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全球新闻流与新闻体系全球新闻流动注定是不平衡的。一方面,受制于政治与经济的权力关系,处于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的新闻信息源源不断地涌向其他国家,制造出各类形式的传播权力支配关系;另一方面,国际新闻价值、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新闻信息反向流动以及基于对话的新闻互动构成了多样的全球新闻流,拓展了新闻传播权力关系的可能性。第一节全球新闻流概述一、国际新闻价值全球新闻流的格局和趋势与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认为是全球传播格局的分水岭,在二战之前,英国试图通过全球传播网络的布局来施加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而美国则将商业利益作为全球传播的主要诉求。二战之后,美国取代了英国的地位,成为世界大国和资本主义阵营的领导者,开始主导全球传播,并以此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维护霸权地位。(一)全球传播中的不平等权力关系成为全球新闻流的核心问题全球新闻流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世界体系呈现为“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特征,拥有资本和权力的中心国家支配着边缘国家的发展,世界上的资源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移动,这种在不同层次的政治体系之间的不平等交换正是资本主义保持繁荣和世界体系持续扩张的条件。这一理论对全球经济中的不均衡流动和不平等交换现象的揭示被推及文化传播领域,演绎出五种帝国主义形态: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传播的、文化的。五种形态共同作用,维持并强化中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统治。(二)新闻的地理分布是考察国际新闻流向的最直观途径第一,通过大量系统的国际新闻内容分析,考察不同国家在国际新闻中的能见度。有定量分析发现,一个中心国家在国际新闻中占据的比例约等于2
5个半边缘国家或7个边缘国家。第二,对于影响记者判断国际新闻价值的因素进行逐一检视,可以发现除了时效性、异常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常规的新闻价值标准之外,当事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地理距离、殖民历史关系以及意识形态接近性等因素也会影响媒体国际新闻的空间分布。第三,通过报道的主题与倾向考察国际新闻的不均衡流动。西方主要媒体将工业化国家的文化视为优越的,将它们置于想象等级制度的顶部,而将发展中国家置于底端。第四,从结构性帝国主义(structuralimperialism)的角度观察新闻互动中的权力关系。挪威学者加尔通将新闻互动中的帝国主义权力关系区分为“垂直的帝国主义”与“封建的帝国主义”两种:前者指的是信息单向地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则被发达国家单向摄取;后者指的是中心国家主宰了与边缘国家的互动,使得边缘国家精英阶层的利益和价值观为中心国家的精英所同化,而边缘国家之间则缺乏相互联系。二、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建立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倡议号召国家加强对出入境信息流的管控,以捍卫传播政策的民族自决权,这与英美等国长期信奉的自由主义新闻理念和实践产生了激烈冲突。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运动重塑了人们对于国际新闻传播的规范性想象,留下了诸多象征性遗产。第一,挑战了自由主义的媒介理论:指出自由市场会导致垄断;认为空谈抽象的信息权利没有意义,关键是要用物质手段保证信息权利落实;确定了客观与准确的媒介内容标准。第二,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运动不仅仅以国家为行动单元,而且具有社会组织的参与导向,许多非政府机构开始在国际议题上发挥作用。新自由主义倡导私有化思维,拥护媒体所有者的权利,宣扬自由企业和企业家精神,私营公司被赋予了更多权力,促使传播部门出现并购风潮,进而在全球媒介市场飞速扩张,一系列全球媒体巨头接踵而至。在这一背景下,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运动要求重新分配传播资源、维护文化主权的呼声消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自由主义治理方式。三、新闻信息反向流动在新一轮的媒介竞争中,全球媒介市场群雄竞起,全球新闻传播空间逐渐呈现出多元、多向的复杂格局,对原有的中心/边缘、单向支配关系形成了挑战。一方面,世界主流的跨国媒体建立了多种语言版本的新闻频道,采用不同的地方性策略来融入各地的本土市场;另一方面,中央电视台、半岛电视台等非西方跨国媒体也相继成立了美国频道,力图将自己的声音传递给美国受众。这些新近崛起的媒体同样标榜专业性,以及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却并不主动拥抱超然的客观性,也不回避或掩盖国家利益和立场导向,而是以防御的姿态强调在全球公共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而非附和他人的声音。这些来自非西方国家的跨国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英美媒体垄断,在既有的全球新闻流动中形成了一种“反向流动”(contra
flow)。新闻信息反向流动既有可能打破西方媒体的话语垄断,同时也隐含着问题。从意识形态批判的角度来看,目前的反向流动仍然遵循着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逻辑,支持私有化和商品化的媒介系统,因此难以对美国主导的全球媒体文化霸权产生根本性的挑战。四、基于对话的新闻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对话式新闻出现,指向人与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信息的自由流通,通过将多样的新闻和多样的观点呈现在同一媒体平台中,让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人们进行自由的双向交流,帮助国际社会达成共识。新闻对话需要新闻人耐心倾听并完整地呈现不同的观点,宽容、理解和接受多元文化和信息,形成真正有意义的对话。(一)围绕新闻议题或事件的新闻对话在全球新闻流中,西方媒体强大的议题设置功能和事实建构功能主导着全球的日常新闻流。在这种情况下,介入西方新闻节目的对话空间和创办全球性的新闻对话栏目是两条可行的路径。(二)在共同制作新闻的过程中创造对话新闻流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使得许多重大新闻事件的起因与影响都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为了探明事件真相,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记者经常需要合作采集新闻。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驻外记者和当地记者之间的合作。(三)通过新闻的互文性建构对话新闻流消解新闻话语的单一赋权,注重新闻话语的多样性来源与视角,把新闻生产置于多元话语交织的场域,其专业化路径就是新闻的互文性。对话新闻流的目标在于,在不同国家的媒体之间搭建起常态性的对话渠道,将基于对话的新闻流模式推而广之,进而在全球新闻传播领域培植真正的交往理性,建构全球公共新闻空间,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和身份认同的人都能有平等的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相互倾听。在网络时代,这无疑有赖于全球民众的共同努力。第二节影响与接受:西方与非西方的新闻关系建构一、巴西情境中被调适的美国模式20世纪50年代通常被认为是巴西新闻业的转折点,是其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上半叶,美国新闻业的核心价值观(客观性)和实践(新闻故事中的导语使用,以事实为中心的语言)被引入巴西新闻业,恪守公共服务道德、重视事实、独立于政治利益等观念也被视为巴西“新记者”的信条。(一)巴西新闻业对美国模式的改编美国模式确实对巴西新闻业的现代化有很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来自对这一模式简单、直接的采用。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巴西记者都根据自身社会和文化的特点改编了所谓的美国模式。(二)美国模式的引入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过程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现实情境的变化,巴西新闻界的新闻观念再次进入重新阐释和接受的过程中。新闻观念的“影响与接受”关系因此进入了动态和开放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巴西新闻业仍旧处于美国影响之下。伴随着全球媒体扩张,美国模式进一步主导全球新闻业的发展。在政府支持下,美国大学加大了培训不同国家记者的力度,许多巴西记者受资助访问美国,并寻求将美国风格的元素应用到巴西报纸上。(三)在巴西、美国和法国的交叉比较中透视影响与接受的关系三国记者角色的比较研究沿用韦弗和威尔霍伊特有关“媒体角色”的问卷调查。根据当时的调查,受访者阅读最多的三种外国出版物是《纽约时报》(48
8%)、《新闻周刊》(38
3%)和《时代》(38
3%),其次是英国出版物,如《经济学人》(33
3%)和《金融时报》(24
4%)。近80%的受访者喜欢观看新闻编辑室里时刻播放的CNN频道的节目,其次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6
9%)和英国广播公司(22
1%)的节目。这显示了巴西记者对英美新闻业的认同。(四)捕捉“记者的错综复杂的心态”按照某种静态的问卷框架去理解现实,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就呈现为不稳定、不适合模型化或一般化。而以动态性、关系性的思维去理解互动中的新闻业以及不断生成的现实,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辨析相似与差异,在所谓的西方新闻业与非西方新闻业中就有可能找到“普遍性”这种不断变化但又不断联结的概念中介。二、西方观念的导入与中国新闻的变迁中国现代新闻业的产生与发展,嵌入在中西方的相遇和中西、中外比较之中,为考察全球新闻“关系”的形态提供了大量的材料,以及深入理解的可能。中国现代报刊思想从一开始就是本土办报经验与西方报刊观念相互调适的产物。报刊作为媒介所构造的中介化实践与报刊本身作为新知识所引起的新实践和新情境,都嵌入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之中。(一)“泰晤士报情结”“普利策奖情结”的他者镜像中国近代新闻思想中的“泰晤士报”,是一个被反复言说和运用并贯穿于整个近代历程的西方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生成“普利策奖情结”方洁,中国新闻人积极关注普利策新闻奖,并将其用作业务技能学习资源、精神激励资源、行业预测资源和本土反思性资源,为自身建构了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张力空间,建构起对理想新闻业的想象与象征认同。(二)西方名记者作为中西新闻观念的中介除了普利策奖的影响,诸如埃德加·斯诺(EdgarSnow)、奥里亚娜·法拉奇(OrianaFallaci)、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等著名记者也对中西新闻观念互动起着中介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于中国新闻人来说,“做斯诺式的记者”为他们建立新闻专业精神提供了中国式路径:忠于事实,报道真相,注重调查,强调准确性、判断力,独立思考,对读者负责。(三)调查性报道与中西新闻观念互动西方调查性报道与中国新闻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国的调查性报道在舆论监督和深度报道等本土实践的逻辑中展开,舆论监督在中国语境中的正当性保障了调查性报道监督权力的诉求,深度报道所倡导的一系列报道技法为深入调查事实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操作原则,而西方调查性报道为舆论监督和深度报道的推进和完善提供了话语与实践等方面的镜鉴。案例分析中国记者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时期都引用普利策的“lookout”(瞭望者)概念,这些引用有何特点,意义是什么?阅读材料并讨论。
放大镜
《新闻调查》栏目的比较实践1996年央视新闻评论部推出《新闻调查》栏目,在节目策划之初,制片人和导演就将美国著名的调查性报道栏目《60分钟》录像带作为内部参考材料,而这直接影响到栏目的调查性报道定位。制片人张洁认为,美国的《60分钟》对调查性报道的理解,就是通过记者的调查来揭露社会某一集团企图掩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阴私。他强调了《新闻调查》对西方调查性报道的“消化”,逐渐从“舆论监督”和“主题性调查”延伸到“调查性报道”,并挑选出三个调查性报道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一是记者独立展开调查,二是针对损害公共利益的,三是这种行为是被掩盖的。《新闻调查》有效吸收了调查性报道“独立”“公共性”和“揭露”等核心理念,同时将这些理念置于中国社会语境中做出调适,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发生广泛的关联。比如说强调记者要“仗义执言”和“为民请命”,以及具有比较成熟的政治经验,能够在把握复杂现实环境的基础上从事新闻工作。可以说,《新闻调查》在导入西方调查性报道观念的过程中,既结合本土语境进行了消化与改编,同时又试图克服中西新闻观念之间的对话错位,在观念对话中不断生成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三、非洲新闻的多元互动与混杂关系首先,从比较的视角来看,非洲大陆的新闻业提供了一个观察不同新闻观念碰撞、混合、对话、生成的场域。其次,从现实的变化来看,对于非洲新闻场域中新闻观念“影响与接受”的互动关系,最新的观察点是关于中国媒体涉足非洲。从“拉力”上看,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和资源开采的投资,导致中国企业家、工人和移民的增加,让世界了解与理解中国的需求增大(中国企业有意借助于媒体来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市场份额),而在媒体领域的现实却是少数国家垄断市场(或国际话语权),导致“中国视角”的缺乏。从“推力”上看,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催生四种需要:实现中国媒体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打破西方对舆论的垄断,促进新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需要。有三种主要因素影响非洲的西方与非西方的新闻关系:基于经济原因与受众品味,西方媒体正在逐渐取消它们的驻外记者网络;非洲本地媒体在“西方视角”与“中国视角”之间,既对西方偏见充满反感,又对中国风格充满疑虑;全球新闻业正经历着混乱转型,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叠加在新闻差异之上,再一次重塑了不同新闻业环境中的信息来源、解释与传播方式。最后,在所谓的西方新闻模式还是中国新闻模式的讨论中,两种新闻观念并没有本质化的定义和说明,一种混杂化的新闻观念在不断调适中生成。所谓混杂化(hybridization),通常指混杂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而生成的状态,作为一种描述性的概念,它既可能用于强调多元和差异、包容与共存,也可能用于遮蔽现实冲突与背后权力。放大镜中非之间:两种新闻业的混合
为中国媒体工作的非洲记者表明,他们正在展现对两种“新闻模式”的混杂。在中央电视台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非洲记者表示:我想继续进行正面报道,但也要使报道准确。我在大学里学的东西和我现在做的事情没有太大差别,两者可以结合,但我认为,新闻业现在需要采取的是正面报道。这里记者所表明的不仅是在观念上对两种新闻取向的综合接受,并且认为在一定情境下可以做出判断,不同的观念被导入特定时空情境下新闻业的反思性实践中,在互动和互补中观照实践。当然,在特定时空情境下,存在着对情境的不同感知,由此导向不同的观念认知。与上一位记者不同,一位在《中国日报》工作的非洲记者认为中国的新闻取向对非洲没有好处,因为它会让非洲领导人在治理上更不负责任:要想在非洲有所作为,我认为把一切都放在积极的方面会让我们的领导人认为他们真的做了很多,但实际上并没有。我们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也没有考虑到真正有利于非洲的政策问题。强调积极的一面,我们把他们放在了一个不应该让他们在那里的舒适区。我认为我们也应该考虑这些问题并真正深入研究存在的挑战,有时我们并没有这样做。在另一些情境下,中国的新闻取向则有可能被凸显,例如联合国机构在肯尼亚良好的工作进展可能只有中国媒体报道:中国的新闻取向很有可能在非洲流行起来,因为我们不像西方媒体那样只对冲突感兴趣。例如,有一些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报道只有新华社报道。我们在报道联合国人居署(UN
HABITAT)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这些西方媒体在寻找不安全的地方、麻烦的地方,但对我们来说,我们同时强调积极的和消极的。资料来源:UMEJEIE
Hybridizingjournalism:clashoftwo“journalisms”inAfrica[J].Chinesejournalofcommunication,2018,11(3):344--358.四、印度新闻业的本土多样性多样性是印度社会的特征,印度人口组成复杂,民族和种族众多,各宗教信仰并存,宪法承认的语言有22种,语言、文化、地区、宗教、民族等维度的多元是印度社会复杂性的来源。其中语言差异可视为印度社会最重要的分歧,不同的语言能够标识不同的社会地位,英语是政府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和大型企业所使用的语言,英语使用者通常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一)印度英语新闻业与西方新闻观念及制度的交互西方新闻业与印度新闻业的“影响与接受”关系起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殖民者在印度发行报刊,复制英国新闻业,同时也影响了印度本地新闻业的产生和发展。整体来看,在印度英语新闻业对西方新闻观念的理解与接受中,既有过去殖民地对宗主国现代性的解读,也有为了获得合法性的仪式性顺从,还有面对地方问题时的主动引述。(二)地方语言新闻业与西方新闻观念和日常实践的双重脱钩首先,即时性是唯一植入地方语言新闻记者职业意识形态认同中的西方新闻价值,但在实践中仍然会为频道的基本政治和经济关系所取代。其次,与英语新闻相反,客观性没有纳入地方语言新闻记者的价值体系中。同样,西方新闻伦理也并不被纳入印度地方语言新闻记者的职业意识形态中。案例分析结合阅读材料,思考印度英语新闻业是如何对西方新闻观念进行理解和改编的。
第三节全球媒介伦理建构的融合路径全球媒介伦理建构的主要任务是为全球新闻媒体时代的新闻实践制定一套全面的原则和标准,其行动目标似乎很明确。全球媒介伦理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个人层次、组织层次、国家层次和国际层次,每一层次都涉及不同的伦理准则要求。个人层次包括追求真实与客观、对社会负责、尊重隐私与人的尊严、最小伤害等;组织层次包括生存、盈利能力、合法性、专业性等;国家层次上,威权国家追求秩序,自由主义国家追求自由平等,社会责任论主导的国家追求平等,社群发达的国家追求团结;国际层次涵盖自由而均衡的流动、接近与参与、传播权利与责任以及国际合法性。一、全球媒介伦理比较的思维路径全球媒介伦理比较是从反思一元论和道德客观主义开始建构的。一元论认为,只存在一个合理的价值体系,对所有人类而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相同的。(一)伦理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是伦理相对主义的重要来源,为其提供了大量经验案例。伦理相对主义的相应观点是,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体系总是具有特殊性、多样性、条件性和不确定性,不存在普遍有效的和必不可少的道德价值,不同道德标准的正确性是相对于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社会来说的。伦理相对主义一方面通过理性怀疑各类所谓的道德权威,反驳道德客观主义的各类论证,另一方面又重视经验,从道德实践中汲取养分。伦理相对主义也有缺陷。其一,伦理相对主义必须面对自身命题的悖论,在断言世界上所有价值观都是相对的,不存在普遍的伦理的时候,这种断言本身也陷入了独断。其二,世界上的道德准则如果只是孤立的、各不相同的、差异性的存在,那么在一个没有共性的条件下全球媒介伦理的交流根本不可能,甚至引发道德矛盾与道德冲突。其三,极端的伦理相对主义者对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社会、阶层、语言、文化等表现出的多样性和相对性感到迷茫,对人类道德的普遍性和共性丧失信心,以至于将道德看作完全主观、可有可无的东西,最终也将落入道德虚无主义的陷阱。其四,伦理的相对性强调的是静态的差异,而缺少发展的眼光与历史的视角。其五,道德总是相对性(特殊性)与绝对性(普遍性)的辩证统一。其六,伦理相对主义将伦理规范性的相对性绝对化。(二)伦理多元主义在对道德一元论、伦理相对主义的批判与超越的基础上,伦理多元主义(ethicalpluralism)应运而生。它认为在一元论与伦理相对主义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即某一价值观念(体系)有理由比其他价值观念(体系)更具合理性。同时,很多表面上的伦理差异反映了共同价值的多元化阐释、应用和理解。二、全球媒介与多元责任诉求媒介伦理的发展大致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至17世纪,新闻业伦理话语已经出现。编辑向读者保证,他们根据“事实”印制新闻。第二阶段发生在17世纪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此时“报纸作为公共领域”而存在,特别是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新闻声称是公众的论坛,保护公众的自由不受政府侵害。第三阶段,新闻界成为民主不可或缺的部分,新闻被定义为首先服务于自治的大众社会。新闻业的角色是大众的教育者、自由社会的倡导者和反对暴政的自由的保护者。第四阶段,自由主义进一步发展,对自由主义的发展与批评贯穿了整个20世纪。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客观专业的模式受到新的挑战。一方面,我们生存的环境要求我们寻找全球媒介伦理的路径;但另一方面,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当今世界上众多新闻道德准则中大多数是针对地方、地区或国家媒体的。人们主张在全球推行“和平”这一核心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可持续的媒介伦理。这催生了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和平新闻(peacejournalism)。在这一语境下,全球媒介伦理试图在更大范围内容纳全球共同价值。三、全球媒介伦理建构的反思性以德性伦理的视域来探讨媒介伦理,就会把目光投向这样的问题:媒介实践应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什么是好的媒介实践?媒介实践的内在目的是什么?进而沉浸于媒介实践,反思有德性的媒体人应如何把握“适当”,分辨什么是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适当的人、适当的原因,会用适当的方式感受各种感情,由此理解全球媒介伦理建构的反思性。案例分析从全球媒介伦理比较的角度,分析中东、欧洲、美国、中国的不同媒体对难民新闻的报道,注意其中全球与本土的关系以及去西方化的讨论。
四、全球媒介伦理的跨文化路径全球媒介伦理的发展路径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西方中心的、一元论的全球媒介伦理曾经被视为理所当然。在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等理论的滋养下,全球媒介伦理的发展逐步突破以西方为中心的“一元论”的想法,在本土建立起自己的媒介伦理理论,走上了伦理相对主义的道路。你怎么看?阅读二维码里的访谈材料,讨论建构全球媒介伦理的可能性以及面临的困难。
跨文化传播中全球化道德准则的四原则:(1)对不同文化的人采取他们自己希望得到的尊敬态度;(2)尽可能准确地描述你所感知的世界;(3)鼓励其他文化的人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4)努力寻找同其他文化的人的共同点。扩展阅读1.屠苏.国际传播:沿袭与流变:第3版[M].胡春阳,姚朵仪,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
2.麦克费尔全球传播: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