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01考点聚焦02知识梳理04史料研习05中考突破目录03素养提升考点聚焦考点内容近五年广东中考考查情况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课标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标2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祖国统一
3分3分
6分知识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1.政治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2.经济上:国家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3.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制定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①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后被载入宪法含义在②
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③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历史解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统一自治权设置按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我国已经建立的省一级自治区有内蒙古(最早)、新疆、广西、宁夏、西藏意义(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④
政治制度(2)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精神(3)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实现各民族⑤______________
基本共同繁荣发展2.各民族共同繁荣新中国成立后(1)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改革开放后(1)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2)20世纪末,进行①
大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的发展)西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核心素养:历史解释)1.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一国两制”的构想
目的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提出改革开放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①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②
”的伟大构想邓小平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构想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在③
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中国大陆)坚持④
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⑤
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即:港澳台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不变,改变的只是主权)意义(1)“⑥
、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利于祖国统一,为香港、澳门回归开辟了途径(3)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之一(既体现原则性,又有高度的灵活性)(4)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找到了新思路祖国统一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根本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⑦
增强,国际地位提高途径、方法“⑧
”进程(1)中国于⑨
年7月1日正式收回香港,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2)中国于⑩
年12月20日正式收回澳门,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综合国力一国两制19971999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在港澳驻军,是我国政府对港澳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的标志意义(1)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⑪____________
(2)标志着中国在完成⑫
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开创了港澳发展新纪元(4)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发展2020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对维护香港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耻祖国统一深圳等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共同点: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都符合中国国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港澳特别行政区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2.海峡两岸关系得到改善背景(1)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形成了“①
、
”的对台基本方针(2)1979年中美建交,消除了台湾问题的最大国际障碍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发展史实两岸局势走向缓和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欢迎台胞回大陆探亲等两岸②
被打破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两岸民间团体的建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岸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达成“③
共识”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④
原则”达成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隔绝状态九二一个中国发展史实“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八项主张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和平之旅”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实现了“三通”2008年,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启动,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关系日益密切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⑤
发展交换了意见。这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和平意义(1)促进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两岸人员互相了解和沟通(2)增强了民族感情和民族凝聚力,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3.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3)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基本方针。(5)港澳回归为台湾回归提供了成功经验。1997“一国两制”1999素养提升1.国共关系演变2.台湾问题历史沿革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朝(1)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2)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3)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渡江战役后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再度分离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之初(1)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3)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1)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打破隔绝状态: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3)两岸民间团体的建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4)“九二共识”:1992年,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5)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举行会谈(6)八项主张:1995年,江泽民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7)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重申坚持“九二共识”(8)两岸“三通”:2008年,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正式启动(9)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结论(认识)(1)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海峡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史料研习史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史料二: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周恩来(1)根据史料一,概括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2)史料二中的“原则”指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解题思路】(1)“重要原则”需要阅读史料一提取关键信息“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进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原则”根据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可得。产生的影响为积极影响,根据具体史实回答即可。(1)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参考答案】()1.(改编)它构筑了现代中国既大又强的国家结构特征,符合我国国情,有力维护了现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在国家建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制度遗产,在理论上至少具备“大一统”“民族自决”和“地方自治”三个源流。它是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特别行政区的设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国策中考突破一、单项选择题C()2.(改编)《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指出:要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力度,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这些内容体现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C.优先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 D.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B()3.(2021·浙江)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遍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A.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C.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A【难题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方案,这一制度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A项正确。享有高度自治权的是特别行政区,B项错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形成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而不是解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形成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C、D两项错误。故选A。()4.(改编)邓小平在谈到“一国两制”时,指出:“港人治港有个界线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我们不要求他们都赞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求他们爱祖国,爱香港。”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香港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B.指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C.强调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D.表明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C()5.(2021·湖南)1997年6月30日,101岁的胡家芝老太太在南京参加庆香港回归活动时说:“国家不强大,香港哪能回来。国家兴盛,是老百姓的福气啊!”对材料中关于香港回归的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的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C.人民的殷切期盼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D()6.(2021·北京)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设立特别行政区的规定。据此制定的法律明确了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这项宪法规定A.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 B.标志着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形成C.说明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为“一国两制”实施提供法律依据D()7.(2019·广东)如图澳门生产总值增长说明A.广东与澳门联系加强 B.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C.澳门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D.一国两制助推澳门发展D()8.(改编)构建知识体系是学习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下列史实串连成线,据此可知他探讨的主题是A.改革开放
B.科技强国 C.国家统一 D.民族团结C()9.(改编)2019年国台办新年贺词中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风险挑战,团结广大台湾同胞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机遇,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是A.“一个中国”原则 B.政治协商制度 C.和平统一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A()10.(改编)2020年11月4日,第七届海峡两岸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论坛在温州举行。统计显示,近年来温州累计引进涉台项目293个,总投资25亿美元,连续举办多届浙江台湾合作周温州会场活动,共签约项目133个。材料表明A.两岸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B.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发展 C.两岸制度差异完全消除 D.温州涉台项目数量最多A()11.(2021·广东)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A.确保“一五”计划实施 B.工作重心从经济转向教育C.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D.推动边疆的兴边富民行动C()12.(改编)截止到1996年,我国少数民族的公职人员已达到240多万人。现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和自治县县长都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常委会都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这反映出A.政府对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视B.民族平等原则开始正式贯彻C.少数民族地区有高度自治权D.民族区域自治内容日益丰富A【难题1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材料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人员担任公职的数量非常多。说明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的权利,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平等的原则,而且民族平等也不是从1996年才开始正式贯彻的,B项错误。少数民族地区拥有高度自治权表述错误。材料没有反应出民族区域自治内容的丰富,D项错误。故选A。()13.(改编)1984年邓小平曾说:“世界上许多争端用类似这样的办法解决,我认为是可取的。如果不要战争,只能采取我上面讲的这类方式,这样能向人民交代,局势可以稳定,并且长期稳定,也不伤害哪一方。”可见,香港回归的意义是A.洗雪了中国百年耻辱 B.为解决世界争端提供了新的范例 C.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促进了香港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B()14.(改编)在总结“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经验时,有学者说:关于澳门历史,长期以来中葡史学界各说各话,但从1980年代起,澳门知识界开始大量挖掘、整理、出版历史文献档案,希望还历史以原貌,带着家国观念做了大量研究。现在发现,把历史的话语权拿回来“非常重要”。这种重要性主要体现在A.丰富历史文化资源 B.推动九二共识形成C.随意解释历史现象 D.合理进行价值引领D【难题14解析】材料提及“把历史的话语权拿回来”“还历史以原貌”“带着家国观念”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起到价值引领作用,D项符合题意。A选项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只体现材料中的一部分,不能全面概括;九二共识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排除B项;C选项明显错误。故选D。()15.(改编)从“十三五”规划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央政府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并留足了参与共建的空间。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逐渐成型,“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在这里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A.有利于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 B.体现了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C.赋予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新的内涵 D.拓展了香港在国际社会上的活动空间A二、综合题16.(中考冲刺原创)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强国富民之本,是国家利益之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宪制秩序,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结合起来。——摘编自2019年10月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材料二:1949年,全国少数民族工农业总产值为36.6亿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在国家的帮助和指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得到了巨大发展。到1997年,民族地区仅农业总产值达3175.1亿元,棉粮油以及畜牧产品大幅增长。工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民族地方有小学9.1万所、中学1.2万所和各类普通高校92所。同时还有大量少数民族歌舞团、群众艺术馆等,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摘编自《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材料三: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规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四:在新时代下,澳门已被纳入国家发展大局。与香港经验相比,澳门回归20年来实践“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包括:有机结合全面管治权与高度自治权、维护宪法与基本法作为特区的宪制基础、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立法的宪制责任、积极推行国民教育。澳门特区政府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这个方针也是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的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8《匆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电梯出租服务合同范本
- 钢模板加工合同范本
- 人参买卖合同范本
- 6 传统游戏我会玩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Module 5 Unit 2 Can I come in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3《桂花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承装合同范本
- 6《工具帮助我》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冀人版
- 成功做直销邀约篇课件
- 防火检查站管理制度
- 雪花勇闯天涯XPARTY活动策划方案
- 完整文本版二年级劳动课教案
- 巴西介绍课件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 非车险-企财险
- 智慧车站方案提供智能化的车站管理和服务
- 酬金制物业管理简介
- 路面弯沉温度修正系数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