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药药物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杭州中药药物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杭州中药药物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杭州中药药物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杭州中药药物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工程概述工程名称XXXX制药股份技术中心建设工程。工程承办单位工程承办单位根本情况1、名称:XXXX制药股份。2、地址:XXXXX。3、法人代表:XXX。4、注册资本:XX万元。5、联系人:XX。6、联系方式:XXX。企业技术中心根本情况1、名称:XX制药技术中心。2、地址:XXXX。3、工程负责人:XXXXX。4、联系方式:〔1〕电话:XXXXXX。〔2〕传真:XXXXXXXXXXX。〔3〕E――mail:XXXXXX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开展规划》。3、《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开展规划纲要(2006—2020)》。4、《医药行业“十一五”开展指导意见》。5、《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6、《XX省“十一五”中药民族药科技开展规划》。7、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标准。1.4工程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工程建设目标1、从2008~2009年,引进先进的成型工艺设备,着重研制控缓释和靶向给药等代表XX现代化的新剂型,把技术中心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XX工程技术中心。2、在现有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机制下,采取招聘、外培等多种方式,每年重点培养1~2名创新性优秀人才,形成技术中心开展的人才梯队,以适应技术中心高速开展的需要。3、在未来3年内,研制开发5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科技含量的创新性XX,为XX制药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持,以更加稳定和积极的态势向全国中药制药企业30强发起冲击。4、利用技术中心多年潜心研究XX的经验和能力,建立5种以上公司常用XX的标准指纹图谱,确定3种以上公司常用XX的有效成分并掌握其别离纯化技术,为对已有国家标准的XX进行深度研发,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打下根底。5、经过5~8年的开展,把技术中心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XX工程技术中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1、新建技术中心大楼一栋,占地面积1269m2,建筑物为3层结构,建筑面积2、根据功能要求,对技术中心大楼进行装修。3、购置先进的微波和超声波提取、膜别离、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以及动态检测成套装备115台〔套〕,研制控缓释和靶向给药等代表XX现代化的新剂型,实现由粗提向精提的转变。4、购置信息化设备1套,依托XX制药信息化网络,建立技术中心的内外部网络、新药研发情报门户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平台,根本完成技术中心现信息化建设。第二章企业及企业技术中心根本状况企业经营状况和主要经营指标XXXX制药股份〔以下简称XX制药〕原名XXXXX。XXXX制药股份总占地面积8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企业员工1609余人,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382余人,其中具有初、中、高级职称人员115人。XXXX制药股份连续7年无质量投诉和不良产品质量记录;连续7年在XX省工商银行评审中保持AAA信用等级并首批荣获XX省“信贷诚信企业”;2003年公司荣获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2004年荣获XX省国、地税双A级纳税企业称号;2005年荣获XX省纳税五十强企业称号;2007年1月,XX制药使用的“XXX及图”的商标,被认定为“中国著名商标”。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XX制药依托XX丰富的XX资源,立足产品的民族化特色,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博采民族医药之众长,以开展独具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XX产品为重点,进行科技创新、深度研发,以科技兴药、品牌立药为特点,不断加强XX新产品开发,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品牌扩张开展道路。逐渐形成了“XXX”牌XX、XX、XX脑通软胶囊、XX等XX为主导的强势产品架构,包括片剂、胶囊剂、软胶囊、糖浆剂等12种生产剂型的多样化、可持续的品牌体系,集核心技术、工艺创新、资源优势之大成。XX制药生产的XX产品经多年医学临床运用,证明其平安、有效、可控、稳定,为广阔患者、业界、市场广泛认同和赞誉。特别是2004年7月总投资超过1亿元符合国家GMP标准的医药工业园的建成,使XX制药成为国内最大的XX产业化种植、研发、生产基地。XXXX制药股份近3年主要经营指标见表2-1。表2-1XXXX制药股份近3年主要经营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2005年2006年2007年销售收入万元利润总额万元资产负债率%企业技术中心技术根底和相关技术成果2.2.1技术中心拥有3400平方米的实验室,1个中试车间〔包括:中药提取、超临界CO2萃取以及片剂、糖浆剂、丸剂、颗粒剂、滴丸剂的中试生产线〕,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全自动薄层色谱扫描仪、全自动水分测定仪、旋转蒸发仪、高精密度电子天平、智能溶出试验仪等仪器设备154台〔套〕,固定资产原值约2199万元。能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大孔树脂别离、膜别离、超声提取、微波提取、超细〔气流〕粉碎等药材提取工艺研究;控缓释给药、靶向给药、经皮给药等给药途径的研究以及液体及固体制剂成型工艺等从传统XX到现代XX的中试生产能力。为了加速技术创新,2007年对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药物提取别离技术中试实验室进行了二期技术改造,新增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配备缓释片剂、滴丸、软胶囊、喷雾剂等新型剂型研发仪器和中试设备,新增了全自动离心机、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先进检验仪器。形成了以XX工程化、现代化和产业化开发为特色的产品研发平台。技术中心还拥有分布在各相关部门的专业化研究组、实验室,分别从事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别离技术研究、中药及XX提取工艺研究、药物剂型研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药材标准化种植研究等多个领域的研发,并已在各自的专业方向上初具规模。2.2.XX制药技术中心坚持走XX现代化道路,结合XX丰富的植物资源,大力开发XX,获得多项科技成果。一批XX产品如:XX、XX、XX、感清糖浆、复方一枝黄花喷雾剂、XX胶囊、XX脑通软胶囊等已获专利并获的XX省优秀新产品等称号。入选《国家根本药物目录》的产品共计12个,入选《国家根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2004)的产品共计35个。获得国家创造专利10项,正在申请的创造专利15项;在技术创新方面,技术中心积极采用纳米膜别离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色谱纯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改造完善传统产业,完成了XX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等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已获得的创造专利详见表2-2。技术中心正在申请的创造专利详见表2-3。表2-2技术中心已获得的创造专利序号专利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授权公告日123456789110表2-3技术中心正在申请的创造专利序号专利名称专利号专利申请日备注1进入公示阶段2进入公示阶段3进入公示阶段4进入公示阶段5进入公示阶段6进入公示阶段7进入公示阶段8进入公示阶段9进入公示阶段10进入公示阶段11进入公示阶段12进入公示阶段13进入公示阶段14进入公示阶段15进入公示阶段技术中心研发队伍构成及主要科技骨干情况技术中心研发队伍构成技术中心现有员工185人,其中科研人员178人。科研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37人,详见表2-4技术中心中高级职称人员根本情况表。表2-4技术中心中高级职称人员根本情况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1本科中药学副主任药剂师2本科中药学高级工程师3本科中药学高级工程师4本科中药学副主任药剂师5本科中药学高级工程师6本科中药学高级工程师7硕士中药学主管药剂师8硕士药用植物学农技师9硕士天然药物化学主管药剂师10硕士药学工程师11本科中药学工程师12本科药剂学执业药师13本科生物制药工程师14本科中药学工程师15本科分析化学工程师16本科药学工程师17大专药学工程师18本科药学工程师19大专制药工程工程师20本科药学工程师21本科药学工程师22大专药学工程师23中专中药学主管药剂师24大专临床医学主治医师25本科中药学工程师26本科制药工程工程师27本科制药工程工程师28本科制药工程工程师29大专药剂学工程师30本科药学主管药剂师31本科药学工程师32本科应用化学工程师33本科药学工程师34本科中药学工程师35本科药学工程师36本科中药学主管药剂师37大专化学工程师主要科技骨干情况XXXX制药股份技术中心主要科技骨干为XX、XXX、XXX、XXX、XXXX。XXX:男,XXX年2月出生,中药专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XX制药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具有25年从事药品研究开发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经验。曾经主持了XX省优秀技术创新一等奖产品“XXXX”和XX省新产品“XXX”、“XXX”、“XXX”、“XXX”、“XXX”的研制开发以及公司各项质量标准修订和工艺技术改造工作。曾著有《XXXX临床研究》、《XXX》、《XXX》等交流性文章。XXX:男,XXX年8月出生,中药专业,大学学历,副主任药剂师,技术中心副主任、学术工程部部长。具有17年从事药品研究开发经验。曾经参与了XX省优秀技术创新一等奖产品“XXX”和XX省新产品“XXXX”、“XX”、“XX”、“XX”、“XX”的研制开发以及创造专利工程研制、开发、申报工作。曾著有《XXX研究》、《XXX》、《XXX》等交流性文章。XX:女,XXX年XX月出生,中药专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质量保证部部长。具有23年从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经验。曾经参与了XX省优秀技术创新一等奖产品“XXX”和XX省新产品“XX”、“XX”、“XXX”、“XXX”、“XX胶囊”开发研制,对药品检验方法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具有较深的见解,曾著有《XXX的含量测定》、《XXX的含量》、《XXX的薄层色谱研究》等交流性文章。XX:女,XXX年XXX月出生,贵阳中医学院中药专业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剂师,研究方向为新药开发及化学成分研究。曾参与麻杏石甘汤复方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组方筛选研究、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等课题。对药品制剂工艺、药理及检验方法具有较好的素质。撰写了《双波长薄层色谱测定XX各地何首乌中大黄酸含量测定》论文和《混料均匀设计法优化七缬和胃胶囊处方》:《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6。现承当XX脑通软胶囊组方研究及工艺改良技术后对药理学的改变的研究课题。XXX:女,XXX年XXX月出生,XX理工大学生物化工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剂师,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具有生物化工方面的根底理论知识,同时对生物化工特别是天然药物的开展有深刻的认识。了解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别离、结构鉴定及生物制药、仪器分析等专业知识。研究文章:《XXXX》:《XXX化工》2005.12;《XXX》:《XX理工大学学报》2006.6。现承当XXXX的标准化种植研究课题和XX脑通软胶囊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别离技术课题。技术中心外聘专家情况技术中心有外聘专家31人,外聘专家根本情况见表2-5。表2-5技术中心外聘专家根本情况表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主要从事的开发设计工作1主任药师中药质量控制及新药研究2主任药师中药新型给药研究3教授中药质量控制研究4副教授中药鉴定学、资源学5副教授中药指纹图谱研究6教授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析研究7教授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析研究8教授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析研究9教授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析研究10教授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析研究11副教授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析研究12副教授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析研究13教授天然药物纯化别离技术研究14研究员天然药物萃取别离技术研究15研究员天然药物萃取别离技术研究16副研究员天然药物萃取别离技术研究17副研究员天然药物萃取别离技术研究18副研究员天然药物萃取别离技术研究19教授神经药理学20教授心血管药理学21教授药物代谢动力学22教授分子药理学23教授毒理学24教授药物代谢动力学25副教授神经药理学26副教授药物代谢动力学27副教授药物代谢动力学28高级实验师新药活性筛选29博士中药制剂研究30硕士中药制剂研究31硕士中药制剂研究技术中心现有装备条件技术中心拥有:中药提取、超临界CO2萃取以及片剂、糖浆剂、丸剂、颗粒剂、滴丸剂的中试生产线,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色谱仪、热分析仪、层析系统、电泳系统等一大批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和实验检验仪器设备。技术中心现有主要研究开发及试验设备仪器详见表2-6。表2-6技术中心现有主要研究开发及试验设备仪器清单序号资产名称型号原值〔元〕备注1贮气罐2抛光机3尘埃粒子计数器C2J-0104浮游细菌采样器JYQ-15生化培养器150B6可倾式反响锅500L7包装机DPH-2208超声波清洗器XX安科医疗设备公司9混合机WH200上海远东10恒定温热箱SH045B2上海实验仪器厂11充填机CFM1200丹东金丸药用胶囊机械厂12沸腾制粒枯燥机FL-120C常州范群枯燥设备公司13真空枯燥机YZG-1400常州范群枯燥设备14不锈钢润药机GT7C5-3周口制药机械厂15旋转式切药机QY120-4周口制药机械厂16炒药机CY-2周口制药机械厂17不锈钢洗药机XY-500周口制药机械厂18不锈钢洗药机XY-900周口制药机械厂19复式切药机WQY240-2周口制药机械厂20枕式包装机DZB-250E瑞安市江南包装机械公司21充填机CFM1200丹东市金丸药甲胶囊机械公司22全自动胶囊充填机NTD-12000瑞安市富昌制药机械厂23多向运动混合机HDA-400温州市制药设备厂24泡罩包装机130H锦州万得包装机械25疏水自动加压器SZP-4西安南方机械加工厂26热回流抽提浓缩器HDWN-湖南节能设备研究所27热风循环烘箱C-C-IV常州市范群枯燥设备公司28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100安捷伦公司29打码机PD-38030气相色谱软件等HP4890D+N2000131数字式自动旋光仪WZZ-LS32紫外分光光度计HP601033注射液微粒检测仪ZWF-J634智能集菌仪HYJ-200035电位滴定仪LD-236枯燥箱45*5537培养箱42*5238箱式电阻炉4-1039恒温水浴锅4孔40酸度计PHS-2C41超声波清测器SB320042电子天平AG13543贮液罐XX溪阳金属结构公司44水泵CRN64-1XX培恩特45水泵CRN64-2-246包装机DLB47可倾式反响锅500L48粗碎机CSJ-250型49真空泵SKA20250扁布袋除尘器HD-12651容积式热交换器RV-04-2S52真空泵SKA612153半自动打包机54不锈钢多级泵55冷冻枯燥机IDF75C56空调TWDS124AA57空气除湿机58机动门粉类枯燥灭菌器59球形浓缩罐QN-100060真空浓缩器(冷却系统)61容积式热交换器上虞联丰压力容器公司62电脑M4600XX国正科技63电子天平1003贵阳新科析仪器成套公司64微波炉真空枯燥机Z-18贵阳新奇微波工业公司65喷码机厦门依码仕金陵喷码机公司66净化空调机组CCJK-2.5南通长城空调67转轮除湿机USD-30Q-F无锡联众控温节能设备公司68全自动高速泡罩包装机DPH-220B浙江明天机械69吸尘万能粉碎机GSJ-30B江阴市药化机械70色普仪GEO03083GY/ZT71配浆锅150L72枯燥机WBD-20Y2台73扫描仪GS930174低压柜6台75空气除湿机2台76半自动捆扎机YS-A77自动包装机动性K80C,P60C78折纸机,日期印字机,纸合印字机79软胶嚢主机RG2-180A80主机电控柜81制冷机ZL-1282定型转笼ZL-47083保温贮胶桶BW-17084原料桶YL-20085水溶式化胶罐HJ-600B86枯燥转笼统ZL-47087组合电气柜88胶皮粉碎机FS-10089离心机SS-60090胶体机JTM-8491检验台JYT-A92热水交换器RJ-30093真空贮水计量罐ZKLN-5094水环式真空泵SK-195热水循环泵CZLR-11096化胶电控柜97配料柜BPY-50098配料电控柜99保温原料桶BYZ-200100沸腾制粒枯燥机动101万能型切药机WQ50040102不锈钢多级泵(316)CDL16-60FS103制粒胶囊空调104前提取空调105液相色谱仪柱温箱G1316A106粗粉碎机WCSJ-20A107冷干机IDF37C_6108透明膜三维包装机109热风循环烘箱CT-C-II110热风循环烘箱CT-C-II111热风循环烘箱CT-C-IV112热风循环粉箱CT-C-IV113往复式切药机WQY240-2114中药破碎机PS-200A115真空乳化机〔软胶囊〕500L116空气除湿机〔展华牌〕117不锈钢煤电两用蒸汽消毒器YX-280B(+)118超声波清洗机HT-500A119超声波清洗机HT-200型120二维运动混合机600型121高效液相色谱仪XX施普瑞经贸公司代购122自动高效混合制粒机HLSG-270P123刀式破碎机及除尘器TDP400天津市天泽制药机械厂124数显拉力机JDL-300N125冻力测试仪JS-222,00126快速水份测定仪MB35127旋转式粘度计NDJ-1128喷码机S200+RED129转轮除湿机USD-30Q-F130实心滴丸生产线设备SDW131胶囊抛光机YPJ-II132枯燥转笼ZL-470133折纸机DE-8134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2135储气罐9000pXX晟宇安装工程公司136铝塑泡罩包装机DPH130137真空泵2BV-6121138微波真空枯燥机WBZ-20(PLC)139微波真空枯燥机WBZ-20(PLC)140净化空调设备141空压机LS10-40HAC142净化除尘器13,300.00143球磨机144净化工程及空调设备145吸尘粉碎机146电子天平147软胶囊晾晒车一套合计第三章工程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工程提出的背景我国有4000多种中药制剂,我国是中药资源大国,却不是中药产业大国。虽然中药大约占到国内药品市场30%左右,但我国出口的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非常低。在国际市场仅占3%到5%。在中药国际市场上,日本和韩国占了80%到90%的份额,其原料70%到80%来自中国。我国中药专利申请中,中药复方制剂的申请占总申请量的70%以上。而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的创造专利不多,仅占中药创造申请的7%左右,这类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比拟先进的中药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中药创造创新的较高水平。由于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的难度较大,一味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找出有效性的化学成分十分困难,而提取其纯化合物就更难了。和国外比拟我们的深加工技术落后,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加强技术中心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理论,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推进中药现代化开展;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逐步实现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XX制药作为全国最大的XX制药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开展,XX制药一直把技术中心建设作为企业开展的重点。为此XX制药对技术中心的开展尤为重视,为了贯彻科技第一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的指导方针,适应市场经济开展需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对企业的现有的技术中心加大投入,拟投入5000万元进行技术中心建设,对技术中心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建设势在必行。工程建成后技术中心为企业从技术、信息、市场等多方面深层次提供帮助,长期持久提升XXXX的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加速XXXX高技术的产业化,提高企业的自我开展和市场竞争能力。相关产品的市场分析3.资源丰富: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和最大的生产使用国,在“以经验为根据的药物方面,中国为世界之冠”。同时,我国也蕴藏有极其丰富的中药资源。最近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大规模普查,发现我国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已达12807种,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无疑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开展奠定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坚实根底。据20世纪80年代全国最大的一次药物普查,全国有中草药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XX有药材资源4290种,其中植物药3924种(隶属于275科,1384属;如蕨类30科,200种;裸子植物11科,25种;被子植物196科,2577种),占91.5%;动物药289种(隶属于126科),占6.7%,矿物药77种(隶属于10类),占1.8%;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种重点药材品种中,XX有资源的达326种,占89.6%。理论体系完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珍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兴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中医中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和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形成了完备、独特的理论体系。这是外国医药巨头们所望尘莫及的。同时,我国在中医药方面具有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起步晚,产品相对较少,我国中药行业具有明显优势。3.目前我国中药生产企业的现状是:全国共有中药工业企业1000多家,共有职工50多万人,中药工业人均创利1.3万元。中药企业平均固定资产净值2030.99万元、总资产9134.72万元。在全国中药企业中,大型企业仅占6%,中型企业占14%,而小型企业多达80%。其中多数中小型企业为生产条件和技术均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弱。从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占18%,集体企业占9%,民营企业占19%,股份制企业占41%,合资企业占13%。2007年上半年,中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677.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75%,增幅与2006年同期相比提高了1.54个百分点。医药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累计完成利润总额231.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06%,增幅与2006年同期相比提高了25.26个百分点。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药行业的需求是稳步增长的。3.2.医药工业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7.7%的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据国际医药战略小组研究说明,到2001年底,世界药品市场开展规模约为3962亿美元;其中,世界中药贸易额己达400亿美元,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美国的增长速度更快,高达20%,中药销售额为140亿美元。我国药品市场比拟集中,药品消费80%在城镇,约20%在农村,城镇消费的药品中一半以上是由医疗保险支付的。相关群体主导性强,非主动消费现象突出,药品的终端销售,特别是处方药的终端销售,决策权不在使用者,一般掌握在医生手中,医生对药品的购置具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与其他商品市场有着本质区别的特点,也是由药品专业性决定的。药品的服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平安,患者在购置药品时,对十药品的适应症、性能、不良反响、疗效等方面缺乏专业了解,不敢自行决策,对医生存在着很强的依赖性,需要医生给予购药指导和决策,非主动性消费现象突出。3.2.我国医药行业正悄然从持续20多年来的效益型高增长态势进入平稳增长期,本钱不断上升,效益水平不断下降阶段!我国医改方案及具体实施文件将陆续出台,农村及社区医疗筹款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增长态势将进一步扩大并加强,预计到2008年,农村根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据卫生部规划到2010年,将形成机构设且比拟合理,设施比拟齐全,人员素质较高的社区卫生效劳体系。社会保障盖面扩大,城镇根本养老保险城镇根本养老保险人数到达2.23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市场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全社会对药品的需求,将逐年增长。国内相关技术和产业状况和开展趋势近年来,中药生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引入了超临界、多功能强制循环、罐组式连续逆流循环、大孔吸附树脂、膜别离等提取、别离技术;沸腾造粒、中药脂质体制剂、泡沫剂、滴丸剂等制剂技术开始用于生产;标准指纹图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中药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在线控制技术开始应用。在中药产业开展创新建设中,目前国家已经建立了3个中药平安性评价中心和4个标准化中药临床试验中心、启动了3个“国家中药药理标准化实验室”和4个“国家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各地引导建立了135个中药示范三级实验室。完善技术标准,对179个中药材品种标准化种植关键技术、140种常用中药材现代质量标准、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现代质量标准、30种配方颗粒质量标准、20种中药材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对74种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有害物质限量标准进行系统研究。现在XX有28种药材被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正在到来,科技、知识、人的智慧、灵感和经验等软性因素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计算机、数学模型和专家系统或先验知识相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中药现代化事关中医药的生存和开展,与中药走向世界密切相关。要尽快提高中药的科技含量,使之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新技术的应用那么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由之路。相对于化学药品制剂,中药制剂的研究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为改变这一状况,跟踪世界先进技术,提高中药制剂水平,增加制剂品种成为中药工作者就说的义务和责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中药与现代医学及国际接轨,完成中药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是21世纪中药研究与开发的必然选择。关键技术突破对产业开展的作用及产业关联度分析近年来由于在中药标准指纹图谱建立、有效成分分析以及中药控缓释给药等技术进行研究,对中药制造及成份控制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为中医药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手段,CF超音速气流超细粉碎分级系统、超临界CO2萃取、为改善中药制剂的均匀性、分散性和吸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疗效,改良中药制剂质量作出奉献利用发酵技术

生产药用活性成分,还可使药品生产标准化,药源质量稳定,有利于药物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XX是资源大省,也是品种最为混杂的地区,利用分子技术对XX地道、名贵中草药进行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建立中药材地道性的评判依据,获得药材出口需要的指纹图谱,从而促进中药现代化。从企业的原材料、生产、产品来看,技术中心为企业带来核心技术,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从而推动了企业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加大、产品的产量上升,对社会的奉献加大,对相关联的企业――药材种植业、药品使用领域的企业奉献也随之加大。本工程的建设社会效益巨大,同时经济效益显著。工程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本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为XX的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新的高效别离手段、新的生物制药技术、新型制药机械与释药系统、新的分析技术、新的药效评价体系等现代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然需求。新的别离提取技术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节省能源,污染少,综合本钱低,最终表现在企业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说明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的物质根底与作用机制,不但能得到中药新药,而且可能为整个中药新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新的分析技术可为中药原料和成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发现新的化学实体;从而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技术中心的建立对拉动相关产业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技术中心带来的新产品势必带来原材料的新需求,拉动中药材领域的开展;而新药品的开发为广阔人民群众带来福音,产生的社会效益巨大,对下游企业医疗机构、医院等单位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中药现代化需要技术创新,创新才能开展,并应表达在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的整个过程,贯穿于中药现代化的整个进程。为了满足企业开展的需求,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技术中心在中药研究与开发中的前景广阔,必将为XX集团中药现代化提供强劲的动力。第四章工程建设目标4.1工程建设目标1、建立XX种植GAP示范基地随着XX制药的不断开展,对原料药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为适应企业开展的需求,在XX县、XXX县建设三个XX种植GAP示范基地,为XX制药提供稳定的原料药保障。〔1〕2007年10月起在XXXX县建设占地面积500亩的“XX制药XXXX种植示范基地”,完成后可年产XX种苗10000万株,满足8000亩推广基地种植,年产药材600吨。〔2〕2007年12月起在XXXX县建设占地面积500亩的“XX制药XXXX种植示范基地”,完成后可年产XX种苗1600万株,满足10000亩推广基地种植,年产药材800吨。〔3〕2007年12月起在XXXXX县建设占地面积700亩“XX制药XXXX种植示范基地”,完成后可年产XX种苗6000万株,满足12000亩推广基地种植,年产药材600吨。2、从2008年7月~2009年12月,投资5000万元对技术中心中试试验中心进行建设扩建,新增先进的微波和超声波提取、膜别离、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以及动态检测成套装备,实现中试生产中由粗提向精提的转变;在剂型选择方面,引进先进的成型工艺设备,着重研制控缓释和靶向给药等代表XX现代化的新剂型,利用两年的时间把技术中心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XX工程技术中心。3、到2010年实现研制开发5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科技含量的创新性XX,为XX制药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持,以更加稳定和积极的态势向全国中药制药企业30强发起冲击。4、在未来3年内,研制开发5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科技含量的创新性XX,为XX制药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持,以更加稳定和积极的态势向全国中药制药企业30强发起冲击。5、在未来3~5年里,利用技术中心多年潜心研究XX的经验和能力,建立5种以上公司常用XX的标准指纹图谱,确定3种以上公司常用XX的有效成分并掌握其别离纯化技术,为对已有国家标准的XX进行深度研发,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打下根底。4.2工程建设所到达的技术水平技术上: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在中药XX研发及生产方面的工作积累,持续不断地自行研发和引进吸收本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充分发挥其研发、中试能力、技术集成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随时保持1-3项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好、贴近本领域国际开展前沿趋势的工程在技术中心进行研发,随时保持2-3项有市场需求、附加值高的产品在依托企业XX集团进行产业化示范生产,每2-3年推出1项能反映当时中药XX领域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及成果转化。通过研发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相关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逐步成为我国中医XX相关技术研究中心。将继续拓宽为XX集团提供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咨询、信息效劳的范围,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同时将来自企业开展和市场需求变化中出现的新的技术问题,带到新一轮技术开发循环中。人才方面:采取开放、流动、竞争和鼓励创新的机制,不断吐故纳新。完善鼓励机制、营造开放环境,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成果交流,不断创造新的对外合作时机,吸引国内外学者到技术中心进行研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第五章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总投资=SUM(ABOVE)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1、新建技术中心大楼一栋,占地面积1269m2,建筑物为3层结构,建筑面积2、根据功能要求,对技术中心大楼进行装修。3、购置先进的微波和超声波提取、膜别离、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以及动态检测成套装备115台〔套〕,研制控缓释和靶向给药等代表XX现代化的新剂型,实现由粗提向精提的转变。4、购置信息化设备1套,依托XX制药信息化网络,建立技术中心的内外部网络、新药研发情报门户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平台,根本完成技术中心现信息化建设。本工程建成后,在未来3年内,研制开发5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科技含量的创新性XX,建立5种以上公司常用XX的标准指纹图谱,确定3种以上公司常用XX的有效成分并掌握其别离纯化技术,为对已有国家标准的XX进行深度研发,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打下根底。为XX制药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上缴税金1亿元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工程主要解决研发和试验能力中的关键问题本工程主要解决以下研发和试验能力中的关键问题:1、控缓释和靶向给药等代表XX现代化的新剂型,实现由粗提向精提的转变。2、建立常用XX的标准指纹图谱。3、XX的有效成分并掌握其别离纯化技术。4、为对已有国家标准的XX进行深度研发。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主要途经和技术特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主要途经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技术:1、超微粉碎〔制剂技术〕;2、超临界CO2萃取〔提取别离技术〕;3、膜别离〔提取别离技术〕;4、超声波提取〔提取别离技术〕;5、连续逆流萃取〔提取别离技术〕;6、大孔树脂吸附〔提取别离技术〕;7、液质、气质联用〔分析检验技术〕;8、红外光谱〔分析检验技术〕;9、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验技术〕。技术特点1、超微粉碎〔制剂技术〕超微粉碎是近20年迅速开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能把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超微粉碎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优势:中药的超微粉碎,当前主要指细胞级微粉碎。"细胞级微粉碎"是指以动植物类药材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运用现代超微粉碎技术,在该细度条件下一般药材细胞的破壁率达95%。中药细胞破壁后,表现出如下优势:〔1〕增加药物吸收率,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药物粒子的大小及粉体的结构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中药经过超微处理后,其粒度更加细微均匀,比外表积增加,孔隙率增大,药物能较好地分散,溶解在胃肠液,且与胃肠枯膜的接触面积增大,更易被胃肠道吸收,无论是外用的贴剂,还是内服的胶囊,经超微粉碎后均可用较小剂量到达原来的药效,对于矿物类药材,相当于一局部为水不溶性物质,经超微处理后,由于粒度大大减小,可加决其在体内的溶解,吸收速度,提高其吸收量。〔2〕有利十保存生物活性成分,提高药效在超微粉碎过程中,经控制可不产生过热现象,甚至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井且粉碎速度快,有利于保存不耐高温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各种营养成分,从而提高药效如珍珠,用传统方法加工会破坏其局部成分,而在-67℃左右的低温条件下进行超微粉碎,能比拟完整地保存有效成分,增强其延缓衰老的作用。灵芝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激活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血栓等作用,超微粉碎后,疗效发挥更加完全〔3〕节省原料,便于应用中药经超微粉碎后,可用较小剂量,获得原处方疗效,一般药物,经超微粉碎后可不再经过浸提,煎煮等处理,减少了生产环节中有效成分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材料,因此该技术尤宜十珍贵稀有中药的粉碎,并且由于细度的增加,可改善日感,便于服用另一方面,因超微粉碎是在全封闭无粉尘的系统中进行的,可有效防止外界污染,使产品的微生物含量及灰尘得以控制。在各种超微粉碎设备中,振动磨由于可能高效的将药物粉碎到亚微米级,被认为是对中药进行超微粉碎最理想,最有前途的设备。中药粉碎过程中一个难题是温升问题,利用冷却装置进行低温粉碎将使超微粉碎技术更加成熟。2、超临界CO2萃取〔提取别离技术〕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同时具有液体和气体的双重特性,密度与液体相近,渗透性好;黏度与气体相近,扩散系数为液体的10-100倍,故能对多种物质进行溶解浸取,减压后溶解能力又极大降低,整个过程兼具提取和蒸馏双重作用。目前二氧化碳是最理想的超临界流体。超临界二氧化碳〔SCF-CO2〕具有临界温度低,可在常温下操作,对大局部物质呈化学惰性,有效地防止热敏性和化学不稳定性成分的高温破坏和氧化;无色无味无毒,不残留于萃取物上,无溶解污染;价廉,易得,且易制成高纯度气体,不易燃烧,使用平安;从提取到到别离一步完成,操作费用低;选择性好,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可有针对性地萃取有效成分等特点。3、膜别离〔提取别离技术〕膜别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上世纪60-10μm〕、超滤〔UF,5---1nm〕等。膜别离技术由于兼有别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别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中草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通常含有生物碱、苷类、酮类等有效成分,同时还含有蛋白质、鞣质、树脂、淀粉等无效成分。研究说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子量大多数不超过1000,而无效成分的分子量在5000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或疗效。因此有必要对中草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进行别离纯化,现代膜别离技术正是利用膜孔径大小特征将物质进行别离提纯,表达出它的优越性,因而正日益在中医药领域受到青睐。4、超声波提取〔提取别离技术〕超声波是指频率为20千赫~50兆赫左右的电磁波,它是一种机械波,需要能量载体——介质来进行传播。超声波在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的正负压强交变周期,在正相位时,对介质分子产生挤压,增加介质原来的密度;负相位时,介质分子稀疏、离散,介质密度减小。也就是说,超声波并不能使样品内的分子产生极化,而是在溶剂和样品之间产生声波空化作用,导致溶液内气泡的形成、增长和爆破压缩,从而使固体样品分散,增大样品与萃取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目标物从固相转移到液相的传质速率。〔1〕超声波萃取的原理超声波萃取中药材的优越性,是基于超声波的特殊物理性质。主要是主要通过压电换能器产生的快速机械振动波来减少目标萃取物与样品基体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实现固--液萃取别离。①加速介质质点运动。高于20KHz声波频率的超声波的连续介质〔例如水〕中传播时,根据惠更斯波动原理,在其传播的波阵面上将引起介质质点〔包括药材重要效成分的质点〕的运动,使介质质点运动获行巨大的加速度和动能。质点的加速度经计算一般可达重力加速度的二千倍以上。由于介质质点将超声波能量作用于药材中药效成分质点上而使之获得巨大的加速度和动能,迅速逸出药材基体而游离于水中。②空化作用。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产生特殊的“空化效应”,“空化效应”不断产生无数内部压力到达上千个大气压的微气穴并不断“爆破”产生微观上的强大冲击波作用在中药材上,使其中药材成分物质被“轰击”逸出,并使得药材基体被不断剥蚀,其中不属于植物结构的药效成分不断被别离出来。加速植物有效成份的浸出提取。③超声波的振动匀化〔Sonication〕使样品介质内各点受到的作用一致,使整个样品萃取更均匀。综上所述,中药材中的药效物质在超声波场作用下不但作为介质质点获得自身的巨大加速度和动能,而且通过“空化效应”获得强大的外力冲击,所以能高效率并充分别离出来。〔2〕超声波提取的特点超声波提取适用于中药材有效成份的萃取,是中药制药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煮醇沉萃取方法的新方法、新工艺。与水煮、醇沉工艺相比,超声波萃取具有如下突出特点:①无需高温。在40℃-50②常压萃取,平安性好,操作简单易行,维护保养方便。③萃取效率高。超声波强化萃取20~40分钟即可获最正确提取率,萃取时间仅为水煮、醇沉法的三分之一或更少。萃取充分,萃取量是传统方法的二倍以上。据统计,超声波在65~70ºC工作效率非常高。而温度在65ºC度内中草药植物的有效成份根本没有受到破坏。参加超声波后〔在65度条件下〕,植物有效成份提取时间约40分钟。而蒸煮法的蒸煮时间往往需要两到三小时,是超声波提取时间的3倍以上时间。每罐提取3次,根本上可提取有效成份的90%以上。④具有广谱性。适用性广,绝大多数的中药材各类成份均可超声萃取。⑤超声波萃取对溶剂和目标萃取物的性质〔如极性〕关系不大。因此,可供选择的萃取溶剂种类多、目标萃取物范围广泛。⑥减少能耗。由于超声萃取无需加热或加热温度低,萃取时间短,因此大大降低能耗。⑦药材原料处理量大,成倍或数倍提高,且杂质少,有效成分易于别离、净化。⑧萃取工艺本钱低,综合经济效益显著。5、连续逆流萃取〔提取别离技术〕连续逆流提取也被称为连续动态逆流提取,就是在提取过程中,物料和溶剂同时作连续相向的逆流运动,物料在运动过程中不断改变与溶剂的接触情况,有效改善了提取状态,可以显著提高提取效率。通过机械传输机构,连续定量加料;物料在提取过程中连续运动,在不打乱进料次序的情况下,缓慢翻捣物料,使物料在提取过程中与溶剂充分接触;最终连续出渣。同时在设备内部不断更新溶剂,溶剂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获得物料的有效成份,浓度不断提高。在连续进液和连续出液的过程中,溶剂中存在连续的浓度梯度,从而使提取液可以获得比拟快的浸出速度,也可以获得比拟高的提取液浓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推进装置的运动状态,简便地调整提取的工艺条件。连续逆流提取相对传统罐式提取主要具有如下优点:〔1〕浸出效率高:药材与溶剂在提取器中以互为逆向流动的动态可连续而充分地接触提取,使浸出效率大大提高。〔2〕收率高,能耗少:在提取过程中保持较高浓度梯度,可使溶媒用量比罐式提取大为减少,这样既降低溶媒的消耗,又降低浸出液浓缩时消耗的热能。〔3〕浸出速度快:连续逆流提取浸出具有稳定的浓度梯度,且固.液两相处于相对运动状态,使两相界面的边界层更新快,从而增加浸出速度。〔4〕生产规模大、效率高:因为这类提取设备多为大型设备,加料和排渣可自动完成,故生产规模大,效率高。〔5〕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稳定,均一性好:因为可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从而减轻了劳动量,使产品质量均一稳定。〔6〕劳动平安性高:这类设备可做成常压设备,因此提高了劳动平安性。6、大孔树脂吸附〔提取别离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工艺,简单讲,就是将中药复方煎煮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其中的有效成分,再经洗脱回收,除掉杂质的一种纯化精制方法。与传统的除杂方法和工艺相比,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对提取的药液进行除杂精制,有以下3个优点。第一能缩小剂量,提高中药内在质量和制剂水平。

经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处理后得到的精制物可使药效成分高度富集,杂质少,提取得率仅为原生药的2~5%,而一般水煮法为20~30%左右,醇沉法为15%左右,可见,剂量缩小了,杂质少了,内在质量提高了,有利于制成现代剂型的中药,也便于质量控制。药效学和临床使用都证实了同一类药采用此工艺后药效的提高。该工艺1次完成了除杂和浓缩两道工序。如人参茎叶中也含人参皂甙,可以提取出来作为药用,但含量低,用一般方法提取麻烦,而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提纯后人参皂甙含量可达70%以上,很方便。再如,中药水煎提取物体积大,有效成分含量低,剂量太大剂型选择困难,给生产带来难题,如果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处理,问题就较好解决了。

第二减小产品的吸潮性。

传统工艺制备的中成药大局部具有较强的吸潮性,是中药生产及贮藏中长期存在的难题。而经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处理后,可有效地去除水煎液中大量的糖类、无机盐、黏液质等吸潮成分,有利于多种中药剂型的生产,增强产品的稳定性。

第三大孔树脂吸附技术能缩短生产周期,所需设备简单。免去了静置沉淀、浓缩等耗时多的工序。节约包装,降低本钱,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7、液质、气质联用〔分析检验技术〕质谱分析是先将物质离子化,按离子的质荷比别离,然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的强度而实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以检测器检测到的离子信号强度为纵坐标,离子质荷比为横坐标所作的条状图就是我们常见的质谱图。有机质谱能够给出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式,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碎片离子和碎片离子之间的生缘关系,以及揭示生成碎片离子的裂解方式和有机分子结构类型关系的规律性。主要用于中草药及植物的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鉴定和测定。色谱联用技术的出现加快中药研发的步伐,该技术具有所需样品量少、速度快等特点,且可得到更多信息,目前,正处于快速开展阶段并广泛应用的色谱联用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CE/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ICP—MS)等。气质联用仪(GC-MS)是最早商品化的联用仪器,适宜分析小分子、易挥发、热稳定、能气化的化合物;用电子轰击方式〔EI〕得到的谱图,可与标准谱库比照。液质联用(LC-MS)主要可解决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不挥发性化合物分析测定;极性化合物的分析测定;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析测定;大分子量化合物〔包括蛋白、多肽、多聚物等〕的分析测定;没有商品化的谱库可比照查询,只能自己建库或自己解析谱图。8、近红外光谱〔分析检验技术〕近红外光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美国材料检测学会将近红外光谱区的范围定义为780-2526m。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是将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与根底测试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将近红外光谱所反映的样品基团、组成或物态信息与用标准或认可的参比方法测得的组成或性质数据采用化学计量学技术建立校正模型,然后通过对未知样品光谱的测定和建立的校正模型来快速预测其组成或性质的一种分析方法。

与传统分析技术相比,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它能在几分钟内,仅通过对被测样品完成一次近红外光谱的采集测量,即可完成其多项性能指标的测定〔最多可达十余项指标〕。光谱测量时不需要对分析样品进行前处理;分析过程中不消耗其它材料或破坏样品;分析重现性好、本钱低。对于经常的质量监控是十分经济且快速的。9、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验技术〕基于μm小颗粒技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与人们熟知的HPLC技术具有相同的别离原理。不同的是:UPLC不仅比传统HPLC具有更高的别离能力,而且结束了人们多年不得不在速度和别离度之间取舍的历史。使用UPLC可以在很宽的线速度、流速和反压下进行高效的别离工作,并获得优异的结果。相比于传统的HPLC,它具有超高别离度、超高速度、超高灵敏度的优点。主要设备方案5.4.1主要设备根据技术中心采用的技术,本工程主要设备均选用国内外目前先进的工艺、检测设备。5.4.2本工程主要设备来源详见表5-1。5.4.3主要设备表5-1技术中心新增主要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价格〔万元〕设备来源一主要工艺设备1超临界CO2萃取仪1L110XX航天乌江机电设备2超临界CO2萃取仪5L130XX航天乌江机电设备3超临界CO2萃取中试装备400L×31400XX航天乌江机电设备4全自动多功能真空提取装备YZN-50250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5钛棒过滤器HN-20-50-10021海宁郭店桃园膜别离设备厂6纳滤试验机SNF0460110厦门世达膜科技7陶瓷膜试验机CeraMem015015厦门世达膜科技8平板膜试验机FlowMem025016厦门世达膜科技9螺旋膜试验机FlowMem001513厦门世达膜科技10膜别离装置LNG-NM-112A320上海朗极化工科技11超微粉碎机WFJ-15215江阴市富龙制药机械厂12微波提取仪JP3003113多用途恒温超声提取机SY-1000E12北京弘祥隆生物技术开发公司14超声波乳化仪FS-30031上海生析超声仪器15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2110沃特斯中国16大孔吸附树脂装置330江苏苏青水处理工程集团公司17高效制备色谱仪P6000260北京创新通恒科技18高分辨气质联用仪GCTpremier1250沃特斯中国19液质联用仪Agilent60001200安捷伦20自动溶出度系统Alliance2695D190沃特斯中国21高效智能包衣机BGB75150成东药机22快速溶剂萃取仪ASE300110戴安中国公司23快速溶剂萃取仪ASE10016戴安中国公司24连续逆流提取仪GD-TQ/3/N21100济宁金百特工程机械25高速冷冻离心机AvantiJ-26XPI13026真空冷冻枯燥仪Lyo150上海东富龙科技27激光粒子计数器TF500310日本加野28近红外光谱仪2370日本岛津二辅助设备71=SUM(ABOVE)746.59合计第六章建设条件6.1工程建设地点本工程建设于XXXX制药股份内,XXXX制药股份位于XX省XX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航大道。6.2电气等公用配套设施新建技术中心大楼水电气等公用配套设施由XXXX制药股份统一建设。6.3环保、平安卫生、消防及节能要求和措施6.环境影响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1、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新建技术中心大楼正常运行后,不产生有害气体,工程的营运对周围大气环境无影响。〔2〕水环境影响分析:新建技术中心大楼正常运营后产生的废水为化验废水、中试废水和生活污水。化验废水主要来自化验室,污染物以SS和有机物为主;中试废水主要来自中试车间,污染物以SS为主;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工作人员,主要污染物为SS、CODcr、BOD5、NH3-N及少量油脂类等。化验废水、中试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3〕噪声影响分析:新建技术中心大楼正常运营后,空压机、中试设备等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对厂区工作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新建技术中心大楼正常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中试过程中产生废药渣和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废药渣和生活垃圾的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卫生产生一定的影响。2、环境保护措施〔1〕水处理措施:XXXX制药股份已建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化验废水、中试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后到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2〕噪声处理措施:本工程设计优先选用高效低噪设备,对于空压机等高噪声的设备采取安装消音器或设置隔音值班室等措施。〔3〕固体废物处理措施:中试过程中产生废药渣集中收集发酵后作为农肥。在技术中心室内外设置垃圾筒,生活垃圾由工作人员每天收集到厂区内指定位置,然后定期使用汽车运输到城市垃圾场填埋处理。6.31、平安与卫生要求本工程设计应严格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GB50057-94〕〔2000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标准》〔GB50019-200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标准》〔GB50222-95〕〔2001年版〕等标准和标准设计,对建设工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设计上尽可能为职工提供良好、平安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使职工的生产平安和身心健康得到根本保障。2、平安措施〔1〕定期对各种设备的平安装置进行检查,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2〕技术中心大楼设置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采用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确保建筑物及人生平安。〔3〕用电设备供电线路采取三相四线制加专用平安接地线〔PE线〕组成三相五线制,确保用电平安。〔4〕对移动式用电设备及插座供电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及管线支架等金属物均采取接地保护,以防止触电。〔5〕所有工艺设备均设置平安装置,防止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确保平安。〔6〕技术中心大楼内区域划分合理,设备布置有序,主要通道为3m以上,确保平安疏散。〔7〕技术中心大楼内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便于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迅速扑灭火灾。〔8〕技术中心大楼内设置有应急灯、应急疏散标志灯和紧急出口,以保证停电时工作人员的疏散平安。3、卫生措施〔1〕技术中心大楼实验室、化验室、办公室等工作场所新风补给量每人每小时不少于35m3〔2〕根据我国现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在技术中心大楼内设置男女更衣室、男女厕所、休息间等,办公、卫生用房具有良好自然采光和通风设施。〔3〕为保护工作人员视力健康,照明工程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进行设计。〔4〕厂区内职工食堂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要求。〔5〕在厂区道路两侧设立环保分类垃圾箱,相互间隔50-60m。6.31、消防要求和措施〔1〕总图:XXXX制药股份总图布置上各建筑物之间留有符合标准要求的平安距离,厂区内各建筑物之间均设置环形通道,路宽6m,转弯半径9m,〔2〕消防给水:拟建技术中心大楼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根据《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规定,分别设置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设计消防用水量为25L/s,采用SS100型地上式消火栓,由厂区饮用水系统给水。在技术中心大楼内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消防用水量为15L/s,采用SS65型消火栓,消火栓的布置保证有2支消火栓可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水带长度不超过25m。由于本工程厂区位于XX郊,距离XX消防队较近,XX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给水设施水量水压有保证,因此,在技术中心大楼屋顶设置玻璃钢水箱一座,消防水箱应储存10分钟的消防用水量。除上述消防给水设施外,在技术中心大楼内还根据需要设置干式灭火器,灭火器数量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标准》〔GBJ140-90〕〔1997年版〕确定。〔3〕建筑物防火:根据《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规定,拟建技术中心大楼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建筑物耐火等级按不低于二级设计。在技术中心大楼周围设置环行消防通道,并满足消防车道的宽度及过街门洞的高度要求。技术中心大楼内设置满足消防标准要求的平安出口和紧急蔬散消防通道。〔4〕电气防火:在各电气设备处设置二氧化碳气体灭火装置或七氟丙烷灭火装置。在各建筑物内设置应急照明系统,在消防疏散通道明显处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并且在技术中心大楼内设置烟感温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节能要求和措施〔1〕工艺技术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工艺技术;〔2〕实验设备、化验设备、检验设备、中试设备、动力设备、空调等选用低能耗、节能型设备。〔3〕技术中心大楼墙体采用能耗低的空心粘土砖或空心砌块;外墙采用保温砂浆外加轻质墙砖;屋顶采用聚苯乙烯板保温隔热材料;门采用密闭效果好保温门,外窗采用中空玻璃,窗框选材为隔断冷桥的铝合金窗框。〔4〕在保证室内环境及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确保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达标。〔5〕厂区变压器采用节能变压器以降低变压器空载损耗及短路损耗;无功补偿采用低压集中补偿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达0.95以上。〔6〕实验室、化验室、检验室、办公室及辅助照明场所等照明光源均采用高效节能灯。〔7〕电能计量除供电局装设在厂区配电所高压侧电能计量柜外,厂区配电所内10KV进线柜均装设三相三线有功、无功电度表、电流表、功率因数表,在10KV出线柜上装设电流表及有功电度表。厂区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均按《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那么》的要求配置。〔8〕工艺设备、动力设备等选用节水型产品;龙头选用非接触自动控制式或延时自闭节水型水龙头;公共场所使用6升的两档式便器;以到达经济运行,节约水资源的目的。〔9〕大楼内给排水管网均采用新型的PE管,以降低输水管网、用水管网、用水设备的漏损率。阀门和管件选用寿命长的优质管件。〔10〕技术中心大楼给水管网入口处配置计量水表。〔11〕对供水管网系统采取防渗、防漏处理措施,降低水资源的无效消耗,到达节约用水的目的。〔12〕提高科学管理和加强考核是节能的有效措施。XX制药公司除对所需能源均装设计量检测仪表外,分别对工程各动力设备和管线按规程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备在最正确状态下运行,到达节约能源的目的。第七章工程组织实施、人员配置和建设工期7.1组织机构及工程管理.1工程组织机构1、技术中心主要职能XX制药技术中心是XX制药最高层次的技术研发机构,其中心任务是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效劳。其职能不仅是从事新药产品的研究开发,而应定位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撑企业可持续开展的战略制高点上。技术中心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要形成面向市场、充分调动内部资源、广泛利用外部资源的开放式运行机制,形成合理的决策程序、立项程序和管理程序。XX制药技术中心应具备以下主要职能:〔1〕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职能技术中心在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市场的根底上,重点做好支撑XX制药中长期开展需要的研究开发工作,特别要不断研究开发出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积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2〕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开展战略的决策咨询职能技术中心应具备技术和市场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判断能力,从技术时机和市场时机相结合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咨询,并参与企业开展战略和承当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3〕产学研合作和对外合作交流职能技术中心是XX制药实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载体,技术中心要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同关系,有效地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效劳。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战略性研究开发,推动XX制药的技术进步。〔4〕技术效劳与技术孵化和辐射职能技术中心要对企业内其他层次的技术开发机构进行系统的指导、咨询、评价效劳,使中长期研究开发工作与产品开发和商品化紧密结合,在企业技术开发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技术中心还应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形成文件化管理并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使影响质量的所有活动处于受控状态,以预防和消除质量缺陷,确保各阶段的各种质量活动符合规定的要求。〔5〕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职能技术中心要具备必需的先进的研究开发条件,建立有效的鼓励机制,吸引国内外的科技人才到技术中心工作,增强企业对科技人员的凝聚力,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2、技术中心组织机构根据技术中心功能定位及其主要职能,确定XX制药技术中心由专家委员会、学术工程部、质量保证部、生产技术部、信息收集分析管理办公室和技术委员会组成。专家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是公司高层科学技术开展及技术进步的决策参谋部。学术工程部下设药物别离技术实验室、药品制剂中试实验室、药材提取工艺实验室、药材种植GAP研究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室和工程申报资料编撰组,其主要任务是原材料及新产品研究开发。质量保证部下设质量标准及质量档案管理室、质量审计及不良反响监控室、质量分析工程组、仪器分析试验室、生物测定试验室和化学检验试验室,其主要任务是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生产技术部下设设备技术改造组、生产工艺及技术研究组,其主要任务是企业设备改造、生产工艺研究。技术中心组织机构详见图7-1。技术中心工程申报资料编撰组技术中心工程申报资料编撰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室药材种植GAP研究药材提取工艺实验室药品制剂中试实验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生产技术部生产技术部技术委员技术委员会信息收集分析管理办公室学术工程部质量保证部设备技术改造组生产工艺及技术研究组质量标准及质量档案管理室化学检验试验室生物测定试验室仪器分析试验设备技术改造组生产工艺及技术研究组质量标准及质量档案管理室化学检验试验室生物测定试验室仪器分析试验室质量分析工程组质量审计及不良反响监控室药物别离技术实验室图7-1技术中心组织机构图技术中心的运行机制1、技术中心是隶属于XXXX制药股份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机构,在XXXX制药股份的领导下运行。2、技术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由公司总经理XX担任主任,设置常务副主任,负责技术中心日常工作。3、技术中心组织实施新产品研发及中试、质量管理及质量检验等工作。学术工程部负责信息调研、课题招标、对外协作、新药申报、新产品投产、技改设备、药材种植、专利申请等工作,同时对药物的小试、中试以及药理等进行研究;质量保证部负责质量新产品质量控制的研究,检验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以及对公司人员进行培训等工作;生产技术部负责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介工作。各职能部门在技术中心领导下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任务。4、聘请外单位专家和公司技术骨干组成了专家委员会,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是公司高层科学技术开展及技术进步的决策参谋部,负责公司重大科技工程和技术改造工程的认证、评审,科技成果的评审和科技人员晋升、表彰、推荐等工作。5、技术中心所需经费纳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单独列帐,单独核算。技术中心进行新产品研发时所涉及的设备购置费、中试费、原材料购置费、技术资料费、人工费及与技术研发和质量保障有关的其他经费等均纳入技术开发经费中。6、技术中心实行开放的运行模式,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高技术人才,实施产学研结合和技术交流,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促进技术中心研发能力和水平的提高。.3工程管理的方式和内容为了在规划的建设工期内更好地实现本工程的目标,由XXXX制药股份总经理XX同志担任工程负责人,并成立工程管理小组,对本工程的实施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严格控制和管理。主要管理内容包括:1、工程进度管理对工程进度进行详细的任务分解和具体进度筹划,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工程按时完成。2、工程费用管理对本工程的各项任务制定详细的费用预算、费用使用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并严格控制,既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又保证费用不超支。3、工程质量管理对本工程的各项任务制定详细的质量方案,并实施过程质量检查和监控,使整个工程保质保量完成。7.2人员配置7工作制度技术中心工作制度按国家规定采取每周5天工作制,工作制度为单班制,每天工作8小时,全年工作245天。7劳动定员数量及技能素质要求1、劳动定员根据企业开展方案,预计本工程建成后需新增55人,新增人员主要为技术人员。2、技能素质要求技术中心新增技术人员技能素质要求:〔1〕本科及本科以上、中级及中级职称以上人员;〔2〕中药学、生物制药、制药工程、药用植物学及相关专业人员;〔3〕自信、勤奋、敬业、务实;〔4〕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7职工工资福利技术中心职工工资平均为30000元,职工福利按工资总额的14%计算,平均为4200元。7职工来源及招聘方案本工程需新增人员55人,对于新增人员采取公开向社会招聘的方式解决。7.3建设工期和进度方案7.3XXXX制药股份技术中心建设工程建设工期为18个月,建设时间为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7.工程实施进度安排详见表7-1。表7-1工程实施进度方案表序号时间工作内容2008年2009年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工程准备工作2银行评估3审批及批复4环境影响评价5技术交流询价6考察7初步设计8初步设计审批9施工图设计10设计确认11施工12设备采购13人员培训14设备安装调试15竣工验收16试运行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1投资估算依据8.1.1、建筑工程费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3、安装工程费4、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预备费8.1.1、建筑工程费:参照《XX省建筑工程计价定额》〔2004版〕、《XX省建筑、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04版〕以及当地同类型工程指标计算。2、设备购置费:主要设备按建设单位询价资料价格进行估算。3、设备运杂费:按设备购置费的5%估算。4、设备根底费:按设备购置费的3%估算。5、安装工程费:按设备购置费的2%估算。6、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及本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估算。7、预备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本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估算。8.2投资估算8建筑工程费建筑工程投资估算见表8-1。表8-1建筑工程费用估算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单位工程量平均单价〔元〕费用合计〔万元〕备注1技术中心大楼m2380710000含外装修2技术中心大楼室内装修m238075001含洁净厂房装修3设备根底4公用辅助工程1505合计=SUM(ABOVE)建筑工程投资估算为=SUM(ABOVE)万元。8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1、设备购置费设备购置费估算见表8-2。表8-2设备购置费估算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台、套〕设备购置费单价〔元〕运杂费〔元〕总价〔万元〕一工艺、检测设备=SUM(ABOVE)441超临界CO2萃取仪1L110000002超临界CO2萃取仪5L130000003超临界CO2萃取仪400L×31400000004多功能提取系统YZN-502500000500005钛棒过滤器HN-20-50-10021000010006纳滤试验机SNF0460110000050007陶瓷膜试验机CeraMem015015000025008平板膜试验机FlowMem025016000030009螺旋膜试验机FlowMem0015130000150010膜别离装置LNG-NM-112A32000003000011超微粉碎机WFJ-1521500001500012微波提取仪JP300310000150013多用途超声提取机SY-1000E120000100014超声波乳化仪FS-300310000150015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2110000011000016大孔吸附树脂装置33000004500017高效制备色谱仪P600026000006000018高分辨气质联用仪GCTpremier1250000012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