝时期,随着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政府推行“儒家”思想一元化政策,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两汉的文化,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外国银元自明中期开始流入,鸦片战争后大量充斥我国市场。外国银元一圆仅合我国银两的七钱二分,且含银量更低,但在市场上经常按1:1与我国银两等价流通。民国三年,以大总统教令形式颁布《国币条例》,随后铸造的“袁大头”制作精良,标准和成色与外国银元相同,且数量充足,很快被市场所接受,流通顺畅。据此可知,“袁大头”()A.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有效地防止了白银外流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 D.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据材料“外国银元一圆仅合我国银两的七钱二分,且含银量更低,但在市场上经常按1:1与我国银两等价流通。民国三年,以大总统教令形式颁布《国币条例》,随后铸造的“袁大头”制作精良,标准和成色与外国银元相同,且数量充足,很快被市场所接受,流通顺畅”可知,外国银元对中国金融市场带来冲击和混乱,政府统一发行新银币成为市场流通的主币,稳定了市场的金融,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民国三年政府的财政负担依然沉重,排除A项;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有效地防止了白银外流,时间不符,排除B项;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经济统制政策,导致官僚资本不到膨胀,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当地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把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宝岛。其目的是()A.落实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促进台湾文化推陈出新 C.消除荷兰殖民教育的影响 D.推动清朝完成统一大业【分析】本题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从材料“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当地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把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宝岛”和所学知识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了改变台湾文化的落后状况,以及消除荷兰殖民教育的影响,大力发展台湾文化教育事业,把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宝岛,C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郑成功当时主要目的是反清复明,排除AD项;从所学知识可知,促进台湾文化推陈出新是结果,不是目的,排除B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认识到“惟有力求自强”,方可“剿发捻”“勤远略”;李鸿章亦认识到“殆如敝絮塞漏舟,腐木支广厦”“中国以后若不稍变成法,徒恃笔舌,以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这些思想反映了()A.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B.学习西方体制的自强诉求 C.清廷借师助剿的意图 D.清廷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结合题干“惟有力求自强”“殆如敝絮塞漏舟,腐木支广厦”“中国若不稍变成法,徒恃笔舌,以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及洋务运动的特点进行回答。【解答】根据材料中“惟有力求自强”“殆如敝絮塞漏舟,腐木支广厦”“中国若不稍变成法,徒恃笔舌,以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忧外患危及清朝统治,晚清部分开明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李鸿章更是提出了变革的主张,以求自强,这些都反映了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A项正确;洋务运动不主张学习西方体制,排除B项;曾国藩虽然提到了“剿发捻”,但这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政府的自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表述夸大,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6.北京社稷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时期的皇家祭坛。北洋政府接管社稷坛后,决定将其改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1914年10月,“社稷坛”改名为“中央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开始接待市民参观。这说明近代中国()A.政治革命推动市政建设完善 B.城市建设彰显时代进步 C.公民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D.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分析】本题考查了近现代物质生活,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洋政府将曾经的皇家祭坛“社稷坛”改造为公园,供市民休闲娱乐,体现了城市建设服务于市民生活的理念,这说明近代城市建设彰显时代进步,B项正确;A项中“完善”材料体现不出,排除A项;公民的政治地位包括公民各项政治权利的实现,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项中“深入人心”说法夸大,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近现代物质生活,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7.如表1所示,2004~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多次提及“合作”“共同”“促进”等词,这表明我国致力于()表1:2004~2013年新年贺词“合作”“共同”“促进”的搭配词表项目搭配词合作交流互利友好日益依存积极携手文化旗帜共同愿望繁荣借此机会利益促进应对作出促进多边主义文明全球化一道和平人类和谐社会发展经济A.深化睦邻友好关系 B.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完善 C.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D.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析】本题考查了当代中国外交,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据材料新年贺词“合作”“共同”“促进”的搭配词表分别是“积极携手”、“促进应对”、“全球化……人类和谐”,可以看出中国强调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和合作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的积极态度和推动作用,故选B项;通过“合作”与“交流”、“互利”、“友好”等词的搭配,可以看出中国强调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共赢,但不仅限于邻国,还涉及到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排除A项;虽然“合作”和“共同”等词暗示了某种平衡和协调,但材料并没有明确提及均衡发展格局的构建,排除C项;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当代中国外交,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8.据记载,埃及古王国时期的法老们会捐赠给神庙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埃及《帕勒摩石碑》及其他铭文也记载了古王国时期国王把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的情况。这反映出古埃及()A.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十分发达 B.法老借助神权强化王权 C.宗教势力过大威胁君主专制 D.法律维护平民合法权益【分析】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解答】根据材料“埃及古王国时期的法老们会捐赠给神庙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可知,埃及古王国时期,国王本人神化为太阳神,国家的政治与宗教,神权与王权,也都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埃及法老将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说明法老在借助神权强化其王权,B项正确;在埃及古王国时期,全国的土地名义上归法老所有,而非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法老借助神权强化其王权,而非威胁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埃及法老将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捐赠给神庙,没有描述法律维护平民合法权益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受教育的女子在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在政治上,她们表现了统治的才能;在道德上,她们融会了自由、礼貌与虔敬;在艺术上,她们蕴涵的女性美,表现在许多的圣母像上;在文学上,她们的家居和愉快的生活,成为诗人与学者描写的对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平等观念成为主流 C.教育改变社会面貌 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分析材料可知,通过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妇女在政治、道德、艺术、文学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影响,这反映出当时人文主义思想深入人心,A项正确;平等观念成为主流是在启蒙运动后,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人文主义的发展,非教育改变社会面貌,排除C项;材料与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无关,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10.在欧洲,19世纪初的城市街道普遍使用鹅卵石铺路,到19世纪中期,已改用花岗石及方木块铺路,及至19世纪末发明用砖、混凝土和沥青铺路法后,欧洲各国的城市街道状况大为改观;新式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渐改良。上述变化主要反映了,欧洲当时()A.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B.街道铺砌技术的进步 C.各国市政立法的完善 D.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题干“至19世纪末发明用砖、混凝土和沥青铺路法后,欧洲各国的城市街道状况大为改观;新式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渐改良”及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至19世纪末发明用砖、混凝土和沥青铺路法后,欧洲各国的城市街道状况大为改观;新式自来水系统于1850年以后开始在伦敦、巴黎、柏林等城市建成,路灯制度从19世纪开始也日渐改良”可知,欧洲的城市街道和城市设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得到不断完善,A项正确;街道铺砌技术的进步只是城市设施建设的一部分,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市政立法的完善,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城市化的进程,并不是强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11.1902—1914年,美国的移民总量超过1820—1880年的移民人数;棉制品工业的劳动力,如19世纪洛厄尔工厂创立时的劳动力全部是当地的农村妇女,20世纪初,它的几乎70%的劳动力是外国出生的。这些变化可以用来说明()A.工业发展带动美国城市化发展 B.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形成 C.海外移民为美国工业奉献力量 D.美国的移民竞争力世界领先【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题干“1902—1914年,美国的移民总量超过1820—1880年的移民人数......20世纪初,它的几乎70%的劳动力是外国出生的”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1902—1914年,美国的移民总量超过1820—1880年的移民人数......20世纪初,它的几乎70%的劳动力是外国出生的”可知,20世纪初美国移民总数迅速增加,在一些行业移民逐渐成为主要劳动力,移民为美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C项正确;从材料信息中看不出移民是流入了城市还是农村,棉制品工业是分布在城市还是农村,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美国移民,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形成的证据不足,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数据比较,得不出美国的移民竞争力世界领先这一结论,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12.《现代拉丁美洲》写道:“仅仅欧洲的启蒙运动和美国革命的榜样都不会在西班牙美洲诱发起义,如果没有拿破仑的干预,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或许会继续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直到19世纪。”其意在说明,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传播 B.受到了法国大革命影响 C.获得了美国人民的支持 D.瓦解了西班牙殖民统治【分析】本题考查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如果没有拿破仑的干预,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或许会继续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直到19世纪。”可得出材料强调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受到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即拿破仑对外战争进一步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拉丁美洲民族意识的高涨,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传播促进了拉美独立运动高涨,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并没有支持拉美独立运动,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大革命对拉美的影响,而不是拉美独立运动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材料题(共3小题)13.【个人命运与时代脉搏】材料年广久(1937—2023),一生三次进监狱,关于他的事件,被收录到《邓小平文选》当中。他凭借着一个铁锅一把铲子,1976年就已经是百万元户。在改革开放之初,个体户的他曾引起激烈讨论——成立公司、注册商标、“个体户”雇佣工人。他还被称作“中国第一商贩”,曾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年广久主要经历主要时间主要事件1937年出生于安徽省怀远县一个贫寒农家,9岁起随父街头叫卖1963年因贩鱼被判“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1966年因为卖板栗被判“牛鬼蛇神”,被关了20多天1972年转向经营瓜子1979年注册“傻子瓜子”商标1980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到“傻子”,就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给予肯定,并对一些人就姓“社”姓“资”的争论,表示要“放一放”和“看一看”1984年邓小平第二次提到“傻子”,“还有些事情用不着急于解决,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1991年因公司经济问题被判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但1年后因经济问题不成立而获释1992年邓小平第三次提到“傻子”,“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像这一类问题还有不少,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动摇我们的方针,影响改革的全局。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保持长期稳定”2018年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中2023年1月1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芜湖逝世,享年86岁——摘编自陶蓓蓓《叙事见人:统编教材中国现代史教学思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年广久“投机倒把罪”做出历史解释。(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多次提到“傻子瓜子”的原因,并对年广久“跌宕起伏的一生”进行简要评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第一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第二问结合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影响分析。【解答】(1)解释:根据材料“1963年”“因贩鱼被判‘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年广久贩鱼的私人贩卖行为与当时经济体制相违背。(2)原因:根据材料“邓小平第一次提到‘傻子’,就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给予肯定”“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经济体制改革展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保守、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及领导人的高瞻远瞩等角度进行分析。评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年广久的一生跌宕起伏与我国经济体制及改革历程紧密相连,也与伟人邓小平的伟大魄力和高瞻远瞩密不可分。评析时紧紧抓住这一主旨展开评析,言之有理即可。故答案为:(1)历史解释: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私营个体经济被严格限制存在和发展,年广久私人贩卖行为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相违背。(2)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并不断深化,许多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部分干部群众尚未完全解放思想,改革面临一定的阻力;巩固改革成果,稳定人心和稳定社会的需要;邓小平高瞻远瞩、伟大魄力的体现。评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逐步确立。年广久因经济问题多次入罪。期间还因成立公司、注册商标、“个体户”雇佣工人引起社会激烈讨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三次提到“傻子瓜子”,允许年广久经营户存在和发展。2018年,年广久入选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年广久“跌宕起伏的一生”折射了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反映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不断深化的历程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有年广久这样努力拼搏且不断坚持的小人物,也有如邓小平高瞻远瞩的大人物,历经艰难和曲折,以自己矢志不渝的变革精神为那个时代书写下永恒的注脚。【点评】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学史之父”萨顿指出:“科学不仅是改变物质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而且是改变精神世界最强大的力量。”因此,科学史“就是人类思想和文明史”。依据材料提取任一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材料“科学不仅是改变物质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而且是改变精神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以及“科学史就是人类思想和文明史。”提炼观点并运用所学古今中外的史实论证。【解答】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材料“科学不仅是改变物质世界最强大的力量,而且是改变精神世界最强大的力量”以及“科学史就是人类思想和文明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观点为科学史“就是人类思想和文明史”。其次,围绕上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等对思想解放、社会文明进步等角度进行阐述。最后,强调科技进步不仅推动生产力发展,还会带来思想观念的变化。故答案为:观点:科学史就是人类思想和文明史。阐述: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进行。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极大解放人们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蓬勃开展。新式交通工具取代传统代步工具,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电话等新式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加快了信息交流。总之,科技的进步不仅会带来生产力的巨大变化,改善了人类的经济状况,还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思想观念的变化。【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15.中国长期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生产国,也是最大的西瓜消费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瓜起源于非洲。924年,契丹军队攻取西州回鹘后,西瓜种子被带回上京进行种植。1143年,南宋使臣洪皓从金国带回了西瓜种子进行试种。元代,西瓜在中国北方已经形成规模化种植,并且成为瓜农创收的重要经济作物。东南的江淮、闽浙地区也开始大范围推广栽培。明代,西瓜栽培技术更加成熟,品种资源也日益丰富,种植面积和规模都显著增加。情代的西瓜生产盛极一时,达到中国传统社会的顶峰。外洋品种的引进也进一步强化了中国西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关于西瓜的栽培技术,农书及许多地方志中都有详细记载。西瓜的生育期较短,又比较适宜进行间作套种,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显著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历代瓜农不断总结和提高栽培技术经验,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西瓜除直接生食之外,人们还把西瓜渍以糖;也可以用西瓜皮做成凉拌小菜;瓜子经过曝晒、炒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篇
- 甘肃省天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九校联考语文试题
- 自考《劳动法(00167)》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江苏职教高考《职业适应性测试》考前冲刺模拟试题库(附答案)
- 《个人信息保护法》考试参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疆职业大学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专题07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带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钾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课题申报参考:社会网络视角下村改居社区公共空间优化与“土客关系”重构研究
- 乡镇卫生院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机械工程类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本
- 微生物组与胆汁性肝硬化
-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课件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须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承诺函-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承诺
- 1325木工雕刻机操作系统说明书
- 初中衡水体英语(2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