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
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
第45〜46页内容和“做一做”,练习七的第4〜8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草地(自制),学生准备6只小鸡卡片、6
只小青蛙卡片。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动物乐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动物乐园玩一玩!
(课件:一片草地,音乐响起)动物乐园里有一片美丽的大草地,上面还有美
丽的秋千呢!在你们的桌子上也有这么一片美丽的草地!拿起来看一看,美丽
吗?现在就让我们请小动物上去玩一玩,行吗?
新授课
1.加法。
请1只青蛙和5只小鸡上去玩一玩,把它们请上去吧!(让学生在情境中
进行操作,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得到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
式)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该怎样列算式呢?赶快记在纸上(学生写算
式)。
b.你们草地上有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课件出示)
c.读一读你的算式。板书:5+1=6
d.谁和他不一样?板书:1+5=6
咦!都是这些小动物,为什么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小结:由于同学们看的方向不同,所以根据一幅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2.摆一摆。(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应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提
供广阔思考空间。)
a.你们还想请几只青蛙和几只小鸡来玩一玩?动手摆一摆。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你能列出几道加法算式呢?写在练习纸
上。
c.谁想说一说请了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学生到前边展示)
d.怎样看图列式的?
e.有和他们摆的不一样的吗?(展示小鸡、青蛙)
f.怎样列式的?板书:3+3=6
g.为什么只能写一道算式?
3.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猫?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b.说给同位听一听。板书:5+2=72+5=7
4.减法。(出示课件:草地)
a.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它们累了,想回家,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回
家?
b.小青蛙走后,还剩几只小鸡?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板书:6-1=5
c.如果小鸡先走,还剩几只小青蛙?算式怎样列?板书:6-5=1
d.(出示:虚线)虚线是什么意思?
小结:6里面去掉1还剩5,去掉5还剩1,所以,根据这幅图,我们能列
出两道减法算式。
5.摆一摆:你们的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数学
教案]
a.那你们想让哪种小动物先走?用小棒表示虚线,看着它们,你能列出几
道减法算式?写在纸上(学生展示)。
b.你们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怎样列算式的?板书:6-2=46-4=2
c.你是怎样看图列式的?
d.谁和他们不一样?怎样列式的?板书:6-3=3
e.为什么只列一道算式?
6.看图列式。(出示课件)
a.一共有几只山羊?
b.你能列出两道减法算式吗?板书:7-2=57-5=2
课中操
练习
1.看屏幕:(课件出示)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或:减法算
式)吗?
2.在你们的抽屉里,有一张练习纸,上面有四幅画,每幅图下面有两道算
式,你喜欢哪幅图就把下面的算式写完(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这些都是
6、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a.谁想当小老师,指算式,领大家读一读。
b.如果把得数擦了,你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吗?
c.5+1等于几?怎样想的?1+5呢?6-1呢?6-5呢?
3.下面,我们来一个小竞赛(出示口算卡片)。看算式,报得数。
4.在小组内玩一玩。
总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设计说明
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充分感受“一图两式”。
我们把课本中小朋友摆小棒的图,变成学生喜欢的卡通小动物(小鸡和小
青蛙)。由小动物在草地上荡秋千的画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画面生动
活泼,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1只小鸡
和5只小青蛙放到每个组的草地秋千上,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通过两位同
学不同角度的观察,列出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看图列式
的。这一环节初步感受“一图两式”,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
式。
2.独立操作,形成概念,理解“一图两式”。
我们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一图两式”。而接下来
的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地进行操作,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
两式”的意思。在秋千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摆几只小鸡和
小青蛙,并看着自己的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这样便出现了两组6的加法算
式,加上同位同学进行讲解怎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合作能力。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这样处理,
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间和充足的思考余地,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用
数字意识。
3.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
第三个环节,便是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算式。使学生
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遵守了学
生的认知规律。
4.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把6和7的加减法分开处理,先教学加法进行巩固。
再教学减法进行巩固,这样,学生能够在很扎实的理解加法的“一图两式”的
前提下,进一步学习减法。在最后的练习中,再出现加法和减法的综合练习,
使学生能够整体、全面地理解巩固新知识。如:在综合练习中,出现了四道看
图列式。由于难易程度不同,可以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幅图,进行列式计
算。这样安排提供了充分的学习选择机会,而且练习题的设计有针对性,能够
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
5.活动形式多样化,语言贴近学生生活。
课堂上,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活动:a.你还想让几只小青蛙和几只小鸡来
玩秋千,自己摆一摆;b.你们草地上的小动物也累了,你想让哪种小动物先回
去呢?c.综合练习让学生在这四幅图中任意选一幅图,喜欢哪一幅就做哪一
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学习灵活地选择,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
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
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
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
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
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angduan
板书:长、短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3.小组汇报。
[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让学生参与知识的
形成过程。]
学生可能说出:
(1)看出来的。
(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
长短。
(3)两头儿都不对齐。从而比出物体的长、短。
(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
肯定。)
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
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2)小组交流
一端对齐。
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短的认识,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三、反馈练习
1.教师谈话: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
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0
2.学生活动。
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
[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比长短,
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练习一第6题图,先让学生说出图意,然后完成在书上,订正
时说一说想法。
2.投影出示练习一第5题,并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订正时说一说比的方
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说出比长短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
力。]
五、整理学具
教师提出要求:
L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2.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听清要求。
3.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
个装进袋里。
4.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
5.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整理学具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组成部分,有序地操作可以加深学生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材分析:
《可爱的企鹅》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8、9的加减法后,第
一次出现的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图图意的
基础上,说一说图中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画面中解决应用
问题,巩固8、9的加减法。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第一次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一定困难,因此我
将本次课设计为一次登冰山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登山比赛,学生以小组形式进
行合作和探索。对首次出现的大括号和问号,教师作适当指导和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学问题;
3.在学习教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
交流的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5.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信心和
勇气。
教学重点:
对括号和问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图和图中括号、问号对图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
情境挂图,吹塑纸做成的括号和问号,
过程设计
一、创境引入
出示小淘气(小狗)小朋友好!小淘说:“好久没跟大家见面。今天我要
看看哪些小朋友有进步了,越来越会听课了。小朋友,这么久没跟大家见面,
你们知道我去哪里了吗?我呀去北极探险了。小朋友想去吗?”(想!)“可
是北极是很冷的地方,有很多冰山,你们怕不怕呀?”(不怕)“好!今天小
淘气就带小朋友一起去北极探险,去穿越冰山。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勇
敢、聪明又能干,能够登上最高的冰山!”(拉出挂图)小朋友,你们有信心
登上最高的冰山吗?(有)“那我们出发吧!来到第一座冰山我们看到了什
么?啊多可爱的企鹅啊!有几只呢?这只企鹅在跟谁打招呼呢?哦,原来在这
儿,上面有几只?那我们在第一座冰山这儿看到了什么?有多少?谁能说一
说?[小学教学设计网
[以登冰山的形式进行本课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
望。]
二、介绍新朋友,学习新知识
看看下面有一个新符号,猜猜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对了,这是我们
今天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括号,猜猜它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说
一说,教师小结,用括号表示合起来(作手势)。问学生,它是什么符号,表
示什么意思?下面我们还有一个新朋友,看看是谁?知道它是什么符号吗?它
是问号,表示求有多少?那么两位新朋友在一起表示什么意思呢?那谁能完整
地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这知道什么?要求什么?那谁能列式计算一共有
多少只企鹅呢?算式中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表示什么?9表示什•
么?
现在我们成功地翻越了第一座冰山,插上第一面红旗。
[对第一次出现的括号和问号教师作必要的介绍,减缓学生的学习坡度,让
学生很快解决第一个问题,登上第一座冰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便于激
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三、巩固新知
现在我们继续翻越第二座冰山。第二座冰山是考考你,这有一幅图,看看
你从图中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小组同学讨论2分钟,相互说一说再分组汇
报。对说得好的组以表扬。看来第二座冰山也难不到小朋友。我们再插上一面
小旗。
四、现在我们进军第三座冰山了。看看第三座冰山有什么?出示图2。看
看这幅图里有几个括号?这个括号怎样?这个括号呢?再仔细看看这个大大的
括号下面写的是什么?从这里我们知道什么呢?(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还可以
知道什么?前面有几只?这个小的括号上面有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呢?谁来完
整的说一说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什么?还知道什么?要求什么?那怎样求出冰
山后有几只企鹅?你会列式计算吗?(让学生说说算式和算式中各部份的意
义)
看来今天我们小朋友,己经成功翻越第三座冰山了,我们快到达最高的冰
山了。要去最高的冰山,得渡过这条河流,能不能过去,要看看小朋友会不会
看图,用刚才学过的知识,观察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什么,要求什
么?怎样列算式?现在,分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后,分小组
汇报,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已经到达最高的冰山了。
[充分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主动与本组同学生合作,积极主动的解
决问题]
五、拓展应用
怎样才能登上最高的冰山?插上最大的红旗呢?那要比比谁会动脑筋了!
每组小朋友的组长来领一幅图,这幅图上没有括号,也没有问号,同学们
商量一下,在哪儿画括号?在哪画?号?添上括号和问号把这幅图编成完整的
数学问题并且解答出来。
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
[锻炼学生对新认识的符号的应用能力,每组学生添的括号和问号都可能不
同,所编出的问题就不同,通过交流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课后反思:
本课最成功之处:
1、结合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登山情境,极大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化了学生初步认识的两个符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
符号感;
3、全程的情境教学,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探索欲望,小组
每个成员都力争为本组的登山出力,团队合作、集体克服困难得以充分发挥。
教学目的:
1、根据现实情境,通过游戏,进一步识别简单几何体。
2、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初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
4、发展学生空间的观念,并识别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把简单的数学问题用游戏放之于现实情境中应用。
课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几何体。
教学方法:以问题情景为中心,引导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学习。
一、问题情境
师:你知道了四种物体名称,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的数学问题。
研究一下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分组讨论)
二、建立模型
1、分组研究讨论。
学习要求:(1)讨论这些物体摆放的不同。
(2)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你们的研究结果。
2、汇报交流,初构模型。
师:物体间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来分析,在小组中交流、汇总的基础上讨
论出结果,明确空间关系。全班确定一下其空间位置关系。
3、情境迁移,再构模型。
情境呈现:几个几何体积木。
你说我摆,同桌互相进行游戏,随着空间位置关系确立,其积木的个数可
以随之增加,说和摆的身份可以变化。
三、解释应用
1、说一说,写一写。
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正方体
(正),圆柱(圆),球体(球)。再同桌互说,并用单个汉字写下来。再用
空间位置关系来说。(其形状只要大致正确即可)
2、看一看,填一填。
让学生自主完成。
3、摸一摸,说一说。
这是一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把操作活动与表达结合起来,可以是学生摸一
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先结合名称再支摸出相应的物体,这一活动可
以分组进行。
4、看一看,数一数。
对本题的解答有一定难度,可以用搭积木的方法先协助解答。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2、前后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
3、自选一场景,进行位置关系的描述。
教学建议: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这学有所用。
2、关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强调理解和感悟。
4、力主营造一个宽松、和平、温情的学习环境。
你说我摆
右
上
下
左
课后评析:
教学目标: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9和几、8和几、7和几、6和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难点:进位加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数的组成。
2、说说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拆数凑+再加)
二、练习第1题
1、独立计算。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三、练习第2、3题
1、让学生算出得。
2、观察算式,说说每一竖列的算式有什么规律。
3、交流规律。
四、练习第4题
1、指导学生看懂题意,明确做题方法。
2、学生完成练习。3、交流结果。
五、练习第5、7题
1、学生完成第5题,评出夺得红旗者,给予表扬。
2、仔细观察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7题,评出做得又对又快者,给予奖励。
六、练习第6题
1、指导学生弄懂题意。
2、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七、练习第8题
1、让学生观察图,理解图的意思。
2、列式计算。
3、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八、开放练习
1、第9题,让学生填写,鼓励学生对后2题写出多种答案。
2、教学游戏。
(1)、拿出准备好的卡片,老师拿出一个得数,小朋友找出这个得数的算
式。(同桌合作)
(2)、同桌间一生拿结果,一生找算工。
九、总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
系。
2、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
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
教学方法:活动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前我们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教室,说说教室里有什么,用上前后、左右、
上下等词。有条理地描述。
小组间相互汇报。
指名说。-=小学教/学设/计/网T
再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
看图说一说。
二、应用教学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说说你家的客厅里都放着什么?
引导按顺序说。
说说你的小房间里放着什么?还有厨房间里都放着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观察,摸一摸,说一说文具盒。
汇报交流。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一边指一边说。
学生交流。
3、游戏活动。
(1)到游乐园里去玩,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2)教室里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
说出位置,自己找。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
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3、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4、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情境图及一些实际数学问题的用品。
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图和环保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生活经验与情境相映合,并从中产生数学问
题。(积木型板图)
1、树林中有20棵小树,分两排种植,可是过不了多久一些小树死了,第
一排死了2棵,第二排死了4棵,你说怎么办?(一些为几棵树发问,一些为
小树的死着急)。
2、给小树浇了水,施了肥,还给小树带来了一个朋友,小草、小树快乐地
生长,又活了两棵,长哪儿好呢?
3、小朋友去树林玩,去跳皮筋,P树,摇树,还把小草带回家给自己的
小兔朋友吃,小树又生病了,有3棵小树生病了,怎么办呢?
在众多连续情境的呈现下,学生情感与小树产生关系,达到环保教育这一
目的,又引导学生去研究所产生问题。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8+68+85+8.......
这些在情况设计下,产生了这些算式,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1、8+6=14怎么来?
(1)8+6=14(2)8+6=14
(3)9+6=15(4)8+6=14
8+6=14看见8就减2
(5)8+6=14
2、自己研究其余算式。(小学教学设计网-
3、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7+88+45+88+6
8+34+88+78+52+8
9+88+93+86+8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P103独立完成思考,解决问题。
题2组织学生交流图意和算法。
题3先说一说计算方法,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再说一说方法。
2、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
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
的联系。
3、课外作业。
课外研究:
7+6+5+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加和减”的第一课时,口
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口算两位
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以及掌握了千以内笔算加法,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教
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必要的
铺垫。教材以学生自主尝试为主,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相互交流
中,理解并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例题以学生们感兴趣的购买玩具为题材,以
生活中到处可见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标准》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分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
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由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的制定: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
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
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
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口
算出结果。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我采取创设情境,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安排学生在一个熟悉的
生活场景中,通过观察,抽象出题目中所蕴藏的数学信息,由这些信息而产生
出相应的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诱使其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
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人,经过讨论比较,互动合作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
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具吗?今天啊,有两个小朋友自己去买玩具了,可
他们在付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数学知识不够,不知道付多少钱,你们能帮他吗?
(板书课题)
这一段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让小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源于
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
关系。在言语上,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放开胆子,去尝试购买自
己喜欢的东西。同时,还用两个小朋友购买东西产生的数学问题来引发学生求
知欲望,顺利的引入新课的教学。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你们能口算出小男孩该付多少钱给这位阿姨吗?怎么列式,同学们分
组讨论,把想好的方法跟同学们好好的说一说。指名问答,互相交流。反馈: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
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
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只要方法正
确、合理,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的表扬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孩子们来说,新课程要求算法多样化,算法的最优化。在这儿,让学生们
互相讨论,比较出最优秀的口算方法,教师加以总结。
师:这位小妹妹该付多少钱呢?如何列式呢?师板书。你们还能口算出结
果吗?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1)先算
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
4+8=12,再算40+30=70,再算12+70=82。对每一位回答出答案的同学都要及时
表扬。
3、对比分析,提高能力
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
位。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算一算、比一比。(“想想做做"第1、2题)
师:刚才同学们学的都那么好,现在我们小组间来个比赛,看哪个小组算
的又快又好。
(2)、想一想、填一填。(“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写。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为什么
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想想做做”第4题)
(4)、估一估,算一算。(“想想做做”第5题)
(5)、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6、7题)
多媒出示第6题。
仔细看图,根据提出的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哪几条路?你打算用什么办法
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在估计以后,让学生在组内交流是怎么样想
的,再算一算估计得对不对。
多媒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
小组交流,把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
评价。
5、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开动了脑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今天我们
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
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担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
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理解凑+法的含义。
4、在游戏中培养与人合作的观念,并且有互相谦让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小棒,教师的牛奶瓶及数学游戏中卡片。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增加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考和计算。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况,提出问题
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
1、小芳家很穷,小华送给小芳一些牛奶,小冬也送小芳一些牛奶,你想知
道牛奶有多少瓶?
2、鱼缸有金鱼8条,又买来9条,一共有金鱼几条呢?
你知道牛奶有几瓶,金鱼有几条呢?这些都是数学问题,你想解决吗?你
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组织小组活动)
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
1、9+5(1)数数法
(2)9+5=14
(分小数凑大数)
(牛奶瓶表示)
(3)9+5=14
(分大数凑小数)
(牛奶瓶表示)
(4)9+5=14
看见9就—•1.......
2、8+9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说说你的理由。“9+5”的计算,是组织
交流后共同解决,“7+9”的教学层面就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一些尝试后接
受了交流的结果,一些机灵小朋友在交流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能有新的想法,
在汇报后就进步,进一步尝试,也就是巩固阶段。
3、试一试。
9+37+9
可指名8至10位同学板演,不是机械段,而且学生对方法最终选择的体现
和最佳方法的呈现,对凑十法要进一步落实。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在此阶段是学生自主实践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
1、P73完成书本内容。
题2,原有金鱼9条,现又有8条,一共有几条?
看图应用题(仔细观察,说一说图示,然后独立完成)
2、9+1+59+1+39+1+89+1+9
9+1+69+1+49+1+79+1+1
9+1+29+1+0
巩固凑十法
3、数学游戏:
游戏可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
流。
4、课外作业:
继续上课的数学游戏。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98页。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2、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
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
初步学会有个性的学习。
3、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
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
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联系,在
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的方法;通过算法多样化,初步学
会有个性的学习。
单元结构:
信息窗一:运动会报名信息窗二:领饮料
信息窗三:投沙包比赛信息窗四:赛跑分组信息窗五:领奖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运动会报名一一信息窗1,教科书第74——75页。
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
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
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和兴趣。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
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教科书、学具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投沙包比赛一一信息窗3,教科书第81——82页。
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
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和兴趣。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
识。
教具:教科书、学具
第六课时自主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课,教科书第83页。
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
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和兴趣。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
用数学的意识。
分页代码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赛跑分组一一信息窗4,教科书第84——85页。
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
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和兴趣。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
识。
教具:教科书、学具
第八课时自主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课。教科书第85——86页。
教学目的:
1、经历主动探索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的进行20
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
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算法,感受算法多样化。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
意识。
4、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和兴趣。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
识。
教具:教科书、学具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领奖一一信息窗5,教科书第87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图中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提出问题的能
力。
2、通过现实的情景画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
识。
第十课时自主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课,教科书第88——89页。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
意识。
3、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
识。
分页代码
第十一课时回顾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
教学目的:
1、该部分包括“回顾整理”和“综合练习”两项内容。回顾整理是借助图
画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回顾。
2、通过回顾整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引导学生说出想到了
加减法的哪些知识,引起学生的思考。
3、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
义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20以内数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教科书、学具
第十二课时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92页的1—5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独立完成数学计算题,做到正确、速度快。并能通
过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猜一猜,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通过让学生涂涂说说,复习巩固位置的有关知识。
教具:教科书、学具
第十三课时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93页的6—9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独立完成数学计算题,做到正确、速度快。并能通
过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找规律进行练习。
教具:教科书、学具
第十四课时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95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的:
通过学生综合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与技能掌握情
况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数学广场
教学内容:课本96-------97页的1-------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对简单的组合问题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经历思考、讨论活动,初步体验灵活有序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
思维能力。
3、感受组合问题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
的意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
法。
2、通过情境,使学生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体会20以内数
的顺序用数位意识。
3、初步学会在合作环境中自主学习计算,体会计算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由搭积木来体会加减含义,进一步巩固数位关系。
教学准备:每组20块规则积木,碰碰车的给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抓问题,重技能形成。
教学步骤:
一、由境生疑,引发学习兴趣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玩积木,两人20块积
木,学生最想玩的是积木增减游戏,可以用石头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让学生尽
情玩,一边玩一边说“再放_块或拿走_块”。
1、你在玩积木时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在初次玩时学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问题后学生才发现其中也有
数学问题。
再放一块多+
拿走_块少一
2、根据发现,自己再玩积木。
第二次玩积木是学生对加减认识的巩固,但对其计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
再逞现,而其中的对手进步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由疑得技,获得计算能力
1、14+5=_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两次合作机会,这次有学生思考更能有独特见解。
例:(1)14+5=19
再拔5颗
(2)14+5=19
(3)14+5=19
1个十,4个一,+5个一=1个十,9个一=19
2、比一比谁算得快。
19-713+516-315+314+4
12+65+1316-415+417-5
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算,6至8个/分钟。
3、游戏:碰碰车(小组内活动)
A、每小组选其中一组进行游戏。
B、每小组各组成员写一数字再组成游戏。(这次游戏由于自写数字会出现
两数加减,两位数进退位加减,可由小组研究获得,也可老师告知。)
三、实践应用,实现课内外延伸
1、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计算,只和个位有关,和十位无关。
自编加减20道,看看符合这节课要求。
要求:(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加减时不进位,不退位。
(3)可在小组中评价,通过。
2、课内作业P71
其中第3道题既是顺序的训练,又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仔细写作业的习
惯,应自主完成再集中反馈。
3、课外作业
制作计算卡
1、2、3后是0—9
是各数加减两张
数学教学要重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21世纪新教材》关注学生未来
的发展。因此,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不仅是数学
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下面我想
就小学数学第一册《空间与图形》这一课详细的说明。
《空间与图形》
一、创设情景
我们一起变魔术。在这个正方体的盒子里有一些小东西猜一猜有可能是什
么?请同学到前面摸出物品,说说是什么放在桌子上。
K环节意图》“变魔术”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同时充满了神秘感,有利
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才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高的兴
趣,才有可能积极思考问题。活跃的课堂气氛为整节课做了情感上的准备。
二、揭示课题
1、观察桌子上的物品,师:“桌子上的东西很多,怎样才能清楚的知道
都有些什么物品呢?”(学生经过思考回答把物品分类,并说说是怎样想
的。)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分类。多种方法比较后学生找到
了最恰当的分法。
K环节意图1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
求。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把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观察的角
度不同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得到感性上的认识,让学生
通过自己动手去感受图形之间的不同。教师鼓励学生“自圆其说”不人云亦
云。
2、引出新课《空间与图形》
个别学生已经能说出图形的名称,老师要给予肯定。
K环节意图U出示彩色的图形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三、巩固新知
1、动手分自己带的物品。
要求:仔细观察物体的外形。边摸边说是什么图形。
K环节意图X自己带的物品都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进一步体现生活中处处
有数学。也是对先前知识的复习巩固。通过动手触摸物体,让学生的多种感官
综合在一起发挥作用。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种特殊的长方体学生分辨不清
楚。)
2、出示:“长方体”,说说是什么图形?
K环节意图》老师先不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
经过争论学生动脑思考,老师在通过实验验证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3、实验验证:左边三组闭上眼睛,右边三组观察。出示长方体和正方
体,把它们放在桌子上,分别放倒。让左边三组同学睁开眼睛,问他们长方体
和正方体和刚才相比有什么不同?左边三组同学说:“长方体倒了,正方体没
有变化。”再问右边三组的同学是不是这样。右边三组同学争着说:“不是这
样!正方形也倒了。”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
K环节意图X从学生分类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正好体现了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数学从生活中来的思想。这也是培养学生有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对比观察等手段让学生自己找到它们的不同让他们在学
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他们会对学习产生很浓厚的兴趣。
四、巩固复习(游戏)
1、创设情景: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朋友“嘟嘟”。它邀请大家参加“闯关
大行动”这个节目。顺利通过三关的同学会有小礼物。
K环节意图X可爱的小猴子能激发孩子们关心保护小动物的热情。21世纪
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发展”,以此作为向学生渗透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良
好契机。好胜心强是儿童的天性,老师抓住儿童这个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
题吸引他们的注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1、第一关知识小屋:先观察再分类。
K环节意图1老师利用课件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教学服务。老师先操作然后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对于顺利过关的学生予以表扬。
2、第二关组合变变变:
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先用8个小正方体摆一个大长方体,看那个小组摆的
最多。再用10个小正方体摆不同的长方体。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演
示。
K环节意图1一方面,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另一方面学生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能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在小组内把所有的智
慧集中在一起,更有利发散学生的思维。小组的成功往往更能使学生感受到成
功的喜悦。用10个小正方体摆不同的长方体,开放式的练习目的是发散学生的
思维。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有的方法比老师要多,老师及时鼓励保护好他们的
学习热情。
4、第三关:智力大比拼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摆图形(比较难的)看一看说
说图形是由几块儿小正方体组成的。简单说明理由。
K环节意图』闭上眼睛增加神秘感,同时也是为了增加难度更好的教学。
五、联系生活实际
在生活中到处可见这“几个好朋友”你能说说吗?举例。
K环节意图》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六、点题小结
这节课是如何体现“让学生参与、探索、感受数学”的呢?主要有以下三
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的参
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好奇心
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我十分重视创设情景、激发学习的兴趣,让他们
愉快、主动的探索知识、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让学生“活”起来、“动”起
来,才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的空间。本节课在
教学设计时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做到了前后呼应。
如:创设情景这一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己摸出物品,既联系了生活实际
又感到有趣。把抽象的图形和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通过自己动手让学生充
分“感受数学”。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很有趣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2、多种感官协调发展,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时参与的感官越多,越能充分发挥大脑左右半球的
协同功能,思维活动的效率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
规律,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
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
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如:多种
分页代码感官协调发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摸自己带的物品;在
组合变变变这一环节中体现的最明显。用8个小正方体摆大长方体、用10个小
正方体摆不同的长方体等。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
果,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设计“开放式”练习,启发思考,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良机。
北京市21世纪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
础,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设计练习时必须创设活泼的课堂氛围,
注重学生思维的激励,进行“开放式”练习。要多与学生做情感上的交流,即
使学生的回答错误,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真正感到师生间的平
等、民主与合作。想方设法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问,诱导学生多方
面探讨,多方式表达,形成广阔的思维空间,提供灵活的思路选择余地,激发
学生的创新热情。
如:用8个小正方体摆大长方体、用10个小正方体摆不同的长方体等。老
师设计开放性的练习,学生的思维不受定势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师生
之间、生生之间一起探索、交流。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开阔了,也轻松的学会
了。
如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索参与数学的意识增强了,在学习中主动性、
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有所提高。既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又掌握了学习的能
力。这是老师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我愿意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做一点贡
献。
一一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秋提灯立体图形,
知道这些事物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
能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并对与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立体图形,会辨认和区别。
2、空间观念的初步发展。
教学措施:
1、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自己的活动,增加其感性认识,逐
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是在识别层面上进行数学活动,而非表述
几何体的特征。
2、评价学生识别几何体及名称,评价环境是学生生活实际的引入,考察
对几何体的理解。
3,考察方位,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分类方法图片各种形状的实物箱子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几何体,并能结合学生生活积累,
增强学生对几何体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认识。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并认识基本几何体。
教学准备:一套供分类的物体,教师有四个几何体模型。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秋提灯立体图形,
知道这些事物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
能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并对与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各种立体图形,会辨认和区别。
2、空间观念的初步发展。
教学准备:分类方法图片各种形状的实物箱子
教学时间:1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第61—63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36页的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
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
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
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
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
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
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
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
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体、球。
4)活动教师板书:
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
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
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
觉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症医学科2023年三季度(高级)“三基三严”理论考试试题
- 2023年浙江农林大学招聘笔试真题
- 有些美德丢不得
- 教学医院工作总结8篇
- 管酒治酒心得体会四篇
- 购车捐赠现金合同(3篇)
- 学校安全承诺书(31篇)
- 无子女自愿离婚合同(3篇)
- 2023年那坡县委政法委招聘专职网格员笔试真题
- 学前教育园区入驻协议(2024年版)
- xx学校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方案
- 广开(含解析)《形式与政策》你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决定》中提出怎样的改革举措
- 什么是美术作品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2024-2030年组氨酸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规划
-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考试真题题库
- 上海市交大附中附属嘉定德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数学卷
- 屠宰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部编版(2024秋)语文一年级上册 6 .影子课件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刑事诉讼法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5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