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周易》古经的语言特点_第1页
试论《周易》古经的语言特点_第2页
试论《周易》古经的语言特点_第3页
试论《周易》古经的语言特点_第4页
试论《周易》古经的语言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试论《周易》古经的语言特点吴辛丑(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地址:广州大学城邮编:510006)摘要:本文结合《周易》的性质、结构与时代特点,讨论《周易》卦爻辞的语言特色问题。认为《周易》的卦爻辞有表象性和象征性,有多义性和歧义性,反映了上古汉语早期许多特有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现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关键词:《周易》卦爻卦辞爻辞语言《周易》一书包括经、传两部分:《周易》古经和《周易》大传。《周易》古经指六十四卦经文而言,包含卦符、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内容。古经之外,另有《文言传》、《说卦传》等十篇解释说明性的文字,习惯上称为《周易》大传,简称《易传》、《易大传》或《十翼》。《周易》古经产生于西周初年,《周易》大传则是战国秦汉间的作品。《周易》古经和大传产生时代不同,作者不同,本来不是一书。汉代以后,以经附传,经传一体,同称为《易经》。《汉书·艺文志》云:“《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唐颜师古注:“上下经及《十翼》,故十二篇。”为行文方便,本文对《周易》古经专称《周易》,而《周易》大传则别称《易传》,以示区别。就其性质而言,《周易》是卜筮之书,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古代卜筮的底本”①。从形式上看,《周易》经文由两个系统构成:一个系统是卦符,一个系统是文辞。《周易》的卦符构成,是由阴爻、阳爻三叠而成八卦,再由八卦两叠而成六十四卦。卦与卦之间又存在着颠倒、旁通、贞悔、变卦等关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卦符是《周易》不同于其他古书的最大特色。《周易》的文字系统,是由卦辞、爻辞所构成的,文辞依附于卦爻并表现卦爻的吉凶休咎。文辞与卦符结合起来,就组成一个个“卦”,全书就是由六十四个“卦”所构成。《周易》的结构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卦为单位,文辞与符号相为表里。本文考察《周易》的语言特点,主要就是以上述认识作为基础。《周易》是占卜书,有卦符和卦象,它的文辞有多义性和模糊性,有表象性和象征性;它是产生于西周初年的经典文献,反映了上古汉语早期许多特有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现象。了解这些特点,对于解读《周易》的文化意蕴,对于认识上古汉语的历史面貌,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周易》语言具有表象性和象征性《易传·系辞传上》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其行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这里所谓“系辞”,是指根据卦象爻象在卦爻下加上文辞,或曰“观象系辞”。由于《周易》的卦爻辞系属于卦爻,并说明、表现卦象和爻象,因而具有明显的表象性。如《坤》卦,卦辞云“利牝马之贞”,“牝马”即母马,坤为阴,为母,马之母者亦为坤,故说利于占问母马之事;卦辞云“利西南”,以八卦配八方,坤为西南,故云;六二爻辞云“直方大”,坤为地,“直方大”乃为地之属性:平直、方正、广大;六五爻辞云“黄裳,元吉”,尚秉和《周易尚氏学》注云:“坤为裳,色黄,故曰黄裳。坤为下,裳者下饰,五位正中,黄者中色,故曰黄裳元吉。”②《周易尚氏学·总论》云:“凡春秋人说《易》,无一字不根于象,汉人亦然。”此说虽未免夸大其词,却也道出了《周易》文辞具有表象性的特质。《周易》的卦爻及卦辞爻辞均具有象征性。《乾》卦六爻均属阳性,是以阳性之体象征刚健之物。《易传·说卦传》云:“乾,天也。”“乾,健也。”天道刚健,故以《乾》卦象之。《乾》卦诸爻象征各种情状的“龙”:位居最下者为“潜龙”(初爻),跃出地面者为“见龙在田”(二爻),腾空而上者为“飞龙在天”(五爻),飞到极点者为“亢龙”(上爻),六爻皆阳故为“群龙无首”(用九)。朱熹说:“《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若他书,则真是事实,孝弟便是孝弟,仁便是仁。”③《乾》卦九三爻辞没有说“龙”,而是说“君子终日乾乾”,这其实是告诉人们,《乾》卦六爻也象征君子处于六种不同的地位层次,故《易传·象传上·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二、《周易》语言具有多义性和歧义性《周易》的字词具有多义性,即使在同一个卦中,同一个字或词也往往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如《明夷》卦,初九爻辞云“明夷于飞,垂其翼”,可见“明夷”是一种能飞的鸟;六五爻辞云“箕子之明夷”,“箕子”是殷纣王的哥哥,“之”是“到”的意思,则“明夷”是指箕子所到之处,前人或解“明夷”为“东方之国”。又如《无妄》卦,“妄”有“乱”义,初九爻辞云“无妄往”,上九爻辞云“无妄行”,均是叫人不要出行,不要乱来;“妄”又通“望”,“预期”之义,六三爻辞云“无妄之灾”,九五爻辞云“无妄之疾”,均是指没有预料到的灾祸与疾病。陆德明《经典释文》云:“无妄,无虚妄也。《说文》云:妄,乱也。马、郑、王肃皆云:妄犹望,谓无所希望也。”因为行文过于简略,语言环境不明确,《周易》经文里的一些字词或文句易产生歧义,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节》卦,卦辞云“苦节”,六三云“不节若”,六四云“安节”,九五云“甘节”,上六云“苦节”,其中“节”字有多解。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节,荐絜反,止也,明礼有制度之名,一云分段支节之义。”李镜池《周易通义》注云:“节:解节俭与礼节。”④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说:“卦爻辞之‘节’字是节制、限制、约束之义。”⑤又如《咸》卦,爻辞云“咸其拇”、“咸其腓”、“咸其股”、“咸其脢”、“咸其辅颊舌”,《易传·彖传》云:“咸,感也。”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郭彧译注《周易》以为“咸”表“交感”、“感动”、“感触”义,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李镜池《周易通义》以为本卦“咸”字表“斩伤”、“斩杀”之义,均有一定理据。字词的多义性,是一种正常的语言文字现象,是《周易》原本就有的用法。而歧义性,则是后人理解时所产生的不同认识,所造成的原因很多,如缺少上下文,不明语言时代特点和规律,个人主观差异等。有的歧异说法可说是误解,只是由于其说古老,相沿已久,故仍存其旧而聊备一说。如《乾》卦九四“或跃在渊”一句,其中“或”字,别解颇多。《易传·乾文言》曰:“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孔颖达《周易正义》云:“或,疑也。”今人有训为“惑”者,有训为“或许”者,有训为“有人”者。其实,“或”为无定代词,在《乾》卦中不是指代人,而是指代龙,“或跃在渊”意为“龙跃在渊”。试比读同卦“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诸句,“或”指代“龙”是很明确的,不存在歧义问题。因为文辞简略,表意模糊,字词的释读与句法结构的分析容易出现两歧甚至多解的情形,这也是《周易》比其他先秦典籍更难索解的原因之一。三、《周易》保留了古老的词义和词汇现象《周易》卦爻辞创作于西周早期,不少字词使用了古老的意义,有的甚至可和殷商甲骨卜辞相印证。《周易》常见“贞”字,其意义和用法如何,古今学者的意见颇不一致。《易传·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由于这种解释比较古老权威,历代注《易》者大都将“贞”解为“正”或“固”,几成定论。时至今日,不少《周易》研究者仍以古说为依归。如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将《豫》卦六二“贞吉”译为:“守持正固可获吉祥。”⑥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注《豫》卦六二“贞吉”曰:“固守则吉。”⑦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解《豫》卦六二爻“贞吉”云:“贞吉,在《易》中有两种理解。一,贞吉是并列关系,贞且吉,六二:噬肤灭鼻,无咎。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上九:何校灭耳,凶。按,《噬嗑》卦六三“噬腊肉”、九四“噬干胏”、六五“噬干肉”都是“吃干肉”的意思,语义相近,而其后的“遇毒”、“得金矢”、“得黄金”也是语义相关,参互见义。《噬嗑》卦六三、九四、六五三爻彼此相邻,其间关系易学上称为“比”。九四爻言“金矢”,由六五爻可知其色为“黄”;六五爻言“黄金”,由九四爻可知所指为“矢”。“得金矢”就是“得黄金矢”,“得黄金”也是“得黄金矢”。金者,铜也。李镜池《周易通义》注云:“金矢:铜镞,铜箭头。”“黄金:铜镞。”⒆既知六五爻“黄金”、九四爻“金矢”为“铜镞”,则可推知相邻的六三爻所遇之“毒”为“铜镞”之“毒”了。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坎为毒,故噬腊肉,遇毒。毒,谓矢毒也。”虞氏所谓“矢毒”,是指“金矢之毒”。孔颖达《周易正义》曰:“毒者,苦恶之物也。”因此,所谓“矢毒”,当是指铜箭头所生之锈。“遇毒”,意指在所吃干肉中发现了生锈的箭头或发现了铜镞的锈末。又如《大壮》卦: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九二:贞吉。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六五:丧羊于易,无悔。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按,《大壮》卦九三、九四、上六爻辞在文意上存在互补关系,亦属卦内互文。九三爻“羸”字,孔颖达《周易正义》曰:“拘累缠绕也。”“羸其角”就是“缠住了角”。九四爻“壮”字,陆德明《经典释文》曰:“马云:伤也。郭璞云:今淮南人呼壮为伤。”上六爻“遂”字,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遂,进也。”孔颖达《正义》曰:“退谓退避,遂谓进往。”九三爻“羸其角”的结果是什么?上六爻辞给予了说明:“不能退,不能遂。”既然羊角被缠住了,当然是进退不能了。上六羝羊“不能退,不能遂”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在九三爻辞之中:“羸其角。”九四爻“藩决不羸”,指篱笆缺了,没有缠住羊角。“壮于大舆之輹”,指羝羊被车轮撞伤。前句“藩决不羸”没有出现宾语,后句“壮于大舆之輹”没有出现主语,而据九三与上六爻辞可知其隐含对象均为“羝羊”。合而观之,《大壮》卦九三、九四与上六爻辞反映的现象是:公羊撞到了篱笆上,被篱笆缠住了角,以致既不能进,也不能退。后来篱笆被弄破了,公羊摆脱了缠绕,却又被车轮撞伤。所谓卦际互文,是指此卦与彼卦的卦爻辞参互见义。例如《解》卦九二爻辞:“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据字面理解,“得黄矢”是指得到黄色的箭头。而结合《噬嗑》卦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六五“噬干肉,得黄金”来考察,《解》卦“得黄矢”与“得金矢”、“得黄金”文意互补,构成卦际互文,《解》卦“得黄矢”意即“得黄金矢”。《周易》的卦爻辞是离散性结构,卦辞与爻辞、爻辞与爻辞之间,乃至此卦与彼卦之间,并无文意或逻辑上的自然联系,只因系属于卦爻之下,因卦象、爻象之关系而聚合或牵连,因而《周易》中的卦内互文与卦际互文为本书独有的修辞现象,与一般诗文中常见的互文形式大不相同,亦非普通论著与工具书中所释“互文”概念所能涵盖。因此,了解《周易》互文的特点,不仅有助于正确解读《周易》经文,而且对了解、探索互文的起始与形式变化均有参考价值。附注:①见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37页,人民出版社,1982年。②尚秉和《周易尚氏学》,37页,中华书局,1980年。③见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七,1660页,中华书局,1994年。④李镜池《周易通义》,118页,中华书局,1981年。⑤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537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⑥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47页,1989年。⑦唐明邦主编《周易评注》,中华书局,43页,1995年。⑧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修订本),1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⑨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312页,中华书局,1988年。⑩李镜池《周易通义》,1页,中华书局,1981年。eq\o\ac(○,11)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112页,中华书局,1984年。eq\o\ac(○,12)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339页,中华书局,1984年。eq\o\ac(○,13)李镜池《周易通义》,120页,中华书局,1981年。eq\o\ac(○,14)牛占珩《〈周易〉古经句法探析》,《周易研究》1996年第3期。eq\o\ac(○,15)徐子宏《周易全译》,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eq\o\ac(○,16)如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1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周振甫《周易译注》,1页,中华书局,1991年。eq\o\ac(○,17)易孟醇《先秦语法》(修订本),625页,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eq\o\ac(○,18)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307页,中华书局,1984年。eq\o\ac(○,19)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