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全程指导_第1页
高考作文全程指导_第2页
高考作文全程指导_第3页
高考作文全程指导_第4页
高考作文全程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届高考作文全程指导

审题——话题作文的必由之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话题作文审话的一般常识和技巧。

教学过程:

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是:

“材料+提示+话题+要求”

一、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定自己的作文方向。

“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

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小船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所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材料的关键词、关键句,思想倾向各是什么?

材料中“丢弃”是关键词,“有弃有取,有失有得”是关键句。年轻人在人生的渡口必须做出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尽管故事没有给出结论,答案其中蕴含的思想倾向我们应该清楚——诚信不可抛。这就是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据此立意命题,方可准确无误。尽管作文的话题是“诚信”,但文章内容必须围绕“诚信不可抛”来写。然而少数考生写诚信可抛,可见未审透材料、未看出材料中隐含的观点。

2005年全国卷三的话题材料: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这句话具有很强的思想倾向;忘记仇怨,铭记恩情;忘记矛盾,铭记友善;忘记厌恶,铭记感激。它正好暗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结草衔环”“乌鸦反哺”等美德。“忘记”意味着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铭记”意味着感激、感恩和知恩图报,但不论是“忘记”还是“铭记”都要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忘记和铭记”是引导、领考生正视过去,正确的看待历史。

二、审提示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考生的思维方向的作用。能否审清提示,往往直接影响着考生思路打开的宽窄程度,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审提示”的关键在于围绕提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

例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提示“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提示: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尖刀许多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到类似的故事”,这其实是在告诉考生应从相似联想的角度寻找作文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自己家的孩子最聪明,妈妈的话语最可信,故乡的水最甜,家乡的月儿最亮,情人眼中出西施等.高中教材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子以为我美也是如此.

“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这就为考生寻找作文材料开辟了一个新的天空——相反联想,即不以感情的亲疏来认知事物。这方面的材料考生也应能找到很多。古人所提倡的“唯才是举”“内举不必亲,外举不避贤”就是不以感情的亲疏来左右认知的典型。在如东晋的谢安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北宋的王旦举荐自己的死对头寇准;美国钢铁大王洛克菲勒兄弟临终不是把公司交给子孙,而是交给了自己的一个职员等等。

三、审话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审话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深入理解话题的内涵,然后从相近相反的两个角度扩展联想,寻找话题的外延。如果是短语,还应辨明它的层次结构。

2005年高考山东卷作文的话题“双赢的智慧”:

“双赢”的内涵是利人利己,“智慧”的内涵是处理问题的能力。“双赢”

是目标,“智慧”是方法。“双赢”是话题范围的外圈,“智慧”是话题范围的内圈。作文不能只重视“双赢”而忽视“智慧”,也不能大谈“智慧”而抛弃“双赢”。话题旨在引领考生在将来的为人出事中,不“损人利己”,也不一味“损己利人”。前者有违道德良心

,后者有违正常人性,最恰当的方式就是取得“双赢”。不过,在立意中还必须强调“智慧”二字,解决“如何赢得双赢”这个问题。

2004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话题: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但二者并不完全矛盾。强调“相信自己”,不能否定“听取别人的意见”;强调“听取别人的意见”也不能否定“相信自己”。对于“相信自己”于“听取意见”,应该是既充满自信有虚心纳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偏重“相信自己”,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篇中“听取别人的意见”。

“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遭受挫折”是前提,“放大痛苦”是重点。有的人遭受挫折,能坚强面对,化解痛苦;有的人遭受挫折,却常常夸大事实

,放大痛苦。前者是乐观、积极的;后者是悲观、消极的。

四、审要求

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付之东流。

“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

话题作文的审题过程总结为一个32个字

的口诀:

材料主题、关键语句、话题内涵

、反义近义、前后扩展、结构关系、提示要求、限制范围。

话题作文审题常见的失误有以下几种:

1、忽视了概念的内涵

话题有时是以一个概念的形式出现的,比如“诚信”“欣赏”“选择”等。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似是而非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就有走题之虞。如以“热”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已经列举了“网络热”“打工热”“炒股热”等例子,显然,这里“热”是指一种社会现象,但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将“热”理解成了“热情”“热心”,甚至写成了“我为祖国献热血”等。错解内涵,作文之始,就误入歧途。

2、忽视了背景语的指向

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走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文脉的贯通。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仇、愚与智、荣与辱……

请以“人生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读背景语,我们就发现,要求我们谈论的哲理应是矛盾对立的双方,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之所欲,滥施于人”,孔子的“入世”与庄子的“出世”;谭嗣同式的“我自横刀”与文天祥式的“隐忍以行”…有的人忽视了背景语中的提示,抓住“哲理”便作文章,写成了“忘记历史是一种背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这一些虽然是哲理,但是,缺少矛盾对立双方的哲理是不符合命题者意图的。

3、忽略提示语的暗示。

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所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

比如这样一则材料: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某些故事发生,之后就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

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⑴要写自己的,不能写别人的;⑵要写出过程,最好是写成散文或记叙文。“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⑴要以写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示教益为主⑵文体上最好写随笔,杂感或议论文。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在审题中没有大的失误。而有的同学偏偏离开了“我”的读书经历,“我”的读书体验,泛泛而谈书的作用和好处,写出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缺少个性的文章。

4、贴金式点题——有自己之酒杯,装他人之佳酿

话题作文因为有开放性,文体选择又比较灵活,一部分学生就有投机取巧的思想,套用现成的文章,只在结尾象征地点一下话题。比如以“英雄”为话题作文,一个同学写成《母亲——心中的英雄》,记叙了母亲持家的艰辛、对父亲的忍耐、对邻人的关爱。结尾处生硬点题:“母亲是平凡的,但是,她却是儿子心中的英雄。”“勤劳、忍耐”是美好的品行,但是未必能算的上“英雄”这很可能是套用了一篇现成的写母亲的文章。再如以“音乐”为话题作文,尽管内容形式有较大的自由度,但所写的文章必须以应月为轴心,不能离开这个轴心而另起炉灶。有学生写成《家庭,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大谈家庭生活,只在结尾提上一两句:“音乐,正回响在我的家庭中”。这种贴金式点题,是我们极力反对的,它不仅影响作文得分,还容易养成学生套机取巧的不良心理。

5、只注意判断中主项或是谓项——似看青龙,见其尾不见其首。

判断通常是由主项和谓项两部分构成。主项是判断的对象,谓项是表示判断对象具有或是不具有的性质。话题作文是一种“宽题”,写作中,可以将一个概念细化为一个判断。比如以“生活”为话题作文,可以细化为“生活是一种选择”、“生活中要经历失败”等,可有的同学在行文中,抛开了判断的主项“生活”,片面地谈“选择”或是“勇气”,比如写成选择需要有眼光,或是写成了类似“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文章。这样一来实际上把原话题“生活”变成了“选择”或是“失败”。再比如以“面对拥有”为话题,许多同学只看主项“拥有”而忽略了“面对”,写成怎样追求理想,怎样实现成功等。

6、偷梁换柱——半路杀出程咬金

有时面对一个话题,刚刚写作是,还好似切题的。但是,在行文中,经过层层推演,离话题则越来越远,从而使文章前后脱节。比如,以“人生之美”为话题,一个学生确定了这样的写作角度,“人生之美在于紧紧把握今天”,这个角度是符合话题要求的,但是,在行文中,他用这样几个要点去阐释:“今天最美,把所要作的事推到明天是向生命赊欠帐单”;“今天最美,所有梦想的终点都可以用今天的跋涉去逼近”。显然,他是由“人生之美”转向了“今天之美”。再如以“课桌文化”为话题作文,有的同学把课桌文化放到校园中去考察,这本来是正确的,但是,后面则有课桌文化不自觉地写成校园文化,大谈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却回不到本题“课桌文化”上去。

失之毫厘,缪以千里。请大家过好审题这一关。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蓬街私立中学2007届高考作文全程指导

心态与生活话题作文指导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心态与生活”类话题作文的写作。

【创意话题】

有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

人们都猜:这是镜子!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这是生活。

举座皆惊!他却来了句妙侃:\"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果然有道理!

于是,我突地想起一个故事。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偏偏一分钱也没有,就故意笑眯眯地当着警察的面拿出几张白纸,分别在上面写上:送给皇后的药,送给王子的药,送给公主的药,然后在白纸里包了点红色粉末。那警察见拉伯雷行踪古怪,疑为刺客,便把他押到了巴黎,经审查排除了刺客的嫌疑,又只好把他放了--真是妙极,笑眯眯的拉伯雷一分钱也没花,便平平安安地到了巴黎!

真佩服这位乐观豁达的拉伯雷,真佩服这种笑眯眯的人生态度!尤其有趣的是,笔者钻研法国文学时,居然找到了上述谜语的出处--就是拉伯雷说的:\"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不是吗?如何看待生活,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明媚!

既然如此,以豁达的态度棉对人生吧!别小肚鸡肠!别斤斤计较!别动不动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生活是什么》)

〔写作要求〕请仔细阅读上文,深入开掘画线文句的内涵,以此为引子,请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议论说理。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津】

《生活是什么》是一篇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中加点句子,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因此,写作时应根据写作要求,对此加以解读、挖掘:现实生活中因过度专注于做某事而紧张、颤抖,以至于太渴求成功而事与愿违的事例很多,有的人不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心态而焦急不安、胆小怕事、甚至于发挥失常了吗?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砥砺自己的品质、成熟自己的心理。另外,话题作文虽说可以写实,也可以写虚(编故事、想象等),但写作实际中似乎有一种重写虚的倾向。写虚的作文虽能考查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但也应重视其合理性,如果虚的太\"假\"了,反而不如写实的好。这是应引起写作者注意的。

【创意展示台】

落在主球上的苍蝇

1965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他挥手将苍蝇赶走了。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回到主球上来了,他在观众的笑声中再一次起身躯赶苍蝇。这只讨厌的苍蝇开始破坏了他的情绪,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象是有意跟他作对,他一回到球台,他就又飞回到主球上来,引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终于失去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球杆碰动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赶上并且超过他,最后夺走了冠军的桂冠。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

一只小小的苍蝇,竟然击倒了所向无敌的世界冠军!这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其实,路易斯•福克斯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做法,那就是:击你的球,不要理它。当你的主球飞速奔向既定目标的时候,那只苍蝇还站得住吗?他肯定不撵自走,飞得无影无踪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能见到这样的苍蝇:当你几经奔波,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可以放手大干充分施展你的聪明才智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你的工资比别人少了几块钱;当你领导的一项改革计划被社会实践证明是有益的而且正在节节推进的时候,你们之间发生了一点点小小的……于是,有人为那几块而耿耿于怀闷闷不乐,甚至想到消极怠工想到辞职不干;有人放下了该干的事情把精力用去对付闲言碎语;有人为一点小小的龃龉而纠缠不清甚至越闹越大……这些人的心态和做法跟路易斯•福克斯没有什么两样,盯住芝麻忘了西瓜,事情的结果肯定不妙。

于是我想,重温一下路易斯•福克斯的教训是有益的。当苍蝇落在你的主球上的时候,不要理它,一门心思击你的球吧!当你的主球飞速奔想既定目标的时候,那只苍蝇就会不用你赶自己飞走的。

【点评】文1以议论为主,先叙述具体事例,而后运用联想类比、排比手法,由\"比赛\"到\"生活\",由此及彼,推而广之,既洞开了文章写作思路,丰富了文章内容,撑圆了\"猪肚\",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强化了文章说理的气势。\"一箭

忘记背景

埃里希•弗洛姆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有五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他什么也没说,把学生带到一间黑屋子里。在他的引导下,五个学生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学生们看清房间里的布置,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原来,房子的地面是很深很大的水泥池,池子里蠕动着毒蛇,有几十条,包括一条大蟒蛇和3条眼镜蛇,有好几条毒蛇正高高得昂着头,朝他们\"滋滋\"的吐着信子。蛇池的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埃里希•弗洛姆看着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过了片刻,终于有3个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他们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桥上,身子颤抖着,不到一半,就顶不住了,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这时弗洛姆又打开房间的另外6盏灯,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学生们揉揉眼睛,发现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暗淡,刚才都没有看出来。

弗洛姆大声问:\"还有谁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吗?\"这次学生们都站了出来,除了一个。\"你为什么不愿意呢?\"弗洛姆问剩下的这个学生。

\"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这个学生心有余悸。

弗洛姆说:\"现在我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问了。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所以,心态对行为的确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面队各种挑战时,失败的原因不是势单力薄,智力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的都是周围环境和背景后的威慑,因此往往被困难吓倒,止步不前。倒是那些没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不会瞻前顾后,能够勇往直前。

【点评】文2以记叙为主,通过叙述生活实验,描画了参与实验的\"众生相\",客观细致地展现了他们的心理流程变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背景\"对心态影响的道理。娓娓动听,如话家常。

学学狐狸

狐狸在葡萄树下怎么跳,就是吃不到葡萄,狐狸气了一会,很快对自己说葡萄是酸的。我们都爱嘲笑狐狸是吃不到葡萄,还说葡萄酸,说狐狸这种自我安慰法是自欺欺人。但是我们想过没有,狐狸的这种方法才是最好的!你想,我们得不到什么东西,我们就不停地想这个东西多好多好,我没得到怎么办?这样想多了,累!

这样看来,狐狸是聪明的,它把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想得、说得都很坏……这样自己得不到,也能平衡自己的心理,心情也不那么沉重,自己也不用天天想自己没有得到那些好东西怎么办。

我们现在活在这个物质金钱高于一切的环境里,也应该常效仿狐狸的想法和思维,不要老想自己没有大房子住;自己不是高官;自己不是大款;自己没有那轰轰烈烈你死我活的爱情……没有大房子住不一定是坏事,那么大的房子我们去住,光收拾那要多累呀?请保姆又得花钱;不是高官,我们最起码不用想别人给我送礼是要我帮他办什么事情;不用怕那些纪检的来找自己;不是大款,我们最起码晚上不用怕小偷进家,也不用来接待那些老想借你钱的人,也不用怕自己的爱人学坏;可我们有平平淡淡的生活,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就像漫天绚丽的烟花,来得快去得也快,片刻就成了灰烬,只有我们这种恬淡、从容、平淡之中求到的爱才能共一生,因为这样的爱里,有比爱情还能长久的亲情。

我们真应该学一学狐狸的思维法,它能很快把痛苦化为快乐;把烦恼化为高兴;把忧愁化为愉快;把所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化为不值得自己去要的、不值得自己去奋斗的。假如你学不会自我调节、自我化解、自我迎合,你适应不了这个环境,你还怎么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我们要这样想,也许自己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也可能不是最好的,也可能是\"坏东西\",这样想我们就可以很快地去接受这个得不到\"好东西\"的结果了。人,这辈子所有的危机感、所有的不开心,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除了自己,我们不要指望别人来同情你,来给你快乐和高兴,别沉浸在你的从前,也别去想像你的以后,更不要去想你没有得到的\"好东西\",多学学狐狸,多想想没有得到那些所谓的\"好\"\"坏\"东西,我们该怎么地活着,我们该怎么珍惜眼前的每一天!

【点评】文3是一篇现实性很强的议论散文。文章以\"狐狸吃葡萄而不得\"为引子,由此及彼,洞开了文章的思路。文章先分析狐狸吃葡萄所蕴涵的道理,反弹琵琶,推陈出新,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见解。而后,针对现实,对比说理:\"只有摆正心态,才能摆脱困境,趋利避害\"。文章语言富有杂文味道,耐人寻味。

【总评】三篇文章均以心态为话题,以小见大,即事明理。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即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运用精炼的文句,\"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使叙述与议论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总之,三篇文章都紧扣话题构思运笔,均较好地体现了写作要求,达到了以理服人的目的。

蓬街私立中学2007届高三语文作文全程指导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结构模式二,

(二)、对照式

【方法诠释】

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时,在分析问题部分先阐述主观主义学风的表现及危害性,然后论述马列主义学风的表现及正确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范文示例】

作文题:功夫在课外

要求:l、运用对照式;2、语言讲求变化;3、不少于字;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其他要求同前。

功夫在课外

对于某些同学来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谓予不信,请看——

镜头一:某生在作文课上,啃着笔头,冥思苦想长达三十分钟之久,最终将语文课本第一课抄在作文纸上。

镜头二:某生考试时写一篇题目为《高尚道德不能无》的作文,曰:“今年的7月1日,香港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国各族人民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要从现在开始,要有一个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时,要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上面两段从“是什么”角度摆现象。)

看了这两个镜头,大家也许会觉得可笑。一笑之余,是否能看出点什么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面两生没有生活储备,因而写不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只能是抄课文或东拉西扯,甚至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香港、澳门的回归死拉硬拼在一起。这样胡乱拼凑的大杂烩,恐怕没有人喜欢品尝吧。

(第三段从反面论证。以两个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为例,说明作文要有生活积累。)

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I试想屈原如果不是在流放时,深入地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与疾苦,哪有《离骚》这样的旷世名篇问世呢?哪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名句流传千古呢?写诗是这样,写其他的文章也不例外。蒲松龄落第后,奋然写落第自勉联以激励自己。他为了写出好的作品,就在路边开了个茶铺,路人要喝茶,只要给他讲一个故事就可以了。他听了十几年的故事,搜集了大量的写作材料,终于写出了《聊斋志异》,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第四段从正面论证。以陆游的诗句与屈原、蒲松龄的创作为例,说明深人生活,占有材料对写作的重要性。)

可见,有米下锅,巧妇就好为炊了。写作的功夫主要不在课内,而在课外。我们课内所学的只是一些最基本的骨架,真正要使文章“活”起来,使之有血有肉,那还得靠课外的功夫。只要把目光投向社会与生活,勤于搜集材料,储备材料,就会变“没啥写”为“写不完”了。

(第五照应开头同学作文状况,联系实际,说明写作的功夫在课外。)

多一份热情去投身生活;多一份理智去感悟生活c(从感情与理智两个角度讲生活对作文的重要性,概括准确。)去捕捉生活的闪光点,只有把功夫下在课外,才能给你带来喜悦与成功。(照应题目。)

最后一段强调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照应中心与题目。

总评:本文特点:结构符合写作要求;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有举例、有引证,有喻证;语言比较流畅,能追求整散结合,有反问,有对偶,有对比。

谢军,好样的

上海崇明大新中学

黄巍

当鲜花和欢呼声再次包围谢军的时候,我看到她依然是一副纯真、成熟的脸庞,依然是一双清纯而又闪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如同每一位中国人一样的自豪和欣慰。我在心里为她欢呼:谢军,好样的!然而不知怎的,与此同时,我也想起了中国围棋大王——聂卫平。

回首前几年,聂卫平也是这般的潇洒,这般的神气。可没想到名利这把无形利剑将一棵擎天大树砍得七零八落,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在荣誉和成绩面前,聂卫平“中盘”受挫了。宴请,应酬像鹅毛大雪飘落过来,他从此置身于请柬和发言稿的茫茫大海中,腾不出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中国一代围棋天才就这样被应酬和请柬吞没了。满有希望的中国围棋近年一蹶不振,直至今日还没走出低谷。

可惜啊!聂卫平将训练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应酬,岂有不衰退之理。当谢军打破前苏联女将对这项目几十年的垄断,第一次为中国和亚洲人民夺得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时,当她捧满鲜花走出机场时,我就担心:能否顶住荣誉的考验?

事实说明了一切,为了卫冕成功,她推迟了学业;为了卫冕她谢绝了一切宴请;为了卫冕,她半年闭门不出,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风华正茂的她能够甘受寂寞。

这就是谢军卫冕成功的法宝。聂卫平曾在黑白两道称雄,谢军则是格子里的女皇。聂卫平是谢军的棋坛前辈,可谢军也是聂卫平的“老师”。谢军这种宽阔的胸怀,这种视名利如粪土的精神,聂卫平能及她吗?谢军这种明智的行为不正是我们年轻人所追求的最为高尚的潇洒

吗?谢军是棋坛女皇,更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楷模。古往今来,历史告诫我们:在成绩面前一味欢呼的人,终究是要失败的。

明未,赫赫有名的李闯王不也是在进城欢庆胜利的宴庆歌舞中,将耗尽千万性命打下来的江山化为灰烬吗?撑杆跳高大王——布勃卡不也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演出巴塞罗那败走“麦城”的羞人一幕吗?改革开放的今天,更有那些一味躺在功劳簿上,坐吃山空的荣誉享受者,那些稍有一点成绩就飘飘然,一味夸耀成绩,拥抱成绩,却不知天高地厚,不去再努力开创新成绩的糊涂蛋,到头还不是自食其果?

古有名言“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大丈夫还没做到,却让一个柔弱的巾帼英豪办到了。谢军这种将中华民族高尚的情操继承并且发扬光大的行为,对于搞体育的,搞经济的,搞无论什么别的事业的,都不得有深刻的启迪;而对于那些不择手段追求名利的人,难道不是一面可以友照的镜子吗?因此,谢军卫冕成功,我们应该自豪,我们应该骄傲,更要真心佩服地高喊:“谢军,好样的!”

【范文点评】

本文以围棋国手聂卫平被鲜花掌声包围,身陷请柬与演说的汪洋大海,于是棋艺日疏,终至于在中日围棋赛中受挫的事例,对比度谢军“迟学业”、“谢绝一切宴请”、“半年闭门不出”、“过苦战的生活”,谢军卫冕成功的事例,说明谢军是中国青年的楷模,是中华民族高尚情操的继承者,采用对照式结构论证有理有力有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读书如品茶,有人说读书如饮酒,有人说读书让心灵快意飞翔,有人说读书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跟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你认为读书有什么意义?请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以

上的议论文。

【点拨】这是一道发散式“新材料作文题”,跟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没有什么两样。考生只是要特别注意限写“议论文”,而材料中开头几个“有人”很容易误导考生将其写成记叙性散文,这是必须特别小心的。注意了这一点,接下来,考生按照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谈“读书的意义”,谈“读书带给人乐趣”也罢,“读书提升精神”也罢,“读书使人高尚”也罢,或者是其他,怎么谈都可以,要尽量写出个性和创意来

蓬街私立中学2007届高三语文作文全程指导

第五课时:

(三)启感类

启是指启示录,感是指感想类。它们的共同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而感想类则可以先述材料后发感想,也可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类的文章。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主要是教学先叙材料后发感想的写法,因为这是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基本写法。这种写法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引就是引材料、亮观点;议,就是发议论;联,就是联现实;结就是做结论。变式写法有两种,每一步的内容与要求与常式写法相同,只是步骤有变化:1、“联”——“引”——“议”——“结”。2、“引”——“联”——“议”——“结”。

【范文示例】

一、阅读下面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议论文;③不少于600字。

学校放了暑假,读高二的李明想到假期有两个月,天天在家里呆着又实在无聊,刚好他了解到父亲的单位光华食品厂大门口的冰柜需要承包出去,单位可提供一个冰柜并供应电力,每月只上缴400元人民币。李明想到这个地方正处于繁华地段,冷饮生意一定红火,打算承包这个冰柜,既可利用空余时间完成假期作业,又能学到课本以外不少东西,还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于是他连忙去征询食品厂经理的意见,经理只说不太放心,不过还是要他问问家里的意见,李明回家后,兴冲冲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亲,没想到他们听后非常生气。父亲认为家里又不缺钱花,不如多看点书;母亲觉得沿街哈喝,生怕儿子受了委屈,坚决不让去。一腔热情得不到理解,李明越想越伤心,连夜写了一封信给父母就离家出走了。

可以填平的鸿沟

佚名

某校高二一学生暑假想承包一个冰柜,既可学到课本外的知识又可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但良好的想法、一腔的热情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因而伤心已极,离家出走。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与孩子之间思想上已出现了一道鸿沟。由此我们不得不发出呼吁:两代人之间应互相理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年轻的一代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他们的想法、做法都与上一代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这时父母不应该一概否定他们甚至责骂他们。时代不同了,我们怎能要求孩子一成不变呢?作为父母,应与孩子多接触,多了解,不要让彼此的距离越拉越远,形成一道真正不可逾越的鸿沟。

同样,作为孩子,也应设身处地地为父母着想,也许他们是有点守旧,不大能接受全新的东西,但他们是出于一片关心。记得报载一初中女学生成绩不好,常受父母责打,终因厌世而自杀,她死后,父母哭得死去活来。如果她的父母真的不关心她,又怎会如此之伤心呢?因此,多与父母沟通,多告诉父母自己的想法,两代人的思想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思想上的差距,这已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为此而离家出走,弃世自杀的孩子时有所闻。唯今之计,父母所该做的是少一点严厉的批评、打骂,多一点真诚的关怀,而孩子则该多体贴父母,理解父母的心情,切不可轻易悲观厌世。

从一个中学生的离家出走,我们应该警惕,不可再让那条“沟”扩大下去,理解与热忱,是填平它的唯一途径。鸿沟,是可以填平的,但需要两代人共同的努力。

【范文点评】

本文为典型的“引一议一联一结”的结构形式。引材料,简明扼要;明观点,要言不繁;发议论,情理相生;联现实,有的放矢;作结论,善于照应。观点鲜明,结构严谨,标题形象,语言准确,是本文主要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读书如品茶,有人说读书如饮酒,有人说读书让心灵快意飞翔,有人说读书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跟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你认为读书有什么意义?请自选角度,自拟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点拨】这是一道发散式“新材料作文题”,跟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没有什么两样。考生只是要特别注意限写“议论文”,而材料中开头几个“有人”很容易误导考生将其写成记叙性散文,这是必须特别小心的。注意了这一点,接下来,考生按照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谈“读书的意义”,谈“读书带给人乐趣”也罢,“读书提升精神”也罢,“读书使人高尚”也罢,或者是其他,怎么谈都可以,要尽量写出个性和创意来。

蓬街私立中学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全程训练之议论文事实论据的剪裁

议论文事实论据的剪裁

议论文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论点、论据、论证。论据又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之分。我们用得比较多的事实论据又能从不同角度证明不同论点,所以使用时是需要剪裁的。

材料:“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曹刿论战》)

讨论:用曹刿和他同乡对话的材料作论据,对材料可作怎样的分析?可以从哪些角度立论?确定什么论点?

从曹刿的角度可以确定二个观点:

1、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2、位卑末敢忘忧国。

从鲁庄公及国家的角度可以确定这样的观点:

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同一材料要以多角度立意。

明确剪裁的原则:

三段例文对材料的表述都有不相同有的突出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突出这个点而其它则都省略了,为什么要突出这个点而省略其它呢?

明确:论点一突出“请见”;论点二突出鲁庄公采纳建议;论点三突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根据论证论点的需要截取材料,突出论证论点的有关内容,摒弃无用的材料。这就是剪裁的原则。

探讨剪裁的步骤和方法

观点一: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

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属于“非肉食者”一类。就是说,他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在齐国军队来进犯自己的国家之际,他不放心光让那些“肉食者谋之”,于是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阐述对怎样打仗的看法。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是什么?这个吻合点在材料中是因还是果?在表述中是如何突出这个点的?

明确:吻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是结果。是通过合理扩充内容想象情境来突出的。

观点二: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

曹刿论战是发生在二千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平民百姓要见国君,说句话,参与商量国家大事,似乎还是很容易的。曹刿和他同乡说的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对鲁国统治者的尖刻的批评,但也没有遭到“穿小鞋’’的打击报复。相反,鲁庄公还诚心诚意地请教曹刿,并按曹刿的正确意见发布军令,确实是很有民主气度的。可见,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与的民主环境。如果曹刿贸然找上门去,却被一顿军棍轰出来,也就不会有什么求见论战之事了。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是什么?这个吻合点在材料中是因还是果?在表述中是如何突出这个点的?

明确:吻合点是“曹刿请见,并能入见。”是因。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扩充来突出这个吻合点的。

观点三:位卑末敢忘忧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我们不能像春秋时代那个曹刿的同乡,面临国家遭受侵犯,却说什么“肉食者谋之,有何间焉”的话。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思考讨论:此例文选取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是什么?这个吻合点在材料中是因还是果?在表述中是如何突出这个点的?

明确:吻合点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是结果。通过合理的对比来扩充内容突出吻合点。

总结剪裁的步骤和方法

步骤:

1、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

2、通过合理想象和扩充来强化和突出这个吻合点,从而有力地证明论点。

3、对材料中无关的内容大胆舍弃。

方法:

详果略因或详因略果。

写作训练

请以《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论据写一篇议论文。

观点:说也要讲究方法。

要求:运用议论文事实论据剪裁方法对材料进行剪裁。字数800左右。

蓬街私立中学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全程指导之议论文写作之结构

议论文写作之结构指导

导入新课

考纲上关于基础等级的第四条要求是“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本次作文专门训练议论文结构方式。“结构完整”就是要求行文首尾一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

写作指导

明结构:

开头

——

一般是先提出问题,交代说明“提出论点的原因、由来。这一部分要说清这篇文章所说的“是什么”。要求短小精悍,点到为止。

中间

——

主要是“分析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综合运用论证方法论证论点的正确性。这一部分要说清楚本文“为什么”要这样讲。要求内容充实、丰富、理据俱全。

结尾

——

“解决问题”的部分。或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二者兼顾。这一部分主要是告诉人们“怎么办”,要求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

经典范文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范文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引论,点明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引孟子的话为论据,释题——大丈夫就是有骨气。

第二部分

本论,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有骨气的人,应具体分析。然后列举三例:文天祥的《正气歌》;“嗟!来食。”——穷人不吃嗟来之食;闻一多对敌人的手抢“拍案而起”,例证法论证清楚。

第三部分

结论

——

解决问题。孟子的话在今天仍有意义。

课堂练习

讨论分析《说“俭”》的结构

“俭”

勤劳俭朴,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而有之的美德。早在古代,人们就崇尚节俭,鄙视奢靡。宋朝的李文靖公身为宰相,家中厅堂仅容旋马。司马光身居高位,但生活非常节俭,一生中食取充腹,衣取蔽寒,不仅如此,他还教育自己的儿子继承俭朴的家风,写下了千古佳作—《训俭示廉》。而同时代的寇准,自以为劳苦功高,生活奢华,尽管气派一时,但他死后子孙们却落得个穷困撩倒的下场。他的功绩亦因此显得黯淡无光。

古往今来,历史的时钟走了20纪90年代。在进行改革开放

发展经济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中国,炎黄子孙是否还有必要继承祖先的那种勤俭的美德呢?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中国和世界的实际情况吧。当今中国,尽管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还远远不上富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资源占有量

人均耕地面积均居于世界后列。然而她的女儿却大手大脚。很多食堂

饭馆几科每天都要倒掉为数可观的剩饭剩菜。大家想过没有,他们扔掉的是数以亿计的外汇啊!照此下去,中华民言辞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走向富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当今世界首富之一—日本,尽管经济实力强大,人民收入丰厚,尽管他们再也不是过去的“日本小矮子”,但仍然保持着俭朴节约的古风。以金融大国而著称的日本,竟然是靠日本人民的储蓄支撑起来的,由此可见勤俭节约可以是聚集起全民族的自信心,焕发全民言辞奋发向上的精神。正因如此,日本人才在短短的40年中创造出令全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给战后不可一世的经济世人—美国以严重的威胁。

由此可见,“俭”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兴邦之道。“俭”可以使穷国走向富裕,使弱国走向强大,使富国头脑清醒,不断进取。

写作训练

题目:

A

、《细节决定成败》

B

、《要学会为自己呐喊》

要求:先用三段式图形列出写作本文的结构,再写作。

蓬街私立中学2007年高考作文全程指导

考场作文之选材

教学目标:

(一)

简单了解高考作文优劣的评价点。

(二)引导学生了解考场作文的选材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问题质疑

阅卷老师评价一篇作文好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高考作文的评价点

1、内容——文体——结构¬——语言——书写

2、审题、立意、观点、材料

几点要求

(1)两耳多听窗外事,一心要读时事书。

(2)汲取既有材料的养分,

借鉴古人留下的资源。

(3)结合文旨,展开联想;

放飞思绪,大胆想象。

高考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

•1从各人的生活经历中找材料。

•2从平时的积累中找材料。(书籍、记忆……)

•3从语文复习内容中的诸如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句子仿写、名言名句中找材料。

•4从各科课本(历史、地理、政治……)中找材料。

•5从平时的作文习作中找材料。

•6从眼前的这张试卷中找材料。

•例如:

2000年现代文阅读为《长城》。有一名考生就写了一篇题为《长城,生命的成长》的作文,得了高分。

2002年现代文阅读为《知音》,一考生的《失去知音之后》也得了高分。

•注意事项

•①

材料一定要熟悉,千万不可说外行话。

•②

想象一定要合理,要为读者所接受。

•③

内容一定要同一,前后文不可隔离。

•巧妙利用教材文本

•一、演绎课文

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概念、主题重新加以演绎,使其具有新的内涵、新的发展。例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哀痛者•幸福者》,就是对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的重新解读。现摘录其中两个段落:

然而,他们是“幸福者”吗?他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时常在心底扣问,按庸常者的思维方式,刘和珍们被校方开除,何来快乐!被执政者镇压,何来幸福!

于是,我不能不改换一种思堆方式,以战士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刘和珍们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

•二、拓展课文

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课文中的某些细节进行拓展,从而使文本故事变得更充实、更丰富、更生动。

•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项王项王奈若何》,将《乌江自刎》中的某些语句进行想象性描写,使虞姬和项王的形象变得更为丰满。

•三、填补空白

根据文本逻辑,将课文中没有但可能发生的内容补写出来。它与拓展课文的相同之处是通过想象的手段和大胆的假设,对文本予以补充;不同之处是它经常无中生有,即在课文中找不到类似的情节。填补空白的方法,实际上是将文本跳跃性较大的地方,当作作文写作的想象性空间来处理。

•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孔雀东南飞>新传》作者根据作文题意要求,对原作大胆改造,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如此为文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

•四、故事接龙

以教材中的文本为依据展开想象,从文本结束段开始写起,创造一个全新的故事。故事接龙是从能体现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写作形式之一。

•例如2004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桃花源祭——不听智者之言的悲剧》,写渔人受高价诱惑,将桃花源出卖给电视台,导致桃花源过度开发,最终给当地人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故事,切合环保主题。文章虽多夸张之语,但总体上是符合逻辑的。

•五、旧事新论

主要出现在议论文中,即作者不盲目认同课文中的某些观点、评价、情感和态度等,而是作出自己的分析和价值判断。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一文,是对《红楼梦》中黛玉与宝钗的评述,而作者的评述与常论相异,既紧扣话题,又突出自己的独到之见,显得新颖生动,能激起读者的兴趣。现摘录其中一段:

宝钗则不然,且不论她在“宝黛”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看她的为人处事:和气里头带着刚强。她待人接物亲厚,无论谁她都一视同仁。在被人言语冒犯后一笑置之。这需要如海一般宽阔的心胸,如水一般轻柔灵活的心思。做人能做到这样,也算是一种境界一一兼具山的沉稳和水的变通。

•六、描写作者

教师每上一篇新课文,都要对课文作者进行或简单或详细的介绍,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多数学生都没有将这些材料利用起来,白白浪费了许多作文资源。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多数作家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在他们的一生中,曾经拥有过许许多多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将这些故事整理深化就是一篇篇很好的文章。

•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用朴素平实的笔触,阐释了沈从文先生性格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灵动与沉稳,突出了湘西的山水对先生性情的孕育、熏陶与同构。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但简单的叙述,足以使人看到了一个性情中人,一个充满了人格魅力的作家。

•巧妙利用名人、名著

•答案是丰富多采的

•问世间情为何物

•古代四大美女围绕“爱情是什么”展开对话

貂婵:爱情是工具。

王昭君:爱情是手段。

西施:爱情是计谋。

杨贵妃:爱就是恨。

•巧妙利用新鲜材料

•举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998年试题“坚韧”:袁隆平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地进行水稻研究。

•1999年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年很多考生都在移植爱因斯坦的记忆,假如我们也移植一下袁隆平教授的记忆又会怎样呢?那里一定有他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欢乐吧!

•2000年试题“答案是丰富多才彩的”:从上面的分析看,同一材料可以看出不同的内涵,提炼出不同的论题,这样的答案不是丰富多彩的吗?

•2001年试题“诚信”:袁隆平教授之所以能这样矢志不渝地从事水稻研究不正是他诚信品格的体现吗?

•2002年试题“心灵的选择”:别人在忙着出国、花天酒地时,袁隆平能默默地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不正是他作出了他“心灵的选择”吗?

•2003年试题“情感与认知”:袁隆平为什么能攻克这样的科学难题?正是因为他对水稻有着深厚的感情,从而加深了他对事物的认知。

•2004年试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他能成为“杂交水稻之父”,需要的除了坚定的目标,还需要灵活的思维。

•举例:《三国演义》

•2001年试题“诚信”:桃圆结义、关云长千里单骑寻刘备……

•2002年试题“心灵的选择”

:关羽降曹还是归汉……

•2005年全国卷Ⅰ试题”位置与价值”:诸葛亮辅佐刘禅治蜀……

•2005年全国卷Ⅱ试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举例:《红楼梦》

•1999年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假如我们移植了曹雪芹的记忆……

•2000年试题“答案是丰富多才彩的”:红楼中的女子们各有各的美好……

•2002年试题“心灵的选择”:林黛玉还是薛宝钗?贾宝玉作出了心灵的选择。

•2004年试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林黛玉的美如灵动的水,薛宝钗的美似沉稳的山。

•2005年全国卷Ⅱ试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贾宝玉心仪林妹妹,但家人却让他娶薛宝钗

•课堂总结

•总之,要挑选健康的、熟悉的、新鲜的、独特的、典型的材料,要从新的角度来使用旧材料。选材时可先用发散思维,在草稿纸上列出你认为切合题意的材料(为节省时间,每则材料可用三五字作提示),然后分析、鉴别,选定要使用的材料。选定的材料,有的在文章中要保持原样,如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名言警句等;有的则须加工改造,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

议论文“六步作文法”

一、由事件、材料入题(50---100字)

二、提出论点(50字)

三、分析事件材料,初步论证(100——200字)

四、展开论证(反面)

1、摆出观点(50字)

2、列举事例2-3个(150—250字)

五、联系论证(正面)

1、提出观点(50字)

2、列举事例2—3个(150—250字)

3、分析总结(50字)

六:结论:正反(50—100字)

蓬街私立中学2007年高考作文全程指导

第七课时: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训练目标]

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充实议论文的内容。

[写作指导]

议论就是讲道理,要使自己的道理使人信服,就要充实内容,而不能只是一味地翻来复去地空谈抽象的大道理。充实议论文内容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确立了论点并给文章拟好了提纲后,要运用举例、引用、比喻、对比、因果等论证方法进行论证,而这些论证方法都离不开事例、原理、名言等材料,所以要使内容充实,文中一定要有丰富的材料。请看下面一篇

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

[例文评析]

创新中个性的凸现

湖南某考生

一个圆,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的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来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多样的思想,多样的答案,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

秦砖汉瓦,唐风宋雨,古人们在诗词的浩浩海洋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同是送别,王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太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子安“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是惜时,李太白“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曹孟德“人生几何?去日苦多”。同是咏梅,陆游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的香如故”,王安石“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而毛泽东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同是黄昏日落,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毛泽东则“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跃,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同是战争残酷,曹孟德既叹“千里无鸡鸣”,而毛泽东“战地黄花分外香”,你能说,谁人更佳,谁人更出色?不不不,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谁都不可以对之妄加否定!

前日偶读一文《我们究竟在考什么》,文中阐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物理系的高材生面对用一个气压计如何测楼高的简单物理题,坚持用十多种不同于标准答案的方法予以解答。最妙的一种是;轻敲守门人的房间,再问:“请问这座楼有多高?”哑然失笑之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究竟是一个标准答案好呢,还是鼓励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呢?

近日偶看一画展,画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眼中的太阳,有的是红色的太阳,名曰《光明》,有的是蓝色的太阳,名曰《地球的颜色》,有的是黑色的太阳,名曰《灰尘满天的可怜的太阳》,惊奇之余,我愕然,看着这些雅气未脱的字迹,我惊叹于那无限的想象力。

无限的多样性归根于个性的多样性,在这个崇尚创造的世界里,在这个崇尚创新的时代里,它是最最不可忽视的。不难想象,没有创造,我们很可能还生活在茹毛饮血、混沌未开的原始社会,我们很可能还在黑暗中挣扎,我们很可能还在大自然的淫威下不知所措。

崇尚创造,接纳并鼓励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吧!记住:“第一个形容女人是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形容的是庸才,第三个这样形容的是大大的蠢才!”

[评析]本文开头由对“一个圆”的多种看法下笔,引出“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的话题。第二段以古人与毛泽东的诗词为例,同是写送别、惜时、梅花、黄昏日落、战争残酷,“不同的人”展示了“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思维”,因此,“谁都不可以对之妄加否定”。第三、四段分别以《我们究竟在考什么》中的故事与看画展时看到小朋友眼中的各种太阳为例,表明作者观点:我们应该鼓励多种多样的思维方式与无限的想象力。第五段就此稍加阐述后,第六段发出呼吁:“崇尚创造,接纳并鼓励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吧!”照应全文。文章行文思路层层递进,首尾呼应,结构严密。材料丰富,引用古典诗词多,并联系一文一画深化中心,内容相当充实。

[作文训练题]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言论:“如果读小学时我努力学习就好了”,“如果我学会弹钢琴就好了”……;或者“如果当初是要我去做那件事也会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等等。总之,“如果”后的话是一种假设,想象中的一种条件以及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当别人对你说“如果……”的时候,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

请你以《生命不相信如果……》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蓬街私立中学2007年高考作文全程指导之材料作文观点的提炼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

课堂训练1、

郑县人卜子叫他的妻子给做一条裤子,妻子问:“新裤子做成哪种样式的?”丈夫说:“跟我的旧裤子一样。”妻子于是把新裤子剪坏几处,让它像旧裤子一样。

──据《韩非子•外储说》译

根据上述故事,可提炼出的观点是:

A

新生事物是稚嫩的,禁不起折腾。

B

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C

做事情要避免僵化、教条。

D

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答案,并分析为什么要选取这个答案。

答案:C

课堂训练2、

宋国有个卖酒的,买卖很公平,对待客人很恭谨,酿的酒味道很醇美,酒幌子也挂得高高的,但酒就是卖不出去。酒都变酸了,主人很奇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去问他的好朋友──村中的长者杨倩。杨倩说:“是你家的狗太厉害了!”卖酒的不解,问:“狗厉害,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回答说了:“人家怕他呗。人家有时叫一个小孩揣着钱,提着壶,到你这儿买酒,可是你的狗却迎出来咬人家。──这就是你的酒都坏了还卖不出去的原因。”

──据《韩非子•外储说》译

根据上述故事,可提炼出的观点是:

A

做事情要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

B

客观条件能影响主观条件,不容忽视。

C

客观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

主观条件决定事物发展方向,不应看重客观条件。

答案:B

课堂训练3、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地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庄子•应帝王》

根据上述材料可提炼出的观点有: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遇事要调查研究。

C

待人接物要以礼。

D

做事不能强求一律。

E

做事要持之以恒。

F

主观良好愿望不能代替客观效果。

G

事物的内在规律不能违背。

H

失败是成功之母。

I

做事情要多注意观察,随机应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分析为什么要选取这些答案。

答案:B、D、F、G、I

课堂训练5、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一石等于120斤)。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拉弓到一半)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

──《尹文子》

根据上述材料所能提炼的观点有: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

要警惕溜须拍马者。

C

好大喜功者戒。

D

高处不胜寒。

E

不能轻信别人的赞美之词。

F

凡事要敢做敢为。

G

偏听则暗。

H

取得成绩莫骄傲。

I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分析为什么要选取这些答案。

答案:B、C、E

课堂训练6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行。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从薛谭的言行角度可提炼出的观点有:

(2)从秦青的言行角度可提炼出的观点有:

阅读所提供的文字材料,从不同角度提炼观点。

参考答案:

(1)人要有自知之明/学无止境/知错就改/骄傲自满是学习的大敌/终身不归,何以服务社会等等;

(2)应鼓励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秦青能做到因材施教/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等等。

课堂训练7

在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鹿的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又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出不少于三个观点。

参考答案:

1、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2、人需要一定的压力

3、不可因噎废食

蓬街私立中学2007年高三作文全程指导

第三课时:

第一讲

议论文的构思

第一节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一般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

(一)、

总分式结构

【方法诠释】

是先总说后分说,总说提出中心论点,分说部分则横向开拓,分解论点,论证中心。

递进式结构是纵向开拓,步步推进,深化议论。

纵向开拓的思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模式。

“是什么”可理解为提出问题:或指明问题的实质,或申述论述的范围,或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等;也可以是对论述对象作必要的解释、说明等,不一定是下定义,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对比说明。

从“为什么”与“怎么样”的角度论述,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两部分可以并重也可以有所侧重,不一定平均用力。侧重点的不同,那么文章的构思和立意也就有所不同,侧重点的选择,要选择需要我们着重讲清的是观点成立的理由,还是根据某个道理应该怎么做。一般说来,如果道理简单,显而易见,无须详加论证,因而这一类的文章则可以在“怎么样”上多做文章;如果“怎么样”的问题众所周知,不言而喻,则可在“为什么”上多做文章,“怎么样”可一笔带过或干脆不予涉及。

一般亮明观点之后展开的思路有两种走向:如果观点是肯定判断,那么就要从重要性、必要性角度论述,如观点是“我们要培养节俭的美德”,那么就谈“节俭”的重要性、必要性。如果观点是否定判断,就谈不能这么做的危害性。如观点是“这种赶时髦的做法并不好”,“那么就要讲”不好的理由,或“赶时髦”的危害性。

由上可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是最有助于拓开思路的论证结构模式。至于怎么用好这种模式,则关键在于变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各自的论述侧重点。递进式结构可以和总分式结构综合运用。比如,可以从“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的角度分别高立分论点,进行阐述。

【范文示例】

拷问心灵(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

河南省考生

是人,总要面对良知与丑恶,诚信与虚伪,奉献与自私,并且作出艰难与痛苦的选择,这无异于对心灵的拷问。

记得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当勃兰特在华沙双膝跪下/全世界看到一个反差?跪着的德国总理比站着的日本首相/高大。诗很小,却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同样面对历史的道义,心灵的良知,勃兰特,以及像勃兰特一样的德国人接受了痛苦的拷问,然而他们仍坚定地选择了良知,选择了道义!

而日本首相呢?

特别是当他们走入供有战争狂魔的靖国神神社时,他们的心灵的罗盘又指向何方?

这或许是全体大和民族应该接受的,而且是必须接受的一次心灵拷问:

你们的良知在哪里?

素以大米而闻名的原阳县,大米生意一蹶不振,百年老店冠生园戏剧般地破产了……

一幕幕又冷落收场。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要问:“现在的商人还能信吗?”

这无疑是对广大商人的一次痛苦的心灵选择!利润和诚信孰轻孰重?

还是黄宏那句台词说得好:“守住自己的道!”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利润是极具诱惑力的,但痛苦的心灵拷问后我们仍得选择诚信,选择人性的这最根本的一点。

把自己当作珍珠/便有被埋没的危险/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

这是鲁藜《泥土》语言朴实无华,但其歌颂的泥土——以及泥土所代表的奉献精神让我们的心头为之一震:选择泥土,便是选择被踩,选择置身于脚下——这无疑是对心灵的又一次无情的拷问!

周恩来总理说:“吾貌虽瘦,必肥天下!”是啊,当联合国降半旗为其致哀时,当时联合国秘书长说的原因很简单:他的私人账户里没有一分钱!

选择奉献是痛苦的,却是值得的,因为在我们逝去时心灵是充实的。拷问心灵,让心灵合乎人性、合乎道义的选择,惟其如此,心灵方得以充实,得以升华!

【范文点评】

这是一篇中规中距的议论文佳作。标题“拷问心灵”暗含了“心灵的选择”这一话题,扣题恰切。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引语开门见山,切中要害,可谓要言不烦;(一)从历史反思的角度,把德国总理勃兰特对二战的忏悔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