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路线及意义等相关史实;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的抗倭斗争;3.认识郑和远航是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知识框架】【自主学习】1.郑和下西洋(1)条件:______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2)目的:提高______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3)时间:从1405年到______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4)到达地区: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东海岸和______沿岸。(5)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______与______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2.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______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为“______”。(2)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______严重。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戚继光组建“______”。1561年,在______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又进军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_______________的居住权。【合作探究】1、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并分析成功的原因。历史意义:(1)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2)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成功原因:根本原因: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客观原因:高超的造船水平,先进的航海技术,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主观原因:郑和的个人能力,其他船员的通力合作等。2、戚继光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胜利原因: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③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④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⑤得到沿海一带广大爱国军民的支持。认识: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巩固练习】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C】A.蔡伦B.毕升C.郑和D.郑成功2.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在于【A】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推销商品,赚取钱财C.进行海洋科学考察 D.学习海外各国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3.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A】A.郑和B.戚继光C.李时珍D.宋应星4.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B】A.郑成功收复台湾B.郑和下西洋C.镇南关大捷D.戚继光抗击倭寇5、我国沿海地区受倭寇侵扰开始于【B】A、元朝B、元末明初C、明朝中期D、明朝后期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D】A.岳飞B.郑成功C.邓世昌D.戚继光7.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取得九战九捷的辉煌战绩是在【C】A.山东B.福建C.浙江D.广东8.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D】A.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D.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9.“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A】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材料二“皇上……,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jī带着)币往赉(lài赐予)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材料三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材料四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请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①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宣扬国威)。②追查惠帝的踪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七下西洋的原因(条件)有哪些?①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