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了,这学期主要是用笔算的.方法,在算法上学生已经掌握了,所以我在上不进位加法时把重心放在学生的书写格式和从个位算起上,这个为后期学习进位加法和减法打基础。在进位加法时,我就一直在强调进位,什么时候进位?有些孩子还没有算就先进好位,导致有些不要进位也进位了;有些孩子是现在心里已经口算出结果了再进位,这些都是还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进位。上课时就结合小棒以及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强调为什么要进位。有一题让学生填数字的题,我觉得对学生理解进位不进位有很大帮助。
我让每个孩子都在蝴蝶上写数,不能空,错了等会我们擦掉,这样一来转一圈就可以发现其实就那么几个答案,44+44=98,49+49=98,43+39=76,47+39=76,47+29=76,那这些答案写黑板上,一个一个排除,学生因为都写了答案,很想知道自己对不对,那么学生就被吸引过来了,在让认为不对的学生说出不对的理由,那么最后正确答案就出现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逻辑思维的锻炼,对于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的本质就更加清楚了。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2
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传统教材总把笔算划为独立一课时,教学重点放在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一定的训练到计算的熟练。而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根据这一要求,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教学设计中,从解决问题导入。我们从四个班乘车参观博物馆的乘车问题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二(1)与二(2)和二(3)与二(4)可合乘一辆车,那你还有什么不同的乘车方法?怎样列式?可以得出另一个算式:36+35。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上的文本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并在学生理解算理后,看能否解决前面的实际问题。这样,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笔算,改变了原来从枯燥的算式到算式,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想学。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
二、把笔算、口算、估算教学融为一体,比较中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两位数加、减两位的笔算是建立在口算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教学笔算时,我把口算、笔算与估算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如在教学进位加法时,让学生先猜测一下36+35可能是几,当学生猜测是71时,问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这时出现有用口算的:①36+30=66,66+5=71;②30+30=60,6+5=11,60+11=71。……还有列竖式的,不过没有进位点,估计是先口算后再写上去的。这时,正是引导学生学习笔算的最佳时节。我就问:那么笔算到底该怎么算?……,当有同学出现“611”时,马上有学生反驳,刚才口算是71,不可能是“611”,从而认识到进的“1”不能写在横线下。教师从中指出:为了不忘记进上来的“1”可在线上点上进位点。这样把几种计算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学会笔算,也大大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三、借助小棒操作,理解笔算算理
当提出用笔算,个位加个位6+5超过10怎么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小棒的操作过程揭示其进位的方法,把11根扎成一捆,3捆加3捆再加1捆得7捆,所以是71。并在竖式上将进位的过程表示出来,由此学生真真理解“为什么要进”和“怎样进”的问题,从而明确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四、练习的针对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提高学生计算素养。
在练习设计时,我们针对部分学生易混淆的'进位与不进位,设计了填得数十位上是几的专项训练和你也来出几题今天学的题型考考你的同桌,既巩固所知识,又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设计比较灵活的题,如思考题,照顾互学有余力的同学。
课后学生作业反馈大多数学生计算正确较好,但因课堂上教师说了一句“为了不忘记,点上进位点”,大部分学生没有点。可正因为没有点,学生的错误也出现在此。因此,以后在上新课(学生刚接触),教师的课堂用语还应考虑周全,应指出今天我们还刚学,为了不忘记进上来的“1”,应该都写上,这样也许会提高那些后进生的正确率。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指正。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3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不仅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必须切实学好。教材以“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准备去鸟岛乘船”为素材引导学生在现实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算法,在多种口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口算。我班学生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掌握得较好,90%的学生能正确、快速地口算,所以我认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难题,能通过自已的努力自主探究口算的方法,即使最差的学生也会用想竖式的方法来进行口算。为此我设想采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交流完善——多项训练巩固提高”的程序开展教学。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且使学生体验运用“迁移、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92——93页的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迁移、转化”数学学习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适合自已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随便选几题引导学生说出口算方法。)
9+1624+7090-4056+577-457+953+2030+70
64-4082-898-925+979-709+6044+547+20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你们喜欢春天吗?我们一起欣赏春天吧!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装,正是春游的好时间。瞧,春苗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正准备乘船去鸟岛玩呢!(出示课件)
师: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知道了二(1)班23人;二(2)班31人;二(3)班32人;二(4)班39人;一条船限乘68人。
师:一个班坐一条船太浪费,他们准备每两个班合坐一条船,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呢?
(生提出问题,师相机板书)
生1:二(1)班和二(2)班能合乘一条船吗?
二(3)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条船吗?
师:这是一种乘船方案,还有吗?
生2: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条船吗?
二(2)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条船吗?
生3:二(1)班和二(4)班能合乘一条船吗?
二(2)和二(3)班能合乘一条船吗?
师:我们在设计乘船方案时按顺序依次考虑二(1)班和哪个班合乘,再把剩下的两个班合乘,这样比较有序,不会遗漏。
二、自主探究交流完善
师:怎样才能知道每两个班能不能合能一条船呢?
生:先把这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再与68比。
师: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种乘船方案。二(1)班和二(2)班能不能合乘一条船吗?怎样列式?
生:23+31(生说师板书)
师:你会口算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找到口算方法后再和同桌说说自已的方法。(学生活动,教师了解)
师:都有自己的方法了,谁来说说你的口算过程?(生交流师板书,鼓励学生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
生1: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
生2:先算23+30=53,再算53+1=54。
生3:先算31+20=51,再算51+3=54。
师:真是人多智慧广呀!同一道题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口算方法,比较一下,这么多方法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生:都是先把其中的一个数或两个数折分变成以前学过的算式口算
师: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当遇到不会的问题时能主动想办法把新问题变成已会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数学中常用的转化方法,希望你们多多应用这种方法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
师:这些方法都可以但哪一种方法简便一些呢?
生:第二种,因为只用了两步。
师:为什么第二种和第三种只用了两步?
生:因为只分了一个数。
师:像这样的两位数口算通常采用分一个数的方法来计算。
师:看一看,二(1)班和二(2)班能合乘一条船吗?
生:能。
师:谁来口答?(生说师板书)
师:二(1)班和二(2)班能合乘,剩下的二(3)班和二(4)班能合乘吗?怎样列式?
生:32+39(板书)
师:能口算吗?谁来说一说你的口算方法。
生1:先算32+30=62,再算62+9=71。
生2:先算39+30=69,再算69+2=71。
师:看来计算方法和上面的一样呀,都是先分后算。这两个班能合乘一条船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超过了71人。
师:看来这种乘船方案不合适,请同学们再看看剩下的方案可行吗?(生独立在草稿本上列式解决,然后交流)
师:我们猜想了这么多乘船方案,回过头来看一下,你认为怎样乘船最合理呢?
生:二(1)班和二(4)班同乘一条,二(2)和二(3)同乘一条。
师:其实解决这样的搭配问题一种简单的思考方法,谁发现了?
生:最少的和最多的放在一起。二(1)班和二(4)班同乘一条,二(2)和二(3)同乘一条最合适。今天我们一起解决了春苗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去鸟岛玩与乘船有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你们又学会了什么新本领?是怎么学会的?(揭示课题)
生:我学会了口算两位数的加法
……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并且还学会了转化的学习方法。大家表现得非常不错,他们邀请大家一起去欣赏鸟岛美丽的风光!(播放课件)
三、多项训练巩固提高
1、摘苹果
2、连一连。
3、看图提问并解答。
四、作业:
1、看题直接写得数(限时3分钟)。
53+3637+5467-1534-2632+4615+65
74-1683-6834+56100-7946-2490-45
2、填()。
17+45=()48-29=()
96-78=()19+76=()
()+58=8470-()=38
()-53=3863-()=26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4
开学已经一周,学生已经知道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因此我设计这节课时,结合数学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我觉得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尤其是进位1写的位置多样,我真没有预料到。
在上课之前我已经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预习,预习的方式为我在黑板上写出几个问题,结合问题去预习新课!这节课我课前预习的问题预设为:
1、结合问题该如何列式?
2、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3、若列竖式该如何列竖式?应注意什么?
4、列完竖式后,个位相加满十,怎么办?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知道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我首先先让孩子们自己去独立思考后,然后在小组交流算法,最后全班小组汇报的方式去上好这节课。汇报时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有摆小棒法,计数器,有数数凑十法和列竖式的方法去解决同一个问题,充分的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说完之后,对比不同的方法,从而优化出最优方法——列竖式。于是,我接着引导竖式如何去列?着重问为什么?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算理,进而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多找学生说算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上完本节课后,仔细想想,觉得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能熟练的说出计算的算理及方法。不足之处在于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对于课堂检测环节时间太少,以至于学生在写进位1的时候,写法成多样化,但都是错误的趋势。因此,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教学时间的分配问题,争取在同样的时间里,创造和谐,有趣,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
作为刚刚迈入教育界的我,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学习课标,用课标,写好每一节的反思与思考以及其他教师的建议是提升自我素质的良好方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5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反思因为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所以设计这节课时,我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一开始,我就创设同学们一起观赏鱼的情境,这不仅是旧知的`复习和回顾,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棒,满了十根捆成一捆;又通过拨计数器,个位满了10个珠子,拨去,在十位上拨1个,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最后通过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层层递进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竖式计算进位加的方法。
二、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
教学中我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练习中,我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改正。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更真实。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6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设计,力争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情境中进行学习。纵观这一节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内容,创设参观博物馆这样一个情境。
二、引导学生由学数学转向做数学。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验证“14+28”结果到底是三十多,还是四十多。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切实感悟小棒满十捆成一捆,木块满十排成一排。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进位加法,老师再组织学生讨论:是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还是先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通过讨论交流,班内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先从个位加起,因为学生从比较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是不会把个位进的1漏加。如果先加十位的话,就很容易把个位进的1漏加。
三、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1、个位满十进一,有的学生虽然进一了,但十位相加时却忘了加一。
2、学生20以内的加法没学好,个位相加结果出错。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7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同时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相对于其他学习内容来说,计算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起学生兴趣,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本堂课的一个特点,是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数学。教师用旅游的情境引出多位数的`加法,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师出示里程图,形象地创设情境,注重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还注意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全班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也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个部分。我个人认为本课在使计算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进行交流等方面都作了努力。
当然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活动面还不够广,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8
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口算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但本节课重点是学习笔算加法,难点是算法多样化。针对这种情况我知道了强调算理很有必要,为本节课笔算奠定了基础。
我先用课件出示教材创设情境如下: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去参观博物馆,人数分别是36、30、35、34人,如果一辆大客车限坐70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因为教材主题图是一个开放性的情境,由此情境学生将面对进位和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本节课只需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竖式,但当我提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问题,有学生提出的一、二班合乘,有的'学生提出三、四班合乘,还有提到了二(1)班和二(4)班合乘,二(2)班和二(3)班合乘等学生都能够口算结果。于是我就以一、二班合乘为例让学生用笔算。因为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但我没有让学生想想可以吗?在讲完例1后,学生学会了列竖式的方法,也注意了一些事项。为了增强学生的活动性,操作性,可以叫学生在课堂练习,然后叫两个学生到黑板上坐。或者把一些学生错误,做错的地方收集起来,到讲台上投影。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9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教材隐含的理念:(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购物”来引发计算的需要和重要性;(2)渗透“估算初步”;(3)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一方面验证估算有误差,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亲自了解口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4)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口算能力等。教学目标包括
1、用已有的口算能力,探究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经历描述算法思维,提炼、优化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两位数或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或一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因此,这堂课关键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合作学习,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自主的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较易分散,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尽可能的选取学生喜欢的材料,努力创设动态的、有活力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场境,如模拟商店、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调节学习情绪,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整堂课将算法思维、算法多样渗透于“创设情景——引发计算心理;自我探究——体验计算方法;深化探究——整合优化、实践运用”这三大环节中。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教学理念。
第一个环节的设计,迎合学生依赖情境,产生学习欲望的学习心理,让他们在这个动态的`场景中交互情感、态度,产生学习的需要。
第二个环节是构建算法模型,优化算法多样的重要部分。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借助直观,产生算法。第二层次:展示交流、描述算法。第三层次:归纳、提炼、优化算法。这里一是要缩小个体差异。二是尽可能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的算法。三是有效构建了算法模型。因此教师在此层次特意安排两个提问:“在这么多算法中,你最喜欢哪几种算法?为什么?假定你是老师,你想推荐哪几种算法给你的同伴?为什么?”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构建数学模型。
第三环节:深化探究、整合优化算法。此环节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观察、描述伙伴的算法。在学生经历“手、脑、口”的运动之后,引导学生去静静地观察伙伴的算法多样化,它能使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深刻的锻炼。第二层次:整合拓展。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会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10
“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如果只要求正确计算得数并不难,但是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觉得本节课的难点是: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不是一题多解,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体现。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于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
这让我们不难想到,学生不也经常在交流中出现思维的碰撞,在相互启发时闪现创新的火花吗?因此在探索36+35的计算方法时,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后,鼓励学生充分交流。那么是不是只有学生间的交流就可以了?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事实证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必不可少。
在课堂上,我曾经“真正”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想一种方法后,我开始让小组交流,可是我们的学生更喜欢向老师汇报,更多的时间便由每名学生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方法,课上气氛活跃,争取发言的小手此起彼伏。我还是第一次上了这么受学生欢迎的课。作为一位教师我当时的兴奋不言而喻。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但是在学生的不同中,也存在着共同之处,认识到每个学生学习的普遍性和规律性不容忽视。并且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永远进步。所以在这节课上,当学生间交流时,我特别提出“会说不如会听”的观点,要求学生在听中补充,听后评价。尤其要比较自己的方法与谁的方法相似,从而按照思维方式将多种方法归类,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哪种方法适合做哪种类型的题。这时学生对于多种计算方法的认识才清晰而有条理,算法的优化才在学生的心里得到内化。学生自愿地接受新方法,改善自己的解题策略。
如果是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更注重学生自主探讨和交流得出计算的方法,而不是由老师总结得出。另外,加强竖式的演算,完全是学生自己批改,由学生指出错误,让学生做个“小老师”,让学生体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更喜爱数学。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11
“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新教材又把数的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本节课的教学想通过对教材的充分利用和深入挖掘,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注重已有经验,体验“多样化”
提倡和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更是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的.重要途径。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充分体验方法“多样化”:在学生交流不同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通过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和深入挖掘,让学生在解决“乘船问题”中,对“估一估,一艘船做得下吗?”“大约需要几条船?”“两个班坐一条船,可以怎么安排?”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重视比较归纳,实现“优化”
方法是多样的,但也有“巧”方法和“笨”方法之分。在提倡和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归纳,吸取各种方法中的精华,悟出最佳方法;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最合理,最优化的方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12
学期临近结束,一年的新教师培训考核也随之而来,本次考核分为课堂考核和综合考核两部分。其中课堂考核是两位新教师为一组,由教师进修学校的老师以100分值来评定。
正由于临近期末的原因,数学教学内容只剩下一个单元“统计”,接下去都是总复习了。争取了指导师的意见后,把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笔算”这一内容作为课堂考核的课。定下课题,我就集中精力,查阅网络上的资料,用心设计教学流程,必要时也找同事商量讨论。接着进行了两次磨课,在指导师的细心的引导下,不断补充、修改、完善,最后形成一篇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教学设计。
很快就迎来了5月24日——课堂考核的日子,一起床就绷着筋,一鼓作气,在紧张与期待中上完了“两位数加两位数”。“导入新课,简洁有效;新课展开,环环相扣;练习设计,层层递进;语言表达,轻重缓急,非常优美……”考核老师给的这些词,虽是简短几字,但给我了极大地鼓励,是对我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极大肯定,欣喜若狂。
但其中肯定还存在种种不足,考核老师也一一指出,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要及时进行知识之间的必要沟通。本节课先抛出算式36+30=,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出来的。这道题学生用了①口算。先算30+30=60,再算60+6=66。②摆小棒。先摆好3捆6根,再在3捆的下面摆好3捆,最后是6捆6根,就是66。③列竖式。先写36,再在3的下面写好“3”,在6的下面写好“0”,结果是66。教师先肯定这三种方法都行,接着让学生用自己认为又快又对的方法做下一题:35+34,结果发现列竖式计算是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这样学生就心甘情愿地接受列竖式计算。但是已经学习的口算和摆小棒与这节课的新知竖式计算是不是一样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在知识的认知结构中,还不能建立旧知与新知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设计一个让学生去找找这三种不同算法的共同点是什么的环节。经过讨论交流,发现“相同数位对齐”是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这样一个比较、发现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促进对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利于建构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头脑负担。
(二)要懂得利用学生的错误进行有效的教学。在基础练习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6+42=。这课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竖式计算,学生可能会认为6+4=10,所以6肯定写在2的下面,学生的错误率相对降低。但细细一想,这并不是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的算理,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算理,最好把题目改为:5+42=。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让学生去犯错的机会,便可抓住错误进行辨析教学,明白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地方进行突破,可提高课堂效率。特别是作为新教师的.我们,有时很害怕课堂上学生的“答非所问”,最好学生一步步顺着教学设计走,使课堂行云流水。但有时可以利用教学机智,及时捕捉学生的有用信息,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进行教学,可以事半功倍。说到这,对某些老师说的“课堂上只怕学生不出错误。”有了理解。
(三)要加强学科本体知识的学习。在基础练习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先让学生提出加法问题,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列出横式和竖式进行计算。我的情境是这样的:动物园里有4只老虎,44只鸟,40只猴子。学生就可以很容易提出:老虎和鸟一共有多少只?老虎和猴子一共有多少只?鸟和猴子一共有多少只?这个环节看上去合情合理,但是仔细想想这三个加法问题,缺乏现实性。老虎加鸟等于几只,算出来的答案是老虎的数量呢,还是鸟的数量呢?如果题目改成“小老虎和大老虎一共有几只?”这样算出来就很确切是老虎的数量。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理解知识,还要考虑知识的现实意义。
磨课促使我进步,望以后争取机会,多多锻炼。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反思13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口算和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前面的教学我了解到本班学生对进位口算和不进位笔算掌握较好,。在新授课时心里上就放松了,课后就发现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掌握度不理想和预设效果有所偏差。总体上我认为在本节课上存在以下不足:
1、板书不及时。课中在总结笔算加法的注意点时,学生说了很多,但都是比较零散的。这时我没有及时归纳并板书:“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造成学生知识形成的不系统化,学生容易忘记。
2、比较计算顺序时,我空讲了。在讲这部分知识时,我看到有些同学是从十位算起的,所以为了突出从个位算起,我没有拿出具体例子来讲也就是说没有拿出那个同学的作业本,其他同学没看到,他们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没记牢。在后面的巩固作业中,还有部分同学出现类似的错误。
3、关注学生面不够。作为教师在教学时总有一个通病:关注优生,忽略学困生。在教学中我没有关注学生的需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需求是不可能完全一致,而我并没有针对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予以满足,所以在整节课中我认为这是一个最大的'缺憾。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应允许个性的存在,允许孩子发表不同的见解,应俯下身来和孩子一起感悟、学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是以参观博物馆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枯燥的计算变得富有情趣与生命力。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单纯的计算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的实际情景,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练习设计改变了枯燥的数字计算,创设了“我是小医生”、“我最棒、我能全做对”的闯关活动,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学生帮助解决了乘车问题,使他们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在引导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在尝试的基础上,请同学们讨论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学生完全能独立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因此,我想我们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