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沈阳市高中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宋代陶瓷艺术无论是定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还是耀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大体以碗、盘、罐、瓶、壶、枕、洗等日常用品为主。碗的造型大多以大口、斜直腹、小底为主,这样的形状显得简约直率和朴素灵动,这在定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窑等传世的作品中都能找到生动的例子。陶瓷艺术的器表装饰是陶瓷审美表现的重要部分,大体可以分为图案装饰和色彩表现两部分。其中一个创新之处是无图案的图案装饰,即瓷器表面不绘或少绘图案,利用釉面开片龟裂产生的自然纹理或其他自然纹理来代替图案起到装饰效果。冰裂纹在哥窑、官窑以及汝窑的器表最为常见,其中以哥窑为最,裂纹有纯黑纹,黑、黄、红相间纹;汝窑的釉面开片比较密集而釉中气泡疏朗,开片冰裂纹以及釉下气泡所产生的或微妙或神奇的视觉效果将人们的视觉审美带到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色彩是宋代陶瓷艺术审美的另一大亮点,定窑的白瓷,汝窑的天青瓷,钧窑的天青紫红斑瓷,官窑的翠青瓷,哥窑的米白瓷,耀州窑的青瓷,龙泉窑的粉青瓷,建阳窑的黑瓷等。其中,哥窑的釉色以月白、米白、米黄、粉青为主,米白色为最多见,哥窑釉面如同丝绸般光润,色彩含蓄柔和,结合着釉面的各种开片纹路粗细和颜色变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摘编自牛金梁《论宋代陶瓷艺术的朴素美》)材料二:“自然本我”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遵循自然的一种哲学认知。宋代十分推崇“自然本我”,厌恶“人为工艺”的繁缛造作。正如有的学者说:“宋人融天入地,纯粹自然的造物观念,则是人向自然的靠近。”对于陶瓷而言,毕竟是人造之物,有造物就有人为痕迹,这与“自然本我”必然会产生矛盾。如何化解?宋人经过哲学思考后,在陶瓷制造过程中提出了“合于天造”的理念,也就是通过“技术之巧”达到“非有安排”之效。宋儒认为器与道本为一体,二者之间是有形与无形的关系,这在哲学认知上延续了《周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思维模式。宋人认为只要在技术手法上使用恰当,器与道就可以完美合体。宋代陶瓷技术手法提出“合于天造”就源自这一思维逻辑,哲学认知上缘起于“自然本我”。细观宋代陶瓷刻划技术之巧在用具,如用笔,阴阳顿挫之间变换刀锋,轻重缓急之中收放力度,刻、划、印整体把握上以突出釉色质地的自然美为技术尺度,再借助釉的厚薄浓淡完成技术收尾,最后通过窑烧把釉料浓淡不一的呈色效果烧制出来。因此,刻划技术的特点不是单纯刻、划、印的工艺,还要结合釉料厚薄烧成之后的呈色效果,最大限度地将纹样融入胎体的质地中,让纹样有种跃然器中的直觉,以至于让人忘却这是工匠艺人手法技巧所为。这一技术方法使用特点切合“合于天造”理念,有助于宋人追求“自然本我”状态。耀州窑瓷器玉质感很强,给这些晶莹剔透的瓷器进行装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追求“自然本我”的状态,工匠们以瓷为玉,把刻划技术演绎成为“精比琢玉”的美谈。耀州窑工匠们善于发掘各种刻刀技法与釉厚薄不一的呈色效果去塑造浅浮雕效果,再结合造型设计,给人一种“合于天造”的观感。由此可见,体现“天人合一”境界理念的“自然本我”是其造物哲学逻辑的内在主线。宋代新儒学的诞生开启了性理主义的哲学本体探讨,理气、心性等问题成为中国哲学探讨的中心议题。造物时宋人刻意规避“任私用意,杜撰用事”的人为痕迹,通过效法自然成物规律以促成造物中的“自然趋势”,最终实现性理主义的哲学诉求。窑变技术在造物哲学上即遵循着“性理主义”。陶瓷窑变技术是利用釉面与胎体遇热后的膨胀系数不一而产生的釉色表面不确定性裂纹来达成自然天成的开片纹样,它利用了窑烧过程中的缺陷特意塑造自然幻化的窑变效果,其精髓所在是开片过程的自然天成。哥窑善于运用窑变技术获得开片纹样,有的学者称其为“巧用缺陷”,因其开片深、釉面敦厚,给人的视觉冲击大,故有“金丝铁线”之称。哥窑瓷器的开片,其窑变产生的不规则线条,如水般在釉面上自由穿插,千变万化的纹线在每件哥窑器上都有所不同,这正是人工描绘不能达到的特殊天然效果,人不为而器自成是宋人喜爱它的原因,其背后反映了宋代追求性理主义的哲学本体认知。宋代工匠巧用技术方法,有意促成“自然趋势”以求人与自然合二为一,体现“天人合一”境界本体论的性理主义是其造物哲学逻辑的认知模式。(摘编自董明利、练崇潮《宋代陶瓷技术方法的哲学探赜》)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陶瓷艺术在审美表现上的重要创新之处在于,器表无图案的图案装饰与色彩表现两个方面。B.宋人在制瓷过程中提出“合于天造”的理念,这反映在釉色上即多以月白、米白、米黄、粉青为主。C.宋代陶瓷工艺受当时哲学认知的影响,主张向自然靠近,追求纯粹自然的造物观念,厌恶人为工艺。D.对于陶瓷而言,人造之物必有人为痕迹,这就一定与崇尚自然、追求自然、遵循自然的认知相冲突。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陶瓷技术手法提出的通过“技术之巧”达到“非有安排”之效,源自“自然本我”的思维逻辑。B.刻划技术的特点,借助刻、划、印的手段,结合烧成之后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将纹样融入胎体的质地。C.宋瓷在窑烧中釉色表面呈现的不确定性裂纹是一种缺陷,而哥窑善于运用窑变技术,被称为“巧用缺陷”。D.宋代工匠巧用技法促成“自然趋势”,追求器与道的完美合体,体现了性理主义是其造物逻辑的认知模式。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景德镇陶录》:“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B.《南窑笔记》:“釉水色泽全资窑火,或风雨阴霾,地气蒸湿,则釉色黯黄惊裂,种种诸疵,皆窑病也”C.《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D.《稗史汇编》:“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4.好的议论文大多能从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即把个别之事与一般之理结合起来。请依据文本加以分析。5.下列图片中两件宋瓷入选了《国家宝藏》节目,请你作为主持人选择其中一件,写一段主持词向观众推介。(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千里江山图(节选)孙甘露陈千里下楼在前厅拿了一份《申报》,似乎漫不经心地扫了一下广告版,把报纸插进大衣口袋,向三马路方向走去。他看到对面街角的那家剃头铺,但他没有过去,而是先跳上了一辆有轨电车,下车后又兜兜转转,确定没有尾随的人,才走进了剃头铺。一位客人脸上蒙着热毛巾,躺在理发椅上。剃头师傅正准备给他修面。见有客人进来,他指指边上另一张椅子,陈千里坐了下来。店铺里忽然安静下来,三个人谁也没说话。过了一会儿,修面的客人从热毛巾下开口说话:“这位先生不是本地人吧?”“从青岛坐船刚到上海。”“快过年了,您是来看亲戚?”“做生意。”“年关将近,这大冷天倒还有生意?”“古董生意,不讲时令。哪儿有好玩意,就得往哪儿赶。”正说着,剃头师傅过去关上店门。修面客人一把拽下毛巾,朝陈千里转过脸。他说他是老方。剃头师傅去门外烧热水,他关上了店门。现在店里只有他们两人。老方躺回椅子,又把毛巾盖回脸上,露出两只眼睛盯着对面墙上挂着的一面小镜子。镜子正好对着店门旁那扇窗户,能看见外面的动静。“这里——你觉得不放心?”陈千里轻轻地问。“这里没有问题,那是我儿子。”老方指了指门外。少顷,他又补了一句:“敌人掌握了大部分地点,我住的地方也被他们包围,我逃了出来。这里从来没有做过联络点,被捕的人也不知道这里。”陈千里站起来走到门边朝外观察了一下,回身拿起旁边凳子上叠着的一条白围布,把它套在自己身上;坐了下去:“还是不能大意。那天开会你没去?”“我本来应该去的,但是迟到了。我赶到菜场附近时,看见巡捕房的警车,后来又遇见从会场逃出来的同志。”“你是召集人,怎么迟到了?”老方犹豫了一下:“开会前一天晚上,上级派人通知我,要我第二天早上六点,到普恩济世路口一家包子铺,与一位同志接头。那位同志到时候会坐在门外。”“我一到那里就感觉情况不对,一大清早,街上闲人不应该有那么多。我远远看见包子铺门外的桌子是空的。”“我必须向那位同志发出警报。马路上有个人靠在树上抽烟。我跟他借火,碰到他衣服底下有手枪,没等他反应过来,我就给了他一拳,拔出那支枪朝天开了几枪。”“普恩济世路向东是小浜湾,从里面可以一直走到隔壁圣母院路。我就朝东跑,一边跑一边开枪,然后在小浜湾把枪扔了。他们没有追上我。我后来到包子铺附近打听,据说那帮便衣没有抓到什么人。”“什么人这么重要,让你冒这么大风险?”“浩瀚同志。”陈千里当然知道。他这次来,一是查出内奸,二是护送浩瀚离开。“上级指示,让我与浩瀚同志接头,安排好隐蔽住所,等待通知。前几天中央绝密机关有人叛变,浩瀚同志不得不撤离。我就问上级,既然那么危险,为什么不赶紧让浩瀚同志转移,反而要让我与他接头?我这里也并不安全呀。上级就说,等明天开完会你就知道了,‘老开’【注】会告诉你怎么办。”“你是什么时候通知大家开会的?”“前一天下午开始,一个一个分别接头,加上我,加上‘老开’,一共十二个人。具体人选我决定,临时召集,只说是有重要任务。结果,被抓了六个,逃出来五个。逃出来那五个我都认识,所以‘老开’一定被捕了。”“地点是你安排的?”“是的,那是个新地点,我们刚弄到手还没有——”门外间或有人路过,他们就停下交谈。老方郑重其事地说:“我愿意接受组织调查。”小方把头伸进门里说:“有两个陌生人在横弄堂晃来晃去。”说完又退了回去,门关上了。陈千里警觉地站了起来,走到门边:“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有人用手肘推开门,小方在来人背后喊:“今天来不及做了,客人明天请早——”顺手把来人往门里顶了一步,跨进屋内,背手合上门。来人见势不妙,手往棉袍下摆里面掏——陈千里按住他的手,顺着一摸,说了一声:“枪。”“识相点,侦缉队大队人马就在外面——”来人话没说完,陈千里顺势拿过剃刀,割向特务的喉咙。小方催促道:“你们先从后门出去。”老方俯身从特务腰里摸出手枪,郑重地望着陈千里:“你从后门走,先找老易。”他一步跨出门外,又回头对着陈千里说:“带着我儿子!”老方走到弄堂里,回头看了儿子一眼,朝天开了一枪,便向弄堂深处跑去。陈千里从窗口看见他刚跑到横弄口,突然停住,回转身,似乎想要往回跑,这时从弄口方向射来一阵乱枪,一颗子弹打在老方的肩膀上,他趔趄了几步,躲进了横弄堂。后门也被堵住了。小方推开门,只探了下头便退了回来。两人上了楼,从一条昏暗的窄梯爬上晒台。小方跑到晒台护墙边,对陈千里说:“你下去,顺着那道墙,翻过屋顶就是隔壁人家的晒台。”弄堂里又响了两枪。陈千里上了护墙顶,回头叫:“跟紧我。”枪声又响,小方朝他摇摇手:“我回去找老头。”他转头冲下楼。陈千里犹豫片刻,向前挪去。护墙连到隔壁人家的山墙,离房顶半人多高,他搭手上了房顶,轻脚踩到瓦片上,爬了几步翻过坡顶,果然下面是个晒台。他伏下身,听见隔壁晒台上一阵喧嚣,有人从楼梯滚落,紧接着是一阵打斗声,有人突然开始叫骂,是小方,声音沉闷,像是脸被按在水门汀地面上发出的声音。陈千里在晒台上站起身,发现这片房子连蓖接栋。包接连翻越了两处晒台,墙外已是马路,他脱下大衣,翻面穿上后便走楼梯下了晒台。他下来穿过天井,推开一扇门,门后是一家沿街茶庄。店里没有客人,掌柜讶异地望着他旁若无人地出了店门。陈千里没有马上离开,在弄堂口的人群后站了一会儿,听见有人说:“年轻的一塌糊涂,脸上都是血。老的当场被打死了。”陈千里在路上不时想起老方刚刚说的话:“带着我儿子!”【注】老开:中央派到上海安排浩瀚同志撤离联络人的代号。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绝密机关出现内奸,革命工作深陷危机,浩瀚同志需要紧急撤离,临时会议又遭特务破坏,陈千里临危受命来到上海。B.与老方的对话中,能感受到陈千里对老方的怀疑,但老方的态度及掩护战友撤退时大无畏的表现,最终让陈千里消除疑虑。C.老方叮嘱陈千里带着小方、出门时看儿子,及小方不计后果回去救父亲等细节,暴露了父子俩的性格弱点,暗示悲剧结局。D.文章以生活化的场景,真实展现陈千里及同志们所面临的危险和困境,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展现了高度的“文学真实”。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五处破折号的作用相同,都表示言语的忽然中断,使文章表达有“意犹未尽”的效果。B.文章多用短句子,既使语言表达呈现出准确、精炼、明快的效果,也营造了紧张的斗争氛围。C.故事杀气腾腾,尽显十面埋伏的狰狞,但作者笔法精湛、针脚绵密,呈现出工笔细绘的秀丽。D.文章情节密度高,推进节奏快,语言动感强,在危机选爆的惊心动魄中飞速发展,紧张刺激。8.关于本文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陈千里”,有人认为是“老方”,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9.本文与茹志娟《百合花》都属于“革命文学”,两者在“叙述”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迭鳄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材料二: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绰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贞;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主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节选自刘向《说苑·杂言》)材料三:嗟乎!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士即负旷世逸才不得云海荡胸无以发其钦崎历落之思飞扬拔扈之气。至于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若无骚人墨客,登放其间,携惊人句,搔首问青天,则终南太华,等顽石耳。顾亦有时运不相值者,诗书之子,闭置一室,目极千里,虽丘陵培壤,如蓬莱方丈,几望见之而已。山水无缘,文章有命,则奈之何。(节选自尤侗《天下名山游记·尤序》,有删改)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士即负旷世A逸才B不得C云海荡胸D无以发E其钦崎F历落之思G飞扬拔扈之气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绝,意为极,与《赤壁赋》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绝”含义不同。B.形容,指形色外貌,古今异义,今义指对事物的性质或特色加以描述。C.曾,意为竟,与《愚公移山》中“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曾”含义相同。D.生,通“性”,本性,与《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的“生”含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陵峡航道曲折、水流湍急、行舟惊险,世人多以慎临险境相告诫,而没有提及山水之美。B.材料二以问答的方式揭示了水能滋养万物、随物赋形,虽百折千回必定东流入海的特性。C.尤侗认为才华出众者亲近山水可以激扬情思,藉此创作的文章流传久远,反之则“行而不远”。D.三则材料的作者通过眼前之实景赞美自然,体现出了中国文人独特的审美意趣和生命思考。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2)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14.柳宗元认为“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即事物不能自彰其美,必得人的发现与创造才可以真正获得美的意义。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自然之美如何“因人而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杜荀鹤①此中偏称夏中游,时有风来暑气收。涧底松②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注】①杜荀鹤,字彦之,出身寒微,屡试不第。中年始中进士,后授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②取自魏晋左思《咏史》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唐白居易有诗句“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夏日的山林是避暑的好去处,不时吹来的山风让炎夏的暑气稍有收敛。B.颈联中的“求”“乞”写出诗人希望借“猿”“鹤”攀缘远翔之力来传递诗文信件。C.尾联中“悠悠”指忧思不绝,这里表现了作者心系利禄、汲汲功名的人生追求。D.全诗用清新洗练的语言,勾勒出清净悠远的画面,字里行间蕴含着灵动之美。16.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雏凤清于老凤声”,年长未必优于年轻,何以如此?韩愈早在《师说》中告诉了我们原因,这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典诗词中常借空间与时间对举抒发内心的感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是如此。(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通过一个过渡句把全词连接起来,以“________”对上片的景物描写进行概括,又以“_____________”引出下文对周瑜的赞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夏天的虫子里头,发起声来大概没有比知了更响亮的了。一片树上的知了连绵叫起来,人和屋子都仿佛在叫声上面,忽然都静下来,人啊屋子啊又都回地面。河边大柳树的树干上粘着空的知了壳,有人把壳采去,卖给收中药材的。我们在树下仰着头找知了,总是找不着,又分明听见它在这棵树上鸣叫。有在行的拿根竹竿,往枝条上只一抹,几个知了便飞起来,总有一两个正好撞进竹竿顶上的网兜里,就给套住了。可惜我从没有学会这个法子。有一天夜里,看见卧室的纱窗外面停住了一个黑知了,漆亮的头甲,薄纱似的蝉翼,就那么静静地悬在窗纱上,精灵似的。它忽地鸣叫起来,高响声破开夜色。鸣声未止,它已振翼起飞,不知回去了哪棵树上。拉封丹那首著名的寓言诗里,鸣蝉去向蚂蚁讨要冬天的食物。蚂蚁问它,夏天你做什么去了?它老老实实地回答,不论遇见谁,我都为他们歌唱,太忙了。蚂蚁不借给它粮,讥笑它:夏天唱歌,冬天不如去跳舞吧!虽说鸣蝉不见得占理,却也不大有人喜欢蚂蚁的嘴脸吧。其实夏虫大多活不到冬天,但拉封丹为它们说了公道话。你如果听过夏天的虫鸣,冬天也不该把它们全忘掉。18.请在横线上填入合乎语境的动词,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19.文中下列“的”字短语的用法与“在行的”相同的一项是()A.一片树上的 B.收中药材的 C.竹竿顶上的 D.精灵似的20.请使用第二人称“你”写两段话,分别评价蚂蚁和鸣蝉的品行,体现作者对二者的不同态度。(二)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运营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及投资建议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购物中心物业管理合同延期及消防设施补充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消费贷款合同贷后管理服务标准4篇
- 二零二五版水电站经营权承包与电力价格协商合同3篇
- 报销流程及相关知识培训
- 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语文素养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合伙清算协议书(清算期间债务重组)4篇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 二零二五版水利工程临时设施搭建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3篇
- 六年级数学上册100道口算题(全册完整版)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单元检测卷带答案-人教版
- 帕萨特B5维修手册及帕萨特B5全车电路图
- 高三数学开学第一课
- 系统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
- 小学五年级解方程应用题6
- 云南省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地图行政区划市县概况ppt模板
- 年月江西省南昌市某综合楼工程造价指标及
- 暖通空调基础知识及识图课件
- 作物栽培学课件棉花
- 防渗墙工程施工用表及填写要求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