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新闻学教程 课件 第三章 新闻文本_第1页
比较新闻学教程 课件 第三章 新闻文本_第2页
比较新闻学教程 课件 第三章 新闻文本_第3页
比较新闻学教程 课件 第三章 新闻文本_第4页
比较新闻学教程 课件 第三章 新闻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新闻文本新闻文本是新闻传播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组织单位。不仅新闻生产围绕文本进行,而且新闻文本也是勾连新闻生产传播者、新闻用户、其他相关实体(如广告商、政府机构)等主体间互动的中介。在比较新闻研究领域,对新闻文本的相关研究远超过对新闻过程中涉及的人、组织或实体的考察。第一节新闻文本比较概述1953年,法国新闻学者雅克·凯撒(JacquesKaiser)发表了世界上最早的对新闻文本的比较分析。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凯撒对全球17份主要的日报约一周的报道内容,从其对10项世界热门事务的报道,比较其相同或差异之处;同时,该研究也对标题、插图、版面等进行考察。一、新闻文本比较的内容分析如同早期的研究,新闻文本比较研究都以国别为基本单位,聚焦于对国际新闻、对外报道的考察,分析层面也集中于对报道主题、事件、信源、表现形式等方面。从方法上讲,这些研究更倾向于使用变量逻辑研究,而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分析则是比较新闻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遵循社会科学研究设计的一般步骤,采用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者需根据现有文献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或假设。在此基础上确定、收集具体的研究样本并对其进行梳理。同时,研究者也应借鉴、参考相关研究,制作编码表(codingscheme)。最后,在所有编码完成,而且编码者间效度满意的情况下,研究者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性或解释性统计分析,报告最终的研究发现。本节将聚焦于如何从更动态、复杂的视角对媒体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考察其如何构成其他行动者的话语机会结构(discursiveopportunitystructure,DOS),即一种主导的理解和诠释框架,在一定的政治文化中被认为是“明智的”“现实的”和“合法的”,有助于接受特定形式的集体行动框架。放大镜美德两国的堕胎法案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和德国的高等法院都通过了关于堕胎的重要决定。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在“罗伊诉韦德案”(Roev

Wade)中裁定,政府在女性孕期的头三个月没有权利干预女性是否堕胎的决定;该裁决持自由个人主义观点,认为女性的堕胎自由属于隐私等个人权利,应免受政府限制。在联邦德国,1973年推翻了允许在女性孕期的头三个月堕胎的法律,并且,联邦德国宪法法院在1975年认定胎儿也是一条生命,而国家有义务保护它。而在德国统一后,1994年通过的法律将所有堕胎视为违法行为,但也允许还在孕期头三个月的女性堕胎,并且为接受福利的女性提供堕胎资助,对留下并抚养胎儿者提供幼儿园或其他帮助。也就是说,在福利主义政治文化影响下的德国,国家希望为女性提供有条件的堕胎,以保护女性在非自愿受孕情况下免受心理和社会的双重压力,特别是让那些贫穷女性不会因为负担不起合法堕胎去找非法堕胎而带来身体伤害。一方面,媒体报道体现了美德两国截然不同的话语机会结构,反映了两国主流政治文化和法律理念的区别。另一方面,两国主流的女性主义诉求为寻求媒体的能见度,均采取了迎合媒体的主流话语机会结构的策略;而未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诉求,都不符合或挑战了该国的话语机会结构。从话语的长期建构看,后者有可能拓宽、改变主导的媒体话语机会结构。二、新闻文本的结构和图式比较文本除了承载内容,还总是以特定的形式组织起来,即类型(type)或体裁(genre)。后者在文本内容的生产、流通和接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新闻文本也具有独特的组织形式,影响信息如何被书写和传播。梵·迪克(TeunA

vanDijk)的“新闻图式”(newsschemata)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新闻文本的特定组织形式。与更微观层面的“倒金字塔”式写作不同,“新闻图式”是在超结构(superstructure)层次上考察各种新闻元素如何被组织成一篇新闻稿件(见图3--1)。它不仅指出新闻文本包含某些基本元素,而且它们的顺序还会赋予新闻内容特定的意义,指导新闻文本生产和解读。资料来源:改编自VANDIJKTA

Newsasdiscourse[M].Hillsdale,NJ:UniversityofGroningen,1988。具体来说,新闻话语(newsdiscourse)里首先出现的是概述(summary),它通过标题(headline)和导语(lead)两部分来表达最主要的新闻事件。标题一般通过字体、字号、位置等形式来表达新闻最主要的内容,从而引导读者阅读新闻。在概述后,无论多简短的新闻都会提供一个主要事件(mainevent)部分,来交代主要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等。除此之外,背景(backgrounds)也是许多新闻报道里经常出现的要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境,从而引导其对主要事件的解读。一般来说,背景信息既包括环境(circumstances,即正在发生的其他相关事件),也包括先前事件(previousevents,即可能造成主要新闻事件的直接原因);这两种信息共同构成主要新闻事件的语境(context)。先前事件和新闻事件的历史(history)不同,后者是新闻事件更遥远、更宏观的背景。另外一个新闻要素是后果或反应(consequences/reactions),它是关于主要新闻事件发生后的一些事件或行为(events/acts),也包括与事件相关人物的口头反应(verbalreactions)。一般来说,后者主要包括各国政府、政治家、机构、专家等对事件发表的看法;新闻报道由此可以以一种客观、不引起争议的方式来评价事件。事件与后果或反应一起构成新闻情节(episode)。总体来说,新闻报道必须包含概述和主要事件,也包含一定的背景信息;其一般的组织顺序是先呈现概述和主要事件,接着逐步展示背景、后果和评论。第二节移民与种族报道比较的语言与话语机制在西方新闻学中,“采访报道”(cover)一词既指“涵盖”客观事实,也指“遮蔽”客观事实,呈现“报道即遮蔽”的悖论。一、群体间语言偏见(一)群体间语言偏见:相互遮蔽的社会语言心理机制要理解群体间语言偏见,首先必须了解语言范畴模型(LCM),这一模型描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语言连续体,言说者可以通过四类不同的动词或形容词来描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第一类是描述性动作动词(descriptiveactionverbs,DAVs),这些动词描述一个有始有终的可观察到的动作,是具体的,可解释的余地很小,如约翰打了保罗。第二类是解释性行为动词(interpretiveactionverbs,IAVs),指的是一种行为类型,需要结合额外语境进行解释,通常包含评价性意味,如约翰伤害了保罗。第三类是状态动词(stateverbs,SVs),这类词描述了主观状态或主观状态(情绪的、动机的或认知的)的变化,它们涉及持久的状态,而非单一行为事件,如约翰讨厌保罗。第四类是形容词(adjectives,Adjs),它不仅抽离出具体的动作和情境,而且抽象于描述对象,如约翰很好斗。(二)群体间语言偏见的测试有一个实验将具有不同语言抽象程度的两组报纸文章呈现给被试,考察被试对移民犯罪行为趋向的预期,以及语言抽象性对被试关于移民的隐性或显性偏见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抽象程度更高的新闻文本使被试对移民未来会犯罪有更强烈的信念;抽象性更高的文本使被试在感知文化差异时产生更高水平的隐性偏见,但显性偏见不受语言抽象性影响。更进一步看,群体间语言偏见与媒体使用是否存在关联?美国学者戈勒姆(BradleyW

Gorham)通过考察美国白人对不同种族信息的反应,揭示出媒体使用与群体成员对差异感知之间的复杂联系。这种测试一方面证实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自觉地引入了意识形态和权力偏见,另一方面也证实观众偏见也在他们未意识到的情况下产生。(三)从语言偏见到话语偏见语言的抽象性对受众判断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还受到语境影响。任何语言所表达的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都不是抽象的、固定的,而是存在于具体的语境、上下文结构、文化价值、意识形态之中,只做语言的抽象程度理解是不够的。二、新闻话语与权力(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意义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个核心思想是:作为社会实践的话语、话语与意识形态以及话语与权力。它们一起构成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解释框架。根据费尔克拉夫(NormanFairclough)的说法,作为社会实践的话语有三方面特征:第一,语言是社会的一部分,两者有内在的和辩证的关系:语言现象是某种特定的社会现象,而社会现象(部分)是语言现象。第二,话语指向整个社会交往过程,包括生产过程、作为产品的文本和以文本为对象的阐释过程。文本的生产者和阐释者都要与内置于他们头脑中的认知原型,包括语言知识、生活的自然和社会世界、价值观、观念信念等互动。第三,话语的生产和阐释受到其他非语言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包括话语发生的情景或环境、社会机构和作为整体的社会。“常识”在其中被塑造,并影响文本生产和阐释的方式。由此观之,社会制度包含多种“意识形态--话语结构”(ideological

discursiveformations,IDF)。每个IDF都是某个“言语社区”(speechcommunity),对应着制度内的不同群体。每个“言语社区”都拥有自己的话语规范和意识形态规范。制度里的主体按照IDF的规范建构主体位置。处于主导地位的IDF具有“自然化”意识形态的能力,使之变成一种貌似非意识形态的“常识”而为人所接受。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权力关系通过话语来协商和实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话语中的权力和话语背后的权力。在话语交往过程中,处于权力优势地位的参与者会在话语内容、话语关系和话语主体上控制或限制弱势地位参与者,构成话语中的权力。话语中的权力关系往往又是话语背后权力斗争的结果。(二)移民风险的新闻话语建构批评性话语分析被广泛引入移民与种族报道比较研究,缘于一种基本假设:新闻话语不仅受到新闻实践的限制,还受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结构的限制,体现出族群间、国家间的权力关系;同时,话语的生产、积累、流通和运行使这些权力关系的建立、巩固和实施成为可能。移民常常被新闻建构为“问题”,并且关联于主流社会的安全焦虑,移民新闻中的“安全化”(securitization)话语由此可纳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范围。移民并非真的对多数人口构成真正的生存威胁,但却通过话语被呈现和构建为一种威胁,由此激发并合理化以此为名所行使的“安全化”的权力。首先,这里的“安全化”的话语假定了移民的存在对多数人口的潜在风险,有必要引入特殊措施来应对这种潜在风险。其次,作为构建、维护、复制和实现权力关系的安全议题的一部分,这样的话语旨在固化“我们”与“他者”之间已经存在的权力关系。最后,新闻话语将难民定为罪犯,使难民成为怀疑对象,难民被分为“真正的”(真正来自战区的人)和“虚假的”(认为大规模移民是一个经济机遇的人)两类。三、新闻话语的隐喻新闻话语牵涉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认知语言学把这些都转换为语言问题:人们往往借助已知的、熟悉的、容易理解的事物或概念,通过相似性的投射来认知陌生的、不清晰的、抽象的新事物或概念。隐喻概念建构了我们眼前的现实。(一)隐喻分析的路径这些隐喻建构出特殊语义联想关系与序列,隐含着框架、焦点和内涵意义,容纳着身份认同、文化与意识形态冲突以及权力关系的博弈。对隐喻的分析有助于揭开新闻话语的神秘面纱,洞悉新闻传播者的意图,认知媒体如何概念化世界。隐喻可分为三类:一是同构化隐喻建构,基于共通经验的“道路”“纽带”“愿景”等隐喻引述和延伸着中国主流话语;二是差异化隐喻建构,从不同经验出发的各国媒体激烈争论着“一带一路”到底是怎样的“冒险”“选择”“战略”“游戏”和“旅程”;三是他者化隐喻建构,基于各自历史、文化、政治体验,用定型化的经验建构出“空洞的概念与口号”“殖民与帝国主义”以及“战争”等意义联想。案例分析利用数据库,继续跟踪海外英文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隐喻建构,看看其隐喻有没有变化。

(二)冲突性事件与对立的隐喻框架媒体在报道冲突性事件时,偏向于呈现群体间冲突,包括国际冲突、宗教冲突、种族冲突、贸易冲突、阶级冲突、政治冲突等,习惯性地运用“我们与他们”的二元框架,再现人类的分裂,而忽视人类的协商与合作。这种对立框架显著地体现在隐喻概念之中,极易受到自我利益和固有偏见的影响,忽视各方在冲突中的实际角色和行动,淡化产生冲突的真正原因,阻碍各方沟通的可能。2019年3月15日,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白人恐怖分子袭击了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的两座清真寺,导致51名穆斯林死亡,50人受伤。在他看来,这些伊斯兰移民入侵了“他的”土地,应该从“他的”社会中被赶走。西方媒体关于这次报道的隐喻框架与“9·11”恐怖袭击事件、《查理周刊》枪击事件的隐喻框架相比,呈现了明显的差异化策略(见表3--1)。案例分析阅读二维码中给出的新闻报道文本,对其中涉及的隐喻进行比较分析。(三)移民报道的视觉与隐喻形象对新闻媒体中移民的隐喻呈现分析,必须考察视觉图像如何与文本和声音等其他媒介共同构建或挑战移民话语及这些话语的社会影响。当代移民话语利用了诸如入侵或疾病等隐喻,但它也通过图像和语言,在移民问题的争论中引入环境问题,如污染和浪费。第一,移民作为“污染物”通过三方面的视觉隐喻框架表现出来。首先,移民形象的视觉框架借鉴了当时描述污染物的流行话语。其次,移民也被描述为移动的威胁。他们不断穿过沙漠越过边界的图像,传达一种危险正在逼近和问题日益严重的感觉。最后,很多视频都把移民群体的一部分从画面中排除,就像运河里的污染物和废物一样,移民从框架里溢出来,从而暗示着“移民的流动看不到尽头”。第二,对运河的报道还清楚地说明了污染物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危险。首先是对社区日常生活的破坏:废弃的学校、空荡荡的街角和愤怒的抗议者。其次是对普通人健康造成的毁灭性影响。第三,对移民进行“清理”的呼吁构成了移民作为污染物隐喻的第三个表达维度。官员为保护边境、逮捕非法移民所做的努力受到了赞扬,而批评则指向未能提供资助的政府。通过展示边界被破坏的图片和文字,为向政府问责提供了论据。上述作为污染物的移民形象、作为危险的移民形象和作为清理对象的移民形象,在视觉框架和构图上反映了污染危机的视觉修辞。污染意象的框架、内容、文本信息和听觉信息共同构成了移民的隐喻框架(见表3--2)。扩展阅读1.迪克.话语研究:多学科导论[M].周翔,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2.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4.萨义德.报道伊斯兰:媒体与专家如何决定我们观看世界其他地方的方式[M].阎纪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霍尔.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GALTUNGJ,RUGEMH.Thestructureofforeignnews:thepresentationoftheCongo,CubaandCypruscrisesinfourNorwegiannewspapers[J].Journalofpeaceresearch,19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