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松岗陶源中英文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3/03/wKhkGGZPdZyAO4O6AAH1_KlML5w174.jpg)
![深圳松岗陶源中英文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3/03/wKhkGGZPdZyAO4O6AAH1_KlML5w1742.jpg)
![深圳松岗陶源中英文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3/03/wKhkGGZPdZyAO4O6AAH1_KlML5w1743.jpg)
![深圳松岗陶源中英文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3/03/wKhkGGZPdZyAO4O6AAH1_KlML5w1744.jpg)
![深圳松岗陶源中英文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M00/13/03/wKhkGGZPdZyAO4O6AAH1_KlML5w17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松岗陶源中英文学校新初一分班语文试卷含答案看拼音,写词语。tiánnì
róucuō
yīwēi
kǒngbù
xīshēng()()()()()qīngfù
nuóyí
páihuái
āisī
qiūyǐn()()()()()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坚韧(rèng)
茁壮(zhuó)
慰问(wèi)B.仰望(yǎng)
窥视(kuī)
板凳(dèn)C.气馁(něi)
缆绳(lǎn)
笨拙(zhuō)D.惩罚(chéng)
榜样(pǎng)
河堤(dī)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声泪惧下
万象更新
别出心裁
哄堂大笑B.万不得以
死得其所
截然不同
跃跃欲试C.心平气和
五湖四海
无瑕顾及
阳光明媚D.灯火通宵
绞尽脑汁
青面獠牙
追根求源下列句子中修辞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A.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反问句)B.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排比句)C.梅花愈是寒冷,开得愈是有精神。(拟人)D.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设问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面二孩政策将在全国范围内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B.11月13日晚,在法国巴黎市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至少132人左右死亡。C.中国北京击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D.随着电影《火星救援》的热映,让火星火了,火星上的土豆更火了,人类对于太空探险和太空移民的激情再一次被点燃。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没问题,”小李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B.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C.马达声远了,又近了,近了,又远了。D.我们校园里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对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禺,原名万家宝,我国著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曰出》《虎符》《北京人》等。B.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郑光祖的《赵氏孤儿》。C.“风雅”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儒家诗论把“风雅”列为“诗经六义”的两类。D.雨果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和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品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幻灭》《九三年》等。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话,顺序恰当的一项是()。我国古代人类学家表文中教授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他把这个稀世珍宝先用纸包起来,,,,,然后,把它抱在怀里,坐着汽车小心翼翼地把它送到北京。①打了层石膏②再用自己的被子卷起来③外面又裹了层棉花④棉花外面又套上了麻袋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按要求写句子①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用划线词造句)________②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忘记。(改为反问句)________③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写一个相同句式的句子)__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鼎盛”的“鼎”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_____。这个字第九笔是_____________,“鼎”的解释有: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②大;③(方)锅;④正当,正在。“鼎盛”的“鼎”应取第_____________种解释。(2)古诗词是我国文学殿堂的瑰宝,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古诗中有不少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如写寒食节的“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七夕节的“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节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诗人还会借助景物表达自己的志向,郑燮借竹子“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特点表现不屈不挠的性格;于谦通过对石灰的赞颂表明自己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遇到老人哀叹岁月催人老时,可以借用《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3)“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面对时光的流逝,朱自清发出这样的疑问:“聪明的,你告诉我,__________________?”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却一反这种感伤之调,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激励之语。因此,我们要抓住这有限的时间,及时行孝道,趁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4)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性学习时光转瞬即逝,六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六年来,我们从天真可爱的孩子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少年,这既是我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渗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班里举办以“难忘的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活动一:倾吐心声(1)请给你的班主任老师写一两句话,倾吐自己的感恩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制作纪念册(2)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值得我们珍惜,为此我制作了小学生活纪念册。我的纪念册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里面分成了几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要把这个珍贵的纪念册永远保留下来!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走”与“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车刚开走 B.奔走相告 C.说走了嘴13、翻译下列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为什么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五月初五端午节※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世界各地的特色“端午”16、端午节已有________多年历史。它的由来,最受认同的是纪念________说。17、在晋代,______被定为端午节食品,在_______代开始出现蜜饯粽。在端午,英国的__________、马来西亚的裹粽比赛、韩国的________端午祭都很有特色。18、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_______的节日。我们是从______年开始在端午节这一天放假的。19、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另外三个是春节、_______节、中秋节。我知道春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光明心曲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的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唱歌的是一个小姑娘,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她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呀,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淌;歌声像阳光,照进了浓浓的绿荫深处。我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在晚风里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飞舞。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仿佛没有看见,依然深情地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竟是一个盲姑娘!歌声依然飘来。盲姑娘陶醉在她的歌声里。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远方:那流着清泉、洒着阳光、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儿的远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的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唱吧,盲姑娘,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黯淡无光的。拉手风琴的是位年轻的母亲,她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手指轻轻地在琴键上移动。也许,女儿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模样,还不知道阳光是怎么一回事。然而,从这位母亲紧抿的嘴角上,从那闪着泪光的眼神里,我知道了她的心思: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她满怀深情地拉着琴……2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陶醉()纯美()憧憬()21、照样子写词语。晚霞似火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2、第一自然段中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23、请你用文中的话回答,母亲满怀深情地给女儿拉琴,是因为“______________”。24、对歌声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线索,使全文更加紧凑。B.表现了盲姑娘的音乐天赋。C.烘托人物性格,表现盲姑娘对光明的向往。D.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25、“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句子中的黑暗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1)人的一生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痛苦、危险、挫折,当它们来临的时候,你是如何面对的?请以“面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情节写得生动感人,主题鲜明突出。题目自拟,450字左右。(2)题目:假如小学生活可以重来要求:大胆发挥想象,语句通顺、标点正确。450字左右。【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
甜腻
揉搓
依偎
恐怖
牺牲
倾覆
挪移
徘徊
哀思
蚯蚓【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腻、揉、偎、恐、覆、挪、蚯”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解析: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字音。A错误。坚韧rèng应为rèn。B错误。板凳dèn应为dèng。C正确。D错误。榜样pǎng应为bǎng。3.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A有误,声泪俱下:边说边哭。形容非常悲痛。故“声泪惧下”的“惧”错误。B有误,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故“万不得以”的“以”错误。C有误,无暇顾及:没有功夫顾及到。故“无瑕顾及”的“及”错误。D正确。4.C解析:C【解析】略5.C解析:C【解析】略6.A解析:A【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注意考查到了引号、冒号和问号的用法,学生根据标点符号的特点及语境进行辨析即可。A.正确。B.选择问句,句中不能用问号,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即: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C.分号表示并列的长分句或分句组之间的停顿。“远了,又近了”和“近了,又远了。”是并列关系,之间应该用分号,即:马达声远了,又近了;近了,又远了。D.列举花名,应该用顿号,把分号改为顿号,即:我们校园里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7.C解析:C【详解】A选项中曹禺是中国现代剧作家以及戏剧教育家,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有《雷雨》《曰出》《原野》《北京人》等。《虎符》作者是郭沫若,郭沫若的代表作有《棠棣之花》《孔雀胆》《凤凰涅槃》《星空》《新月与白云》等。他的作品有的借古喻今,成为浪漫主义戏剧的典范。B选项中元杂剧的四大悲剧中《赵氏孤儿》的作者为纪君祥,纪君祥元代杂剧、戏曲作家。郑光祖,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杂剧《倩女离魂》最著名。D选项中《幻灭》的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他是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代表作小说合集《人间喜剧》。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8.B解析:B【详解】略9.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宛如金红的果子。
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难道我们能忘记吗?
春风为我们奏乐!白云为我们伴舞!阳光为我们欢歌!【详解】考查了造句、句子的改写和句式转换,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①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宛如:好像。②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否定词或肯定词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本题在“我们”前加“难道”,去掉“不”,结尾加“吗”,问号变句号。③句子形式为三个感叹句组成的排比句。结构为什么东西为我们干什么,如:春风为我们奏乐!白云为我们伴舞!阳光为我们欢歌!10.D解析:
D
ding
目
竖
④
春城无处不飞花
泣涕零如雨
中秋节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千磨万击还坚劲
粉骨碎身还不怕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或轻于鸿毛
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子欲养而亲不待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积累。(1)音序查字法:1.读准字音,根据该字音节确定应查什么字母。2.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这一字母,在这一字母相应部分找到该字的音节,看清这个音节旁标明的页码。如:“鼎”先查大写字母D,再查“ding”。2.部首查字法:找出这个字的部首有几画→在部首目录找到几画→看页码到检字表→剩下偏旁有几画→页码看到就翻到哪一页→找到字,如:“鼎”先查“目”部,再数笔画,其中“鼎盛”的意思指的是:正当盛大的意思。(2)此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积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迢迢牵牛星[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作者:于谦(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鹃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3)此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选自《匆匆》,《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是:“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正义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已而死就比鸿毛还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11.
敬爱的老师,您为我们奉献了自己的美好年华,让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在这毕业之际,我衷心感谢您的培育之恩。
金色童年
亲情
友情
师生情【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1)本题中对班主任说的话,围绕自己对老师的不舍和感恩之情来展开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结合题干的内容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纪念册的名字和组成的部分,注意符合要求即可。12.B解析:12、B13、
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兔子没再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14、得到兔子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15、要想有收获,就应该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心存侥幸,傻傻地等待。【分析】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12、本题考查的是字词的解释和分析,在本题中,“兔走触株”中的“走”意思是跑,所以意思相同的是“奔走相告”中的“走”也是跑的意思。13、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要结合重点字词进行整句话的翻译即可。可结合译文进行分析。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得出,宋人没有再得到兔子是因为得到兔子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15、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有收获,就应该自己去努力,去创造机会,而不是心存侥幸,傻傻地等待。13.16、
2000
屈原17、
粽子
宋
“剑桥端午龙舟节”
江陵18、
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19、
清明
贴春联、拜年、守岁、放鞭炮14.20、
沉醉
纯净
向往21、
水平如镜
骨瘦如柴22、表示相关内容的省略23、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24、B25、指解析:20、
沉醉
纯净
向往21、
水平如镜
骨瘦如柴22、表示相关内容的省略23、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24、B25、指盲姑娘因残疾而遇到的失败、困难、挫折、打击。【分析】20、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陶醉:表示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近义词是沉迷、耽溺、着迷、入迷、迷恋、沉浸、沉溺、沉醉纯美:就是纯真而美丽的意思。近义词是美丽、甜美、纯真憧憬:意思是对某种事物的期待与向往。近义词是向往、遐想、期待、期望、神往21、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仿写。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分析和仿写,是含有比喻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光阴似箭、热情似火、繁花似锦等。22、本题考查的是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原文的语境“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呀,飞向那遥远的地方……”和“在那遥远的地方……”可以得出这两处的省略号都表示内容的省略。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她满怀深情地拉着琴……”可以得出母亲满怀深情地给女儿拉琴,是因为她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2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歌声在文中反复出现,理解不正确的是B项,这里并不是表现了盲姑娘的音乐天赋。这里反复出现是因为要表现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25、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根据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原文的内容“从她的清脆而又纯美的歌声里,从她的幸福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绝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可以得出句子中的黑暗指的是指盲姑娘因残疾而遇到的失败、困难等。围绕这个方面来展开描写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15.范文:假如小学生活可以重来六年时间真的很快,如白驹过隙,快毕业了,才知道分别的不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七下数学第3章因式分解3.2提公因式法3.2.1提公因式法听评课记录
-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听课评课记录2
- 擦师芳考中学-数学试卷
- 解读文学的艺术美
- 2025年度核桃树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与承包合同
- 2025年度电子商务平台商标保护合作协议
-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探讨
- 2025年度智能设备研发项目合同担保合作协议
- 鲁教版地理六年级下册7.4《俄罗斯》听课评课记录2
- 2025至2030年中国减肥肽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内蒙古公务员省直行测、行政执法、省考行测考试真题(5套)
- 2025年安徽马鞍山市两山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与分析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酒厂食品召回制度
- DG-TJ 08-2343-2020 大型物流建筑消防设计标准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一章《集合》单元检测试习题及参考答案
- 化学鲁科版必修一期末复习98页PPT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