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_第1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_第2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_第3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_第4页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后达标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练习一、选择题1.碳中和是指减少含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采用合适的措施固碳,最终达到碳平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中沿着食物链(网)循环流动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增加了大气中CO2的含量C.碳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D.大力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2.松鼠具有灵敏的嗅觉。经过训练的松鼠会在找到毒品后使用抓挠的方式告知警方检测人员。松鼠发现毒品主要通过获取()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生物信息3.某地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创新种植模式。下表中的相关措施与相应生态学原理不匹配的是()选项相关措施相应原理A施放性信息素干扰茶小卷叶蛾求偶利用化学信息进行生物防治B利用茶树的枯干栽培茶树菇增加收入提高食物链的能量传递效率C茶草共生,让本土优质杂草自然生长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茶树下套种豆科植物并适当增施氮肥维持氮元素输入和输出平衡4.布氏田鼠是大草原的一种主要鼠种,主要以草原牧草为食,当草原牧草短缺时,会挖掘牧草的草根来食用。布氏田鼠的天敌鹰偏爱捕食体重较大的田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能量和信息沿“牧草→布氏田鼠→鹰”食物链单向传递B.布氏田鼠和牲畜对牧草的取食加快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鹰的捕食会影响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D.过度放牧时,布氏田鼠过多挖掘草根能加速草原的风沙化5.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D.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6.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意思是一候时,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二候时,蟋蟀到庭院的墙角下避暑;三候时,老鹰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温风吹拂属于物理信息,蟋蟀翅膀发声和老鹰鸣叫属于行为信息B.蟋蟀是分解者,老鹰是消费者,都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气温对蟋蟀和老鹰的影响,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D.保护老鹰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其生存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7.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恢复的叙述,正确的是()A.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B.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改变8.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的外貌、结构和动植物组成等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的正常进行是能量得以循环利用的重要保证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C.为维持生态平衡,提高该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主要措施是封育和禁止放牧D.可大量引入外来观赏物种以增加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该草原的稳定性9.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是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入侵后已对我国农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美国白蛾的防治措施主要以人工、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为主,以下关于防治措施的解释错误的是()A.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特定的光波属于物理信息,能引诱美国白蛾B.喷洒高效灭虫剂氯氰菊酯——造成环境污染,会伤害美国白蛾天敌及其他昆虫C.释放寄生天敌周氏啮小蜂——降低环境容纳量,将美国白蛾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D.施用致病性强的苏云金杆菌制剂——产生Bt抗虫蛋白,可杀灭环境中的各类昆虫10.生态缸是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的相对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态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生态缸,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能够实现短期内的相对稳定B.生态缸密封后,要能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应置于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C.人工生态缸只能够实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D.人工制作的生态缸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稳定性越高11.图1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M是摄入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1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及非生物环境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B.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P,卷叶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C.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用图2中的M2表示D.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该水稻田生态系统内青蛙卵的种群密度12.研究者比较栖息在同一片区域的独居性鸟类戴胜和社会性鸟类斑鸫鹛对彼此存在和互相发出警报声的不同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与斑鸫鹛共处时,戴胜觅食时间增多、警戒时间减少B.和斑鸫鹛一起活动时,戴胜的觅食范围有所扩大C.斑鸫鹛的警报声对戴胜是一种行为信息,利于戴胜生存D.与戴胜相比,斑鸫鹛从偷听行为中获得利益相对较小二、非选择题13.研究表明土壤是生物圈的巨大碳库,储碳(主要指有机碳)量是植被的2~3倍,是大气的2倍多。在人工造林前,研究人员需对区域不同植被的土壤碳库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见下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浅层土壤中的碳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有机物,维持土壤碳库与大气CO2库平衡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缓解温室效应的角度考虑,适合选择图中的________进行人工造林。在实际进行人工造林时往往是不同树种结合,需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3)有研究表明阔叶林的凋落物归还量大于柳杉林,形成如图结果可能与凋落物的分解有关,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材料:洗净干燥的阔叶林表层凋落物与柳杉林表层凋落物、网纱袋、无植被空地、烘箱)。14.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表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数据表(不考虑暂未利用的能量);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部分生物,①②③为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营养级ⅠⅡⅢⅣ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141.015.90.9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0.20.5(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②过程中碳元素存在形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D处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B和D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B灭绝,从能量流动关系的角度分析,短期内D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3)据表分析,第Ⅱ营养级与第Ⅲ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4)若该生态系统是果园人工生态系统,农民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使其结群捕食害虫,这种信号属于________________信息。该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有一定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价值。15.为了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某地农村因地制宜,开创了以“稻田养龙虾、鱼”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其运作模式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蚯蚓的食物来看,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水稻和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2)从稻田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养殖龙虾要注意水温和水体的酸碱度,龙虾只有在水温高于20℃的弱碱性水体中才会开始交配和繁殖,在此过程中龙虾接收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农业增加了蚯蚓、鸡、猪的养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箭头画出该生态农业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更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影响力。答案:1.A。碳在生物群落中沿着食物链(网)单向流动,A错误;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产生的CO2释放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CO2的含量,B正确;生态系统中,碳主要以CO2和碳酸盐的形式在非生物环境中存在,C正确;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CO2的排放,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利用大气中的CO2,因此大力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正确。2.B。结合题干“松鼠具有灵敏的嗅觉”可知,松鼠发现毒品主要通过化学物质获取信息,属于化学信息。3.B。性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利用性信息素破坏雌雄虫之间的正常信息联系,以减少种群数量,属于利用化学信息进行生物防治,A不符合题意;茶树菇属于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利用茶树的枯干栽培茶树菇,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符合题意;茶草共生,可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可以提高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不符合题意;豆科植物可利用与其共生的固氮菌来增加氮元素含量,同时增施氮肥有利于维持氮元素输入和输出平衡,D不符合题意。4.A。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的,但是信息往往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双向传递,A错误;消费者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体重较大的布氏田鼠一般年龄较大,鹰偏爱捕食此类田鼠,体重较大的田鼠被大量捕食后,鼠群年龄结构会发生改变,C正确;过度放牧会引起草原牧草短缺,布氏田鼠因食物短缺会通过挖掘牧草的草根来进行食用,进而导致草原植被覆盖减少,加速草原的风沙化,D正确。5.D。题图中生产者、Ⅱ、Ⅲ构成食物链,而Ⅳ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A错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错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有机碳来自植物(生产者),不是⑥过程,C错误;①⑦⑧过程表示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表示碳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正确。6.D。温风吹拂、蟋蟀翅膀发声和老鹰鸣叫涉及温度、声音,都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蟋蟀和老鹰都属于消费者,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错误;气温对蟋蟀和老鹰的影响,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C错误;保护老鹰的根本措施是就地保护,通过改善其生存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从而增加种群数量,D正确。7.B。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一般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但是冻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都弱,A错误;恢复生态学是利用生物群落的演替,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的水平,强调其自我调节能力和生物的适应性,B正确;捕食者和寄生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减少后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降低,C错误;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可能会改变,D错误。8.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草原上适量放牧,可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大量引入外来观赏物种可能导致生态入侵,导致该地区某些本土生物死亡,降低草原的稳定性,D错误。9.D。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害虫,利用了昆虫的趋光性,能引诱美国白蛾,特定的光波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喷洒高效灭虫剂氯氰菊酯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由于生物富集现象,会伤害美国白蛾天敌及其他昆虫,B正确;释放寄生天敌周氏啮小蜂可降低环境容纳量,将美国白蛾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属于生物防治,是控制害虫数量的有效措施,C正确;苏云金杆菌产生Bt抗虫蛋白,能杀灭鳞翅目等特定的一些害虫,而非所有昆虫,D错误。10.A。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种人工微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短暂的,A正确;制作的生态缸应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B错误;人工生态缸还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C错误;制作生态缸时,放置的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要适宜,并不是越多生态缸越稳定,D错误。11.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而题图1中的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M-M1,属于水稻同化的能量,包含在P中,卷叶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B错误;题图2中的M2指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正确;利用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