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_第1页
教育学原理-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_第2页
教育学原理-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_第3页
教育学原理-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_第4页
教育学原理-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适用于项贤明主编《教育学原理》(马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

2021小毛:我妈妈是硕士,爸爸是博士。小新:有什么了不起!小毛:你爸妈是什么士?小新:我爸爸是男士,我妈妈是女士。现代国家的学位一般分为学士、硕士、博士3个等级。学历:小学、初中、高中(包括: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大专(大学专科)、大本(大学本科)、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1学校的形成与发展本章主要内容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3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一节学校的形成与发展一、学校的产生二、学校的发展三、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一)中国早期学校的产生010203尧舜、殷商:“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西周:“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春秋:文化下移,私学兴起,稷下学宫一、学校的产生(二)外国早期学校的产生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生活中间接经验的积累3.记载和传承文化工具的出现(三)学校产生的条件英文school→拉丁文schola→希腊文skholeskhole:闲暇、休息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兴起)秦汉时期(吏师制——官学与私学)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科举制,府州县乡学)二、学校的发展(一)古代学校的发展(P195)宋元明清(四大书院,蒙学)(1)古希腊时期的学校发展(斯巴达和雅典)(2)欧洲中世纪学校的发展(宗教与世俗并举)2.外国古代学校的发展(3)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展意大利: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2.外国古代学校的发展古代学校之间缺乏联系,不成系统初等教育学校的发展1.德国乡村学校规程2.英国《初等教育法》中等教育学校的发展1.英国文法中学2.德国古典中学、实科中学高等学校发展:教育1.普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发展。2.专科学校、职业学院或社区学院的发展3.开放大学的发展(二)现代学校的发展(1)(2)(3)制度化推进义务教育中等教育综合化高等教育多样化1.西方现代学校的发展2.中国现代学校的发展(P200—203)自学阅读内容(1)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现代学校的发展清末—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学校的发展前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学校的发展①

基础教育学校的现代化发展学前教育机构、普通小学、初中、高中快速发展②中等教育学校的现代化发展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包括中等师范学校)共同发展③高等学校的发展与变革“211”、“985”、“双一流”三、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一)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最基本的职能)(二)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四)开展科学研究(五)提供社会服务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二、我国的学校制度三、部分国家的学校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一)“教育制度”词源

汉语中,对“制度”的解释有两种意思:一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规程办事的规则,如工作制度、学习制度等;一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体系,如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system,institutionsystem有“系统”、“体系”、“制度”、“体制”等含义。institution有“建立”、“制定”、“设立”、“制度”、“惯例”、“风俗”以及“公共机构”等含义。

英语中,表示“制度”的词有两个:因此,无论是从汉语还是从英语来看,“制度”一词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教育制度概念: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没有教育制度古代-出现学校,简单的教育系统现代-发展程度大众性普及性,结构多类型、多层次当代-由单一学校系统发展为庞大教育体系(幼儿教育、校外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体系)整体发展方向:终身教育纵向:涵盖一生的教育;横向: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P205)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广义:现代国家有关学校教育的种种制度的总和。既包括一个国家实施何种层级与类别的学校制度,也包含各级各类学校的运行与管理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03学校教育制度04学校入学与修业年限制度0102学校管理制度(外部、内部)学校层级与类别制度学校办学制度(四)现代学制的产生及其类型1.现代学制的产生现代学制最早发源于欧洲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前后,其发展按照两条路线进行:这一发展的结果导致在欧洲形成了所谓的双轨制。(四)现代学制的产生及其类型2.现代学制的类型(四)现代学制的产生及其类型(1)双轨制18、19世纪西欧。双轨制有两个平行系列,这两个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不对应(学术轨从中学开始,职业轨则只有小学)。优点:学术轨学术水平极高缺点:不利于教育的普及评价:与几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普及初中教育甚至高中教育的趋势相矛盾,必将发生变革。(四)现代学制的产生及其类型(2)单轨制北美地区最初沿用欧洲双轨学制,但美国没有欧洲的特权传统文化背景,加之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小学和中学普及教育发展极快,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单轨制。优点:有利于教育的普及缺点: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评价: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大学中学小学(四)现代学制的产生及其类型(3)分支制分支制既有单轨制特点,又有双轨制因素。开始阶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优点:既保留了学术轨的高水平,又有利于教育普及。缺点:学生负担重。评价:存在对学生统得过严、管得过死,不利于学生自由发展的弊端。二、我国的学校制度(P206)(一)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1.现代学校制度的开始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制度建设二、我国的学校制度(P208)(二)中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层级与类别制度2.学校入学与修业年限制度3.学校办学制度4.学校管理制度教材209页图6-2我国现行学制是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学制。三、部分国家的学校制度(P211)(一)美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特点:1.单轨学制从下而上的结构,即小学→中学→大学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弹性化小学中学大学美国学制三、部分国家的学校制度(P212)

双轨学制:(二)英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三)法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四)德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二)双轨学制(英国、法国、德国)一轨:学术教育,自上而下的结构,即大学→中学一轨:职业教育,从下而上的结构,即小学→职业学校优点:分工明确,办学效益高;缺点:严重违背教育机会均等;大学中学中学预备班家庭教育双轨(西欧)学制中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初中小学英国现行学制(五)补充:前苏联的学校教育制度分支型学制前段——基础阶段实行义务教育;后段——中等阶段实行教育分流: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特点:上通下达,左右畅通;分支型(前苏联)学制小学初中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学校普通中学三类型学制的比较双轨制学术性一轨水平较高不利于中等教育普及,扼杀了劳动人民子弟成为脑力劳动者的可能单轨制有利于教育逐级普及

分支型有利于普及学术性一轨高水平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扎实统得过严、管的过死、不利于学生自由发展,学日、学时、课程过多,学生负担过重第三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一、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一、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一)深化不同层级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P215)1.学前教育的改革2.义务教育的改革3.高中阶段的改革4.高等教育的改革

一、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P217)1.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新目标2.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内涵(依法办学、自助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3.现代学校建设的基本任务

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P219)

1.努力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2.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质量不断提高3.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多样化发展4.高等教育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发展5.建构终身教育体系

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