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盛世华研·2008-2010年钢行业调研报告GLP-1RA药物内部控制管理策略研究报告内容目录TOC\o"1-3"\u一、前言 2二、GLP-1RA药物行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 32.12023年全球及中国LP-1RA市场分析 32.1.1诺和诺德、礼来瓜分全球GLP-1RA降糖市场 32.1.2进口企业垄断国内GLP-1市场 52.1.3GLP-1RA2型糖尿病适应症市场规模测算 72.2国内巨头抢占先机,自主研发与仿制扎堆并进 92.2.1创新药:2项NDA,7项处于III期临床阶段,9项处于II期临床阶段 92.2.2仿制药:利拉鲁肽仅华东医药上市,司美格鲁肽仿制药进入竞速期 102.3已上市GLP-1RA疗效对比 122.3.1阿斯利康-艾塞那肽:全球第一款GLP-1RA,联用降糖效果更好 122.3.2诺和诺德-利拉鲁肽:降糖与减肥效果俱佳 132.3.3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效果优于一代产品利拉鲁肽 162.3.4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口服):全球第一款口服GLP-1RA 162.3.5礼来-度拉糖肽:长效降糖,降低心血管风险 182.3.6赛诺菲-利司那肽:联用效果更好,抗体比率较高 192.3.7葛兰素史克-阿必鲁肽(Tanzeum):长效降糖,显著降低低血糖概率 202.3.8仁会生物-贝那鲁肽:首款国产短效GLP-1 212.3.9聚乙二醇洛塞那肽:首款国产长效GLP-1RA 212.42024-2030年糖尿病用药:GLP-1市场发展前景 232.4.1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占比极高,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整体疗效卓越 232.4.2糖尿病患者基数大,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242.4.3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领域潜力巨大,长效制剂是未来该领域的主导产品 25三、GLP-1RA药物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及建议大全 263.1内部控制管理的内涵 263.2医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 273.2.1促进医药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 273.2.2改善内部信息失真的现实问题 283.2.3规范内部人员的工作行为 283.3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问题 283.3.1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不当 283.3.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283.3.3内部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293.3.4内部控制流程不完善 293.3.5信息系统管理不完善 293.3.6财务管控不到位 303.3.7风险管理不全面 303.3.8具体控制活动覆盖不全面 313.4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313.4.1完善医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313.4.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323.4.3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 323.4.4加大资金管理力度 333.4.5重视监督工作 333.4.6加强信息沟通 343.4.7注重人才培养 343.4.8拓宽具体内部控制的领域 35四、GLP-1RA药物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制定手册 364.1动员与组织 364.1.1动员 364.1.2组织 374.2学习与研究 374.2.1学习方案 374.2.2研究方案 384.3制定前准备 394.3.1制定原则 394.3.2注意事项 404.3.3有效战略的关键点 414.4战略组成与制定流程 434.4.1战略结构组成 434.4.2战略制定流程 444.5具体方案制定 454.5.1具体方案制定 454.5.2配套方案制定 47五、GLP-1RA药物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实施手册 485.1培训与实施准备 485.2试运行与正式实施 485.2.1试运行与正式实施 485.2.2实施方案 495.3构建执行与推进体系 495.4增强实施保障能力 505.5动态管理与完善 515.6战略评估、考核与审计 51六、总结:商业自是有胜算 52一、前言随着医药企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内部的潜在风险也逐渐凸显,因此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各类风险和负面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害程度,能够维持和保障医药企业平稳运营。对此,医药行业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环境,并发展自身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和发展具体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手段,提升对重点领域的把控能力。下面,我们先从GLP-1RA药物行业市场进行分析,然后重点分析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通过本文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解答,您对这些信息的了解与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二、GLP-1RA药物行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2.12023年全球及中国LP-1RA市场分析2.1.1诺和诺德、礼来瓜分全球GLP-1RA降糖市场重磅新品迭出,全球GLP-1产品销售额迅速爬坡。全球GLP-1激动剂销售额从2018年的87.3亿美元迅速增至2022年的240.1亿美元,2019-2022年全球GLP-1类药物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7%。市场集中度较高,诺和诺德、礼来两大巨头瓜分。2022年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共占据近51%的市场份额,其中Ozempic、Rybelsus、Wegovy分别贡献94.3、17.8、9.8亿美元;利拉鲁肽药物Victoza、Saxenda分别贡献19.4、16.8亿美元,共占15%的市场份额;截至2023年5月诺和诺德GLP-1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4%。礼来的度拉糖肽2022年销售额74.4亿美元(31%),其首款双靶GLP-1R/GIPR受体激动剂替尔泊肽2022年5月FDA获批上市,2022/2023Q1分别实现销售额4.8/5.7亿美元,销售爬坡速度远超同期度拉糖肽及司美格鲁肽。图表:诺和诺德GLP-1产品全球市场份额及增速(2023年5月)图表:2022年全球GLP-1激动剂市场份额(%)图表:全球GLP-1激动剂历年销售额(亿美元)数据来源:医药魔方,PDB,诺和诺德年报2.1.2进口企业垄断国内GLP-1市场国内已上市GLP-1受体激动剂共8款,包括进口产品6款:艾塞那肽(阿斯利康/三生制药)、艾塞那肽微球(阿斯利康/三生制药)、利拉鲁肽(诺和诺德)、利司那肽(赛诺菲)、度拉糖肽(礼来)、司美格鲁肽(诺和诺德);国产产品2款:贝那鲁肽(仁会生物)、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江苏豪森)。诺和诺德占据我国市场最高份额。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2023Q1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在我国GLP-1RA市场份额约为75%;排名第二为礼来的度拉糖肽,占比约为19%,市场格局较为集中。诺和诺德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5月,诺和诺德中国区GLP-1RA销售额为31.2亿丹麦克朗(约合4.7亿美元,+97%),增速强劲。中国糖尿病处方中GLP-1RA占全部处方的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远低于北美地区的11%。图表:诺和诺德GLP-1产品中国市场份额及增速(2023年5月)图表:我国样本医院GLP-1激动剂2012-2023年销售额(万元)图表:2023Q1我国样本医院GLP-1激动剂市场份额(%)数据来源:药智网,PDB,仁会生物招股说明书、诺和诺德公司公告*注:取1丹麦克朗=0.15美元计2.1.3GLP-1RA2型糖尿病适应症市场规模测算全球市场:据辉瑞公司报告预计,2030年GLP-1RA在2型糖尿病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可达350-400亿美元。图表:全球GLP-1RA用于2型糖尿病适应症市场规模(亿美元)中国市场:据诺和诺德预计,远期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可达1.8亿人,其中90%为2型糖尿病。假设:基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我国糖尿病治疗率为33%,目标为治疗率持续提高,假设远期治疗率为40%;据诺和诺德年报,假设中国GLP-1RA2022年渗透率约为3%,假设远期渗透率为13%,与目前北美地区GLP-1RA处方率水平相近;单日治疗费用由中标价格及2022年市占率加权平均得出,部分品种尚未放量或纳入医保,因此假设2022年GLP-1RA单日治疗费用为15元,远期单日治疗费用在医保及集采影响下降为10元左右。计算得出,我国GLP-1RA用于2型糖尿病的远期市场规模预计达298.9亿元。图表:GLP-1RA人均治疗费用测算图表:2022与2030年、2045年中国GLP-1RA用于2型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测算数据来源:药智网,诺和诺德年报,辉瑞2022年Near-TermLaunchesHigh-ValuePipelineDay演示材料*注:每月费用为最新中标价,平均每月费用按照市占率加权平均2.2国内巨头抢占先机,自主研发与仿制扎堆并进2.2.1创新药:2项NDA,7项处于III期临床阶段,9项处于II期临床阶段图表:国内进展前列的GLP-1RA药物(糖尿病适应症)数据来源:医药魔方*注:数据截至2023年8月2.2.2仿制药:利拉鲁肽仅华东医药上市,司美格鲁肽仿制药进入竞速期图表:利拉鲁肽仿制药(糖尿病适应症)图表:司美格鲁肽仿制药(糖尿病适应症)数据来源:医药魔方*注:数据截至2023年8月2.3已上市GLP-1RA疗效对比2.3.1阿斯利康-艾塞那肽:全球第一款GLP-1RA,联用降糖效果更好艾塞那肽为蜥蜴唾液腺分泌的毒液中提取的一种天然GLP-1类似物,与人GLP-1有53%同源性,是阿斯利康研发的全球第一款GLP-1RA,2005年在美国上市。艾塞那肽属于短效GLP-1RA,其半衰期为2-4h,一天需注射2次。经临床研究发现,艾塞那肽可降低HbA1c0.5%~1.0%。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联用对降血糖的效果最佳,在每日两次,每次10微克的剂量下,30周时HbA1c≤7%患者比例为40%,血糖相较于基线下降0.9%。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联用体重控制效果好。30周治疗期中使用艾塞那肽(10微克)+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较基线下降2.6kg。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TZD)联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但与磺脲类合用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50%,大多数治疗开始时出现恶心的患者,症状的发生频度和严重程度会随着继续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减轻。由于艾塞那肽的分子结构是蜥蜴源多肽Excendin-4,同源性较低,38%的患者产生了抗体。艾塞那肽的清除经肾小球滤过与蛋白酶水解完成,因此终末期肾病及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不推荐使用。艾塞那肽注射液缓释剂型(Bydureon)为艾塞那肽长效版本,采用PLGA微球技术通过改变药物剂型达到药物缓慢释放,只需每周1次给药,2011年6月在欧盟获批,2012年1月获FDA批准上市。研究分别比较了艾塞那肽缓释剂型、艾塞那肽常规剂型、大剂量匹格列酮、西格列汀或甘精胰岛素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艾塞那肽缓释注射剂降低HbA1c水平和体重效果更佳,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且缓释剂型引起的恶心反应及注射部位硬结较普通剂型少。数据来源:艾塞那肽说明书2.3.2诺和诺德-利拉鲁肽:降糖与减肥效果俱佳利拉鲁肽是诺和诺德生产的第一代GLP-1RA,由GLP-1类似物与脂肪酸共价结合形成的衍生物,半衰期为11~15h,利拉鲁肽是全球第一款长效GLP-1RA,可以实现一天注射一次。最早在2009年欧盟上市,2011年NMPA获批上市。HbA1c降低可达到1.0~1.5%,单用效果优于格列美脲,联用降糖效果优于艾塞那肽、西格列汀、甘精胰岛素,其中与12mg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一起联用在26周治疗过程结束后达到HbA1c≤7%比例达到57%,血糖下降1.5%。利拉鲁肽作为长效的GLP-1降糖药,有利于对空腹血糖控制;无论是单药还是联用药均表现出较好的减肥效果。每天单独使用1.8mg和1.2mg利拉鲁肽情况下,体重分别下降2.5kg和2.1kg。与此同时,与二甲双胍联用时,体重分别下降2.8kg和2.6kg。数据来源:利拉鲁肽说明书数据来源:利拉鲁胁说明书2.3.3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效果优于一代产品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Ozempic)是诺和诺德第二代GLP-1RA,相对于诺和诺德的第一代GLP-1短效降糖药利拉鲁肽(一天一次),司美格鲁肽为长效降糖,一周注射一次。HbA1c降低可达到1.5-1.8%,单用效果优于西格列汀(DPP-4)、利拉鲁肽及度拉鲁肽。1)SUSTAIN2:司美格鲁肽(1mg)HbA1c下降1.5%,西格列汀(100mg)只下降了0.7%。2)SUSTAIN10:3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在接受治疗30周后,司美格鲁肽组HbA1c水平下降1.7%,优于利拉鲁肽的1.0%。3)SUNSTAIN7:司美格鲁肽(0.5mg)和度拉糖肽(0.75mg)组HbA1c分别降低1.5%和1.1%,减重效果佳,在与基础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用30周时,体重下降6kg,单药治疗56周体重也下降了5.5kg。在SUSTAIN2中(见下页),相较于西格列汀的1.9kg,司美格鲁肽减重达到4.3kg(0.5mg)和6.1kg(1.0mg)。在SUNSTAIN7中减重效果同样优于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具有对心脑血管获益功效。在一项持续时间为2年,3297名2型糖尿病患者并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每周一次司美格鲁肽的实验中,司美格鲁肽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6.6%和8.9%受试者发生了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MACE),相对于安慰剂组,司美格鲁肽组不良心血管事件降低了26%,心肌梗死的风险降低26%,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治疗2年后,脑卒中风险显著降低39%。2.3.4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口服):全球第一款口服GLP-1RA司美格鲁肽(Rybelsus)是诺和诺德第三代GLP-1RA,也是全球第一款口服制剂的GLP-1受体激动剂降糖药物,在2019年9月获得FDA批准在美上市,上市首年销售额就达到了750万美元,截至目前已经在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或地区上市,并于2020年中国上市。口服司美格鲁肽相继击败恩格列净、西格列汀,与利拉鲁肽降糖效果相当,减肥效果更好。PIONEER1-7系列临床试验表明,口服Rybelsus可以使HbA1c降低1-1.8%,体重降低2.9-5KG。PIONEER4结果显示每日一次7mg的Rybelsus降糖效果不劣于每日注射一次0.75mg的利拉鲁肽,52周时口服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和安慰剂组HbA1c分别降低1.2%、0.9%和0.2%。在减重方面,口服司美格鲁肽的效果明显优于利拉鲁肽(5.0kgvs3.1kgvs1.2kg)。某些剂量的Rybelsus降糖减重效果优于西格列汀(DPP-4抑制剂)、恩格列净(SGLT2抑制剂)和利拉鲁肽。在PIONEER6研究中证明具有一定的心血管安全性并且能够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在PIONEER5研究中显示,口服14mg的Rybelsus能够使中度肾损伤糖尿病患者显著获益。数据来源:药智网,诺和诺德官网数据来源:药智网,诺和诺德官网2.3.5礼来-度拉糖肽:长效降糖,降低心血管风险一周注射一次的度拉糖肽极大提高患者的接纳程度,与此同时降糖效果也较好。单药治疗对比数据来看,降糖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西格列汀。在和西格列汀的对比试验中,每周一次1.5mg度拉糖肽,HbA1c下降1.22%(类似利拉鲁肽,HbA1c=7%比例略优于利拉鲁肽),空腹血糖下降42.84mg/dL,显著优于西格列汀。无论是单用还是联用,减重减肥效果好,每周注射一次1.5mg度拉糖肽,52周后最多可减轻3.03kg(优于利拉鲁肽,不如司美格鲁肽)。度拉糖肽被证明具有心血管获益功效。根据Lancent上公布的REWIND研究结果发现,度拉糖肽可将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降低12%。该研究报告指出,在常规治疗中加入度拉糖肽,可作为伴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T2DM患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良好干预手段。数据来源:度拉糖肽说明书2.3.6赛诺菲-利司那肽:联用效果更好,抗体比率较高与二甲双胍/胰岛素/波格列酮联用均优于单用的降糖效果。利司那肽与甘精胰岛素及二甲双胍(或噻唑烷二酮)进行三联使用效果最佳,达到HbA1c=7%患者比例可以达到50%,下降幅度为0.7。单用或者与二甲双胍联用对空腹血糖控制较好,但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对空腹血糖控制不佳。降糖与减重效果类似艾塞那肽。利司那肽减重效果显著,单用或者与二甲双胍联用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与胰岛素联用时,减重效果不佳。出现较高比例的抗利司那肽抗体,由于分子结构为改构的Exendin-4,结构同源性最低,仅为50%,在安慰剂对照研究24周结束时,69.8%的患者呈现抗体阳性状态,但利司那肽抗体并未影响药物降糖效果。数据来源:利司那肽说明书2.3.7葛兰素史克-阿必鲁肽(Tanzeum):长效降糖,显著降低低血糖概率阿必鲁肽是葛兰素史克研发的改构GLP-1,属于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降糖药,可实现一周一次给药。降糖效果类似艾塞那肽。阿必鲁肽降糖效果相对于利拉鲁肽要弱一些,每周一次阿必鲁肽相比每日一次利拉鲁肽的对照组HbA1c降幅更小(利拉鲁肽对阿必鲁肽:-0.8%vs-1%),同时阿必鲁肽组注射部位反应更大(利拉鲁肽对阿必鲁肽:12.9%vs5.4%),但是阿必鲁肽组出现肠道不良反应事件较少(利拉鲁肽组对阿必鲁肽组:49%vs35.9%)。与胰岛素联用能显著降低低血糖发生概率,相对于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和赖脯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发生低血糖概率分别为27%和30%,而对应的阿必鲁肽组发生低血糖概率分别为17%和16%。数据来源:阿必鲁肽说明书2.3.8仁会生物-贝那鲁肽:首款国产短效GLP-1贝那鲁肽是由仁会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短效GLP-1RA,2016年获NMPA批准上市,也是我国首款国产研发成功上市的GLP-1RA。III期临床试验中,贝那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式,12周后患者达到HbA1c=7%比例为21.4%,只服用二甲双胍的对照组仅有11.8%比例达到HbA1c=7%。但由于贝那鲁肽属于短效GLP-1RA,需每日进行三次皮下注射。数据来源:贝那鲁肽说明书2.3.9聚乙二醇洛塞那肽:首款国产长效GLP-1RA聚乙二醇洛塞那肽2019年获批上市,是豪森药业自主研发生产的国内第一款长效GLP-1RA,也是国内第三款上市的长效GLP-1RA,有望打破利拉鲁肽的在我国GLP-1RA市场的垄断地位。该药采取聚乙二醇修饰,只需要一周注射一次。豪森药业拥有一项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化合物的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降糖效果显著,对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均有较好的效果。根据III期临床试验,用药24周后,0.1mg洛塞那肽组、0.2mg洛塞那肽组相对于安慰剂组能够更显著地改善HbA1c的水平,且0.2mg组降低幅度更大。具有降低低血糖效果。与二甲双胍联用24周,0.1mg洛塞那肽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59%,显著低于0.1mg洛塞那肽+二甲双胍组的2.2%的低血糖发生概率。抗体阳性率维持较低水平。尽管聚乙二醇的分子结构为改构的Exendin-4,具有较低的结构同源性,通常会更容易产生抗药抗体。但从临床来看,来自799名受试者的血清样本来看,总体的抗体阳性率为5.2%。数据来源:贝那鲁肽说明书2.42024-2030年糖尿病用药:GLP-1市场发展前景2.4.1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占比极高,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整体疗效卓越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由体内血糖水平过高所致,其发生原因为身体不能够产生或分泌不足胰岛素,抑或人体不能有效使用体内产生的胰岛素。糖尿病可以主要分为3类,其中1型糖尿病普遍发生在孩童时期;2型糖尿病(T2DM)普遍发生在40岁以后,在整个糖尿病患者的占比超过90%;妊娠糖尿病主要发生在怀孕期间。除了以上三类还有一些特殊的不常见糖尿病。糖尿病严重损害患者健康,4类检测可用于诊断糖尿病。根据IDF联盟,4类测试可被用于诊断糖尿病,分别为空腹血糖测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试和随机血糖检测,当测试结果高于下述诊断标准,个体会被认定为糖尿病。但是,对于未出现症状的高血糖患者,2个检测结果异常才能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处在高血糖状态,血管病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导致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血液供应会受限,带来功能障碍和器官衰竭,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肾病等并发症。GLP-1在葡萄糖稳态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多重方式实现对血糖的控制。GLP-1是肠促胰岛素,它是由在远端回肠、直肠和结肠的L细胞在进餐摄入和吸收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后分泌的物质。GLP-1在葡萄糖稳态中起到重要作用,GLP-1与胰腺β细胞上的GLP-1受体结合后,主要通过激活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进而促进含有胰岛素囊泡胞吐,释放到循环中协助降低血糖水平。GLP-1除了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还会抑制不适当的餐后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葡萄糖摄取;降低肝脏葡萄糖生成;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延缓胃排空(放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轻饥饿感并减少食物摄入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人体内葡萄糖的控制。在国内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中,GLP-1受体激动剂被首推用于患有ASCVD或CDK并发症的患者。2021年4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其中包含T2DM患者治疗的简易路径:T2DM患者的一线治疗为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对于一线治疗后,仍血糖未达标的T2DM患者,应根据其病情特点选择二联药物,进行二联治疗。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需要从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i中选择;合并心力衰竭或慢性肾病的患者首选SGLT2i,但后者,可考虑选用GLP-1受体激动剂。在二联治疗后,3个月内患者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病人应开始三联治疗,即在二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种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最后,当患者在三联治疗后血糖仍不达标,治疗方案则应被调整为多次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多次预混胰岛素)。海外指南中GLP-1类似物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2022年12月美国糖尿病协会发布了《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2023》。该指南,提出了个别区别于上述“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路径图”的地方:当患者被诊断出T2DM时需开始药物治疗,除非有禁忌症;体重管理是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降糖治疗方案应考虑支持体重管理目标的策略;部分患者在开始治疗时,可以考虑早期联合治疗;对于T2DM成人患者,GLP-1受体激动剂优于胰岛素;如果使用胰岛素、建议与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和治疗效果的持久性;对于血糖未达标的T2DM患者应尽早强化治疗。国内的指南一般会综合考虑海外指南和现有文献。在目前的海外指南下药物治疗有望早开始,提升药物市场空间,其中GLP-1受体激动剂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证。GLP-1受体激动剂降糖效果突出,临床获益性多样。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发布的《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2023》,降糖药物主要被分为8类分别为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GIP/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和胰岛素。从降糖效果看,GLP-1受体激动剂、GIP/GLP-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的效果最优,均属于高效—非常高效的范围。从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看,除了磺脲类和胰岛素类两类药物有潜在致低血糖的风险,其余药物均无该风险。从体重变化维度看,GLP-1受体激动剂和GIP/GLP-1受体激动剂的减重效果突出。从对心血管影响和肾功能影响来看,仅仅只有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有该方面的临床获益。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对身体的各类器官都是潜在的风险,额外的临床获益对于患者而言是有益的。综合来看,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各方面表现突出,值得推荐使用。2.4.2糖尿病患者基数大,潜在市场空间广阔糖尿病为21世纪全球增长最快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根据IDFDiabetesAtlas(10thedition),2021年全球20-79岁人群中共5.37亿名糖尿病患者,该数字预计会在2030年达到6.43亿人;全球未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约为2.40亿人,未被诊断率高达44.7%。受到城市化、老龄化、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增加还有中国人T2DM的遗传易感性的影响1,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显著增加,根据IDFDiabetesAtlas(10thedition),我国是拥有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2021年国内20-7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4亿人,预计在2030年将达到1.6亿人;虽然国内糖尿病的患者基数大,但是未被诊断率仍然较高,达到51.7%,这意味着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率逐渐升高,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空间也会逐步扩大。2.4.3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领域潜力巨大,长效制剂是未来该领域的主导产品在糖尿病领域中,GLP-1受体激动剂的放量是全球趋势。根据诺和诺德公司公告,从2017年到2021年全球四类糖尿病药物(GLP-1、胰岛素、SGLT-2抑制剂和DPP-4抑制剂)的销售情况来看,GLP-1受体激动剂的CAGR达到19%,增长率不仅为四类药物中最高的,也远超过整个糖尿病药物市场的增幅。另外,从诺和诺德的2022全年各领域的销售额和增长率分析,公司胰岛素的销售额无论在北美还是其他海外国家都逐步下行,而GLP-1受体激动剂却在高速上升。结合上述情况来看,降糖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放量是全球趋势,其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国内GLP-1受体激动剂未来潜在增长空间大。根据诺和诺德公司公告,GLP-1受体激动剂在欧美患者(包含:美国、英国和法国)中使用的人数占比为9%,按销售额计算其市场占比能达到33%,且处于快速攀升阶段,可见GLP-1受体激动剂的市场很大;到2022年11月为止,全球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药物中的处方量占比为5%,其中北美渗透率最高达到11%,而大中华地区(包含中国内陆、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处方占比仅为2%。考虑到海外发达国家GLP-1受体激动剂的渗透率和增长态势,及目前国内GLP-1受体激动剂的渗透率水平仍然较低的情况,未来我国的GLP-1药物在糖尿病领域的潜在增长空间较大。海外GLP-1受体激动剂为降糖药中的销售额冠军,其国内销售额存在提升空间。根据药春秋微信公众号,2020年全球销量Top10降糖药中有3款GLP-1受体激动剂,分别为度拉鲁肽、索马鲁肽(又名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以上3款药物均入榜2022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100(转引自insight数据库公众号),合计销售额超过176亿美元,其中排名最高的降糖用司美格鲁肽(Ozempic)销售额为84.55亿美元,而其他排名超过司美格鲁肽的药物均非降糖药。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GLP-1受体激动剂在降糖领域极具前景,有望成为降糖药中的佼佼者。根据PDB数据库,2022年样本医院Top10降糖药中有三款GLP-1受体激动剂,最高排名第二,因此单从样本医院端数据看,国内降糖药GLP-1受体激动剂仍存在提升空间。GLP-1受体激动剂销售额迅速增长,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根据PDB数据库,2016年到2022年,样本医院九大类糖尿病药物中GLP-1受体激动剂的销售额基本呈上升趋势,其销售额从2016年的8432万元增至2022年的12.09亿元,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55.87%,为八类药物中最高的(不包含SGLT-2抑制剂,由于缺少2016年的数据);另外在样本医院中,根据销售额占比情况分析,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从2016年的1.51%上升到了2022年的21.16%。无论是从销售额还是销售占比看,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都处于高速的上升期,显示出国内该类药物在糖尿病领域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在逐渐升高。利拉鲁肽的市场份额受到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侵蚀,长效周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主导是未来发展趋势。根据Bloomberg,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领域的全球销售额占比情况(按产品划分)来看,诺和诺德的利拉鲁肽(商品名:Victoza)在2016年的销售额占比达到60.80%后,持续下滑,2021年占比仅为15.51%;礼来的度拉糖肽(商品名:Trulicity)后来居上,从2016年起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达到峰值42.26%后开始缓慢下降;司美格鲁肽(商品名:Ozempic)自2018上市后,仅花费3年时间占比就达到34.73%,表现出超高的增长率。整体来看,利拉鲁肽的市场占比受到了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的冲击。从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领域的全球销售额占比情况(按照注射频率和剂型划分)来看,GLP-1受体激动剂周注射剂的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而日注射剂的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在2021年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79.15%。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主要的销售焦点主要还是在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注射剂上,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的市场份额会逐步缩水,而口服剂型作为新剂型,凭借其便利性有望市场份额维持较高上升态势。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领域极具增长潜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转引自中国食品药品网),全球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领域2020年的整体市场规模为131亿美元,其中短效的GLP-1受体激动剂和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的市场规模分别为44和88亿美元,整个市场预计在2025年达到283亿美元。国内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领域2020年整体的市场规模约为16亿人民币,其中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和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3亿元和3亿元左右。短效和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预计在2025年达到50亿元、107亿元的市场规模,合计整体市场规模约为156亿元。预计2020-2025E短效GLP-1的CAGR为30.5%,而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的CAGR为100.6%。从长期来看,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较短效GLP-1受体激动剂的市场增长潜力更大。三、GLP-1RA药物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及建议大全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医药行业的发展层次上升,也敦促了我国众多医药企业提升自身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需要进一步规范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相对于大型医药企业,我国占多数的中小型医药企业仍旧存在粗放式管理问题,在内部控制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制约了自身未来的转型与发展。3.1内部控制管理的内涵内部控制作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一书,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上述定义为2006年我国财务部门发布的,主要体现了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以下内涵:第一,内部控制的主体为内部的全体工作人员。首先,内部控制针对的、所要解决的是内部需求和内部问题,因此必然需要内部人员进行规划和实施。其次,人员的参与需要遵循广泛性的原则,让所有部门、所有岗位以及所有人员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划分好内部控制的分目标,并做好后续的实际控制工作。第二,内部控制需要把握好管理目标。根据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目标在工作分配和执行之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需要首先构建目标体系,并层层划分和拆解,形成分目标或子目标。企业目标的制定也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内外部环境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对于众多医药企业而言,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第三,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权变理论应用广泛,渗透并融入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内部控制有着完善的整体控制流程和业务控制流程,但是更需要结合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调整各个环节,创新控制手段和方式,发展控制内容和标准。第四,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性发展的过程。内部控制能够提升企业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规范企业的各项管理流程和环节,但是并非“包治百病”,能够解决企业的所有问题。因此内部控制需要和其他的企业管理部分组合成管理系统,在相互整合发展的过程发挥出“1+1>2”的系统作用。3.2医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随着医药企业的迅猛发展,各类内部的潜在风险也逐渐凸显,出现了诸如会计造假、经营失效、财务舞弊等负面事件。因此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各类风险和负面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损害程度,能够维持和保障医药企业的平稳运营。3.2.1促进医药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医药企业的现代化管理需要构建产权分明、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发展体系,因此需要配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控机制、科学管理模式。内部控制能够将各类具体措施统筹起来,成为各类现代化管理措施的连接点。首先,在内部控制管控下,医药企业必然会完善内部的治理结构以及内部控制结构,从而使得决策、监督和执行工作权责分明、落实到位,规避了各类治理不当的风险。其次,内部控制能够为医药企业战略定位和战略实施提供充足的内部信息支持以及保证机制,从而推动企业科学管理之路的发展。最后,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控制医药企业高居不下、连年攀升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在现代化成本管控中实现企业自身的利润目标。3.2.2改善内部信息失真的现实问题人、财、物以及信息是企业发展必需的四种关键资源,其中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背景中,信息的地位与日俱增。信息流动的全面性和时效性直接影响了医药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在企业内部,信息失真的问题一直存在,影响了发展规划的执行和实施。因此,在内部控制体系中,会计信息、商品信息、资金信息能够被统筹起来,保证了信息传递和运用的真实性、时效性等,为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提供完善的信息支撑。3.2.3规范内部人员的工作行为人力资源是医药企业发展中的核心要素,能够实现价值增值,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发展效益。但是在医药企业发展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仍旧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出现了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失误频发等问题。对此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能够在提供工作指导的同时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督,在他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着工作人员的自律意识和能力。3.3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问题3.3.1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不当药品生产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更需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但是目前很多医药企业频发质量问题,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十分缺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欠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监事会、董事会与经管层之间的职责存在交叉,因此监守自盗问题时有发生,埋下了祸根。第二,管理层经营理念不当,过度利润至上的观点使得企业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意识缺失,采取了违背经营目标的短期行为,进一步恶化了内部的管理环境。第三,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不当,存在结构紊乱、用人不当等问题,浪费了财务资源,破坏了企业内部良好的合作环境。3.3.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通过对我国大部分医药企业的了解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的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的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在现实中遇到问题时,制度很难得到落实。第一,在医药企业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在出现问题时,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预警机制缺失。与此同时,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通常是直接借鉴其他医药企业的制度,并没有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对制度的内容作出调整。这种制度制定的方式长期存在,看似比较简单、高效,不需要消耗过多的时间、精力,但是制度的内容过于空,与自身发展的情况不符,导致在实际的落实中面临较大困境。在此背景下,部分制度只是存在于表面形式上,无法发挥应用的作用;第二,在部分医药企业的发展中,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岗位职责不明确的现象。比如,部分部门的工作人员除了需要做好自身岗位的工作之外,还需要兼任其他方面的工作,相关岗位所分配的人员数量较少,无法胜任工作,在这些问题的综合影响下,导致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在出现风险时,缺乏应对的能力;第三,在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展中,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各个环节工作的执行成本大大提升,再加上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在医药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整个生产过程所涉及到的程序较多,具有比较明显的复杂性,需要面对大量繁琐的工作,尤其是其中的细节性内容,比较容易被忽视。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异常,或者操作失误,轻则会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重则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企业后续的发展和生存[1]。3.3.3内部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内部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整体的发展情况。在大部分医药企业的发展中,内部控制制度之所以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主要是由于缺乏与之相对应的监督制度,或者就算已经制定了具体的监督制度,并没有落实到实处。以审核审计工作为例,在大部分企业中,尚未制定出完整的工作流程,此项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在人员的配备上较少,相关人员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对其工作行为的监督力度不足,财务数据、关键资料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在此发展背景下,部分人员一味的追求自身的利益,可能会随意更改财务报告中的相关信息,限制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关键岗位,如果无法对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在后续的工作中出现问题时,很难找到负责人,也无法在第一时间提出应对问题的策略,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2]。3.3.4内部控制流程不完善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不难发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医药企业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在市场中获得发展的优势,比较重视新型项目的开展。尤其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有不少的医药企业已经转变了发展战略,将发展的方向转向了海外市场。但是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对于大部分医药企业来说,不管是在国内开展新项目,还是选择将发展的重心放在海外市场,都主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在开展新型项目时,由于没有对实际的情况展开全面、细致的调查,主要是按照企业内部某一个人的意见或者想法做出最终的决定,导致所制定的方案不够合理,缺乏可行性。在这种决策模式下,比较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一旦决策出现失误,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继续发展下去[3]。3.3.5信息系统管理不完善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不难发现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来说同样如此。医药企业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在内部的部门类型较多,包括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等,业务范围较广。因此,在具体的发展中,需要对市场上的变化、信息进行时刻掌握,在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之后,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清楚。对于此行业的发展来说,只有尽可能的掌握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够向相关部门传达有用的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反应。但是从现实中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并没有系统性的信息化系统,对于财务、人力等相关的信息也很难及时、准确的获取。由于信息化平台的缺失,从客观的层面上来看,导致信息的传递、沟通受阻,在业务开展时,各个环节信息无法实现横向的交流与传达,对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很难在第一时间进行识别。在部分医药企业的发展中,内部部门之间的工作相对比较独立,始终处于孤立发展的状态,导致信息的沟通环节比较容易受阻,企业的运行时的效率较低。与此同时,信息的传达需要经历的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如果信息传递不够及时,或者出现了异常的情况,会导致员工工作的开展与企业的发展方向不符,使企业出现内部信息失衡的状态[4]。3.3.6财务管控不到位在医药企业的发展中,不管是在什么时期,在其正常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如果能够做好财务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在具体的资金管理过程中,可以细化管理职责,由专人负责管理工作,要使相关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岗位责任,在开展各项业务时,要避免与自己的岗位出现脱离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的管理中,从资金使用的整体情况来看,不仅没有进行规划,也缺乏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在开展部分优质项目时,由于资金上出现了问题,导致无法按照预期继续进行下去,还有部分项目,由于对于资金的控制力度不足,存在浪费的现象,导致项目停滞不前,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由于医药企业的特殊性,其需要以创新推动发展,在研究和开发产品时,通常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所面对的资金压力较大,研究与开发的成果转化率不高。因此,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来说,其没有能力承受巨大的损失,发展的规模相对较小,自身的能力十分有限,受到资金的限制,不愿意在研究与开发方面进行过多的投入,在此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同质化的产品,核心产品缺乏[5]。3.3.7风险管理不全面医药行业比较特殊,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比,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承担的风险更多。比如,比较常见的有安全风险、法律风险等等。与此同时,此行业的风险也比较特殊,不管是从服务对象方面来看,还是服务范围上来看,都与使用者的人身健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对风险进行控制时,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入手,更加严格的进行控制。但是在目前的医药企业中,风险管理方面所存在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风险管理意识比较缺失,认为没有必要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大部分企业认为虽然此行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与自身的发展没有直接性的联系,对于风险管理存在比较明显的懈怠心理,在企业后续的经营中,比较容易引发更大的问题;第二,风险防范体系不够完善,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其更加重视的为直接利益,或者在短时间内所产生的利润,导致实际的问题发生时,缺乏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对企业的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6]。3.3.8具体控制活动覆盖不全面内部控制活动需要涉及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领域,在预算控制、运营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等方面都建设完整的控制机制。但是很多医药公司将控制的中心放在财务管理领域,对企业的运营领域关注度不足,因此很多潜在的风险易滋生在该领域。针对医药领域的业务特点和情况,研发、生产、营销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作用不容小觑,更需要加以重视,构建内部控制机制。3.4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3.4.1完善医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能够为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提供宏观结构和框架。针对上述医药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不当的问题,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革举措。第一,构建平衡的公司治理结构。高层管理者是医药企业发展的掌舵人和风向标,因此高层管理者需要把握好分权制衡的关键性原则,能够做到决策、监督和执行相互平衡。首先,在医药企业决策过程中,需要引进专业的、外部的经理人做好科学决策,避免出现家庭化运作,导致权力失衡和决策集中的问题。目前很多医药企业都存在家族化运作的问题,不光是面临着领导人传承的问题,也面临着家族化管理失效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改变传承思维,积极引入外部经理人,从事专业化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其次,在医药企业监督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事前监督和事后监控。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医药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决策与监督角色,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把握控制环境,规避投资与经营中的重大风险。独立董事在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到“外部性”,还需要统筹考虑独立董事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与背景等要素,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监督服务。最后,医药企业的经管层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对组织的归属感。经管层作为医药企业发展的执行层级,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是各类战略和规划落地的主要推手。因此在经管层激励的过程中需要整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充分信任和放权,整合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通过增加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方式,提升经管层的归属感。第二,完善企业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工作。医药企业的组织架构设置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规模,合理选择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模式,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和环节的有效、安全运行。对于医药企业而言,为了提升内部控制能力、规范发展,还需要组建审计委员会等内部审计机构或组织。在董事会下设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设定审计委员会的内部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对内部企业运作问题进行自查,提升内部控制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对于中小规模的医药企业而言,专门化的审计委员会设置难度较大,因此可以设置审计部门或小组,将内部控制和审计工作整合起来,并与其他工作部门剥离,提升自身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第三,完善医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一文中提到了人力资源政策建设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医药企业需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工作,在稳定人才队伍的基础上提升工作的稳定性、积极性、有效性。因此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涉及人员招募、培训、定薪、绩效考核、晋升发展等多个环节,其中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是医药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领域。医药企业可以将内部控制目标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纳入员工的考核过程中,提升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并规范其工作行为。3.4.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第一,在财务管理方面,需要根据医药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对于各项流程的开展,都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对于医药企业来说,需要了解更多与财务相关的制度,并且通过深入、全面的了解,将有价值的信息提取出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要尽可能的将有用的经验与知识联系在一起,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服务;第二,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岗位较多,对于不同的岗位,要细化工作要求。要通过对岗位的制定,避免一个人包揽所有与经济相关的岗位,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保证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负责的人员,使各项工作能够高质、高效进行。需要将财务管理工作当作联系其他环节工作的纽带,促进其他环节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财务风险。3.4.3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机制内部控制中风险管理工作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因此医药企业需要抓紧培训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首先,风险识别能够帮助医药企业发现各类风险类型,评判风险的来源和性质,为风险应对提供关键的信息参考。风险识别的范围要尽量地扩大化,在企业层面和具体活动层面都要进行风险识别工作,对企业各个业务单元存在的不确定事件进行评价和分析。在识别构成中,内部控制部门可以通过历史经验等感官来辅佐判断,也更需要借助各种客观资源和历史记录开展分析、归纳和整理工作,并借助专家小组、头脑风暴等有效决策方式佐证判断,最大限度保证对风险因素捕捉的准确性。其次,在风险应对的实施环节中,医药企业需要根据上述的风险类型等确定好自身整体的风险应对策略,采取规避、降低、分担、承受等各类具体行动。在灵活搭配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的过程中,医药企业要尽可能对部分风险提前做好风险分担和降低工作,借助各类金融工具实现风险的对冲或者资产的保值。对于超过自身资源水平和经营能力的目标规划,医药企业可以采用风险规避、风险承担等方式做出合适选择和安排。因此风险应对的组合模式相较单一应对方式更具有成效和适应性,医药企业需要灵活调度,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程度、发生时间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风险应对措施和方法。3.4.4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在医药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系列的业务活动都与资金的流动有密切的联系。比如,生产活动、销售活动等等。在业务开展与流通过程中,上一环节工作与下一环节工作所涉及到的资金是否能够做到科学管理、有效衔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果、下一步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企业开展各项工作时,需要尽可能的节约成本,在资金使用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管理力度。第一,在经营过程中,对于所涉及到的各类款项,都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控制制度。以采购环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此环节所占用的资金比例较大,甚至可以达到75%以上。如果缺乏对此项工作的规划,或者采购人员的专业性不足,都有可能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导致资金的利用率低下。对于此环节的工作,包括与资金相关的各项工作,对于每一次资金的使用情况,都需要制定具体的规章,细化管理内容,从多个层面加强管理,由专人对资金后续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做好资金使用的登记工作,使资金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被运用到实处,为企业提供服务;第二,做好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在进行此项工作时,要与内控管理工作联系起来,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要做到及时了解进行的情况,并且进行监督,对于与财务相关的各项信息,要进行核查,建立与企业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审计标准,使此项工作能够参与到资金的管理中,促进资金在实际项目中的落实。如果能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能够在保证资金安全性的同时,保证内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第三,做好其他资金流动工作的控制工作。以筹集资金环节为例,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通常会采用加大投资的方式,在资金出现缺口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充足的资金,会运用融资的方式。这种获取资金的方式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在现阶段的社会背景下,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比较容易出现波动,再加上大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融资过程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方面的工作,企业需要做好备案工作,运用多种管理手段,使融资过程更加顺利,将筹资所遇到的风险最小化。企业只有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才能够使自身的财务状况处于稳定的状态[9]。3.4.5重视监督工作第一,需要建立内部控制监督部门。如果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的长远发展,通过内部控制监督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第二,监督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需要考虑的细节因素较多。如果仅仅是进行暂时性或者短时间的监督,所起到的作用不大。对此,在进行此项工作时,不能以阶段性的工作为主,需要长期、持续性的进行下去,从长远的角度规划此项工作,将此项工作落实到方方面面的经营管理中,尤其是要避免由于短时间内的重视,而建立起团队,随后又发生解散的情况。在对监督工作进行规划时,每一环节的监督内容、监督的频率,都需要严格规划,对于内部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流程,需要提高监督频率,可以进行不定期的监督工作。比如,在特殊时期,可以进行突击式的检查,从而使各个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具备一定的警觉性;第三,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检查的工作环节较多,仅仅依靠一个部门的力量很难完成全部工作。因此,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可以与审计部门之间进行沟通,通过主动、积极的配合与合作,尽可能的利用其他部门的优势,形成工作之间的联动,避免工作环节的重复进行,从而使各项工作可以高质、高效进行[10]。3.4.6加强信息沟通在医药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不难发现在企业的规模扩大的同时,其业务的类型越来越多,业务范围也相应的越来越大,管理时的难度不断提高。对于管理者来说,不管是在什么时期,只有及时并且准确的了解各项业务的具体信息,才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好的进行管理。第一,控制与信息之间看似没有联系,但是不管是从信息的处理来看,还是传递上来看,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控制,在开展任何控制工作时,都离不开信息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其内部各项工作开展的需要,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中,不可避免要进行信息的共享,包括与外界信息的交换等等。只有在保证信息及时性的基础上,才能够满足内部管理工作的需要。对于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以往的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获得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十分有必要,可以利用信息化的软件,达到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的;第二,要建立自上而下的沟通系统。对于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都需要使其知道自己需要承担的任务,清楚自己的工作与其他环节的工作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对于内控的相关规定、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发生特殊情况时,要学会如何识别潜在的风险,在遇到此类情况时,知道应该如何采取行动;第三,建立自下而上的信息反映制度。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在经营方面出现问题之后,往往是第一线的相关人员最先发现,且最先采取处理方式,他们获取信息的时间更快,对于信息的掌握更加精准。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员工而言,其只有在确定管理者愿意接纳信息之后,才会主动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管理者可以建立保护制度,可以通过奖励等策略,使员工愿意反映信息;第四,在信息系统的开发环节或者应用环节,可以定期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促进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11]。3.4.7注重人才培养医药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与新产品的研发,而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专业性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人才。第一,相关部门可以制定与人才相关的计划书,包括招聘工作、培养工作等等,有计划、有目的开展人才储备工作。与此同时,在进行招聘工作时,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比如,在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有互联网招聘,需要在了解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引入一定数量的人才;第二,对于现有的员工,要通过培训计划的制定,使其能够掌握更多与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从整体上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比如,可以对其进行培训,在每一次的培训结束之后,可以通过考核了解培训的结果,对于不达标的人员,不能投入到正式的工作中,需要继续进行培训,只有达到了相关标准,才能够投入到正式的工作中,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12]。3.4.8拓宽具体内部控制的领域医药企业需要进一步在预算控制以及运营控制上建设完善体系,提升内部控制效率。首先,在预算控制过程中,医药企业需要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构建预算管控系统,提升预算纠正和偏差处理的能力。医药企业的全面预算内容包含经营预算和资本预算两大项目,能够对采购、销售、生产、投资、筹资等全过程实现预算分析,涵盖了财务活动和非财务活动。在全面预算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预算控制工作可以从确定预算控制目标、整合资源、控制业务、评价业绩等流程深入。各个预算责任中心需要承担具体职责,做好各个部门、岗位以及人员的预算编制工作,在事中的预算执行控制中,及时纠正费用报销、资金拨付、会计核算等业务中存在的偏差和错误,做好重新审批和梳理的工作,并在事后做好进一步的反馈、分析和考核评价工作,为后续的预算控制提供经验上的保障。其次,在医药企业具体运营环节中,内部控制需要根据业务流程确定控制领域,对生产、购销、投融资等领域进行分析和比对,并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因素分析等专业方式以便更好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和改善现状。上述各种分析方法的使用,能够帮助医药企业整合财务信息和业务流程,借助各种比值和比率判断和分析各个业务部门的盈利状况、财务状况等,从而对整体营运情况进行判断,找到解决措施。我国医药企业仍旧存在粗放式管理问题,在内部控制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制约了自身未来的转型与发展。在上述问题的分析中,医药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环境,改善组织架构和人员构成状况,并发展自身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从事前、事中、事后流程构建高水平的风险管控机制,也需要进一步拓宽和发展具体业务领域的内部控制手段,重点在财务领域和业务运营领域布局专业化的内部控制措施,提升对重点领域的把控能力。综上所述,解决医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要。对此,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医药企业要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入手,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管理方式,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有效规避在发展中的风险,从而使医药行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四、GLP-1RA药物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制定手册在明确“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可执行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动员和组织相关战略制定成员,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做好制定前的准备工作,再根据战略组成和制定流程,做出科学的具体方案。4.1动员与组织在决定制定“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后,就需要开始动员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战略规划。设计战略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管理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企业必须邀请具有丰富战略规划设计经验且对行业发展趋势有着深刻了解的专业人员,同时还应抽调对企业实际情况熟悉的一线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一支具有丰富经验、专业互补的战略规划设计小组负责设计战略规划。同时,企业应为小组提供尽可能齐全的资料,使小组得以综合考虑各种资料对企业外部机遇与挑战进行SWOT分析,进而有效提升企业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1.1动员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要想真正有效地开展高水平的战略规划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视提升自身的战略规划管理能力,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不断丰富战略规划管理研究成果,为企业战略规划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应重视战略规划管理团队的建设工作,吸收各种优秀人才参与战略规划管理,进而为企业战略规划管理提供团队支撑。部门序号推动事项推动要点责任人推动时间备注动员1决定在公司推行“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召开专门会议就推行“内部控制管理策略”作出决定2成立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建设领导和制定小组确定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策略”建设小组的人员及分工。公司应当在设立战略委员会,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公司发展战略管理工作,履行相应职责。3进行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策略”思想动员召开公司建立“内部控制管理策略”思想动员会4.1.2组织战略管理者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他们是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者、企业战略的制定者、战略实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战略实施过程的监督者和结果的评价者。因此,战略管理者的构成、各自的参与方式、程度以及相互关系等因素,都对企业成功地实施战略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 由于战略管理者构成了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体系并直接参与到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的整个过程中,因此,企业的战略管理者既是分析者又是制定者,既是领导者也是组织者。一般企业的管理层由公司层管理者、事业层管理者和运营层管理者这三个主要的管理阶层构成。而战略管理者涵盖了企业这三个层次的管理者。通常战略管理者包括企业的董事会、高层管理者、各事业部经理、职能部门管理者以及专职计划人员。成员职责(一)董事会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董事会具有三项主要的任务:(1)提出企业的使命,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划定战略选择的具体范围。(2)审批高层管理者的建议、决策、行动,为他们提出忠告和建议,规划出具体的改进措施。(3)董事会通过它的委员会监视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注意这些变化将会给企业造成的影响。(二)高层管理者企业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和管理战略规划过程。为了确定企业的使命,建立企业的目标,制定企业的战略和政策,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高瞻远瞩。企业各层管理者分配在企业战略规划上的时间因其在企业内的地位不同而异。公司层管理者由企业的董事会董事、执行总裁、高级总裁、高级经理和高级顾问组成。(三)专职计划人员当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应付过于繁重的战略指定工作的时候,通常将其中一部分工作交给一个由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计划委员会,或由一名副总经理负责的专门的战略计划或规划部门。这种专职的计划人员主要负责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提出和评价各种可行的战略选择。4.2学习与研究4.2.1学习方案部门序号推动事项推动要点责任人推动时间备注学习与准备1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内部控制管理策略”班学习领导小组和公司主要干部系统学习“内部控制管理策略”的意义与方法2组织员工需求调查组织员工满意度调查和需求调查3组织执行组成员参加“深化班”学习执行员核心成员参加“深化班”学习,草拟方案4.2.2研究方案构建闭环的战略研究体系,一是要开展形势分析,明确“我们在哪里”;二是制定战略策略目标,明确“我们要去哪里”;三是推动战略实施,明确我们怎么去,包括战略规划与滚动规划的制定、年度计划的制定、战略实施的手段等;四是提升战略实施的保障水平,确保战略实施效果。也可以分领域、分区域、分业务持续深入开展研究,形成综合性、专题性研究报告,为公司指明发展方向,为项目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事项建议研究机制构建了以公司战略发展中心团队为核心,规划计划、财务、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等多部门参加,部门内部多岗位参与,外部支持机构协助的研究机制。研究团队形成了由战略发展中心+各部门组成的战略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市场、研发、运营、管理、商务、后勤等多专业结合的优势,同时与项目公司、研究支持部门、总部机关各部门充分合作,做到跟踪及时、信息充分、数据齐备、研究有据、结论靠实。优化战略研究组织架构建立战略研究与管理工作机制,集中公司内外部战略研究机构及各地区和项目公司为支持力量,深入系统开展战略研究与管理工作。构建开放式研究网络加强与外部咨询公司、行业协会、政府研究部门的沟通联系,并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开放式的研究平台,开展重大战略课题的联合研究,实现跨部门、跨学科的开放合作。加快信息、成果共享与成果转化推进基础资料信息、业务信息、战略研究成果共享,拓宽资料和信息来源,构建战略研究与管理相关数据库,建立定期成果交流机制。形成业务战略研究成果,定期发布《战略发展报告》《行业要览》,以及《业务战略信息参考》、热点问题专题分析等不定期报告。加强战略研究队伍建设以战略支持机构研究人员为主体,培养和打造一支战略研究的核心专家团队。通过研讨培训、出差调研、定期交换、相互挂职等多种形式,大力培养业务战略咨询专家,巩固和提升业务战略研究队伍水平。4.3制定前准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不仅仅只是企业如何在经济市场中发展,而是涉及多方面的规划。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人员需要对其包含的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帮助企业制定出全面的发展规划,从而推动企业在经济市场中不断的发展。4.3.1制定原则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精心设计流程,突出战略制定的广泛性、层次性和互动性,结合形势分析找准切入点,发挥比较优势,分阶段差异化制定发展战略。原则建议社会性战略规划应充分结合外部社会环境,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的时候,不能仅仅只能对自身内部情况进行分析,而应综合考虑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法律因素、政治因素等外部社会环境,才可以更加精准地指导企业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性科学性反映所拟定大战略符合客观规律的程度。换言之,战略是否具有科学性,应该与评价者的偏好无关。无论是由谁来评价,只要他掌握了理性的和客观的标准,了解了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战略拟定所依据的背景因素,都会得出相同和相似的结论来,就说明战略具有科学性。实践性战略实质上是实践性的东西,而不是单纯思想性的东西。战略的实践性首先就在于它的对策性。战略对策就是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全局性的大对策。战略的基础是具有这三性的深谋远虑(包括有关的理论思考),战略的落脚点则就是由此形成的战略对策及其实践。前瞻性前瞻性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特性,没有前瞻性就不称其为战略。前瞻性是不能用企业当前发展轨道简单外推的方法保证的,而是需要对拟实施的企业发展战略与未来经营环境互动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来获得。创新性创新不仅是保证民族始终具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的核心,还是提高有效性的关键,创新的对象包括商品、用途和营销战略,创新的目的是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赋予企业强大的综合竞争力,为市场份额的抢占奠定基础。综上,对创新创造引起重视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于差异化理念所制定营销战略的有效应用,同样离不开企业的创新和创造。全面性战略目标是一种整体性要求。它虽着眼于未来,但却没有抛弃现在;它虽着眼于全局,但又不排斥局部。科学的战略目标,总是对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综合反映。科学的战略目标虽然总是概括的,但它对人们行动的要求,却又总是全面的,甚至是相当具体的。动态性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一直在变化,随着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及调整,人力资源规划也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简单的将人力资源规划理解为静止的数据收集和一劳永逸、永远不变的应用。长远性企业的战略规划管理主要是将利益放在未来的发展阶段,这样才是最为科学的发展措施。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从自身长期发展目标和长期利益出发,全面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从而保证企业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竞争性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情况下,企业只有制定出具有较强竞争性的战略规划,才可以使企业得以从其他竞争对象中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进而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立足。全局性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坚持从全局出发,战略规划必须和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契合,进而使企业在新形势下得以充分发展。整体性即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的过程中,要将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对待,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也要以全局的角度出发,用发展的眼观对待企业的经营决策。实事求是即企业的所有经营决策要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的决策方案有实施的可能性。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企业的经营决策是依靠大量的经济信息为基础实现的决策的,因此掌握经济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企业实现科学决策的关键。对比选优原则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的过程中,要广泛的对比信息,集思广益,制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修理店租赁合同
- 2024年钢筋定制协议
- 2024版原材料货物运输购销合同
- 2024码头环保设备采购安装及维护保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稀土材料买卖合同终止与市场拓展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调解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教师国际交流项目聘用合同3篇
- 2024智能快递柜投放与快递行业末端配送服务合同15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行业股权合作与转让协议书3篇
- 2024年销售会议策划与执行服务协议样本
- IUE(胚胎电转)课件
-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课件
- 企业信息公示联络员备案申请表
- 学校体育学重点、知识点
- 人因失误及防人因失误工具课件
- (完整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规范》
- 挑战杯生命科学获奖作品范例
- 微信如何进行视频聊天
- T∕CNFMA B003-2018 林火防扑机械 以汽油机为动力的便携式化学泡沫灭火机
- 全贴合OCA工艺简介
- 部编版八上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对比阅读(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