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次教案)《草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材解读
本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
上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全文
共有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局部。第一局部(第一自然段),写草
原的乐趣。第二局部(第二至第第五自然段),写访问陈巴尔虎旗时
受到蒙古族主人的热情欢送与款待。这局部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
二自然段),写蒙古族主人到几十里外欢送远客。第二层(第三四自
然段),具体写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第三层(第五自然段),写活
动完毕,大家依依惜别。
《草原》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景美、人美、文美,所以我在
教学设计时抓住一个“美"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先让学生说说草原
的“美〃表达在哪(风光美、人情美);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风光美
与人情美的段落,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展品读感悟,走入文本,
感受草原的美。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关键词“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等词以及句子:“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得意,空气是那
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等让学生品读感悟,
从而体会草原风光的美。在教学人情美这局部时,我也是让学生抓住
关键词、句让学生进展品读感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同时在教学设
计时我还在“读"字上下功夫,让学生读有兴趣,读有层次,读有指
导,从而在读中感受草原的美。
二、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
风光。
2、研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
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感受草原的美丽
得意.
教学难点:
L体会第一段草原风光文字的意境美。
2.体会第2自然段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跟随作者老舍到草原去初步领略到了草原
的美,现在谁能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草原的美的[根据学生
答复简单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2、课文中哪些段落是描写风光美的哪些段落是描写人情美的
3、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老舍先生一块儿去领略内蒙古草原的美丽
风光。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度: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
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L自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风光若何作者是抓住哪些风光
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
的奇丽风光,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
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2.细读、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
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若何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
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风光的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让学生边
读边画出重点语句并写上自己的体会。)
相机出示句子:
句子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得意,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
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对比:“空气是那么1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
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若何做
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句子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句子三:”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
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2)图片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句子四:”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似回味着草原的
无限乐趣。"
(1)句子对比: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
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似回味着草原的
无限乐趣。通过句子对比,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
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风光陶醉了,所
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
受
3.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
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
用心赏读吧。
4、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
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
抓住风光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即景抒情,情景交
融。作者在描写初见草原的景物时主要运用了静态描写,为我们展示
一幅草原静态美的图画,但静中又有动,例如写羊群。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层。
L过度:“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
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这是作者访问陈巴尔虎
旗牧业公社途中又看到的美丽风光)
2.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
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
向不错,若何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
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
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
人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四、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
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
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
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答复,提炼板
书:迎接相见款待联欢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
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情
(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
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适宜。
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五、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迎接。
学生自读第二自然的第二层,思考: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
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
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
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缺乏以表达)。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草原的风光美,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
令人向往;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而草原人民的激情相
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的场景更令人难以忘怀,下节课
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蒙古包体会那种令人难忘的场景吧!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3、熟读课文,自学后面的几个自然段。
板书:15.草原
风光美
热情迎接
美人情美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课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景美、人美、文美,作者生动地
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风光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
好客。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
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
美的语言,感受草原的美丽得意。针对本次我们语文组的教研主题“抓
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的理论,我先从理解内容入手,让学生说说
草原的“美”表达在哪(风光美、人情美);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风
光美与人情美的段落,并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展品读感悟,走入
文本,感受草原的美。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抓住关键词“一碧千
里"、"翠色欲流〃、“绿色渲染〃等词以及句子:“那里的天比别
处的更得意,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
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等等同时还结合图片让学生欣赏,再品读感悟、理解、,从而体会草
原风光的美。
以上就是我这节课感到满意的地方。但由于在时间上把握得不够
好,加上自己对电脑操作得不够熟练,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去完成本节
的教学任务,在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时也不到位,板书时不够及时,没
能与学生说时同步进展,提问的面也不够广,优等生、中等生提问次
数多,没有照顾到后进生等,缺乏的地方可真不少呀。总之,这节课
让我感受到,上好一节课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啊,课前备课,了解
学生学情,在进展合理的教学设计,少了哪一环节都不行,要全面把
握才行呀。从这节课也可以看得出自己的课堂还很不成熟,但我会通
过总结经历,取他人之常补自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走向成熟的。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
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
识和进取精神,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尽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语
文课堂充满花香。
《草原》教学设计
老舍先生蒙汉两族碧草云际鄂温克教育分类: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
民族风情。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和老舍先生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
望的土地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
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请大家一起跟我写课题:
17、草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出示生字词:骏马渲染勾勒襟飘带舞拘束羞涩摔
跤鄂温克: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和黑龙江讷河市
等地,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少数从事狩猎业。)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草原的哪些方面1板书:
草原风光民族风情〕
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若何把草原的美妙风
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合作研读,品读玩味
师:谁愿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来读一读:“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
不茫茫。〃
师:(板书: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你读得太好了。你能不能给大家说
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若何的画面。
生:在我眼前是绿色,远一点的是绿色,再远一点的也还是绿色!
草原非常辽阔,放眼望去,草原如同一张巨幅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到
天地相接的地方。
师:我们都要像他这样读书,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茫茫"是
什么意思?
生:视线模糊不清。
师:还记得这首诗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是写草原,为什么一个说“天
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好,
先不着急答复,看看能不能在接下来读书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来,
接着读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这句话:“这次,我看到了草原……我满心的愉快。"
(学生读书,将“清鲜”读成了"新鲜”)
师:你读书的声音真好听!就有一个小地方读错了,大家发现了
吗?
师:“清鲜”和"新鲜”区别在哪里?
生:“清鲜〃和“新鲜〃都有新鲜的意思,但是“清鲜”比"新
鲜"更多一层"干净”的意思。草原的空气和城市的空气不一样,因
为没有污染,所以更干净。
师:是呀,一踏进草原,顿时感到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都
在贪婪地呼吸这清鲜的空气。来,同学们,我们把这种“高歌一曲〃
的喜悦读出来。(学生齐读)
师:草原的天空是那样明朗,它让视线变得更清晰。难怪老舍先
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受
很深,接着读。
生:我喜欢这一句:“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
云际。〃
教师也很喜欢这一句,就是有一个问题不太明白。翠色"欲”流,
流了没有?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来,
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讨论。
生:就好似是一杯水,倒满了就会流出来一样。草原就像一杯水,
绿得像要流出来一样。
生:“翠〃字让人感觉特别的通透,相比之下,“绿”显得死板。
师:嗯,有点感觉了。《翠鸟》这篇课文还记得吗?联系这篇课
文,教师也对比了“翠"和"绿",感觉"翠绿”比一般的绿更鲜亮,
更有光泽,绿得更丰富更饱满,绿得好似都快要流淌下来(流淌的手
势)。班上有学过国画的同学吗?能给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
渲染”吗?
生:当我画国画时,用颜料在纸上渲染的时候,我发现颜料在纸
上向周围慢慢扩散……
师:什么纸?
生:宣纸。
师:接着说,当你在宣纸上用绿色渲染的时候,你会发现什么?
生:我会发现绿色慢慢地向周围渗透。
师:向周围扩散、渗透、流动。请你们轻声再读“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人云际〃是一幅若何的画面。
(学生轻声自由读)
生:我想象当中,草原和天空像是融合在一起。草原是那样的鲜
亮、充满生机。
生:我觉得那些草原就像波浪一样连绵起伏。
师:你的朗读让教师想起了古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
天际流。”真是碧草与蓝天一色呀。教师也想读一读!
(教师范读,学生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是呀,这哪里是绿色在流动,这清楚是生
命的泉水在流淌。(指板书)难怪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我们读书就要这样去读,不仅要读懂文字外表的意思,还要用心去感
悟、用情去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出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
生:我有一个问题。
师:(意外)你说!
生:既然“碧"与"绿"都是绿的意思,为什么用两个不同的词
语来表示?
师:你很善于提问题。来,找一找,在第一自然段中有哪几个词
都是表示“绿”的意思?
生:(在书中找)"绿”"翠""碧"。
师:你们体会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生:防止总是用一个词,有变化,读起来好听。
师: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呀!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四面都有小丘……绿毯绣上了白色大
花。
师:绿色与白色的搭配,多么清新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呀!
师:(出示课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呀!天空赋予了草原
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了草原以生命活力,难
怪老舍先生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置身于此情此
景,老舍先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一(全班齐读句子:“这种境
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
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似回味
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同学们,当你置身于草原这样的美景之中,
你想说点什么呢,你又会做些什么呢?把你最深的感受用一段文字记
录下来,好吗?
是呀,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
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
赏读吧。音乐想起,稍停开场齐读。1出示课件配乐感情朗读)。
7、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多么优美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
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民俗风情。
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
我们就走入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情。
师: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在这几个自然
段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语句中知道的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汇报。
1、草原很大。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出示课件〕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
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若
何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
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①你若何理解“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
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忧有什么不安全。)
②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感受草原的辽阔。
2、热情欢送客人。
(出示课件)突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
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
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奔
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师:如果你认为这段能表达出蒙古人的热情好客,肯定是某些词
或某句话打动了你,能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吗
抓住“飞”、”襟飘带舞〃、“立刻〃等关键词。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我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
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
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同位俩表演场景,感受两族人民团结互助
的心情。)
(五)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含义。
师:奶茶倒上,奶豆腐摆上,敬酒——回敬—再回敬“美丽的
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些羞涩的给客人唱民歌。
草原人民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与客人一起联欢,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太阳已经偏西,可是谁也不肯走。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
草话斜阳。〃(出示课件〕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此时你若何理解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
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若何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
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师:是呀,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真
是:生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千里草原,芳草
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真是:生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
草话斜阳!"
总结完毕: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
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真心希望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永存,
也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永远和睦。让我们再次朗读表达蒙汉两族
人民心声的话语:(生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草原》教学设计(优、全国大奖)
课文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
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风光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送的情景。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勾勒、骏
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
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醒课题。
今年暑假,教师到过一个美丽的地方,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两张照
片,你们看!(演示课件:在草原上的照片)这是哪里呀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是老舍先生的《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参观访
问,记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一
一走进“草原”。
二、自主学文,勾画圈点。
1.整体感知: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是从哪两方面
去写草原的
2.自主研读:草原的风光是若何的请大家静静地默读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生物过程深层流过滤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模拟拉线延长位置探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手术室净化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无塑食品软包涂层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证券交易系统优化研发合同
- 建筑劳务分包合同书4剖析
- 货物长期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智能建筑项目开发合同
- 汽车租赁包月合同
- 学校更夫合同模板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课题申报参考:共同富裕进程中基本生活保障的内涵及标准研究
- 2025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康复医学科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 环保工程信息化施工方案
- 红色中国风2025蛇年介绍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2024年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县分公司工作总结
- 产程中的人文关怀护理
- 开工第一课安全教育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