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1页
第5课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2页
第5课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3页
第5课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4页
第5课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导学案 高三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复习教学案课题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执教人课时时间核心素养1.历史解释: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员选拔的背景、内容、影响,并理解发展演变的趋势和规律。2.时空观念: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官员考核的内容、作用,理解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3.唯物史观:掌握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监察制度的内容、作用,理解发展演变的趋势。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以及官员考核、监察的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官员选拔方式演进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时期选官制的利弊。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时空定位】【名词解释】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等。东汉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魏晋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是门阀的前身。曹魏行九品中正制使其取得政治特权,西晋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经济特权,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这种制度在东晋达到鼎盛。铨选:铨选是指是唐宋至清选用官吏的制度。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后各代除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凡经科举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等,均须赴吏部听候铨选。唐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清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1)西周至春秋:推行世官制,贵族世代垄断高官。(2)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2.秦汉的选官制度(1)秦朝: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2)汉朝①察举制a.推行者:汉武帝。b.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c.评价: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②此外,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2)九品中正制①开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②内容:在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4.上计制(1)属性:秦汉官员的考核制度。(2)内容: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3)结果: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5.监察制(1)中央机构: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2)地方监察: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澄清吏治;此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科举制(1)背景: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2)特点: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3)发展:两宋科举制度“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2.考核制度(1)隋唐①考核部门: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②考核对象: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③考核标准: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升降。(2)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3.监察制度(1)隋唐①中央机构: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②地方监察: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2)宋朝①中央机构:承唐制设御史台,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②地方监察: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元朝的选官制度(1)特点: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2)发展: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元朝在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元朝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者在官员队伍中的人数比例也不高。2.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1)考试层级: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2)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3)选拔: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贡士通过者为进士。3.严密的官员考核制度(1)考核类型: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2)考核内容: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3)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4.元明清时期的监察制度(1)元朝: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清时期①中央机构:明朝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合称“科道”。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②监察对象: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③特点: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合作探究1、归纳分析先秦以来主要的选官制度演变趋势?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②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③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正。【合作探究1】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提示:科举制坚持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现象,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寒门庶族参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3、阅读教材,归纳科举制度影响,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积极作用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官员管理【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古代考核和监察制度的发展历史阶段?2、阅读教材,分析归纳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特点(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2)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3)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2)局限: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3、阅读教材,分析归纳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特点?1.内容较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农林开垦、赋役征收、人口增加、社会治安等成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以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对象合理分类:不仅中央朝廷的官吏要接受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3.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4.过程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合作探究2】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公元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朝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有学者认为“明朝的监察网络使权力最终归结到皇帝一个人手中”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论证这一观点。提示:这种观点具有合理性。因为明朝监察机构众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备的系统,而且有国家立法保障,惩治贪官污吏,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因此监察机构的强化使权力最终归结到皇帝一个人手中。[易错辨析1]“考满”和“考察”不同“考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是考察任期已满的官员,通过考察结果来决定他们的去留。而“考察”并没有具体的时间,不定期进行,主要就是纠察贪墨败度的官员,及时查处。标准也不同,“考察”有八种标准,而“考满”只有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标准。[易错辨析2]监察制度和谏议制度的区别(1)从对象上看:前者是君对臣、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后者是臣对君的监督。(2)从所处的地位上看:前者的机构、制度越来越完善,地位越来越重要;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被取消。(3)出现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其他机构和制度都是为加强皇权服务的。课堂达标1.《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C[“建元”是汉武帝的年号,再根据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判断是汉代的察举制,C项正确。]2.“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 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B[“上计制”是每年岁末,地方官员将地方治理状况(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向上级汇报,官员所呈上的报告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依据,故选B项。]3.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 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 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D[题干反映了御史台掌管监察职权,同时,尚书省左右丞又对御史有所监督,即“劾御史举不当者”,由此可知唐代的监察制度有所完善,故选D项;题干只是述及了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防止出现冤假错案,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并非行政职能的分工不明,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这不是政令畅通的表现,排除B项;监察制度的完善并没有改变唐朝中枢机构的职能,排除C项。]4.下表是明朝出身于两类家庭的进士在进士总数中的比例,据此可以推知明朝()明初明末出身于“上三代无任实职官”家庭72.32%60.73%出身于“上三代无任从五品以上官”家庭92.13%83.71%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较强B.官宦子弟的科举优势丧失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