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检测(五)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检测(五)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检测(五)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检测(五)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检测(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检测(五)(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纲领》。对这一决策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解析:选A1953年开始我国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全面展开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制定了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故A项正确。2.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A.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B.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C.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D.研制了银河系列计算机解析:选A2003年“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研制成功银河系列计算机,故B、C、D三项均与题干“1965年”不符,排除。本题答案为A。3.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多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有()①“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③“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④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A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1965年,在“一五”计划(1953~1957年)之后,故应排除③。4.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中提出:“一、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二、创办人民大学,同时普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把工农干部培养成知识分子。三、老区教育,现在以巩固与提高为主,解决师资、教材问题。”这集中反映出建国初期的教育()A.基础相当薄弱 B.照搬苏联经验C.强调政治导向 D.发展急于求成解析:选A材料说明建国初期的教育经验不足,教育的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教育面临师资和教材短缺的问题,可见建国初期的教育基础相当薄弱,故答案选A项。5.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选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由此可以看出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此时中国处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6.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的这一看法()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B.首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C.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D.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解析:选D邓小平的话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从而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D项与题意相符。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④发展希望工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选C材料主张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符合材料信息;发展希望工程更是对贫弱地区的照顾,因此①②④都是;“三个面向”体现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与材料不符。故选C项。8.某同学围绕“中国科技成就”这一内容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如图为其中的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北魏徐光启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神州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东方魔稻”和“第二次绿色革命”A.1 B.2C.3 D.4解析:选B四大发明指的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故第一项正确;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故第二项错误;“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故第三项错误;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故第四项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9.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解析:选C题干中未提到航天业在经济行业中的地位,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提到中国是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航天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到中国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垄断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10.2014年10月,中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这表明()A.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中国开始迈入航天时代D.中国航天技术取得新突破解析:选D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故A项错误;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向太空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C项错误;中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取得新突破,故D项正确。11.【加试题】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该谈话()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解析:选A“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说明要让不同的学术问题相互争鸣,不在学术问题上搞集中统一,这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12.【加试题】1961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政策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解析:选A抓住关键信息“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可以看出这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朱熹殁后,他的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一种僵化的正统思想……宋代以后中国文化发展滞缓,使得中国在19世纪时积弱不振。——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二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时期代表人物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中国技不如人,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据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等编制材料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1)列举宋代获得发展完善并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加以论证。(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不同?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3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宋元时期、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对西方社会转型产生影响的科技成就即可,比如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等;第二小问首先从材料一提炼关于理学和古代科学技术关系的两种不同看法: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然后结合史实分析论证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械等先进技术,改进军队武器装备”“学西洋……化学、电学等”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由材料二中“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从技术层面深入到文化(思想观念)层面,强调以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启迪民众,思考人生,改造社会。第二小问结合甲午战争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历史背景进行逻辑分析即可: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新文化运动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背景分析即可:经济上,改革开放的实行,综合国力的增强;政治上,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行。第(4)问,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不同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如宋元时期文明传承与自主创新,近代前期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现代中国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答案:(1)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广泛用于军事。看法一:理学对宋代科技具有促进作用。论证:认为理比气更根本;仁者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升华抽象思辨,主张格物致知,理性分析自然。(任意两点即可得分)看法二:理学后来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论证:理学成为维护专制主义政治的经典;压抑人的自然欲求;知识分子埋首经书,脱离社会实际。(任意两点即可得分)(2)不同: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仍停留在器物层面;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从技术层面深入到文化(思想观念)层面;强调以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启迪民众,思考人生,改造社会。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旧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需要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民众思想解放。(3)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综合国力的增强;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如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行。(4)特色:宋元时期,文明传承与自主创新;近代前期,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现代中国,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成为拥有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