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过去五年和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和工作思路_第1页
科技局过去五年和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和工作思路_第2页
科技局过去五年和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和工作思路_第3页
科技局过去五年和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和工作思路_第4页
科技局过去五年和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和工作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局过去五年和2019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和2018年工作思路本文简介我这有本公文写作秘籍一、过去五年工作一是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淳安等26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5]53号)、市科技厅出台了《关于扶持xx畲族自治县科技发展的函》(浙科函农[2013]8号)文件。在县层面上出台了《xx畲族自治县科技创新券实施科技局过去五年和2019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和2018年工作思路本文内容我这有本公文写作秘籍一、过去五年工作一是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淳安等26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5]53号)、市科技厅出台了《关于扶持xx畲族自治县科技发展的函》(浙科函农[2013]8号)文件。在县层面上出台了《xx畲族自治县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xx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和商贸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对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未通过认证企业)的申报工作经费进行补助的通知》《关于建立科技特派员联系企业制度》等一系列科技帮扶政策,各种政策出台,营造了良好创新环境,与此同时,于2019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创新创业大赛。据统计,2013年以来,专利奖励205万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68万元,市研发中心奖励10万元,市、市、县专利示范企业奖励30万元,2019年R&D占GDP比重为0.29%。二是科技项目管理上水平。共争取上级科技项目32项,共争取项目资金2113万元。共安排县级科技项目185项,安排科技项目财政资金2329万元。2015年起,全面实行科技项目网上申报和常年爱理工作机制,由于科技管理成绩突出,曾获全县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进步奖一次,创业创新奖一次。三是科技成果取得新进展。2013年以来,9个项目申请了科技成果鉴定。两个项目获浙江市科技兴林三等奖;两个项目获2014年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个项目获2014年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浙西南夏秋季菜用竹笋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参加第六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获得三等奖,此项目还同时获得丽水市2015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共完成专利授权量957件、专利申请量671件,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成立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家,开发高新技术新产品6个;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申请认定市级专利示范企业3家,市专利示范企业8家,建立了两个企业个性化专利数据库。认定浙江市农业科技型企业3家,认定浙江市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成功申报了“浙江市畲药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此平台是全市2019年拟建的两个平台中的一个,是全市在建的市级创新服务平台6家中的1家,实现了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零突破。五是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显著。市市共有5个批次,125位科技特派员派驻xx开展科技帮扶“三农”工作,申报个人科技特派员专项125项,申报团队特派员专项2项,法人科技特派员专项2项,建立各类示范基地125个,引进新技术68项,推广新品种71个,培育种植、养殖示范户78户。2014年成立了“助力畲乡、科技特派员人才工作室”,县财政每年安排3-10万元作为“人才工作室”日常经费,成立了香榧和毛竹两个创新团队;先后3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科技特派员管理先进单位”。在2013年全市科技特派员十周年(2003~2012年)总结会上,派驻我县的江建铭和张放2名市科技特派员荣获“浙江市功勋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叶琪明特派员荣获“浙江市突出贡献奖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白岩、傅尚文等15人被评为市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我县自强稻田鲤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大际雪松茭白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荣获“2015年度浙江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称号。我县科技特派员创新做法得到了市市领导的充分肯定,黄旭明副市长在《xx实施科技特派员帮扶力促山县发展》的专报信息上作了“科技特派员的做法很有效,很值得总结肯定。希望坚持不懈地做,越做越好”的批示。六是防震减灾工作扎实推进。建成了xx鹤溪地震台、红星地震台、渤海强震台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并投入使用,修订了《xx畲族自治县地震应急预案》,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出台了《关于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程序的通知》,实现了乡镇应急救援队伍及防震减灾助理员全覆盖,因工作成绩突出鹤溪地震台,先后荣获全市县(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红星地震台荣获地震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优胜奖、第三名等荣誉称号。二、2019年工作(一)狠抓举措落实,积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是截止9月底,截止9月底,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379万元,增长率25%,全市排名第二,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8700万元,增长率30.96%,全市排名第八。二是截止8月份,完成专利授权109件(其中发明7件),专利申请25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6件),科技型企业已上报12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家,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发放专利及高新奖励资金31万元。xx2019年R&D支出为1000万元,较上年增长317%,增长率排名全市第一。三是认真开展科技创新券奖励政策宣传,印发创新券宣传卡5000张,在全县科技工业大会上,预发创新券80万元,实际申领29万元,已兑现86万元。(二)强化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一是浙江xx畲药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2019年采购设备3788万元,建设平台管理和服务队伍达45人,其中在编人员11人,其它以柔性引进、聘请顾问等方式组织各类专家30余人。平台选取xx县36个样地,开展畲药材资源调查。野外普查共采集药用植物资源样本1226种,涵盖168个科,619个属,制作腊叶标本6000余份。另外,采集和加工药材样本116种,并完成了五株称重考评,其中65份是重点品种,并采集种质资源210种,其中86份是重点品种。由县科技局、市中药研究院所联合编著的《中国畲药植物图鉴》(上卷)已进入出版发行审稿阶段。完成了部分畲药中有效物质组分含量的检测和畲药中污染物的检测,主要是86项农药残留和18项重金属含量的检测。二是启动xx“山大车农旅众创空间”建设前期。投入县科技三项经费10万元,支持xx王金洋电商创业园升格“众创空间”建设前期,重点围绕如何将农产品转化成旅游商品,积极推进建设,为电商企业孵化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服务,截止目前,该创业园入驻网店68家(京东2家、天猫9家、阿里批发2家、其它为C店),2019年以来,该创业园实现网上销售额8750万元,组织电商培训3期,人员115人,主打销售竹木制品、体育用品、日用百货等产品,解决就业215人。三是积极发挥“xx创新社区”信息交流共享作用,转发各类政策信息及通知信息680条,第一时间传达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打通政产学研交流通道。(三)注重实施绩效,不断提升项目研发管理水平。完成了浙江市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xx县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项目和市重大工业科技项目——代替进口石墨尼龙片材制造工艺研制与产业化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加强了对市26县绿色技术应用专项——xx高山冷水茭白绿色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中期检查;积极申报市26县绿色技术应用专项项目1项。继续推进科技项目网上常年受理工作机制,完成第一批29县级科技项目申报立项工作。推荐申报浙江市科技进步奖1项——xx医院的畲药抗炎活性成分分离鉴定和应用研究;推荐申报丽水市科技进步奖5项,申请科技成果登记7项。(四)强化人才引领,继续深化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工作。一是出台《xx畲族自治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市派第十三批、市派第六批的科技特派员顺利轮换交接,完成2019年度县级优秀科技特派员的评优工作,郭方其、俞少华、张金枝、华炯钢四位为年度县级优秀科技特派员;二是积极申报科技特派员专项,共申报市市科技特派员专项25项,其中市特派员专项22项,市特派员专项3项,共争取项目资476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跨乡镇、全县域”组团式科技服务,扩大科技服务半径,提升整体特派员队伍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在特产产业发展及重点项目攻坚中凝聚科技人才力量。三是认真实施市“绿谷精英和创业创新团队引领计划”和“助力畲乡、科技特派员人才”工作室建设,浙江农林大学选派我县特派员张敏副教授在我县渤海镇实施的创业项目——“基于物联网的香榧智能化培育”项目进展良好。(五)做好引资工作,深化院地科技合作和网上技术市场建设。一是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xx的“与浙江大学共建设xx技术转移中心,把浙江大学学科、人才、科研条件等优势与xx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升xx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增强xx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xx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项目列入了丽水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的“13950”行动计划,为xx县设立的“科技助推农旅融合”长期标杆项目找到了路径。二是5月12日,xx县召开了校企技术合作交流洽谈会,会议有幸邀请了XX电子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过山副院长及姜葳、王彩虹等5位专家前来指导,洽谈会上,就“小家居用品加入民族元素,增加旅游产品种类”、“怎么样把畲族元素结合到畲之坊鞋子当中去”、“如何完善百纳鞋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和对接。三是在各科技特派员的牵线搭桥下,继续深化与浙江农林大学、市农科院、理工大学等特派员所在的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四是做好xx分会场的维护工作,做好xx分会场的维护工作,共收集23项技术难题、动态信息21条、专利成果7项、加盟企业11家、加盟专家7名、技术合同签约18项技术合同总成交额902万元,技术合同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1129万元。全面完成对25家单位的2019年度科普调查工作。(六)鼓励自主创新,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兑付奖励资金49万元,其中市专利示范企业奖励资金4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年度贡献奖励资金10万元、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市专利示范企业工作经费补助资金12万元、专利授权补助29万元;截止八月完成专利授权109件(其中发明7件),专利申请25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1件);组织参加科技创新政策系列培训班和高新技术统计培训班及专利执法培训人次42人。(七)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生态。一是5月20日-27日,联合县科协、县委宣传部,以“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为主题积极开展2019年的科技活动周,活动周在大漈乡开幕,活动周期间,先后举办了市创新驿站进驻xx人民医院、市博士生服务团送医下乡、市农林专家科技培训、市市科技特派员项目调研和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等活动。活动周共开展各类大小培训场次45场,发放科技创新券、防震减灾宣传册等资料12000份,发动社会各界参与人员4200人;二是认真开展30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通过畲乡报,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刊登了致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慰问信,于6月2日,由县委组织部王乐部长带队慰慰问了全县20个科技工作者代表,并给每位科技工作者送上县委县政府最诚挚的祝福和崇高敬意。召开全县工业科技会议,表彰先进,及时部署年度工作,进一步浓厚“双创”工作氛围。三是充分利用市、市科技信息网及县域的相关媒体,积极投稿报送信息,宣传科技创新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传播科技好声音。(八)强化民生为本,防震减灾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进一步加强台站维护,一旦出现不良状况马上与相关部门联系并解决,以保证设备运行率达最高标准。二是加强宣传工作,提升公众的应急防灾能力。先后完成了石印山广场“减轻社区灾害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大型宣传咨询活动;于5月12日组织全局干部收看科教片《危崖奇坝》地理中国栏目;在xx大均大赤坑模拟强台风引发大面积泥石流爆发,人员转移、疏散、安置演练。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防震减灾演练8个场次。在县电视台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片《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在新青少年宫建设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向广大青少年发放防震减灾宣传资料500余份。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占GDP比重居低难起;二是社会公众的创新意识不够强;二是高新技术培育及科技型企业培育仍是我县科技创新工作的一块短板;三是市场主体申报和承揽国家、市级的重大专项能力有待加强,且企业的研发型人才紧缺。五、今后五年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推进创新成果转化,着力提高科技综合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为深入实施“打开两山新通道,富民兴县再赶超,建设美丽幸福新xx”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具体目标是实现导向性指标全社会R&D占GDP比重达5%以上,本级财政科技拨款占本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达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企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企业新产品产值率接近全市平均水平,培育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产品5个以上,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努力争取实现翻番。围绕上述工作任务,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构筑平台促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实施创新活动、转化创新成果的核心载体。要着力构筑两大平台一是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全面推进我县畲药产业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抓好丽景民族工业园、澄照农民创业园、110工业区块、王金洋电商创业园、畲乡小镇等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十三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中有关科技方面提出的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民生科技等产业,制定政策,推进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转型,促进大数据应用和电子商务发展,抓好王金洋众创空间建设,培育和壮大我县互联网创业主体;关注专利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提高人均发明专利拥有量。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鼓励和支持通过转让、许可等多种方式,促进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商用化。二是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重点产业与院校、科研院所长期深度合作,构建院企、校企、院地科技合作互动机制,对科研成果在xx实现产业化的项目予以优先立项扶持;抓源头培育,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率先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建立健全创业创新服务促进机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联席会议制度等相关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科技企业、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等制度;组织实施科技富民强县、科技惠民、新农村科技示范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项目;组织实施好市市科技厅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26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批准的重大科技专项。加强院、地、政、企合作。(二)聚焦重点促创新,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质是要以创新服务和推动发展。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更多依靠科技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动能、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一是立足生态产业抓创新。紧紧围绕我市生态产业发展,积极谋划和推进“生态+”,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解决好生态经济发展中的急迫科技问题。依靠科技积极培育畲族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充分发挥“民族”与“生态”两大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领引作用,积极培育适宜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富有畲乡特色的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着力打造畲族旅游大景区、畲乡养生福地和畲族文化总部,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围绕着加快生态工业扩量提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xx县加快生态工业发展若干意见”,依托xx生态绿色和农副产品资源,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精深加工。重点引进与发展高效分离提取技术、酶工程技术、现代发酵工程技术、食品工程基因技术与重组微生物发酵技术、现代食品杀菌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装备及集成创新技术、农产品贮运保鲜与流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开展系列科技创新,为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提供科技支持。二是立足生态惠民抓创新。始终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个根本目标,围绕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公共安全、防震减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科技问题,加强公益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百姓生活。立足xx民生实际需求,重点发展智慧城市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人口与健康技术、公共安全技术。(三)强化主体促创新,激发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推动优质科技资源向科技型企业集聚,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建研发机构,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继续加大“千人计划”专家、“绿谷精英”和科技创新团队的引进培养力度,持续抓好“拔尖人才”、“科技新秀”选拔和“138人才工程”,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突出以创新能力和贡献为评价标准,鼓励人才到一线创业创新,努力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更好服务,使畲乡xx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四)完善配套促创新,营造更加良好地创新生态。创新生态决定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可持续性。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相关配套体系建设,努力使创新土壤更肥沃、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结合丽水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争创知识产权示范区,加快网上网下融合的科技大市场体系建设,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转化,架起产学研有效合作、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精准对接的桥梁。在线下的产学研合作上,我们要发挥好丽水学院、市市派对驻的科技特派员背后大专院所长期以来的合作优势,借助各特派员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设院企、校企、院地科技合作良性互动,对合作优秀的科技成果在xx落户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要给予优先立项支持。六、2019年工作打算围绕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2019年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以考核为抓手,不断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对照丽水市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市分解到我县的各项指标任务和科技综合考核要求,狠抓指标任务落实,特别是涉及到高新技术统计、专利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企业申报等刚性指标的内容,要精准分析,做到常抓,细抓,确保市对县三大考核指标(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增长率、R&D与GDP占比、科技综合工作考核)稳中有升。2、依托项目申报与实施,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研发能力。加强对在建(研)科技项目的跟踪检查,提升到期项目验收率,根据市里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市场主体申报部、市级科技项目,强化项目实施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严格落实“三审一决策”项目管理立项制度和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科学安排县级科技项目,提升科技经费的财政绩效。3、落实好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加强《办法》宣传,提高公众知晓度和使用效率,借助创新券的有效使用,不断提升县域市场主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力。4、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根据畲药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合同指标要求,及时召开好平台建设理事会议,确保各项资金、任务落到实处,并对照指标要求及平台建设的时限要求,全面做好平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平台按时顺利验收。5、强化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工作。一是落实好科技特派员联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根据科技特派员专项两年一申报的工作制度的调整,加强对2019年申报项目的中期检查,及时掌握特派员项目的实施情况及特派员示范基地建设情况,根据新出台的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做好年度科技特派员的绩效考评和评优评先工作,同时,组织科技特派员加强对2019年科技特派员专项的前期调研。二是根据县人才工作考核细则,积极组织人员申报“绿谷精英”创新创业项目,强化对既建绿谷精项项目实施绩效的考评。6、强化科技宣传与普及,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新生态。一是紧扣中央、市、市各级宣传主体,创新方式,借助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26知识产权日、12防灾减灾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全县上下,进村入企入社区,积极开展科技知识宣传和普及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市、市科普信息网及系统外的各种宣传媒体,认真宣传xx科技事业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传递xx科技好声音,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三是发挥好xx创新社区微信群的作用,及时把市创新社区的政策资源第一时间传达给xx企业的创新创业者,有效解科技优惠政策宣传解读“最后一公里”问题。6、统筹兼顾,不断深化各项日常职能工作。一是加强网上科技大市场建设,深入企业积极开展科技网上大市场知识宣传,认真抓好线下合作资源的调查收集,不断提升xx企业的“互联网+”科技创新意识。二是加强防震减灾既建设台站的维护管理,同时,借助地震体验屋及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的宣传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提升公众应急自救能力。三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确保xx列入丽水市与浙江大学合作行动“13950”项目及时落地,使各项任务按时完成。科技局过去五年和2019年工作总结及今后五年和2018年工作思路本文关键词五年,科技局,工作总结,工作思路201*年市科技局工作总结201*年市科技局工作总结本年度,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精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精确指引及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努力提升自主创新才能为目标,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社会面前进供给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一、重要工作及成效(一)努力争取获得国科技前进先进县(市)声誉五连冠。依据国家科技部的工作安排,今年对国县(市)区-本年度科技前进工作进行面考核。按照省科技厅、宜昌市政府对科技前进考核工作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科技前进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召开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调会议,对认真做好我市科技前进考核工作进行了面安排,并提出了努力争取获得国科技前进先进县(市)声誉五连冠的明白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确领导下,工作专班精心组织材料,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高标准成了科技前进考核工作,顺利通过专家组考核评审。考核果在省县市中名列第一。省科技厅已将我市作为-本年度国科技前进先进县(市)推荐到科技部。(二)科技计划管理再上新台阶。面对各级科技计划管理调整改革的新形势,积极创新科技计划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在组织和筛选科技项目上立足于“五个围绕”,即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技巧政策、紧紧围绕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在必定时期内关注支持的重点和热门、紧紧围绕本地的特点优势产业、紧紧围绕创新主体、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骨干企业。在项目申报上把握好“四个环节”即调查研究环节,在做好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动请上级科技部门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到拟申报项目单位现场考核调研;组织材料环节,帮忙企业撰写高水平的项目申报材料;评审答辩环节,充分展示项目标亮点和自身的优势条件);协调环节,自动与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形成共识,整合力量。一是向上争取项目力度加大。本年度,向上申报科技计划项目15项,落实科技计划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6项,宜昌市级4项。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已赞同立项的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跟踪管理和协调服务,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力保各级各类项目按计划任务要求成,并及时验收题。面成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柑桔无公害优质高效栽培及深加工技巧推广应用”,省重大科技专项“红霉素发酵菌种改革与过程优化控制及其产业化”项目按计划要求实施,进展顺利。三是进一步规范了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四是协助财政部门申报中央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8000t/a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与财政部门联合申报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三)突出创新主体培养,致力于提升企业创新才能。一是积极指引、支持企业建立技巧创新机构,并积极培养和做好申报“湖北省微生物制药工程技巧研究中心”的基础性工作。二是积极培养和申报列入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个(鲟鱼苗种繁育基地、精品蜜柑综合配套技巧集成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家(天峡鲟业公司、湖北土才能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着力培养高新技巧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巧产业。依据国家《高新技巧企业认定管理方法》和《高新技巧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宣传国家高新技巧产业和高新技巧企业政策,指引支持申报国家高新技巧企业,帮忙企业组织申报材料,积极争取上级评审认定。本年度认定国家高新技巧企业2个(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大江化工集团公司)。新认定方法出台后,市重新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巧企业5个。本年度预计成高新技巧产业产值70亿元、增加值23亿元,同比增加33。8%、26。3%。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巧、新工艺34项。[](五)专利申请和科技成果管理嘉奖取得新突破。一是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应用“3。15”、“4。26”、开展上街宣传活动,发放材料1500份,现场咨询550多人次,举行知识产权培训3场185人次。到东阳光公司、天峡鲟业公司等企业和学校指引专利申请工作。本年度,市共申报国家专利50项,32项专利申请获国家专利授权。天峡鲟业公司“一种养鱼设施”申报国际专利,眼前国际PCT组织已接收申请,进入国际审查阶段。二是及时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鉴定与登记。本年度成科技成果登记5项,其中省级2项,宜昌市级3项。三是实施科技嘉奖,激励科技创新。为激励科技创新,依据《市科学技巧嘉奖方法》的规定,市政府4月16日,召开了市科技嘉奖大会,授予李万均、尹正平2个科技突出贡献奖,东阳光公司“替米沙坦的研究及产业化生产”等15个科技前进奖,天峡鲟业公司“生态节能型工厂化养鱼平位双循环水处置系统”等17个优秀专利奖,在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生态节能型工厂化养鱼平位双循环水处置系统”获第十一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惠宜陶瓷公司“新型免烧瓷漆釉在陶瓷卫生洁具上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宜昌科技前进二等奖;市能源办公室“农村沼气多功能生态调节器的研究与应用”、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可挂尾管式防砂抽油泵研发”获得宜昌市科技前进三等奖;市农机技巧推广站(参与单位)“水稻插秧机械化技巧示范推广”项目获宜昌市科技成果推广奖二等奖。(六)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增强。依据宜昌市科技局提出的“9+1”产学研合作工作思路和布署,市科技局与三峡大学生化学院签定了科技合作协定,紧密联接本市企业的实际需求,认真做好指引和服务工作,帮忙牵线搭桥。5个产学研合作示范样板得到进一步提升,合作期限由最初的一次性或短期合作,逐步发展到现在的长期战略合作;合作内容从单纯的技巧转让、联合攻关、技巧咨询、技巧服务,逐步发展到技巧入股、共建平台、共建基地、联合培养人才、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或产学研联盟;合作主体由单个的企业与特定的高校、科研机构间合作,发展为些高新技巧领域的群体企业与国内外该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的集团式合作;合作范围从企业与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发展为“官、产、学、研、金、介”共同参与的格式;合作的动力由企业生产技巧的单向、被动需求,发展为企业技巧创新和连续发展的双向、自动行为。(七)精心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本年度科技活动周于5月16日-22日在市范围内展开,活动周期间,市科技活动周领导小组组织市直相关部门、企业在广场、街道、集市等场合举行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贴近群众、具有创意的科技活动,共制造展板435块,发放科普材料10。33万份,现场咨询8055人次,义诊4086人次。请宜昌市知识权领导到京都电子公司等企业指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接知识产权“天网”“雷雨”执法专项行动,开展专利执法检讨,到百货超市和企业,宣传专利法和“天网”、“雷雨”的内容意义,打击专利侵权行为,营造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气氛。市科技局被表彰为省科技活动周优秀活动奖。(八)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围绕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迫救援三大系统,积极开展工作。一是做好地震监测工作,较好的成了数字台地震监测任务;二是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认真落实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会议精神,总反思汶川重大地震经验教训,进一步善地震应急预案系统,编写了《村级地震应急预案》、《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等材料,指引乡镇和学校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并现场指引市职教中心开展了一次地震应急分散避震演练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功效;三是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坚持“自动、稳重、科学、有效”的宣传工作方针,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防震减灾法》和《湖北省地震安性评价管理方法》的实施,在“防灾减灾日”和“防震减灾周”,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印发材料3000份,制造展板12块,在各级上刊登稿件23篇;四是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组织市试验小学和松木坪中学申报湖北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五是积极推进地震安农居工程,建立了地震安农居工程工作模式、保障系统和技巧服务网络,并积极为红花套镇渔洋溪村申报省级农百姓居地震安示范村.(九)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方案成各项规定程序。集体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身心投入到活动中,积极参与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带头学习、带头讲授、带头调研、带头整改;二是采用集中学习、检讨组指引下学习、党支部学习、个人自学相联接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将学习贯串于活动的始终;三是将活动与实际工作相联接,紧扣发展主题,突出科技工作特点。在调研、征求意见、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工作上,不空谈理论,将科技工作与科学发展紧密联接;五是抓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建立善长效模式。六是积极策划单位发展。积极探索单位发展的新思路,力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七是着力解决热门、难点问题;八是扎实开展“城乡互联、统筹共建”活动,深入联系村为贫困党员、艰难群众办好事实事,为渔洋溪村赞助3万多元,帮忙改革低产柑橘园300多亩,整治内渍排洪沟550米,改革百姓危房4户,送去电脑信息设施、村会议室桌椅、农民运动场篮球架各一台套,支持发展种养殖大户52户,组织劳务输出230多人。[](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显著实效。依据市改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本年度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省科技厅、宜昌市科技局关于做好本年度科技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要求,6月底以来,我局把行评工作作为增强作风建设、提升机关效能、促进科技工作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大事来抓,扎实开展了本年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由于工作扎实,方法得力,整改到位,经市纠风办组织综合评定为99。8分。(十一)精心组织“民生科技行”活动。为充分发挥科学技巧在“保增加、保民生、保安稳”中的支持和引领作用,调动科技资源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需求,用科技破解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使科技创新成果真正惠及广大民众。宜昌市科技局《关于在市开展“民生科技行”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市政府办公室以都政办发[]108号件下发了《市“民生科技行”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对活动主题、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及活动要求等作出了面安排。8月18日,举行了以“进百企送政策、进百村送科技、入千户解难题”为主题的“民生科技行”活动启动仪式。“民生科技行”活动开展以来,市科技、发改、经商、财政、环保等部门,将近期出台的各级有关科技、产业发展、环保、财政方面的政策法规编印2700册,分别送到市高新技巧企业、中小科技型企业、规模企业。市新农办、农业局等部门,筹资25万元,编印“农村百事通”读本50000册,免费送到农户手中。农口各局组织100名农业技巧人员进村入户,把先进实用的种养业技巧、农产品高深加工技巧和农机、能源新技巧送到农村、送到示范点。市畜牧局抽调10名技巧骨干,以推广五项技巧和五种养殖模式为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技巧培训60场次,培训人员5000人,发放技巧材料5000份。市农业局组织30名农业专家进村入户开展培训30场,培训农民6200人,印发技巧材料6500份,编印《农业》6期3万份,推广生物防治捕食螨3万袋、太阳能杀虫灯20盏、黄色粘虫板20万片、性诱剂500盒,开展农技“110”专家咨询和视频问诊服务,力保农业实用技巧入户率到达90%,到田率到达80%。市卫生、计生部门组织446名医务人员,到乡村、社区为市民进行健康体检咨询和开展基层卫生技巧人员培训等活动。(十二)增强科技法规宣传,认真开展执法检讨。为增强科技法规宣传,编印科技法规、政策读本1500册,分别送到各乡镇、市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普遍宣传。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聘请宜昌市科技局局长谭卫国为市人大常委会作新修订“科学技巧前进法”专题学习辅导报告。11月中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常委和代表,通过实地观看企业科技创新、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等形式,对市贯彻实施《科技前进法》情况开展执法检讨。11月26日召开市人大常委会部会议,听取了市科技局关于《科技前进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执法检讨组关于《科技前进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会议对《科技前进法》贯彻实施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进行了投票表决,满意率为100%。(十三)增强机关建设,机关作风显著改变。一是增强机关硬件建设,解决办公环境。为便利为民办事,经过努力争取,我局办公场合于7月份由通行不便的江家大堰39号搬迁至城区重要道路长江大道39号,办公条件有了显著改良,为基层办事供给了便利。二是增强机关作风建设。制订了市科技局“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继续深化“十帮”责任制工作法。今年6月初,华阳化工公司拟申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高新技巧产业化项目,亟需对“邻羟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生产新工艺”进行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且时间紧迫,要求在6月10日前成。我局调动局力量,力以赴帮忙企业解难题。一个星期内三下武汉,反复找相关处室和厅领导阐明情况要求支持。我局竭诚服务企业的精神受到省科技厅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得到大力支持。省科技厅特事特办,快速组织七个大学的教授专家于6月9日在武汉对华阳公司的“邻羟基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生产新工艺”进行了鉴定,为该公司申报国家项目供给了必备条件。本年度,市科技局被省科技厅表彰为县市区工作考评先进单位、科技活动周先进单位、市委组织部表彰为市组织工作先进单位。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从总体上看,我市自主创新才能还不够强,重大创新成果不多,高新技巧产业比重有待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技巧前进的步伐不快,多数产业的技巧水平和科技含量不高。科技事业发展的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在气氛上,对科技工作宣传有待进一步增强。(二)从科技支持条件看,增强科技才能建设缺少手段。科技投入比重不高,科技资源比较分散,科技领军人才紧缺,团队优势较弱,企业从事研发活生动才总量不足、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科技基础差,企业科研装备陈旧、手段落后,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与项目储备不足。(三)从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活力看,体制模式创新不够。以企业为主体的技巧创新系统还处于建设阶段,产学研合作有待深化,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政策、法制环境、人环境和社会气氛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系统还不健,知识产权系统的建立还比较艰难,科技开放合作的运行模式亟待制订和善。三、本年度工作思路(一)突出抓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标申报争取工作。本年度申报宜昌市以上项目8项,力争多立项,重点是省重大专项。为推进企业技巧创新供给平台载体,供给资金支持。同时抓好已立项项目标实施管理及题验收,力保出成果、出效益;(二)着力抓好高新技巧产业发展。争取本年度新认定国家高新技巧企业1家,高新技巧产业产值、增加值比上年增加20%。(三)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提升现有5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拓宽合作领域,帮忙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巧、新工艺,增强技巧创新才能。(四)增强创新系统建设,着力培养创新主体。本年度培养湖北省工程技巧研究中心1个,宜昌市工程技巧研究中心1个。规范建设2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扶持2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五)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深入企业、基层调查研究,本年度成专利申请52件,专利授权到达35件。(六)增强科技成果管理,成市以上科技成果登记5项,向宜昌市以上组织和推荐科技嘉奖项目3个以上。(七)进一步增强机关干军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效率。扩展阅读科技局201*年度工作总结科技局201*年度工作总结201*年是我市稳步实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关心指导下,我局坚持“合作创新、重点转化、率先突破、引领跨越”的“十一五”科技工作方针,以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支撑,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排难而进。全年实施市级科技项目118个(不含软课题),实施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类16项,高新技术与循环经济类13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与产学研合作类28项,中小企业创新类21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畜牧专向17项,社会发展类10项,科技成果转化类4项,实现产值12亿元,新增利税3亿元。连续第四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以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为支撑,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以攻克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目标,我局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如国营林泉电机厂的企业产品全数字化设计科技攻关项目、太阳能级多晶硅中试项目、20-30吨液压挖掘机关键部件即液压及电子控制系统技术攻关、西南工具有限公司研制的双链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系列项目、贵州首朗高亮LED照明设备产业化攻关、年产100吨的纳米改性SPUA道路标线涂料产品项目、“老干妈”系列产品瓶盖封胶材料、贵州信邦一类新药人参皂甙-rd注射液的研制开发、贵州远程制药的中药六类新药妇炎迪凝胶剂的临床研究等。另外,我局还完成了《贵阳市201*-201*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为我市现代中药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有力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继前年首次建设和认定17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去年继续建设和认定了“贵州高科铜合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18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201*年新建的18家工程技术中心共投入3000多万元科研经费,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40项。这些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在全市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二是启动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为构建企业创新体制,努力探索企业创新机制,我市于今年首次启动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已出台评定管理办法,评定了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等1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并以此为契机,重点培养一批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引导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首次设立我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积极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投入500万元,实施了“基于CAN/LIN网络的汽车车身控制系统”、“高纯度单宁酸系列产品产业化生产”、“汽车挡风用黑底浆料的制备”等13项科技计划项目。为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对我市产业和产品结构整体优化,带动和促进全市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按照《贵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对省、市有关部门、单位推荐的科技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共评出201*年度贵阳市科学技术奖共47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6项。继续实施最高科技创新奖评选工作,贵州同济堂有限公司的“仙灵骨葆胶囊升级换代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我市201*年度最高科技创新奖。并于今年1月16号成功召开了“贵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了荣获201*年度贵阳市最高科技创新奖、科学技术奖的创新团队、单位和个人。三、不断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产学研结合力度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强了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作用进一步突显。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依托我市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与日本东邦大学药品制造实验室等合作建成了贵阳国际生物材料及产业化公共实验室。现在,该实验室研发的蛋白质生长因子样品已在以色列试销。该实验室还与益康药业、益佰药业及恒霸药业就研发合作进行了深入洽谈,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共识。目前,实验室正全力攻克生产100克蛋白质生长因子的技术能力,201*年将实现产值三千万的目标;建立了由刘平生等三位知名留美生物学博士领军的贵阳国际生命科学实验室,已承担国家一类新药“神经生长因子”的产业化关键工业技术的优化研究。下一步还将组建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实验室、反相高通量药物筛选实验室,在基因学研究及应用、疾病的遗传与诊断治疗、中草药药物筛选等方面开展研究攻关,提升我市生物技术、中药现代化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在我市科技大厦内开展研发工作的中药固体制剂国家工程中心贵阳民族药研究室,现已有9项新药取得了科技成果并成功进行了产业化转让。二是加强产学研结合。与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科技合作、项目对接,成立了贵州大学贵阳研究院。201*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28项,这些项目覆盖我市19家企业的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循环经济、中药现代化等方面。这一批产学研项目的实施,有力提升了我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四、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扶持我市重点龙头企业,组织实施了“树莓原浆加工技术中试研究”、“贵州名酒夹心巧克力的研发”、“大型沼气池建设的研究”等17个龙头企业项目及畜牧专项。投入300多万元实施了蔬菜产业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贵阳市水果产业化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永乐乡果蔬产业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等一批现代农业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要求,我局发挥科技部门优势,在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和花溪区小碧乡马寨村两个示范点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五、关注民生,不断加大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针对我市“两湖一库”治理工作,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召开了“两湖一库”污染治理科技攻关专家座谈会及《“两湖一库”污染治理科技攻关预研究》项目评审会,对“两湖一库”富营养化防治、蓝藻治理和湖库沉积物污染治理等重点难点项目进行三大领域和十项子课题的调研和紧急立项。围绕医疗卫生及社会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课题,组织实施了“贵阳市人口基因检测科学社会工程”等10项医疗卫生基础研究项目。为规范食品行业的生产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全面提高我市食品安全科技水平,对我市食品生产企业进行HACCP体系认证宣传。支持5家企业顺利通过HACCP认证审核。六、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不断加强,对区域科技发展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新建了乌当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市已建成的县级生产力达到了8家,全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贵阳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助贵州科邦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技术创新基金引导基金100万元,贵阳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技术创新基金引导基金100万元。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新增投资贵阳柏丝特有限公司“拟除虫菊脂中间体产业化”等3个项目,新增投资金额1112万元。新增担保贵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集成模块化的粉碎预磨工作站”等15个项目,新增担保金额6830万元;贵阳评估论证中心完成重大科技项目评估30项,积极协助省、市科技厅(局)包装的“高速重载列车关键部件技术开发”、“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用钢及钢制品技术开发”两个项目申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获支持资金4865万元。七、圆满完成国家科技部对我市科技进步考核工作11年是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年,国家科技部对201*-201*年度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情况进行考核。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是加强地方科技工作的抓手,是调动市、县、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发挥科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一大契机。为此,我局将科技进步考核工作作为年度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加强领导。明确了分工,成立各对口检查督促小组,建立稳定的工作队伍,各小组深入各区县检查指导,促进了各地迎检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指标体系,使工作不断完善与规范;三是提高工作绩效,加强交流和宣传,扩大影响;四是加强调研,继续开拓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容。现在,我市及10个区市县已全部通过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其中,贵阳市和我市下属的五个区被科技部评定为科技进步考核的先进市、区。八、对外科技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成功举办了201*贵阳(国际)循环经济与新材料发展论坛,来自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就循环经济与新材料领域的重大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成功举办了全国十三城市科技局长(主任)联席会议在贵阳召开。长春、大连、广州、南宁、昆明、成都、西安、兰州、哈尔滨、沈阳、重庆、武汉、贵阳等13个城市科技局长(主任)及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与科技管理创新”这一主题,分别从大力推进科技管理创新、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如何创新体制机制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技支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省、市关于建设以贵阳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的有关精神,深化和具体实践泛珠江三角的“9+2”区域联盟,整合广州-贵阳两地科技资源,促进两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广州市科技局签订了《广州市科学技术局贵阳市科学技术局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并就具体合作内容达成了共识。九、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以金筑英才工程为龙头,充分发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人才培养作用,通过培训与培养相结合的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以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中心贵阳民族药研究室、贵阳中国地质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为平台为载体,举办了现代中药研发人才培训班和循环经济高级人才研修班,培养市级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60人,取得了良好效果;二是开展医卫专业技术培训。在深圳举办了“贵阳市金筑科技英才工程培训班”,邀请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多位专家、领导,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专家集中授课;三是全面铺开农业科技扶贫培训各项工作。采取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培训涉及18个乡镇和20个贫困村,共完成培训班80期,培训10000人。十、科普工作向纵深推进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科普条例,启动了“贵阳林城”专题科普馆、“三小工程”科普教育基地、国防教育科普基地贵阳药用资源博物馆等一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活动周内容丰富、活动精彩,紧扣“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科技活动。举办了201*’中国贵阳首届创新型城市产学研暨民营科技成果交易会,会上展交两旺,成果斐然,并创意举办“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型广场音乐会”,宣传我市民营科技发展成就,营造发展我市民营科技的浓厚氛围;举办201*年中国贵阳制造业信息化学术交流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等多名专家教授到会作学术交流;举办中药研发及注册培训班暨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民族药研究室项目推介会;邀请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牛文元教授作“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知识讲座,200余人到会听讲;在清镇梨倭乡举行送科技、卫生、文化下乡活动,发送科技图书3000册、科技咨询2283人、义诊接待群众201*余人,免费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000多张。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市科技局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市科技局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201*年市科技局双拥工作总结201*年市科技局双拥工作总结201*年以来,我局的双拥工作在市双拥办的指导下,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立足基层,服务大局。积极支持军队建设和预备役建设,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谊深的氛围,为促进部队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现将201*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双拥工作的领导,落实目标责任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抓好双拥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设好军队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局党组十分重视双拥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双拥工作同局主要领导抓,局人事科负责双拥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落实国防科技动员工作职责,具体办事人员虽为兼职,但工作条件都有保障。二、开展国防宣传教育,增强国防意识为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加快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以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为根本任务,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双拥和国防教育。一是着重抓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拥政爱民教育。根据我局自身特点,在全面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的基础上,邀请部队领导为我局举办国防教育知识讲座,爱军习武模范报告会和台湾形势报告会,以激励科技人员勤奋敬业、求实进取的精神,不断浓厚科研氛围。三、做好双拥工作,积极支持军队建设多年来,我局大力支持部队建设,积极为官兵做好事、办实事,不断把科技拥军活动引向深入,一是定期向部队赠送《科技日报》、《科技动态》,适时介绍国内外科技发展新动态,使部队感到科技时代的气息,不断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按政策接受安置部队军转干部;三是积极落实“两参”人员有关补贴。四、201*年双拥工作打算近年来,虽然我局在双拥工作中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单位比较而言,我们还做得不够。今后,我们决心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将科技部门双拥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一是将创建活动经常化,充分借鉴其他部门双拥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提高双拥工作水平,经常性开展一些双拥活动,使创建活动真正成为推动我局双拥工作的动力。二是发扬创新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要在巩固走访慰问和科技拥军的成果上下功夫,争取创出特色,创出水平,不断丰富拥军的内涵,扩展拥军的领域,提高拥军的质量。三是要抓好优抚双拥制度的建设,力争将我们双拥工作取得的成果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纳入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将我局的双拥工作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总之,做好双拥工作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国家安危,人心安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双拥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领导,进一步与地方部队加强联系,互相交流、互相沟通;进一步落实好优抚双拥政策,从而使我们的双拥工作做得更好,为我市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做出积极贡献。201*年12月13日扩展阅读201*宣化县科技局年度年终工作总结宣化县科技局201*年度工作总结201*年,我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悉心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县委九届五次会议精神,积极开展“三提升”、“创先争优”和“三项教育”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转变方式为主线,发挥“三大优势”,主攻“五大战区”,培强“五大产业”,推进“五项工作”的科学发展新思路,切实履行科技管理职责,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有效推动了全县的科技进步工作,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新能源工作扎实推进,我局各项职能得到有效发挥。一、扎实开展科普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一)积极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活动。5月25日由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牵头组织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李家堡乡李家堡村隆重举行。本次宣传活动共有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文教局、卫生局、农牧局等15个部门100余名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参与,共展出展板80多块,发放宣传资料1201*余份,活动吸引4000多农民前来参加活动,接受咨询人数达200余人。此次活动针对我县农村劳动力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一技之长的现状,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致富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服务工作。利用科技讲解、科技咨询、科技展板展出等形式,把科技信息、实用技术、医疗保健、公共安全等知识送到农村、农民手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民在增收增效上有了更多的手段,收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加强科技培训宣传、科技普及工作。把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科技工作的第一要务,并切实落实到实处。以县政府发文、下达培训任务,今年累计办培训班311期,培训农民19000人,受教育农民达到10万人次。为了实现科学技术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我们继续加强科技知识普及工作,印发各种科普知识、技术资料201*0多份。创作条件积极办好“宣化科技信息网”,大力宣传科技、地震等方面法律法规,推广宣传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公开科技局各项业务工作,免费为科技企业宣传推广牵线搭桥,收到良好效果。(三)扎扎实实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月活动。今年是我国确立的第二个防震减灾宣传月。活动现场举办了地震科普知识图板展览,发放了大量地震知识宣传单和科普宣传册。在县二中等学校开展了抗震知识培训。并开展了抗震设防示范村评选,组织参加全市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等。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目的是让全社会充分了解和掌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救助能力,保障社会安定祥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工作,全面提高震灾应急能力,依靠科技、依靠全社会力量,依法推进宣化县的防震减灾事业。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新能源发展。一是把打造农业重点园区,培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作为重要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完成了金源牧业大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目前已正式投产运营。为李家堡神农畜禽养殖合作社和塔儿村明壮爱心养猪场二个集养殖和蔬菜大棚种植为一体的合作社争取了大型沼气工程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投资200万元。目前塔儿村明壮爱心养猪场的工程已经开始破土动工,李家堡神农畜禽养殖合作社大型沼气工程项目正在初始设计阶段。这二个项目的落实,为我县大型养殖场建成农业园区,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样板。项目建成后,不仅可有效解决大型养殖场粪便污染问题,同时,通过大型沼气工程,沼气发电自用,沼渣沼液作为优质肥料用于大棚蔬菜种植,促进了大棚蔬菜的无害化种植,成为以沼气为纽带的养殖种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民居建设等重点工作,主动出击,落实项目,为民谋利。积极配合新民居建设,合理调整项目实施地点,使项目向新民居建设村倾斜,满足新民居建设有关新能源的要求。为搞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年户用沼气项目已圆满完成,正在等待国家验收。201*、201*退耕还林后续项目已经完成,准备验收。为了搞好沼气用户后续服务管理工作,共建设沼气物业服务站10个,每个服务站配备了1-2名技术人员,沼液吸运车、罐,维修工具,检测仪器,沼气配套设施及零配件等,各种制度完善。目前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今年10月18日,县政协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我县新能源工作进行了视察。委员们先后视察了结合新民居建设发展沼气情况,沼气物业服务站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和温室大棚“三位一体”沼气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大型沼气工程建设情况。委员们对我县新能源特别是沼气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三、培育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为推动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按照“重点扶持,突出创新能力”的工作思维,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实施动态管理服务,取得成效显著。按照省市201*年科技支撑项目申报指南,组织力量深入企业调查了解科技创新和工艺、产品研发情况,帮助企业包装科技项目。今年为河北正富变压器有限公司的“SH15-30-1600/10非晶合金节能配电变压器”研发、宣化县江山非金属有限公司的“仿花黎格石材系列装饰材料”研发等6家县内企业申报了省市科技支撑项目。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为6家企业和个人申请了省市专利资助。组织4家企业的研发人员参加高新技术企业与院校对接培训班。一年来,我们共申报了国家级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1项,省级院校合作项目1项,市级科技攻关项目5项。通过科技项目的申报,为企业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加强科技研发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极扶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应用新的生产工艺,加快企业的科技支撑能力。今年我们帮助宣化县中冶科技有限公司、宣化县长河玉米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宣化县沃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积极引进技术,开展科技研发,成为科技型企业。另外,我们积极为企业寻求融资机构,拓宽融资渠道,组织参加企业与融资机构的对接活动。组织多家企业参加企业与技术持有单位的对接活动,积极帮助企业抓好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升级,提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召开了全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会议,制定了实施方案,开展了集中查处活动,有效的保护了企业经济利益,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农村科技进步迈出新步伐今年我县继续以杂交谷子、巡天玉米等新品种和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旱作农业等新技术为重点推广内容,采取多种方法措施加大推广力度,大大提高了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农业发展后劲。积极按照县政府的要求,大力支持发展杂交谷子推广种植,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工作,在李家堡村形成万亩杂交谷子高产示范示范基地,在义合庄村、关子口村建成双千亩示范片。今年8月5日,省科技厅领导带领各市科技局主管副局长,部分县科技局局长及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王同坤副院长和中科院遗传所、河北农大、河北师大、河北省农科院专家教授一行70余人到我县李家堡乡万亩杂交谷子示范园区参观指导。在现场市农科院院长张进京、市农科院研究员赵治海分别就杂交谷子研究推广工作进行了介绍,副县长李建成就我县大力推广杂交谷子、发展旱作农业、打造一个万亩示范区、五个双千亩示范基地、十个千亩示范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农民致富的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进行了介绍。李家堡乡介绍了该乡组织农民规范化种植,强化科技培训,加强科技指导,打造万亩示范园区的经验。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县大力推广杂交谷子等优良品种,建设万亩园区,且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中央电视台七频道《聚焦三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