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防空与防灾要点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第一小组珍惜生命关爱和平一、核武器及其防护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61.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1945年7月初,由美国实验成功。进行首次原子弹的爆炸试验。迄今为止,核武器使用次数:共两次
1945.8.6.代号小男孩,日本广岛
1945.8.9.代号胖子,日本长崎。
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宣告原子时期的开始,为人类近代科技十大里程碑第一。核武器的现状与发展7国家首次时间试验总次数爆炸装置总数大气层试验数地下试验数高空试验数水下试验数最后一次时间美国1945.71030117916783994192.9.23俄罗斯1949.87159692094965590.10.24英国1952.104545212491.11.26法国1960.22102104616496.1.27中国1964.104545232296.7.29印度197446498.5.13巴基斯坦197226298.5.30各国核弹首次试验时间和试验次数等比较一、核武器及其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炸药)当量来表示。
1当量=1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核武器威力指什么?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
它的共同特点: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烟云。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对核武器的防护1、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其识别方法是: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2、核袭击前的防护行动
要做到:1、立即切断电源。2、关上煤气或熄灭炉火。3、关闭门窗和放下窗帘。4、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食物、水、手电等打好包,并写好姓名、单位、住址)。5、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地掩蔽。
室外人员可利用地形、地物、背向爆炸,就地卧倒,双手交叉,垫于胸下,两肘前伸,脸部夹于两臂之间,又腿并拢夹紧,闭眼,闭口,感到热浪来时屏息20秒。
室内人员可在墙角,墙根或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
3、核袭击时的防护
冲击波过后,尽快离开杀伤破坏区,防止放射性灰尘吸入或落在皮肤上,及时戴上防护面罩、口罩,穿上防护衣或用被单等遮蔽身体,扎好裤口、袖口和领口。
4、核袭击后的行动
服用预防药物。
及时撤离沾染区。
集中处理受染服装。
对人员和物品进行洗消。珍惜生命关爱和平二、化学武器及其防护★
在战争中以毒性杀伤人、畜和破坏植物的化学物质叫毒剂。化学武器的定义化学武器★装有毒剂的武器、器材统称为化学武器。★以毒性杀伤人畜,不损坏设备器材
化学武器的特点化学武器★中毒途径多★杀伤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气象、地形条件影响大化学武器的局限性化学武器★气象因素
风向:顺风利于使用毒剂;逆风/不定等使用不利。风速:小于1m/s或大于6m/s时,不宜使用。气温:温度高加速蒸发,严冬时某些毒剂凝结。湿度:湿度大,稀释作用,毒剂浓度降低。雨雪:冲刷、水解、覆盖等。★
建筑、地形、地貌高山阻挡毒气扩散,水网稻田加速毒气失去作用,高地、开阔地毒气扩散快。★化学防护程度良好的防护可以减弱化学武器的杀伤和牵制作用。发现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听★嗅★看★侦防护对化学武器的防护★敌人化学武器袭击时的防护集体防护。★通过染毒地域的防护,在染毒地域内的防个人利用防护器材进行防护。
个人防护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呼吸道防护★眼睛防护★皮肤防护★服药预防呼吸道防护
配有面具的人员应立即闭眼、停止呼吸,将面具迅速准确地戴好,在睁眼前要呼一口气;没有防毒面具的人员可使用事先自制的浸水、浸碱和包土颗粒的口罩、纱布、毛巾、帽子、手帕、衣服等简易器材防护呼吸道。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眼睛防护
在没有面具的情况下,可用自制简易防毒眼镜、改制的防风眼镜对眼睛进行防护。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皮肤防护
除了穿戴制式防毒衣外,还可利用就便器材进行防护,如需要通过染毒地域时,可利用雨靴对腿部进行防护,也可捆索塑料布、帆布进行防护。若要通过染毒树林,可利用雨衣、油布等隔绝材料对全身进行防护。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服药预防
对于神经性毒剂,目前可应用预防药片。使用方法见战时装备的防护盒中的说明。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珍惜生命关爱和平三、生物武器及其防护投放100公斤含炭疽的粉末,造成100至300万人死亡人们比喻为:“穷国的原子弹”。炭疽芽孢在土壤中存活40年什么是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旧称细菌武器)是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包括装有生物战剂的炮弹、航弹、火箭弹和航空布洒器、喷雾器等。生物战剂是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及其它生物性物质的总称。一、生物战剂的分类1、按照对人员伤害程度分为失能性战剂和致死性战剂。
2、根据生物战剂的形态和病理可分为六种。3、按照所致病有无传染性可分为传染性战剂和非传染性战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鼠疫杆菌天花病毒二、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1、从呼吸道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的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感染致病,如鼠疫、天花等。2、从消化道摄入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
等。3、从皮肤黏膜进入
生物战剂可直接经皮肤、粘膜、伤口进入人体,如炭疽杆菌等。4、
被带菌昆虫叮咬
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而致病。
三、生物战剂的施放方法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
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它能随风漂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防护设施的工事,人员吸入即能致病。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体介物质
昆虫、动物和杂物被生物战剂感染或污染后,以各种形式将病原体传给人员,使人致病.3、其他方法
派特务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或撤退时遗弃带菌物品、尸体等。生物武器施放的方式无人驾驶的生物战剂投放飞机生物武器施放的方式四、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1、污染面积广
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又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形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
2、具有传染性
许多生物战剂(如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等)
能从病人体内不断排出,使周围健康人感染,在人群中蔓延,造成传染病流行。3、有生物专一性生物武器只能伤害人畜和农作物等生物,而不是破坏武器装备、建筑物等物体,适用于攻击不拟破坏的目标区。4、没有立即杀伤作用生物战剂进入机体后,必须经过若干小时或数天以后方能发病。它不能使被攻击者立即停止战斗行动,一般不宜作为战斗武器使用。5、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生物战剂是活的微生物活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物质,温度、湿度、日光和多种理化因素都能影响其活性,使其保存时间短。生物战剂气溶胶的危害时间和污染范围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很大,施放后效果不易预测和控制。
6、不易被发现生物战剂气溶无色无味,加之敌人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所投昆虫等动物容易和当地原有昆虫等动物混淆,不易被人们发现。
返回核化生武器效费比常规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
2000800
600
1平方公里面积大量杀伤(美元)穷人的核弹,建造一个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物流运输管理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北京市智能家居系统成装修合同参考
- 宾馆装修延期及赔偿条款
- 获奖十五分钟课件
- 2025年度企业安全生产综合评估合同书
- 营养管理与慢病预防
- 毫针操作基本技术
- 2024温州市里仁科技职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涟源市工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小学六年级口算题卡(含答案)
- 2025年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海姆立克急救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农村自建房施工合同范本(包工包料)
- deepseek在科研机构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 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手机摄影培训教程
-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新型电力系统》
- 临床反复气管插管患者的个案护理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练习题
- 2024至2030年中国应急指挥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点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