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评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评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评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评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评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过滤食盐水 B.CO2的验满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液体的加热2、下列实验目的所对应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B区分O2和CO2伸入燃着的木条C除去CO2中的少量CO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证明分子间有间隔50mL水和50mL酒精在100mL量筒内混合A.A B.B C.C D.D3、夏季,在车窗紧闭的汽车内打开空调休息,有气体中毒的风险,该气体可能是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4、碳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元素未参与该循环过程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C.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D.动植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CO25、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石墨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干电池电极B.氨气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氮肥C.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作电光源D.固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于人工降雨6、2016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C.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的腐烂变质与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均为氧化反应B.进入菜窖前应先检验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中毒C.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多,软水泡沫少D.石油的分馏得到多种化工产品,是利用各物质的熔点不同8、下列相关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一氧化碟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差异碳原子的结构不同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冰水共存物只有水分子D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A.A B.B C.C D.D9、下列关于CO2和CO的说法正确的是A.CO2和CO都会使人中毒B.CO2在加热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C.CO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构成不同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把烧黑的铜丝加热迅速伸进中,黑色固体变红色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逐渐变红色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下列: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水、⑥乙醇、⑦甲烷、⑦高锰酸钾都是常见的物质.(1)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填序号,填完全才能得分);颜色为紫黑色的是___.(2)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煤气”指的是___(填序号);(3)干冰是固体的___(填序号),可用于人工降雨;(4)机动车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___(填序号).(5)写出上述物质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2、据图回答:(1)该图片反映出什么环境问题:___________。(2)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______(填数字符号)组合,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收集装置不能采用另外两个装置的原因是______。4、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举行。(1)冬奥场馆提供的直饮水经过二氧化氯消毒处理,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直饮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很低,属于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2)冬奥会将加强防疫。运动员所戴的口罩能对空气中的尘粒、病毒等进行___________和吸附;场馆也将用低温消毒剂C9H16CI2N4进行消毒,该物质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3)冬奥会速滑馆的冰面拟用目前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作。固态二氧化碳能用于制冷的原因是___________;水变成冰时,从微观角度看,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5、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水是由_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化合物。(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将Cl2通入NaClO2溶液中可制得ClO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X+2ClO2,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3)区分软水和硬水通常加入___________来检测。加入___________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4)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二者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1、实验室用10g含碳酸钙50%的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求:(1)10g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_____________g。(2)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装入大试管加热至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1.2g,则(1)生成氧气多少克?(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有多少克?3、某同学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25g洗净、粉碎后的鸡蛋壳样品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问:(1)加入100g稀盐酸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反应?_________;(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1、我们已经学习的几种常见气体在生产生活中和实验研究中都有很多应用。I、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用字母填写)。(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b______。(2)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生装置可用______(填字母,下同)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______装置;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3)如果采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制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___反应。(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可用图中______装置,检验二氧化碳通常用______(填试剂名称),该试剂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5)已知氨气(NH3)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用加热硫酸铵与氢氧化钙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II、某研究小组利用氨水做了以下实验。探究一:研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同学们进行图1所示实验时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2)。(实验操作)步骤一: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步骤二:向A、E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有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图1实验中能观察到湿润的酚酞试纸变______色。(2)改进后的实验中使用了F试管,作用是______。(3)步骤二中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B、D试管中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D试管,由此可得出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是______。探究二:研究分子质量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查阅资料)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②氨气分子的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实验操作)如图3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f、e三个标记。实验开始时打开弹簧夹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而且d处白烟最浓厚。(分析讨论)(4)d处白烟最浓厚,说明分子质量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是______。2、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图乙)。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查阅资料)若木炭与CuO的反应进行得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铜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做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__________。(实验探究)(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_____,此时停止加热。(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验证:步骤现象结论a.取2.88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中,滴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液变为蓝色。猜想_____错误。b.滤出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2.08g猜想_____正确。(反思与评价)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写一条即可)。(拓展与应用)由上述探究可知,反应生成了Cu2O。请写出木炭与CuO反应生成固体中只有Cu2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根据上述探究(3)的实验结果可知,2.88g红色固体中Cu2O的质量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过滤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使用玻璃棒引流,漏洞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故A实验操作正确;B、CO2的验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故B实验操作不正确;C、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一端浸没在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后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实验操作正确;D、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外焰,且试管口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D实验操作正确。故选B。2、C【详解】A、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正确;B、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伸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二氧化碳,正确;C、一氧化碳和石灰水不反应,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想保留的物质反应了,错误;D、50mL水和50mL酒精在100mL量筒内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故选C。3、C【详解】燃油不完全燃烧生成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均无毒;故选C。4、A【详解】A、动物的呼吸会消耗氧气排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含氧元素;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会消耗氧气,所以氧元素参与了循环,选项A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选项B正确;C、化石燃料中均含碳元素,燃烧均生成二氧化碳,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选项C正确;D、动植物的遗体中含糖类和蛋白质等,所以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选项D正确。故选:A。5、C【详解】A、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电极,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B、氨气中含有氮元素,所以可用于制造氮肥,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用作电光源,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6、A【详解】A.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选项说法错误。B.因为碳单质具有还原性,所以在在一定条件下碳单质可还原氧化铜,选项说法正确。C.碳单质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选项说法正确。D.碳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7、A【详解】A.食物的腐烂变质与动植物的新陈代谢均与氧气发生反应,故均为氧化反应,正确;B.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进入菜窖前应先检验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查看是否超标,错误;C.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错误;D.石油的分馏得到多种化工产品,是利用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不是熔点,错误;故选A。【点睛】8、B【详解】A、一氧化碟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A选项叙述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选项叙述错误;C、冰和水含有相同分子,即水分子,所以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故C选项叙述正确;D、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D选项叙述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综合化学知识,难度不大。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9、D【详解】A、二氧化碳会使人窒息,但是无毒,错误;B、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加热不能还原氧化铜,错误;C、一氧化碳和水不反应,不能生成酸性物质使石蕊变红,错误;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构成不同,正确。故选D。10、A【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B、把烧黑的铜丝加热迅速伸进H2中,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故黑色固体变红色,正确;C、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色,溶液由紫色逐渐变红色,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1、(1)①③④⑤⑦(2)④(3)③(4)⑥(5)【解析】(1)①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属于混合物;②氧气是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③二氧化碳是由碳、氧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④一氧化碳是由碳、氧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⑤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⑥乙醇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⑦甲烷是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⑦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是由钾、锰、氧3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④⑤;颜色为紫黑色的是⑦。(2)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故填:④。(3)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故填:③。(4)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应该不能含有酒精,酒精会麻痹小脑,失去平衡,而酒精又可称为乙醇,故填:⑥。(5)上述物质中,加热高锰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三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故填:。2、(1)温室效应或全球气候变暖(2)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分析】(1)由图示可知,该图片反映出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或全球气候变暖,故填:温室效应或全球气候变暖;(2)防止温室效应合理化的建议有很多,例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等。故①填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填植树造林。【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及及防范措施。3、②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详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选用碳酸钙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应选用装置②作制取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装置④和⑤不能作收集装置,即选装置③作收集装置。4、(1)ClO2软水(2)过滤2:7(3)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分子之间的间隔【分析】(1)根据“先读后写”,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直饮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很低,属于软水;(2)运动员所戴的口罩能对空气中的尘粒、病毒等进行过滤和吸附;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6:(14×4)=2:7;(3)固态二氧化碳能用于制冷的原因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水变成冰时,从微观角度看,发生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的大小不变。5、(1)分子(2)NaCl(3)肥皂水活性炭(4)氢元素、氧元素1:8【解析】(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填:分子。(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化学反应的两种反应物中含有氯、钠、氧原子数分别为4、2、4,生成物ClO2中含有的氯和氧的原子数分别为2和4,故X中含有的氯和钠的原子数均为2,又知其系数为2,故其化学式为NaCl。(3)肥皂水和硬水中的钙、镁离子能生成沉淀,故分别向软水和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若泡沫丰富则为软水,若浮渣较多,泡沫很少,则为硬水。活性炭内部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均不变,水通电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故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故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也为1:8。三、计算题1、(1)5(2)解:设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答: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解析】(1)10g石灰石样品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10g×50%=5g。(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比一定,已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5g,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理论上可制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具体过程见答案。2、(1)4.8g(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x=12.25g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分析】(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11.2g=4.8g;(2)见答案。3、(1)完全反应(2)设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由图中数据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25g-115.1g=9.9g22.5g÷25g×100%=90%答: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分析】(1)当加入100g稀盐酸后,继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加入100g稀盐酸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2)见答案。四、实验探究1、长颈漏斗锥形瓶AE分解B澄清石灰水A红对照实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相同条件下,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慢、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详解】I、(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锥形瓶。(2)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用A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用E装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3)过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