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_第1页
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_第2页
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_第3页
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_第4页
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一、什么是话题?所谓的“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题的由头。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内容都可以作为“话题”来引发人们的联想,引发人们的议论,引发人们抒情,总而言之,就是引出人们心中想说的话。话题作文写作一般过程审题谋篇立意成文修改话题作文试题的一般结构模式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要求语例1

(2003年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们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要求语话题作文各部分的作用材料语提示语话题语要求语范围解释由头限制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话题作文审题四环节一、审材料与立意1、材料语作用引出话题提供暗示例2、2002年高考试题(材料部分):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前进,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故事背景需要选择如何选择心灵选择选择结果2、如何审材料吃透材料,把握内涵吃准材料,抓住关键(1)吃透材料,把握内涵例3:算盘对主人说:“我有十三根档,每个档还有三个空缺,上框中空一个算珠,下框中空两个算珠,请主人给我填满。”主人给它填满了,可算盘却不能用了。请以“空缺”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寓意:留有空缺,才能发展(2)吃准材料,抓住关键:例6:岸与岸没多少距离/只要有船/或者飞机/或者翅膀……//五湖四海也只是小小寰球山与山并没有多远/只要有车/或者索道/或者脚步……//地球已是一个村落人与人也不隔肚皮/只要有心/或者目光/或者肝胆……//都是最应懂得宽容的灵长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最后一节是关键注意材料只是引子材料一般不做论据不能改写、续写、补写材料二、审提示与立意1、提示语作用解释材料提示话题例9(2002年高考试题):(材料略)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解释材料话题外延话题内涵2、如何审提示逐句研读,理解材料找准角度,把握话题例10:

春天,不单是四季之首的名词。春天与美好在一起。捱过漫漫严冬,人们希望春光永驻;听着谆谆教诲,人们感觉如坐春风。春晖,为诗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图画洋溢生机;孩子们唱着春天的歌谣,老人们唤回青春的记忆。即将告别高中生活的你们,又是怎样感受“春天”,怎样思考“春天”的呢?请以“春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倾诉自己的心声或讲述“春天”的故事。具象抒情抽象记叙三、审话题与立意1、话题语作用给定议题给出范围例11(2002年高考试题):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议题范围2、如何审话题(1)分析词语关系,弄清题义(1)分析短语类型,弄清议题:例12(2001年高考试题):话题:诚信并列短语守信诚实必须两面兼顾,不可偏废例13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亲疏不同认知的态度不同2、抓住关键字眼,弄清范围例16(1999年高考试题):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关键所在给定假设由此展开例子这“选择”必须是发自心灵的趋向真善美的这是关键心灵的选择

例17: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灯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面对诱惑,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呢?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关键所在若谈种种诱惑,则偏离话题比如“尊严”可以切割为以下小话题: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神圣的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科学的尊严不容侵犯;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产生尊严的是理性——对正义的执著,而不是冲动——对虚荣的追求,等等。3、大话题切小话题4、加限制词语缩小范围如“父辈”话题可限定为艰辛的父辈、父辈的遗憾、父辈的辉煌、父辈——执着的一代、对待父辈即对待传统,等等。再如“面对缺陷”这一话题,可以在中间加以限制:面对生理的缺陷、面对个性的缺陷、面对文化品位的缺陷、面对艺术品的缺陷、面对劳动产品的缺陷、面对人类自身的缺陷,等等。

5、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以“压力”为话题写作时,就可以进行如下的思考: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再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方面来写文章。

注意话题是主题话题是范围话题不是中心论点话题不是文章题目四、审要求1、要求语作用给出具体限制例18(2003年高考试题):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话题作文的审题步骤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明寓意明方向明范围明限制例子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謦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

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右左的文章.

“风:有自然界的,有人类社会的;有的可亲可爱,有的可怕可鄙……”请以“风”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再见写作学会记事【写作指导】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所谓的六要素。■时间、地点:往往在文中点出即可。■人物:事是人做的,写事离不开写人,叙事文章重在表现事件的意义和感悟,写人的文章重在刻画人物形象。■起因: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是必须交代清楚的,简要交代即可。■经过和高潮:事件发生的全过程,随着情节的不断发展,事件的经过往往会出现高潮,或者会出现一波三折,这部分应详细具体地写,但不应该啰唆。■结果:整个事件的结尾,一般简要交代即可。写好记事的文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精心选材。选取身边发生的事件,再加以精心挑选。如校园新事、社会新风尚、家庭新故事,都是“滚滚材源”。无论写什么事,一定要是你所熟悉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这样,才能写得生动、具体。2精致结构。清晰的结构能显示出作者清晰的思路。这里的结构有两个方面:一是叙事的六个要素要交代清楚。二是详略要得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能够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要浓墨重彩地写,而与文章主旨关系不大的材料就要略写或不写,这样才显得中心突出。3深化主题。记一件事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向读者讲述一个故事,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件事说明一个道理或所受到的启发等。只有主题深刻,才会给读者以思考、回味和启迪,才会让你的文章更耐读。【写作实践】一、下边这件事写得既简单又干巴,不能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请你帮忙“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提示:1所谓“添枝加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2添加细节,比如:为什么摔跤,摔跤时的惨状,长辈看到后心疼的目光……3融入情感,就要恰当使用一些描写心情、感受的修饰语或句子。【写作例文】好好的天说变就变,正是放学的时候却下起了小雨,还好早上出门的时候妈妈让我带了一把伞。因为雨不大,我把伞拿在手里懒得打开,就和几个好朋友有说有笑地回家,说到高兴的时候禁不住嘻嘻哈哈你追我赶起来……突然我脚下一滑,“啪”地一声摔在地上,立刻感到右手和膝盖火辣辣地疼,耳边听到他们在哈哈大笑。他们看到我龇牙咧嘴的样子就把我拉起来,我低头一看,原来我右脚正好踩在湿滑的石块上,再一看右手掌出血了,校服的裤腿也磕破了。我再也笑不起来,狼狈地回到家里。妈妈看到我,问我怎么了,我低着头不出声,伸出右手。妈妈拿起我的手,立刻大叫起来:“这是怎么了?怎么出血了?”爷爷奶奶闻声从里屋出来:“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我抬头看见他们脸上写满了“着急”。我小声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们。妈妈正在唠叨我“不好好走路”的时候爸爸回来了,他赶紧拿起我的手看了一眼,快步走到摩托车旁,一下子骑到摩托车上,说:“赶快到医院去!”……【点评】经过“添枝加叶”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待得很清楚。与原文比较,一是添加了细节,如摔跤的原因、摔跤的惨状、长辈的反应等。二是融入了情感,如长辈们的语言和行动都包含着疼爱、着急之情。二、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注意题目中“真”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2.要求以记事为主,那就要注意记叙的六个要素,有重点地将这件事写得清楚、完整。3.注意开头、结尾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扣住题目。叙述中要适当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让文章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写作例文】那一次,我真惭愧每当想起那件事,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就感到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啃我的脸一样。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天气非常寒冷,外面刮着凄厉的北风,地上都冻得硬硬的。早上第一节课下后,该做广播操了。我怕冷,真不想出去做操,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琢磨起来。一个念头忽然跳入我的脑海:前天沙晓娟同学说肚子疼,夏老师不是没让她做操吗?我不如也装肚子疼。广播里响起了《运动员进行曲》,同学们照例出去做操了。我坐在位置上,右手捂着肚子,左手放在桌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还不时地哼哼。夏老师走进来,见我这副痛苦模样,便关切地问:“赵志达,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吗?”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额头。“肚子疼。”我无力地点了点头。“要不要到学校诊所,去拿点药吃一下?”“不用了,早晨吃过了,还是有点疼。”“那你今天就别去做操了,以免再受凉,好好休息一会儿,也许就好了。”说完,老师就出去了。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不由暗喜,这么容易就躲过去了!我慢慢走到窗边,看见同学们正迎着大风,整齐而有力地做操。不知什么原因,心里总有点不自在。广播操结束后,同学们回到班上,纷纷围着我嘘寒问暖。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多揉揉就不疼了!”还有的说:“要不,我陪你去学校诊所看一看吧!”我连忙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我吃了药,休息一会儿马上就会好的。”大家听了,也就放心了,一起出去玩了。看着他们玩得正高兴,我脚都发痒了,但因为担心露馅,只好坐在位置上埋头“休息”。第二节上语文课,夏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同学们也踊跃发言。平时我是个爱发言的人,一时忘了自己“生病”,忍不住高高举起手来。当我响亮地答对了问题时,老师不仅肯定我思维敏捷,声音响亮,还当场对我大加表扬:“赵志达同学今天身体不舒服,还这么积极地回答问题,我们大家要好好地向他学习!”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而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仿佛那一个个巴掌正抽在我的脸上似的。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它,就惭愧得脸发热、发烫。因为惰性发作,我撒了谎,欺骗老师,欺骗同学、欺骗自己。而老师的关怀和表扬,同学的问候与情谊,却像寒冬的一缕缕阳光,照在我心上,暖乎乎的。我想,今后再也不能做这种荒唐的事了。【点评】这篇作文细细回味,主要有这样几个亮点:①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串联起众多材料,文脉贯通,组成一个整体。从开始的“怕冷”“不想出去做操”到“不由暗喜”,从“心里总有点不自在”到“担心露馅”,从“心里真不是滋味,脸上火辣辣的”到“惭愧得脸发热、发烫”,这些心理描写与所写的中心事件紧密相关,层层推进,有力地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意思。②描写逼真而又细腻。第2段增添了几句环境描写,使“寒冬”一词得到具体体现,为“我”的怕冷心理作铺垫,也是情节发展的一个外在推动力。③注意前后呼应。结尾点明题旨,呼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感情上不仅再次突出“惭愧”的心理,而且在追忆往昔的基础上,也表达了自己的自责和追悔之情。三、自由作文。从你的日记、读书笔记或随笔中选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以此为,自拟题目,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你的日记、读书笔记或随笔中所记的事情可能极简略,或者仅仅是事情的一个片段,要完成这个写作任务,你就要“补充完整”,并“添枝加叶”。2第一步是要把事情写完整,有头有尾,六要素尽量齐全。3第二步是适当补充一些细节或描写,使叙事看起来不像个流水账,显得充实、丰满。4第三步是要恰当表现出你的情感。你受了感动,感到愤慨,内心不平,或者高兴极了,都要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不干巴,而且有血有肉,让人感动。【写作例文】占课风波当商老师夹着英语课本走上讲台时,同学们都小声嘀咕起来,“哎呀,商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