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1
【真题精选+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真题精选
2019年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
A1/A2型选择题
1.具有一型观测线的基牙()。
A.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大
B.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小
C.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小
D.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离缺隙侧倒凹区也大
E.近缺隙侧与远离缺隙侧均无倒凹区
【答案】:A
【解析】:
一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绘出的观测线,此线在基牙的近
缺隙侧距口面远,远缺隙侧距口面近,即近缺隙侧的倒凹区小,而远缺隙侧的
倒凹区大。
2.全口义齿的前牙要排列成浅覆口,浅覆盖,是因为()。
A.美观
B.排牙方便
C.易于取得前伸口平衡
D.发音清晰
E.天然牙就是浅覆口,浅覆盖
【答案】:C
【解析】:
前牙排成浅覆口、浅覆盖,相对后牙的补偿曲线曲度也小,前伸运动时易达到
多点接触。如前牙排成深覆口,下颌前伸运动时下前牙切缘向下运行的距离就
大,往往超过后牙的牙尖高度,难以取得前伸口平衡。
3.无牙颌牙槽崎终身持续吸收,一般每年为()。
A.0.5mm
B.0.8mm
C.1mm
D.1.2mm
E.5mm
【答案】:A
【解析】:
牙槽喳的吸收速率在牙缺失后前3个月最快,大约6个月后吸收速率显著下
降,拔牙后2年吸收速度趋于稳定,平均每年吸收0.5mm。
4.义齿固位力与卡环臂进入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倒凹的坡度有关,一般()。
A.倒凹的深度应大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小于10°
B.倒凹的深度应大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小于20°
C.倒凹的深度应小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小于10°
D.倒凹的深度应小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小于20°
E.倒凹的深度应小于1mm,倒凹的坡度应大于20°
【答案】:E
【解析】:
一般来说,倒凹深度越大固位力越强,但临床上根据材料不同选择进入的倒凹
深度也不一致,深度一般小于1mm;倒凹坡度约大,固位力越强,临床上要求
坡度应该大于20°才具有良好的固位力。
5.首次接受口腔健康检查的人群应该是()。
A.婴儿
B.幼儿
C.学龄儿童
D.成年人
E.老年人
【答案】:A
【解析】:
一般婴儿在六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牙齿,此时就应该进行口腔检查,包括
口腔黏膜、系带、舌头等。
6.乳牙在口内存留的时间最短是()。
A.6个月
B.2〜3年
C.5~6年
D.10年
E.4~5年
【答案】:C
【解析】:
一般乳牙在6个月时萌出,在6岁左右脱落,在口内存留的时间最短为5〜6
年,长达10多年,也可能由于乳牙滞留停留更久。
7.易于为年幼儿童学习和掌握的刷牙方法是()。
A.Bass刷牙法
B.水平颤动拂刷法
C.Fones刷牙法
D.Smith刷牙法
E.旋转刷牙法
【答案】:C
【解析】:
圆弧刷牙法,又称Fones刷牙法,这种方法最易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解和掌握。
刷牙要领:在闭口的情况下,牙刷进入颊间隙,刷毛轻度接触上颌最后磨牙的
牙龈区,用较快、较宽的圆弧动作,很少的压力从上颌牙龈拖拉至下颌牙龈。
前牙切缘对切缘接触,作连续的圆弧形颤动,舌侧面与腭侧面需往返颤动,由
上颌牙弓到下颌牙弓。
8.拔牙可用旋转力的()。
A.下颌中切牙
B.下颌侧切牙
C.下颌尖牙
D.上颌侧切牙
E.上颌尖牙
【答案】:E
【解析】:
上颌尖牙牙根的横断面为椭圆形并略成三角形,牙根粗大是口腔中最长的,唇
侧骨板较薄。拔除时先向唇侧使用摇动,结合旋转力但幅度要小,最后向唇侧
向牵引拔出。应注意该牙拔除时易发生唇侧牙槽骨骨折和牙龈撕裂。
9.唾液的功能不包括()。
A
消化作用
B
吸收作用
c
溶酶作用
D
冲洗作用
E
排泄作用
【答案】:B
【解析】:
唾液的功能有:消化作用、保护和润滑作用、杀菌和抗菌作用、溶媒作用、清
洁作用、稀释和缓冲作用、黏附与固位作用、缩短凝血时间、排泄作用等。因
此答案选Bo
10.口腔一般感觉的敏感性依次为()。
A.痛觉,压觉〉冷觉〉温觉
B.压觉〉冷觉〉温觉〉痛觉
C.冷觉〉温觉〉痛觉〉压觉
D.温觉〉痛觉〉压觉〉冷觉
E.痛觉〉温觉〉冷觉〉压觉
【答案】:A
【解析】:
口腔感觉主要包括有痛觉、温度觉(冷觉、热觉)、触压觉、本体感觉和味
觉。口腔一般感觉的敏感性依次为:痛觉〉压觉〉冷觉〉温觉。
1L下列关于乳牙、恒牙区别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乳牙体积小,牙冠呈淡黄色
B.乳牙颈崎不突出冠根不分明
C.下颌乳切牙舌面边缘崎比下颌恒切牙明显
D.乳磨牙的形态与相应的恒磨牙形态相似
E.乳磨牙根干短,根分叉小
【答案】:C
【解析】:
乳牙具有下列特点:①乳牙体积小,牙冠短而宽,乳白色。②乳牙颈部缩窄,
唇颈崎、颊颈崎明显突出。面缩窄,冠根分明。③宽冠窄根是乳前牙的特
点,但上颌乳中切牙为宽冠宽根,根尖弯向唇侧。④上颌乳尖牙近中牙尖崎长
于远中牙尖崎,是乳尖牙和恒尖牙中唯一牙尖偏向远中者。⑤下颌第二乳磨牙
3个颊尖等大。⑥下颌乳切牙舌面边缘崎比下颌恒切牙更加明显。
12.婴儿吮吸拇指或使用橡皮奶头引起双侧翼钩处黏膜表面溃疡的是()。
A.自伤性溃疡
B.压疮性溃扬
C.Bednar溃疡
D.Riga-Fede溃疡
E.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答案】:C
【解析】:
在婴儿上腭翼钩处双侧黏膜,有时因用过硬的橡皮奶头人工喂养,经常在该处
摩擦,容易发生溃疡,称Riga-Fede溃疡。
13.牙龈因失去食物按摩废用萎缩是由于()。
A.牙冠轴面凸度过大
B.牙冠轴面凸度过小
C.牙冠轴面无凸度
D.牙冠外展隙不明显
E.以上均不对
【答案】:A
【解析】:
牙冠轴面凸度过大,在咀嚼时食物会直接越过牙龈,对牙龈无按摩作用,会导
致牙龈废用性萎缩。
14.在相同条件下如果固定桥桥体的厚度减半,则其挠曲变量变为()。
A.增加至原来的4倍
B.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增加至原来的6倍
D.增加至原来的8倍
E.增加至原来的9倍
【答案】:D
【解析】:
在相同条件下,如果固定桥桥体的长度增加1倍,则其挠曲变形量增加至原来
的8倍,如果固定桥桥体的厚度减半,则其挠曲变形量增加至原来的8倍。
15.检查某班15岁学生50名,其中幽病者10人,龈失补牙数为:D=70,M=
2,F=8,胡失补牙面数为:D=210,M=10,F=15,这班学生耦面均为
()O
A.0.8
B.1.4
C.1.6
D.4.2
E.4.7
【答案】:E
【解析】:
幽均=龈、失、补牙数之和/受检人数;龈面均=龈、失、补牙面数之和/受检
人数。因此题中龈面均=(210+10+15)/50=4.70
16.腺泡细胞的病理学特征是()。
A.肿瘤细胞含特征性嗜碱性颗粒
B.由肿瘤上皮与黏液样、软骨样结构构成
C.细胞形态学上的一致性与组织结构的多样性
D.由含嗜酸性颗粒的柱状细胞和淋巴样组织构成
E.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构成
【答案】:A
【解析】:
腺泡细胞呈圆形或多边形,大小一致,多具有特征性的嗜碱性颗粒状胞质,似
正常腺泡细胞。颗粒PAS染色阴性。无颗粒的细胞也可存在,甚至可称为肿瘤
的主要成分。瘤细胞胞核小而深染,偏心位,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多排成片
块,软骨样或腺泡状,具有分泌功能。
17.细胞壁中脂类含量最多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淋病杂瑟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伤寒沙门菌
E.结核分枝杆菌
【答案】:E
【解析】: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细长略弯曲,0.41umX(1-4)um,有时呈分
枝状排列。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不易着色,经齐尼抗酸染色呈红色,无菌毛
和鞭毛,不形成芽胞,有荚膜。
18.一般情况含氟涂料应用的频率是()。
A.5次/年
B.2次/年
C.4次/年
D.3次/年
E.1次/年
【答案】:B
【解析】:
含氟涂料需定期使用,一般情况下一年2次即可达到有效的预防效果。而对易
患制人群,一年可用2〜4次。
19.下列不属于软腭肌的是()。
A.腭降肌
B.腭帆张肌
C.腭咽肌
D.腭帆提肌
E.腭舌肌
【答案】:A
【解析】:
软腭是硬腭或骨性上颗后方的延伸构造。其主要由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舌
肌、腭咽肌及悬雍垂等五块肌肉所构成,只有悬雍垂属于软腭的内在肌,其余
皆为附着于其他外在构造。因此答案选A。
20.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机构采取责
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处理的情形是()。
A.未对突发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B.未及时诊断不明原因的疾病
C.未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
D.未履行突发事件报告职责
E.未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
【答案】:D
【解析】:
医疗卫生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
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
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纪律处分,造成传
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结果,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其刑事责任:①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隐瞒、缓报或者谎
报的。②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的。③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
行突发事件监测职责的。④拒绝接诊病人的。⑤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
挥部调度的。
21.与药物性牙龈肥大有关的药物是()。
A.环抱素A
B.螺旋霉素
C.多西环素
D.阿莫西林
E.甲硝嘤
【答案】:A
【解析】:
癫痫患者长期服用苯妥英钠,使原来已有炎症的牙龈组织发生纤维性增生。钙
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维拉帕米等和免疫抑制剂环抱素也可引起
药物性牙龈肥大。硝苯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具有扩张
周围血管和冠状动脉的作用。A项,环抱素A为免疫抑制剂,常用于器官移植
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22.上颌第一磨牙麻醉的神经是()。
A.鼻腭神经、腭前神经、腭后神经
B.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腭前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鼻腭神经
D.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上牙槽前神经
E.上牙槽中神经、鼻腭神经、腭前神经
【答案】:B
【解析】:
上颌第一磨牙的颊侧近中颊尖由上牙槽中神经支配,远中颊尖由上牙槽后神经
支配,腭侧由腭前神经支配,因此在麻醉时应该麻醉这三根神经。
23.根尖肉芽肿的上皮主要来源于()。
A.缩余釉上皮
B.Malassez上皮剩余
C.牙龈上皮
D.牙板上皮
E.腺上皮
【答案】:B
【解析】:
根尖肉芽肿可见增生的上皮团或上皮条索,相互交织成网状,这些上皮来源于
Malassez上皮剩余。
24.胆汁中胆汁酸盐在消化道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蛋白质吸收
B.促进核酸吸收
C.促进脂质吸收
D.促进矿物质吸收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
胆汁酸的立体构型具有亲水和疏水两个侧面。这种结构特点赋予胆汁酸很强的
界面活性,成为较强的乳化剂,使脂类在水中乳化成3〜101um的细小微团,
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类的消化产物又与胆汁酸盐结合,并汇入磷脂等形成直
径只有20um的混合微团,利于通过小肠黏膜的表面水层,促进脂类物质的吸
收。
25.腺样囊性癌的病理特点是()。
A.实性型中肿瘤细胞无变性坏死
B.肿瘤间质不伴有玻璃样变
C.肿瘤局限有包膜
D.肿瘤细胞可形成小管状或条索状结构
E.肿瘤细胞发生明显钙化
【答案】:D
【解析】:
腺样囊性癌根据肿瘤细胞类型和排列方式分为三种组织类型:①腺性(筛状)
型:主要特点是肿瘤细胞团块内含有筛孔状囊样腔隙,与藕的断面相似;筛孔
内充满嗜酸性或嗜碱性黏液样物质,腔隙周围有基底膜样结构。②管状型:主
要特点是以肿瘤细胞形成小管状或条索状结构为主。管状结构的内层衬有导管
细胞,外层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③实性型: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上皮
团,大的团块中心组织可变性坏死,管状和筛孔状结构较少。实性型通常比其
他前两种类型容易复发和早期转移,预后差。
26.口腔流行病学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B.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
C.了解人群口腔健康和疾病的分布状况
D.为口腔健康促进的实施提供保障
E.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
【答案】:D
【解析】:
口腔流行病学作用:①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疾病的分布状态:口腔流行病学可
用于对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描述,横断面调查是描述性口腔流行病学最常用
的方法。②研究口腔疾病的病因和影响流行的因素:横断面调查可以提供某种
或某些疾病流行因素的线索,形成危险因子假设,然后用分析性流行病学的方
法对该危险因子进行验证,借以判断该疾病可能的病因。③研究疾病预防措施
并评价其效果:口腔流行病学也可用于口腔疾病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的研究,
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④监测口腔疾病流行趋势:口腔流行病学还可用于口腔
疾病发展趋势的监测,以观察各种因素对口腔疾病流行的影响。⑤为制定口腔
卫生保健规划提供依据: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口
腔保健规划的主要依据。
27.面部的发育来自()。
A.上颌突和球状突
B.侧腭突和球状突
C.侧腭突和侧鼻突
D.额鼻突和下颌突
E.侧腭突和上颌突
【答案】:D
【解析】:
面部的发育来自于第一鲍弓和额鼻突衍化出的面突,它们是额鼻突衍化出的一
个中鼻突(包括球状突)和两个侧鼻突;第一鲤弓即两个下颌突及其衍化出来
的两个上颌突。
28.氯己定和氟化亚锡联合用于控制菌斑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A.应用氯己定后15~20分钟再用氟化亚锡
B.应用氯己定后90分钟再用氟化亚锡
C.应用氯己定后5分钟再用氟化亚锡
D.应用氯己定后6〜10分钟再用氟化亚锡
E.应用氯己定后30〜60分钟再用氟化亚锡
【答案】:E
【解析】:
当与氟化亚锡一起用于预防项目时,应在用洗必泰液(氯己定商品名)含漱后
30〜60分钟再用氟化亚锡,防止两者混合使用时效果相互抵消。
29.牙周翻瓣术中颊舌侧龈缘高度差别很大,应采用的缝合方式为()。
A
冠向复位缝合
B
锚式缝合
c
水平褥式缝合
D
悬吊缝合
E
牙间间断缝合
【答案】:D
【解析】:
悬吊缝合是利用术区的牙齿来悬吊固定龈瓣。适用于颊、舌两侧龈瓣高度不一
致时,使每侧龈瓣分别在所复位的水平紧密地贴合于牙与骨面,不易发生松脱
或过大张力。包括:单个牙的双乳头悬吊缝合、单侧和双侧连续悬吊缝合。
30.患儿,九岁半,乳IV缺失,乳V因根尖周病做根管治疗后,采用的间隙保持
器是()。
A
带环(全冠)丝圈保持器
B
舌弓保持器
c
远中导板保持器
D
充填式保持器
E
可摘式间隙保持器
【答案】:A
【解析】:
带环(全冠)丝圈保持器适应证:单侧或双侧单个乳磨牙早失;第二乳磨牙早
失,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如果基牙牙冠破坏较大,可以制作预成冠式丝圈保
持器。
31.下牙咬合时,牙周组织所承受实际咀嚼力量称为()。
A.力
B.咀嚼效率
C.咀嚼肌力
D.咀嚼周期
E.牙周潜力
【答案】:A
【解析】:
力是指上、下牙咬合时,牙周组织所承受之力。这种牙齿所承受的实际咀嚼
力量,临床上称为咀嚼压力,亦称力。力的大小,因人而异,同是一人,
也依其年龄、健康状况及牙周膜的耐受阈大小而有所不同。
32.在腮腺浅叶前缘由上到下依次为()。
A.面神经额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
B.面神经额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下颌缘支
C.面动脉、面横动脉、面神经额支、腮腺导管
D.面横动脉、面神经额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面神
经下颌缘支
E.面神经额支、面横动脉、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
【答案】:D
【解析】:
腮腺浅叶上缘神经血管排列从后向前依次为:颍浅静脉、耳颍神经、颗浅动
脉、面神经飘支及做支;腮腺浅叶前缘神经血管排列从上向下依次为:面横动
脉、面神经额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及下颌缘支;腮腺
浅叶下端神经血管排列从前向后依次为:面神经下颌缘支、面神经颈支、下颌
后静脉。
33.7个月婴儿,医院出生,根据其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完成计划免
疫和预防接种应不包括()。
A.卡介苗
B.乙型肝炎疫苗
C.百白破三联针
D.脊髓灰质炎疫苗
E.麻疹减毒活疫苗
【答案】:E
【解析】:
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A项,卡介苗:出生时;B项,乙肝疫苗:出生时、一
个月、6个月;C项,百白破疫苗:3个月、4个月、5个月;D项,脊髓灰质炎
疫苗:2个月、3个月、4个月;E项,麻疹减毒活疫苗:8个月;6〜7岁复
种。题中除了麻疹疫苗为第8个月注射,其他均为7个月前接种完成,因此答
案选E。
34.细菌内毒素的特征是()。
A.只有革兰阴性细菌产生
B.少数革兰阳性细菌产生
C.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
D.抗原性强
E.不耐热
【答案】:A
【解析】: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成分,因此只能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35.咀嚼肌收缩所发挥的最大力是()。
A.咀嚼压力
B.咀嚼肌力
C.最大力
D.力
E.牙周潜力
【答案】:B
【解析】:
咀嚼肌收缩所发挥的最大力是咀嚼肌力。A项,咀嚼压力又称力,是咀嚼时
牙齿实际承受的咀嚼力量。B项,咀嚼肌力又称咀嚼力,是指咀嚼肌收缩所能
发挥的最大力。CE两项,最大力又称牙周潜力,是指牙周组织能承受的最大
力。因此答案选B。
36.日常咀嚼食物所需的力是()。
A
10〜20kg
B
5~20kg
c
20〜30kg
D
3~30kg
E
30〜40kg
【答案】:D
【解析】:
日常咀嚼食物所需的力3〜30kg,但这并不是最大力,剩余的力量储存在牙
齿的牙周膜中。
37.可释放组胺引起哮喘反应的白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嗜酸性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嗜碱性细胞
【答案】:E
【解析】: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的嗜碱性颗粒储存有肝素、白三烯、组胺和嗜酸性
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生物活性介质。
38.女,28岁,腹痛,发热,呕吐1天。体查:T38.9℃,P120/分,双肺呼
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
痛(十)。血常规:Hb120g/L,WBC10.2X107L,N0.85,Pit202X107LO
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标本病理可见阑尾壁各层大量弥漫性浸润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巨噬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中性粒细胞
【答案】:E
【解析】:
阑尾炎实验室检查中常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阑尾炎术中典型
病理表现:阑尾壁各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阑尾炎症可刺激输尿管或
膀胱,尿中可出现少量红细胞、白细胞,应除外泌尿系结石等病变。
39.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
A.磷壁酸
B.脂多糖
C.脂蛋白
D.脂质
E.肽聚糖
【答案】:E
【解析】:
肽聚糖或称作黏肽或胞壁质,为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细菌所特有。革兰氏阳
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及五肽交联桥三部分构成。革兰氏阴性菌
的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40.上牙槽中神经需要注射什么麻醉?()
A.上颌结节
B.眶下
C.鼻腭
D.腭前
E.翼下颌
【答案】:B
【解析】:
上颌神经进入眶下裂后改称眶下神经。发出上牙槽中神经和上牙槽前神经。上
牙槽中神经分布于上颌前磨牙和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及其牙周膜、牙槽
骨、颊侧牙龈及上颌窦黏膜;上牙槽前神经分布于上颌前牙及其相应的牙周
膜、牙槽骨、唇侧牙龈及上颌窦黏膜。在麻醉上牙槽中神经时应该进行眶下注
射。
41.某患者右下颌角骨折,X线片示骨折线位于角前切迹,关于其骨折移位的可
能性,哪一项是正确的?()
A.骨折移位可能发生窒息
B.前骨折段向下内移位,后段向前上移位
C.前骨折段向前上移位,后段向下内移位
D.前骨折段向后移位
E.不发生移位
【答案】:B
【解析】:
下颌角骨折:骨折线正位于下颌角,且骨折线两侧都有咬肌与翼内肌附着时,
骨折段可不发生移位。如骨折线位于这些肌肉附着处之前,前骨折段因降颌肌
群的牵拉而向下内移位,后骨折段则因升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上前移位。
A3/A4型选择题
L(共用题干)
2008年共发生200例某病病人,在2008年年初已知有800例病人,年内因该
病死亡40例,年中人口数1000万,如果该病的发生和因该病死亡的事件均匀
分布在全年中,则
(1)2008年该病的发病率(1/10万)是()。
A.2.0
B.8.0
C.10.0
D.1.6
E.0.4
【答案】:A
【解析】:
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某病新发生的病例数,分母是暴露人口,指有可能发生该
病的人群,对那些不可能患该病的人,如传染病的非易感者(曾患某病的
人)、有效接种疫苗者,不能算作暴露人口。题中分子为200,分母为1000
万,因此发病率(1/10万)为2.0。
(2)2008年期间该病的患病率(1/10万)是()。
A.0.4
B.8.0
C.1.6
D.10.0
E.2.0
【答案】:D
【解析】:
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
例。患病率的分子包括调查期间被观察人群中所有的病例,分母为被观察人群
的总人口数或该人群的平均人口数。题中分子为1000(200+800),分母为
1000万,因此患病率(1/10万)为10.0。
(3)2008年期间该病的死亡率(1/10万)是()。
A.2.0
B.8.0
C.10.0
D.1.6
E.0.4
【答案】:E
【解析】:
死亡率指在一定期间(通常为1年)内,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
因)的频率。其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可能发生死亡事件的总人口数(通常
为年中人口数)。题中分子为40,分母为1000万,因此死亡率(1/10万)为
0.4o
Bl型题
1.(共用备选答案)
A.双板区撕裂
B.关节囊扩张
C.叫突囊样变
D.关节盘前附着断裂
E.关节盘前移位
(1)最常见的颈下颌关节紊乱病是()。
【答案】:E
【解析】:
颍下颌关节紊乱病好发于青壮年,以20〜30岁患病率、就诊率最高。颗下颌关
节紊乱病并非指单一疾病,它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相同或相似临床
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一般都有颍下颌关节区和/或咀嚼肌肌痛、下颌运动异
常和伴有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及杂音等三类症状。最常见的颍下颌
关节紊乱病为关节盘前移位。
(2)属于颍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是()。
【答案】:C
【解析】:
骨关节病或骨关节炎,影像学和关节内镜等检查可以发现关节骨、软骨和关节
盘的退行性改变。X线片可见骨质吸收、破坏、增生硬化、囊样变等,可伴有
关节盘穿孔。
2.(共用备选答案)
A.鼻畸形整复术
B.腭裂整复术
C.牙槽突植骨术
D.正畸矫治器
E.唇裂整复术
⑴双侧唇腭裂欲恢复牙弓形态和改善鼻畸形,采用()。
【答案】:C
【解析】:
牙槽突裂手术包括软组织裂隙或瘦口关闭和骨组织移植两部分。以往常分二期
手术,先关闭软组织裂隙而后再进行植骨术。其目的是通过植骨使牙槽突恢复
骨的连续性和关闭软组织裂隙。牙槽突植骨术作用:为裂隙邻近和未萌出的牙
提供骨的支持、封闭口鼻瘗和牙槽突裂、提供稳固的上颌牙弓、为支撑唇和鼻
底提供一个稳固的支架,进而恢复牙弓形态,改善鼻畸形。
(2)最可能导致双侧唇腭裂患者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是()。
【答案】:B
【解析】:
唇腭裂整复术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患者(尤其是腭裂术后)会逐渐出现
不同程度的牙颌面继发畸形,特别是上颌与面中份的严重发育不足。
3.(共用备选答案)
A.斜行组
B.牙槽崎组
C.根尖组
D.根间组
E.越隔组
(1)纤维量最多,力量最强的是()。
【答案】:A
【解析】:
斜行组:是牙周膜中数量最多、力量最强的一组纤维。除牙颈部和根尖区外,
纤维方向向根方倾斜约45°,埋入牙槽骨的一端近牙颈部,将牙悬吊在牙槽窝
内。这种结构可将牙承受的咀嚼压力转变为牵引力,均匀地分散到牙槽骨上。
⑵保持牙的直立的是()。
【答案】:B
【解析】:
牙槽崎组:纤维起于牙槽崎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牙颈部的牙骨
质。此纤维存在于颊舌侧,邻面无此纤维。其功能是将牙向牙槽窝内牵引,抵
抗侧方力,保持牙的直立。水平组:在牙槽崎纤维的根方,呈水平方向分布,
与牙弓的平面大致平行。一端埋入牙骨质,另一端埋入牙槽骨中,是维持牙直
立的主要力量,并与牙槽崎纤维共同对抗侧方力,防止牙侧方移动。该题问的
是保持牙直立的纤维,应该为牙槽崎组,两者易混淆,注意区分。
(3)防止牙根向冠方移动()。
【答案】:D
【解析】:
根间组:只存在于多根牙,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至根分叉区牙骨
质,有防止牙根向冠方移动的作用。
4.(共用备选答案)
A.游离神经末梢
B.Muffini环形小体
C.鲁菲尼小体
D.克劳斯终球
E.本体感受器
⑴口腔黏膜的热觉感受器为()。
【答案】:C
【解析】:
口腔温度觉感受器主要分布于口腔黏膜。口腔黏膜的温度觉有热觉与冷觉。通
常认为热觉感受器为鲁菲尼(Ruffini)小体,冷觉感受器为克劳斯(Krause)
终球。
⑵口腔黏膜的冷觉感受器为()。
【答案】:D
【解析】:
口腔温度觉感受器主要分布于口腔黏膜。口腔黏膜的温度觉有热觉与冷觉。通
常认为热觉感受器为鲁菲尼(Ruffini)小体,冷觉感受器为克劳斯(Krause)
终球。
5.(共用备选答案)
A.后退接触位
B.侧颌位
C.下颌姿势位
D.前伸位
E.牙尖交错位
⑴咀嚼肌肌力闭合道的终点位是()。
【答案】:E
【解析】:
牙尖交错位的特点:①上、下颌牙处于牙尖交错、最广泛、最紧密的接触关
系;②大部分人的牌突基本处于下颌窝中央的位置,此时牌突前斜面、关节盘
中间带、关节结节后斜面三者之间保持密切接触;③双侧口颌肌群收缩对称、
有力,作用协调;④牙尖交错位可重复;⑤牙尖交错位在人的一生中相对稳
定,但也是逐渐变化的;⑥该位置是咀嚼肌肌力闭合道的终点。
(2)踝突处在正中颌位的是()。
【答案】:A
【解析】:
后退接触位:从牙尖交错位下颌可以向后移动约1mm,此时,前牙不接触,只
有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叫突在下颌窝的位置是下颌的生理性最后位,不能
再向后退,从此位置开始下颌可以作侧向运动和单纯钱链运动。下颌的这个位
置称为后退接触位。后退接触位与正中关系两者确定的方法不同,但后退接
触位也是黑突在下颌窝中最上、最前(最中)位时发生上、下牙咬合接触的
关系,因此,一般认为与正中关系是同一位。
(3)能够发挥切割功能的颌位是()。
【答案】:D
【解析】:
前伸颌位指下颌前伸时,相对于上颌位于下颌姿势位前方的下颌位置。比
较稳定的前伸颌位包括对刃颌位(或切颌位)及最大前伸颌位。在对
刃时上下前牙可以起到切割食物的作用。
6.(共用备选答案)
A.
民
C
D.
E.
(1)近中舌沟()。
【答案】:D
【解析】:
S面:似卵圆形,颊侧明显宽于舌侧。颊尖长大而舌尖特小,两尖均偏近
中。颊、舌尖三角崎相连横过面形成横喳,是该牙的重要解剖标志。横崎将
面分成较大的远中窝和较小的近中窝。近中沟跨过边缘崎至舌面,称为近中
舌沟。
⑵近中沟延伸到面()。
【答案】:A
【解析】:
耳]面:外形为轮廓明显的六边形,颊侧宽于舌侧,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近中边缘崎长于远中边缘崎,颊边缘喳长于舌边缘崎。有颊舌两尖,颊尖
长大锐利,舌尖短小圆钝,颊尖偏远中,舌尖偏近中。面中央凹下形成中央
窝,由近中点隙发出的沟越过近中边缘崎至近中面,称为近中沟,是上颌第一
前磨牙的特有解剖标志。
7.(共用备选答案)
A.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B.腺样囊性癌
C.恶性多形性腺瘤
D.黏液表皮样癌
E.腺泡细胞癌
⑴肿瘤类型分为筛,管,实性型三型的肿瘤是()。
【答案】:B
【解析】:
腺样囊性癌根据肿瘤细胞类型和排列方式分为三种组织类型:①腺性(筛状)
型:主要特点是肿瘤细胞团块内含有筛孔状囊样腔隙,与藕的断面相似;筛孔
内充满嗜酸性或嗜碱性黏液样物质,腔隙周围有基底膜样结构。②管状型:主
要特点是以肿瘤细胞形成小管状或条索状结构为主。管状结构的内层衬有导管
细胞,外层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③实性型: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等的上皮
团,大的团块中心组织可变性坏死,管状和筛孔状结构较少。实性型通常比其
他前两种类型容易复发和早期转移,预后差。
(2)细胞形态一致,组织结构多样性及浸润生长()。
【答案】:A
【解析】:
镜下见,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的特征是细胞形态的一致性、组织结构的多样性
及浸润性生长方式。肿瘤细胞主要由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和肿瘤性导管上皮细胞
构成。
8.(共用备选答案)
A.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B.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C.闭锁性牙髓炎
D.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E.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1)炎性增生的牙髓组织从露随孔穿出。()
【答案】:D
【解析】: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此型牙髓病不常见,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的牙髓组织增
生呈息肉状经露髓孔突出,又称为牙髓息肉。
⑵血管扩张充血,脓液溢出,组织水肿。()
【答案】:A
【解析】:
由雅所致的早期病变局限在斜洞下方,可见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液体
成分渗出,组织水肿,水肿液集聚于微血管周围和结缔组织间,沿着血管壁有
炎症细胞游出和纤维蛋白渗出,此时称急性浆液性牙髓炎。
⑶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包括的脓肿形成,无穿髓孔。()
【答案】:C
【解析】:
慢性闭锁性牙髓炎与幽损相对应的牙髓在缓慢、低毒的作用下常表现为慢性的
炎症过程,血管扩张充血,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或有毛细血
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肉芽组织形成,渗出不明显。有时有成束的胶原纤维将
炎症区和尚好的牙髓隔开。若机体抵抗力弱而刺激较强时,可形成慢性脓肿,
脓肿周围有肉芽组织、纤维组织壁包绕,使脓肿局限静止。
9.(共用备选答案)
A.颊黏膜
B.舌背
C.硬腭
D.舌腹
E.唇红
(1)味蕾最多的是()黏膜。
【答案】:B
【解析】:
舌背黏膜表面有许多小突起,称为舌乳头。可将舌乳头分为丝状乳头、菌状乳
头、轮廓乳头和叶状乳头等,这些乳头上分布味蕾。舌背黏膜是味蕾最多的黏
膜。
(2)属于咀嚼黏膜的是()黏膜。
【答案】:C
【解析】:
咀嚼黏膜包括硬腭黏膜和牙龈黏膜,承受咀嚼压力,特点是上皮较厚,上皮表
层有正角化或不全角化,有粒层,细胞间隙宽并见细胞间桥;固有层厚,胶原
纤维粗大,排列紧密呈网状,固有层的乳头多而长,与上皮钉突呈指状镶嵌,
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可有效地防止上皮在外力作用下与下面结缔组织分开。
咀嚼黏膜或借固有层直接附在骨膜上,形成黏骨膜或借黏膜下层与骨膜相连。
⑶属于特殊黏膜的是()黏膜。
【答案】:B
【解析】:
特殊黏膜为舌背黏膜,其在功能上属咀嚼黏膜,但又有相当的延伸度,有被覆
黏膜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其表面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乳头,部分乳头上皮内还有
味觉感受器。
10.(共用备选答案)
A.出生时,1个月,3个月
B.出生时,1个月,6个月
C.2个月,3个月,4个月
D.3个月,4个月,5个月
E.4个月,5个月,6个月
(1)1岁内婴儿乙肝疫苗接种时间为()。
【答案】:B
【解析】:
乙肝疫苗:新生儿在首次接种(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后1个月和6个
月再分别接种1次疫苗,乙肝母亲的新生儿联合用HBIG及乙肝疫苗用于阻断乙
型肝炎病毒围生期母婴的传播。
(2)1岁内婴儿百白破三联针疫苗接种时间为()。
【答案】:D
【解析】: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
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百白破三联针),1
岁内婴儿百白破三联针疫苗接种时间为3个月,4个月,5个月。
11.(共用备选答案)
A.10〜30天
B.12小时
C.9天后
D.6小时后
E.6天后
(1)菌斑显示剂着色一般是多久后?()
【答案】:B
【解析】:
一般12小时的菌斑便可被菌斑显示剂着色,早期菌斑增长较快,成熟时则较
慢,9天后便形成各种细菌的复杂生态群体,约10~30天的菌斑发展成熟达高
峰。
(2)菌斑形成后,复杂生态群形成时间()。
【答案】:C
【解析】:
一般12小时的菌斑便可被菌斑显示剂着色,早期菌斑增长较快,成熟时则较
慢,9天后便形成各种细菌的复杂生态群体,约10〜30天的菌斑发展成熟达高
峰。
⑶菌斑成熟并达高峰的时间是()。
【答案】:A
【解析】:
一般12小时的菌斑便可被菌斑显示剂着色,早期菌斑增长较快,成熟时则较
慢,9天后便形成各种细菌的复杂生态群体,约10〜30天的菌斑发展成熟达高
峰。
12.(共用备选答案)
A.氢氧化钙
B.甲醛甲酚
C.次氯酸钠
D.双氧水
E.氯仿
⑴用于根管内封药的药物是()。
【答案】:A
【解析】:
常用的根管消毒封药药物:①氢氧化钙:目前最主要的根管内消毒药物。氢氧
化钙因可在水中释放氢氧根离子、产生强碱性环境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②
樟脑酚(CP):樟脑酚所含的氯和酚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樟脑和薄荷有一定的
镇痛作用,对根尖周组织有轻微刺激。用于根管封药时可将药捻置于根管或药
球置于髓腔。③甲醛甲酚(FC):杀菌能力最强,但由于这类药物挥发性强,
有效作用时间短,毒副作用较大,可作为半抗原,与牙髓根尖周围组织的宿主
蛋白结合,形成免疫原引起抗原免疫反应,国际上不推荐使用。
(2)能溶解有机质的药物是()。
【答案】:C
【解析】:
次氯酸钠具有杀菌作用和较强的溶解组织的作用,一般认为2.5%~5.25%的浓
度对残余牙髓组织和有机碎屑的溶解作用最明显。根管冲洗时必须同时使用橡
皮障,防止药液对口腔黏膜的直接刺激。
13.(共用备选答案)
A2岁
B.12个月内
C.9个月内
D6个月内
E.3岁以上
⑴儿童第一次口腔检查应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的()。
【答案】:D
【解析】:
儿童的第一次口腔检查应在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请医师帮助判断儿童
乳牙萌出情况并评估其患踽病的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口腔卫生指导并建立婴
儿的口腔健康档案。
⑵口腔不良习惯需要到医院矫治戒除的年龄是()。
【答案】:E
【解析】:
3岁以上的儿童仍有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如
果不能通过劝导方法戒除,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矫治帮助其尽早戒除。对有
踽病儿童应及早治疗,避免单侧咀嚼。对有口呼吸习惯的儿童应检查其上呼吸
道是否通畅,治疗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鼻甲肥厚等,以保证呼吸道的通
畅,纠正口呼吸。
14.(共用备选答案)
A.一类洞
B.二类洞
C.三类洞
D.四类洞
E.五类洞
(1)下颌尖牙的斜损仅位于远中面,由此制备DL洞在G.V.Black窝洞中属于
()O
【答案】:C
【解析】:
三类洞:为发生于前牙邻面未损伤切角的踽损所制备的窝洞,包括切牙、尖牙
的邻面洞、邻舌面洞(DL洞)、邻唇面洞。以切牙的邻腭面洞为典型代表。
⑵由下颌第一磨牙颊点隙龈制备的B0洞在G.V.Black窝洞中属于()。
【答案】:B
【解析】:
二类洞:为发生于后牙邻面的踽损所制备的窝洞,称为二类洞。包括磨牙和前
磨牙的邻面洞、颊面洞(B0洞)、邻面洞和邻颊(舌)面洞,以磨牙邻
面洞为典型。
15.(共用备选答案)
A.生物因素
B.核辐射
C.饮酒
D.光辐射
E.咀嚼槟榔
(1)最易引发斜洞的危险因素为()。
【答案】:A
【解析】:
踽病的主要致牖因素包括细菌、牙菌斑、食物以及牙齿所处的环境等。从病因
学角度而言,制病也属于牙体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因此最易引发斜洞的
危险因素为生物因素。
(2)最易引发唇红部癌的因素为()。
【答案】:D
【解析】:
光辐射(波长320〜400nm)是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强烈光照也是
唇红部癌的原因之一,多发生在下唇,农民与户外工作人员患病率高,农民患
唇红部癌是城市居民的2倍。
2016〜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真题精选及详
解
A1/A2型选择题
1.小儿有牙齿18颗,会用汤匙吃饭,能说2〜3个字拼成的短语,其年龄为
()O
1岁
AB.1岁
2
C岁
2岁
D.
E.3岁
【答案】:C
【解析】:
乳牙一共20颗,半岁时开始萌出,待2岁半左右出齐。题干中患儿共18颗
牙,故说明小儿即将完成整个乳牙出牙过程,年龄应早于并且接近2岁半,因
此答案选Co
2.舌动脉在颈部哪里分支?()。
A.甲状软骨上缘
B.甲状软骨下缘
C.平舌骨大角
D.平舌骨大角上缘
E.平舌骨大角下缘
【答案】:c
【解析】:
舌动脉在甲状腺上动脉稍上方,于舌骨大角处,舌动脉起自颈外动脉前壁。行
向上前内方,于舌骨上方、舌下神经内侧,经舌骨舌肌后缘的深面进入舌内,
分支营养舌肌、舌和口底黏膜、腭扁桃体、下颌牙龈和舌下腺等。舌动脉在末
至舌骨舌肌深面之前的一段,表面有舌下神经同行,此段舌动脉位置浅表,需
结扎舌动脉时可在此进行
3.坏死性腺小叶鳞状上皮化生,病理表现不包括()。
A.溃疡周围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
B.腺上皮异常增生
C.溃疡形成
D.腺小叶鳞状团细胞形成
E.腺小叶坏死,腺泡溶解消失,黏液外溢
【答案】:B
【解析】:
坏死性腺小叶鳞状上皮化生的病理表现为:①溃疡周围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
生;②腺小叶坏死,腺泡溶解消失,黏液外溢形成黏液池;③腺导管有明显的
鳞状化生,形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岛或上皮条索。腺体内有弥散的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4.黏液性细胞的组织学特点是()。
A.胞质内含嗜酸性颗粒
B.胞质内含角质颗粒
C.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
D.胞质透明呈网状结构
E.细胞内含酶原颗粒
【答案】:C
【解析】:
黏液性细胞:核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除在核周的少量胞质嗜碱性外,大部
分胞质几乎不着色,成泡沫或空泡状。电镜下基底部胞质中有一定的粗面内质
网,核上区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极丰富的粗大黏原颗粒。如杯状细胞就是
一种散在分布的黏液性细胞。
5.女,20岁。左面颊、颍部及眼睑巨大葡萄状血管瘤,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该
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A.经导管栓塞加手术治疗
B.左侧颈外动脉结扎
C.手术治疗
D.3%鱼肝油酸钠注射
E.激光治疗
【答案】:A
【解析】:
葡萄状血管瘤即动静脉畸形,以往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
展,经导管栓塞技术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因此答案选A。
6.关于上颌窦癌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肿瘤发生自上颌窦上壁时,可出现眼球突出和复视
B.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外壁时,可表现为面部及鼻唇沟肿胀
C.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后壁时,可侵及蝶窦及翼板
D.肿瘤发生自上颌窦下壁时,可侵入翼腭窝引起张口困难
E.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内壁时,可出现鼻塞、出血
【答案】:D
【解析】:
肿瘤发生自上颌窦下壁时,先引起牙齿松动、疼痛、龈颊沟肿胀,如将牙痛误
诊为牙周炎等而将牙拔除时,则创口不能愈合,形成溃疡,肿瘤突出于牙槽
部。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后壁时,可侵入翼腭窝而引起张口困难。
7.关于口腔局麻药物,描述不正确的是()。
A.阿替卡因属于酯类局麻药
B.普鲁卡因和丁卡因属于酯类局麻药
C.布比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麻药
D.口腔局麻药可分为酯类和酰胺类
E.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麻药
【答案】:A
【解析】:
常用的局麻药物按结构分为酯类和酰胺类。①酯类局麻药有普鲁卡因和丁卡
因。②酰胺类有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阿替卡因、甲哌卡因和丙胺卡因。
8.皮下注射破伤风抗病毒(TAT)被动免疫的有效期是()。
A.14天
B.5天
C.7天
D.终生
E.10天
【答案】:E
【解析】:
临床常用被动免疫:尽早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尽早注射可起预防作
用,但其作用短暂,有效期为10天左右,因此对深部创伤,潜在厌氧菌感染可
能的病人可在一周后追加一次量。
9.属于高渗性缺水,错误的是()。
A.血钠浓度在150mmol/L以上
B.治疗可补充0.45%氯化钠溶液
C.缺水多于缺钠
D.常有烦躁不安
E.常见病因有肠外屡
【答案】:E
【解析】: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血钠浓度
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病因包括:①摄入水不足,如食管癌
吞咽困难,病危病人给水不足等;②水分丧失过多,如高热大汗、烧伤暴露疗
法、糖尿病昏迷等。临床表现根据缺水量的多少表现不同,可表现为口渴、乏
力、尿少、尿比重高、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下陷,烦躁、躁狂、幻觉
甚至昏迷。治疗:①尽早去除病因;②补充水分,可以经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
液或0.45%氯化钠溶液;③因血液浓缩,体内总钠量仍有减少,补水的同时适
当地补充钠盐;④尿量达40ml/h后应补充钾盐。
10.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值应低于()。
A.140/90mmHg
B.140/80mmHg
C.150/90mmHg
D.130/80mmHg
E.130/90mmHg
【答案】:D
【解析】:
根据2019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专家共识》中提到的血压目标:一
般高血压的控制目标为V140/90mmHg,因为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的心血管疾病
的发生风险增加,在可行且安全的情况下,建议血压水平V130/80mmHg。
11.对深II度烧伤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不留瘢痕
B.创面红润、潮湿
C.如无感染,1〜2周
D.深度为表皮的生发层
E.痛觉较迟钝
【答案】:E
【解析】:
损伤到真皮层但仍有真皮层残留的烧伤创面为深II度烧伤。深II度烧伤属于重
度烧伤,愈合很慢并留下相当大的瘢痕。烧伤区的皮肤皱缩、变形,影响功
能,表现为痛觉较迟钝。如无感染,愈合时间一般为3〜4周。ABCD四项均为
浅n度烧伤的特点。
12.根据病情长短,感染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其中,急性感染的病
程期限是()。
A.6周内
B.2周内
C.4周内
D.3周内
E.1周内
【答案】:D
【解析】:
按病程区分外科感染可分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感染三种。病变以急性炎症为
主,病程在3周以内的外科感染为急性感染,大多数非特异性感染属于此类。
病程超过2个月或更久的感染为慢性感染,部分急性感染迁延日久可转为慢性
感染。病程介于急性感染与慢性感染之间的称为亚急性感染。
13.口腔癌危险度为6.0的每天吸烟量是()。
A.10〜19支
B.40〜49支
C.1-9支
D.20-29支
E.30〜39支
【答案】:A
【解析】:
口腔癌的危险度与吸烟量呈正相关,假设不吸烟危险度是1,每天吸10〜19
支,危险度上升为6.0,20支以上为7.7,40支以上危险度高达12.4。口腔癌
的危险度还与吸烟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
14.氯己定抗菌斑主要作用于细菌的()。
A.细胞核
B.细胞浆
C.细胞膜
D.细胞质
E.细胞壁
【答案】:E
【解析】:
氯己定能与细菌细胞壁的银离子作用,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从而使氯己定容
易进入细胞内,使胞质沉淀而杀灭细菌。
15.低钾血症最早的临床表现是()。
A.厌食
B.肌无力
C.腹胀
D.心动过缓
E.反常性酸性尿
【答案】:B
【解析】:
低钾血症最早的临床表现是头痛、头晕、无力。钾离子是人体内必需的一种微
量元素,钾离子含量正常可以维持人体心脏泵血,维持人体肌肉的正常收缩运
动。一旦出现低钾血症,就会导致肌肉收缩无力,引发疲乏无力的症状。
16.下列细菌属于红色复合体的是()。
A.直肠弯曲菌
B.中间普式菌
C.具核梭杆菌
D.齿垢密螺旋体
E.血链球菌
【答案】:D
【解析】:
牙龈红色复合体包括吓琳单胞菌、福赛坦氏菌和齿垢密螺旋体。
17.以口腔黏膜继发性溃疡为特征表现的疾病是()。
A
慢性唇炎
B
维生素A缺乏
c
口角炎
D
单纯疱疹
E
地图舌
【答案】:D
【解析】:
单纯疱疹在水疱期时水疱壁薄、透明,不久破溃,形成浅表溃疡。
18.与咬肌前缘相对应的解剖结构是()。
A.远中颊角区
B.翼下颌韧带
C.颊系带
D.下颌骨外斜崎
E.磨牙后垫
【答案】:A
【解析】:
远中颊角区位于颊棚区的后方,磨牙后垫的颊侧,与咬肌前缘相对应的部位。
义齿基托在此处不能过多伸展,以免影响咬肌的运动,造成义齿松动。
19.种植覆盖全口义齿的固位方式不包括()。
A.冠外附着体
B.球帽
C.磁性附着体
D.杆卡
E.套筒冠
【答案】:A
【解析】:
种植覆盖全口义齿的特点:通过无牙颌患者牙槽崎内植入种植体,种植体上部
放置切削杆、套筒冠、杆卡结构、磁性附着体或独立的球帽式固位装置等为修
复体提供固位、稳定和支持。
20.下列牙槽崎低平者,可作为全口义齿主承托区的是()。
A.前庭沟
B.牙槽崎舌侧斜面
C.颊棚区
D.下颌舌骨崎
E.牙槽崎颊侧斜面
【答案】:C
【解析】:
当下颌牙槽崎重度吸收时,牙槽崎顶呈刃状或索条状,此时,下颌牙槽崎顶就
不能作为主承托区,而是需要在义齿基托相应部位加以缓冲,避免压痛。同
时,下颌后部牙槽崎颊侧的颊棚区趋于水平,由于其表面骨质致密,能承受较
大的垂直向压力,可作为下颌义齿的主承托区。
21.种植体周围龈沟的深度应小于()。
A.5mm
B.3mm
C.4mm
D.2mm
E.1mm
【答案】:B
【解析】:
种植义齿修复原则包括恢复良好的功能、恢复良好的美学效果、具有良好的固
位、支持和稳定、有益于口腔软、硬组织健康、坚固耐用。其中种植体周围的
口腔软、硬组织要求包括:①龈袖口应紧密包绕穿龈部分,种植体周围龈沟深
度应小于3mm。②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在种植体植入1年以后的年均吸收率应
小于0.1〜0.2mm。③口内的余留牙应该健康或经过彻底的牙体、牙髓、牙周治
疗。
22.女,70岁,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确定颌位关系后采用外耳道触
诊法检查时,感觉左侧牌突撞击明显,而右侧无感觉,如果该患者的颌位关系
未重新确定,在试排牙时会出现()。
A.垂直距离过低
B.前牙覆盖过大
C.右侧后牙覆盖大于左侧后牙
D.前牙开
E.下颌义齿中线偏斜
【答案】:E
【解析】:
患者进行外耳道触诊法检查时双侧黑突动度不对称,提示两侧运动方式不对
称,可怀疑排牙时出现中线偏斜。
23.患儿,男,2岁,因先天性腭裂行腭成形术,术后2天,家长诉患儿睡眠打
鼾,轻度呼吸困难。主要原因是()。
A.术后局部组织肿胀所致
B.术后腭软组织被延长所致
C.术后软腭内血肿所致
D.术后腭咽径缩小所致
E.术后软腭运动增强所致
【答案】:A
【解析】:
A项,术后局部组织肿胀是手术后最常出现的术后反应。B项,腭成形术是恢复
正常组织形态,并不会引起打鼾。C项,血肿会引发呼吸困难,但其发生概率
低于术后局部组织肿胀。DE两项,手术治疗后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多种
术后反应,但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是术后2天,而不是术后较久时间后出现打
鼾,且为呼吸困难症状为轻度,因此DE两项与题意不符。
24.牙槽骨修整术的手术时间应选择在拔牙后()。
1周
AR.
2周
C3周
6个
D.
E.1〜3个月
【答案】:E
【解析】:
拔牙后牙槽骨改建活跃,需等改建稳定后再行牙槽骨修整术。一般牙槽骨在拔
牙后3月内完成改建。
25.某氟病区的病人,其症状可见牙微黄,并有部分人牙缺损,骨关节疼痛感,
四肢僵直,进而行动困难。化验:尿氟、发氟均增高,该地氟中毒流行类型最
有可能是()。
A.食源性
B.饮水型
C.饮茶型
D.煤烟型
E.空气型
【答案】:B
【解析】:
人体氟大部分来源于摄入的食品和水。①饮水: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约
占人体氟来源的65%。水中氟很容易被吸收。机体从饮水中摄入氟量的多少直
接受到饮水氟浓度和饮水量的调控。②食物:人体每天摄入的氟约有25%来自
于食品。所有食品,包括植物或动物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氟,但差异很大。
同一地区的不同种类的食品,不同地区的同类食品的氟含量都存在着一定的差
异,故从食品中摄取的氟量不是恒定的。因此,最可能的是饮水型。
26.氟中毒的机理主要在于()。
A.氟磷灰石被取代
B.破坏了钙磷代谢
C.碱性磷酸酶活性被抑制
D.钙质在骨内过多沉积
E.骨钙被取代
【答案】:B
【解析】:
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主要表现为对钙、磷代谢的影响,血中的氟与钙结合成氟化
钙,多数沉积于骨组织,少量沉积于肌腱、韧带等软组织,致使血钙降低。刺
激甲状旁腺分泌激素增多,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磷排出增多,导致磷
代谢紊乱。
27.施舌系带矫正术的合适年龄是()。
个
月
A.
BI
X岁
C
1岁
1.5
/0后
D.^岁
E.L后
O岁
【答案】:c
【解析】:
舌系带过短常表现为舌不能自由前伸,伸舌时舌尖呈琳型,婴儿因哺乳吸吮系
带与下切牙间摩擦,可形成褥疮性溃疡,成人则影响舌腭音及卷舌音。手术矫
正最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