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题复习: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期末专题复习: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期末专题复习: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期末专题复习: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期末专题复习: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课内外古诗词考点整理汇总表格型课内古代诗歌五首1.登幽州台歌对比:“前”与“后”,“古人”与“来者”,表明时间流逝、怀才不遇的失意与苦闷【唐】对比:“前”与“后”,“古人”与“来者”,表明时间流逝、怀才不遇的失意与苦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对比:“独”与“悠悠”对比,衬托个人的孤单渺小,感慨时空辽远,生命短暂。向前看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望不见后世重视人才的君主。对比:“独”与“悠悠”对比,衬托个人的孤单渺小,感慨时空辽远,生命短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一想到天地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我独自悲伤落泪。(一)作家作品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少任侠。开耀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入狱,忧愤而死。所作诗标举汉魏风骨,反对齐梁柔靡之风。(二)写作背景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于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三)结构梳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独悲愤、慷慨悲凉一二句:登楼远眺,吊古伤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独悲愤、慷慨悲凉三四句:宇宙广阔,个人孤独(四)主题思想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吊古伤今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诗眼2.望岳诗眼【唐】设问:统领下文,表现泰山绵延不绝、雄伟阔大杜甫设问:统领下文,表现泰山绵延不绝、雄伟阔大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钟”拟人,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夸张写出泰山的参天矗立东岳泰山,美景如何?走出齐鲁,山色不尽“钟”拟人,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割”夸张写出泰山的参天矗立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神奇的大自然,在泰山聚集各种神奇秀丽的景色,山的南北两面,分出昏暗和明亮。细望,由近及远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由近及远反衬:众山小反衬泰山大哲理:无所畏惧、积极进取、勇于攀登、远大理想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反衬:众山小反衬泰山大哲理:无所畏惧、积极进取、勇于攀登、远大理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终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一)作家作品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二)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写景:雄伟气势、秀丽景色(三)结构梳理写景:雄伟气势、秀丽景色首联:远望绵延不绝颔联:近望神奇秀丽抒情:志向远大、积极进取、敢于攀登颈联:细望心胸激荡抒情:志向远大、积极进取、敢于攀登尾联:俯望勇于攀登(四)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t"/item/%E6%9C%9B%E5%B2%B3/_blank"泰山雄伟\t"/item/%E6%9C%9B%E5%B2%B3/_blank"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勇于攀登的远大理想。3.登飞来峰正侧面描写塔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做铺垫【北宋】王安石正侧面描写塔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做铺垫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借用典故。以“借用典故。以“浮云”借代奸佞小人,表现诗人初涉官场,年轻气盛、抱负不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一)作家作品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世人又称“王荆公”。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写作背景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结构梳理登高抒怀登高抒怀远大理想抱负不凡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第一句千寻之塔——极言其高第二句鸡鸣见日——衬托塔高第三句不畏云遮——站得高看得远第四句在最高层——一语双关(四)主题思想这首诗借登高之景来抒发自己年少气盛、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远大理想和伟大抱负。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认识到了一定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游山西村“莫笑”和“足”体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南宋“莫笑”和“足”体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哲理:在困境中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可能会有新的转机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备足鸡肉、猪肉。哲理:在困境中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可能会有新的转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赞美淳朴民风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淳朴民风希望随时做客,抒发对淳朴民风和好客村民的热爱之情希望随时做客,抒发对淳朴民风和好客村民的热爱之情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一)作家作品陆游(1125—1210),宋代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为四川宣抚使王炎干办公事,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居山阴。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诗存九千多首。(二)写作背景此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湖的三山乡。对此,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然而他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结构梳理赞扬淳朴民风和好客村民热爱和向往农村生活首联农家淳朴好客赞扬淳朴民风和好客村民热爱和向往农村生活颔联村外景色秀丽颈联村中民风淳朴尾联热爱随时做客(四)主题思想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首联写农家热情好客,颔联写村外景色优美,颈联写村中民风淳朴,尾联写希望随时做客,赞扬了村民的热情好客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五)哲理:在困境中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可能会有新的转机。5.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离别愁绪、回归喜悦、豪放洒脱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离别愁绪、回归喜悦、豪放洒脱离开北京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比喻:以“落红”自喻,表达诗人虽然辞官,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体现诗人的积极乐观和奉献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比喻:以“落红”自喻,表达诗人虽然辞官,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体现诗人的积极乐观和奉献精神。(我辞官归乡)有如纷纷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一)作家作品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二)写作背景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龚自珍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南归,回归故里,后又北上迎取眷属,在南北往返途中,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与吴虹生书》),写就巨型组诗。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作者当时愤然辞官,离别亲朋好友,愁肠百结。(三)结构主题关心国家甘心奉献积极乐观抒情叙事关心国家甘心奉献积极乐观抒情叙事吟鞭东指辞官归乡移情于物化泥护花移情于物(四)主题思想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五)哲理:以“落红”自喻,表达诗人虽然辞官,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体现诗人的积极乐观和奉献精神。5.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画家。参禅悟理,学庄信道,还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t"/item/%E7%8E%8B%E7%BB%B4/_blank"孟浩然合称“\t"/item/%E7%8E%8B%E7%BB%B4/_blank"王孟”,有“\t"/item/%E7%8E%8B%E7%BB%B4/_blank"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t"/item/%E7%8E%8B%E7%BB%B4/_blank"苏轼评之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写作背景《竹里馆》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主题思想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精神可以彻底放松,有明月相伴并不感到孤独,月华如水,涤荡胸怀,诗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中,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春夜洛城闻笛6.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中,飘满洛阳古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一)作家作品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二)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或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三)主题思想这首诗是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一)作家作品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二)写作背景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三十四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岑参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诗人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三)主题思想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全诗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8.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万紫千红竞相展示美丽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榆荚没有这种才华情思,只懂得像漫天白雪四处纷飞。(一)作家作品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八年(792)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参与平定淮西之役,又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政治书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导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二)写作背景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乃春游郊外时所作。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三)主题思想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想要留住它,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形成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景象,就连那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9.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一)作家作品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二)写作背景《泊秦淮》,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杜牧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三)主题思想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只知道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汉文帝为了访求贤士,在宣室召见逐臣。那贾谊才华横溢,实在是超群绝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惜两人谈到夜半,文帝枉自前移坐席;不问国计民生,只问那无稽的鬼神。(一)作家作品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二)写作背景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盖至昭州修祀事,故以借慨”,意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创作了此诗。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三)主题思想此诗托古讽今,通过讽刺汉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一)作家作品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t"/item/%E8%BF%87%E6%9D%BE%E6%BA%90%E6%99%A8%E7%82%8A%E6%BC%86%E5%85%AC%E5%BA%97%E5%85%AD%E9%A6%96/_blank"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t"/item/%E8%BF%87%E6%9D%BE%E6%BA%90%E6%99%A8%E7%82%8A%E6%BC%86%E5%85%AC%E5%BA%97%E5%85%AD%E9%A6%96/_blank"尤袤、\t"/item/%E8%BF%87%E6%9D%BE%E6%BA%90%E6%99%A8%E7%82%8A%E6%BC%86%E5%85%AC%E5%BA%97%E5%85%AD%E9%A6%96/_blank"范成大、\t"/item/%E8%BF%87%E6%9D%BE%E6%BA%90%E6%99%A8%E7%82%8A%E6%BC%86%E5%85%AC%E5%BA%97%E5%85%AD%E9%A6%96/_blank"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t"/item/%E8%BF%87%E6%9D%BE%E6%BA%90%E6%99%A8%E7%82%8A%E6%BC%86%E5%85%AC%E5%BA%97%E5%85%AD%E9%A6%96/_blank"江西派,后学\t"/item/%E8%BF%87%E6%9D%BE%E6%BA%90%E6%99%A8%E7%82%8A%E6%BC%86%E5%85%AC%E5%BA%97%E5%85%AD%E9%A6%96/_blank"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二)写作背景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所以一直不得重用。\t"/item/%E8%BF%87%E6%9D%BE%E6%BA%90%E6%99%A8%E7%82%8A%E6%BC%86%E5%85%AC%E5%BA%97%E5%85%AD%E9%A6%96/_blank"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t"/item/%E8%BF%87%E6%9D%BE%E6%BA%90%E6%99%A8%E7%82%8A%E6%BC%86%E5%85%AC%E5%BA%97%E5%85%AD%E9%A6%96/_blank"宋光宗\t"/i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