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宁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一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3.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填写在本试卷上。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考试须知: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第Ⅰ卷,单选共30题,占60分。第Ⅱ卷,综合题共5题,占40分。全卷满分100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十字连星”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是指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排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地球处于十字的中心,构成“十字架”形结构,图示意“十字连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行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存在小行星带 B.③行星具有红色外表,被称为“红色行星”C.④行星体积质量小,表面温度低 D.⑤行星有固体表面,体积巨大2.如果把地球和行星③的位置互换一下,则地球上()A.地震现象增多 B.四季现象消失C.大气不复存在 D.地表温度升高【答案】1.A2.D【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①为天王星,②为火星,③为金星,④为水星,⑤为土星。因此②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存在小行星带,A正确;②火星因表层土壤中富含铁元素,具有红色的外表,被称为“红色行星”,不是③,B错误;④水星离太阳最近,表面温度较高,C错误;土星(⑤)主要由非固态物质构成的庞大行星,缺乏坚实的的表面,D错误。故选A。【2题详解】从图中看,行星③与地球相比,距离太阳更近,接受的太阳辐射更强,地表温度会升高,D正确;地震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地球的大气层取决于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四季是地球公转形成的,都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无关,ABC错误。故选D。【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照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可划分为三类,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它们的体积质量适中,离太阳较近;②巨行星:木星和土星,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庞大;③远日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离太阳很远,且质量体积很小。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拉开帷幕,作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采用了100%绿色电能供应。绿电主要来自青海等地的光伏发电,以及浙江省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下图为青海省光伏发电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相较于浙江省,青海省进行光伏发电的突出有利条件是()A.经济发达 B.海拔高,气候较为寒冷C.环境优美 D.晴天多,太阳辐射量大4.光伏发电作为绿色电能,反映出太阳辐射能的特点是()A.获取方式简单 B.清洁无污染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发电量不稳定【答案】3.D4.B【解析】【3题详解】青海省地处内陆,浙江省地处沿海地区。青海省的晴天较浙江省多,降雨少,太阳总辐射量大,光伏发电量大,D正确;浙江省经济更发达,A错误;气候寒冷并不是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B错误;环境优美不优美对光伏发电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4题详解】作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采用绿电,有利于减少煤炭等发电方式产生的碳排放而导致的大气污染,可知太阳能发电清洁无污染,B正确;但绿色电能并不能反映出太阳能获取方式简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发电量的稳定性,ACD错误。故选B。【点睛】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点:太阳辐射能量巨大,丰富、廉价,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清洁无污染,太阳能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缺点:能量集中程度差,密度低,导致利用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大,土地成本高;受纬度、天气、季节、昼夜长短变化等因素影响较大,能量不稳定。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有关岩石圈描述正确的是()A.包括地壳和软流层 B.全球厚度均一C.是岩浆发源地 D.由岩石组成6.干热岩位于()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7.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A.青藏高原 B.死海 C.马里亚那海沟 D.贝加尔湖【答案】5.D6.A7.C【解析】【5题详解】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A错误;岩石圈陆地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B错误;岩浆发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下部,C错误;岩石圈由岩石组成,D正确。故选D。【6题详解】由材料“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结合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知识可知,干热岩位于地壳,A正确。【7题详解】大陆地壳较厚,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均位于陆地,地壳较厚,A、B、D错误;海洋地壳较薄,马里亚纳海沟位于海洋内,地壳较薄,C正确。故选C。
【点睛】地壳厚度不均,海洋地壳薄,大陆地壳厚。
2021年11月6日,一则点赞风雨无阻的气象人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气象员无论风霜雨雪,都要保证探空气球每天早上和晚上的7:15准时携带探空仪升起(如图),上升到约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仪可以直接探测大气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并实时传回。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8.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A.哈尔滨(45°N) B.北京(40°N) C.重庆(30°N) D.海口(20°N)9.正常情况下,探空气球顺利升空后记录的温度变化情况是()A.一直升高 B.持续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10.下列有关探空气球爆裂时所在大气层的状况,可信的是()A杂质较多 B.水汽含量大 C.利于高空飞行 D.雨雪等天气多发【答案】8.A9.D10.C【解析】【分析】【8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对流运动越旺盛,对流层厚度越大。因此选项四个城市中,海口的对流层厚度最大,哈尔滨的对流层厚度最小。四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进入平流层并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哈尔滨,故选A。【9题详解】根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大气自下而上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增,高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先递减后递增。对流层的厚度为: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平流层的厚度为:从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高空。材料指出,探空气球“上升到约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因此可知,探空气球穿过了对流层和平流层,并未进入高层大气。因此正常情况下,探空气球顺利升空后记录的温度变化情况是先降低后升高。故选D。【10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探空气球爆裂时所在大气层为平流层。对流层杂质较多,水汽含量大,平流层杂质和水汽都较少,AB错误。平流层以大气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利于高空飞行,C正确。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雨雪等天气多发,D错误。故选C。【点睛】纬度越低,对流层厚度越大。同一地点,夏季对流层厚度大,冬季对流层厚度小。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下左图为北方某地农业景观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我国北方农民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A.增强①过程 B.增强②过程 C.减弱③过程 D.增强④过程12.地处黄土高原静宁县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浅色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减弱①,降低气温 B.反射②,增加光效C.减弱③,保持水分 D.吸收④,保持地温【答案】11.C12.B【解析】【分析】【11题详解】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判断,②为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越薄膜,从而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失热量,但是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辐射却很少能够穿越薄膜,就相当于阻止了热对流,起到保温作用,故结合题干即为减弱了地面辐射,故C正确;①过程没有增强,A错误;②太阳辐射也没有增强,B错误;④大气逆辐射没有增强,D错误。所以选C。【12题详解】覆盖浅色地膜反光效果好,反光地膜能强烈反射太阳辐射②,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B正确;浅色地膜不能减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错误;保持水分不是浅色地膜的主要作用,C错误;浅色地膜不能吸收大气逆辐射,D错误。所以选B。【点睛】果树下覆盖地膜,中午可使植株中、下部叶片多得到12-14%的反射光,比露地增加3-4倍的光量,因而可以使树干下部的苹果着色好。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N地风向为()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14.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M地 B.N地C.P地 D.Q地【答案】13.A14.D【解析】【1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等压线图中风向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位于北半球的地点,同时受到偏右的地转偏向力。结合材料信息可知N地气压高于P地,因此N地盛行东北风,A正确,排除BCD。故选A。【1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大。对比四个地点中,Q地等压线较为密集,因此该地风力最强,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决定,风力大小主要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地转偏向力分布规律: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不同下垫面,由于性质不同,摩擦力大小不同,往往陆地摩擦力大于海洋摩擦力。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下图为大西洋不同纬度表层海水密度、盐度、温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序号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是()A.密度温度盐度 B.温度密度盐度C.盐度密度温度 D.盐度温度密度16.影响海水温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A.植被类型 B.地表径流 C.人类活动 D.太阳辐射【答案】15.A16.D【解析】【15题详解】从水平分布看,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故①表示大西洋不同纬度表层海水密度;从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②表示大西洋不同纬度表层海水温度;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故③表示大西洋不同纬度表层海水盐度。由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的收支情况,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故影响海水温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D正确;植被类型与海水温度无关,地表径流、人类活动对局部海洋热量有所影响,但影响不大,故ABC错误。故选D。【点睛】海水温度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海水温度、蒸发量和降水量;表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波浪能具有能力密度高、分布面广等优点,它是一种取之不竭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我国有广阔的海洋资源,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千瓦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引起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A.日、月等天体的引力 B.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C.大气的运动 D.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差异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浪对海岸地貌的塑造影响小B.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C.我国的山东、江苏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D.海啸也是一种风浪的表现形式【答案】17.C18.B【解析】【17题详解】海洋水体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洋流。其中波浪和洋流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大气运动)形成的,只有潮汐是由日、月等天体的引力形成的,故引起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大气运动,C正确;日、月等天体的引力、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差异都会对海水运动产生影响,但不是主要动力,ABD错误。故选C。【18题详解】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A错误;人们通常用波峰、波谷、波长等要素来描述波浪,B正确;我国的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沿海为波浪能丰富的地区,山东和江苏的波浪能不是很丰富,C错误;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D错误。故选B。【点睛】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9.在观察该图中的地貌时,我们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20.我们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正确的是()A.①—山地 B.②——河谷 C.③——山峰 D.④——高原【答案】19.B20.B【解析】【19题详解】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起伏大,群山连绵,为山地。B选项正确,平原地势平坦开阔,盆地地势比较平坦,四周被高高的山地团团包围着,丘陵地面起伏较小,坡度较缓,而且连绵成片,ACD选项错误。故选B。【20题详解】读图可知,①为山脊,A错误;②为河谷,B正确;③为山坡,C错误;④为山峰,D错误。故选B。【点睛】地貌观察的顺序:(1)位置:选择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2)原则: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3)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4)辅助观察: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堆积、搬运 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搬运、堆积 D.堆积、搬运、侵蚀22.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B.b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C.与公路相比,铁路投资少,故该区域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D.c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发展【答案】21C22.C【解析】【21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河流a处位于山区,是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主要流水作用是侵蚀。b处位于河流中游,水流变缓,但速度仍较下游快,泥沙沉积少,沿岸平地面积小,主要流水作用是搬运。d处位于山前地带,形成山麓冲积扇,主要流水作用是沉积。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侵蚀、搬运、堆积,C正确,ABD错。故选C。【22题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大、技术要求高,C错误,符合题意;d处位于山前地带,形成山麓冲积扇,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A正确,不符合题意;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B正确,不符合题意;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主要流水作用是侵蚀。河流中游水量大、流速仍较快,泥沙在河流两岸沉积,沉积面积小,以搬运作用为主。河流入海口,水流缓慢,形成河口三角洲平原,以沉积作用为主。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改为种植橡胶林后()A.蒸发量增多 B.下渗量增加C.径流总量增多 D.气候更加湿润24.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土壤肥力上升C.生物多样性减少 D.自然灾害减少【答案】23.A24.C【解析】【23题详解】读图可知,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量则会减少;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该地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径流总量应减少,气候变得干旱。故选A项。【24题详解】破坏原始植被,会加重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故选C项。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我国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35.7°N,102.79°E)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B.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C.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 D.观测点到震源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26.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答案】25.C26.C【解析】【25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C正确;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A错误;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B错误;从震源到地表(而非观测点)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D错误。故选C。【26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地震的能量显通过地震波传播的,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两种类型,如果纵波到达地面,地表就会上下颠簸,如果横波到达地表,地面就会水平晃动,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而横波与纵波由于速度差引起的传播时间有一个较短的间隔(大约12秒左右),一般认为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地震发生后,横波到达地表之前是躲避或逃避的最好时间,即“黄金12秒”。由此判断“黄金12秒”产生的原因显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C正确;从震源到人们所在地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是基本相同的,因此“黄金12秒”与传播介质差异无关,A错误;“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等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点睛】横波只能在固态物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介质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一次自然灾害之后,有人这样描述:大雨之后,肆虐的水流冲入翻腾汹涌的河流,轰轰隆隆地拍打着河堤,瞬间撕开一个口子,排山倒海一样冲向农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文中描述的自然灾害是()A.滑坡 B.泥石流 C.洪灾 D.地面沉降28.该灾害发生时,合理的自救方式是()A.逃到高处 B.向沟谷两侧迅速躲避C.立刻返回家中 D.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答案】27.C28.A【解析】【27题详解】根据材料,大雨之后,肆虐的水流冲入翻腾汹涌的河流,轰轰隆隆地拍打着河堤可知该自然灾害应该是洪灾,C正确,ABD错误,故选C。【28题详解】躲避洪灾合理的自救方式是逃到高处,A正确;向沟谷两侧迅速躲避,是躲避泥石流的办法,B错误;立刻返回家中在灾害自救中是不可取的,C错误;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可能失去后期的逃跑自救机会,D错误。故选A。【点睛】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洪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2022年8月17日,青海省大通县受暴雨影响,引发泥石流灾害,多地受灾。图为大通县某村庄受灾现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该村可采取有效防治泥石流的措施是()A.修建梯田 B.开挖玻脚 C.修建水库 D.修建导流渠30.当地政府为快速获取受灾面积,适合采用的技术是()A.GIS B.RS C.GPS D.VR【答案】29.D30.B【解析】2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修建导流渠能起到顺畅排泄泥石流的作用,使之在保护区远部停积下来,D正确;修建梯田主要是减少水土流失,A错误;开挖坡脚,加剧泥石流灾害发生,B错误;修建水库对防治泥石流灾害作用不大,C错误;故选D。【30题详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快速获取受灾面积,适合采用RS技术,B正确;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A错误;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C错误;VR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无法快速获取受灾面积,D错误。故选B。【点睛】3S技术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这三种技术在功能上有所区别,GIS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适用于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的情况。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适用于需要确定位置或导航的情况。RS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适用于对大范围、大面积、人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进行获取的情况。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青海某高中地理研学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剖面(图示意),并做了大量知识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如搜集该区域岩层等资料,带上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等。请你帮他们完成本次室内的问题探究。(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代。(3)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表现为:____。(4)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环境向____环境的演变。【答案】31.(古)生物化石32.①.沉积②.古生33.①.海洋②.陆地③.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34.①.海洋②.陆地【解析】【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研学活动为材料设置试题,考查地质时期演化顺序及不同时期生物的种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据材料分析,“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考察研究一番”,考查涉及到古脊椎动物化石、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所以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小问2详解】化石存在于沉积岩,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沉积岩;化石有恐龙化石、三叶虫化石、哺乳类化石,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的寒武纪,恐龙属于中生代,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古生代。【小问3详解】寒武纪的海洋生物主要是底栖的三叶虫,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中生代时,陆地的不断扩大,爬行动物(恐龙为代表)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此时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小问4详解】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陆地的不断扩大,爬行动物(恐龙为代表)空前繁盛,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的考察结论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某校地理研究性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①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茂密的草皮分别放入长方形透明玻璃缸的两端;②用保鲜膜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将玻璃缸放置在室外太阳底下;④十几分钟后,将一束香点燃,插入玻璃缸内。(1)请在图中的直线上用箭头“→”绘出缸内烟雾的飘动方向。(2)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受热不均→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__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3)热力环流形成后,图中缸内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4)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示意不同时间海陆间环流形势,其中能正确代表陆风的是其中的_______图。夏季,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可以起到_______的调节作用。【答案】(1)(2)①.大气垂直运动②.气压差③.水平运动(3)BADC(4)①丁②.降温增湿/降温/增湿【解析】【分析】本题以热力环流实验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的流动方向、形成过程、气压高低比较和热力环流的应用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受太阳辐射影响,玻璃缸内温度上升,但是由于下垫面不同,黄沙受热快,温度更高,草皮受热慢,温度较低;导致黄沙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草皮处空气收缩下沉;黄沙处近地面形成低压,高处形成高压,而草皮处近地面形成高压,高处形成低压;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近地面烟雾由草皮流向黄沙,高处烟雾由黄沙流向草皮,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见下图。【小问2详解】由该实验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同一水平面受热不均→受热多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而受热少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即形成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出现差异→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小问3详解】近地面草皮处为高压,黄沙处为低压,因此B>A;高处草皮处为低压,黄沙高处为高压,因此D>C。随着海拔升高,气压会降低,因此A>D,B>C。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缸内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BADC。【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陆地升温更快,海洋升温较慢,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晚上陆地降温更快,海洋降温较慢,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因此陆风出现在晚上,且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图中能正确代表陆风的是其中的丁图。夏季,海洋升温慢,所以海洋气温比陆地低,因此海风对滨海地区气候不仅可以增湿,还可以降温。【点睛】33.阅读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下图为红海及周边示意图。材料二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0‰,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1)A与C相比,A处的海水盐度较____,原因是____。A处的海水密度较____,原因是____。(2)2023年1月6日我国8艘渔船自印度洋驶入红海,在经过曼德海峡时渔民发现,渔船行驶速度变____,到达红海后发现渔船吃水深度变____,该渔船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3)红海成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的原因____;____;____。【答案】33.①.低##小②.河流淡水注入③.小##低
④.海水盐度低
34.①.快②.浅35.①.热带沙漠地区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②.无河流淡水注入③.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红海及周边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盐度、密度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C位于海洋内部,A位于尼罗河入海口,有大量淡水注入稀释,盐度较低;A的海水盐度低,故海水密度较小。【小问2详解】2022年1月6日我国8艘渔船自印度洋驶入红海,在经过曼德海峡时渔民发现,由于红海盐度高于印度洋,海面低于印度洋,表层海水由印度洋流向红海,渔船顺流,行驶速度变快。由于红海盐度高,浮力大,到达红海后发现渔船吃水深度变浅。【小问3详解】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有海水温度、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与周围海域的海水交换等。结合所学知识,红海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无河流淡水注入稀释,盐度高;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维持其高盐度。34.读地貌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地貌是__________,乙图中的地貌是__________,可以应用__________技术观测乙图中地貌面积的变化。(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均有分布,则甲在_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__处分布(填字母)。(3)随着河流流速的减缓,河流挟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______。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答案】(1)①.冲积扇②.三角洲③.RS(2)①.F②.E(3)C【解析】【分析】本题以地貌示意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为载体,涉及知识点流水沉积地貌的判定、位置及观测。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从地貌景观上看,甲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管理方案(6篇)
- 初中语文课件惠子相梁
- 《工程造价合集》课件
- 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洞察分析
- 医师调动申请书范文(6篇)
- 医学视角下的学生运动损伤预防与恢复
-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创新应用案例
- 以创意为动力的视觉报告编排
- 办公效率提升的汇报制作技巧
- 以家为基点的残疾人士社交技能培训方法研究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白血病病例讨论
- GB/T 24186-2022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板和钢带
- GB/T 16823.3-1997螺纹紧固件拧紧试验方法
- 伤口造口学习汇报课件
- 水稻生产技术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描述》参考课件
- AGV智能小车循迹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
- 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 E5015焊条成分设计及焊接性能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