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真题:元朝的统治(学生用卷)_第1页
2023中考真题:元朝的统治(学生用卷)_第2页
2023中考真题:元朝的统治(学生用卷)_第3页
2023中考真题:元朝的统治(学生用卷)_第4页
2023中考真题:元朝的统治(学生用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2023年中考题分解】一、选择题1.(2023·黑龙江大庆·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这一王朝是()A.夏朝B.西周C.元朝D.明朝2.(2023·辽宁阜新·6)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度D.行省制度3.(2023·江苏宿迁·4)地方政区的设置标定行政疆域的划分,将自然、人文及历史传承熔铸其中,塑造着每个中国人的心灵故乡。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宣政院B.澎湖巡检司C.驻藏大臣D.台湾府4.(2023·江苏泰州·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澎湖巡检司的朝代是()A.西汉B.唐朝C.元朝D.清朝5.(2023·安徽·3)图1为某朝代的都城平面示意图。该朝代是()图1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2023·山东聊城·7)“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一现象出现在()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7.(2023·山东济南·7)元朝建立后,在吐蕃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行使行政管理权,由中央机构直接统辖。这一“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B.宣政院C.枢密院D.御史台8.(2023·湖南郴州·4)中国古代某一王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管理这样广袤的疆土,该王朝创立了()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9.(2023·湖南岳阳·5)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下图所示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10.(2023·四川自贡·3)据陈元靓《事林广记》记载,某朝“万里车书新一统”,开创了中央王朝与蒙古、中亚、西藏等地区关系的新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材料描述的王朝是()A.唐朝B.北宋C.元朝D.清朝11.(2023·四川眉山·4)课堂上老师复习中国古代历史展示了以下一张知识图表。该表体现了()复习单元主要内容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A.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传播B.中华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发展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12.(2023·四川遂宁·2)李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如图四幅图片提炼主题,其答案最恰当的应该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塑鲜卑族改用汉姓唐代胡汉乐舞交织壁画回族的形成A.君权的强化B.经济的活跃C.文学的繁荣D.民族的交融13.(2023·贵州黔南州·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A.汉朝B.隋朝C.元朝D.清朝14.(2023·江苏扬州·22)元朝时,一位意大利人曾在扬州担任官职3年。后来,他回忆起扬州时说:“城甚广大,所属二十四城,皆良城也。”他是()A.忽必烈B.马可·波罗C.高朗亭D.盛白沙15.(2023·黑龙江哈尔滨·8)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君主专制建立与强化C.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D.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16.(2023·湖南长沙·4)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辽宋澶渊之盟、元朝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A.政治互鉴B.中外交流C.政权并立D.民族交融17.(2023·四川内江·4)10—13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对峙,中华大地逐渐走向大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蒙古灭西夏和金朝②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③宋太祖和其后继者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A.①②④③B.③④①②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18.(2023·贵州贵阳·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A.汉朝B.隋朝C.元朝D.清朝19.(2023·甘肃兰州·7)《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认为:“元代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体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元代利于解决这一“缺陷”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设“三司”20.(2023·湖南常德·5)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元朝时期,各族之间的通婚很普遍。这些现象反映了()A.文化昌盛B.中央集权加强C.江南地区开发D.民族交融发展21.(2023·湖北黄冈孝感咸宁·4)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22.(2023·河南·7)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A.保护自然环境B.方便信息传递C.加强中央集权D.开发江南地区23.(2023·黑龙江绥化·6)元朝时,管辖西藏的机构是()A.市舶司B.宣政院C.南书房D.军机处24.(2023·重庆(A卷)·4)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和西域语言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车站的“站”就是蒙古语jam(驿传)的译音,“站”字汉语本义是“立着”“停下”,而元代汉蒙语并用合成“驿站”一词,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义。这说明()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B.交通发展强化了统治C.元代重视文化建设D.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25.(2023·天津·7)秦朝修筑驰道、汉朝发行五铢钱、元朝设立宣政院、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客观上的共同意义在于()A.维护国家统一B.削弱地方权力C.抵御外来入侵D.加强君主专制26.(2023·江苏连云港·10)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认识或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B.清朝前期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来管理西藏事务C.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D.元明清时期经略边疆的举措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27.(2023·江苏连云港·5)学者李治安评价道:“它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他评价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节度使D.行省制28.(2023·四川达州·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图图示中空白处应是()A.科举制B.八股取士制C.军机处D.行省制度二、非选择题29.(2023·四川甘孜藏族·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表3台湾大事记(部分)时期史实1281年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朝设置台湾行省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来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不存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8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均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据张海鹏、陶文钊主编《台湾史稿》、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表3,指出我国古代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名称。(1分)(2)运用表3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分)30.(2023·贵州铜仁·13)【文化传承】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____________学派重视道德教化,之后长期成为我国正统思想,影响深远。【制度创新】元朝疆域辽阔,为了便于地方管理,推行____________制度,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沿用至今。【艺术成就】九年级(3)班小明同学研究中国电影史时,发现民国二十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问世,为了便于研究,时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____________年。【多元文明】世界早期文明呈现多元特点,希腊文明以其独具特色城邦文明闻名于世,并在____________城邦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主政治。【民族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印度“圣雄”____________领导人民多次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推动世界反殖民运动逐渐走向高潮。31.(2023·;山东烟台·27)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旋律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一后,在秦政权的内部和外部都普遍而客观地存在着潜在的分裂因素,主要是传统的分封思想和地域文化区别。——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政权消除“分裂因素”的主要措施。材料二元代行省制度的建立,不仅从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变革和政治体制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行省制度的确立,无疑将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到了边远地区,加强了中央和地方、中原和边疆的联系。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加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增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摘编自段红云《略论元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发展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度的意义。材料三图一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二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3)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提示:此类试题应从三个方面组织答案,一是“为什么”,即原因;二是“是什么”,即名称、内容等:三是“怎么样”,即评价。)32.(2023·湖南邵阳·25)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1,443,497,378人。人口增加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科学进步的综合体现。(18分)材料西汉末(公元2年)全国人口约6000万,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开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朝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到3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而小农经济是人口高增长的温床,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又是崇尚多生多育。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在分析西欧的人口变化时认为,造成人口损失的因素是灾荒和传染病,他并没有提到战争。西欧人口下降出现在两个时段(见图):第一次是公元200~600年,第二次是公元1300~1400年,此后人口变化又开始呈现为上行曲线。——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等(1)图中四处都是我国古代人口大幅度下降时期。用直线将下列英文字母与对应的历史事件连接起来。A秦灭六国B安史之乱C三国争霸D元灭南宋(2)读图,从公元元年到1700年,中国与西欧人口变化曲线有何不同?(3)分析从公元元年到1700年中国人口数量整体处于增长状态并且长期高于西欧地区的主要因素。(4)当前,党和政府正大力倡导“以人口高质量的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请就提高人口质量或素质问题谈谈你的看法。33.(2023·湖南岳阳·21)岳阳市某校九年级教师在进行台湾问题专题复习时,编制了一份大事年表。请阅读年表,回答问题。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1945年台湾光复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1979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2022年《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的统一事业》白皮书发布(1)综合“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今台湾地区”“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光复”三件大事,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侵略者是谁?(2)写出上述年表中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并说说“台湾光复”的原因。(3)大事年表中哪一事件是当前台湾问题的由来?由此可知,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什么?(4)近年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公然违背自己的承诺。根据大事年表指出美国的承诺是什么?(5)面对当前风高浪急的台海局势,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34.(2023·江苏苏州·26)中国古代史上历代政权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材料一辽、夏、金、元在边疆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而元朝不仅版图辽阔,对边疆的控制也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强化。对东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材料二清朝前期,统治者经略边疆,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愈益紧密。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以上均摘编自袁行需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元朝“因地制宜”的边疆管理措施。(2分)(2)据材料二,简述清朝前期经略边疆对国家版图的意义。(2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2分)35.(2023·江苏扬州·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和前代比较,元代政治制度中有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1)中央机构发展为省、台、院三足鼎立;(2)中央设置宣政院等机构处理民族和宗教事务;等等。元朝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多民族家的一次尝试,大都为后代所承袭。——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政治体制及礼法制度的建设和改造,极大提升了明代国家对社会的治理功能。虽然发生种种“矫枉过正”,并且造成了诸多不良后果,却在总体上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需要。——摘编自方志远《明前期国家治理中的民生关怀》(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在中央设置的政治管理机构。(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明时期政治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36.(2023·湖南株洲·2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图1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图2莫高窟中唐时期壁画《反弹琵琶乐舞图》(摹本)材料二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史》材料三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清朝通过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以及盟旗制度、册封制度、驻藏大臣等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增强了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进一步夯实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政治基础。——人民出版社《民族大团结》(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根据两幅图片分析唐朝民族交往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元朝得到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识。37.(2023·黑龙江牡丹江·28)国家统一是古今中外历史发展的主流。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图一元朝形势图(1330年)图二清朝疆域图(1820年)材料二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摘自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材料三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摘自林肯演讲《裂开的房子》(1)材料一中哪幅图片对应的朝代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1分)(2)材料一中,图一A处在元朝由哪一机构直接统辖?清朝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图二B.C两处分别设置什么机构?(3分)(3)材料二体现了邓小平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得以成功实践?(举出一例即可)(2分)(4)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首要目标是什么?为扭转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林肯发表了哪部宣言?(2分)(5)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此做些什么?(1分)38.(2023·湖南常德·25)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大一统”的主要内容。(4分)你认为古代“大一统”有哪些积极作用?(4分)材料二宋代元代政治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占百分之九十一。——摘自《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元朝疆城图(局部)民族关系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在政治、民族关系方面的特点(或举措)。(4分)材料三台湾的居民大都来自闽、粤两省。随着移民的大量入台,清朝前期,台湾逐步走向与大陆相似的“文治社会”。随着台湾各地的开发,书院设置逐渐增加,乾隆至道光年间,共新设26所书院。台湾书院的祭祀、学规、讲学内容等都和福建相似。——摘编自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台湾书院发展的原因。(3分)39.(2023·黑龙江龙东·26)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充满了艰辛。今天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局面来之不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材料一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卷七《高祖纪》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贞观政要》材料三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单独的行政区,并设置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有效的管理。材料四康熙时三次率军亲征,打败噶尔丹的叛乱,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乾隆时,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材料五中国目前已经建立了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此外,中国还建立了1000多个民族乡。——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的诏令体现了哪次改革?此次改革有什么意义?(2分)(2)材料二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所说?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为有效管辖西藏,元朝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1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1分)(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制度?(1分)40.(2023·黑龙江龙东·25)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材料一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中国古代史》夏曾佑材料二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分镇藩服……唐以前以郡领县而已,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材料三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慧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道:“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材料四古希腊文明与其他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