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8/0E/wKhkFmZPWnSAA9piAAKTMIECcF0100.jpg)
![吉林省长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8/0E/wKhkFmZPWnSAA9piAAKTMIECcF01002.jpg)
![吉林省长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8/0E/wKhkFmZPWnSAA9piAAKTMIECcF01003.jpg)
![吉林省长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8/0E/wKhkFmZPWnSAA9piAAKTMIECcF01004.jpg)
![吉林省长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6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0/08/0E/wKhkFmZPWnSAA9piAAKTMIECcF010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①让我们用劳动书写新时代,在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②世界上没有____的好事,天上不会掉xiàn()饼,努力奋斗才能____。③对家庭而言,没有劳动就没有物质财富的____,就没有生活条件的____;对个人来说,劳动【】筑牢了成功的坚实底座,【】凝结成宝贵的精神财富。④新时代的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找到人生出彩的舞台,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我们的价值,展现我们的风采,感受我们的快乐。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Xiàn饼钻研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坐吃山空梦想成真积累改善 B.坐享其成梦寐以求积蓄改进C.坐吃山空梦寐以求积蓄改进 D.坐享其成梦想成真积累改善3.请在第③句【】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虽然……但是…… B.不仅……还…… C.因为……所以…… D.如果……就……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B.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布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D.在劳动中体现我们的价值,展现我们的风采,感受我们的快乐。5.古诗文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3),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4)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5)《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6)王安石《登飞来峰》寓“境、景、理”为一体,且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7)《游山西村》中陆游用景物描写蕴含哲理,被广为传诵的诗句是:,。二、阅读(44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6.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无案牍之劳形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水陆草木之花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仙则名(出名,有名) B.往来无白丁(平民,没有功名的人)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适宜)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靠近赏玩)8.根据你对文段的赏析与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①【甲】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中的“上”“入”二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你简要分析这两个字的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请你分析其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问题。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其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9.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余忆年少时余以为妙绝10.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中“_”(原文)一句最能概括荷花的特点,文段抒发了作者的感情。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话说风筝①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古书中称“风鸢”,南方叫“鹞子”,北方称“纸鸢”。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鸢”。由于社会不断进步,风筝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陆续出现了帛鸢、纸鸢。如今也有人选用质轻、不易破损和经久耐用的化纤来替代。②“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大约唐、五代时风筝已由最初的军事工具和宫廷娱乐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的娱乐游戏,同时还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每年的腊月初八到清明前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据说这一时期放风筝可以去晦气,祈平安。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很强的民俗活动。③风筝种类繁多,造型各异。中国制作风筝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南鹞北鸢考工志》将制作风筝的技艺概括为扎、糊、绘、放“四艺”。其中扎、糊、绘是风筝制作的关键环节。扎是用竹子扎制风筝的骨架。一只风筝能否飞得高、放得远,关键看骨架的扎制。要根据风筝的大小来选择竹子的粗细软硬,还要做到对称均衡。从风筝的骨架结构可以把风筝分为硬翅、软翅、长串、筒式、平挑、拍子、微型风筝等。按形象分有人物、鸟兽、水族、草虫、器皿等。糊是用纸、绢、绸、无纺布等糊在风筝的骨架上。糊的技艺要求也很高,一定要平整,松紧适度,对称的部位要一致,这样才能保持风筝的平稳。绘是在风筝上绘上各种吉祥如意的美丽图案,有的是绘好后再糊,也有的是先糊好后绘,制作技艺高超的多选择后者。④中国各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它们风格各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有的清淡素雅。⑤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真正形成流派乃至高潮的兴起,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大约乾隆二十年(1755年),曹雪芹所创图式的风筝出现在京城,自此迎来了北京风筝的鼎盛时期。⑥天津风筝以造型优美、人物生动、色彩艳丽、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其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骨架扎法和绘画上。杰出代表为魏元泰,人称“风筝魏”。⑦山东潍坊旧称潍县,是著名的民间美术之乡,不仅风筝名扬四海,杨家埠也是木版年画的产地之一,“家家能染墨,户户会点青”。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与风筝艺术相结合,更加突出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⑧江苏南通风筝又称“鹞子”,其造型优美,工艺精巧,音响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有“板鹞”和“活鹞”两大类。13.读第①段,可知风筝在材质上发生了变化,由“木”到“”到“纸”到“”。14.第⑥段划线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简析其作用。15.北京风筝和山东潍坊风筝各有什么特点?北京风筝特点:山东潍坊风筝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向日葵刘梅花①那个村庄,在沙漠里。向日葵呢,都种在沙滩上。我们村的人,都叫它葵花,还不知道它有个名字叫向日葵。②葵花长到和我一样高的时候,就快要开花了。爹说,浇一遍水吧,不然花开不肥。浇水就要追肥。明亮的、青灰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化肥,在地里撒了一层,像落了霜。让水随便冲好啦,怎么冲,肥水还都在自家的田里。③水渠里的大水已经哗哗地奔涌来了,像没套上笼头的野马,横冲直撞。水冲进葵花田里,我听见十万葵花咕咚咕咚喝水,直喝得打嗝儿。④浇过水之后,那些化肥,就暗暗催着葵花生长,才两三天,葵花就全部开了。⑤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村庄被花攻陷了,沙漠也被花占领了。上学的路上,路两旁都是葵花拥挤的笑脸。葵花开呀开呀,浑身的劲儿都拿来开花。它们这么高兴干吗呢,龇牙咧嘴的,开得一塌糊涂。⑥太阳在哪儿,花朵就朝着哪儿,多么神奇的花呀!⑦清晨,阳光倾洒在沙漠里,倾洒在葵花上,那种金黄,简直让人束手无策。十万朵花,面朝东方:似乎可以听见轰轰烈烈燃烧的声音,如火如荼,连沙漠都快要被花儿点燃了。⑧万籁俱寂,只有花开的声音。鸟不鸣,花却喧嚣。看一眼,被野性的美击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太美的东西,让人自卑。⑨一场盛大的花事席卷而过。花开盛后,就收了。葵花子开始变得饱满,一天天鼓胀起来。花谢是开花的盛事。⑩葵花子饱满之后,花盘都要被割下。家家户户都割走花盘,把枝秆留下。留在地里的葵花枝秆,像一地拐杖挺立着。拐杖不绿了,慢慢变得枯黄、黑瘦。叶子在风里瑟瑟地抖,枯萎着,也被风摘走了。⑪一地枯瘦的骨头,寂寞,衰老,撑在一天天变冷的天气里。⑫前半生荣华,后半生寒碜——你以为这是真的吗?⑬不是,那没有花盘的光秆秆,脖子朝前伸着,还是向着东方,一丝不乱。十万拐杖,脖子都朝前伸着,向着太阳,暗含着一股强大的气势。这疏朗辽远的意境,真有种惊心动魄的美。⑭一个初冬的清晨,我上学迟到了。出了村子,突然被一种浩大的气势震撼了:大漠里浩浩荡荡的十万葵花秆,仿佛从天空射下来的密密麻麻的箭镞,令人惊诧。枝秆上落了明亮的霜,在阳光下闪着光。葵花脖子勾着,都朝着东方,黑炯炯的,像眼神。一根都不曾乱,肃穆,庄严,苍茫。那种萧萧气势,一下子让我慌乱。我担心,它们会在某一时刻屈膝下跪,叩拜东方。⑮倏然泪下,因为感动。天啊,这些光秆秆的心里是怎样的情分啊!苍茫大地,草木才是主人,我们只是过客。⑯光阴里一定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就算枯萎了,失去了花盘,内心的坚持还是一样的,还是纹丝不乱。万物生,万物荣。而这肃穆,这萧瑟,都是天意——只有草木自己洞悉。(摘自《文学报》)16.通读全文,根据第⑫段“前半生荣华,后半生寒碜——你以为这是真的吗?”这句话的意思,简要说说文中向日葵一生经历了怎样的四个阶段。17.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①十万葵花开,那花儿像火苗一样扑跃,灼灼地燃烧起来。(本句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②那没有花盘的光秆秆,脖子朝前伸着,还是向着东方,一丝不乱。(结合句意,说说句中“还是”的表达效果。)18.从结构和内容的两方面分析第⑪段“一地枯瘦的骨头,寂寞,衰老,撑在一天天变冷的天气里”这句话的作用。19.第⑮段写到“倏然泪下,因为感动”,请找出这种“感动”在文中有哪些原因。20.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坐在那里,他不忙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熟习的,可爱的,就是坐着死去,他仿佛也很乐意。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他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地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站起来,他觉出他又像个人了。太阳还在西边的最低处,河水被晚霞照得有些微红,他痛快得快要喊叫出来。摸了摸脸上那块平滑的疤,摸了摸袋中的钱,又看了一眼角楼上的阳光,他硬是把病忘了,把一切都忘了,好似有点什么心愿,他决定走进城去。(1)上面这段文字中的“他”是(人名),他脸上的疤是因为留下的。他袋中的钱是因为得来的。“他”是(人名)笔下的人物。(2)走进作品,补全读书卡片。读书卡片书名《》梗概这是一部虚构的科幻小说,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人名)讲述了一位叫(人名)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描绘了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相关A.“诺第留斯号”在珊瑚礁上搁浅,遭到土著人的袭击,船长利用楼梯和扶手布下电力网吓跑土著人。B.在遭遇冰山封路、章鱼围攻、敌舰偷袭时都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挥全体船员,战胜了这些。感悟通过以上两个情节可见船长人物形象:三、综合实践(8分)春天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季节,是播种希望的季节。班级开展以“拥抱春天,逐梦青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21.【活动一:知春】请你在田字格中,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出两个带“春”字的四字成语。22.【活动二:研春】开展关于“春天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小研究,请你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B.惊蛰: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C.清明: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插艾蒿、吃粽子、赛龙舟、祭扫坟墓等习俗。D.谷雨: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23.【活动三:赞春】板报组拟办一期歌咏春天的主题板报,向同学征集稿件。请你仿照语段中的画线句再写一句话,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春天来了!和风轻轻地拂过复苏的原野,带来清新的气息;细雨柔柔地洒落涓涓的小溪,浸润干渴的大地;,。24.【活动四:惜春】为了丰富本次活动内容,请你仿照范例设计两个方案。活动方案①办朗诵比赛,分享春天的诗歌。②办专题板报,渲染春天的气氛。③④四、写作(50分)25.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1)题目:学会欣赏作文2)题目:▲让我更出彩(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①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真情实感或独特感受;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馅;zuān2.D3.B4.A【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常用字的字形和多音字的字音。馅饼,一种食物,和“饭”有关。钻,多音字,读zuān时,常组词为钻研、钻探、钻研;读zuàn时,常组词为电钻、钻头、钻石。
(2)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辨析近义词的方法:①从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方面辨析:词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词(肯定或赞许)、贬义词(否定或贬斥)和中性词(不表示褒贬),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常见于对话/文艺作品,风格通俗朴实生动)和书面语(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风格文雅庄重);②从词义方面辨析:词义范围的大小不同,词义侧重点不同、词义轻重不同;③从搭配习惯上辨析:词语习惯搭配不同,比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④从运用上辨析:适用的对象不同(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同级同辈)、词性的不同(动词/名词)。
(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后分句是对前分句的意思转折。“不仅还”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后分句是对前分句的递进。“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前分句是原因,后分句是结果。“如果……就……”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前分句是条件,后分句是在此条件下发生的状况。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判断句子是否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首先需要找到比喻词,常见的有“若”“如”“像”“似”“好像”、“好比”“仿佛”“如同”等;然后找到本体和喻体,本体是要比喻的事物,喻体是比作的事物;最后比较本体和喻体是否为同类事物,若是同类事物则不是比喻,若不是同类事物,则是比喻。判断句子是否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需要找到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1.“xiàn饼”中“xiàn”应写为“馅”,“钻研”的“钻”应读zuān。
故答案为:馅;zuān。2.A、“坐吃山空”比喻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产也会吃光,侧重消耗原有的财产,用在语境“世界上没有坐吃山空的好事”不恰当;“梦想成真”的意思是心中所欲想的在生活中实现,用在语境“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中恰当;“积累”表示逐渐聚集,用在语境“没有劳动就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中恰当;“改善”表示使原来的状况变得好些,用在语境“就没有生活条件的改善”中恰当;
B、“坐享其成”的意思是坐着不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侧重享受成果,用在语境“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中恰当;“梦寐以求”的意思是睡梦中都在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但还没有实现,是形容词,用在语境“努力奋斗才能梦寐以求”中不恰当;“积蓄”表示积攒聚存,用在语境“没有劳动就没有物质财富的积蓄”中不恰当;“改进”表示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常和技术、系统、成果等搭配,用在语境“就没有生活条件的改进”中不恰当;
C、“坐吃山空”用在语境“世界上没有坐吃山空的好事”不恰当,“梦寐以求”用在语境“努力奋斗才能梦寐以求”中不恰当,“积蓄”用在语境“没有劳动就没有物质财富的积蓄”中不恰当,“改进”用在语境“就没有生活条件的改进”中不恰当;
D、“坐享其成”用在语境“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中恰当,“梦想成真”用在语境“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中恰当,“积累”用在语境“没有劳动就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中恰当,“改善”用在语境“就没有生活条件的改善”中恰当;
故答案为:D。3.A、“虽然但是”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用在【】不合适;
B、“不仅还”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凝结成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对“筑牢了成功的坚实底座”这一分句的递进,用在此处合适;
C、“因为所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用在【】不合适;
D、“如果……就……”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用在【】不合适;
故答案为:B。4.A、该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B、在句中找到比喻词“好像”,本体“星星”,喻体“宝石”,“星星”和“宝石”不是同类事物,所以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在句中找到比喻词“像”,本体“花”,喻体“帆”,“花”和“帆”不是同类事物,所以该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该句中“体现我们的价值”“展现我们的风采”“感受我们的快乐”是三组结构相同、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动宾词组,该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A。5.【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2)决眦入归鸟(3)落红不是无情物(4)隔江犹唱后庭花(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分析】(1)“念天地之悠悠”出自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后半句为“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字的写法;
(2)“荡胸生曾云”出自杜甫的《望岳》,后半句为“决眦入归鸟”,注意“眦”字的写法;
(3)“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前半句为“落红不是无情物”;
(4)“商女不知亡国恨”出自杜牧的《泊秦淮》,后半句为“隔江犹唱后庭花”;
(5)《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注意“勋”字的写法;
(6)王安石《登飞来峰》寓“境、景、理”为一体,且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缘”字的写法;
(7)陆游《游山西村》中用景物描写蕴含哲理,被广为传诵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故答案为:(1)独怆然而涕下;
(2)决眦入归鸟;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隔江犹唱后庭花;
(5)策勋十二转,赏赐千百强;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根据名句前半句或后半句的提示,名句的出处,以及名句表达的情感/道理,默写出每句所缺少的古诗文句子即可。在默写时,要注意辨别易错字的字形。本题中“怆”“眦”“勋”“缘”的字形要牢记。【答案】6.A7.C8.①用了“拟人”的修辞,化静为动,将景物写得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陋室环境得清幽雅致,又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环境得喜爱之情。②以“菊之爱”(正衬)、“牡丹之爱”(反衬),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有:①结构助词,译作“的”;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③音节助词,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无实义;④宾语前置的标志;⑤定语后置的标志;⑥代词,代指人或物,译作“她/他/它”。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应联系语境,要注意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名”“白丁”“宜”“亵玩”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要牢记。
(3)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和表现手法的分析。赏析词语,从词语是否是描写、词语是否含有修辞、词语是否含有手法这三个方面入手。若含有修辞和手法,答题格式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状态或特点)/将景物写得活泼而有生气,表达了(情感)。衬托包括正衬(以好衬好)和反衬(以坏衬好),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6.例句:“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语“莲”和谓语“出淤泥而不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语“案牍”和谓语“劳形”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
B、“何陋之有”的正确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同;
C、“之”是结构助词,译作“的”
D、“之”是代词,译为“他(们)/它(们)”,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同;
故答案为:A。7.A、“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该项理解正确;
B、“白丁”泛指平民,白是白色,丁是男性人口的意思。“白丁”源自古代中国平民衣着,普通平民只能穿没有染过的麻棉(白色)织成的衣服,后来士大夫贵族阶层用“白丁”来代称底层普通大众,没有功名的人也常用“白丁”自称。该项理解正确;
C、“宜乎众矣”的意思是应当有很多人吧,“宜”解释为“应当”,该项理解不正确;
D、“亵”表示亲近而不庄重,“玩”表示玩弄,“亵玩”解释为靠近赏玩,该项理解正确;
故答案为:C。8.①“上”“入”是“人”才有的动作,而“苔痕”和“草色”都是植物,所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苔痕”和“草色”原是静物,但“上”“入”二字化静为动,将景物写得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又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环境的喜爱之情。
②根据题干要求定位原文“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联系前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可知,作者用“菊之爱”来正面衬托“莲之爱”,用“牡丹之爱”来反面衬托“莲之爱”,在突出了莲之高洁的同时,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故答案为: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化静为动,将景物写得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又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环境的喜爱之情。②以“菊之爱”(正衬)、“牡丹之爱”(反衬),衬托出“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答案】9.我;认为10.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11.荷花被雨水冲洗,鲜艳亮丽12.实为花中仙子也;抒发作者对雨后荷花之美的喜爱和赞叹的感情【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应联系语境,要注意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的现象。“余”“以为”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要牢记。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语法结构包括句子成分、句首词语、连词、省略等。句子成分包括:主谓、谓宾之间需停顿,介宾短语作状语,其前后需停顿;句首词语包括:句首发语词、连词后需停顿,句首表示时间和地点的状语后需停顿;另外,目的连词前需停顿,省略处需停顿。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时,首先需要解释重点实词的意思;然后分析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就是结合虚词判断句子是否是特殊句式或固定句式,如果是,应结合特殊句式或固定句式的方式翻译。比如:省略句需要补充省略的成分,倒装句需要调整语序,判断句格式为“是”,被动句格式为“被”;最后根据现代汉语语序,整合为一句语意通顺且完整的话。
(4)本题考查景物特点和作者情感。分析景物特点,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句子以及总结性的句子即可。作者的情感需要抓住体现情感的句子、文中对景物的描写部分来体会。9.“余忆年少时”的意思是我回忆年轻时,“余”解释为“我”;“余以为妙绝”的意思是我以为太贴切绝妙了,“以为”解释为“认为”。
故答案为:我;认为。10.“每至夏日”是时间状语,其后需要断句,即“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表达完整的意思,其前需断句,即“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故答案为: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11.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
解释实词意思:雨:雨水;鲜妍明媚:鲜艳亮丽;
特殊句式之被动句:“为所”表被动,翻译格式为“被”;
用现代汉语语序翻译为:荷花被雨水冲洗,鲜艳亮丽。
故答案为:荷花被雨水冲洗,鲜艳亮丽。12.通读文段可知,“其袅娜多姿,清丽雅致”是对荷花具体特点的描写,“实为花中仙子也”则是对荷花特点的概括;文段主要叙述了作者和友人观赏荷花的事,描写了雨后荷花的“飘摇之态/袅娜多姿”“鲜妍明媚/清丽雅致”,抒发了作者对雨后荷花之美的喜爱和赞叹。
故答案为:实为花中仙子也;对雨后荷花之美的喜爱和赞叹。【答案】13.帛;化纤14.举例子作用:具体说明了天津风筝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骨架扎法和绘画上。(答“具体说明了中国各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也可以给分)15.历史悠久,逐渐形成规模;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与风筝艺术相结合【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查找。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相关段落,找到段落中的关键语句,即可获得答案。
(2)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①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②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的说明方法;③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④作比较是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⑤打比方是指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便于理解;⑥作诠释指文章中对事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⑦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⑧画图表是通过图画和表格来说明事物特征、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⑨摹状貌是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⑩引资料是在说明文字中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3)本题考查对事物特点的分析。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定位相关段落,找到说明事物特点的关键语句,抓住这些语句来分析事物的特点。13.根据题干要求定位第①段,由“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鸢’。由于社会不断进步,风筝的材质也发生了变化,陆续出现了帛鸢、纸鸢。如今也有人选用质轻、不易破损和经久耐用的化纤来替代”可知,风筝在材质上的变化是:木→帛→纸→化纤。
故答案为:帛;化纤。14.画线句子列举了天津风筝这一事例,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具体说明了中国各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或者是具体说明了天津风筝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骨架扎法和绘画上。
故答案为:举例子。具体说明了天津风筝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骨架扎法和绘画上。(答“具体说明了中国各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也可以给分)15.根据“北京风筝”定位第⑤段,由“北京风筝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借鉴、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可知,北京风筝的特点是历史悠久,逐渐形成规模;
根据“山东潍坊风筝”定位第⑦段,由“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与风筝艺术相结合,更加突出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可知,山东潍坊风筝的特点是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与风筝艺术相结合。
故答案为:历史悠久,逐渐形成规模;把制作木版年画的工艺与风筝艺术相结合。【答案】16.①浇水追肥后全部开花;②花谢,葵花子开始变得饱满;③花盘都被割下;④葵花秆肃穆,庄严地朝着东方。17.①运用“比喻”,写出了葵花盛开时壮大的气势和美丽,表现了作者的惊叹和赞美。②“还是”一词在文中有“依然”的意思,这个副词体现了向日葵虽然没有了美丽的花盘,但依然面向东方,体现了向日葵矢志不渝的坚守精神。18.结构上,与前文葵花轰轰烈烈盛开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引出下文对葵花秆的描写和议论。内容上,写出了葵花无论处于怎样的状态,哪怕只剩下光秆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方向和坚持。19.①向日葵长在沙滩上,环境再恶劣,都要开花。②成长阶段,向日葵抓住一切时机,使劲生长。③向曰葵的花永远朝着太阳方向。④花盘被割后,葵秆一丝不乱,依然挺立。⑤不管荣枯,都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好大地的主人。【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景物的梳理。首先将句子的含义解释清楚,然后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出向日葵的四个阶段对应的位置,再就是联系前文或后文,定位关键语段,最后结合语段内容归纳梳理向日葵一生的四个阶段。
(2)本题考查对句子和词语的赏析。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从修辞、内容、作用、情感四个方面来回答。答题格式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状态或性格特点),表达了(情感)。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词意、词性、作用、情感/精神四个方面来回答。答题格式为:词语是的意思,这个(词性)写出了(景物的状态或特点),表达了的情感/体现了的精神。
(3)本题考查对句段作用的分析。句段的作用包括内容作用和结构作用两方面。内容作用有:交代环境背景、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兴趣、表达作者情感、表现人物形象、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结构作用有: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埋伏笔、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总结全文。
(4)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分析。根据题干要求定位文章语段,联系全文对“感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作答时,条理要清晰。16.“前半生荣华,后半生寒碜”是对向日葵一生的评价,需要联系前文来分析“你以为这是真的吗”意思是向日葵后半生的寒碜只是表面现象,需要联系后文分析。
由第②-⑤段可知,向日葵在浇水追肥后全部开花;由第⑨段可知,花谢,葵花子开始变得饱满;这两个阶段都是向日葵荣华的前半生;
由第⑩-⑪段可知,葵花子饱满后,花盘都被割下;这昭示着向日葵开始进入寒碜的后半生;
由第⑬-⑭段可知,花盘被割下后,葵花秆依旧挺立,向着东方,庄严、肃穆,向日葵的后半生并不寒碜,而是暗含着一股强大的气势。
故答案为:①浇水追肥后全部开花;②花谢,葵花子开始变得饱满;③花盘都被割下;④葵花秆肃穆,庄严地朝着东方。17.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葵花比作火苗,“灼灼地燃烧起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葵花盛开时壮大的气势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葵花盛开这一美景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②“还是”的意思是依然,这个副词写出了向日葵虽然没有了美丽的花盘,但依然面向东方的状态,体现了向日葵矢志不渝的坚守精神。
故答案为:①运用比喻,写出了葵花盛开时壮大的气势和美丽,表现了作者的惊叹和赞美。②“还是”一词在文中有“依然”的意思,这个副词体现了向日葵虽然没有了美丽的花盘,但依然面向东方,体现了向日葵矢志不渝的坚守精神。18.第⑪段描写了花盘被割下后,葵花枝秆寂寞衰老的情景。在结构上,与前文葵花轰轰烈烈盛开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引出下文对葵花秆的描写和议论。葵花枝秆虽然在衰老,但是依旧“撑在一天天变冷的天气里”,在内容上,写出了葵花无论处于怎样的状态,哪怕只剩下光秆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方向和坚持。
故答案为:结构上,与前文葵花轰轰烈烈盛开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引出下文对葵花秆的描写和议论。内容上,写出了葵花无论处于怎样的状态,哪怕只剩下光秆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方向和坚持。19.“倏然泪下,因为感动”,这里的“感动”是指葵花带给作者的震撼与思考。通读全文,由第①-②段可知,作者“感动”的第一个原因是向日葵长在沙漠里的沙滩上,但即使面对这么恶劣的生长环境,向日葵也要开花;
由第②-⑤段可知,作者“感动”的第二个原因是向日葵在成长阶段时,抓住一切时机喝水、吸肥,使劲生长;
由第⑥-⑦段可知,作者“感动”的第三个原因是向曰葵的花永远朝着太阳方向;
由第⑩-⑬段可知,作者“感动”的第四个原因是花盘被割后,葵秆一丝不乱,依然挺立;
由第⑭-⑮段可知,作者“感动”的第五个原因是向日葵不管荣枯,都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好大地的主人。
故答案为:①向日葵长在沙滩上,环境再恶劣,都要开花。
②成长阶段,向日葵抓住一切时机,使劲生长。
③向曰葵的花永远朝着太阳方向。
④花盘被割后,葵秆一丝不乱,依然挺立。
⑤不管荣枯,都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好大地的主人。20.【答案】(1)祥子;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卖骆驼;老舍(2)《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写“凡尔纳”可以给分);尼摩船长(写“尼摩”可以给分);有勇有谋,有毅力和智慧【解析】【分析】(1)根据选段中的“老豆腐”“摸了摸袋中的钱”“角楼”“走进城去”可知,文段中的“他”指的是祥子;祥子脸上的疤是因为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留下的;袋中的钱是祥子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的;祥子是老舍所著《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故答案为:祥子;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卖骆驼;老舍。
(2)根据梗概“虚构的科幻小说”“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和“诺第留斯号”可知,这本书是《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根据情节A可知,尼摩船长利用楼梯和扶手布下电力网吓跑土著人,他有勇有谋;根据情节B可知,尼摩船长用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有毅力、有智慧。
故答案为:《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写“凡尔纳”可以给分);尼摩船长(写“尼摩”可以给分);有勇有谋,有毅力和智慧。【点评】(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文段选自老舍所著《骆驼祥子》的第三章。第三章主要叙述了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三十五元钱的故事,文段描述的是祥子卖完骆驼后准备进城的情节。
(2)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和人物形象分析。《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主要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艇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描绘了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根据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需要抓住人物在情节中的表现来分析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特点。【答案】21.参考答案:春风化雨、春暖花开、春华秋实、枯木逢春、春意盎然、春风得意、春花秋月、春光明媚、雨后春笋、春意阑珊、春色满园、春和景明、沂水春风……22.C23.鲜花红红地开在萌动的林间;绽放灿烂的色彩24.办诗创比赛,写下春天的美景;办征文大赛,写出春天的情怀【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成语的掌握。根据题干要求,写出符合的四字成语即可。注意要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扫墓祭祖都是清明节期间最重要的节日内容,此外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插柳等习俗。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仿写句子,首先需要根据题干给出的句子,判断出仿写句子的基本格式;然后分析要补充的空与空之间的联系,可以试着写出符合这种联系的内容;最后将符合联系的内容填写在空上,将句子补充完整。
(4)本题考查活动方案的设计。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已有方案,展开联想,写出更多符合主题的方案即可。常见的活动方案有:开展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专题板报、诗创大赛、争创XXXX先进校和争当“XXXX”等。21.带有“春”字的成语有很多:春风化雨、春暖花开、春华秋实、枯木逢春、春意盎然、春风得意、春花秋月、春光明媚、雨后春笋、春意阑珊、春色满园、春和景明、沂水春风等,任选两个,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春风化雨;春暖花开。(或:春华秋实、枯木逢春、春意盎然、春风得意、春花秋月、春光明媚、雨后春笋、春意阑珊、春色满园、春和景明、沂水春风)22.A、该项对“立春”这一节气的理解正确;
B、该项对“惊蛰”这一节气的理解正确;
C、“插艾蒿、吃粽子、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不是清明节的,该项对“清明节”的理解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豪华别墅租赁定金及维护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理发店转让合同-附带店铺装修及经营策略指导
- 二零二五年度砂石料运输安全培训及应急预案协议
-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数学教育分析
- 提升安保措施保障智慧旅游出行安全
- 专业育婴师服务合同
- XX省重点水电工程扩建项目合同2025
- 个人股权转让合同书
- 产品售后保养服务合同样本
- 个人借款抵押存单合同范本
- JJF(石化)007-2018铅笔硬度计校准规范
- GB/T 13364-2008往复泵机械振动测试方法
- 植物的类群及演化
- 老年社会工作课件
- 最新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 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 DB23T 2714-2020 农村生活垃圾非焚烧低温处理设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人教版】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1
- 农信社运营主管述职报告【三篇】
- 48个国际音标表(打印版)已整理
- 建标 198-2022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