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刍议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刍议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刍议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刍议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方法刍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小说等不同题材的文章,对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其思维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与写作技巧的深入指导,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在写作活动中提升阅读能力,这对学生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一)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现今,部分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保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追求课程进度,多以填鸭式教学法向学生灌输知识。小学生天生活泼爱动,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二)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现状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更重视语文成绩,缺乏对学生写作的有效指导。通常情况下,教师会给学生分享一些比较优质的文章,或写得比较好的语句和词汇,缺乏对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写作课上,教师通常是给学生布置一个写作题目,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此时,学生只能在现有的素材或教师之前的分享中构思写作内容,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创造,以至于出现流水账式的写作内容。整体上缺乏构思和写作技巧,对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与写作的学习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三)缺乏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石,只有足够的阅读积累,才能为写作打好基础,其中阅读文章的类型、基本概念、修辞手法的使用等学习都对写作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是把阅读和写作分开进行教学的,没能把阅读和写作有效地融合起来,这就使得学生在写作时,不能高效地使用从阅读中累积的素材。同时,在阅读教学时,有的教师没能指引学生主动地进行阅读,使得学生的阅读水平较低,也没能使其养成主动记录素材的良好习惯[1]。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解决方案(一)加强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如果教师在授课中仅是枯燥乏味地运用语言进行讲述,学生极易出现抵触的心理。但同时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极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情景式教学法来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氛围,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课程开始前给同学们播放关于地震的图片或者视频,或者还可以播放《唐山大地震》等电影来让学生感受一下在灾难来临时人们既恐慌又无助的心理。通过借助这种情景的烘托,再让学生一起体会《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父亲的表现,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爱的伟大,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要培养感恩父母、尊敬父母的优良传统美德。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其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小学生因阅读量普遍不足,积累的素材相对较少,以至于写作的整体质量相对偏低。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就要引导学生使其写作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首先,学生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素材和词汇的累积,这样写作时才会有充足的素材可用。其次,学生的思维逻辑不健全也是写作质量低的原因之一,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离不开缜密的思维。而大部分小学生都不具备这些,教师也缺乏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意识,以至于学生的整体写作质量都相对偏低。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或者课后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知识来源于生活,而语文就是生活实践,脱离了生活,就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小学生对于写作感到头疼,就是因为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对于教师给出的题目感觉无从下笔,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怎样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书写生活,并从生活的点滴中收集相关素材[2]。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猫》一文,作者通过在生活中对猫的细微观察,把猫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中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小猫的喜爱。通过对猫古怪、调皮、可爱、贪玩、尽职等多种性格的描述,透露出对猫满眼的喜爱,对它犹如儿女般看待。由于老舍先生善于观察、乐于思索,所以能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说明了,只要善于观察生活当中的美好细节,哪怕再平凡的小事物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进而解决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三)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1.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深入挖掘来积累写作技巧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最主要的学习工具,其中的教学内容都极具代表性,同时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最优质的参考学习模板。绝大多数的教材文章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文精神,可以为学生开阔眼界,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积累语言素材。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对课文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多加体会。随着新课改的落实,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出来。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教材中阅读与写作融合的有效作用,以至于对相当多的教学内容都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浪费了很多教学资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发掘课本的内容,使学生在课上可以有更多的收获。其次,教师在从事阅读教学时,也要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记忆》时,文章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写出了作者对“父亲”李大钊的敬佩与怀念。文中写到“父亲”李大钊被捕时,作者的惊慌、害怕,敌人的凶狠、残暴以及李大钊的沉着、镇定,使同学们可以领悟到革命者从容不迫的英雄气概。通过文中的描述抒发出了作者强烈的感情,把作者的写作目的清晰地表达出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深刻寓意,学习教材里人物的描写手法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前期的模仿和练习来熟练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为今后阅读与写作的熟练应用奠定基础,这更有助于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2.进行多样化阅读,累积写作素材小学语文的教材相对传统的教材来说,内容虽然已经越来越丰富了,但伴随着教学目标的不断提高,单一的教材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多元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来丰富学生的阅读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引进除了教材之外的相关课外读物,用来辅助学生的学习,同时,还应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3]。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就包含许多节选的课外名著,如《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教材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写笔录、写读书笔记等,随手将一些优美的词语、段落记录下来,通过课外阅读的积累来提升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教学打好基础。3.构建阅读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语文阅读教学不但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写作结构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的掌握,更需要对文章作者所要阐述的思想、表达的情感有深入的理解和体会,用心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因此,为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创建情景法来进行阅读教学,组织学生一起参与到情景故事的学习中,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进而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文中的写作手法与修辞方法,并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谈谈收获和认识,进而使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不同文章作者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为今后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式教学,让两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寒号鸟和喜鹊,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的方式进行阅读学习,这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再结合文章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寒号鸟最后被冻死,而喜鹊可以住在温暖的窝里度过寒冷的冬天呢?”让学生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这有利于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得过且过、好逸恶劳地过日子,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只有不断地努力,勤劳能干的人才会越来越幸福。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文章中哪些是描写冬季的句子,如寒风呼呼地刮着,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进而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描写关于冬天的词语和相应比喻句的学习,为后续的写作积累素材和经验。4.抓住贴近生活的阅读文章,累积写作素材知识、文字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怎样把写作和阅读与身边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是语文教师应该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实践与知识进行结合,通过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四季之美》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讲一讲你最喜欢一年四季中的哪个季节?通过课前讨论,教师再引入接下来的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对作者描述的关于不同季节美景的理解,如“春天最美是黎明。鱼肚色、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其中作者对黎明颜色变化的描写。“夏天最美是夜晚。漆黑的暗夜里两只萤火虫翩翩飞舞”,作者对萤火虫的动态美的描写。“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乌鸦归巢、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风声、虫鸣”作者对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描写。“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作者对清晨不同雪景的描写。教师通过对文章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作者眼中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与教师的阅读讲解,来积极讨论每个季节中都有什么不同的景物特点,给大家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通过生活化的引导,再结合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梳理景物描写思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巧妙的文字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