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学期春季课题《爱莲说》教科书书名:语文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8月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字、词、语句,疏通文意。2.通过小组讨论和朗读,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3.通过对花卉文化的学习,认识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柳州市第四十六中学的陈永梅老师,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想要问一问大家,你们最喜欢的花是什么花呢?喜欢它的理由是什么呢?师:世上花草种类繁多,惹人喜爱的也很多。有人喜欢菊花,爱它的隐世避俗、与春不争;有人喜欢牡丹,爱它的雍容华贵、艳压群芳;而周敦颐却独爱莲,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最能反映他道德品质的文章《爱莲说》。(出示课题)师:“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突出“说”)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么同学们认为,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呢?师:我们可以说,“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一看周敦颐是怎样来论述这样的一番道理的吧!二、新课讲授任务一:与古人同行师:光阴如绣,蔓草生香。人间四月,草木芳菲。“江南兰苑”拟开展“人间草木文化展”,热爱人间草木的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让我们和周敦颐一起来参加这个展览吧!当然,我们肯定先要认识一下同行的友人,周敦颐。有没有同学愿意来介绍一下他呢?(出示:周敦颐,又名敦实,宋朝道州营道(现今湖南道县)人,著名哲学家,谥号元公,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周敦颐曾在莲花峰下开设濂溪书院,世称濂溪先生,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师:他的身上还有怎样的故事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吧!(播放:周敦颐的故事)师:看了这个视频,同学们对周敦颐有怎样的印象呀?是啊,他是一个清廉正直、淡泊名利的人。让我们带着对周敦颐的认识一起来读一读这篇他的代表作吧!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画出停顿、标注准确的字音,圈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播放:《爱莲说》示范朗读)任务二:赏草木之花师:本次展览分三个展馆,分别是:品菊馆、牡丹园、赏莲池。你觉得哪个展馆的人最多呢?请从文中找到印证,探究人流量背后的根本原因。师:让老师来揭示答案吧!人流量最少的是赏莲池,为什么呢?是的,作者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个“独”字,让我们知道了只有作者如此喜爱莲花。师:接下来,让我们先和周敦颐一起来到他最喜欢的赏莲池,欣赏一下这里的美景吧!师:他喜爱这里的理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找到原文中的答案,完成这个探究表格吧!莲莲本身品质对应君子品质出淤泥而不染高洁不同流合污濯清涟而不妖质朴不孤高自许中通外直正直通达正直不蔓不枝正直不趋炎附势香远益清芳香美名远扬亭亭净植清高品行高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清高自尊令人敬重师:同学们完成的很好。作者分别从这些层面来表现出莲花的特点,“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莲花的高洁,表现出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体现了莲花的质朴,表现出君子不孤高自许的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现了莲花的正直,表现出君子通达正直、不趋炎附势的品质。“香远益清”,体现了莲花的芳香,表现出君子的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和“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体现了莲花的清高,表现出君子品行高洁并且自尊、令人尊重的特点。师:同学们发现,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自己对莲花的喜爱的呢?师: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从莲花的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任务三:寻莲之君子师:除了文章中作者所写到的这些品质,你还能想到莲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吗?(出示对应图片)师:莲浑身都是宝,可观赏可食用可入药,可见莲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莲茎随着水面的上升而增长,叶总浮在水面上,可见莲具有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请同学们小组内分享一下,你认为最符合莲花品质的人吧!师:作者这种借用“莲”来抒发自己的个人态度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作什么呢?没错,就是托物言志。(出示:托物言志,意思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师:我们以前也学习过一些托物言志的诗歌,同学们能想到哪些呢?是的,比如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王冕的《墨梅》都是托物言志的体现。师:相信同学们也对到品菊馆和牡丹园充满了好奇,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你发现,品菊馆和牡丹园人流量的特征是什么呢?可以用原文中哪个句子来描述呢?(出示: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师: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一个“独”字,表现出只有晋朝的陶渊明如此喜爱菊花。“甚爱”二字,更是凸显了喜爱牡丹的人数之多。除此之外,作者还说到——(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师:“鲜”字,表现出人数之少。“众”字,表现出人数之多。三、拓展与总结师:我们发现,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花卉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花卉被广泛地运用于诗词、绘画、服饰、建筑等各个领域。花卉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与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息息相关。任务四:品花卉文化师:本次展览目前只开设了品菊馆、牡丹园、赏莲池这三个场馆,如果还要开设一些新的场馆,你可以给到什么建议呢?师:是的,我们可以开设一个墨梅轩。师: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一首诗《墨梅》吗?谁来背一背?(出示《墨梅》全诗)师:在墨梅这首诗中,我们发现诗中的梅花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是啊,具有花色淡墨,花香清雅的特点。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喜欢托物言志,于是就有了像“只留清气满乾坤”和“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名句,请你从作者所托之物谈起,谈谈你对这两句所包含的作者的人生态度、人生境界的理解吧!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表面上是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境界高远。“出淤泥而不染”表面上是作者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实际上是借花自喻,表达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态度,境界高雅。这些正是托物言志的体现!师:有同学喜欢兰花吗?我们还可以建议开设一个君兰阁。(出示《高山幽兰》全诗)师:在《高山幽兰》这首诗中,你可以概括出,兰花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师:兰花既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也是仅次于梅花、牡丹和菊花的十大名花。兰花的性格也是坚贞高洁的,它散发出清香,弥漫在烟霞云雾之中,但不求人知道。就像那些隐居深山的高人,他们只在于修身养性,而不愿意去求人谋取富贵。师:《孔子家语》中记载,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劳而改节。《荀子》中也有,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可见我国古代早就非常崇拜兰花,并把它作为高尚人格情操的象征。师:花鸟草虫在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演化为生活寓意,文学家们则通过自主的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生动地展现着中国精神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如今的我们通过古典诗词中的“花卉”意象,去感受古人对生命的感悟,以“花”为线,去体会自己生活,形成我们独特的花卉文化。师: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网络安全主题教育
- 中学女生健康教育讲座
- 2025年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出纳年终总结范文
- 2025年式样的租赁合同-个人住宅租赁协议
- 家政公司加盟合同范本
- 2025年工厂设备租赁合同范文
- 墙面宣传广告合同
- 工程建设房屋拆迁安置合同书
- 2025房产中介的房屋租赁合同
- 离婚协议民政局贵州安顺(2025年版)
- 高校讲师个人学术发展计划
- 202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诊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睾丸切除术课件
- 2025 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摸底卷英语试卷(含解析无听力部分)
- 2025年度粤医云、国培卫健全科医学临床医学2月题目及答案
- 大学生舞蹈创新创业计划书
-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典型题型专项练习(含答案)
-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发票红冲申请书
- 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方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