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学案_第1页
2018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学案_第2页
2018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学案_第3页
2018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学案_第4页
2018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1、把握散文根本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

2、熟悉标准的答题模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阅读方法,命题类型,答题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20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考情解读、散文的根本知识

教学步骤:

一、考情解读

《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层级B,〃感受重要语

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Do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

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散文的语言有鲜明

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

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阅

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

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它是作者塑造

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展考察:一

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题型主要包括分析构造思路,内容要点概括,理解词义、句意,

鉴赏形象、技巧,探究。

二、回忆高中阶段读过的重要散文篇目

《必修一》:《十八岁和其他》杨子、《我的四季》张洁、《想北平》老舍、《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必修二》:《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假设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美海伦凯勒、《荷塘月色》朱自清、《听听那冷雨》(节选)余光中

《必修三》:《祖国山川颂》黄药眠、《长江三峡》刘白羽、《老王》杨绛

《必修五》:《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

三、散文的根本知识

1、散文根本特征:

(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1富有抒情性,形散而神不散);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

(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

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展具体描绘和表达(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侧重于从表达人物和事件的开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和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鲁

迅的《五猖会》

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

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

交代得清清楚楚。对景物加以生动得描绘,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①交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衬托人物思想感情④铺垫情节⑤更好地表现

主题如老舍的《想北平》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⑶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抒情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特点。它或者直

抒胸臆,或者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常常运用象征和对比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如陆蠡的《囚绿记》、周国平的《面对苦难》。

3、散文的特点

散文的主要■点是“形散神不散〃。散文不像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

很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主要表现在:

1、时间跨度大。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

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2、空间转换广。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

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假设何听雨,自己童年假设何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假设何听雨...

3、事件牵涉多。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

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

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4、表达方式活。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

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不散”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构造紧凑,层次清楚,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散神不散〃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不知所云,不

得要领。这样硬着头皮去答题,结果自然是答不到要点上去,多为无效答案。“形散神不散"的特征

更是命题人设题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考生只有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

能理解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四、真题体验阅读张笑天《上善假设水》,完成题目(学生用书P191页)

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参考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说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思考。

2.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因为都江堰的建造:①理念正确:顺应自然,符合生态,造福百姓;②方法科学:“低作

堰、深淘滩〃“分四六、平涝旱〃;③成效长久:至今仍在发挥灌溉、防洪的作用;④表达了“上善

假设水”的哲学思想。

3.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6分)

参考答案:采用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托物言志:借都江堰表达对传统文化精华的追怀。借古喻

今: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虚实结合:借都江堰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4.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假设水"的哪几层深意。(6分)

参考答案: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

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江苏高考散文文本阅读题特点:

1.选材范围

⑴选文多数是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特别注重那些紧扣时代脉搏,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

民族特色和厚重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着淳朴人性的散文作品。

⑵选文内容,丰富多彩,但有所侧重。多数作品涉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表达了现代人对

传统优秀文化的眷念,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化、乡村文化对现代人类的拯救

问题。

2.考察特点

⑴命题稳中有变。“稳〃是指阅读题的考察内容、根本套路、设题模式根本稳定。题量保持在4

个题,分值20分,以主观题形式考察;“变”是指探究方向每年都有所变化。纵观这些年的高考散文

文本的考试的能力点以理解和分析、概括文章中心和归纳内容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分析和探究

或者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重。其中理解语句含意、概括文意、鉴赏技巧和探究评价为重中之

重。这些考点涉及的能力层次高,虽然不是备考的盲点,却是考生的弱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⑵命题坚持“主题辐射”原则。所谓主题辐射原则就是散文阅读的命题,不管是有关内容,还是有

关构造,还是有关表达技巧,都从文章主旨的角度出发,也就是说,所设置的问题都与文章的主旨有

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预习“假设何读懂散文〃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读懂散文(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散文阅读模板)

教学步骤:

一、假设何读懂散文

通过对几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选文的分析,根据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写景状物类

散文、议论说理类散文、文化游记类散文、写人记事类散文四类。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相对一致的写作

思路,把握每类散文的写作特点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使答题时指向性明确,

思路清晰,一语中的。

二、散文阅读模板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模板

体裁特点

写景状砺类散文的主要特点:

1.既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也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

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

2.既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也描写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3.既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扩大想象空间,也运用比喻、比照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4情景关系富于变化。

⑴以景君连情思:如“景物依旧,但时光流逝、人事已非,自然能生出伤感怀旧的情感"。

⑵以景渲染气氛:精心描绘经过选择的景致,就能营造出某种气氛,即使不直抒胸臆,情感依然能

够传达出来。

⑶因景的变化而生的情思:景物本身会有变化,而使人产生欢愉或悲愁等种种不同的情思。

⑷寓情于景:利用想象、联想,作者将主观的情感直接寄托在景物之中,所描摹的景物都充满作者

当时的情感。

⑸取代表端的景以凸显情:作者描写的景本身已具备明显的象征意义,如月的阴晴圆缺,如草的春

风吹又生,如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融情于景显得自然,能引发读者共鸣。

阅读模板

步骤一:划分层次,把握思路

第一步,标各段落序号;

第二步,研标题、作者;

第三步,通读全文,思索文本思路和构造。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化,或先

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咏物散文:由物及人。

步骤二:鉴赏景物,把握特点

第一步,标记文中写景或物的语句。

第二步,抓角度,思考特征。角度:外在一一形、声、色、味等方面;内在一一品格、神韵、气质等

情态的特征及内在意蕴。

第三步,分析语境,概括特征:

①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步骤三:联系背景,探讨情感

第一步,抓首尾段。首尾段往往有作者议论的语句,这是把握作者情感意图的捷径。

第二步,标记相关语句。①有关写作背景的语句。②特征与情感相通的语句。写景散文一一主旨情感

在景和人的特征相通处;写物散文一一主旨情感在物和人的特征相通处。

步骤四:概括主旨,明确中心

明确所写景或物特征,考虑手法(写景散文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咏物散文

常用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等),明确情感或主旨。

读文示范

学生阅读张抗抗《窗前的树》,体会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模板

教师指导

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阅读这类散文需要抓住树的特征并分析由其特征所表达的情意。

步骤一:划分层次,把握思路

请先标记各段落序号,给全文切分层次,并在后面表格空缺处概括层意。

步骤二:鉴赏景物,把握特点

请结合文中描写洋槐的句子,然后在后面表格处填写恰当的文字。

步骤三:联系背景,探讨情感

请结合文中隐含作者情感的语句,并概括其不同时期的情感。填入后面表格空缺处。

步骤四:概括主旨,明确中心

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借槐树的四季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

稳,风雨中岗然不动然而安详平静,辞别时痛快利索,孤独时又自信潇洒。

步骤一:文章的思路步骤二:洋槐的特征步骤三:作者的情感

㈠总起

(①一④)窗前的槐树高大粗壮满足幸福

(二)分写

(⑤一⑪)四季的槐树春季的槐树灿烂壮丽精神为之一振

夏季的槐树郁郁葱葱生出一种感动

秋季的槐树金碧辉煌不觉得感伤和悲凉

冬季的槐树挺拔骄傲活得自信、潇洒

(三)总结

(⑫一⑬)窗前的槐树衰而复荣

败而复兴神秘默契

(二)议论说理类散文阅读模板

体裁特点

以发表议论,阐述道理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说理散文。议论说理类散文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领悟,

是人的思想火花在生活过程中的表现,它不是靠“三论〃(论点、论据、论证),而是借助于感性具象

来阐述道理。议论说理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哲理散文等,具体特点:

1.内容的丰富性。在思维形式上,议论性散文如天马行空,自由无羁,便于考生将平日阅读积累的

大量知识,根据实际需要,精心选择那些鲜活生动的材料,恰到好处地运用于文中,使文章言之有物,

内容充实,显示出知识性和趣味性,厚重耐读,更易于打动读者。

2.语言的形象性。它与一般议论文相比,文学色彩更浓厚,整体的文学性高于一般的议论文,往往

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观点,议论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

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在表现形式上,议论性散文更加自由灵活,无拘无束,可记叙可议论,可描

写可抒情,可引经据典,可发表见解。描写使内容形象具体,记叙使列举材料清楚真实,议论使文章

富于思辨、观点鲜明、主题明确,抒情则使文章更真切感人。写作时可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多种

句式,使文章语言精辟、文辞华美,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文字功底,展示自己的文采。

阅读模板

步骤一:抓议论,明义理

议论说理类散文,首先要知道“理”在文中所指的内容,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解读作者深邃的思想,

理解作者的义理,这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这类散文不需要严密的逻辑去论证,整篇文章也不是一个完整严密论证的过程,但是它要用议论性的

语句去表达一种观点,或表达对某一事物、现象的感悟、认识和理解。因此,在阅读哲理散文时,如

果能把握住这些议论性的语句,那么就可以很迅速地了解哲理散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就可以很轻

松地品尝文章中的哲理味道。注意把握全文的开头段、结尾段及其与段落每段的“主旨句”。体会文

中这些关键语句,把作者所要说之理准确地表达出来。

步骤二:分层次,感理趣

阅读议论说理类散文,在理解“理”的同时,还要能够感受作者在阐述道理时所表达出来的智慧一一

作者往往不是板起面孔说教,而是通过“趣”来吸引读者阅读,从而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这类散文之“散”的特征主要表达在情中有理、理中含情,能将抽象的理论思考融入到内容丰富、形

式多样的例证当中。作者的行文往往会从日常生活景物写起,因此在阅读时,只要我们能理清文本的

层次,进展发散联想,就能感受到作者在表达哲理时所表达出来的趣味。

这类散文的常见构思方式有以情为线、以理为线、以物为线(或以上三种的综合)、以时间为线、以空

间为线等。前三种对比常见,而后两种尤其要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步骤三:析材料,明方法

思考材料,明确方法。分析文章围绕观点(所说之理)而运用到的材料,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作者运用假设何的方法来阐述观点。这类散文常用到的方法有引证法、喻证法、例证法、比照

论证等,但还应该注意这类散文常常将抽象的理论融入生动具体的范例讲解之中的特点。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已经能确定文章的主旨所在或作者的情感趋向了,文本的内涵已经把握,这就奠

定了解答题目的根基。

读文示范

学生阅读毕淑敏《造心》,体会议论说理类散文阅读模板

教师指导

本文是一篇议论说理散文,阅读关键是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义理观点,以及为表达这个义理观点而运

用的材料。

步骤一:抓议论,明义理

⑴请用横线标记出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

(2)请用波浪线标出第③④段的中心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③④段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参考答案:

(第③段)材料不同,心有不同,造心应选好的材料。(第④段)方法态度不同,造就不同的心;造心应

有好的方法和正确的态度。

⑶用着重号标出作者对“造心”需要有严肃态度的语句。

步骤二:分层次,感理趣

请阅读全文,然后在下面横线或空格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段落层意

③造心需要材料

④造心要有手艺

⑤〜⑨造心的类型造心的规模(⑤〜⑥)

造心的质地(⑦〜⑨)

⑩〜⑪造心需要好样板及其意义

⑵本文作者的感情倾向:要用自己的双手造好的心。

步骤三:析材料,明方法

⑴本文开头借鉴诗歌的表现手法,以蜜蜂造巢、蚂蚁造穴起兴,引出人类要塑造美好心灵的话题。

⑵“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一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说理

参考答案: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

⑶结尾运用“船”的比喻这一材料有何含义

参考答案:结尾以船喻心,以下水远航象征开启新的人生之路,喻指美好的心灵可以使人直面困难,

承受挫折,永葆生命的活力。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复习稳固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散文阅读模板要点

第三教时

教学内容:读懂散文(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散文阅读模板)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散文阅读模板

(三)文化游记类散文阅读模板

体裁特点

文化游记散文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

或评析世态人情,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心和个人感受,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构造自由

而不失谨严。其特点有:

1.取材上的文化性,即所写对象是文化意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多借助名

人、文化古迹,咏史怀人,阐发作者对此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此根基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

人们对历史、现实、人生、社会的深沉思考。

2.文化意识强烈,即明确地从文化角度和文化意识来表现对象。

3.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即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开掘现象的本

质。

4.行文上具有文化韵味,主要表达在语言风格上。

阅读模板

步骤一:抓住线索,理解文本内容

文化游记散文不同于其他散文,一般地,文化游记散文要借助某一文化现象、文化景观、文人逸事、

文化视角作为抒情载体,其中总是有某种线索,这一线索就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只要我们

抓住了这个“纲",就可以沿着它去分析文本内容,明确写作思路和选材意图。往往以“游记”形式

开场行文,要注意立足点的变化,理清行文脉络。同时还要注意文章中时空的转换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等。

步骤二: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探究精神实质

散文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写作对象,可以是名山大川、历史遗迹,也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

可以是文化现象,如传统节日、茶文化、酒文化等。鉴赏文化散文,就要抓住这些描写对象的特征,

进而探究蕴含在其中的精神实质。

名山大川或因风景秀丽而著称,或因著名历史人物而扬名。描写历史遗迹类的文化游记散文,则要了

解和掌握其相关的时代背景,诸如产生由来、历代传承、兴衰更迭等。

凡涉及历史人物的文章,要结合人物成就、古今意义以及后世人的评价。历史事件类的文章,则要结

合事件当时的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多方面考虑。而文化现象类的散文,诸如酒文化、茶文化等,

本身源远流长,阅读时要追根溯源,综合分析。俗话说,借古讽今,察古知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可以让人更加深刻地回忆历史,总结经历,吸取教训,给现实人生指明道路。以各种文化现象为主要

写作对象的文化散文,则让人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冲击,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步骤三: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深刻内涵及作用

文化散文因涉及对象充满历史文化意味,语言上有种历史的厚重感。一般来说,文化散文很少有李白

般的浪漫情怀,而多了一些对现实的追问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无限哲思。多用修辞,注重对多种

手法的综合运用。

通过以上三步,根本上就可以把握文化游记类散文的主旨大意了,也就整体上读懂了文章,为解题

作好了铺垫。

读文示范

学生阅读朱增泉《文赤壁》,体会文化游记类散文阅读模板

教师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化游记散文,阅读关键是抓住苏东坡的经历与作者抒情之间的关系。

步骤一:抓住线索,理解文本内容

⑴请用横线标记出作者行踪的语句。

⑵请用波浪线标记出作者由写景到写人转换的语句。

步骤二: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探究精神实质

⑴概括苏东坡在赤壁的主要奉献。

参考答案:苏东坡在赤壁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从而使文赤壁的名

声犹胜武赤壁,成为旅游胜地。

⑵说明作者写作意图的是哪一段并写出直接说明意图的语句。

参考答案:第⑧段。直接说明意图的语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

•Vr-

忌。

步骤三: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深刻内涵及作用

某些位置上的关键句是理解此类文章的关键,如“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在整篇散文中起了承上

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这样的关键语句还有很多,请根据要求,答

复下面的问题。

⑴请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

参考答案:主观情绪:因不白、不公、不平而导致的悲愤心情及面对困境时超然旷达的情怀。客观环

境:“赤壁”一带的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自然景观,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的历史背景。

⑵“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中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①一个文人却挂职做了武官;②落难遭贬却成就了他的文学创作;③本来是“赤鼻"却误

以为是赤壁;④生前命运多舛,身后却名传千古;⑤无意与政敌周旋却在“文战〃中获胜;⑥无优美

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

⑶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

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参考答案:大起大落的仕途人生使他具备了困难玉成的意志品质,浪漫旷达的性情使他拥有了豪放超

拔的情怀风骨,信笔纵情的骄人才华使他有了“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的非凡能力。

通过以上的三个步骤,我们就可把握住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即此篇文章由赤壁之景引出苏东坡的历

史经历,由苏东坡的历史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苏东坡的态度及对人生的感悟:倡导人要有像苏东坡那样

面对命运捉弄时的豁达情怀。

(四)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模板

体裁特点

写人记事类散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人物、事件为主要表述对象,借写人记事来表达自己

的感受、感情、感悟的散文。

写人的散文,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记事的散文,致力于开掘所叙之事的实质。

1.写人记事类散文以表达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表达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事。

2.记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将假设干零碎、琐屑的生活片段组合成篇,而

这些片段又以一线贯串,来反映一个主题;记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对比平凡,讲究以小见大。

写人散文所写或是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或是一类人,或是几类人,甚至是几者的综合。人物形象的

塑造通常是通过叙事、人物描写来完成。

3.写人、叙事往往不可别离,文中的人、事都来自于生活,并非虚构。无论写人、叙事,其目的都

是为了抒发感情,说明事理。

4.写真人真事,不虚构不夸饰,语言朴实,感情真切。

阅读模板

步骤一:把握要素,理清人、事关系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一般都要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和事件发生、开展的原因和结果等根

本要素。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篇这类文章,对这些要素都务必写明,在有的文章中,如果某些要

素是读者熟知的,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就不必写出来。也就是说,有些要素虽然没有写明,但文章中

却已经具备了。阅读这类文章,把握这些根本要素,是了解全文内容的根基和关键。只有把文章所

写的人物的活动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才能由材料出发准确把握文章的宗

旨。

步骤二:寻找线索,理清脉络

文章往往会写到某些人或借助某些琐屑的事件来反映主旨,这些事件之间有时看来并无"直接联系”,

这就更需要读者耐心、静心寻找线索(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可以是情等),梳理思路,

思考这些事件都是从哪些不同角度来完成共同的主旨,也就是看作者用一个什么“神”来将这些看似

没有联系的材料统摄在一起的,而这个“神〃最后的落脚点是人生过程中的某个道理或社会中的某个

现象。

步骤三:区分表达方式

这类文章往往夹叙夹议,所以阅读中要注意分清文中哪里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更需要思考写

人过程中运用的各种表现技巧。注意不要把某段中的某一句抒情、议论的句子当作全文的主旨。

步骤四:综合考虑,概括主旨

关注事件特征,感受人物形象,思考议论、抒情等语句,进而领悟作者情感或主旨。

读文示范

学生阅读牛汉《活着的伤疤》,体会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模板

教师指导

步骤一:把握要素,理清人、事关系

本文的主人公是秃手伯,重点描写的是秃手伯伤疤现在的状况。

步骤二:寻找线索,理清脉络

⑴请结合写“伤疤”的语句,说说文章以“活着的伤疤”为题的作用。

参考答案:以“活着的伤疤”为题,提醒了文章表达的主要内容,显示了人物性格;以“活着的伤疤”

为题,起到了线索作用,它贯串全文;同时,以“活着的伤疤”为题,简洁凝练,表意丰富,用“活

着的"这一形容词短语修饰“伤疤”这个名词中心语,搭配新奇,耐人寻味,有悬念感。

⑵阅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

文章开头由“口外草地回来的人”的伤疤写起,再详细写秃手伯隐秘的满胸脯的红伤疤,突出其“不

死'’的内涵,最后结尾又写到“我’’的身心上的伤疤,逐层递进,文意不断丰富深厚。

步骤三:区分表达方式

⑴具体描写秃手伯胸口伤疤的语句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突出秃手伯遭受的痛苦之深重。

⑵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结尾一段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简要议论“我"半个世纪以来对“有关伤疤的道理〃的理解

过程,以前,“我”对秃手伯的讲法不理解;而在“我〃历经身体与心灵的痛苦折磨,留下许多很大

很深的伤疤之后,才真正感悟到伤疤活着不死,时时提醒“我”重温曾经的苦痛的道理。这些议论深

化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⑶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看得见的伤疤,有许多一直活着"与“看不见的伤疤,有的也一直不死”应

假设何理解

参考答案:“看得见的伤疤,有许多一直活着",这是说从那些“看得见的伤疤”上,常常可以勾起

人们对往昔伤痛的回忆,所以说“有许多一直活着";”看不见的伤疤,有的也一直不死〃,这是说

那些刻意隐蔽和掩饰的肉体的伤疤以及那些精神上的伤疤,深深地植根于人的记忆深处,无法忘却,

难以磨灭,所以说“有的也一直不死〃。

步骤四:综合考虑,概括主旨

本文事件特征:“伤疤”活着~人物形象:命运的坎坷艰辛,性格之隐忍坚毅f议论点旨:由“秃手

伯〃的痛苦写到自己的身体与心灵的创伤,表达了铭记、承担历史苦痛的坦然,也潜藏着热爱生命的

执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冀。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1、复习稳固文化游记类、写人记事类散文阅读模板要点

2、预习“第1讲分析构造思路类〃

第四教时

教学内容:散文阅读分析构造思路类

教学步骤结合晚自修学生先行阅读思考)

一、检查作业(晚自修阅读笔记)

二、分析构造思路类

文章构造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文章的段落、

层次、过渡、照应、标题、开头、结尾。把握了文章的构造,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分析文章的构造

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分

析文章的构造是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和文章思想脉络的手段,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技

巧的重要一环。

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

理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

到更多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任何一篇文学作品

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文章构造和思路的区别:文章构造是指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作者

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的开展都要通过构造、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因此,文章的构造安排是

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构造安排的依据。可见,文章的构造表达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

的构造表达出来的。如果能够正确地分析文章的构造,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

高考对文章的构造和思路的考察,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察文章构造、段落构造、段与

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分析构造思路类〃试题在高考散文阅读中出现频率较高,此类试题与考纲中”分析文章构造,把握

文章思路〃考点相对应,着重考察考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按照分析对象分类,这种题型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按线索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一类是分析文章开头句段、过渡句段或结尾句段在全文中作用的。

常见的文章构造方式有四种: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确定文章遵

循的是哪一种构造方式,同时注意不同文体文章的构造安排特点: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常按时

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构造全文: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三局部构造全文:说明文常

按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构造全文。然后注意过渡句、中心句等。最后注意表示构造的一些标志性

语言,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

等。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有必要的知识储藏,对句段在构造上所起的种种作用了然于心。常用的构造术

语有比照、衬托、铺垫、悬念、伏笔、照应、照应、抑扬、波澜、过渡、线索、倒叙、插叙、层层深

入、突出中心、深化中心、丰富内涵等。

题型一行文思路分析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总体思路,

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具体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方面:

1.段内的构造层次;

2.全文的构造层次;

3.文章材料的组织方式;

4.材料与材料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

5.文章主旨形成的过程。

分析思路,其实就是沿着作者的思想轨迹去“提各段之纲,挈各段之领"。

常见设问方式

2012重庆卷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2012安徽卷文章前一局部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开展脉络。

2011重庆卷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其他设问方式:

⑴作者描写XXX的风光,却从另一面写起,这样安排材料好不好请简析。

⑵本文主要写了几幅画面这些画面是假设何组织到一起的

⑶文章的情感线索是假设何的请分条列出文章情感开展变化的情况。

⑷作者围绕什么写了哪些事

阅读范例学生阅读《太阳梦》,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294页)

解题指导此题考察分析文章构造,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按以下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后阅读全文,找出写画家老刘的语段。

第二步,理清线索。文章采用“纵贯式〃线索,围绕“梦”而谈,前四段为“找梦”,中间写自己的

梦,倒数第三、四段写老刘找到“梦〃,最后老刘又寻“新梦”。

第三步,根据题干,分类合并写老刘的内容。文章开头四段主要写老刘画山画得苦,第二次集中写老

刘在倒数第三、四段,主要写其独创了xx山水画派,第三次集中写老刘在文章最后两段,“最近”,

老刘又陷入了“苦闷期”。

第四步,采用分条或表次序的词语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艰辛寻“梦〃一一画山画得苦。(2)“梦”的实现一一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xx

山水画派〃。⑶再寻新“梦"一一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顶峰。(每点2分)

解题方略行文思路分析“六字诀〃(学生用书200页)

题型二局部思路的分析(句段作用分析)

局部思路的考察,即题目往往不是要求总体分析,而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分析

其在全篇构造思路中的作用,形成了考察散文行文思路的特色题一一句段作用分析题。

句段的作用,是指某些关键语句、语段在表现文章主旨、情感和观点态度上的作用。

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或段落,构造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

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或段落。句段作用是文章考察的重点和热点。

常见设问方式

2013江苏卷“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013安徽卷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13四川卷文中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其他设问方式:

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效果、目的、用意、妙处等)

⑵说说画线处的句子在文中的好处。

⑶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段或句

⑷某段或句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角度一开头句段的作用

阅读范例学生阅读《大河家》,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295页)

解题指导开头句段的作用“五考虑〃

1.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

基调)。

2.引起下文。开头句或段,除了点题作用外,还有引起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

〔暗示下文解释,为下文埋下伏笔);或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或运用特殊语言,以照

应结尾。

3.奠定基调。如果开篇即连续感慨,抒发强烈情感,那么即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4.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5.景物开篇,衬托渲染。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首句的作用从构造上看,它可能是铺

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多为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

角度二中间句段的作用

阅读范例学生阅读《大河家》,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295页)

解题指导

这句话的上一段中提到了“船客子”一词,这是大多数读者不理解的称呼,这里很有介绍的必要;同

时对“金客”“麦客〃等下文要出现的词语也一并作了解释。从文章行文上来看,这几个句子句式整

齐,与其他语句相比变化明显,在全文中起到了调节文章节奏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

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评分细则:每点2分)

解题方略中间句段的作用“两思考〃

第一,中间句段如果对比短,那么它只有在构造上的作用一一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作用;或照

应开头的作用;或照应结尾的作用;或转换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折点;或引领或引起下文的

作用。(近几年高考题中间段从构造上考察多属此类。)

第二,中间句段如果对比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或论述的与情感有关的事情,那么,它在

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构造上一般是承上启下。

角度三结尾句段的作用

阅读范例学生阅读梁衡《冬日香山》,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296页)

解题指导题干已经明确了题型,考察结尾句的作用,也明确了寻找答案的范围是“全文”。可以这

样思考:从内容方面,作者写这局部的内容是什么,与全文内容是假设何的关系;内容是在上文所写

香山的根基上对香山的清爽骨气本质的一种赞美,也点明了本文的主旨。从形式上看是首尾照应,构

造严谨。至于对读者的感受方面,可答也可不答。

参考答案这是作者领悟到香山性格的另一面后发出的由衷感慨,赞美冬日香山清净骨气的本质,点

明主旨,总收全文、首尾照应。

解题方略结尾句段的作用“三思考〃

第一,首尾照应(照应)而构造完整,提醒并深化主旨或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

第二,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第三,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三、课堂小结:构造思路题解题方法规律小结

1、阅读句段本身

在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的根基上认真阅读所给句段本身,这是做题的第一个环节。通过阅读,要明确它

写了什么,主要包括的陈述对象是什么,陈述内容是什么,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另外,要关

注它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突出特点。

2、抓住位置特点

要注意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作用不同,答法也不同。

3、审清题干要求,掌握答题模式

(1)审题要注意三点:句段位置,答题方向,提示或暗示性语言。

(2)掌握答题角度和答题模式。

4、防止两种倾向。(1)答题不具体。(2)面面俱到。

四、作业:散文的开头句段、中间句段、结尾句段各有何作用

第五教时

教学内容:修补完善失分短板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散文的开头句段、中间句段、结尾句段各有何作用

二、句段作用题因乱贴标签而失分

阅读范例学生阅读黄裳《樱桃》,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298页)

总分值指导此题考察考生把握句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从构造手法等分析上下文内容的关联,这就需要弄清句段位置,构建构造方面的技巧知识网络;

第⑥段处于文章的中间,画线语句又处于这一段的中间位置,按常规就是转入下文。

二是从内容、情感等角度分析对文章主旨的作用

第一步,要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画线语句下文“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

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已经说明了作者的情感基

调。

第二步,要抓关键性的语言,理解句段内容,进而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对主旨的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作

用。该题要求分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首先要体会这句话的含意,理解作者引用诗句表

达挽留春光这一意思,然后结合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在整个文段中,该语句前面是对樱桃在城市难

得看见的理解,后面则是对樱桃寓意春光逝去的分析,再结合全文,即可得出其在文中的作用。而文

中诗词的引用,则起到了彰显文章底蕴,增强文化气息的作用。

解答此类问题可遵循以下流程图

参考答案①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②为樱桃新的寓意做衬托。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

三、课堂作业:阅读《雨中的鸣鹤》答题(学生用书P203页)(独立于25分钟内完成)

1.(对应题型一)本文行文的线索是什么请具体加以说明。(5分)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文章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的,其次要逐一说出作者游经的具体地点。

这就需要认真阅读文本,逐段理清作者的行踪。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文章有时一段写一个地点,如第

②段写中街陡塘桥,第③段写深港;有时是一段写两个地点,如第⑦段写了四合院和金仙寺;有时是

几段共写一个地点,如④、⑤两段都是写弄堂。

参考答案:作者的游踪。(2分)中街陡塘桥一深巷一弄堂一中街两边的建筑一四合院一上街的金仙寺。

(3分)

2.(对应题型一)第④段写周庄的用意是什么(3分)

解析:阅读文本可知,鸣鹤与周庄是显然不同的,据此可知写周庄是为了比照,再结合主题及相关内

容,指出比照的作用,即突出鸣鹤的自然古朴,无商业气息。

参考答案:将鸣鹤与周庄比照,(1分)突出鸣鹤没有多少商业气息,(1分)较自然古朴的特点。(1分)

3.(对应题型二)第⑥段画线句在构造和内容上有何作用(6分)

解析:这句话写雨,据此要考虑其与标题的关系,应指出其照应了标题;这句话说到“缠绵〃“柔情”,

据此要考虑跟下文老房子、金仙寺的关系,指出其铺垫作用。从内容上考虑,主要指出表达了作者假

设何的感情即可。

参考答案:构造上的作用:照应文题;(1分)为下文写老房子的古朴典雅、四合院的幽深而苍老、金

仙寺的古老而有文化魅力作铺垫。(2分)

内容上的作用:渲染诗意朦胧的气氛;(1分)表现作者对雨中鸣鹤独有风姿的喜爱之情。(2分)

4.总观全文,概述文末“别样的生命”的内涵。(6分)

解析:作答此题,要统观全文,可从自然风貌、民风民情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概括答案。

参考答案:返璞归真的自然风貌;(2分)热情淳朴的民风民情;(2分)古朴典雅的文化内涵。(2分)

四、作业:笔记整理散文句段阅读题假设何不失分

第六教时

教学内容:散文阅读内容要点概括类(局部内容要点概括)

教学步骤:

一、散文句段阅读题假设何不失分

二、内容要点概括类

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

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根基上,对文章进展认真分析。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察热点,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题型一局部内容要点概括

局部内容要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也指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内容涵盖层意概括、

原因概括、特点概括等。

常见设问方式

2013江苏卷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

括。

2013大纲卷林肯中心的鼓声唤起了“我”的哪些感悟请简要分析。

2013安徽卷根据②〜⑤段文字,答复以下问题。

⑴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变化。

⑵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表达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其他设问方式:

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⑵结合全文,概括XXX的主要原因。

⑶作者为什么说X义X请简要概括。

⑷作者从哪些方面写XXX的请分条概括。

角度―1层意概括

阅读范例学生阅读洛夫《一朵午荷》,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301页)

解题指导根据题干提示,找出答题区间,画线段落在选文中是第十五段,这一段主要写了“我"去

植物园看荷时的心理,抓住“诚心”"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可以看出“我〃的心理准备

和心理期待。至于该段在全文构造上的作用,可以抓住本段开头的“但”字,分析对上文的反接作用。

而后面的句子,自然引领下文。抓住这两点,可以概括出该段在全文构造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通过“诚心〃”紧张〃等描摹“我”的心理,说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

期待。(2分)该段是全文的关节所在,构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

一个秋末的下午〃紧承上文,而“再轻步向荷池走去〃则引领下文。(2分)

解题方略层意概括“两步”"两注意〃

第一步,审清题意,确定答题区域。

题干(包括分值)常常暗示了答题的区域和方向,要充分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仔细审读,找到对应

的信息语段,确定答题的区域。

第二步,抓重点词语或句子,切分层次。

中心(词)句、抒情句、议论句、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

关键,要抓住不放,认真辨析作答,筛选出相关符合题意的语言材料。

注意一:答题区域如果是全篇,先分意义段,再概括各意义段的大意,概括段落大意要注意关键句,

要抓住主要,舍弃次要,要特别注意主旨句。如果是几段的,通常是抓各段的大意。如果是一段的,

通常先分层,分层时,要注意行文思路的转换,特别是关注一些标志性词句,然后再概括层意。

注意二:层意概括不但要注意写的对象,更要注意对象的特点。

角度二原因概括

阅读范例学生阅读李清明《牛铃叮当》,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302页)

解题指导此题考察局部内容要点概括之原因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黑色幽默”一词本

身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黑色幽默”。从语境看,牛犊的认领原本沿用

的是乡里的老规矩,却在当今社会引起纠纷,于是发生了“亲子鉴定”的事情。古老的传统与现实社

会相冲突,传统将走向何方,这是一种“黑色幽默”:社会开展,传统无奈。本因为利益起冲突,却

因“亲子鉴定'’损失更大,这是一种“黑色幽默”。

参考答案①利益的争夺与得不偿失的结果形成反差,产生挖苦性的喜剧效果。②追逐利益的现实与

古老的乡村传统相冲突,折射出时代变迁带来的无奈。

解题方略原因概括类题目答题流程

第一,关注题干提问模式,界定题型

原因概括类题,题干提问时一般都有“为什么〃"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等关键词。

第二,注意思维模式:由果溯因或一果多因

散文大多是作家阐发对生活的感悟或某种道理,这些感悟或道理,就是命题者命题的“果”,这些“果〃

从何而来,就是前后的叙事、描写、回忆等。说到底,散文往往是一个因果复句,故这类题涉及的范

围对比大,答题时尽量把“因”找全。[例二]题干中“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就是结

果,需要在原文中找出“原因”。

第三,遵循就近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凡题干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密集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就近"思考答案。尚存一两点分散在离

题干句较远的上下文,需要延伸思维,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把答案找全。原因概括题总分值答案要点

一般有显性要点和隐性要点,而“隐性要点”的寻找需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例二]的显性答案要点就隐含在第⑩段中,而隐性答案要点需要结合第⑨段,并需思考“亲子鉴定”

背后隐含的内容。

角度三特点概括

阅读范例学生阅读老舍《何容何许人也》,完成后面的题目。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解析小结)(解析见资料P303页)

解题指导此题考察考生局部要点概括之特点概括的能力。答复此题时,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矛盾”

一词,在文中筛选出能表达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的内容:文章第二段中的“他的‘古道'使他柔

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第三段中的“心思忽细忽粗〃“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

“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第四段中的“外表上是平静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见

的风浪〃等。然后再根据题干的要求从交往、生活、心理三方面对这些内容进展归纳、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交往:柔顺像个羊,同时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来就认真。心理:心思忽细忽

粗。外表平静沉默,内心矛盾痛苦。(每点1分,三点4分)

解题方略特点概括“三步走”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方向。明确是什么陈述对象的特点,是人物特点还是景物特点;然后明确是

假设何的特点,找到在原文筛选的方向。[例三]题干中的“矛盾”是解题的关键词语。

第二步,阅读原文,确定区域。

第三步,根据区域内的文字,抓其本质,分类概括。

不管哪种命题形式,在组织答案时,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直接摘录词句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要点:抓住关键词句,找准答案起止。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确定题目的答案在文中

的具体所在,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从文中摘取重要词语进展组合。

2.改写拼接法:就是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通过拼接并改写的方式重新组合来答复以下问题的一

种方法。

要点:这类题目一般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筛选信息要点,但不能直接解答,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词

句意思的组合变换。

3.综合句意(层意)法: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段),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对几个相对

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展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公因式”,概括出内容要点。

要点:(1)分析句子关系,理出答案要点。在找到答案的大致位置之后,对相关内容的句子关系进展

分析综合,按要求从中提取答案的要点。

⑵研读意义(象)组合,概括文段大意。就是要研究段落内部的意义组成,对文段的信息进展抽象归纳。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整理课堂笔记

第七教时

教学内容:散文阅读内容要点概括类(整体内容概括一主旨概括)

教学步骤:

一、作业检查:散文假设何划分层次

二、内容要点概括类

题型二整体内容概括(主旨概括)

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主旨概括和情感概括。这两者直接以文章层意、内

容要点为根基,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