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版19001+24001+45001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体系程序文件
目录
1文件化信息管理程序
2记录管制程序
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4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5基础设施管制程序
6订单评审管制程序
7沟通及环境信息交流管制程序
8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9采购控制程序
10生产过程管制程序
11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管制程序
12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14顾客满意度调查管制程序
15内部稽核控制程序
16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8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19环境方针管制程序
20环境因素评估及管制程序
21法律及其它要求管制程序
22环境目标标的及管理方案管制程序
23环境管理运行管制程序
24水污染管理程序
25废弃物管理程序
26空气污染管理程序
27噪音管理程序
28危险物管理程序
29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30环境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
31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32组织环境与风险机遇应对控制程序
33组织知识管理程序
34危险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35职业病预防控制程序
36医疗卫生保健控制程序
37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控制程序
1.文件化信息管理程序
1.目的
确保需使用文件的部门或人员及时得到其有效文件;
2.适用范围
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关的文件(企业内部编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文件和外来的受控文件)。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编制本公司的文件化信息管理程序,负责培训并监督该程序的执行。
3.2各部门或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该程序并按规定执行。
注:受控文件:指需保持有效版本的文件(当文件出现最新版本时,应及时发放新文件,
回收旧文件的文件)。如内部需执行的文件,外部需供方执行的文件。对向顾客提供组
织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证据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常属非受控制文件。
4.措施和方法
4.1文件分类
4.1.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用以说明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目标及组织权责,描述体系运行原则的基本文件。
4.1.2程序文件:描述质量体系运行及要素所涉及到的各个职能部门活动范围的文件。
4.1.3作业指导书:具体指导各个岗位如何操作的作业规范。
4.1.4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如产品检验标准、工序控制要求、工艺流程、样板等。
4.1.5质量计划:对特定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程序
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4.1.6表单记录:记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及其结果有关数据的规范的表格形
式。
4.1.7外来文件:对本企业需执行的润滑油产品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产品质量/环
境/职业健康安全法;顾客提供的需本企业执行的要求文件。
4.1.8各部门内部的管理性文件。
4.2文件制定和审批
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所有文件在发布前,应由以下规定的人员审批其
符合性(指符合标准要求和实际操作的需要)、充分性(所有影响因素完全考虑周到)和
有效性(在可能的范围内有效解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问题和管理问题),满足后方
可批准实施。
4.2.1行政部根据各职能部门的程序文件,总经理制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
针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汇编成满足IS09001:
2015/IS014001:2015/0HSAS18001:2007标准要求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经管
理者代表审查,总经理批准。
4.2.2程序文件及其相关的表格由行政部(依据标准要求职能分配表)统一编写,管理
者代表审查,总经理批准。并交行政部统稿。
4.2.3作业指导书及其相关表格由各相关部组织相关人员编写,该部门主管批准。
4.2.4规范文件及其相关表格由工程部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工程部负责人批准。
4.2.5质量计划、环境、职业健康方案的编制职责依据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
的第7章产品质量策规定执行。
4.2.6各部门内部的管理性文件由本部门负责人编写,管理者代表批准。
4.3文件的标识和发放:
4.3.1标识范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和程序文件,部门编制的其他文件,除
每批所需特定的技术要求以外的所有的文件(包括外来文件)均应进行“受控文件”标
识。
4.3.2标识内容:
4.3.2.1编号标识:每份文件按设定唯一的文件编号。
4.3.2.2受控标识:对发放于内部执行的文件或发放外部(如给供方)执行的文件,应
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发放外部作证据用的文件(如给顾客),应加盖“非受控文件”
印章。
4.3.2.3文件的编号原则:
A:外来文件编号直接引用原文件编号;
B:体系文件:厂名(XX/SK)-文件类别(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Q/E/H,质
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Q/E/HP,作业指导书部门/WI,)-流水号(000);质量
文件类别为Q,环境文件类别为E,环境文件类别为H,若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共
同的文件类别则为Q/E/H;
C:四阶表单:QMS一质量记录F,环境记录E-流水号(000)职业健康记录H-流水号(000)
4.3.2.4版本、版次标识:每页文件应标识版本、版次。
4.3.3文件发放:
4.3.3.1标识后的文件应由行政部负责发放。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可整本发放,
也可把程序文件独立发放。每份文件应发放到文件的使用部门。文件发放范围由行政部
填制,发放时由领用人在''文件分发回心记录表”内签名,。
4.3.3.2每批所需特定的技术要求文件则根据《生产过程管制程序》加以传递。
4.4文件的管理
4.4.1行政部建立文件档案,保存每版本的文件及其每一版本间的文件修改清单以实现
文件变更的可追溯性。
4.4.2贮存于计算机中或软盘应注意防病毒和受损,并对所存文件形成清单,标识每份
文件的版次及存放地址,以利于识别和使用。
4.4.3行政部对加盖“受控文件”的文件建立“文件管制总览表”,列出各类文件目录及
其版次,以便识别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对发放到各部门的文件也由行政部建立部门
的“文件管制总览表”交各部门负责人,以利于管理本部门的文件。
4.5文件领用
4.5.1当有新进人员、转岗人员、或需使用文件的人员未领到文件时,其部门负责人填
制“文件补发、借阅、作废申请单”,交由行政部按4.3.1相应条款执行发放文件。
4.6各部门或人员在使用文件时应注意
4.6.1不得随意借用其他人的文件复印。
4.6.2不得使用未加盖“受控文件”原章标识的复印件,一经发现立即交行政部收回销
毁。
4.6.3当文件使用人的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行政部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
损文件,补发新文件。新
文件的分发号仍沿用原文件分发号,行政部将破损文件加盖“作废”标识。
4.6.4当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按4.5.1条办理申请领用手续;
4.6.5当文件使用者离职时,必须将文件交回行政部(纳入移交手续中)。
4.7文件借阅
4.7.1需临时借阅文件的人员,需经行政部批准可借阅文件。借阅者应在指定日期归还
文件,到期不归还由行政部主动收回。归案文件一律不外借,防止文件丢失和损坏。
4.8外来文件的控制
4.8.1收到外来文件的部门/人员,应交行政部按受控文件进行标识和发放管理,并填
写“外来文件一览表”。
4.8.2行政部应确保文件是有效版本。
48.3当外来文件失效时,行政部应及时收回已发文件,并进行“作废文件”标识。
4.9文件修改
4.9.1文件的编制、审批和执行人员应关注文件执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应为适应实际
情况的变化和提高有效性而适时加以修改。由原制定人填写“文件制修订申请单”,,原
审查、批准人审查、批准;体系文件的全面更改由管理评审会议提出或由管理者代表批
准。
4.9.2文件更改后的审批应由原审批人进行。若出现机构变动或人员调动,可由原职务
的对应职务或人员进行审批。
4.9.3更改后的文件经批准后按4.3条款发放到相应的场所,并同时收回失效文件,对
失效文件标识“作废文件”。
4.10文件的换版和作废
4.10.1文件经多次修改(修改码从0到9时)或文件需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版。
每修订一次为A1版,再修订一次为A2版,依此类推到A9版,再修订一次为B0版,依
些类推;原版次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本;
4.10.2所有作废文件应加盖“作废文件”标识。对任何需保留的作废文件加盖“留用”
标识,以免误用。
4.10.3对所有作废的文件由行政部负责人集中统一销毁。
5.相关文件
《管理手册》《记录管制程序》
6.质量记录
6.1文件管制总览表
6.2文件制修订申请单
6.3外来文件一览表
6.4文件分发收回记录
记录管制程序
1.目的
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保存完
好,并利于快速查寻。
2.适用范围
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提供证据的记
录。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编制本公司的记录管制程序,负责培训并监督该程序的执行。
3.2各部门或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掌握该程序并按规定执行。
4.措施和方法
4.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填写
4.1.1从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人员要按发布的《记录控制一览表》及其表
格附件中相应的表格格式使用。填制时只能用钢笔、签字笔、圆珠笔,不能用铅笔填写。
4.1.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在填写时应有记录人员签名并有日期,记录情况应
实是求是,做到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生产过程的控制记录和检验记录不得
更改。如因笔误而需更改,应清晰划改,并在更改处签上更改人名字。
4.1.3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所产生的环境记录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
1)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2)各级人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
3)产品实现策化必要时产生的流程图或环境计划等
4)对相关方的评价结果及必要环境影响措施
5)内审计划、内审记录、内审结果和内审报告
6)采取纠正措施的结果
7)采取预防措施的结果
8)信息交流的记录
9)运行控制及应急准备与响应的记录
10)测视和测量的记录
11)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信息
12)投诉、事故记录
13)过程、产品信息
14)检查、维护记录
15)重要环境因素信息
4.2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标识
4.2.1为了保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有唯一性标识,对每一份质量记录都有表
式均设有唯一性编号;
4.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格式的更改
4.3.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格式的更改应《文件化信息管理程序》中的4.9条
款实施。更改后的格式要在实施前及时调整《品质记录一览表》及其表格附件,使其保
持为有效版本的文件。
4.4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收集、归档
4.4.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由各部门自行收集及保管,每月应对收集上来的质
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进行分类编目和对名称和时间标识,以利于查询和追溯。如
有存于电脑上或磁盘上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也应在文件目录上或磁盘上按
此要求进行标识。并归案存放,行政部各部门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
求本部门填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形成“品质记录一览表”,以利于质量
记录的管理。
4.5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保存期与贮存
4.5.1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保存期限根据《品质记录一览表》中的保存年
限规定执行,根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不同性质作用,采用不同的质量/环
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保存期,如果在《品质记录一览表》中没处规定的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则至少保存一年。
4.5.2各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应有专人专柜保管,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
安全记录的完好无损。同时做好防火、防潮、防虫害等工作。
4.5.3存于电脑中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要做好防病毒。如有进行备份,对
备份磁盘要做好防潮、光、压。
4.5.4外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如顾客投诉或产品检验记录,由各责任部门整
理、归档,并按本程序要求做好管理保管工作。
4.6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借阅
4.6.1归档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必须严格保管,借阅时必须经本部门领导批
准后借阅,借阅时填写“文件补发、借阅、作废申请单”,标明归还时间并及时索回。
4.6.2所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原件一律不外借,合同条件下要提供给顾客
的记录,须经本部门领导审核批准,并使用复印件。
4.7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的处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达到规定的保存年限后,由各部门统一交行政部进行登
记,经总经理批准后统一销毁。
5.相关文件
5.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5.2《文件化信息管理程序》
6.质量记录
6.1记录一览表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
1.1通过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适宜性的评审,持续
完善体系提高运行效果。
1.2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符合IS09001:2015/IS014001:
2015/0HSAS18001:2007标准。
1.3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要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2.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按计划时间每年年初主持管理评审。
3.1.2评审前,总经理应提出评审的重点和对评审输入的要求于管理评审计划中,批准
管理评审计划。
3.1.3主持评审会议,对各部门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对体系运行情况做出切合实际的评价,
并明确改进任务和要求。
3.1.4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
3.2.1根据内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审核的情况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在管理评审会上向总经理报告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的要求。
3.2.2协调落实改进措施中的问题的解决。
3.2.3根据总经理意图,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通知各个部门准备管理评
审所需的资料、控制好评审的输入.
3.2.4负责管理评审会上的记录。
3.2.5整理、编写、分发管理评审报告。
3.2.6对评审后的跟踪活动的具体实施及验证。
3.3相关部门
3.3.1根据评审通知,各部门主管负责准备并提供评审所需的与管辖范围有关的资料。
3.3.2出席会议,就本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报告。评价与本
部门有关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的完整性、实施的有效性包括对本部门的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存在的问
题、需改进和支持的内容。
3.4.4负责实施管理评审提出的涉及本部门的质量改进措施。
4.措施和方法
4.1总则
4.1.1定期评审:建立并保持管理评审程序,按管理评审程序规定的评审时机由总经
理定期主持管理评审。
4.1.2临时评审:当发生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应提请总经理增加管理评审。
a)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化
b)顾客重大投诉
c)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
d)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极差
e)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4.2评审的输入
4.2.1管理评审涉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的一般情况,评审主要涉及:
3.3.1上次管理评审会议后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的跟踪验证情况分析;
3.3.2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3.3.3顾客满意度分析和相关方的反馈(如顾客投诉情况等),以及趋势分析;
3.3.4质量方针的实施情况;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及趋势分析;
3.3.5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绩效及趋势分析;产品质量及趋势分析;
3.3.6不合格及纠正措施情况及趋势分析;
3.3.7内审和外审结果及趋势分析;
3.3.8供方绩效及趋势分析;
3.3.9资源的充分性分析;
3.3.10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3.3.11各部门任何改进的建议。
8)环境管理评审会议主要目的包括:
8.1确保并维持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及符合ISO标准的要求。
8.2检讨过去的环境活动.
8.3检讨公司的目标是否达到环境方针的要求。
8.4检讨纠正和预防行动,及开会后的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8.5保证任何偏差于环境设计水平已被纠正,并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9)管理评审会议议题,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9.1人力资源状况的评审。
9.2可能影响环境管理体系的变更。
9.3上次管理评审会议报告的结果
9.4自从上次管理评审会议以来,环境审核报告的结果。
9.5认证机构或客户外部审核报告的结果。
9.6客户和内部关于环境投诉。
9.7报告已计划和进行纠正和预防行动的有关资料。
9.8环境方针、目标及指标。
9.10环境改善方案。
4.3评审的输出
4.3.1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的措施涉及:
1)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
2)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3)资源配置的需求。
4)产品符合程度的评价。
5)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的综合评价(包括对质量/环境/职业健
康安全方针目标的改进)对管理评审应做好记录,并根据总经理意见的形成“管理
评审报告”,应视具体情况明确有关改进要求。
6)环境管理评审输出包括:
6.1应包括对公司的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
6.2应包括环境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方面的决定和措施.
6.3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决定和措施.
6.4环境活动改进决定和措施。
6.5应针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或潜在的变化考虑当前或未来的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
施.
4.4评审实施
4.4.1管理代表应根据总经理意图,负责制定评审计划,计划应明确评审目的、评审内
容、评审时间、评审依据、参加范围、需准备的资料。
4.4.2管理代表负责在评审前一周通知与会人员和有关评审要求提供的资料,各部门如
因工作的原因需要调整,则应立即与管理代表协商。
4.4.3各参加人员应在召开会议前按评审计划的评审内容和评审输入的要求准备好形成
文件的评审资料,并尽可能评审的数据证据。
4.4.3到会人员应签到。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的会议,宣读管理评审计划,简短说明各
部门进行评审报告的安排。
4.4.4与会者根据准备的资料,报告本部门的实际运作情况,对与本部门/岗位有关的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作出评价,对与本部门有关的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汇报,提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需求,需增配的资
源,以及是否需要修改本部门的相关文件(含质量分目标)。管理者代表对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情况、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有效性的报
告。管理代表对上次管理评审引起的改进的跟踪情况报告。
4.4.5管理代表负责会议中的记录。
4.4.6总经理在听取各部门报告后,综合各部门作出的评审意见,对本公司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作出综合评价。同时,针对各部门提
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和各种需求,决策目前改进的重点内容、职责、期限。
4.4.7评审时间一般以会议的形式集中举行。
4.5管理评审报告
4.5.1评审会后,管理代表负责编制管理词审报告,报告需包括:目的、评审内容、评
审时间、评审依据、参加范围、评审综述、评审结论、改进意见和要求。
4.5.2管理评审报告应分发到各参加部门,各部门应将评审的信息与本部门的人员进行
沟通。
4.6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于报告中提出的改进要求,各责任部门应针对与本部门有关的内容,分析原因,
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确定实施职责和期限,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实现改进。
4.7改进的跟踪
4.7.1管理代表负责对改进要求的实施效果跟踪验证和记录,以确保取得预期的效果。
4.7.2管理者代表负责协调并解决改进措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4.8当改进的要求可能涉及文件的更改时,按《文件化信息管理程序》进行更改。
4.9所有有关管理评审的记录按《记录管制程序》保存。
5.相关文件
《文件化信息管理程序》
《记录管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管理评审报告
6.2管理评审计划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保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从人员配置、人员经历、教育
程度、培训、技能和能力的等方面考虑,确保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
作的人员是有能力的,以及确保从事与环境有关的工作人员都具有胜任本岗位的能力,有
效地管理人力资源,并促进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地运行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涉及到的人员。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本程序归口部门,负责全公司范围内的人事调动,培训及档案管理工作。
3.2各部门和车间负责所辖范围内的人员的配置及培训。
4.措施和方法
4.1确定需求
4.1.1根据公司各个部门岗位要求和部门职责,从教育、培训、技能和工作经历四方面
规定各岗位人员的要求,以确保满足要求的人员是能够胜任工作的,具体规定形成《岗
位职责》。在制定中注意以下几点:
4.1.1.1管理人员应注重教育程度,管理职责越高,教育程度越高;同时需要本行业的
经历,教育程度越高,所需的经历要求可相对低;管理职位越低,所需的专业经历越多。
4.1.1.2重要环境岗位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培训,其专业工作经历受具体岗位而定。
4.1.1.3生产中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应要求工人应具备相应的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
工作质量。
4.1.1.4对特殊工种的人员应要求其具备特殊工种上岗证,具体如下:
1)特殊工种:电工、驾驶员、仪校员、内审员均需持有资格证,工务部保存留档;
2)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及重要环境因素岗位等工位的操作者必须经过生产车间主管考
核,合格后上报生产部、行政部,人事方可发公司资格证持证上岗,并须对其定期
考核;
3)检验人员必须有相关灯具检验经验半年以上,经部门主管考核合格后,上报人事,
发证上岗;部门定期举行考核,对所有的考核记录予以存档。
4.1.2在招聘员工时,应按上述规定的《岗位职责》进行招聘。当所招聘人员或现有岗
位的人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进行培训,包括对外委托培训,
或采取轮岗工作,以增加工作经历。
4.2培训计划的制定
4.2.1主动提出要求:每年年初行政部发出“培训需求调查表”,通知各个部门按实际
需要进行填写,需求应包括与质量相关的人员应理解并掌握与质量管/环境理体系相关
的规定。
4.2.3必须的基本内容
4.2.3.1岗前培训:包括公司基本规章制度、人事制度、5s教育及岗位职责、劳动纪律、
安全教育等相关培训。
4.2.3.2质量教育培训:公司质量体系运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等相关培训。
4.2.3.3在职培训I:对上岗人员不能达到要求或需要进一步提高技能时进行的在职培训I。
4.2.3.4管理职能培训:对管理人员(含基层管理和中层管理干部)进行管理理念、方
法、技巧方面的培训。
4.2,3.5其他技能的培训:各个专业需要培训方面;
4.2.3.6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
4.2.4制定计戈行政部对上述的需求进行汇总,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呈报总经理审
批,核准后作执行的依据。
4.3培训计划的实施
4.3.1行政部根据培训计划排定课程,每月初书面通知受训部门,对人员实施培训。
4.3.2各个部门主管负责落实受训人员的工作安排,组织并监督受训人员准时参加培训I。
4.3.3对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行政部应对其资格证的有效期进行监督、检查,
期满前必须要求其重新培训并合格。
4.3.4培训时,参加人员应签到。
4.4培训方式
4.4.1发放资料,员工自学
4.4.2公司内部举办的培训
4.4.3参加公司外单位举办的培训
4.4.4参加国内、外观摩、考察、专题报告及成果发布会
4.4.5聘请外部专家、讲师到公司进行现场培训或举办培训班。需对外委托培训或请专
家到企业培训的情况,由工务部提出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5培训效果评估
4.5.1培训效果的评价:培训结束后,培训实施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考
核。如书面考试的方式;口头提问的方式;实地操作的方式;
4.5.2考核方式的独特性:无论何种方式,都应与实施情况相适应,针对不同的岗位的
要求不同而不同;评价内容应针对岗位要求,最好一岗一内容,包含该岗所需掌握的知
识和技能。
4.5.3考核方式的有效性:考核合格的人员,应确保满足要求,并可进行正确工作的人
员。
4.5.4对考核的结果应进行记录,记录于"培训签到表”中呈报行政部纳入员工个人档
案。
4.5.5当培训未达到预期目的时,行政部会同培训单位会整找出原因,并继续采取措施,
以确保员工的质量。
4.6人力资源过程中的所有记录按《记录管制程序》管理。
5.相关文件
《岗位职责》
《记录管制程序》
6.记录
6.1培训需求调查表6.2年度培训计划6.3培训签到表
基础设施管制程序
1.目的
确保设备满足产品加工质量特性的要求,并保持过程能力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用于生产的设备。
3.职责
3.1采购负责生产设备的采购、安装、。
3.2各使用部门、车间负责本单位所有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日常管理及报废
3.3生产品质部维修、及重大保养工作;
4.措施和方法
4.1设备的购置
4.1.1各部门、车间根据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工序、扩大生产等需要,提出增购设备申
请,报总经理审核。
4.1.2采购实施采购,价值较大的设备在采购时应对供方进行评价,合格后方可向其采
购。采购设备时应考虑设备易维修性。
4.1.3新设备到货后,采购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包括随设备应提交的文件和资料的
验证。对外观及零部件、备件、备品清点齐全后,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经有关人员检
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必要时,应要求其培训操作人员。
4.2生产设备管理
4.2.1新设备交付使用后,生产部要建立《设备清单》,包括进厂日期、型号、名称、
设备编号、使用单位。
4.2.2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应由生产部或设备的生产家厂对操作者进行操作培
训I,包括设备性能、维护知识、操作方法等。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操作。
4.2.3操作者必须按机器的说明书使用设备,随时观察设备的运行,如发现异常应立即
停机,报维修工及时修理。
4.2.4各部门或车间需要移动或借用生产设备,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报机电组批准,并
由机电组统一调度并调整台帐。
4.2.5设备备件管理
1)生产部负责提出备用零件外购申请,报总经理审批,必要时采购跟踪采购。
2)购回设备备件由生产部进行管理。
4.2.6设备标识
1)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课应在该设备上标识“待修”。
2)当该设备需要联络外部检修部门时,应标识“暂停使用”。
3)当设备检修经调试后,由检修人员签字确认取消“暂停”或“待修”标识,
通知操作人员使用。
4.2.7设备档案:
应对所有设备分类建立档案,内装该类设备的技术资料、重要的维修记录、大中检修记
录。
4.3设备的维护保养
4.3.1由操作者对设备进行日点检,下班前对设备进行清扫、擦拭、加油。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
4.3.2接到生产部门、车间的维修通知,维修人员应在10分钟以内赶到现场进行维修
或给予答复。
4.3.3生产部负责人员应根据《机器操作规范》,定期维护保养。
4.3.4巡回检查:生产部管理人员每天要下车间巡回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填写设
备维护保养记录。
1)如发生设备事故,应及时进行调查、调整和处理。
2)维修人员每天上班后,对所管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并做好
I己录。
4.3.5设备检修
1)生产部编制年度大中修计划,并按进度检修,并提前一周通知相关部门,必要
时负责联系外部检修部门
2)设备检修完工后,由生产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4.4设备报废
4.4.1使用部门对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经过维修仍达不到使用要求的)、超过正常使用
期的设备提出报废申请,呈报生产部。
4.4.2生产部对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后,对每年一次汇总核实后,呈报总经理,经批准后
作变卖处置。
4.4.3对报废的设备必要时通知财务部,做好帐物处理。
5.相关文件
《机器保养规程》
6.相关记录
6.1设备清单
6.2设备保养表
订单评审管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合同顺利履行和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销售合同签定前对顾客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和评审。
3.职责
3.1业务部是本程序的责任部门
3.1.1负责顾客要求的识别;
3.1.2负责与顾客有关的产品要求的确定和评审;
3.1.3负责顾客提供财产的接收、转发,对顾客提供软件的保管、维护;
3.1.4负责建立与顾客联系的渠道,对信息的传递、反馈和联络;
3.1.5负责产品报关、运输、交付等工作。
3.2其他部门负责参与产品要求的评审,确保完成与本部门有关的任务。
3.3仓库负责顾客提供财产的存储和保管。
4.措施和方法
4.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要求包含以下几方面:
4.1.1由业务部与顾客洽谈,了解顾客对产品的有关要求,包括产品质量要求、材料要求、
工艺要求、包装要求、交付时间要求、服务要求、可能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其他
要求如付款方式、商标要求等;
4.1.2顾客没明确提出,但作为除静电刷产品隐含的要求;
4.1.3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4.1.4企业自身提出的要求。
4.1.5与顾客有关的产品要求应形成记录
4.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4.2.1评审要求
在接受合同、订单之前,业务部应对与顾客有关的产品要求及要求进行评审,评审内
容包括:品质能力、交期能力、技术能力;当业务不能确定品质能力、交期能力或技术能
力时,业务部会同生产部评审;同时,对于特殊的订单(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时)需经
总经理加批;若订单评审不通过则由业务同顾客继续洽谈;
4.2.1.1与顾客有关的产品要求是否得到规定;如为口头订单,则业务员应记录顾客要
求,在合同评审前应交由业务部负责人确认,必要时由总经理确认。
4.2.1.2与顾客要求不一致的内容是否已经协商已取得统一意见。
4.2.1.3公司有能力满足与顾客有关的产品要求。
4.2.2评审职责
4.2.2.1业务部负责主持合同评审,若不能确定某项评审结果时,则召集相关部门参加评
审,其中生产部负责评审交期、交付进度、品质能力要求,工程部负责评审技术能力、工
艺要求,并作出是否可接单的结论,对于特殊订单需交总经理批准;合同评审内容记录直
接由业务员(或会审人员)在合同订单上签名为准。
4.2.2.2评审中如出现与顾客的要求不一致,则由业务部负责与顾客进一步沟通,或重
新评审或采取其它措施以确保能满足的要求与顾客相关的要求相一致。与顾客沟通或采
取其它措施的内容应给予记录,或记录于评审记录表中,或记录于以后所签订的合同中。
4.3合同的签订
在确保与顾客的要求一致并有能力满足要求,且评审意见得到总经理的批准后,业
务部方可与顾客签订合同。合同的内容除针对要求写明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外,还应确保
合同条款满足《合同法》要求,确保合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4.4合同、订单资料管理
4.4.1本公司的合同、订单、样品单、往返传真等均按不同客户分类建立档案管理,根
据每周的订单总表汇总,存入电脑档案。对所有的合同订单,业务部应跟踪管理,了解
合同执行和预期交货情况,并保持与顾客的联络,确保合同的履行,提高顾客的满意程
度。
4.4.2定期对所有文件进行整理,根据对合同订单的履行情况、记录于合同履行情况记
录中,对顾客再次下订单的情况和可能性应进行分析,提供给总经理参考。
4.5合同、订单的更改
4.5.1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双方因各种原因需对合同条款进行更改,则双方必须建立
在重新洽谈直至意见统一并重新书面确认的基础上,必要时,业务部应对更改内容重新
按4.2.2条款评审并形成记录。原则上,如无难以克服的障碍,应考虑接受顾客的要求。
4.5.2当合同、订单更改后,业务部应立即对相关文件修改,并将更改内容以书面形式
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确保合同、订单的正确履行。
4.6与顾客有关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记录由业务部按《记录管制程序》保管。
4.7合同履行
4.7.1将签订的订单、合同等资料交生产部安排生产,同时业务人员应跟踪合同完成的
全过程,了解合同执行情况和预期交货情况,并记录在合同履行情况中。如生产交期延
误,生产部必须在出货前7-10日内通知业务部,以便做好联络工作。
4.7.2业务员按生产进度进行产品出货准备工作,并向生产部、仓库发出联络单•
4.7.3仓库根据联络单安排成品仓出货;
4.7.4对于客户需要样品的,业务部接到客户样品需求通知后,经过评审再转达到工程
部,由生产品质部组织进行样品的制作,做好的样品经品管检验合格后,再由业务部转
交给客户;
5.相关文件
《记录管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报价单
6.2联络单
沟通及信息交流管制程序
1.目的
与顾客建立有效的沟通,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及及为了规范环境信息交流,
提供有关公司内部各部门及对外信息交流的方法和渠道,使环境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和处
理,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体系覆盖的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业务部负责与顾客的沟通,并及时处理顾客投拆。
3.2生产部配合业务部做好顾客对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投诉的处理工作及环境
要求方面的内、外部信息交流和传达品。
3.3行政部负责环境方面的内部信息及其它外部信息的交流和管理.
3.4各部门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的环境信息处理和提供,并配合行政部、品质部将有关信
息传达其属下员工.
3.5各部门负责与相关的工程合同方,废物收购(取)方等相关方的外部信息交流与管理,
同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行政部;
4.工作程序
4.1业务部根据本企业的经营思路确立产品信息的发布渠道并加以实施,以让更多的顾
客了解本企业的产品。
4.2售前沟通
4.2.1在客人到达本企业时,业务部的业务人员要热情而积极地介绍和宣传产品,解答
客户的询问和疑难问题,使顾客对本公司产品的有较全面的了解,并提高顾客对本公司
的信赖和喜欢。
4.2.2在与顾客进行洽谈时,包括前期的样品要求洽谈,应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为顾客着想,并尽可能要求工程部提供技术支持,让顾客感受被重视和支持。
4.3售中沟通
4.3.1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客户的QC在公司生产现场检验时提出品质、工艺等方面
的问题,生产、品质部应及时处置,必要时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和解决,对确实难以
解决的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或总经理,对处置结果由业务部负责与顾客进行沟通。
4.3.2各生产部门、车间和成品库要做好对库存产品的防护工作,以保证产品质量。
4.3.3产品交付时,当顾客索要产品质量证明依据时,生产品质部应尽可能满足顾客的
要求,提供本企业或产品检验机构的检验报告单,以证明产品质量。
4.3.4成品仓管在发货时,仓管员要认真核对所发货物的顾客和出现数量、品种要求,
做到及时、准确。
4.3.5各部门应按计划认真履行,确保按时按质交付顾客产品。
4.4售后沟通
4.4.1主动了解质量情况:业务部业务人员在客户接到货物后,了解顾客对产品质量的
评价情况,了解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了解顾客可能有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问题或需
要改进的内容,应填制“客户信息反馈表”,提出处置意见或改进措施,交业务部负责
人审批后交由相关部门实施,并跟踪落实实施情况。
4.4.2当顾客对本公司产品或服务有提出意见、建议或投拆时,业务人员应及时填制“联
络单”,提出处置意见或改进措施,交业务部负责人审批后交由相关部门实施,并跟踪
落实实施情况。
4.4.3对条款4.4.1和4.4.2所述的意见、建议或投拆,如有必要采取措施/预防
措施,由业务人员开出“纠正及预防措施表”,交由责任部门实施,责任部门分析不合
格(潜在)才生原因,制定相应酬的纠正或预防措施,落实实施职责和期限,经管理者
代表批准后,由责任部门实施。业务部对其实施效果跟踪验证和记录。具体按《纠正措
施管理程序》执行。
4.4.5“联络单”,和相关的“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由业务部存档保管。
4.4.6环境信息交流分为内部信息交流和外部信息交流;
4.4.6.1内部信息交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a.方针的传达
b.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细化和指令的传达。
c.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放与获取信息。
d.职责和权限的信息
e.培训的信息
£体系文件的分发信息
g.对体系进行监测结果的传达和反馈信息
h.内审及管理评审信息
4.4.6.2外部信息交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a.投诉的信息交流
b.供应商的信息交流
c.工程合同方的信息交流
d.废物收购(取)方的信息交流
e.其它相关方的信息交流
4.4.7内部信息交流
4.4.7.1公司可通过板报、文件、内部刊物、培训、电子公共资料及会议等形式将相关
环境方面的信息传达给各部门及员工.
4.4.7.2各部门/员工对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中有任何意见的,可向其部门主管提出,
对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做好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将表格交由人事课跟进,实
施持续改善行动.
4.4.8外部信息交流
4.4.8.1公司通过参观学习、咨询、环境年报、宣传、媒体广告等形式同外部进行信
息交流.4.4.8.2当外部对公司的有关环境方面的投诉时,收到的相关部门人员通
知部门主管,行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可行的处理方案并由管理者代表
决定:解决方案或暂时不予解决,暂时不予解决需由总经理批准。根据需要行政
部应立即将处理或整改结果通知相关方.
4.4.8.3对产品环境要求市场投诉或信息反馈有关事宜,由品质部根据《纠正措
施管理程序》相关要求处理.
5.相关文件
《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6.质量记录
6.1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
6.2联络单
6.3会议记录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产品的设计开发作业,特制订本程序。
2、范围:
凡本公司产品设计和开发(含客户委托)之作业与管理,均适用之。
3、定义:
3.1(IDM)产品:本公司自行构思、企划设计与制造之产品。
3.2(ODM)产品:由客户提出构思、委托本公司设计与制造之产品。
3.3(OEM)产品:由客户构思设计、委托本公司制造且只提供给相应客户之产品。
4、职责:
4.1设计信息之输入:业务部,填制〈产品设计输入表》。
4.2输入信息之评估:工程部,填制〈设计输入评估表》。
4.3设计绘制图面:工程部,绘制〈成品图〉与〈零件图》。
4.4模治具之准备:生产部技术人员,绘制图面并制作。
4.5样品制作:生产部制作,工程部对应工程师全程跟进打样作业。
4.6设计确认:工程部,填制〈产品规格书〉.
4.7制订BOM/SOP/SIP:工程部与品质部。
4.8产品设计开发各阶段结果之审核:主办部门主管或总经理。
5、产品设计开发管制流程图(附件一)
6、程序内容:
6.1设计和开发策划
6.1.1设计和开发专案来源于:市场调研或客户要求,由业务部根据市场调研或
客户要求填写《产品设计输入表》,经工程部经理或总经理审核确定开发
后,将相关资料和《产品设计输入表》交由工程部主管,工程部主管交由
相关设计工程师进行设计工作。
6.1.2工程部主管指定工程师就以上专案进行设计与开发的策划,其包含以下
内容:
A.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样品制作、产品验证、设计确认等各阶段的
划分和主要工作及各阶段人员分工、责任人、进度要求和配合单位,并建立《产品设计
开发计划》。
B.需要增加或调整的资源(如新增加的或调配的仪器设备)。
C.《产品设计开发计划》将随设计的进展及时修改。
6.1.3工程部工程师资格要求:工程师应具备相关学历证明,一年以上相关工作
经验,经工程部主管认可。
6.1.4组织和技术接口
6.1.4.1工程部主管将《设计输入表》与相关背景资料提供给各设计人
员,作为工作
之依据。
6.1.4.2工程部主管应根据设计进度,适时召开设计例会,组织解决设
计中遇到的困难,协调相关的资源,以〈会议记录》的方式明确
相关要求。
6.1.4.3设计工程师负责设计各阶段中组织和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业务部负责与客户的联络及信息沟通。
6.2设计和开发输入
6.2.1自主开发设计产品(IDM):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或系列产品改良等需求,
业务部经过构思后,将其详细填入《产品设计输入表》,,若有附件,则应
于输入表之备注栏注明。这些附件包括但不限于分析报告、技术参数、参
考文件、有关法规等。
6.2.2客户委托设计产品(ODM):根据客户需求,业务部将其详细填入《产品
设计输入表》,,若有附件,则应于输入表之备注栏注明。这些附件包括但
不限于客图、客样、功能条件、技术参数、参考文件、有关法规等。
6.2.3信息输入之评估:此阶段由工程部主办工程师召集相关部门主管完成设
计和开发输入信息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填入《产品设计输入表》,相应
栏。
6.3成品草图与价格预算
6.3.1成品草图绘制:根据评产品设计输表,工程部具体展开成品草图绘制作
业,此时需关注使用对象的具体情况,如文字、参数单位等。并比对各项
要求,对成品草图的结构、尺寸、特性等详细检查,检查结果需记录。
6.3.2此阶段之评估:工程部经理或总经理根据以上作业作出评估审核,若为ODM
产品,另需视情况由业务部主办业务员传送至客户评估审核。
6.4零件草图绘制
6.4.1绘制零件草图:对成品草图与成本进行评估且客户认可后,工程部展开
零件草图的绘制作业,此时需关注使用对象的具体情况,如文字、参数单
位等,并尽量确保图面格式的统一、规范、完整。对于ODM产品,当客户
提出样品需求时,才有零件草图绘制及其后续系列作业。
6.4.2审查零件草图:审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合理性、加工经济性、内容
全面性、格式统一性。并将审查结果记录于草图相应栏并签名确认。
6.5设计评审
6.5.1成品与零件草图完成后,由设计人员与设计过程相关的部门,对设计满足
设计输入表的能力进行评审,对设计进行正式、综合、系统的评审,以发
现和协调解决设计中的不足,并填写并填写《设计评审报告》。
6.5.2根据需要也可以安排计划外的适当阶段进行评审,但应提前明确时间及
评审方法,参加人员等。
6.6样品试制与设计验证
设计评审通过后,即可进行打样与验证。
6.6.1试制样品:由生产部负责制作,工程部主办工程师负责全程跟进。试制
中,需随时关注材料、模治具、设备、工艺方法等情况,并作必要之试制
记录。
6.6.2测试样品:品质部根据产品性能设计要求,对样品进行检测试验。检测试
验结果需详细记录并保留一份在工程部。
6.6.3设计验证:设计工程师根据测试结果,整理出《设计验证记录表》,确保
〈设计输入表》中相关技术参数或技术指标均有相应的验证记录,对于验证
发生的问题,由设计人员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措施执行情况。
6.7设计确认
6.7.1IDM产品:根据样品测试判定0K结果,工程部需编制〈产品规格书〉。
6.7.20DM产品:应客户要求,业务部将合格之样品连同相关资料,传送至客户
确认。
6.8文件资料完善与移交
6.8.1完善与移交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正式之成品图、零件图、BOM、SIP、SOP
等。
6.8.2完善与移交时机:客户批量下单时。工程部各职能单位需制订、完善所
需之相关文件资料,并将其移交行政部。需使用部门在使用前到行政部申
领,文管中心依公司相关规定给予发行。
6.9产品试产
试产前工程部须负责召集相关部门召开新产品发布会,针对新产品做介绍及确
定材料、工程资料、投产注意事项做说明,并记录于《设计开发验证记录》,
品质部对试产产品须做试产记录。
6.10产品量产
对于量产中因为设计原因引起的问题,设计人员应负责解决。
6.11设计变更
以上各项作业及其以后需要设计变更时,依以下规定执行:
6.ILL更改范围:图纸、技术资料、工艺流程、材料、产品结构、检验标准、
包装及运输方式等。
6.11.2.更改提出:无论是公司内部相关部门,还是客户提出的更改申请,均须
统
一提报工程部进行统筹处理,具体如下:
6.11.2.1.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图纸、技术资料、工艺流程、
材料、产品结构检验标准、包装方式等有问题时,可先报部门主
管确认是否需更改,如需更改,则须及时填写《设计更改通知单》
提报工程部主管处理。
6.11.2.2.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反映给本司业务部时,统一由
营销部主管确认是否需要更改,如需更改,则由业务部主办业务员及时填
写《设计更改申请/通知单》提报工程部主管处理。
6.11.3.更改评审:工程部主管收到相关部门提交的申请更改资料后,由工程部
主管审查,视需要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会议评审,主要评审:更改是否合理、
是否可行、是否会造成损害、是否安全等,如果实施更改,更改前的产品或配
件该如何处理(含客户处产品的处理办法)等;经评审确认需更改时,由工程
部主管在V设计更改申请/通知单〉更改评审记录栏填写评审结果及有关处理
对策,交评审人员签名后,印发相关部门及时展开相关更改作业,正本〈设
计更改申请/通知单》留存工程部。
6.11.4.更改的执行:各相关部门按更改评审结果及处理对策执行相关更改作
业,另对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6.11.4.1.库存处理:
由仓库负责,及时盘点库存成品及半成品数量,然后依相关规定进行处
理。
6.11.4.2.客户意见:
设计更改如与客户要求等相关时,由业务部负责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
意见,然后将客户意见以本司(内部联络单〉的方式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执行有关作业。
6.11.4.3.图纸及技术资料更改作业:
6.11.4.3.1.工程部主管负责对需更改的图纸、技术资料等设计内容安排
设计工程师进行更改,由工程部主管以〈技术资料修改任务书》的
方式安排人员进行设计更改作业。
6.11.4.4.如本司的设计更改作业会影响到供应商作业时,由委外人员或采购
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处理。
6.11.5.设计更改执行情况追踪及确认
6.11.5.1由工程部主管指定人员对设计更改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并及时回报,
追踪完成后将执行情况记录在〈设计更改通知单》追踪记录栏,然后交工
程部主管审阅并在'技术资料修改任务书’上签写考评意见。
6.H.6.设计更改奖惩管制
6.11.6.1.当整个设计更改专案完成后,由工程部主管根据这次设计更改的损
失或节省等情况及公司奖惩规定提出对相关人员的奖惩建议,填写在〈设
计更改申请/通知单>奖惩管制栏,依公司奖惩规定执行;同时工程部主
管在当月绩效考核据以做参考。
7、相关表单名称:
7.1产品设计输入表
7.2产品设计开发计划
7.3设计评审报告
7.4设计验证记录表
7.5设计验证单
7.6设计开发验证记录
7.7设计更改通知单
采购控制程序
1.目的
对采购过程进行预防和控制,在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和其他服务的采购。
3.职责
3.1采购负责公司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3.2采购负责对供方的选择与评价,确保采购物资符合要求。
3.3生产品质部负责采购产品和样件的确认和验证。
3.4供方的评定由采购负责组织,生产品质部、技术业务部等有关部门参与。
4.措施和方法
4.1采购控制原则:根据采购产品对本公司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不一,确定不同的控制
程度,以确保以最经济简单的方式实现有效的控制。
4.2采购产品的分类:公司对采购产品实施分类控制,根据采购物资批量的大小和对产
品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分为A、B、C三类。
A类: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大,金额大,数量多的物资。
B类: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较小,金额和数量不大的物资。
C类:一般性的辅料、非生产性物料、不能固定供方的次要物资。
4.3供方的选择和评定
4.3.1选择合格供方的原则
4.3.1.1产品质量达到采购要求的质量。
4.3.1.2有足够的保证质量的生产能力,提供稳定产品的能力,以满足交货期和质量的
要求。
4.3.1.3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
4.3.1.4价格在本公司可接受的范围内从优择廉,货比三家择优录用,从质量、价格、
交货期的对比中选择优者,并给予最大配套份额。
4.3.2每种产品应选定两个以上的供方,以利竞争和适应市场变化要求。
4.3.3合格供方的评定内容
4.3.3.1由采购组织评定,提供供方名单,生产品质部、技术业务部等部门参与。
4.3.3.2A、B类物资供方经评定后,由总经理批准纳入合格供方名单。
C类物资的供方一般由采购人员根据样品或材料要求在采购前直接选定,评审
过程不作记录。
4.3.3.4对环境情况调查
A.公司选择新的分供方、外协加工分包方、服务分包方时,相关部门必须
考虑到其环境表现,要求填写《供应商调查表》,并交品质部进行评估。
B.分供方的资格评估
分供方的选择、更新、撤销由采购组组织品质部及相关部门评审,采购组
得出环境相关的结论交管理者代表批准。
C.分供方定期评审
对分供方每年评审一次,确定其资格及分类。
4.3.4评定依据
4.3.4.1质量证据提供:按产品技术质量要求,按采购产品分类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据,
由生产品质部对样件进行认可,认可方式为:
A类:提供检测报告或在有条件时由本公司实施检测,必要时进行现场评定。
B类:提供相关产品证明,对于已长期供货业绩优良的供方,可由其提供书面报告。
C类:由采购人员目测其外观质量。
4.3.5综合评定:通过样件的认可和提供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1477-2024船舶与海上技术非金属软管组件和非金属补偿器的耐火性能试验方法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低价物高价抵押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叠加别墅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接土方垫资合同范本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医药代表培训
- 培训拼音教学的课件
- 乡镇四所环保监察培训
- 卫生院秋季传染病培训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8升国旗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儿童心理健康培训课件
- 2024年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全新公司股权期权协议书
- 口腔牙科诊所技工室工作制度
- 七年级语文上册15梅岭三章课件
- 2024年国家电投山西公司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Unit 4 The Earth【速记清单】含答案解析
- 《中国饮食文化》课件-中国饮食文化溯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