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地区喜马拉雅扭角羚生态廊道设计技术规程_第1页
高黎贡山地区喜马拉雅扭角羚生态廊道设计技术规程_第2页
高黎贡山地区喜马拉雅扭角羚生态廊道设计技术规程_第3页
高黎贡山地区喜马拉雅扭角羚生态廊道设计技术规程_第4页
高黎贡山地区喜马拉雅扭角羚生态廊道设计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黎贡山地区喜马拉雅扭角羚生态廊道设计技术规程的高黎贡羚牛迁徙通道规划,也适用于自然保护区内或者保护区之间的生态廊道恢复和修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LY/T2016-2012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DB42/T1364-2018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境廊道规划与建造技术规程生态廊道ecologicalcorridor主廊道maincorridor辅助廊道subsidiarycorridor在主廊道(3.1.1)附近划定的用于缓冲外界对野生动物迁徙影响的区域。在主廊道受2潜在生态廊道potentialecologicalcorridor具有潜在连接性的、可能支持生物多样性流动和迁徙的自然人为规划和保块内动物群体的交流,需要设计生态廊道进栖息地适宜度habitatsuitability在生态模型中用于表示生物克服地理空间上的障碍物或困难地形阻碍的运动成本的数成本距离costdistance采用阻力度量的空间距离,为距离与单位距离阻力的乘3.8景观遗传学34.1针对性5.1.1地形地貌5.1.2植被数据5.1.3土地利用现状5.1.4人类活动干扰指数5.2高黎贡羚牛种群本底调查5.2.1设置羚牛生态廊道时的调查范围45.2.2活动规律调查5.2.3栖息地调查分析5.2.3.1栖息地分布状况5.2.3.2食物分布状况5.2.4景观遗传学调查分析景观破碎化的种群遗传效应的响应;确认基因5按如下方法计算阻隔图层按公式(1)计算阻力值,构建阻力栅格图Ri=∑(Ⅴik×wk)Ri——栅格单元i对目标动物运动的阻力值;wk——第k个指标的权重。按公式(2)计算目标动物从一个栖息地斑块到另一个栖息地斑块运动路线的最小累积MCR=(Dij×Ri)MCR——最小累计阻力值Ri——栅格单元i对目标动物运动的阻力值。6高黎贡羚牛生态廊道设计方法6.1生态廊道路径确定6.2生态廊道等级确定6栖息地适宜性、食物丰富程度、阻隔程度等级为一级的区域设置为辅6.3生态廊道的宽度6.4生态廊道的完善6.4.1栖息地改造措施6.4.2靠近居民点的生态廊道改造措施6.5生态廊道的维护7高黎贡羚牛廊道监测评估与改造7.1高黎贡羚牛生态廊道监测评估7.2高黎贡羚牛生态廊道改造71拟建野生动物廊道区域及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