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升学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1页
2023届高三升学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2页
2023届高三升学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3页
2023届高三升学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4页
2023届高三升学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高三升学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

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大自然的天平上调整这些化学物质(杀虫剂、除草剂)是需要时间的;它不仅需

要一个人的终生,而且需要许多代的时间。即使借助于某些奇迹使这种调整成为可能

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新的化学物质象涓涓溪流不断地从我们实验室里涌出,单是在

美国,每一年几乎有五百种化学合成物在实际应用上找到它们的出路。这些化学物品

的形状变幻不定,而且它们的复杂性是不可轻易掌握的一一人和动物的身体每年都要

千方百计去适应五百种这样的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完全都是生物未曾经验过

的。

这些化学物质中有许多应用于人对自然的战争中,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

来,二百多种基本的化学物品被创造出来用于杀死昆虫、野草、啮齿动物和其他一些

用现代俗语称之为"害虫”的生物。这些化学物品是以几千种不同的商品名称出售的。

这些喷雾器、药粉和喷撒药水现在几乎已曾遍地被农场、果园、森林和家庭所采

用,这些没有选择性的化学药品具有杀死每一种"好的"和"坏的"昆虫的力量,它们使

得鸟儿的歌唱和鱼儿在河水里的欢跃静息下来,使树叶披上一层致命的薄膜,并长期

滞留在土壤里一一造成这一切的原来的目的可能仅仅是为了少数杂草和昆虫。谁能相

信在地球表面上撒放有毒的烟幕弹怎么可能不给所有生命带来危害呢?它们不应该叫做

"杀虫剂〃,而应称为“杀生剂"。

使用药品的整个过程看来好像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螺旋形的上升运动。自从DDT可

以被公众应用以来,随着更多的有毒物质的不断发明,一种不断升级的过程就开始

了。这是由于根据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这一伟大发现,昆虫可以向高级进化以获得对

所使用的特定杀虫剂的抗药性,之后,人们不得不再发明一种致死的药品,昆虫再适

应,于是再发明一种新的更毒的药。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样也是由于后面所描述的这一

原因,害虫常常进行"报复",或者再度复活,经过喷撒药粉后,数目反而比以前更

多。这样,化学药品之战永远也不会取胜,而所有的生命在这场强大的交叉火力中都

被射中。

与人类被核战争所毁灭的可能性同时存在,还有一个中心问题那就是人类整个环

境已由难以置信的潜伏的有害物质所污染,这些有害物质积蓄在植物和动物的组织

里,甚至进入到生殖细胞里,以致于破坏或者改变了决定未来形态的遗传物质。

(节选自蕾切尔・卡尔森《寂静的春天》第二章忍耐的义务)

材料二:

1958年1月,卡尔森收到朋友奥尔加・欧文斯・哈金斯发自马萨诸基州的一封信。

哈金斯在信中说,州政府启用飞机开展空中喷洒DDT(有机氯类杀虫剂)的灭蚊行动,

致使她与丈夫的私人禽鸟保护区中的许多鸟儿都死了。哈金斯给《波士顿先驱报》写

了一封长信,又给卡尔森写了这封信,希望借助卡尔森的影响力,呼吁不要再发生此

类喷洒事件。这封信成为卡尔森构思和创作《寂静的春天》的最初契机,她开始深入

搜集和整理化学杀虫剂危害环境的证据和有关研究的文献。为了使论述观点和材料准

确无误,卡尔森阅读了数千篇研究报告和文章,尽量客观地分析有关的科研成果,以

防出现违背科学的描写;"她反复地推敲过《寂静的春天》中的每一个段落",仔细核

对过每一个事例、每一个数字,以免出现科学上的偏差。作为当时已经拥有世界影响

力的科学家,卡尔森得到众多生物学家、化学家、病理学家和昆虫学家的帮助,得以

用文学化的方式将其掌握的杀虫剂、除草剂过量使用,造成大量野生生物死亡的证据

呈现出来。著作完成后,得到来自各个科学领域的16位专家的联名确认。

卡尔森以诗人的洞察力和敏感度,感知到恶化的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

科学家和作家的双重身份,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历时四年创作出被奉作生态文学"圣

经”的《寂静的春天》。卡尔森擦亮修辞的武器,综合了大范围的调查,作品简洁而引

人入胜,使得求真与务实成为全书的基调,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卡尔森将环

境污染的结果与人类行为的事实联系起来,把环保问题提高到人类生存危机的高度,

唤醒人们保护生态平衡。本书文笔精美优雅,是科普写作的典范,被人们认为用文字

拯救了自然。

(节选自辛红娟《〈寂静的春天〉译序》译林出版社)

材料三:

三十八年后,在叶文洁的最后时刻,她回忆起《寂静的春天》对自己一生的影响。

在这之前,人类恶的一面已经在她年轻的心灵上刻下不可愈合的巨创,但这本书使她对

人类之恶第一次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这本来应该是一本很普通的书,主题并不广阔,只

是描述杀虫剂的滥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但作者的视角对叶文洁产生了巨大的震撼:蕾

切尔•卡尔森所描写的人类行为使用杀虫剂,在文洁看来只是一项正当和正常的、至少

是中性的行为;而本书让她看到,从整个大自然的视角看,这个行为与“文化大革命”是

没有区别的,对我们的世界产生的损害同样严重。那么,还有多少在自己看来是正常甚

至正义的人类行为是邪恶的呢?

再想下去,一个推论令她不寒而栗,陷入恐惧的深渊:也许,人类和邪恶的关系,

就是大洋与漂浮于其上的冰山的关系,它们其实是同一种物质组成的巨大水体,冰山之

所以被醒目地认出来,只是由于其形态不同而已,而它实质上只不过是这整个巨大水体

中极小的一部分……人类真正的道德自觉是不可能的,就像他们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

离开大地。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人类之外的力量。

(节选自刘慈欣《三体I》)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单是在美国,每一年有五百种化学物质被合成。人和动物每年都要去这适应五

百种这样的化学物质,而这些化学物质完全都是生物未曾经验过的。

B.人类整个环境已由难以置信的潜伏的有害物质所污染,这些有害物质甚至破坏

或者改变了决定未来形态的遗传物质。

C.作为拥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卡尔森将杀虫剂、除草剂的过量使用造成大量

野生生物死亡的证据呈现出来。著作得到来自各个科学领域的专家的联名确认。

D.使用杀虫剂在叶文洁看来只是一项正当和正常的、至少是中性的行为,而《寂

静的春天》让她看到,从大自然的视角看,这个行为对我们的世界产生的损害非常严

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为了消灭少数有害的昆虫使用的各种杀虫剂具有杀死每一种昆虫的力量,

甚至可以杀死鸟类和鱼儿,使树叶披上一层致命的薄膜,并长期滞留在土壤里。

B.卡尔森的朋友奥尔加・欧文斯・哈金斯写给蕾切尔・卡尔森的信使卡尔森开始构思和

创造《寂静的春天》一书。

C.昆虫在产生抗药性后,人们不得不再合成化学药物来对付它们,昆虫再适应新

的杀虫剂。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由此而来。

D.《寂静的春天》简洁而引人入胜,将环境污染的结果与人类行为的事实联系起

来,唤醒人们保护生态平衡,被人们认为用文字拯救了自然。

3.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DDT,化学名为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为20世纪上半叶防止农业病虫害,减轻

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B.杀虫剂按化学成分来源及发展过程可将杀虫剂分为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两

大类。有机杀虫剂通常包括天然有机杀虫剂、人工合成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

C.吸入杀虫药过多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中毒,不小心误食之后中毒症状比较严

重。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

D.杀虫剂可以快速有效的灭杀田地间的害虫,从而降低农业害虫对于作物的危

害,最终达到增加作物产量的目的,为解决人类粮食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4.叶文洁作为小说《三体I》的主人公,她的人生充满了曲折。其中,《寂静的春

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简要分析《寂静的春天》是如何影响叶文洁的。(4

分)

5.材料二中划线句提到“卡尔森擦亮修辞的武器",根据材料一分析辛红娟这样评

价《寂静的春天》的原因。(6分)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信使(节选)

刘慈欣

十点钟,两个人的音乐会结束了。老人文对将要离去的年轻人说了昨天的话:“你

明天还来听吧。"他想了想又说,"我觉得这很好。”

“不,明天我还在下面听。〃

“明天好像还会下雨,这是连阴天。”

“是的,明天会下雨,但在您拉琴的时候不下;后来还会下一天,您拉琴时也下,

我会上来听;雨要一直下到大后天上午十一点才会停。”

老人笑了,觉得年轻人很幽默,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他突然预感到这未必是幽

老人的预感是对的。以后的天气精确地证实着年轻人的预言:第二天晚上没雨,

他在楼下听琴;第三天外面下雨,他上来听;普林斯顿的雨准确地在第四天的上午十

一点停了。

雨后初晴的这天晚上,年轻人却没有在楼下听琴,他来到老人的房间里,拿着一

把小提琴。他没说什么,用双手把琴递给老人。

"不,不,我用不着别的琴了。"老人摆摆手说。有很多人送给他提琴,其中有很

名贵的意大利著名制琴师的制品,他都谢绝了,认为自己的技巧配不上这么好的琴。

"这是借给您的,过一段时间您再还给我。对不起教授,我只能借给您。"

老人接过琴来,这是一把看上去很普通的小提琴,没有弦!再仔细一看,弦是有

的,但是极细,如蛛丝一般。老人不敢把手指按到弦上,那蛛丝似乎一口气就可吹

断。他抬头看了看年轻人,后者微笑着向他点点头,于是他轻轻地把手指按到弦上,

弦没断,他的手指却感到了那极细的蛛丝所不可能具有的强劲的张力。他把弓放上

去,就是放弓时这不经意的一点滑动,那弦便发出了它的声音。这时,老人知道了什

么叫天籁之音!

那是太阳的声音,那是声音的太阳!

老人拉起了回旋曲,立刻把自己溶入了无边的宇宙。他看到光波在太空中行进,

慢得像晨风吹动的薄雾;无限宽广的时空薄膜在引力的巨浪中轻柔地波动着,浮在膜

上的无数恒星如晶莹的露珠;能量之风浩荡吹过,在时空之膜上激起梦幻般的霓光……

当老人从这神奇的音乐中醒来时,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以后,老人被那把小提琴迷住了,每天都拉琴到深夜。杜卡斯和医生都劝他注意

身体,但他们也知道,每当琴声响起时,老人就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活力在血管

中涌动。

年轻人却再也没来。

这样过了十多天,老人的琴突然拉得少了起来,而且有时又拉起了他原来那把旧

提琴。这是因为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忧虑,怕过多的演奏会磨断那蛛丝般的弦。但那把

琴所发出的声音的魔力让他无法抗拒,特别是想到年轻人在某一天还会来耍回那把

琴,他又像开始时那样整夜地拉那把琴了。每天深夜,当他依依不舍地停止演奏时,

总要细细地察看琴弦,老眼昏花,他就让杜卡斯找了一个放大镜,而放大镜下的琴弦

丝毫没有防损的痕迹,它的表面如宝石一样光滑晶莹,在黑暗中,它还会发出蓝色的

荧光。

这样又过了十多天。

这天深夜,入睡前,老人像往常那样最后看了看那把琴,突然发现琴弦有些异

样。他拿起放大镜仔细察看,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其实这迹象在几天前就出现了,只

是到了现在,它才明显到能轻易察觉的程度。

琴弦越磨越粗。

第二天晚上,当老人刚把弓放到琴弦上时,年轻人突然出现了。

“你来要琴吗?"老人不安地问。

年轻人点点头。

“哦……如果能把它送给我的话……"

"绝对不行,真对不起教授,绝对不行。我不能在现在留下任何东西。"

老人沉思起来,他有些明白了。双手托起那把琴,他问:“那么这个,不是现在的

东西了?”年轻人点点头。他现在站在窗前,窗外,银河横贯长空,群星灿烂,在这壮

丽的背景前他呈现出一个黑色的剪影。

老人现在明白了更多的事。他想起了年轻人神奇的预测能力,其实很简单,他不

是在预测,是在回忆。

"我是信使,我们的时代不想看到您太忧虑,所以派我来。"

"那么你给我带来什么呢,这把琴吗?〃老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奇,在他的一生

中,整个宇宙对他就是一个大惊奇,正因为如此,他才超越别人之上,首先窥见了它

最深的奥秘。

“不是的,这把琴只是一个证明,证明我来自未来。"

“怎么证明呢?”

“在您的时代,人们能够把质量转化为能量:原子弹,还有很快将出现的核聚变炸

弹。在我们的时代,己可以把能量转化成质量,您看",他指着那把提琴的琴弦,"它

变粗了,所增加的质量是由您拉琴时产生的声波能量转化的。"老人仍然困惑地摇摇

头。"我知道,这两件事不符合您的理论:一,我不可能逆时间而行;二,按照您的公

式,要增加琴弦上已增加的那么多的质量,需要大得多的能量。”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宽容地笑了,"哦,理论是灰色的,〃他微微叹息,“生命之树

也是灰色的了。好吧,孩子,你给我带来了什么信息?"

"两个信息。〃

“那么第一?”

“人类有未来0〃

老人宽慰地仰躺到扶手椅上,像每一个了却了人生最后夙愿的老者一样,一种舒

适感涌遍了全身,他可以真正休息了。"孩子,见到你我就应该知道这一点的。"

“投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是人类最后两颗用于实战的核弹。本世纪九十年代末,大

部分国家签署了禁止核试验和防止核扩散国际公约,又过了五十年,人类的最后一颗

核弹被销毁。我是在那二百年后出生的。”

年轻人拿起了那把他要收回的小提琴。"我该走了,为了听您的音乐,我已耽误了

很多行程,我还要去三个时代,见五个人,其中有统一场论的创立者,那是距您百年

以后的事了。"

他没说的还有:他在每个时代拜见伟人都选在其不久于人世的时候,这样可把对

未来的影响减到最小。

"还有你带来的第二条信息呢?"

年轻人已拉开房门,他转过身来微笑着,似乎带着歉意。

“教授,上帝确实掷骰子。"

老人从窗口看着年轻人来到楼下,已是深夜,街上没什么人。年轻人开始脱下衣

服,他也不想带走这个时代的东西。他的紧身内衣在夜色中发着荧光,那显然是他所

处的时代的衣服。他没有像老人想像的那样化作一道白光离去,而是沿一条斜线急速

向上升去。几秒钟后,他就消失在群星灿烂的夜空之中。他上升的速度很恒定,没有

加速过程。很明显,不是他在上升,而是地球在移动,他是绝对静止的,至少在这个

时空中是绝对静止的。老人猜测,他可能使自己处于一个绝对时空坐标的原点,他站

在时间长河的河岸上,看着时间急流滚滚而过,愿意的话,他可以走到上下游的任何

一处。

爱因斯坦默默站了一会儿,慢慢地转身,又拿起了他那把旧小提琴。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写老人拒绝了很多人送的小提琴,表明老人的谦虚。

B.直到年轻人说明小提琴不属于“现在"时,老人才意识到年轻人来自未来。

C.年轻人给老人带来的信息使已到暮年的老人释然了。

D.信使在每次拜见伟人都选在其将死之时,这样可以把对未来的影响减到最小。

7.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节选部分开篇写年轻人对下雨时间的准确判断,暗示了年轻人的不同寻

常,为下文年轻人给老人送了一把来自未来的小提琴做铺垫,同时也照应小说标题。

B.小说花大量笔墨描绘老人拉小提琴时的状态,突出老人对小提琴的热爱,也让

后文老人要求年轻人把小提琴送给他的原因有了着落。

C.小说采用多层穿越叙事,其背后非但有着作家强烈的纪念式抒情,更为重要的

是通过时空的延展达到了"超历史"的历史叙事样态。

D.刘慈欣通过这篇小说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理性地去看待时代,也许我们永远也

不会回到过去或者受到未来人的拜访,但我们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一个有前途的未

来。

8.本篇小说作为刘慈欣的代表作之一,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性。请根据文章中的划

线句子简要分析本篇小说的艺术特色。(4分)

9.刘慈欣擅长使用"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的手法,在作品中无限加快叙事的步

伐,使读者的思维无法赶超作者的思维,并在叙事过程中留下大量的时间空缺。请从

"密集叙事"和"时间跳跃”的角度赏析这篇小说。(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本题共5小题,共20分)

材料一: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判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

召之与筠俱待迢翰林白既嗜酒旦与微徒醉王酒肆玄宗度而,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

1巨际于酒肆£召吴,以示而曲,丽令森,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

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

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

若无人。

(节选自《旧唐书•文苑传下•李白》)

材料二: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

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

之床,瞪视武日:"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

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

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

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

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节选自《旧唐书•文苑传下•杜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而玄宗诏箱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

徒醉于酒肆/

B.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

徒醉于酒肆

C.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

徒醉于酒肆/

D.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

徒醉于酒肆

11.下列对文中黑体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B.酒肆:又称酒家、酒务儿、酒店。在酒肆干活的称为酒保。

C.鳞鱼袋:是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四品以上佩鱼符袋。

D.旬日:十天,亦指较短的时日。文中的旬日为前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宝初年,李白游学到了会稽,同道士吴筠隐居在物中。吴筠被征召到朝廷

后,就把李白推荐给了朝廷。

B.唐玄宗让他写诗时,李白一气呵成,写成十余首,皇帝非常嘉许他。之后李白

大醉在金殿上,激怒了皇帝,所以被斥责离开长安。

C.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奏明皇上让杜甫担任节度参

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并赐给他绯鱼袋。

D.杜甫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但是还没靠岸而

江陵就动乱,于是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

1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1)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2)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

此儿!”

14.李白和杜甫被后人合称为“李杜",其不仅在诗歌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两人的经

历也有相似之处。请结合文章分析这种相似之处。(5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送柴侍御①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②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这首诗作于玄宗天宝七载(748)作者被贬龙标时,作者友人柴侍御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诗人写下这首诗

为他送行。②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诗题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见是寄友人杜元颖

的。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送柴侍御》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江河相

连,道无艰阻,一个"接"字,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

B.《十五夜望月》首句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诗人花大量

笔墨写中庭月色,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

C.王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

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D.《送柴侍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

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

16.两首诗都将情感寄托于"月”中,请分析比较两首诗中"月”这一物象的异同点。

(5分)

17.名篇名句默写(6分)

(1)《琵琶行》中,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

再次弹奏的曲子异常悲伤,使得“满座重闻皆掩泣"。

(2)《书愤》中,",。"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和

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既有对世时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

的袒露。

(3)《六国论》中,作者解释论点:",。”这就指出

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个黑暗森林中的猎手,在的潜行中,突然看到前面一棵树被削下一块

树皮,露出醒目的白木,在上面用所有猎手都能认出的字标示出森林中的一个位置。

这猎手对这个位置会怎么想?肯定不会认为那里有别人为他准备的,在所有

的其他可能性中,非常大的一种可能就是告诉大家那里有活着的、需要消灭的猎物。

标示者的目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黑暗森林的神经已经在生存死局中绷紧到极限,而

最触动的就是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假设林中有一百万个猎手(在银河系上千

亿颗恒星中存在的文明数量可能千百倍于此),可能有九十万个对这个标示不予理会;

在十万个剩下的猎手,可能有九万个对那个位置进行探测,其证实没有生物;那么在

最后剩下的一万个猎手中,肯定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向那个位置开一枪试试,因

为对技术发展到某种程度的文明来说,攻击可能比探测省力,也比探测安全,如果那

个位置真的什么都没有,自己也没什么。现在,这个猎手出现了。

(节选自刘慈欣《三体I「黑暗森林》,选作试题时有改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凝神屏息给养容易损失

B.蹑手蹑脚施舍轻易损耗

C.凝神屏息给养轻易损失

D.蹑手蹑脚施舍容易损耗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剩下的十万个猎手中,可能有九万个对那个位置,证实其没有生物后也不予

理会

B.十万个剩下的猎手,可能有九万个进行探测,其证实没有生物后也不予理会

C.在剩下的十万个猎手中,可能有九万个对那个位置进行探测,证实其没有生物

后也不予理会

D.在十万个剩下的猎手中,可能有九万个对那个位置进行探测,其证实没有生物

后也不予理会

20.下列各项中,问号的用法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