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专题:诗歌鉴赏2一、高考大纲要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理解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考点解读:评价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高考要求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地告诉读者自己的人生感悟(如苏轼《题西林壁》寓含的哲理)或生活理念(如刘禹锡的《秋词》表达的志向)等,不仅仅指诗歌通过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情感状态。评价是在分析概括之上的审视,允许有自己的看法。三、历年高考真题回顾:(2020·全国1卷)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017全国卷Ⅲ)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2016·新课标Ⅰ卷)李白《金陵望汉江》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2020年江苏卷)王安石《送沈康知常州》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022·新高考1卷)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020·全国2卷)王安石《读史》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2020·新高考2卷)韩驹《赠赵伯鱼(节选)》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思考:以上高考题的考查角度是什么?题型一-----分析思想感情一、高考真题例示例1:(2017全国卷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唐]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释]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④正声:雅正的诗篇。⑤伏:服气。16、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参考答案】①(步骤一:概括情感)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得之情。(步骤二:联系相关诗句分析)颔联指元稹“偷”格律,说自己的诗作让李绅服气,尾联自傲自夸,(步骤三:表达情感)通过诙谐的态度,表达自得之意。②(步骤一:概括情感)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步骤二:联系相关诗句分析)颈联结合自己命运遭际的发出了当今富贵与我无关,姑且在身后以文名聊以自慰的牢骚之语,(步骤三:表达情感)充满了诗人对现实境况的不平、辛酸和自嘲。例2(2016年山东卷)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参考答案]答:(总写情感变化)诗人夜泊洞庭湖情感由孤寂转向豪情、乐观旷达。①(步骤一)夜泊洞庭湖无伴的孤寂之情、羁旅之思。(步骤二)开篇两句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入夜洞庭湖畔,灯火青荧,(步骤三)衬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冷寂孤独。②(步骤一)漫天飞雪激发出的豪迈气概。(步骤二)。词的第五、六、七句运用拟人、排比手法,形象描绘出“诗豪”与风雪争先、风与雪争斗、诗人与风雪争斗的激烈画面,(步骤三)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于风雪的豪迈气概。③(步骤一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之情。(步骤二)作者看到风雪激战,诗雪纠缠;朗声大笑,心情畅然。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步骤三)抒发了作者快意畅谈、乐观旷达之情。【小结】答题步骤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特别注意】整体情感类题目是面向整篇的考查,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要求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需要整体把握,结合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综合分析。(1)从诗歌本身出发,逐句分析。一句一种感情,一句几种感情,几句一种感情,皆有可能。回答时要分点,一种感情一个要点。(2)对感情的概括尽量有具体内容,即:……(情感缘由)的……感情,即给感情加上具体的修饰成分(这种修饰成分实际就是“情由”,情感的由来、原因)。比如“伤感”这种感情,就有很多具体表现:仕途失意的伤感、才华埋没的伤感、理想落空的伤感、国破家亡的伤感、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久戍不归的伤感、羁旅奔波的伤感、思念家乡的伤感、怀念家人的伤感等。【巩固练习】1、(2020·新课标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②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④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⑤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2020·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作客兰陵迹已陈①,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注】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佑二年王安石知常州,嘉佑三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10.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2016·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4、(2016·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答案】1、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分析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分析③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分析【解析】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①“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但医沈约重瞳健”一句则是宽慰友人,希望友人眼睛恢复健康,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美好生活做了展望。2、【答案】(1)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2)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3)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4)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解析】诗歌后两联提到的“话此”,要联系上文来看。“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忽逢佳士得朱轮”大意是“忽然听到了您到常州治理的好消息”,表达了常州百姓对沈康这个优秀的父母官到来的期待和欢迎;其实这是作者委婉地表达对沈康的勉励,希望他能治理好常州,不辜负百姓的盼望,这是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待。“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惆怅”写出作者在提到常州时的心情,表达了自己此前在常州,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后句“最忆荆溪两岸春”,想到常州的美景,表达了对常州的难舍和怀念之情。3、【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解析】回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4、【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的情感这一知识点。本题注解“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作者曹翰是宋朝初年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他的诗不以雕章琢句取胜,留给人深刻印象的是那种深沉浓烈的报国情怀。分析时抓住诗歌中“三十年前”“臂健”“眼明”“昨夜”“羞睹”“旧战袍”带有的感情色彩。【总结归纳】一、“七抓”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一)看标题,抓题眼;(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三)看作者,知人论世;(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七)看尾句,卒章显志。二、古代诗歌常见的感情角度一:【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4)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7、托物言志诗: (1)描摹情态,抒发喜爱:王勃《咏风》 (2)托物言志,寄寓抱负:于谦《咏煤炭》 (3)借物抒怀,抒发感受:左思《咏史》 (4)以物喻人,讽喻现实:张九龄《感遇》 (5)托物喻理,表达哲思:苏轼《琴诗》 (6)托物讽世,批判社会:曹邺《官仓鼠》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1)寄情山水的悠闲: 刘春虚《阙题》 (2)向往隐居的情趣:温庭筠《处士卢岵山居》 (3)政治失意之悲慨: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4)壮志难酬之愤慨:岳飞《小重山》13、题画抒怀诗 (1)睹画生感,赞美丹青:黄庭坚《题郑防画夹》 (2)就画言艺,探讨画法:郑板桥《题画竹》 (3)谈论艺术,咏叹意境:蔡肇《题李世南画扇》 (4)言此及彼,激励勉志:郑燮《竹石》 (6)缅怀凭吊,即兴抒怀:黄幼藻《题明妃出塞图》 (7)画联实际,爱国爱民: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14、干谒应和诗 (1)对自己才华的自信:李白《上李邕》 (2)积极入仕的急切: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对推荐者的赞美: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4)对权贵的蔑视: 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
(5)对黑暗现实的悲愤: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6)无所依托的苦闷:高湜《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角度二喜自然(1)对自然山水景物的热爱;(2)对春夏秋冬的喜欢;(3)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人生(1)隐逸生活闲适、自由;(2)政治得意,功业有成;(3)热爱祖国,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4)历经战乱后暂得安宁,亲人(友人)团聚,回归故乡。(5)对征战沙场的无畏;(6)保家卫国的壮志;悲对国家(1)山河沦丧,权臣当道,报国无门;(2)有心报国,无人举荐;(3)统治者穷兵黩武,当权者昏庸腐朽,对官吏贪婪的厌恶,戍边将领腐败无能。(4)对朝廷昏庸的失望与批判;(3)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揭露;(4)对战争的厌弃;对人民人民遭受苦难,剥削者压榨人民,同情百姓苍生。对亲人儿女情长,闺中怀人,相思不得相见,离别却又担忧。对友人(1)依依不舍的留恋;(2)离别漂泊的忧愁;(3)遥遥无期的相思;(4)被贬边疆的挂念和担忧。(5)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与劝慰。悲对历史(1)昔盛今衰,王朝兴替;(2)借古讽今,以史为鉴;(3)缅怀先贤,怀才不遇;(4)统治阶级昏庸,英雄无用武处;(5)国家沦丧,对国家离乱的哀叹,壮志未酬等。对人生对自身命运不幸的哀伤:(1)科场失意,仕途坎坷;(2)人生短暂,年华易逝;(3)年华已老,壮志未酬;(4)对羁旅漂泊天涯的忧愁,客居他乡,羁旅愁思,旅途劳顿,孤独寂寞;(5)人生无常,伤春悲秋。(6)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7)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担忧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情感角度:诗人自己对他人:亲人、朋友、爱人、师长、君王、百姓……对社会对国家、对朝廷对大自然对历史对某物题型二——评价诗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点阐释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如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另外,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二、知识储备兼济天下功成思想寄托国家起用良将保家卫国的美好理想;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远大抱负身处逆境、身单孤危,但仍有力挽狂澜的坚定信念;满怀抱负,报国无门的悲慨和郁闷。独善其身高洁品性年华消逝,壮志难酬;仕途失意,怀才不遇;志行高洁,高雅脱俗,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身退思想刚正不阿,义薄云天,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坚贞不屈,坚忍不拔;隐逸脱俗,闲适恬淡;万念俱寂的出世思想,“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不喜世俗束缚,厌弃官场黑暗。三、高考真题例示例1:(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答案】(1)独抒己见,不随大流;+分析(2)但求尽力,不计结果;+分析(3)贵在实干,无意显名。+分析【解析】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诗中“人皆”与“我独”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岂计”“惟应”体现出作者对精卫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的肯定,侧面表现了作者孜孜以求毫不妥协的人生追求;尾联作者以“精卫”与刺客相类比,再次表达了对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与欣赏。例2:(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暮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15.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原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处世态度的能力。颈联和尾联转到曾巩对“出”与“隐”的看法。颈联说: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尾联“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可见,他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个人之乐暂且放下,将苍生之忧挂在心头。在这一点上,他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谓异代同心。例3、(2020·新课标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
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①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②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15.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答案】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解析】首联主要写高贤虽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了不朽功名,却不知由谁来记载。颔联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哀:高贤们既在当时已承污纳秽,受到误解;后世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颈联用类比手法阐释了有限的历史记载无法完整展现高贤们的思想的道理。由此可见,本诗阐述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书籍记载的是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因此,为了继承前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就必须广泛读书。但是,书籍又不全都是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有高下真伪之别。因此,在读书时必须善于分辨,批判继承,不能盲从。这是本诗所给予我们的哲理性启示。例4、【2023年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答: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树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原典,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例5、(2021·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劝诚”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诚做了铺垫。例6、(2019·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味悠长,令人玩味不已。(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例7、(2018·新课标Ⅰ卷)阅读唐诗,完成下面小题。(2小题,9分)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例8、(2021年新高考2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示儿子陆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注】七月诗:指《诗经·豳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16.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答:诗人借助这两句诗对儿子提出要求:诗书无涯,发奋读书;法乎先圣,修身立事;心怀家国,永存社稷。解析:从题目要求看,学生要理解“道在六经宁有尽”“熟读周公七月诗”两句诗的意思,然后进一步分析诗人这样写的用意。“道在六经宁有尽”的意思是:天下大道,都在《六经》等先贤经典之中,取法先圣,学习知识,哪里会有尽头。诗人在此要求儿子能够熟读《六经》,发奋学习,不能骄傲自满,不能停止不前,而应谦虚以待。“熟读周公七月诗”的意思:切记一定要熟读背诵周公的七月诗。周公为国为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诗人借此告诚儿子熟读周公的七月诗,学习先圣,熟知稼穑不易,做到勤俭耕种,心系国家,关心百姓。例9:(2020新高考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赠赵伯鱼(节选)韩驹①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③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16.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解析:本诗节选部分首二句言赵伯鱼在荆州就教于前辈诗人高荷、黄庭坚,诵读起二位贤者的诗作是声音琅琅。次二句承上评价赵伯鱼的好学态度,认为其后生可畏,年纪轻轻就得遇名家;然后诗人自谦,认为自已虽然谈诗殊多,但是简单粗略,未及肯綮。后四句则是肯定赵伯鱼正确的学诗路径。诗人以学诗与参禅相类比,认为学诗当如学禅,应转益多师,“遍参诸方”,一旦了悟之后,就会信手拈来皆成佳作。“后生可畏”出自《论语·子罕》,意为年轻人往往能够超过前辈,是可敬畏的。韩驹此句诗意在表达对赵伯鱼的期许,并无劝诫之意。例10、(2018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试题】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精卫填海的故事最早被记载在《山海经》中,作为一个神话故事,它产生的年代可能更为久远,但数千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抗争、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精神象征。这个故事大约从魏晋时期开始被文学创作者所关注,此后以精卫故事为主题,或是涉及精卫故事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绝,纷繁浩渺。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对精卫投射了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有对其悲苦怨恨的同情,有对其顽强决绝的赞叹,有对其无可奈何的感慨,甚至还有对其不自量力的嘲笑。所有这些情感表现却是来自同一个出发点:精卫的填海行为直接表现的不过是一种不会有结果的努力或者说无谓的徒劳。面对顽强与无奈、悲壮与绝望的巨大反差,文学创作主体表达出的或是充满悲悯的劝告,或是基于同情的疑问——何必如此!王建这首诗开头表达的正是这样的疑问,他问精卫:海如何可填?若大海真能枯干,海中鱼龙又将如何?这绝不是对精卫填海动机的不理解,所以选项A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此外,困惑与采用问句之间也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问句之后,诗歌用四句的篇幅极写精卫的劳瘁,它衔石折木,口为之磨穿;长途飞行,羽折堕水。中唐“新乐府”运动中的诸诗人成就不同,风格互有差异,但大都体现出平易通俗,直切明畅的共同特色。作为“新乐府”运动的重要成员,王建诗歌的语言通俗明晰而凝练精悍,富有民歌谣谚的色彩,这首《精卫词》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色。新乐府运动的主将白居易同样主张“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要求诗歌的形式与内容统一,为内容服务,表达直切顺畅,让人容易接受,而其创作实践的成果可以反映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观刈麦》中。15.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脏解剖及血供》课件
- 2021年四川省雅安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3年辽宁省辽阳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2年辽宁省辽阳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2年浙江省嘉兴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汉字拼音复习攻略》课件
- 2025年行政诉讼法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完整版)
- 2024年PET改性及合金材料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石油产品添加剂:燃料油添加剂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关于银行实习日记范文锦集八篇
- 肺结核的护理个案
-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AutoCAD2024简明教程资料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模板(六套)
- 民航客舱服务管理Ⅱ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儿科主任年终总结
- 2023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真题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浪潮销售在线测评题
- 总经理年会发言稿模板怎么写(8篇素材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