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完整版本_第1页
刑法完整版本_第2页
刑法完整版本_第3页
刑法完整版本_第4页
刑法完整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刑法的概念和原则+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犯罪刑罚刑法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犯罪及刑罚的法定化、取消了类推制度、重申了从旧兼从轻原则、分则罪名的规定详细完备、法条的可操作性增强。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正确进行司法解释。罪刑相当原则罪刑相当,亦可称为罪刑相适应、罪刑相称、罪刑均衡。罪刑相当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及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罚当其罪,罪刑相当。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设置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的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立法体现;在刑法总则中的体现、在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司法适用:做到刑事司法公正、反对特权。(二)犯罪概述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刑法第13条1、犯罪构成犯罪构成就是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四要件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它是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之一。某种行为,如果没有或者不可能危害任何一种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那就不可能构成犯罪。

社会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和共同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关系有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之分,它们都有可能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而成为犯罪客体。政治、经济、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作为犯罪客体的社会关系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借贷关系等,这些关系只能由道德规范或由民事、行政法律加以调整与保护,而不在刑法保护之列,因此不能成为犯罪客体。而我国刑法所保护的那种社会关系是指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权,公民私人的财产所有权,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物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犯罪对象犯罪客体是抽象的,它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这一载体就是犯罪对象。

犯罪客体能区分罪与非罪陈某在一次纠纷中将马某砍伤。马某伤愈出院后去找陈某报仇,找到陈某的时候,陈某正仆倒在一间酒吧的门外,好象喝醉了。马某用随身带着的菜刀砍陈某头部七、八刀,事后尸检发现,陈某的死因是中毒,马某砍他的时候,陈某已经中毒身亡了。犯罪客体还能分清此罪与彼罪张某打断了刘某的左腿,打断后才发现那是一条假肢,张某侵害的客体是……侵害财产罪故意伤害罪财产权利身体权利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它是一切犯罪构成必备的基本要件。犯罪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必要要件,指表现人意志或意识,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危害结果(选择要件)、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选择要件,如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等)。

犯罪的客观方面因果关系危害行为危害后果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等危害行为是构成一切犯罪客观方面的共同性要件。危害行为在刑法理论上概括为两种基本形式:作为和不作为。作为:行为人用积极的身体动作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是犯罪中最常见的形式,如盗窃、抢劫等。不作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的行为人,能够履行该种义务而不履行的行为。如母亲不哺乳婴儿导致婴儿饿死的行为。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一般主体:按照我国刑法的一般规定,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并且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犯罪主体,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是构成犯罪主体的必要条件。特殊主体:我国刑法有时还要求行为人具有特定的职务或者身份才能构成犯罪主体。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完全刑事责任能力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相对无责任能力14--16周岁,除“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品”外,无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14--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完全刑事责任能力16周岁以上精神正常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犯罪主观方面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动机和目的。

1

直接故意3过于自信的过失4疏忽大意的过失2间接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从认识因素看,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看,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它表现为“必然+希望”和“可能+希望”。直接

故意从认识因素看,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看,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它表现为“可能+放任”。间接

故意刑法第15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行为人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应当预见该结果;没有预见的原因是因为行为人的疏忽大意。疏忽

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行为人对预见的危害结果的发生轻信能够避免。过于

自信的过失刑法第16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危害结果,但行为人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意外事件被告人李某有天驾驶“解放”牌卡车为其岳父拉木材,因手续不符合规定,守门人贾某不允许李某将木材拉出门。李某强行开车,企图将木材拉走。贾某赶来制止,李某一意孤行,仍继续开车出大门,将车前面的贾某推挤到墙根处,贾某顺势爬上汽车保险杠,令其停车。李某不仅不停车反而加速行驶,中途两次急刹车,将贾某摔下。李某见贾某摔下后,也未停车,反而驾车离开现场。贾某被摔成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抢救无效而死亡。请问李某的行为构不构成故意杀人?案例分析

唐某是某县某乡的农民。一天,唐某的舅舅来到其家,并在她家吃中饭。唐某在做饭时,误将放在灶台上的砒霜当作白糖放入汤中。唐某的舅舅吃过饭后,不一会儿就倒地身亡。请问唐某的行为是不是犯罪?案例分析

甲与乙是好朋友。某日,甲与妻子来到乙家,见到乙未满1岁的儿子丙,甲觉得丙很可爱,就将他抱起来抛向空中,然后接住。甲见丙不害怕,于是就又抛。甲妻见了劝道:“小心把孩子摔着了!”甲说:“没关系,我手稳!”刚说完,甲的手机响,甲一愣,孩子没接住,摔在地上,当场死亡。请问:甲在主观上有无罪过,是何种罪过?案例分析

谢某为某热电厂工人。一次上班时,谢某突然发高烧,由于其所在岗位是看守锅炉,无法离开,不得不坚持值班。但在其值班时间结束后,换班人员却一直未来。厂部打电话让其再顶一个班。谢某不得已只好留下。但在其值班过程中突然昏迷,未及时给锅炉加水,致使锅炉爆炸造成巨大损失。请问:谢某的行为该不该定罪?案例分析

2、排除犯罪的事由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构成犯罪的事由。排除犯罪的事由正当防卫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紧急避险自救行为……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防卫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防卫起因是存在不法侵害;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对象只限于不法侵害者本人;正当防卫不能明显的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必要限度一般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为限度。无限防卫权:对正在进行的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20条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避险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避险起因是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危险的来源包括自身的生理或病理所引起、他人的不法侵害所引起、大自然自发力量所引起的、来自动物的侵袭;危险正在发生;避险对象是第三者;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损害,不能等于或大于所避免的损害。避险的限制:避险的手段必须合理;职务、业务上负有特殊义务的人不能借口紧急避险不履行义务。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第一,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第二,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第三,防卫人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第四,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第五,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制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第一,有危险发生;第二,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第三,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第四,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危险的损害;第五,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甲,某钢铁厂工人,一日下夜班途中,路遇乙手持匕首抢劫。甲瞥见路边有一根木棍,迅速捡起打落乙手中的匕首,趁乙慌张之时,甲又一棍将乙打昏。看着躺在地上的乙,甲想,听说碰上抢劫的,打死了也不犯法。于是,捡起乙掉在地上的匕首将乙刺死。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案例分析

3、故意犯罪形态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故意犯罪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故意犯罪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犯罪中止有效避免放弃思考题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

犯罪未遂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

犯罪既遂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对于既遂犯,依照刑法相关规定处罚。犯罪既遂

陈某是某市电厂职工。陈某得知同厂职工赵某将于国庆节期间到外地父母将过节,遂决定到赵某家中行窃。10月1日晚10时许,陈某潜入赵某家中,窃得现金2000余元及其他财物。正当陈某准备离开时,被因事从父母家中赶回的赵某抓个正着。请问:甲的行为如何认定?案例分析

小偷甲深夜翻窗潜入一大学女生宿舍五楼的一间寝室,月光下,见只有一个女生乙在熟睡,顿起色心,向床边摸去,不小心碰翻了一个搪瓷脸盆,发出很响的声音。甲害怕惊醒了乙,招来其他人,于是夺门而逃。在楼下被逮着。请问:如何判断甲的行为?案例分析

4、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主体是两个以上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客观方面是实施共同的犯罪行为;主观条件是二个以上的行为人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共同犯罪故意包括:(1)认识因素:各犯罪人都认识到共同犯罪的性质和危害后果,都明知是互相配合。(2)意志因素:各犯罪人都决意实施犯罪,并对危害后果持故意的态度。(3)意思联络:各犯罪人之间的犯罪故意内容的沟通。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但彼此罪过形式不同的;无罪过帮助他人实施故意犯罪的;二人以上同时或先后实施某种故意犯罪,但主观上缺乏联系;二人以上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主犯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人。其刑事责任分三种情况: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教唆犯

(三)刑罚制度刑罚是由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体系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应当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判处。具体的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刑罚的裁量累犯:从重处罚自首和立功:从轻或减轻、或免除处罚数罪并罚:数罪分别量刑,依法合并执行缓刑:三年以下、不致危害社会的,暂缓执行刑罚减刑:服刑期间有法定减轻情节,经法院减轻原判刑罚假释: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的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刑罚的体系

主刑指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刑罚附加刑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和人民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由公安机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