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登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登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登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登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了解“登高”这一习俗吗?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赏菊、插茱萸和喝菊花酒。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孔子曾说,君子登高必赋。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词中,

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是思乡念亲之诗;

还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这是伤时悲怆之诗;

更有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这是昂扬奋进之诗;

那么,同样是登高,我们的诗圣杜甫又将有着怎样的处境和心境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被盛赞为“精光万丈,应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起领略他的所见所思和所想。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DENGGAO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及诗歌的写作背景。2.分析景物意象,感受悲壮意境。(重点)3.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难点)你所知道的杜甫?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公元712~770年你所知道的杜甫?

杜甫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他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作品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忧国忧民,诗艺精湛,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有《杜工部集》传世。公元712~770年《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杜甫诗风——沉郁顿挫“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沉郁顿挫沉郁:顿挫:艺术形式。

感情表达的起伏低回思想内容。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境界雄浑、阔大,内容深广、深厚,情感深沉、含蓄;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杜甫诗歌并不是所有作品都是沉郁顿挫的风格。注意:59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舅,行至耒阳时病死。知人论世44岁才获得参军的官职一个月后,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官职,又因直谏被贬。47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53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课文约是这个时期作。)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56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19-33岁始困守长安求仕。34岁获得参军的官职一月后,安史之乱起,又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官职,又因直谏被贬44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47岁59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chēn)州的舅舅,行至耒(lěi)阳时病死。知人论世53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课文约是这个时期作。)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56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课文约是这个时期作。)53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6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舅,行至耒阳时病死。59岁一生穷困潦倒,饱经忧患杜甫的创作历程读书和壮游时期01长安十年时期02战乱流离时期03漂泊西南时期04一、读书和壮游时期(35岁以前)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生活,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游遍吴越裘马轻狂。意气风发,昂扬肆意。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杜甫人生四阶段:二、长安十年时期(35岁至44岁)

这一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10年之久。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三、陷贼和为官时期(45岁至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这段时期,杜甫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四、西南飘泊时期(48岁至58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等就是在这里写就的。

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其作品有《登高》、《登岳阳楼》《秋兴》等大量名作。知人论世——创作历程少年:出身名门,裘马轻狂杜甫生平中年:困顿十年,入仕无门晚年:忧国忧民,贫困交加评:杜甫一生大起大落、落、落、落、落、落……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客居四川夔(kuí)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但国家仍处于一片动乱之中。杜甫从48岁时开始漂泊在外,写此诗时是杜甫漂泊的第八个年头。这年重阳节,想到当时的时局,想到昔日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离世,面对重病缠身的自己,为了排遣心头郁闷,杜甫抱病独自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老人百感千愁顿时涌上心头,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言之冠”的《登高》。写作背景

节奏: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诵读感悟登高【作者】杜甫【朝代】唐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失意,刚刚停了消愁的酒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声哀切,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没有尽头的长江流水滚滚奔来。漂泊万里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多病缠身而今天又独自登上高台。梳理大意《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所见(景)登高所感(情)这首诗写了什么,请同学们划分层次?品味鉴赏e7d195523061f1c03666317325b3a25331a3ff6575ad3de35D20CE66331BF391ABBBA49479D671FC33A993E8B561D9C243CED51B425F3A925E375E702C5724D403CD75A21B6DB2D04DA790B885734541EFFD57CDD81682DA4A10246DE0870A15C5620E8E30BFF3F5E73045C4ABB121DEBE7091FC1A7F335EC4C0D54507CDE5E6B21BFB49D73066C28C2C4C1F3EC2EE09本诗的诗眼是什么?悲《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王国维悲伤、凄凉、沉郁、痛苦、凄楚、孤独首联描写了哪些景物?

风天猿渚沙鸟

急高哀清白飞显得天底下的人渺小孤单。写出了诗人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品读诗歌猿鸣凄切,使人听到它的叫声倍感悲凉。在空中盘旋,说明它无处停息,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孤独无依。“渚”是江中的小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的感觉。“白”是冷色调,与前面的“清”字一起构成一幅苍凉凄清的画面。“急”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季节的特点。其次,这个“急”字,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意境:肃杀凄凉

雄浑高远

一个“哀”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更是诗人内心的折射,哀伤心绪的反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鉴赏首联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诗人在此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呢?有声(风声猿声)有色(清、白)有动(鸟飞)有静(天、渚、沙)有俯(渚、沙、鸟)有仰(天、猿、鸟)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俯仰结合

首联用“风急”二字领起,写夔州的特定环境。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然而,一个“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也为首联营造的画面增加了不尽的悲怆意味,这一个“哀”字让诗句中的风、天、渚、沙、猿啸、鸟飞顿时有了浓重的伤感色彩。如果联系全诗来看,这个“哀”字不仅写出了自然之悲象(秋),而且写出了人生之艰难(霜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鉴赏颔联无边:写落叶之多不尽:言长江无穷萧萧:写落叶之声滚滚:状江水之势空间上:悲之广时间上:悲之多精于炼字,叠词、拟声词对用。使整个画面动起来,有千军万马之势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问:颔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对比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落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勾画出一幅广阔的长江秋景图,营造了雄浑壮阔,沉郁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感伤。

韶光易逝,人生短暂雄浑、悲壮、壮阔、辽远、沉郁、悲凉、苍凉

意境落木(生命的晚秋)VS长江(时间的无穷)时间永恒,壮志未酬

补充诗句:抒发在浩瀚宇宙间个体生命渺小的情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罗大经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含有八层意思,即八可悲。(《鹤林玉露》)你能读出几层?“悲”什么?鉴赏颈联悲什么百年

多病

登台

独登台万里

悲秋

作客

常作客

背景国家:此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诗人: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这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56岁,飘零的第八个年头了。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杜甫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他独自登高,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评论家罗大经曾在《鹤林玉露》中评价《登高》的颈联:此十四字含有“八意”,即有“八重之悲也”。请解析。作客常作客悲秋常作客万里悲秋常作客登台独登台多病独登台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悲:羁旅之苦二悲:常年漂泊三悲:秋景荒凉四悲:远离故土五悲:渺小无助六悲:孤独无依七悲:多病缠身八悲:年已迟暮鉴赏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艰难

时局艰难“国家动荡不安;自己人到暮年,壮志难酬。”苦恨:极恨。本联“艰难苦恨”四字连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想为国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

郁结不能排遣,悲上加悲。艰难:既指国家,也指个人。——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

年华逝去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感;

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展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计潦倒,时事艰难,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圣”杜甫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总结第1层(第1-4句)登高所见。肃杀苍凉,开阔幽远,雄浑奔放。声色、动静、俯仰,对比衬托第2层(第5-8句)登高所感。登高之意悲八重,伤时叹己,忧国忧民。对偶精巧沉郁顿挫哀景愁情

有评者把此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

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

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面对滚滚长江,永恒的自然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明写季节之秋,其中也渗透着生命之秋与国运之秋,三者交汇浑融,诗意也由此深沉博大。

“三秋图”寄意遥深,“秋”字蕴涵丰富,除了指季节之秋外,请再究深意。

国国运之秋己生命之秋景自然之秋小结三秋图杜甫心

诗人面对自然之秋,人生之秋,国家之秋,独自在重阳登高。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坎坷里写着豪情万丈,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这样的诗圣,值得我们去敬佩,去学习!

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中,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伤时叹己的情怀。主旨

:1.背诵全文并默写2.完成小本255页8.9题作业

链接高考《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苦和国运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登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