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按考点分类鉴赏教案设计人:侯华峰三河三中一、触摸高考[考点隶属]诗歌鉴赏是隶属于“古代诗文阅读”的一个考点。[考纲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到诗歌上也就可以概括为两点,即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考点分值]:年之前诗歌鉴赏分值不低于分,客观题多是两道,主观题也多是两道,有时也会出现三道或一道,但并不多见。年以后分值明显加重,全国卷的三题都上升到了分,上海、江苏、广东卷也都上升到了分,现在稳定在分,在分的试卷中占到了以上,其份量还是相当大的。[规律总结]:()重点放在唐宋诗词的复习上,其它时代也适当涉及;()重点放在情景交融的杂感以及思乡怀人的诗;()把熟知的作家的诗作为重点。一、对古典诗词题材的分类鉴赏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其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令人赞叹。对古典诗词题材进行粗略分类,目的是让考生在具体鉴赏诗词时,能快速了解内容,准确把握要旨。.咏物感怀优秀的咏物诗,常常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生活理想。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的凌寒不凋、傲立霜雪的品性,正是作者卓尔不群、不畏强暴的生动写照。.怀古咏史古人写咏史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绾结在一起,或抨击社会现实,或感慨个人遭遇。前者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后者如杜牧的《赤壁》。咏史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评析技巧、手法。.边塞征战边塞诗中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有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有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有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尽管边塞诗内容各异,但大都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山水田园古典诗词中常有描写山水风光或田园风情的作品,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描绘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和“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羁旅行役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哲理启迪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如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诗,揭示了新事物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给人以哲理的启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诗后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问题]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请你从理趣的角度谈谈它究竟“妙”在何处。答:[参考答案]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人生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此句表现出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艺术感染力。二、对古典诗词情感的分类鉴赏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它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豪迈慷慨,或闲适恬淡,但无论哪一种情感都包含着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与看法。因此,鉴赏古典诗词必须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表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哀民爱民之情如郑燮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表达的是对黎民百姓的哀悯与关切之情。.爱国报国之情如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怀古伤今之情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愤世嫉俗之情如陆龟蒙《新沙》中的“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这两句诗,讽喻官家搜刮民财,无孔不入,表达了诗作者对官家厌恶嘲讽的态度。.热爱自然之情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眷恋春景的情感,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歌唱友谊之情如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思乡念远之情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离愁别绪之情如李煜《清平乐》中的“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例]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元曲,完成诗后问题。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思胡祗遹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问题]比较《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和《春思》中“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写黄莺的目的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答:[参考答案]《春怨》一诗写黄莺是为了表现少妇不愿意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她对戍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春思》一诗写黄莺是为了表现黄莺欢唱中的美好春景,表达的是一种闲适、喜悦的心情。三、对古典诗词形象的分类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景色及至活生生的人,一旦笼于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也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却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饮酒》),写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爱惜人才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歌描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题]比较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诗后问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①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注释]①飐(ǎ):风吹使颤动。[问题]简析上述两首唐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之点。答:[参考答案]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生活,辛勤劳作。王诗中的少女美丽,开朗,欢快。白诗中的少女羞涩,纯真,质朴。[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诗后问题。催租行范成大输租得钞官更催,踉跄里正敲门来。手持文书杂嗔喜,“我亦来营醉归尔!”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注释]①文书:农民交租后管府发给的收据。②营:谋求。③悭囊:存钱罐,能放不能取,用时敲破。[问题]简析诗中“里正”形象的性格特点。答:[参考答案]里正是一个狐假虎威、假公济私、惯于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狗腿子。(农民交租之后他以官府的名义来收租,可见假公济私;“踉跄”而来表现其流里流气,横行乡里;见到收据后转嗔为喜说明他狡诈善变;赖着讨酒描绘他贪婪无耻;农民迫不得已送钱还委婉陪礼道歉则从侧面表现了他作威作福,蛮不讲理。)四、对古典诗词表现手法的分类鉴赏.情景交融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而且还能情景相映。意境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式,或即景生情,或缘情写景,或寓情于景。.动静结合如李华的《春行寄兴》末句“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以“花自落”、“鸟空啼”衬托山的宁静,动中见静,以动衬静。.托物起兴起兴手法在古代诗歌中较常见,“兴”就是由外界某种触发感动的事物引起心中的诗情,即古人所说的“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如王维的《相思》首句“红豆生南国”,托“红豆”起兴,暗喻相思之情,用语清纯而又极富形象性。.巧用典故诗歌中常常引用古诗文中的词句或历史上的故事,这叫“用典”。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理解典故需要把握两点:一是典故本身的内容,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图。.虚实相生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诗的第三句将“梅花落”(曲调名)三字拆用,构成一种风吹梅花四处飘落的虚景,与前两句雪净月明的实景相搭配,构成了一幅美妙阔远的图画。.以小见大古典诗词中以眼前景物反映重大主题,往往言近而旨远。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全诗落笔于眼前的“野草花”、“夕阳”、“堂前燕”等细小景物,却反映了一个深刻的主旨:封建权贵尽管势倾一时,但终究逃不脱衰亡的命运。.映衬烘托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其中“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不写自己思念故乡和亲友,而写故乡的亲友思念千里之外的“我”,巧妙地运用了反衬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蓄。.直抒胸臆如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作者直抒胸臆,表现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愿望。.细节描写古典诗词中的细节描写,往往能集中、凝炼、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元稹的《行宫》一诗选取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让闲坐无聊的宫女去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并将其作为谈资以消磨时光,诗人的不胜今昔之感慨就显得韵味悠长。.运用修辞在古典诗词中,拟人、比喻、夸张、借代、设问、对比、互文等修辞格的运用较为常见。如聂夷中的《伤田家》末句“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诗人用“绮罗筵”(指富贵人家)与“逃亡屋”(逃荒流亡的穷苦人家)构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尖锐的两极分化、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炼字炼句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极富于概括力:“黄沙”形象地点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言战事不断;“穿金甲”是说战斗艰苦。短短七个字,把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此外,要注意著名作家的创作风格。一般而言,中国古诗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从《诗经》开始,汉乐府、建安文学、杜甫、白居易、陆游等属现实主义,而屈原、李白、李贺、欧阳修、苏轼、龚自珍等属于浪漫主义。古典诗词鉴赏还需要了解“风格流派”的感情基调:或雄健高昂,或旷达开朗,或沉郁顿挫,或苍凉悲壮,或淡泊静谧,或浓艳瑰丽,或凄婉哀伤等等。[例]阅读吴激的《人月圆》,完成词后问题。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问题]这首词整个化用前人成句典故而成,指出划线句子化用的成句(包括作者及出处),说说这两句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参考答案]“旧时”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写如今江山易主,人事已非,表达作者的亡国之悲;“江州”句化用白居易《琵琶行》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作者的身世沦落之痛和家国覆亡之恨。[例]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完成诗后问题。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注释]谁家:即“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问题]《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你认为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为什么?答:[参考答案]“落”字新颖妥贴,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给人以形象的动感。“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例]阅读范仲淹的《苏幕遮》,完成词后问题。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问题]范仲淹词作不多,风格鲜明,开宋词豪放的先河。但清朝学者评说这首词“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试对这首词的风格写一段评价性的文字。答:[参考答案]宋词风格或豪放中见婉约,或婉约中见豪放。此词一反范仲淹词作的豪放风格,以委婉细腻的笔调抒发了乡思的愁绪,具有婉约的特征。五、对古典诗词语言风格的分类鉴赏古典诗词的语言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种:.平实质朴即语言不着意修饰,不堆砌典故。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此诗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既绘苔之形,又显苔之神,更写出了诗人的人格精神。.清新自然即人们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全诗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月光和音响的变化。.含蓄委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是委婉地道出真意。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夫妻间的挂念问候,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形象生动即运用绘形、绘声、绘色的语言对所写对象进行描摹或刻画。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诗后问题。山中问答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问题]本诗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杰作,你是否同意此说?为什么?答:[参考答案]同意。全诗不加修饰,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却能于通俗中见含蓄,平淡中蕴深味。以上笔者粗略地从五个方面对古典诗词进行了分类鉴赏,其目的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并储备相关的知识点,以求掌握多角度鉴赏诗歌的方法与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古典诗词的鉴赏往往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这就需要考生在解读诗词的过程中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并通过各种鉴赏方法去体悟、去挖掘、去揭示。年高考诗歌鉴赏分类评析(二)一、考查修辞类、按图索骥、指名道姓、分析效果二、品味语言类、理解词语在诗中的意思、分析关键词语在诗中的作用、辨别用词的妙处对诗中的某个用字(词)换个字眼或将两首诗中相似的字眼进行比较,让考生说出哪个更好,好在哪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年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引愁心”“别秋江”都有拟人色彩,都形象生动。“雁引愁心去”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因而“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三、分析意象类诗歌是借助意象抒发感情的,而诗歌的意象浸染了作者特有情感的具体形象,这个形象一般指某个特定景物如明月、山水、杨柳、杜鹃等,把握诗歌的形象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感情。常见的题型有指认形象、体会画面、揣摩情感等。、指认形象所谓指认形象,是要考生在阅读诗歌的基础上大体把握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如: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年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傍晚时分西风、体会画面鉴赏古诗词要善于领会诗人所营造的画面。如: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年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答:这句诗借“野水”、“渡口”、“孤舟”的形象,描绘了孤寂的心绪。诗面上说“无人”,但画面上却“有人”,可谓构思奇特,反意为之。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不愧为夺魁之作,较之一般画渡船空自在河边漂荡的意境要新颖丰富得多了。、揣摩情感形象是为抒情服务的,鉴赏诗歌归根到底要透过诗歌的形象把握的感情。如: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年湖南卷)与浩初上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以剑喻山,形象生动,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四、表现手法类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今年高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诗歌写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就写作角度而言,它能使所描写的形象更加生动,富有主体感;就阅读角度而言,也比较容易理解,因而此点在高考中考查的频率比较高,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年全国卷三)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槛”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想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动静结合是相对于所描写的中心景物而言的,一般说来所写景物往往一主一次,以次衬主,理解上不能望文生义、似是而非,否则就会掉入命题人设置的陷阱里。如: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答案:项,“清笳乱起”写边关敌情,“铁骑无声”写军纪之严、阵容之大,二者都是正面描写,看起来有动有静,但实际上并没有主次关系,故而谈不上“以动衬静”。、暗用修辞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设问、反问、反语、对比等。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年浙江卷)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用了拟人表现手法来刻画形象。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年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答:此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寓情于景古人写诗离不开写景,往往景中寓情,情景交融,从而有力地表达作者的感情,因面高考中也比较注重这种表现手法的考查,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年全国卷一)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从景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从情的角度看,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细节描写描写是诗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其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其内容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年江西卷)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结合诗中所描写的“春衫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蛙声歇”等细节,可以推知它写的是春夏之交乍暖忽寒的季候特点。钱先生所说的“情味”,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用典抒怀古人写诗常通过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高考考查用典一般是常见的人所共知的,如: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答案:“为拂绿琴埃”。意即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了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以慰知音,那该多好啊!五、把握感情类高考诗歌鉴赏题一般都涉及到对作者感情的分析评价,考查形式或直接分析诗歌思想内容,或通过比较找出诗歌内容的异同处。、分析情感所谓分析情感,即要求考生根据诗歌所描写的景物及心理变化,直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年湖北卷)《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①;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①寒螀:寒蝉。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答:据曲词可知,文中所见之景是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所想之景是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通过景物描写,抒写了汉元帝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年广东卷)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注:①此诗约作于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答: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比较异同提供两首内容相关或一首新诗、一首为考生在课本中学过的诗歌,要求考生阅读后分析其中的相同之处,比较不同之处,以加深对诗歌的了解,其难度比直接分析一首诗的情感稍有增加。如:()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年北京卷)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之处:词句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而诗句则用“塞上长城”的典故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年天津卷)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诗词鉴赏常见典故和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这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杜鹃”则代表一种悲剧氛围。鉴赏古代诗歌需要了解这些事物特有的文化内涵。、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蝉以蝉品行高洁。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梅花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松柏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杜鹃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乌鸦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关山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羌笛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琴瑟()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鸿雁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神器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月老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祝融火灾称为祝融之灾。、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连理枝、比翼鸟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见背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三尺法律的代名词。、杜康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鸿鹄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彭祖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谢家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婵娟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执牛耳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作壁上观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虞美人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红豆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精卫古代神话。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击楫中流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鸡口牛后《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花中四君子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泰斗“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人杰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仁人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传人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玉成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口碑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壁还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方家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等身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西席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心许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三味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洗耳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斧正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抱璞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含贬损之意的:、染指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射影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掣时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青鸟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成为传书的信使。、雷同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涂鸦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城府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借光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物色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不才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方寸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提刀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下榻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润色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春秋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梨园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抱柱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斑马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问鼎喻篡夺政权。、辞第喻为国忘家。、请缨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钓鳌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