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弥勒一中高二(下)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0-2021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弥勒一中高二(下)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0-2021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弥勒一中高二(下)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0-2021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弥勒一中高二(下)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0-2021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弥勒一中高二(下)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弥勒一中高二(下)第四次

月考生物试卷

1.蓝藻和衣藻都是自养的单细胞生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的遗传物质都分布于染色体上

B.两者的能量来源于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C.两者自养的原因是都能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D.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否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2.白菜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磷元素可用于合成()

A.淀粉和磷脂B.DNA和载体蛋白C.核酸和磷脂D.RNA和脂肪酸

3.如图为某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

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激素蛋白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

出能

e

A.a、b、c、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B.a、b、c中依次进行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加工、蛋白质分类包装过程

C.e是有氧呼吸的场所

D.该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不进行,因为原核细胞无a、b、c、d、e等结构

4.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一侧表示细胞膜的内侧

B.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②

C.细胞膜功能越复杂,③数量和种类就越多

D.②和③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5.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动运输可使被运输的离子在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

B.膜蛋白在细胞膜上呈不对称分布

C.膜蛋白不参与物质的被动运输

D.某些离子可以进行被动运输

6.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酶只能在活细胞中产生,不只在活细胞中发挥作用

B.淀粉酶具有专一性,能水解淀粉,不能被蛋白酶水解

C.0℃升温至100℃与100℃降温至0℃对酶活性影响不相同

D.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将酶的用量减少一半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7.ATP是细胞内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的“纽带”,下列有关此“纽带”的说法正确的

是()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人体剧烈运动时ATP水解大于ATP合成,平静状态时则相反

8.下列有关细胞有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都进行有氧呼吸

B.有氧呼吸只有第二阶段产生[H]

C.有氧呼吸只有第三阶段需要氧气参与

D.有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不需酶的参与

9.豌豆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gPEE

-02I7,J19.JM.636.6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CD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BC阶段结束时核DNA含量增加一倍

D.”CD+DE”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10.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中各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组织细胞中mRNA不存在明显区别

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DNA量始终保持不变

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

D.细胞的分化和衰老受基因的控制,细胞凋亡则不受基因控制

11.如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正常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第2页,共40页

A

A.图①细胞的子细胞可能是卵原细胞

B.图②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C.图③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2

D.图④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12.1961年首次报道性染色体为3条的XYY男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病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可以预防的

B.这种现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C.这种病不可能是该男性的母亲产生不正常的卵细胞引起的

D.这种病可能是该男性的父亲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引起的

13.如图是某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IO-r£]

12

X^□o正常男、女

nU4

3—

L-5□□O患病男、女

P

Q6

m-

7Q

68

A.该病为伴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1-2和田-7都是纯合子

C.若口-4与正常男性结婚,女儿患病的概率是]

D.若口-4与患病男性结婚,生下患病儿子的概率是1

14.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植株分别

与红花、白花、紫花植株杂交,B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分别如图①②③

B.图①中的红花植株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AA

C.图②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全部是白花

D.图③中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③相同

15.下列有关生命科学发展历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A.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细胞水平

B.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再进行测交实验验证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鲁宾和卡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

16.某同学分析艾弗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实验的思路是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

②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作用运用了“加法原理”

③混合培养的5组培养基上均有表面粗糙的菌落

④混合培养后出现的S型菌内有R型菌的遗传信息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

17.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沃森等人通过物理模型建构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C.脱氧核甘酸链上相邻两个脱氧核甘酸的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D.双链DNA分子中,所含的喋吟碱基数量等于喀呢碱基数量

18.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场所是核糖体B.模板是DNA分子的一条链

C.原料是4种游离核糖核甘酸D.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1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D,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20.中心法则概括了自然界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第4页,共40页

RNA--------►蛋白质

A.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图中的①②③

B.图中①-⑤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④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21.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可能不同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C.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是由环境改变造成的

D.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的影响

22.为在酵母菌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

码子CGG改变为酵母菌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不发生的变化有()

A.植酸酶的氨基酸序列改变B.植酸酶mRNA的序列改变

C.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D.与之配对的反密码子改变

23.某植物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突变使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基因突变后,基因的结构一定会发生改变

B.该突变基因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1个氨基酸不同

D.若该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会遗传

24.下列有关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一般形态各不相同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套基因

D.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含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25.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简图所示,结合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二倍体内瓜幼苗四信体(2)

(2»)(4n)二他体”)

二信体(J)(3n)无子

<3体(d)

A.①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

B.①过程是诱发染色体结构变异

C.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能正常受精

D.三倍体无子西瓜无子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

的生殖细胞

26.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aaBB),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P:AABBxaabb

FI:AaBb♦aaBB

।―>aaBB

A.①过程提高了突变率从而缩短育种年限

B.②过程需要通过逐代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C.③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④过程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7.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与基因重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导致了生物进化

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28.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蝙蝠昼伏夜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狼的牙齿坚硬锋利,是长期磨炼的结果

D.病菌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抗药基因

29.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稳态就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乳酸等酸性物质会使内环境的酸碱度明显下降

第6页,共40页

C.二氧化碳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30.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

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31.足球赛场上,球员们奔跑抢断、相互配合,最后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

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时间奔跑后,机体储存的糖原减少

B.机体大量出汗,导致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

D.运动过程中,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激素调节

32.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器官包含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

B.人体第二道防线是指唾液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C.吞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导致患者出现自身免疫病

33.如图所示为对燕麦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胚芽鞘生长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A.a与bB.c与dC.a与eD.c与e

3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和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根的向地性可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C.乙烯在幼嫩果实中较多,能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

D.细胞分裂素在茎尖处较多,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35.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标记的个体部分死亡,则实际的种群数量应比统计的结果偏大

B.若标记个体没有混合均匀即进行重捕,则最终的统计结果偏大或偏小

C.对于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生物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

D.采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的前提是调查的生物不活动或活动范围小

36.下列关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只是个体的累加,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特征

B.种群的水平结构与生物的分布情况有关,群落的垂直结构与食物有关

C.群落是一定区域内各种群的集合,其中包含不同的物种

D.一定区域内的各种动植物以及水和阳光等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37.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中,K值主要取决于()

A.空间和环境资源B.种群自身的繁殖速率

C.种群的年龄组成D.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8.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稻田中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稻田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B.芦苇等植物的斑块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D.捕食者的存在往往有利于降低被捕食者之间的竞争强度

3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B.自养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

D.绝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

4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

B.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41.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结构5为,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B寸,与的形成有关。

(2)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特有结构是[]<,

(3)如果B图为大蒜根部细胞,则应该没有[]。若为根尖分生区细

胞,则还没有[]o

(4)甲状腺细胞中碘的浓度远比血浆中高,这说明甲状腺细胞吸收碘是通过

第8页,共40页

的方式,该方式与A细胞内的哪两种细胞器密切相关:[]和

[]O

42.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某生理活动,图乙表示该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

下吸收或释放量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a表示在(具体场所)产生的物质;b表示物质。

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会导致c物质的含量(填“增加”“减少”或

“不变”)。

(2)在图乙中,限制释放02量不再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当光照强度

处于A点时,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呼吸作用速率。

(3)若图乙是CO2浓度为0.1%条件下测得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CO2

浓度升到0.3%时,则A点将向方向移动,B点将向方向移动。

43.女娄莱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女娄莱的高茎与矮茎、

红花与白花、圆粒与皱粒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利用高茎红花圆粒雌株

与矮茎红花圆粒雄株杂交,其子一代表型如下表。

子一代高茎:矮茎红花:白花圆粒:皱粒

娜性1:11:03:1

舞性1:1I:13:1

(1)通过分析可以确定属于显性性状的是。能否确定女娄莱的粒型和花色

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说明原因:o

(2)已知株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高茎为显性性状。当株高为隐性纯合时雌性

植株性反转,而雄性植株没有此现象。让R中的高茎植株相互杂交,后代雌雄比

为.

(3)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域同时缺失为缺失纯合子;一条正常、

而另一条染色体缺失为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生活力下降,但是能存活;缺失纯

合子往往个体死亡。红花雄株与白花雌株杂交,子代出现了一株白花雌株。为探究

此白花雌株的出是由于缺失还是突变,将白花雌株与杂交,如果杂交子代中

红花:白花为,则白花雌株为缺失杂合子;如果后代杂交子代中红花:白花

为,则白花雌株为突变体。

4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图中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几种调节方式,图乙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机体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

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在神经纤维膜外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如果分

别在X、丫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表指针的偏转次数分别是

______次。

(2)若图甲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分泌物a作用于垂体,则分泌

物a最可能是激素,该激素分泌后弥散在内环境中但只作用于靶细胞,原

因是。

(3)图乙中,B淋巴细胞识别入侵的新型冠状病毒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经过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形成细胞。

(4)新冠病毒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研制并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

的最有效措施。假如某医疗研究小组已研制出某种新冠病毒疫苗,利用健康小鼠等

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该疫苗对小鼠的免疫效应,请补充完善下列实验设计:

第10页,共40页

①将若干只健康小鼠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实验组)注射,乙组(对照组)注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

件下饲养小鼠;③一段时间后,O

45.近几年在江苏、四川、贵州等地,稻田养鱼已成为当地水产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

图1是某地稻田中的部分食物网,图2是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能

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芾

-------------

图1图2

(1)图1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2)图2中卷叶螟等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图2中(用字母表示)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用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3)该稻田生态系统中,人通过多条途径输入了碳元素,其中两途径分别是

和。总输入的碳中,除了人为输入外,其他输入碳的主要途径是o

(4)“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从经济效益上看,主

要表现在;从生态效益上看,主要表现在。

46.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是一些个体微小、构

造简单的低等生物,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医疗保健、工业发展、农业生

产、生态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1)微生物培养中使用试管时,试管口通常用封口膜封口或塞有棉花塞,其作用

一个是通气,另一个是。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

数目低,原因是。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目的菌的过程中,所用培养基和接

种工具常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

(2)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分解菌的研究也成了相关科学家

关注的课题,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至少有三种组分,其中、

使得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筛选纤

维素分解菌可以用法,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3)纯化菌株时,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

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

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①②

第12页,共40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其遗传物质分布于拟核中,A错误;

B、蓝藻没有线粒体,B错误;

C、蓝藻内不含叶绿体,其自养的原因是细胞质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

作用,C错误;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由于含有叶

绿素和藻蓝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含有

各种细胞器,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

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C

【解析】解:A、淀粉只含有C、H、0,不含磷元素,A错误;

B、载体蛋白含有C、H、0、N等元素,不含磷元素,B错误;

C、核酸和磷脂均含有磷元素,C正确;

D、脂肪酸只含有C、H、0等元素,不含磷元素,D错误。

故选:Co

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是由c、H、0、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2)核酸是由C、H、0、N、P元素构成;

(3)脂质是由C、H、0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

(4)糖类是由C、H、0元素组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元素的相关知识,识记组成细胞的化

合物的元素组成,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答案】B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a、b、c、d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

膜,A错误;

B、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膜,它们在分泌蛋白合成的过程中依次进行

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加工、蛋白质分类包装过程,B正确;

C、e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错误;

D、原核生物含有a核糖体,D错误。

故选:Bo

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一内质网进行粗

加工一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一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

“出芽”形成囊泡一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d是细胞膜,e是线

粒体。

本题结合细胞合成与分泌胰蛋白酶的过程示意图,要求考生考生识记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明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A、甲一侧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的外侧,A错误;

B、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组成,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B

正确;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

正确;

D、②磷脂分子和③蛋白质分子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运动,D正确。

故选:A,

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为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只分布在细胞

膜的外表面;②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③为蛋白质。

本题结合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解,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

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

断各选项。

第14页,共40页

5.【答案】C

【解析】解:A、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离子,使得细胞内外存在浓度差,A正确;

B、蛋白在细胞膜两侧呈不对称分布,B正确;

C、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膜蛋白),C错误;

D、Na+进入神经细胞、K+出神经细胞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Co

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

高浓度—低浓

自由扩散不需不需水、C02、02、甘油,苯、酒精等

高浓度T低浓

协助扩散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低浓度一高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

主动运输需要需要

度Na+等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及实例,能列表比较三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答案】B

【解析】解:A、酶只能在活细胞中产生,但酶并不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酶由活细胞

产生,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细胞内的呼吸氧化酶;也可以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如各种消化酶;在生物体外适宜的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如证明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

实验,A正确;

B、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被蛋白醐水解,B错误;

C、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性失活,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升温后酶活

性可恢复,因此0℃升温至100℃与100℃降温至0℃对酶活性影响不相同,C正确;

D、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将酶的用量减少一半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明显影响,D正确。

故选:Bo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o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

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

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

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对于对酶的本质、醵的作用特点、高温及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

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错误;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正确;

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也有ATP的合成,该阶段没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错误;

D、人体在剧烈运动和平静状态时ATP的合成速度等于分解速度,以维持ATP含量的

动态平衡,D错误。

故选:B..

ATP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

释放出大量能量;ATP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ATP与ADP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

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

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本题考查了细胞的能量“通货”,要求考生能够识记ATP的化学组成、产生场所,理

解ATP与ADP相互转化,明确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两个过程均能产生ATPo

8.【答案】C

【解析】解:A、有些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如乳酸菌,A错误;

B、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均产生[H],B错误;

C、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氧气只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正确;

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是酶促反应,各个阶段都需要酶的催化,D错误。

故选:Co

真核细胞具有线粒体,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

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

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第

第16页,共40页

三阶段都还原氢与氧气反应产生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物质变化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生物类群,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9.【答案】C

【解析】解:A、分析题图可知,DE段是细胞分裂的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

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

B、分析题图可知,CD段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B错误;

C、分析题图可知,BC段是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

合成,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C正确;

D、一个细胞周期应包含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BC、DE)在前,分裂期(CD、

EF)在后,可以用图中(BC+CD)或(DE+EF)表示,D错误。

故选:Co

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

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比分裂期长,分裂间期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周期的概念,分裂期与分裂间期的特点,分析题图判断题图各段属

于细胞周期的哪个时期是解题的突破口,准确把握细胞周期的概念,弄清细胞周期的起

点和止点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个体不同组织细胞中mRNA存在明

显区别,故A错误;

B、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恶性增殖,DNA量周期性变化,

故B错误;

C.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会有所减小,可以将细胞看成是一个球,

R为细胞的半径,球的表面积公式:4兀R2,球的体积公式:,R3,那细胞表面积和体积

的比值为:47tR2+(\RS)=|,随着细胞的生长,R增大,所以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

值会减小,故C正确;

D.细胞的衰老受细胞核基因的控制,细胞凋亡也受基因的控制的程序性死亡,故错误。

故选:C。

癌细胞会进行DNA的复制,量会变化;随着细胞生长,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

的比值会有所减小,物质运输效率下降,因此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要进行分裂;细胞凋

亡也受基因控制。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凋亡的相关知识,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

法平时加以训练。

11.【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分析可知,图①表示该生物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图象,其子细

胞可能是卵原细胞,因为卵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A正确;

B、图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

C、图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染色单

体、核DNA之比为1:2:2,C正确;

D、图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题图分析: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

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细胞含

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

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

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

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

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

有无特殊行为。

12.【答案】D

【解析】解:A、这种病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可以预防的,可采取终止妊娠,A

正确;

B、这种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丫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

第18页,共40页

C、由分析可知,该男性有两条丫染色体,且该染色体只能来源于该男性的父亲,C正

确;

D、含YY的精子异常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后产生的两条YY染色体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选:D。

1、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

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2、减数分裂的概念: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过程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

方式。

3、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特殊性表现在:①从分裂过程上看:(在减数分裂

全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②从分裂结果上看:形成的子细胞内的

遗传物质只有亲代细胞的一半;③从发生减数分裂的部位来看:是特定生物(一般是进

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特定部位或器官(动物体一般在精巢或卵巢内)的特定细胞才能

进行(如动物的性原细胞)减数分裂;④从发生的时期来看:在性成熟以后,在产生有

性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

4、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XYY综合症的形成是含X的卵细胞和含YY的精子结合成的

受精卵发而来的个体。因此,卵细胞正常,精子异常,含YY的精子异常是由于着丝粒

分裂后产生的两条丫丫染色体没有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和人类遗传病的危害及预防,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同时获取题干信息准确答题。

13.【答案】D

【解析】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伴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

B、1-2和HI-7都正常,均为纯合子,B正确;

C、若U-4(杂合子)与正常男性结婚,女儿患病的概率是aC正确;

D、若口-4(杂合子)与患病男性结婚,生下患病儿子的概率是:,D错误。

4

故选:D。

伴性遗传包括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和伴丫染色体遗传。图中n-4

为女患者,且其有个正常的儿子,说明该病不是伴丫染色体遗传,也不是伴X染色体

隐性遗传,即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能根

据遗传系谱图推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4.【答案】B

【解析】解:A、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为1:

1:2,说明紫花植株一定是杂合子,A正确;

B、图①中的红花植株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AA或aa,B错误;

C、白花萝卜为纯合子,图②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后代全部是白花,

C正确;

D、图③中的紫花植株为杂合子,自交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③相同,仍为红花:

白花:紫花=1:1:2,D正确。

故选:B..

柱形图中第三组杂交组合为本题突破口,根据后代比例为1:2:1可知,该遗传遵循基

因的分离定律,能够确定紫花肯定为杂合子,但是根据比例不能确定谁是显性纯合子。

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判断紫花的基因型,白花和红花为纯合子,考查了考

生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熟练运用以及纯合子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知识。

15.【答案】A

【解析】解:A、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了细

胞水平,A正确;

B、孟德尔首先开展豌豆杂交、自交实验,然后提出假说,再进行测交实验验证,B错

误:

C、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要证

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还需要证明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大多数生物的遗

传物质是DNA才行,C错误;

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者是沃森、克里克,D错误。

故选:Ao

1、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随着生命科学与其

第20页,共40页

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实验法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主要研究手段;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

提出者是沃森、克里克;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中释放出的氧来

自水。

2、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提出问题T作出假说T演绎推理T实验验证T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l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

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了生物科学发展史,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16.【答案】D

【解析】解:①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思路是分别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

①正确;

②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作用运用了“减法原理”,②错误;

③混合培养的5组培养基上均有表面粗糙的R型菌菌落,③正确;

④混合培养后出现的S型菌是由R型菌吸收S型菌DNA转化而来,故出现的S型菌内

有R型菌的遗传信息,④正确。

故选:D。

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

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

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本题考查了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及结论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

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考生能够识记实验思路、过程和实验结果。艾弗里及其

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实验设计思路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物质一一提纯,分

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17.【答案】C

【解析】解:A、沃森等人通过物理模型建构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A正确;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正确;

C、脱氧核甘酸链上相邻两个脱氧核甘酸的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C错误;

D、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互补配对的碱基数

目彼此相等,因此双链DNA所含的喋吟碱基数量等于嗜噬碱基数量,D正确。

故选:Co

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甘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及其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8.【答案】D

【解析】解:A、DNA分子复制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A错误;

B、DNA分子复制模板是DNA分子的两条链,B错误;

C、DNA分子复制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甘酸,C错误;

D、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D正确。

故选:D。

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

2、DNA分子复制的场所、过程和时间:

(1)DNA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在解旋前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甘酸为原料,遵循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

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3)DNA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

第22页,共40页

(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

(2)原料:四种脱氧核甘酸;

(3)能量:ATP;

(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时期、所需的条件、

过程、特点、方式及意义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9.【答案】A

【解析】解:A、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

D、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Ao

1、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

因在染色体上。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

因的主要载体.

本题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要求考生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发现历程,掌握基因与

染色体的关系,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答案】D

【解析】解:A、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图中的①②③,④⑤两个过

程是后来对中心法则的补充,A正确;

B、图中①-⑤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正确;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正确;

D、只有⑤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D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①为D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

为翻译过程,④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⑤为逆转录过程。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

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1.【答案】B

【解析】解:A、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基因型相同,表

现型可能不同,如同卵双胞胎,哥哥在室外工作皮肤比较黑,弟弟室内工作皮肤比较白,

A正确;

B、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

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B错误;

C、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是由环境改变造成的,C正确;

D、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也受环境的影响,D正确。

故选:Bo

1、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

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

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2、基因通过中心法则控制性状,包括两种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本题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蛋白质和

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识记基因控

制性状的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2.【答案】A

【解析】解:A、从“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菌偏爱的密码子AGA”

可见,CGG和AGA都是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植酸酶氨基酸序列不变,A错误;

B、密码子位于mRNA上,密码子由CGG变成AGA,说明植酸酶mRNA序列发生了

改变,B正确;

C、C-G间氢键数目比A-T间氢键数目多,密码子由CGG变成AGA后,编码植酸酶的

DNA中C-G碱基对的比例降低,氢键数目减少,DNA热稳定性降低,C正确;

D、密码子由CGG变成AGA,与之配对的反密码子也发生了改变,反密码子由GCC

变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