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精气血津液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精气血津液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精气血津液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精气血津液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精气血津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1content第三章精气血津液

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生成,代谢2

物质基础气、血、津液神主宰第三章精气血津液3content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1.概念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第一节精4content2.分类

广义:一切先天物质和后天获得的精华物质狭义:生殖之精第一节精5二、人体之精的代谢第一节精6content(一)精的生成

1.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人体胚胎的形成,以母血做基础,父精做遮蔽与捍卫,阴阳互用,促使其发育成长。

第一节精7先天之精不足:五迟:行迟、立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第一节精8content(一)精的生成

1.后天之精

思考:后天主要来源于哪里?

第一节精饮食水谷水谷精微脾主运化,后天之精的生成与脾胃最相关

9(一)精的生成思考:先后天之精有何关系?

content第一节精充养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基础10(二)精的贮藏与施泄1.精的贮藏(1)五脏皆藏先、后天之精,但成分比例不同(2)肾主要是先天之精,也受后天之精的充养;其他脏腑主要是后天之精,也有先天的成分。第一节精112.精的施泄(1)分藏于脏腑,濡养、化气以推动和调控个脏腑的机能;(2)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第一节精12content三、精的功能(一)繁衍生命“惊恐复合房劳”小鼠模型精子密度、活动力配对雌鼠妊娠率、每胎产仔数第一节精13content三、精的功能(二)化生长发育

第一节精14content三、精的功能(三)化血肾精(生髓)和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精15content三、精的功能(四)濡养脏腑第一节精16content第二节气17content第二节气

气,甲骨文字形,与“三”相似。“一”代表混沌初始,“二”代表天地。在“二”之间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地之间的气流。金文为

使之区别于数目字“三”。有的金文写成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加强了笔画的流动感。

造字本义:易于在天地之间均匀扩散、飘逸的第三态物质,气流。

飘逸、扩散的气流为“气。18合并字“氣”

造字本义:体内因肠胃消化食物而产生的气体。第二节气19content第二节气朝气,怒气,志气,气息奄奄,空气气味思考:从气的初文可以看出什么?从气的词组可以发现气的含义有哪些?20content第二节气一、人体之气的概念人体内活力很强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21content第二节气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先天之精元气一身之气后天之精谷气宗气

自然界清气肾脾肺22content气生成的条件有二:物质来源丰富:……………………等脏腑功能正常第二节气23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一)气的运动1.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称作气机。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第二节气24思考:哪些生命现象可以说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253.气运动的意义(1)生命活动离不开气机。(2)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和适应,也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第二节气26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第二节气27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气机失调”。

第二节气28第二节气29content四、人体之气的功能(一)推动作用1.推动作用气中属阳部分的激发、兴奋、促进等作用。30content四、人体之气的功能(一)推动作用1.推动作用激发促进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各脏腑经络生理机能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兴奋精神活动31content四、人体之气的功能小鼠游泳实验32content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二)温煦作用

体温恒定1.气的温煦脏腑组织生理活动正常(属阳部分)血,津液得温则行思考:温煦作用下降会出现什么病症?温煦作用太过(气聚而不散)会出现什么病症?33content(三)防御作用抵御外邪侵入——不易生病驱邪外出——病后易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34content四、人体之气的功能(四)固摄作用固摄作用,是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从而防止这些物质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35content四、人体之气的功能(四)固摄作用①固摄血液②控制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的分泌排泄量③固摄精液思考:固摄作用异常会出现什么病症?

36content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气的推动气的固摄共同维持人体血液正常循行和津液代谢正常37

(五)气化1.气化的概念

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第二节气38content第一节气(五)气化水谷精气气血津液

??饮食糟粕

?津液汗液,尿液?39content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气的分类实际是一身之气的功能活动在不同部位的具体表现。如“脏腑之气”中的“心气”是一身之气作用于心,而产生心的功能。“经络之气”40content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三个层次:人身之气(一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41content五、气的分类

以下四种气是综合概念,是一身之气的功能在四个大方面的体现。42content五、气的分类(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1.元气(原气、真气)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生成: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又与后天

的功能密切相关。(2)分布: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43content五、气的分类1.元气(3)功能特点:①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②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思考:生理,病理表现。44content五、气的分类2.宗气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1.生成:脾胃,肺(回忆气的生成图)45content五、气的分类2.宗气(2)分布:宗气生成后积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3)功能特点:?(从分布推功能)

46content五、气的分类2.宗气出息道行呼吸(语言、视听等)贯心脉行气血(虚里、脉搏、肢体寒温)沿三焦下行资先天(元气)47content五、气的分类2.宗气一身之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气虚,在先天主要责之肾,在后天主要责之脾肺。48content五、气的分类3.营气(荣气)4.卫气先自学各自概念,生成,循行,功能,完成下表49content五、气的分类

营气卫气来源循行性质功能50content五、气的分类51content五、气的分类营卫内外相关,卫入脉为营,营出脉为卫,必须协调营卫不和——多种病证自汗,失眠等52content第三节血一、血的基本概念: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血府“离经之血”,瘀血53content第三节血二、血的生成54content第三节血由上图得出:

1.物质基础:?血生成的基本条件

2.脏腑功能:?与血液生成原材料有关的脏腑是?(生产厂家)55content第三节血三、血的运行(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1.气的推动和温煦

2.气的固摄

3.脉道完整与通畅

4.血液的质量此外,尚需考虑病邪的影响

56content第三节血三、血的运行(二)相关脏腑功能血液的正常运行,与心、肺、肝、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57content第三节血四、血的功能(一)营养和滋润作用思考:趴在桌上睡着,醒来后手臂会有什么

感觉?为什么?58content第三节血四、血的功能(一)营养和滋润作用如果肢体,肌肉等部位“血虚”或“血行不畅”得不到濡养是否出现相应症状?征象:反映在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和运动等方面。59content第三节血(二)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回忆心的两个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气充盛——精神充沛、感觉灵敏、思维敏捷血液亏耗——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梦60content第四节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61content第四节津液自学并完成下表:

质地分布作用津液62content第四节津液63content第四节津液病理上:“伤津”与“脱液”的区别(理解)64content第四节津液二、津液的代谢看下图思考: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分别与哪些脏腑有关?65content津液代谢图肝气疏泄促水行三焦通利水道66content第四节津液二、津液的代谢(一)生成——脾胃(小肠、大肠)(二)输布——脾、肺、肾、肝、三焦(三)排泄——脾、肺、肾67content第四节津液津液代谢以肺,脾,肾三脏综合调节为首要,尤其是肾最为重要(肾主水)。68content第四节津液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毛发,皮肤,髓等(二)化生血液“津血同源”(三)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汗液对体温的影响(四)排泄废物69思考:发烧的病人服用退烧药后,往往是在汗出的同时体温降至正常。试从津液的功能说明退烧药的作用机制。70content第五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气与血的关系“精血同源”,“津血同源”

71content一、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生,行,摄2.血为气之母:生,载72content一、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原理:(1)血液生成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2)营气是生血的物质。思考:生理病理表现?73content一、气与血的关系:2.气能行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