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未来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2_第1页
河南省新未来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2_第2页
河南省新未来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2_第3页
河南省新未来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2_第4页
河南省新未来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模拟招生考试新未来12月联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新时代文艺必须深刻把握文艺创作与坚定历史自信的内在关联,以高度的历史意识、深远的历史眼光、敏锐的时代感知和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开创文艺发展繁荣的新局面,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独特贡献。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司马迁有言:“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和批评家以丰硕成果一再表明,“历史感”对于文艺而言至关重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他高屋建瓴地对待历史的姿态即是一种“伟大的历史感”。“历史感”是文艺连接“史料”与“思想”的关键,它体现了作家艺术家明确的历史视野,而且以审美方式“历史地”渗透于具体的文艺叙事之中。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文艺作品以独特的方式呈现了创作者自觉的历史意识。文艺“历史感”的追求,目的并不仅仅在于使作品具有时间上的长久魅力,而是力求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文艺表现“历史感”,不只在于写出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且要写出决定着历史发生的是什么,关于“是什么”写得越深刻,它的分量也就愈厚重。没有历史感,文艺就会丧失说服力和洞察力;忽视历史感,必然导致创作上眼光短浅。没有历史感,文艺既做不到博约弘毅,也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更不用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我们应当深刻意识到,对传统进行批判继承的文艺才能走得远,认清来路才不会荒腔走板。只有具备深厚的“历史感”,文艺才能有效把握人与社会、时代之间的深刻关联,才能真正成为有穿透力、有动势的思想,才能真正获得强大的自信与力量。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创作与研究现象,文艺及批评实践应当以鲜明的历史意识辨明是非,臧否曲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优秀的文艺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些具有厚重历史感与文化情怀的文艺作品,往往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传承社会主义文艺薪火,兼容并吸中外文艺精华,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正确认知历史、书写历史、传承历史,是新时代文艺担负的重要使命。新时代文艺家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坚定的历史自信,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准确把握历史脉动、时代症侯,呼应现实需要、人民心声,将历史大势化为笔下方位。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坚持正确的文艺史观,就要准确把握文艺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文艺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重要现象。新时代文艺批评要树牢大历史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引领正确的文艺批评方向,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抽丝剥茧,厘清各种重大事件的原委与始终,让科学的文艺史观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历史共识和精神资源。在历史前进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发展,新时代文艺要坚定历史自信,继续弘扬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汲取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与百年党史智慧结晶,努力焕发强大生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文明新路锻造出优秀的精神气质。(摘编自颜桂堤《铸牢坚定历史自信的文艺根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感”对文艺来说至关重要,这从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和批评家的丰硕成果中可以证明。B.文艺表现“历史感”,只是要求文艺作品对决定着历史发生的“是什么”写得越深刻就越好。C.具有深厚的“历史感”,文艺就有说服力和洞察力,对传统进行批判继承的文艺也能走得远。D.新时代文艺家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坚定的历史自信,勇于将历史大势化为笔下方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论证结构上,本文先提出论题,再纵向深入,层层推进,最后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观点。B.文章第二段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的评价语句,剖析了“历史感”与文艺的关系。C.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法,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历史感”对于文艺的重要性。D.文章第六段先从历史观正确与否谈起,接着重点阐述了新时代文艺批评应如何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时代文艺要坚定历史自信,为开创文艺发展繁荣的新局面,为文化强国建设作独特贡献。B.文艺的“历史感”体现在创作者运用文艺作品这一独特方式来呈现创作者自觉的历史意识。C.文艺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所以能博约弘毅,有历史感。D.新时代文艺要坚定历史自信,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文明新路,锻造出优秀的精神气质。(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极端气候事件”也被称为“气候极值”,指的是气温或降水这些气候变量的观测值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它的历史区间。也就是说,极端气候事件是和平均气候进行对比所得出来的。极端事件有许多统计指标,例如为了描述极端高温,科学界定义了一个“暖昼指数”,就是把一段时期内每天的日最高气温从小到大排序,取第90个百分位作为“阈值”,然后统计大于这个阈值的事件发生天数。(摘编自周天军《减缓气候变化守护美好未来》,《科普中国·改变世界的30分钟》2022年8月7日)材料二:投融资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简称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我国自2020年承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以来,气候投融资进程加快,并已启动气候投融资试点。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脆弱区、林草大省、能源大省和经济大省,四川亟须抓住历史性机遇,创新发展气候投融资,提升绿色低碳发展能级,助推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摘编自《气候投融资因应对气候变化而产生,聚焦关键环节发力》,《中国环境网》2022年9月24日)材料三:近日,为了(),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19612021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19512021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此外,我国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化明显。整体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蓝皮书显示,我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1951—2021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0.15℃/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我国的最暖时期;2021年,我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蓝皮书显示,19612021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5毫米。2012年以来年降水量持续偏多。2021年,我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6.7%,其中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最多,而华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近10年最少。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2021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1993—2011年平均值高84毫米,为1980年以来最高。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呈现退化趋势。1981—2021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呈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厚19.6厘米;20042021年,活动层底部(多年冻土上限)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2021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平均活动层厚度为250厘米,是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我国整体的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2000—2021年,我国年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平均NDVI较20012020年平均值上升7.9%,较20162020年平均值上升2.5%,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摘编自《我国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人民日报》2022年8月4日)4.下列图解,与材料三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相符的一项是()A.B.C.D.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极端气候事件”是和平均气候进行对比所得出来的,它有许多统计指标,“暖昼指数”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统计指标。B.如果气温或降水这些气候变量的观测值大大超过了它的历史区间,就可能会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即“气候极值”。C.气候投融资就是投融资,它可引导和促进更多企业拿出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从而实现相关发展目标。D.2012年以来年降水量持续偏多,特别是2021年我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值偏多,因而我国水资源很丰富。6.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及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为材料三开头部分拟写出恰当的内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旺杆子秤杜官恩和宋红莲祁嫂有一句口头禅,她挺喜欢说“差不多就行了”。祁嫂没念过书,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和几个阿拉伯数字。她领取农村田亩补助能签字,却不能看合同,只能请信得过的人帮她看。她能算账,但都是算的“婆婆姥姥”账。当着熟人的面,可以掐着指头算。当着外人的面,怕丢丑,只能默默心算。都只能算个大略谱,不出左右就行。当年,如花似玉的祁嫂,找了一个黑黝黝的小伙子当对象。老公忠心耿耿,陪了她一辈子。最后是老公得错了病,无法医治,稍微有点过早地离开了她。祁嫂来到女儿身边,帮女儿带孩子带到了读初中住校。祁嫂无事可干了,准备回乡下。女儿挽留。祁嫂说:“反正我不想吃你的白饭。日子长了,你不说,女婿不说。但女婿有父母,你们有隔壁左右,他们不说闲话吗?”女儿说:“要不,就在我的酱菜摊子旁边,跟您也弄一个摊子?”祁嫂连连反对,“这不行不行,一年的摊子费好吓人。我害怕赚的还不够缴摊子费。”女儿说:“有我替你撑着,不用担心。”“那还不是在吃你的白饭吗?”女儿不高兴了,“您老说吃我的白饭,那我小时候是吃谁的饭?”祁嫂不说话了。房屋不是码起钱砌的,生意不是算好了做的。赚钱不赚钱,先摆出架势再说。祁嫂卖菜,不会算细账,肯定有些为难。她又不想处处依靠女儿。女儿卖菜,全部经过一台电子秤,一斤一两不会多,一分一厘不会少。她在乡下赶集卖小菜,鸡蛋论个卖,青菜论扎卖,鲊胡椒论碗卖……简单,利落。收钱都是大概数字,差个几角块把钱,不能算作错账。祁嫂顶替女儿干过一次。女儿交代时,她听得一清二楚。实际干起来,一台电子秤,弄得她晕头转向。显示屏上,一会儿要显示斤数,一会儿要显示钱数,一会儿又要按钱数调节斤数。最后,她干脆就按照她的老经验,论捆论个地卖,她心里掂量着差不多就卖了。到晚上清账,亏了几百元。女儿喊:“我的娘哎,您这是在把女儿往外面贴呢!”自此,祁嫂就不再跟女儿顶班了,宁愿自己出蛮力干憨事。比如,送孩子上学,灌煤气坛子,她都抢着去。现在要她负责一个摊子,自负盈亏,压力还是有点大。但眼下,没有更好的路可以走。就像一条船放到了河里,不走也得走了。女儿顺利盘下旁边的摊子,按照自己的菜品跟祁嫂“复制粘贴”了一份。刚开始,祁嫂坐在摊子里,好长时间没有生意做。因为祁嫂使用不了电子秤,还是使着老式木杆铝盘秤,俗称“旺杆子秤”。一杆子进,百杆子出,一秤一旺,容易造成数量亏损。但顾客喜欢看旺杆子秤,秤杆子翘得越高心里越舒服。祁嫂收钱也依然采用以前的“差不多就行了”的策略,也被人称之为是“秤杆子翘得高高的”的做法。因为菜市场的摊子一般没有名号,顾客说起来会说某个特征。久而久之,顾客便直接将祁嫂本人以及摊子,呼成了“旺杆子秤”。祁嫂的心态很平和。两个月下来,几乎是“保本”,不谈盈利。女儿说:“吃了这么大的亏,没有赚到钱。说明您这根‘旺杆子秤’不行嘛,还得学会使用电子秤。”祁嫂说:“那怎么办,我只会用旺杆子秤?”女儿想了一会,知道强逼祁嫂也不行,便说:“就这么着也行,不亏就是赚。”祁嫂按照自己的方式卖菜,过去将近一年,竟然慢慢积攒起了一些人气,光顾她摊子的顾客越来越多。有时,女儿的摊子上,顾客寥寥无几,而祁嫂的摊子上挤成一堆。女儿轻声朝顾客喊:“可以过来这边买,都是一样的。”而那些听到喊声的顾客,也只是扭头望一眼,继续等候。渐渐地,和女儿一起到批发市场进菜,祁嫂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从开始的百分之三十,慢慢增长到了百分之六七十,数量也在天天增加。祁嫂以数量占优,渐渐赶上了女儿的收入,并实现了反超。祁嫂在女儿面前“得意”起来。“我说差不多就行了吧,还是我有道理吧?”女儿说:“我是怕您太耗费体力了,受不住累。”祁嫂说:“没事。力气是个憨子哥,今天少明天多。”有祁嫂掺进来卖菜,进货量增加了一倍转弯,女婿原来开的电动三轮车装不下了。祁嫂和女儿一人出一半钱,购买了一辆一排半货车。现在进货,祁嫂说了算。在生意上,她和女儿调换了个位子。原先是女儿帮她,现在是祁嫂帮女儿了。进回来的货,也有了祁嫂的特色。能分装的尽量分装,能扎捆的尽量扎捆。祁嫂还是喜欢论捆卖,论袋卖。比如米酒,历史以来都是整盆子放在摊子上称斤数卖,而祁嫂却坚持要分装成一袋一袋卖。并且坚持每一份都留有旺头,旺头不多,一斤留个几钱儿。用旺杆子秤一称,量给顾客看时,数字好看,样子好看,脸上好看,都好看。有时,祁嫂和女儿一干半夜。祁嫂越干越有劲,反倒是女儿在劝了。“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劳累了。”(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说祁嫂没念过书,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和几个阿拉伯数字。这也为她算“婆婆姥姥”账找到了理由。B.“房屋不是码起钱砌的,生意不是算好了做的”这一俗话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C.“那些听到喊声的顾客,也只是扭头望一眼”这一细节描写突出表现祁嫂深得顾客喜欢,生意兴隆的状况。D.“数字好看,样子好看,脸上好看,都好看”一句连用三个“好”,以小见大,写出了国泰民安的美好景象。8.小说在中间插叙乡下赶集和祁嫂顶替女儿守过一次摊的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9.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差不多就行了”,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也。祖父俭,灵帝末为益州刺史,为盗贼所杀。正本名纂。少以父死母嫁,单茕只立,而安贫好学,博览坟籍。弱冠能属文,入为秘书吏,转为令史,迁郎,至令。性淡于荣利,而尤耽意文章,自司马、王、扬、班、傅、张、蔡之俦遗文篇赋,及当世美书善论,益部有者,则钻凿推求,略皆寓目。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依则先儒,假文见意,号曰:《释讥》。其辞曰:“或有讥余者曰:‘夫事与时并,名与功偕,然则名之与事,前哲之急务也。名必须功而乃显。吾子以高朗之才,珪璋之质,兼览博窥,究古今之真伪,计时务之得失。吾徒草鄙并有闻焉也。’余应之曰:‘虞帝以面从为戒,孔圣以悦己为尤。若子之言,良我所思。方今朝士山积,髦俊成群,犹鳞介之潜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邓林,游禽逝不为之鲜,浮鲂臻不为之殷。顾兹心之未泰。惧末涂之泥滞,仍求激而增愤,肆中怀以告誓。’”景耀六年,后主从谯周之计,遣使请降于邓艾。其书,正所造也。明年正月,钟会作乱成都,后主东迁洛阳,时扰攘仓卒。蜀之大臣无冀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后主赖正相导宜适,举动无阙,乃慨然叹息,恨知正之晚,时论嘉之。赐爵关内侯。泰始中,除安阳令,迁巴西太守。泰始八年诏曰:“正昔在成都,颠沛守义,不违忠节,及见受用,尽心干事,有治理之绩,其以正为巴西太守。”咸宁四年卒。凡所着述诗论赋之属,垂百篇。(节选自《三国志·郤正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B.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C.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D.自在内职/与宦人黄皓比屋/周旋经三十年/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岁的年纪,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但体未壮,故称“弱”。B.吾子,对对方的尊称,一般用于男子之间,比“子”更亲近,可译为“您”。C.邓林,古时神话中的树林,见《山海经·夸父逐日》,后比喻荟萃之处、聚汇之所。D.受用,古代多指接受财物作为官府开支。本文中的意思是个人享用,得到好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郤正年少时,博览古代典籍,弱冠时就写出很好的文章;辞世后,留有著述包括诗歌、论赞、辞赋等,共一百余篇。B.郤正与宦官黄皓长期同在宫中任职,即便黄皓显贵弄权,他也没有遭遇过什么祸患;他曾借《释讥》表达自己的胸臆。C.郤正与谯周一同规劝刘禅请降以避祸;刘禅遭遇众叛亲离时,他舍家相随,给予开导和指教,使其免遭更大灾祸。D.郤正忠心向主行为,得到世人的赞赏,也为西晋皇帝认可,下诏令嘉奖他,赞赏他的品行,并任命他作巴西太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事与时并,名与功偕,然则名之与事,前哲之急务也。(2)蜀之大臣无冀从者,惟正及殿中督汝南张通,舍妻子单身随侍。(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4.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词和秦词都描写了春景,前者描绘的是暮春之景,后者是盛春之景。B.两词表现了花儿的不同状态,可见欧词是伤春之作,秦词是颂春之作。C.欧词中“始觉春空”和秦词中的“收尽春光”都是为下文做了铺垫。D.欧词语言风格偏向于典雅,秦词的语言风格较偏向于活泼和口语化。15.这两首词都写到了燕子这个意象,但营造的意境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思而不学则殆”的道理。(2)李白《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暗示古代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开辟出蜀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光影衬托出小石潭水的清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现在没有了街坊,街坊留在乡间回忆中。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到晚上,我常在文昌阁城门洞子周围跟人捉迷藏,又不时跑到上街,去几近坍塌的三官殿上耍上半天。幸好有这点依稀记忆,使我在许多年后的今夜,在脑海里,能反复回放那调皮而几近风干的画面。由先人积攒而彻底逝去的如许风物,难道如轻烟,如薄雾,就这么永远散去而①了吗?前些年,和父亲聊起镇上的物事,他②,也只能在他的记忆深处埋下许多叹息,我于是怂恿他画张示意图聊做念想。父亲颇能绘事,绘出了一幅20世纪五十年代前的《古镇示意图》。嗬!镇子周遭的山形水脉全标识得③。在画中,我见到了未曾得见的山陕会馆、杨医官医药楼;我见到了上背巷、下背巷、十字口、水门巷、石佛小学、石桥等;我见到了镇子外面的溪沟之东,那里自北而南,有凹嘴、上总门、下总门、杨家花园、石佛寺、马套子等。街坊虽小,乾坤却大。说来惋惜,至今,我还没有走出街坊的格局!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18.文中画横线的两处,都由三句话并列而成,但第一处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第二处主语“我”再三出现,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孩子牙齿早期矫正很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