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选课分科摸底考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选课分科摸底考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选课分科摸底考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选课分科摸底考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选课分科摸底考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西安市选课分科摸底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东北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湿地和农田对应左侧纵坐标,建设用地对应右侧纵坐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区域用地类型面积的变化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是()①降水量增加②气温变化幅度增大③土壤退化明显④生物多样性减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当地实现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最需要()A.积极进行退耕还湿 B.大力建设人工湿地C.大幅减少建设用地 D.关停高耗水工业〖答案〗1.B2.A〖解析〗【1题详析】读图可知,该区域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小,再结合湿地的生态功能可推知该区域蒸发减少,降水量减少,①错误;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温变化幅度增大,②正确;加速土地退化,③正确;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正确。②③④正确,故选B。【2题详析】据图可知,该区域湿地的面积变化与农田、建设用地的面积变化呈负相关,说明当地湿地面积减少主要因为开垦耕地及建设用地占用,因此当地实现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必须因地制宜,积极进行退耕还湿,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A正确;大力减少人工湿地成本高,而且其生态功能较弱,B错误;不适合大幅减少建设用地,C错误;该地湿地减少的原因不是因为高耗水工业的发展,D错误。故选A。读下图,完成下题。3.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4.若图中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下列叙述较为符合图中河流特征的是()A.源远流长 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C.水能资源丰 D.冬季结冰期长5.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①河流流量变化增大②河道淤浅③水患加剧④结冰期延长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3.C4.C5.C〖解析〗【3题详析】题目强调"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图中没有显示森林净化空气的作用,A错误;森林附近没有显示沙漠或者沙地及农田等信息,所以不可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D错误;该森林位于河流沿岸,坡度较陡,而且表土层深厚,箭头指向水分下渗量较大,所以应该表示森林保持水土的功能,C正确。故选C。【4题详析】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再加上降水丰富,因而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河流短小,A错误;日本夏季风的影响较大,降水较多,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B错误。日本北部河流结冰期短,D错误。故选C。【5题详析】若图中森林被破坏,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将会降低甚至丧失,因此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流量变化增大;水土流失严重,表土层流失进入河流,导致河水含沙量增加,中下游地区河道淤积,水面升高,洪水期水患加剧,①②③正确;结冰期与冬季最冷月气温有关,与森林是否被破坏无关,④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 B.过度开垦C.开采矿产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7.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 B.实施人工降雨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发展立体农业〖答案〗6.B7.A〖解析〗【6题详析】据图可知:图示体现了随着人口增长,为了发展经济,获取更多的粮食和经济利益,人类过度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B正确。故选B。【7题详析】荒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故治理荒漠化主要采取的措施也从恢复植被入手,A正确;人工增雨需要适宜的条件,如大气中要有较多的水汽,而西北地区距海远,水汽少,不适宜人工增雨,B错;西北地区降水少,不适宜发展粮食生产,适宜发展畜牧业,C错;南方低山丘陵区适宜发展立体农业,D错,A正确。故选A。稀土矿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2019年中国稀土开采量约为13.2万吨,约为全球稀土开采总量的62.86%。我国存在盲目开采稀土矿、大量出口稀土初级产品的问题,且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水平较低,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完成下面小题。8.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①破坏土地资源,环境污染严重②技术水平低下,开采量低③以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④过量开采,运输压力大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9.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有效措施是()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②实施开采总量控制,严格执行环保标准③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禁止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8.A9.C〖解析〗【8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盲目开采稀土矿和大量出口稀土初级产品的问题,盲目开采稀土矿会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出口稀土初级产品,价格低、利润少,①③正确。我国的稀土开采量较大,②错误。运输压力大不是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④错误。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9题详析】第三产业发展与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关系不大,①错误;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应实施开采总量控制,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保护生态,②正确;在资源利用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初级产品出口,③正确;禁止开发利用,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符合现实需求,④错误。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目前,我国进口油品的80%左右要经过马六甲海峡。2010年9月,中俄原油管道竣工,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加之西北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海上油气进口线路,我国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初步形成。“马六甲困局”,这样一个描述中国原油进口高度依赖海上通道的词汇将成为历史,石油运输渠道的多元化,将有力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据此完成下题。10.中俄、中缅、中哈原油管道运输中,采用的运输方式的特点是()A.投资大,但运营成本低,全天候 B.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C.方便,投资小,见效快 D.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运输速度最快11.下列选项中不是我国积极开拓油气进口通道的原因的是()A.缓解我国油气供应不足的状况 B.保证能源安全和开拓能源来源C.降低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口石油资源的风险 D.为了降低油价〖答案〗10.A11.D〖解析〗【10题详析】中俄、中缅、中哈原油管道运输中,采用的运输方式为管道运输,投资大,但运营成本低,全天候,A对;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的是海运,B错;管道运输投资大,C错;运输速度最快的是航空,D错。故选A。【11题详析】我国石油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进口石油可缓解我国油气供应不足的状况,A正确,不符题意。多条石油通道可保证能源安全和开拓能源来源,B正确,不符题意。降低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口石油资源的风险,C正确,不符题意。积极开拓油气进口通道,破解“马六甲”困局,降低油价不是我国积极开拓油气进口通道的原因,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从宋朝的“江浙熟,天下足”,到明朝中后期的“湖广熟,天下足”,以及此前的“中原熟,天下足”,到如今已经演变成“东北熟,天下足”。北方粮食产量的提高,让“南粮北调”成为历史,代之以“北粮南运”。但2023年5月,连续的阴雨让河南等地即将收获的小麦出现发芽和霉烂等现象,气候异常导致的恶劣天气依然威胁着粮食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导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显著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区域位置显著变化 B.经济格局发生变动C.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D.灌溉技术大幅改进13.与宋、明时期“南粮北调”相比,制约现代“北粮南运”的主导因素是()A.粮食产量 B.市场需求 C.储存难度 D.运输成本14.2023年河南等地小麦出现发芽和霉烂现象可能会造成()A.麦芽糖的价格下降 B.优质面粉价格上涨C.农业结构大幅调整 D.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答案〗12.B13.D14.B〖解析〗【12题详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格局发生变动,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化速度快,城市化建设导致部分耕地被占用,城市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使得南方耕地的非粮作物比重增大,而大规模粮食生产转向北方地区,最终使得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变化,B正确。区域地理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A错。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灌溉技术改进等不是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CD错。故选B。【13题详析】结合材料可知,宋、明时期粮食产地主要在江浙、湖广一带,当时的粮食消费地主要在华北地区,运输距离相对现代较短,且主要通过运河运输,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而现今粮食产地主要在东北一带,南方粮食消费地可拓展至两广地区,运输距离变长,运输成本变高,所以与宋、明时期“南粮北调”相比,制约现代“北粮南运”的主导因素是运输成本,D正确。现今粮食产量大,市场需求大,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储存难度降低,粮食产量、市场需求以及储存难度等均不是制约现代“北粮南运”的主导因素,ABC错。故选D。【14题详析】麦芽糖的原料为小麦,河南等地小麦出现发芽和霉烂,原料供应可能不足,麦芽糖的价格可能上升,同理,优质面粉价格上涨,B正确,A错。该年的气象灾害导致小麦产量降低,不会导致农业结构大幅调整,短时间内也不会导致农业科技水平提高,CD错。故选B。材料一近年来,一些采矿人员无视《矿产资源法》,纷纷涌入国家规划的矿区,把完整的大矿区、大矿带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小矿,乱采滥挖,使矿体从地表到深处,都被搞得支离破碎。材料二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丰富。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地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导致泥石流危害严重。地面被冲刷成的沟谷多达上百条,使30%以上乡镇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材料三我国有许多种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矿床,但采矿时往往只采一种,抛弃其他有用成分,如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5.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B.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C.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D.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了运输的负担16.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做到()A.进口矿产,减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B.集中开采富矿,关闭贫矿C.大力开采海洋矿产资源,禁止开发陆地矿产资源D.制止破坏矿产资源的恶劣行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析】据材料分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乱采滥挖,毁林开矿、破坏环境,导致泥石流危害严重,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B正确。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不属于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A错误。我国地质条件复杂,仅仅是部分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但我国技术发达,这不是主要困难,C错误。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这是普遍规律,不是主要困难,D错误。故选B。【16题详析】必须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做到制止破坏矿产资源的恶劣行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D正确。进口矿产、减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会增加成本,A错误。集中开采富矿、关闭贫矿会造成资源浪费,B错误。禁止开发陆地矿产资源不切实际,海洋资源目前开采规模较小,C错误。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资源宝库,2018年9月1日~11月4日,江西省平均降水量为651mm,较常年同期偏少60%,期间平均气温为22.4℃,较常年同期偏高0.7℃。气候变化给鄱阳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近十年来,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问题,近年来长江上游大型水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显著改变了天然径流的时空分布,给中下游防洪形势带来新变化。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保住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政府提出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1)说明鄱阳湖水位超低可能对湿地的服务功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列举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产生哪些有利影响。〖答案〗(1)湿地面积萎缩,水资源减少,供给服务功能降低;调节气候作用减弱,增强旱涝灾害影响;湖区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难以维持;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水污染加剧。(2)为沿湖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资源,可发展航运、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可发展旅游业。〖解析〗【小问1详析】湖泊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鄱阳湖水位超低使相应的湖泊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甚至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以该题可以围绕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甚至丧失进行分析。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调节径流、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鄱阳湖水位超低,会导致湿地萎缩,调节气候功能减弱,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小问2详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区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参考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来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区产生的经济效益。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可以蓄水,从而为沿湖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资源,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可以是水位变得相对平稳,从而发展航运,可以利用水库进行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可发展旅游业。18.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我国A、B、C三大林区中,最大的天然林区和人工林区分别是什么?(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和E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什么?(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4)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会对长江径流量和水质起到什么作用?〖答案〗(1)最大的天然林区为A(东北林区),人工林区为C(东南林区)。(2)D:三北防护林。作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②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③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4)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水质变好。〖解析〗【小问1详析】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A)、西南林区(B)和东南林区(C),其中东北林区为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南林区为人工林区。【小问2详析】我国的生态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所在的地区不同,其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D是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小问3详析】A地区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的原因是因为人为砍伐,并且没有注意采育结合,因此保护森林应该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并且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增加森林的面积;对森林资源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小问4详析】对径流量的作用:植树造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使长江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植树造林还可以改善水质,净化水源,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因此水土流失减少,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水质变好。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我国国务院于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阐述了我国“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一贯立场。这意味着,我国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之上,需要不断增加粮食总产量,以满足人口和消费水平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费需求。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两个基本途径。下图示意1949~2020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与总产量的变化。(1)描述1980~2020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2)说明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呈现图示变化趋势的原因。(3)说明现阶段我国提高粮食单产可采取的主要手段。〖答案〗(1)1980~2020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变化较小,呈减小趋势。(或1980~2000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减小,近几年,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增加。)(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受经济收益影响,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部分生态脆弱区退耕还林、还牧、还湿,使耕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任答2点)国家的种粮补贴政策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等。(3)扩大农田灌溉面积,能够改善耕地的水热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1980~2020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变化较小,呈减小趋势。【小问2详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改革开放之前粮食种植面积较为稳定,改革开放之后到2000年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城市建设,工业化的发展占用耕地;受经济收益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处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部分生态脆弱区退耕还林、还牧、还湿,使耕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减少。2000年之后粮食播种面积有所上升,是因为国家的种粮补贴政策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等。【小问3详析】提高粮食单产,主要途径有提高耕地质量,加大科技投入等方面入手。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扩大农田灌溉面积,能够改善耕地的水热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提高抗旱和抗涝的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如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和增施化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等农业种植技术;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防治病虫害,既能提高单产又能提高品质。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全国“一带一路”部署中,西部能源开发是一个重点项目。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40%以上,且大多数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采。目前新疆正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建设,不仅加大了煤炭开采力度,还提高了煤炭外运能力,拓展外运方式。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其中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1000万千瓦,号称“风电走廊”。但是全省输电能力不足,大量中小型风电企业盲目开发,电力质量难达标准,市场距离远等问题严重制约甘肃风电的发展。下图为新疆煤炭分布及运煤线路专项项目示意图。(1)分析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和煤炭资源开发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2)简述新疆煤炭外运专线“一主”“两翼”的区位条件。(3)简要分析甘肃省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并针对“风电走廊”的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优势条件: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浅,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煤炭市场广阔。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降;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露天堆放的煤矸石占用土地、污染大气;洗煤污水处理不当,污染水源等。(2)就近调运,缩短了市场距离;但是总线路长,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大多数路段风沙危害大;东南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等。(3)原因:接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北侧地势平坦开阔;植被稀疏等。建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输电能力;整合中小型风电企业,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规范风电开发建设秩序,避免盲目开发;更新风能发电设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风电质量;延长产业链,引入高耗能产业,就地消费等。〖解析〗【小问1详析】题新疆煤炭的开发条件可从储量多少、开采条件、开采成本、市场大小以及运输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生态问题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来进行分析。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新疆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大量外排,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肆意采挖、破坏,导致地层错动,地表下沉;矿井废水如不经处理就外排,将严重污染地面水体,淤塞河道和农田渠道,造成土壤板结,对农作物影响很大;煤矿排出的煤矸石一般都就近堆放,煤矸石经风化、雨蚀后,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小问2详析】新疆距离我国能源缺口最大的东部经济地带远,所以就近调配是较为合理的。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煤炭外运线路长,地势起伏大;大多数路段风沙危害大,东南段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发育,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小问3详析】甘肃省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走廊地形,再加上植被覆盖率低,使风可以长驱直入,加强了风力;“全省输电能力不足”,所以要提高输电能力;“大量中小型风电企业盲目开发”,则需要整合中小风电企业;“电力质量难达标准”,则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风电质量;“市场距离远”,可引入高耗能企业。陕西省西安市选课分科摸底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东北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湿地和农田对应左侧纵坐标,建设用地对应右侧纵坐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区域用地类型面积的变化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是()①降水量增加②气温变化幅度增大③土壤退化明显④生物多样性减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当地实现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最需要()A.积极进行退耕还湿 B.大力建设人工湿地C.大幅减少建设用地 D.关停高耗水工业〖答案〗1.B2.A〖解析〗【1题详析】读图可知,该区域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小,再结合湿地的生态功能可推知该区域蒸发减少,降水量减少,①错误;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温变化幅度增大,②正确;加速土地退化,③正确;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正确。②③④正确,故选B。【2题详析】据图可知,该区域湿地的面积变化与农田、建设用地的面积变化呈负相关,说明当地湿地面积减少主要因为开垦耕地及建设用地占用,因此当地实现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必须因地制宜,积极进行退耕还湿,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A正确;大力减少人工湿地成本高,而且其生态功能较弱,B错误;不适合大幅减少建设用地,C错误;该地湿地减少的原因不是因为高耗水工业的发展,D错误。故选A。读下图,完成下题。3.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保护农田4.若图中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下列叙述较为符合图中河流特征的是()A.源远流长 B.冬季流量大,夏季流量小C.水能资源丰 D.冬季结冰期长5.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①河流流量变化增大②河道淤浅③水患加剧④结冰期延长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3.C4.C5.C〖解析〗【3题详析】题目强调"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图中没有显示森林净化空气的作用,A错误;森林附近没有显示沙漠或者沙地及农田等信息,所以不可能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B、D错误;该森林位于河流沿岸,坡度较陡,而且表土层深厚,箭头指向水分下渗量较大,所以应该表示森林保持水土的功能,C正确。故选C。【4题详析】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落差大,再加上降水丰富,因而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河流短小,A错误;日本夏季风的影响较大,降水较多,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B错误。日本北部河流结冰期短,D错误。故选C。【5题详析】若图中森林被破坏,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将会降低甚至丧失,因此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河流流量变化增大;水土流失严重,表土层流失进入河流,导致河水含沙量增加,中下游地区河道淤积,水面升高,洪水期水患加剧,①②③正确;结冰期与冬季最冷月气温有关,与森林是否被破坏无关,④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 B.过度开垦C.开采矿产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7.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 B.实施人工降雨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发展立体农业〖答案〗6.B7.A〖解析〗【6题详析】据图可知:图示体现了随着人口增长,为了发展经济,获取更多的粮食和经济利益,人类过度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荒漠化面积扩大,B正确。故选B。【7题详析】荒漠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的破坏,故治理荒漠化主要采取的措施也从恢复植被入手,A正确;人工增雨需要适宜的条件,如大气中要有较多的水汽,而西北地区距海远,水汽少,不适宜人工增雨,B错;西北地区降水少,不适宜发展粮食生产,适宜发展畜牧业,C错;南方低山丘陵区适宜发展立体农业,D错,A正确。故选A。稀土矿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2019年中国稀土开采量约为13.2万吨,约为全球稀土开采总量的62.86%。我国存在盲目开采稀土矿、大量出口稀土初级产品的问题,且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水平较低,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完成下面小题。8.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①破坏土地资源,环境污染严重②技术水平低下,开采量低③以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④过量开采,运输压力大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9.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有效措施是()①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②实施开采总量控制,严格执行环保标准③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禁止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8.A9.C〖解析〗【8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盲目开采稀土矿和大量出口稀土初级产品的问题,盲目开采稀土矿会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出口稀土初级产品,价格低、利润少,①③正确。我国的稀土开采量较大,②错误。运输压力大不是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④错误。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9题详析】第三产业发展与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关系不大,①错误;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应实施开采总量控制,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保护生态,②正确;在资源利用过程中,要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初级产品出口,③正确;禁止开发利用,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符合现实需求,④错误。AB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目前,我国进口油品的80%左右要经过马六甲海峡。2010年9月,中俄原油管道竣工,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开工建设,加之西北中哈原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海上油气进口线路,我国油气进口通道格局初步形成。“马六甲困局”,这样一个描述中国原油进口高度依赖海上通道的词汇将成为历史,石油运输渠道的多元化,将有力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据此完成下题。10.中俄、中缅、中哈原油管道运输中,采用的运输方式的特点是()A.投资大,但运营成本低,全天候 B.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C.方便,投资小,见效快 D.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运输速度最快11.下列选项中不是我国积极开拓油气进口通道的原因的是()A.缓解我国油气供应不足的状况 B.保证能源安全和开拓能源来源C.降低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口石油资源的风险 D.为了降低油价〖答案〗10.A11.D〖解析〗【10题详析】中俄、中缅、中哈原油管道运输中,采用的运输方式为管道运输,投资大,但运营成本低,全天候,A对;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的是海运,B错;管道运输投资大,C错;运输速度最快的是航空,D错。故选A。【11题详析】我国石油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进口石油可缓解我国油气供应不足的状况,A正确,不符题意。多条石油通道可保证能源安全和开拓能源来源,B正确,不符题意。降低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口石油资源的风险,C正确,不符题意。积极开拓油气进口通道,破解“马六甲”困局,降低油价不是我国积极开拓油气进口通道的原因,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从宋朝的“江浙熟,天下足”,到明朝中后期的“湖广熟,天下足”,以及此前的“中原熟,天下足”,到如今已经演变成“东北熟,天下足”。北方粮食产量的提高,让“南粮北调”成为历史,代之以“北粮南运”。但2023年5月,连续的阴雨让河南等地即将收获的小麦出现发芽和霉烂等现象,气候异常导致的恶劣天气依然威胁着粮食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导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显著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区域位置显著变化 B.经济格局发生变动C.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D.灌溉技术大幅改进13.与宋、明时期“南粮北调”相比,制约现代“北粮南运”的主导因素是()A.粮食产量 B.市场需求 C.储存难度 D.运输成本14.2023年河南等地小麦出现发芽和霉烂现象可能会造成()A.麦芽糖的价格下降 B.优质面粉价格上涨C.农业结构大幅调整 D.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答案〗12.B13.D14.B〖解析〗【12题详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格局发生变动,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化速度快,城市化建设导致部分耕地被占用,城市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使得南方耕地的非粮作物比重增大,而大规模粮食生产转向北方地区,最终使得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变化,B正确。区域地理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A错。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灌溉技术改进等不是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CD错。故选B。【13题详析】结合材料可知,宋、明时期粮食产地主要在江浙、湖广一带,当时的粮食消费地主要在华北地区,运输距离相对现代较短,且主要通过运河运输,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而现今粮食产地主要在东北一带,南方粮食消费地可拓展至两广地区,运输距离变长,运输成本变高,所以与宋、明时期“南粮北调”相比,制约现代“北粮南运”的主导因素是运输成本,D正确。现今粮食产量大,市场需求大,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储存难度降低,粮食产量、市场需求以及储存难度等均不是制约现代“北粮南运”的主导因素,ABC错。故选D。【14题详析】麦芽糖的原料为小麦,河南等地小麦出现发芽和霉烂,原料供应可能不足,麦芽糖的价格可能上升,同理,优质面粉价格上涨,B正确,A错。该年的气象灾害导致小麦产量降低,不会导致农业结构大幅调整,短时间内也不会导致农业科技水平提高,CD错。故选B。材料一近年来,一些采矿人员无视《矿产资源法》,纷纷涌入国家规划的矿区,把完整的大矿区、大矿带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小矿,乱采滥挖,使矿体从地表到深处,都被搞得支离破碎。材料二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丰富。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地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导致泥石流危害严重。地面被冲刷成的沟谷多达上百条,使30%以上乡镇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材料三我国有许多种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矿床,但采矿时往往只采一种,抛弃其他有用成分,如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5.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B.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C.地质条件复杂,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D.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增加了运输的负担16.我们必须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做到()A.进口矿产,减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B.集中开采富矿,关闭贫矿C.大力开采海洋矿产资源,禁止开发陆地矿产资源D.制止破坏矿产资源的恶劣行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答案〗15.B16.D〖解析〗【15题详析】据材料分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乱采滥挖,毁林开矿、破坏环境,导致泥石流危害严重,采铅锌矿时,就把与之共生的硫铁矿(化工原料)抛弃,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B正确。进口矿产,后续资源不足不属于我国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A错误。我国地质条件复杂,仅仅是部分矿产的开采较为困难,但我国技术发达,这不是主要困难,C错误。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这是普遍规律,不是主要困难,D错误。故选B。【16题详析】必须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做到制止破坏矿产资源的恶劣行为,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D正确。进口矿产、减少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量会增加成本,A错误。集中开采富矿、关闭贫矿会造成资源浪费,B错误。禁止开发陆地矿产资源不切实际,海洋资源目前开采规模较小,C错误。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资源宝库,2018年9月1日~11月4日,江西省平均降水量为651mm,较常年同期偏少60%,期间平均气温为22.4℃,较常年同期偏高0.7℃。气候变化给鄱阳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近十年来,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问题,近年来长江上游大型水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显著改变了天然径流的时空分布,给中下游防洪形势带来新变化。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保住鄱阳湖“一湖清水”,江西省政府提出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1)说明鄱阳湖水位超低可能对湿地的服务功能产生哪些不利影响。(2)列举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产生哪些有利影响。〖答案〗(1)湿地面积萎缩,水资源减少,供给服务功能降低;调节气候作用减弱,增强旱涝灾害影响;湖区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难以维持;水体自净能力下降,造成水污染加剧。(2)为沿湖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资源,可发展航运、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可发展旅游业。〖解析〗【小问1详析】湖泊湿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鄱阳湖水位超低使相应的湖泊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甚至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所以该题可以围绕湿地生态环境效益减弱甚至丧失进行分析。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调节径流、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鄱阳湖水位超低,会导致湿地萎缩,调节气候功能减弱,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小问2详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区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参考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来分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区产生的经济效益。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可以蓄水,从而为沿湖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资源,兴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可以是水位变得相对平稳,从而发展航运,可以利用水库进行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也可发展旅游业。18.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在我国A、B、C三大林区中,最大的天然林区和人工林区分别是什么?(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和E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什么?(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4)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会对长江径流量和水质起到什么作用?〖答案〗(1)最大的天然林区为A(东北林区),人工林区为C(东南林区)。(2)D:三北防护林。作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3)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②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③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4)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水质变好。〖解析〗【小问1详析】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A)、西南林区(B)和东南林区(C),其中东北林区为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南林区为人工林区。【小问2详析】我国的生态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所在的地区不同,其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D是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小问3详析】A地区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的原因是因为人为砍伐,并且没有注意采育结合,因此保护森林应该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并且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增加森林的面积;对森林资源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小问4详析】对径流量的作用:植树造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使长江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植树造林还可以改善水质,净化水源,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因此水土流失减少,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水质变好。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我国国务院于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明确阐述了我国“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一贯立场。这意味着,我国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的基础之上,需要不断增加粮食总产量,以满足人口和消费水平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费需求。扩大耕地数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两个基本途径。下图示意1949~2020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单产与总产量的变化。(1)描述1980~2020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趋势。(2)说明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呈现图示变化趋势的原因。(3)说明现阶段我国提高粮食单产可采取的主要手段。〖答案〗(1)1980~2020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变化较小,呈减小趋势。(或1980~2000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减小,近几年,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增加。)(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受经济收益影响,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花卉、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部分生态脆弱区退耕还林、还牧、还湿,使耕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任答2点)国家的种粮补贴政策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等。(3)扩大农田灌溉面积,能够改善耕地的水热条件,提高耕地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