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说课稿3-人教课标版_第1页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3-人教课标版_第2页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3-人教课标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说课稿灵宝二高宋志宏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要说的课题是陶渊明的抒情言志散文《归去来兮辞》。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部分来对这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课文特点及地位:《归去来兮辞》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得以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如此推崇,其文自然很值一读。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数量的名篇”。《归去来兮辞》所在的单元也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要重视诵读和背诵。”因此学习这篇课文,当以诵读为主线。在诵读中积累文言知识,品位诗句的意蕴,感知诗人的形象。而且一定要背诵检查,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寻记诵的科学方法。根据本文为自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了解辞的文体特点。、疏通文句,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背诵课文。第二、能力目标:诵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这位隐逸诗人的形象。第三、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隐,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如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另外由于我校为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语文文言基础不算好。如果连句意和文意都难以理解把握,一味要求背诵只会加重学生负担,没有实效。因此我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一个长期的重点来抓。教学难点了解辞的体裁特点,对学生诵读这篇课文有很大的帮助。但辞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诗体,且为楚地方言,是一个学习难点。因此我在学辞时注意抓住它的特点,并结合具体句子同学生分析理解体会。而体味作者在述志中渗透出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也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对此难点我不作过多讲解,而重在让学生在诵读中自己去理解,我只做一些必要的点播。二、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现状,有的放矢,拿出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普高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的学校,文言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因此,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自读法。《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自读课文,相对于本单元其他篇目,它的词句理解难度较低。因此,这堂课可以学生为主,由学生自己完成疏通课文的任务,然后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文句,学生之间相互解答,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课的文言常识。、诵读法。学习这篇文章,当以诵读为主,教师的示范朗读尤其重要,在有准备的条件下,一次成功的范读就可以使学生基本了解文章大意。、讨论法。在理清文章的抒情线索和叙事线索时,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印证,互为补充,从而了解文章的主旨。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会使用到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介绍文体,归纳文章线索,直接的投影展示,便于学生迅速掌握。三、学习方法: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为此我安排以下四个步骤的学法引导:、预习法。学习一篇课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知识量大,所需掌握的内容多,不经预习直接听课,学生很可能会不知老师所云者何,听课效果大打折扣。反之,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结合注释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听课时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事半功倍。、自读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文言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文言文。《归去来兮辞》表情达意,笔到意随,音韵和谐,文辞流畅,天然无饰,便于学生理解品读。借此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再好不过了。、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针对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二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诵读法。古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培养出一种古文的语感,尤其是这篇文章是讲求音韵的辞赋。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内涵。四、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情况,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难点,我设计了八个教学环节:预习了解——情境导入——解题释体——配乐范读——疏通字句——涵咏感情——分析线索——背诵课文。预习了解:利用早自习,让学生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大声朗读你最喜欢的句子;结合手头的〈〈创新设计〉〉(资料)了解陶渊明的思想及辞这种新文体。

(二)情景导入:(约分钟)

我先以筝曲《渔舟唱晚》引入课堂。

并提问:听这首古筝曲,你认为它讲述了一种怎样的生活?引导学生回答到安逸闲适,没有世俗纷扰的生活。

接着,顺势说:“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渴望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我们熟知的散文《桃花源记》、诗歌《归园田居》都是这一题材的文学作品,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一篇他的辞赋《归去来兮辞》。”这时以屏幕显示相关文体知识。

(三)解题释体(约5分钟)找一位预习充分的同学,解释题目。明确:归去,回去。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吧”。归去来兮即回去吧。

辞,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例如:“乃瞻衡宇,载新载奔;童仆欢迎,稚子侯门。”四句写诗人抵家时的情况。、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了解了相关知识后,进入教学第四步骤。(四)配乐范读。老师要读出情感气势。(约5分钟)(五)疏通字句。(约10分钟)

老师读完后,让学生疏通字句。由于预习充分,在课堂上可给学生少许时间(分钟左右),整理一下思路,提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学生之间相互答疑,老师从旁予以纠正。

涉及到的文言知识主要有:

、重要实词:役(役使)、谏(谏正、劝止)、觞(酒杯)、策(拄着)、憩(休息)、岫(山穴)、景(太阳)、盘桓(徘徊、留恋不去)、畴(田地)、棹(划船)、窈窕(曲折幽深的样子)、行(将要)、期(至、及)、聊(姑且)。、五个疑问代词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复驾言兮焉求(干什么)曷不任去留(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古今异义词:是、非、亲戚。、词类活用:幼(形-名)、怡(使动)、傲(形-名)、日(名-状)、策(名-动)、时(名-状)、悦(意动)、乐(意动)、琴(名-动)、书(名-动)、棹(名-动)、善(形-动)。、通假字:曷。

、特殊句式:①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②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③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④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这一环节完全以学生为主,他们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必把以上知识灌输给学生。但老师在课前要整理这些文言知识,这样给学生讲时才有条理性,有针对性,能举一反三。)学生理解文意后,进入第六个步骤:

(六)涵咏感情:(约10分钟)学生自由朗读文章,要求按照辞的特点来品读。(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诵读中反复品味诗句的意蕴,运用想象和联想感知这位隐逸诗人的形象。对于作者在述志中渗透出的或喜或悲、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情感重在让学生在诵读中自己去理解,学生如有问题我做一些必要的点播。)在学生较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七)分析线索:(约10分钟)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文章的叙事线索。因为上面学生朗读体味得较充分,所以对文章的抒情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知命)学生都明白,只有表述的差异而已。剩下5分钟找小组代表来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老师再作以总结并板书:•自责自悔:辞官•自安自乐:归途抵家•隐居之乐:家园之乐田野之乐劳作之乐出游之乐•乐天安命:如何度过余生(感情)(叙事)文章表达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视,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赞美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卒章显志:乐天安命。(八)背诵课文(约17分钟)分析完线索后,趁热打铁,让学生结合文章的两条线索,背诵课文。留下7分钟时间找个别学生示范背诵,最后在有感情的全体诵读中结束本堂课。另外可能有一部分同学还没背诵过。因此当天的任务就是“组员利用课下时间到组长处背诵这篇课文,组长给课代表背,课代表下节课上课前先示范背诵。”好,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爱的种子、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追求着未来的事业,成就着辉煌的人生。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更不缺少语文,而是缺少我们发现语文的眼睛,善于发问的心。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寻找更有趣、更广阔、更丰富的语文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不是天才,但我愿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就让所有的困苦艰难一起来吧,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你做什么事,一开始时不要被唱反调的人把信心击溃。请记住,信心是希望的膏油!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