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14页摘要近年来,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接档出现,引起了全社会探索传统文化的热忱之心。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以国宝为叙事主体,以独特的视角创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通过舞台剧的方式趣味表演出国宝的前世传奇,用讲故事的方式表现国宝的今生传承的历程,让观众在娓娓道来中寻求文物蕴含着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加深入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本文以《国家宝藏》为例,研究和探索文化类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以及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关键词:国家宝藏文化类电视节目传统文化守护和传承AbstractInrecentyears,theemergenceoforiginalculturalTVprogramshasarousedtheenthusiasmofthewholesocietytoexploretraditionalculture.Thenationaltreasure,alarge-scaleculturalandBoexplorationprogram,takesthenationaltreasureasthenarrativesubject,innovatesthecommunicationform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ithauniqueperspective,amusinglyperformsthepreviouslegendofthenationaltreasurebymeansofstageplays,andshowstheinheritanceprocessofthenationaltreasureinthislifebymeansofstorytelling,sothattheaudiencecanfindtheemotionalresonancecontainedintheculturalrelics,thusdeepeningtheprocessUnderstandthefivethousandyearsofChineseculture.Takingnationaltreasureasanexample,thispaperstudiesandexplorestheprotectionoftraditionalculturebyculturalTVprogramsandtheinheritanceofChinesecivilization.Keywords:Nationaltreasure;CulturalTVprograms;Traditionalculture;Protectionandinheritance目录14365_WPSOffice_Level1一、《国家宝藏》的创新模式 12498_WPSOffice_Level2(一)定位明确:文化内核综艺外壳 128598_WPSOffice_Level2(二)视听盛宴:跨越时空一眼千年 21628_WPSOffice_Level2(三)仪式建构:语言符号传递情感 37507_WPSOffice_Level1二、《国家宝藏》对传统文化的守护 527235_WPSOffice_Level2(一)馆长坐镇,明星守护 59540_WPSOffice_Level2(二)回望历史,观照天下 618081_WPSOffice_Level2(三)致敬匠人,礼赞匠心 61022_WPSOffice_Level2(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724894_WPSOffice_Level1三、《国家宝藏》对中华文明的传承 823653_WPSOffice_Level2(一)线上线下联动 831082_WPSOffice_Level2(二)让国宝“活”起来 1024930_WPSOffice_Level1四、结语 1127921_WPSOffice_Level1参考文献 1315665_WPSOffice_Level1致谢 14电视文化类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以央视《国家宝藏》为例2017年可谓是央视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元年,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无限生机,同年12月初,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不同以往的高大上的舞台效果,采用九大博物馆(院)馆长联席坐镇,独创“明星护宝”的节目形式,访古问今,演绎“博物馆奇妙夜”。与国内传统文博综艺电视节目《鉴宝》《华豫之门》等鉴宝类、《国宝档案》等纪录片类不同的是,《国家宝藏》关注的不是文物价值几何,而是聚焦在历史文物实体身后的故事与文化传承,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护与传承更具深情和温度。节目形式的多元化,带动了全民文化热潮持续高涨,不断地从古人及先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接档产生,犹如一股“清流”,引起了社会广大反响,口碑与收视率双赢,一方面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扬提供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也用有温度、有创意的电视表达,与全媒体时代受众的需求与认知相契合,为追逐娱乐和喧嚣的荧屏带来一抹亮色。一、《国家宝藏》的创新模式(一)定位明确:文化内核综艺外壳2017年12月3日晚,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首播。不谈琴棋书画,不论文字书信,这档文化类节目另辟蹊径,选择冷门的文博类题材,用文物破题,大胆突破创新,以现代社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叩开一扇扇博物馆的大门,追溯一件件文物本身的故事,探索文物与国家、文物与社会、文物与人的关系,让文物不再束之高阁,文物开始从“高大上”变得愈加“接地气”。《国家宝藏》将节目形态定义为“文博探索节目”,我国九大博物馆首次共同亮相综艺舞台之上,让人眼前一亮,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新鲜感。《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说,栏目是一种全新的原创模式,将传统文化内核与综艺化表达方式相结合,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1]博物馆浓缩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千百万件文物历经了千年战火的洗礼,见证了数代王朝的更迭,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背后的故事我们此前无法一一得知,但这档节目的存在,让我们有机会更直观地去认识并了解博物馆内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我们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时代在变换,所幸文物的传承没有中断,如今,我们已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我们更加有责任有担当去守护我们的文物。《国家宝藏》是一个年轻的节目。它创新采用“馆长坐镇+明星守护+匠人传承”的新型模式,真情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古老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此碰撞,拉近了文物与人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古老的文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要用我们的热忱之心去感受文物内在的生命力。从陕西博物馆推出的杜虎符文物中,我们得知,虎符是秦朝调兵遣将的工具,所谓气吞万里如虎,虎符在手,天下精锐皆为我所用。小小一枚虎符,其中蕴藏的信息安全智慧大有来头,它经过鱼符、龟符的演化,在现如今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是现代密码学的缩影,在我们生活中,大到国密中心,小到银行转账、手机解锁、门禁认证、指纹认证、文档加密功能等等,都有杜虎符的身影,这也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文物就在我们身边,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视听盛宴:跨越时空一眼千年视觉享受。《国家宝藏》的舞台将中国风元素与现代舞台科技相结合,采用了九根灵活运动的透明冰屏柱与巨型环幕相结合,惊艳地展现了背景装饰、空间划分、气氛营造等视觉效果,节目制作呈现出电影化的视听表达追求。[2]洋气的舞美设计摆脱了人们以往对中国元素只有“青花瓷”、“中国结”、“红灯笼”的刻板印象,但视觉效果却依然中国风满满。在讲解员说开场词时,9根冰屏柱前后错立,9大博物馆的标志浮现于冰柱中,立体环绕在讲解员身后。在讲解员讲述前世传奇概要时,9根冰屏柱并列一排,将舞台一分为二,随着讲解员的讲解,冰屏上呈现出相应的场景图像,而后面的巨型环幕与之相呼应,营造出一种仙气缥缈、文人墨士的悠悠之景。节目还采用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将三维画面悬浮在柜体实景中的半空中成像,嘉宾讲解时可以全方位展示文物的各个细节。同时,通过灯光变幻营造出五千年的时空重叠,历史感与科技感并存,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烘托出厚重的历史氛围。而舞台最亮眼就是长43米,高7米的巨型环幕,文物的色彩变化、内在结构以及历史轨迹等等,每一环节的主视觉都由它来呈现。首期节目中,《千里江山图》伴随着音乐缓缓平铺在巨型环幕上时,青绿山水,明艳辉煌,虽是在舞台之上,但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涓涓细流,扁舟飘浮,云卷云舒,历史的画面感扑面而来,这一刻,我们跨越时空,皆为画中人。随着画卷缓缓铺开,让人不禁徜徉在历史的长河,观众不仅得到视觉上的绝妙享受,还能走进画中情境,领略作画之人的精妙构思,一眼千年,更深层次增加了国宝故事的表现力和张力,让历史愈加鲜活起来。听觉享受。《国家宝藏》不仅是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也被网友们称为“大型原创音乐节目”,这个舞台上留下了太多耳熟能详的歌曲,《象王行》、《风入松》、《破阵乐》、《明月引》、《清平乐》、《定风波》等11首原创音乐,无论是纯音乐还是歌曲,每一首都让人发自内心“燃”起来,打造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感官盛宴。中国式的旋律,加上恢弘大气的舞美、酷炫的灯光设计的完美结合,予国宝灵魂,让国宝故事的呈现更加真实,国宝也就真的活了起来。主题曲《一眼千年》唱着文物与今人的联结,与流失的时间对话,回望千年,历史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娓娓道来中形成抚今追昔的文化认同;在湖南省博物馆专场中,国宝守护人——湖南籍歌唱家雷佳与辛追夫人再续“前缘”,大胆创新,将文物故事融入乐曲中,用“古装音乐剧”的方式解锁《国家宝藏》新篇章。节目中饰演西汉“女画师”的雷佳为辛追而唱,《帛画魂》唱出了辛追夫人在离世之际,对已逝丈夫和孩子的思念之情,歌声时而低沉,时而高亢,声声入耳,辛追夫人的美好期望就呈现在眼前,前世故事也更加牵动人心。(三)仪式建构:语言符号传递情感讲解员设置的创新化。说起文博类节目,印象中都是由主持人介绍、专家讲解的形式进行,而《国家宝藏》另辟蹊径,用讲解员取代了主持人,且是颇为正式的“001号讲解员”,带领着观众领略国宝重器的魅力。每一期的开场,001号讲解员张国立都会向观众介绍,“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每期如此,像是一句通关密语,开启了五千年文明的大门,仪式感十足,而一问一答间,既展示了我悠悠中华历史的厚重,又充分展现了国人对于文化的自信,让听者产生极强的自豪感与信念感。我们正“年轻”,我们也就只有“上下五千年”罢了,语气上的反差萌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可以看出,文博类节目不再只强调历史的厚重感,而是兼顾到人文情感,散发出了与生俱来的时代气息。看门人设置的正式化。《国家宝藏》不仅有“讲解员”,还有博物馆“看门人”,九大博物馆馆长齐聚《国家宝藏》第二现场,坐而论道国宝背后的故事,同时,在节目最后,他们会阐述为何挑选三件国宝的原因,从个人、社会、国家层面做出阐释,彰显了守护国宝的使命与责任,奠定了整档节目的权威感和仪式感。而讲解员对九大博物馆的介绍语也具有极强的仪式感,例如:即将迎接紫禁城第六百个春秋的故宫博物院;集荆楚文化大成的湖北省博物馆;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清晰简洁地概括出九大博物馆的特色特点,让观众在寥寥数语间对以上博物馆有最直接明了的认识,从而在之后的国宝故事中有更好的代入感和信念感。节目流程的仪式化。《国家宝藏》采用了“国宝引入+故事演绎+誓言宣读”的叙事模式,出现的的时间和地点极具象征意义,它反复表演,创造仪式,增强集体认同和情感共鸣。[3]在国宝故事开启前,明星守护人都会前往博物馆,寻找将要守护的国宝,以此开篇。当博物馆的大门缓缓打开,守护人走进馆内,光影变幻中,仿佛一步一步踏进了历史,当国宝被工作人员轻捧出来或光亮如新地陈列在展柜的时候,深刻感知到守护人内心对文物的敬畏与虔诚,让屏幕前的观众感同身受。短片最后,守护人会手托印信,“我是国宝守护人,《国家宝藏》,我来了”,庄重的态度、有力的语言表达,无不昭示着他们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守护国宝。在“国宝亮相”的环节中,位于舞台中央的纱盒环抱宝藏缓缓推出,舞台冰屏柱的位次调整则营造了极具形式感和冲击力的场景,守护人手捧印信将其置于水晶石柱之上,在讲解员说完“有请国宝守护人”后,徐徐走到舞台中央,成为节目匠心独运之处。当国宝的“前世今生”故事演绎后,讲解员给国宝守护人和讲述人颁发国宝守护人印信,并一起宣读国宝守护誓言,铿锵誓言,发出华夏之声。这样的一种仪式,不但连接了不同的场景,更成为一种符号的见证和印记。在第一期节目中,在演绎完中华文脉“石鼓”的故事以及讲述国宝南迁经历后,国宝守护人梁家辉、原故宫文物处处长梁金生、新一代故宫国宝守护人带来《故宫守护队队歌》,并共同宣读守护誓言:“我们志愿守护石鼓,守护历史,守护中华文脉”,铿锵誓言,句句有力,展现出国宝守护人的风骨,唤醒国人的集体记忆,观众作为见证者,无一不肃然起敬,进而迸发情感共鸣。二、《国家宝藏》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一)馆长坐镇,明星守护《国家宝藏》特邀故宫博物院等9家博物馆馆长坐镇节目现场,博物馆分别来自长江、黄河以及重要的文化发祥地和聚集地,承载了渊源悠久的民族历史和独一无二的文化记忆。九位馆长济济一堂,用最权威的态度阐释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并甄选镇馆之宝交予明星守护人守护。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首期节目中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4]。于大多数人眼中,文物一直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它们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院的橱柜里,参观的人大都走马观花,对其的认识是只知皮毛,没有系统而深刻的了解。馆长坐镇,不仅使整档节目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和科普性,可谓顶级的讲解天团,如此博物馆不再“高高在上”,文物在口口相传中“活”起来了,还能通过电视节目的影响力,让尚未走进过博物馆或对文物一知半解的人对博物馆产生兴趣,让博物馆真正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打卡的“网红圣地”。《国家宝藏》一改以往传统文博类节目的严肃权威,引入27位正能量的明星作为国宝的守护人,以平民化的视角、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演绎,吸引并传达给观众文物背后的故事,扩大国宝的影响力。节目组在明星守护人的选择上不关注颜值、流量,反而更关注明星与国宝本身的契合度,达到人、物、情三者统一。在这期间,明星也回归本职工作——表演,在舞台上呈现自己最擅长的部分,用小剧场的形式讲述文物的前世传奇,国宝是故事的主角,明星融入文物的情感中,赋予文物蓬勃的生命力,展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磅礴历史文化。其中既有我们熟知的老戏骨,也有新生代青年演员,明星守护人的年龄层跨度之大,国宝年代跨度之广实属中国电视节目首次,如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老师,以92岁高龄饰演西汉名将赵充国,倾情讲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前世传奇,守护丝路传奇;著名歌手蔡国庆与其6岁的儿子蔡轩正组成父子档,共同守护“年龄”最大的国宝——8000多岁的贾湖骨笛,传承中华音乐。除此之外,还有梁家辉、王刚、段奕宏、王凯、李晨等守护人通过恰到好处的精彩演绎,成为节目的点睛之笔。(二)回望历史,观照天下文物不是尘封在历史年轮里的老古董,它背后充满了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国家宝藏》通过明星演绎国宝前世传奇的“小剧场”里,让静默了千百年的文物,也能亲身讲述它那荡气回肠的故事。节目合理虚构戏剧情节,守护人用活泼有生趣的讲述方式来结构文物,掀开国宝的神秘面纱,综艺性与艺术性在此得到平衡。总导演于蕾说:“要让观众感觉文物像一个历经风雨的人,是有性格和生命的。观众能够触摸到文物身上的温度,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5]在湖北博物馆专场中,北大法律系毕业的主持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化身为一个叫“喜”的秦国基层官吏,用抢答游戏诙谐地表现出喜对法律的赤诚之心,并讲解“云梦睡虎地秦简”对当今中国法律的深远意义。喜每天将工作记录抄写在竹简上,一写就是几十年,而他死后,竹简也陪伴他长眠。喜可能不会想到,两千年后,这些竹简能带我们一探秦代法制社会的公正严明,其中部分法律条文我们更是沿用至今,更为重要的是秦人的真实墨迹实物得以流传,秦简上的文字是从篆书到隶书过渡的一种书体——秦隶,对中国文字演变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物也在观众眼里变成可感可知、有温度有生命的文化载体,人终有一死,竹简也必将会腐朽,但律令后的精神定会绵延后世千年。透过小小秦简,我们看到了兢兢业业的喜伏案疾书的模样,看到了文字演变进程中小人物的热忱之心,看到了文物所处的大时代高度的契约精神,看到了法律精神早已一脉相承,根植于中华文明血脉深处。(三)致敬匠人,礼赞匠心诗经有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6]中国历代的匠人之心尤为如此。国宝之所以温暖,在于它背后有着许多人的故事,和几代人的心血付出。如《千里江山图》,传统中国画颜料工艺传承人仇庆年讲述了原始矿石经过怎样繁复的工序才得到符合要求的上等国画原料,让人感受到他对中华文化的尊敬与热爱;皿方罍的器身、器盖近1个世纪的回归路,凝聚了中华同胞的向心力;苏州潘家守护国宝大克鼎,几代人守护历史,并将故事代代传承;石鼓命运多舛,几遭战乱,颠沛流离,梁金生老先生祖孙五代守护故宫国宝,在战乱中护石鼓周全等。而新生代国宝守护人的出现,书写着国宝新的传奇,如“各种釉彩大瓶”,故宫志愿讲解员张甡在节目中滔滔不绝,详细解读其烧制工艺,让人感受到他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与敬畏,对强盛中国的文化自信;中国式美学的源代码——《洛神赋图》,在杭州90后姑娘叶露盈的笔下重新“生根发芽”,她继承先人之美学,又用现代手法重新“诠释”经典,让静止的国宝获得新生;“千工床,万工轿,十里红嫁妆”,舞者殷硕唯美演绎旧时浙东女子出嫁红妆十里的盛况,曼妙的舞姿里蕴含着匠人“择一事,终一生”,女子“择一人,共白头”的强烈情感,表达了对出嫁女子的美好祝愿,舞出了宁波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当静默千百年的国家宝藏注入了自己的情感,跳动着它自己的脉搏,承载了它自己的附着在上面的一个人的生命,于是乎这件宝藏就活了起来,同样地,国宝也让守护它的人活了起来,让赤城匠心活了起来,让艺术想象、创造力活了起来,让民族自豪、文化自信活了起来。(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国文化千百年来未曾间断,而汉字的生命力也已延续千年,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和气节。首期节目中,看似其貌不扬的石鼓,其背后的故事震撼人心。石鼓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是汉字演进历史的活化石,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千年沧桑。石鼓上有600多个大篆,被称为石鼓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记录着我们文明的博大。石鼓文源于当年秦始皇的书同文促进民族间的沟通,让中国文化、文明得以传承,也能让我们现在自豪的说出,“华夏民族的信仰就是我们的文字和历史”。“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余灭其族,必先毁其文化”。[7]现今石鼓上的文字虽已残缺不全,但在代代传承之中,中华文化之脉从未断绝。守护者梁金生不仅世代守护着故宫的文物,年近七十的他秉持工匠精神,依然做着守护故宫文物的工作,用七年时间数出了故宫1860000件文物,并详细登记诸多信息,工程之浩大,让人敬佩。前世的传承,让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今生的守护,让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国之瑰宝,天下之幸也。一件件文物,彰显着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先人造物,后人守护,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塑造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气度,当代中国人民用科技创新引领强国之路,将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尖端科技源自千年国宝,云纹铜禁于2500年前由“失腊法”制成,现如今,古老的失蜡法演进成制造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熔模铸造法,与我国航空事业紧密相连,体现了国人探索求知、传承创新的精神,从而实现“强国智造”梦;几千年前的秦国用商鞅方升所代表的度量衡的统一,开启中华民族一统的时代,体现出国家执行强国改革的决心,今日之中国以更加精准的量子计量,打开标准领跑者的新纪元,延续千年的改革强国步伐越走越稳;《阙楼仪仗图》威严气派,大唐盛世,雍容华贵,张锦秋先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壁画与建筑结合,以传承历史的拳拳之心,让大唐风韵重新流淌在了西安的街头巷尾,赋予了这个时代新的生命力。三、《国家宝藏》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一)线上线下联动《国家宝藏》的爆红,使之成为一档现象级节目,开创了线上线下的全民文化狂欢。国宝级的文物、国家级的舞台,在央视精心打造的平台上,节目组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叩开一座座博物馆的大门,艺术的再造,也打破观众对博物馆沉闷无趣的固有认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这个零门槛的文化普及节目,在用着最适合大众传播的方式传承中华文明,把最有价值的故事和观点讲给更多的人听。1.线上传播,扩大影响力节目自2017年12月3日开播到2018年2月11日国宝盛典结束,文物流行了起来,中华传统文化也以另一种形式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几个月时间里,网络媒体播放、平台议论、网络报导、微博微信转发点赞等等都显示出该节目成为了“年度爆款”,文博类综艺节目也因此成为了“网红”,《国家宝藏》用“燃”的方式重新点燃了人们心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年轻人用当下最流行的自制表情包的方式表达对文物的喜爱之情,“农家乐审美”、“别人是打CALL,乾隆是盖章盖章”、“黄公望嫌弃三连”等诙谐有趣的表情包不断刷屏着各大社交平台,年轻人纷纷为文物“疯狂盖章”。网络媒体播放量高。《国家宝藏》自开播起就在各在线视频网络平台同步投放视频供网友观看,包括优酷、腾讯、爱奇艺、Bilibili(以下依网民通用的叫法简称B站)在内的多个在线视频网站,截至2018年2月播放总量分别达到了5446万、12648.9万、6840.4万以及1626.1万,以上四个网站的播放总量共计达到了2.65亿次,网友在网站上积极互动讨论,评论总数也达到了12.59万。其中以B站为例,截至2018年2月,《国家宝藏》第一季节目在B站上的播放量为1626.1万次,弹幕数量90.3万条,节目在B站的评分为9.9分,是同类节目的最高分。各类网络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大。截至2018年1月1日,新浪微博平台发布量157万条,话题阅读量突破14亿,微信平台发布量1.2万篇,栏目与频道微信阅读量突破63.8万次;截至节目播出完毕,豆瓣最高评分达9.5,“CCTV国家宝藏”微博粉丝数量高达38.6万,播出期间共发布827条微博。除了央视官方微博微信,各博物馆,国宝守护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的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等等也大力为节目进行宣传,扩大了传播范围,拓展了观众源,同时也扩大了节目影响力。[8]粉丝互动口碑有目共睹。《国家宝藏》也是一档具有竞技性的节目,节目发起给“我最喜爱的国宝”线上投票,从27件“国宝重器”中选出观众最喜爱的国宝,入驻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国宝特展,观众可以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参与互动,既能线上涨粉,又能为节目做好口碑宣传,两全其美。除此之外,“我写国宝广告语”、“国宝表情包”等原创内容的征集,给广大网友提供挥洒文采的平台,以此表达对国宝的喜爱,粉丝间的友好互动也很好地传播了节目的口碑。2.线下传播,增强感染力在节目播出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一股自线上燃到线下的博物馆热,让寂静沉睡的文物从馆舍天地迈向了大千世界。《国家宝藏》特展。节目第一季圆满收官后,由九大博物馆推选出的九件文物以实物和视觉两种形式,在九大博物馆同时亮相。其中,实物在各大博物馆分别展出,国宝的数字化影像在故宫博物院箭亭广场上的“中国多宝槅”里一一呈现,迎接一颗颗探索历史的赤忱之心。《国家宝藏》第二季播出时,故宫博物院为迎接新春,特举办“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大展,精心恢复以往皇宫过年时的摆设和活动,宫灯熠熠,人影绰绰,巍巍故宫又重现了紫禁城昔日繁华,康乾盛世的过年景象又重新出现在今天,吸引了大批观众走进紫禁城,行走宫墙下,徜徉历史中,切身体会另一种文化游历,趣味性十足。中国原创模式开启海外输出。2018年3月,在2018香港国际影视展上,《国家宝藏》首次在海外媒体同行和观众面前正式亮相,这也是中国原创的文博类综艺节目模式第一次面向全球宣传推广。同年4月,《国家宝藏》以“原创节目模式”的名义于戛纳电视节荣耀开场,这也是戛纳电视节历史上首个“中国原创节目模式推荐会”。多个“首次”,《国家宝藏》已在全球打响独具特色的中国原创模式。不仅如此,《国家宝藏》也逐渐走向了大英博物馆,走向了大都会博物馆等等。中国的智慧、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然从国内“燃”到了海外,多家媒体海外版块纷纷推荐节目,各国网友也会组织观看节目,并真情表示“《国家宝藏》倾力造、传统文化突骄傲,先祖先贤书春秋,华夏千古显荣耀。”[9]《国家宝藏》同名图书出版。九位馆长推荐的27件国宝的前世今生已经落幕,而节目组并未停下探索历史的脚步,于2018年出版《国家宝藏》同名图书,如果说节目中的国宝“小剧场”让观众真切直观地感受了文物背后的故事,那么文字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可触碰的,它提供了更多的深度和广度,文字的力量沉稳而有力,以一种更为温润持久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辨。同年6月,“匠心守护、文化传承”《国家宝藏》主题文化论坛分别在清华大学、上海书店和长沙书店举行,这是一场“说见就见”的文化线下活动,嘉宾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近距离与读者分享国宝背后的故事,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让读者大有裨益。博物馆热潮兴起。综合多方数据统计,自《国家宝藏》开播以来,全国各大博物馆一改“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状态,“博物馆热”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国家宝藏》中介绍的部分博物馆参观人数平均增加50%以上,其中,亲子参观占大多数,博物馆不再是高知识分子或者成年人的专属场所,参观者的年龄段开始趋向低龄化,参观博物馆成为了家长们教育孩子开拓视野的必备一课,当然,游客们也不再满足表面的参观,开始渴望深度体验博物馆,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寻宝”“探宝”博物馆冒险之旅,寓教于乐中深入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可见,博物馆能让城市“喧闹”起来,也能让心灵沉淀下来,逐渐成为现代科技与文化积淀共存的网红地标。(二)让国宝“活”起来随着节目掀起文博热潮,越来越多的受众将“国家宝藏”作为话题谈资,更希望通过衍生文创产品拉近与国宝之间的距离。节目的热播,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热切关注,文创产品也应运而生,让文物从“陈列展示”走进了“日常生活”,节目初衷“让国宝活起来”的美好愿景也得以实现,尤其是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作为国内文物文创的第一品牌,正全力带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的展示不应该停留在原地,因此,以故宫博物院为首,各省市博物馆也找到了打开传统文化的“正确道路”,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再造,文物不用局限在博物馆的展柜里,它们可以在云端,在数字博物馆里,在创意用品中,更为重要的是,文物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文物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发生变化,从曾经的“冷门”变身“潮牌”,从皇家私藏到国家所有,从“天下至宝,尽归帝王家”再到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共享,文物已经以各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2018年12月,《国家宝藏》文创店入驻天猫,开设“你好,历史旗舰店”。开店之初,上线的70余件文创产品中,有10余款产品的设计是从节目展示的国宝中来汲取灵感,文创种类丰富,意趣十足,产品设计均与文物深度结合,又不失创意性和实用性,售价从19元到上万元不等,引领新国潮。例如故宫博物院推荐的《千里江山图》,设计师巧妙构思,将画卷的图案印在眼罩的包装上,让消费者闭上眼,仿佛身处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影视摄像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会展项目综合运营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昌工学院《测试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酒店财务管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力电子变流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气体检测监控系统合作协议书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泌泰胶囊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河南2025年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聘8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食品营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俄语》教学大纲
- 清淤工程施工记录表
- TCITSA 24-2022 基于ETC的高速公路自由流收费技术规范
- 2022年涉农领域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8年版)
- 叉车装卸区域安全风险告知牌
-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 新街古韵丨赣美版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绘本阅读课-优质课件.pptx
-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