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地层层序划分标准(济南市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A/0E/wKhkGWZMGDyAWpL-AADJqJWgmbA479.jpg)
![《岩土工程勘察地层层序划分标准(济南市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A/0E/wKhkGWZMGDyAWpL-AADJqJWgmbA4792.jpg)
![《岩土工程勘察地层层序划分标准(济南市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A/0E/wKhkGWZMGDyAWpL-AADJqJWgmbA4793.jpg)
![《岩土工程勘察地层层序划分标准(济南市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A/0E/wKhkGWZMGDyAWpL-AADJqJWgmbA4794.jpg)
![《岩土工程勘察地层层序划分标准(济南市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1A/0E/wKhkGWZMGDyAWpL-AADJqJWgmbA47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
DB37/T****-2018J*****-2018
岩土工程勘察地层层序划分标准(济南市区)
(征求意见稿)
DivisionCodeforStratigraphicSequenceofEngineeringInvestigation
(inJinanCity)
2018-xx-xx发布2019-xx-xx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CONTENTS
1Generalprinciples.......................................错误!未定义书签。
2Termsandsymbols......................................错误!未定义书签。
3Generalregulat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
4Landformandgeomorphology.............................错误!未定义书签。
5Regionalgeology........................................错误!未定义书签。
5.1Theregionalstratum..............................错误!未定义书签。
5.2Geologicalstructure...............................错误!未定义书签。
6StandardstratumandStratigraphicsequence..................错误!未定义书签。
6.1Generalregulations...............................错误!未定义书签。
6.2ThedescriptionofStandardstratum..................错误!未定义书签。
AppendixAStratum、geologicalageandcodename.............错误!未定义书签。
AppendixBQuaternarystratigraphicgenetictypeandcodename...错误!未定义书签。
AppendixCBrieftableofFaultstructuralfeature................错误!未定义书签。
AppendixDTheengineeringgeologicalmapinJinancity.........错误!未定义书签。
D.0.1Zoningindexofengineeringgeologicalmap...............................35
D.0.2Legend.............................................................36
D.0.3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1.....................................37
D.0.4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2.....................................38
D.0.5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3.....................................39
D.0.6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4.....................................40
D.0.7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5.....................................41
D.0.8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6.....................................42
D.0.9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7.....................................43
D.0.10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8....................................44
D.0.11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9....................................45
D.0.12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10...................................46
D.0.13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11...................................47
D.0.14Engineeringgeologicalzoningmap-12...................................48
AppendixEThecompositehistogramofstandardstratumandsequenceinJinancity.........49
Wordingexplanation.............................................................54
Listofrelatedstandardsandspecifications...........................................55
Termsdescription...............................................................56
1总则
1.0.1为统一济南市区工程勘察地层标准,规范标准地层划分及其层序,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中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建立济南三维地质信息系统提供标准
地层层序,促进智慧城市地质数据标准化、信息化和成果共享,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济南市区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0.3岩土工程勘察地层层序划分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
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分析等手段,对工程选址、设计、施工和运营中的岩
土工程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等工作。
2.0.2地层strata
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
2.0.3标准地层standardstratigraphic
一定区域内,按时代、成因、岩性等综合确定的具有唯一性的地层。
2.0.4地层层序stratigraphicsequence
由一套标准地层构成的地层序列。
2.0.5地貌geomorphology
由地球内、外作用力形成的地表起伏形态。
2.0.6层组stratigraphicgroups
按时代、成因、岩性划分的标准地层组合。
2.0.7主层mainlayer
一定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及典型性的标准地层单元或组合。
2.0.8亚层sub-layer
主层内根据岩性、物理力学特征等进一步划分的岩土单元。
2.0.9标志层markerlayer
一层或一组具有明显特征、可作为标准地层对比标志的岩土层。
2
3基本规定
3.0.1岩土工程勘察应进行标准地层划分,明确标准地层层序。
3.0.2标准地层确定与层序划分应调查和明确以下基础资料:
1.地形、地貌;
2.地质和地层条件;
3.地质构造;
4.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和经验;
5.具体项目工程勘察钻探与测试成果。
3.0.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地层条件应采用标准地层及其层序成果表达。
3.0.4发现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和经验以外新的地层时,应按3.0.2的规定增补或调整。
3
4地形地貌
4.0.1济南市地处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形南高北低。南
部为绵延起伏的中低山区,山势陡峻,深沟峡谷呈V型,标高一般为500~900m。山地外围
为丘陵带,绝对标高250m~500m。中部逐渐过渡到200m以下的山间冲洪积平原,坡度较
缓,沟谷宽阔。中北部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势为南东高北西低,坡度一般5°~10°,绝对标
高一般25m~50m。北部黄河两岸地区,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一般17m~30m。
4.0.2根据成因及主要形态划分为六种地貌类型(见图4.0.2)。
图4.0.2济南市区地貌示意图
4
1中低山(Ⅰ):
主要分布在长清区东南、历城区南部、章丘区东南部及东部。海拔一般600m~900m,
区内梯子山为最高点,山顶标高达975.80m,位于历城区柳埠镇簸箕掌东,是济南市域的南
端。主要地质作用以溶蚀、切割为主。
2低山(Ⅱ):
主要分布在长清区、历城区、章丘区的南部。冲沟、缓平洼地、溶洞等微地貌发育。海
拔一般在500m~800m,切割深度200m~500m。依其岩性可分为变质岩低山区、碳酸盐岩
夹碎屑岩低山区、火山岩及侵入岩低山区,地质作用以溶蚀、剥蚀为主。
3丘陵(Ⅲ):
主要分布在低山(Ⅱ)区外围。冲沟、缓平洼地、剥蚀残丘、溶洞等微地貌发育。海拔
一般在300m以下,切割深度200m以内,山麓有残积、坡积物。鹊山、华山、卧牛山等剥蚀
残丘零星分布于黄河、小清河两岸。一般南部连续性强,北部无明显脉络走向,坡度多在15~
35°之间。山顶多呈混圆状,沟谷多呈U字型,沟谷倾角5°~10°。由于岩石抗风化能力不同,
形成阶梯式地形。在低山、残丘丘陵区,广泛分布碳酸盐岩,形成一系列岩溶地貌,顺层缓
坡可见溶沟、溶槽地形,陡坡不同高程分布有溶洞和落水洞。
依其岩性分为变质岩剥蚀丘陵区,碳酸盐岩溶蚀丘陵区,火山岩及侵入岩组成的剥蚀丘
陵区,碎屑岩剥蚀丘陵区。
4山间冲洪积平原(Ⅳ):
主要分布在经十路以南、二环南路两侧及章丘区部分区域,长清大学城和高新区局部地
区。期间冲沟、剥蚀残丘等微地貌发育。
一般由黄土、粘性土、碎石土等组成,标高一般在30m~150m之间,地形坡度多在0.5%~
5%以内,宽度一般3km~10km,冲沟发育,切割深度10m~15m。在西巴漏河大站南北有明
5
显的二级内叠阶地;玉符河西渴马至筐李庄也有二级内叠阶地。阶地由粘性土夹砂砾石组成,
一级阶地高出河漫滩2m~3m,二级阶地高出河漫滩4m~6m。
5山前冲洪积平原(Ⅴ):
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南、经十东路以北及经十西路以南。冲沟、冲洪积扇、剥蚀残丘等
微地貌发育。地势南东高、北西低,坡度一般5°~10°,绝对标高一般25m~50m。冲洪积扇
沉积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北部与黄河冲积平原相接。局部由于人类活动对原始地貌进行
了改造。
6黄河冲积平原(Ⅵ):
主要分布在黄河两岸地区。冲积沙垄、沙堆、缓平洼地、湖沼洼地、剥蚀残丘等微地貌
发育。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一般17m~30m。黄河发育有高河漫滩和低河漫滩,低河漫滩位于
人工堤坝内,标高30m左右,高河漫滩位于人工堤坝外,标高25m左右。在小清河与黄河堤
坝之间局部分布有沼泽地带。小清河沿岸、章丘白云湖、芽庄湖一带,有湖沼洼地。
6
5区域地质
5.1区域地层
5.1.1济南市地层主要由新生界、中生界、古生界、太古界组成,见表5.1.1。
表5.1.1济南市区地层划分表
地质年代地层
界系统群组代号
黄河组白云湖组沂河组Qhh,Qhb,Qhy
全新统临沂组Qhl
第四系黑土湖组Qhh
大站组Qpp,Qpd
更新统平原组
新羊栏河组Qpp,Qpy
生上新统明化镇组巴漏河组N2m,N2b
新近系黄骅群
界
中新统馆陶组N1g
渐新统东营组E3d
沙河街组E2-3ŝ
古近系始新统济阳群
孔店组E1-2k
古新统
白青山群八亩地组K1b
垩下统
系莱阳群城山后组K1ĉ
中侏上统三台组J3K1s
生罗淄博群
界系
中统坊子组J2f
三刘家沟组T1l
石千峰
叠下统
群
系孙家沟组T1s
乐平统孝妇河组P3x
石
盒奎山组P2k
二
子
叠万山组P2w
早阳新统群
系
古黑山组P2h
生
月山西组P1-2ŝ
界
船山统门
沟太原组C2P1t
石
群
炭
上石炭统本溪组
系C2b
7
续表5.1.1
地质年代地层
界系统群组代号
上
八陡组O2-3b
统
阁庄组O2g
马五阳山组O2w
家
沟
奥中土峪段O2t
陶统群
系
北庵庄段O2b
晚
东黄山段O2d
古
生
界下三山子组Є4O1s
统
九
炒米店组Є4O1ĉ
龙
芙蓉统
群
崮山组Є3-4g
寒张夏组3ˆ
第三统Єz
武
系
长馒头组Є2-3m
清
第二统
群
朱砂洞组Є2zˆ
新柳杭组Ar3l
太
古泰山岩群山草峪组Ar3ŝ
界
雁翎关组Ar3y
5.1.2第四系(Q)
第四纪年代地层分更新统和全新统,全新统一般厚度10m左右,最大厚度大于100m;
更新统厚度一般大于20m,最大厚度大于50m。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分布
在山前冲洪积平原和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分为两套地层单元:
1冲积平原区自上而下依次分布有黄河组、黑土湖组、平原组,区内第四系较发育,广
泛分布于济南北部。
2山间和山前冲洪积平原自上而下分布有羊栏河组、大站组,沂河组及临沂组条带状分
8
布于河谷地带。岩性为松散沉积物组成,主要有大面积覆盖的黏性土、碎石土,河道中的砂
砾石,山坡上的堆积物,新近风化崩裂的岩石碎屑等。
5.1.3新近系上新统(N)
济南市域新近系地层存在于地层浅部,属巴漏河组(N2b),岩性主要为胶结砾岩、砂
砾岩夹黏土岩。
5.1.4白垩纪—中生代三叠纪地层
主要分布于章丘区东部长白山及历城区跑马岭一带,自上而下划分为白垩纪青山群、莱
阳群,侏罗纪淄博群、三叠纪石千峰群。
1白垩系(K)
(1)八亩地组(K1b):主要岩性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夹集块角砾岩及凝灰岩。
(2)城山后组(K1ĉ):主要岩性为灰黄色长石砂岩、浅灰红色粉砂岩夹灰绿色安山质
及凝灰岩。
2侏罗系(J)
(1)三台组(J3K1s):为河流相沉积的砖红色或杂色长石砂岩,下部夹两层紫色复成分
砾岩。
(2)坊子组(J2f):为陆相湖泊沉积物,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砂岩夹炭质页岩、紫色页岩,
底部为复成分砾岩,不夹煤层。
3.三叠系(T)
(1)刘家沟组(T1l):岩性以砖红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斜层理发育,下部夹黄褐色
细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2)孙家沟组(T1s):岩性以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为主,局部夹含燧石条带泥岩及凝灰质
细砂岩,底部发育砂砾岩。
5.1.5晚古生代二叠纪地层—石炭纪(P-C)
9
主要分布在历城区北部、章丘区中北部、槐荫区西北部、长清区西北部,残存在中生代
盆地中,主要由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建造,地层厚度1000余米。区内大部隐伏产出,仅东
部历城区的孙村镇、章丘区的埠村、文祖、普集等地有少量出露。自上而下划分为石盒子群、
月门沟群。
1石盒子群(P2-3sˆ)
(1)孝妇河组(P3x):灰黄-黄绿色砂岩、泥岩及紫红色泥岩。
(2)奎山组(P2k):顶部为灰色、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中上部为黄绿色、紫红色粉
砂岩、细砂岩、泥岩;底部为浅灰色、乳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
(3)万山组(P2w):中粗粒、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泥质页岩、泥岩。
(4)黑山组(P2h):以砂岩、泥岩为主。上部为黄绿色长石石英砂岩和铝土岩,下部
为黄绿色砂岩及灰色页岩、泥岩。
2月门沟群(C2P2Y)
(1)山西组(P1-2ŝ):由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及厚薄不一的煤层组成,含四
层煤。
(2)太原组(C2P1t):由灰色、黄绿色、深灰色泥岩、页岩、砂岩组成,含八层煤及
五层灰岩。
(3)本溪组(C2b):由紫色、杂色铁铝质泥岩、铝土岩及粉细砂岩组成,底部为灰色
铝土质泥岩、杂色泥岩。
5.1.6早古生代奥陶纪—寒武纪地层
分布于济南市区中南部,主要由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厚度愈1800m,以灰岩、白云
岩为主,次为页岩及少量砂岩,与之有关的金属、非金属矿产丰富。地层内含丰富的牙形石、
角石类、头足类、三叶虫化石。牙形石发育在寒武纪中期至奥陶纪,是划分寒武系与奥陶系
10
地层界线的重要依据。
自上而下可划分为马家沟群、九龙群、长清群。除长清群底部的李官组在济南市区缺失
外,寒武-奥陶纪地层在区内出露齐全。
1马家沟群(O2-3M)
(1)八陡组(O2-3b):以深灰色、灰黄色中厚层微晶灰岩及藻屑粉晶灰岩为主,夹少
量灰质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
(2)阁庄组(O2g):黄灰色中薄层粉晶白云岩及细晶白云岩。
(3)五阳山组(O2w):以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云斑灰岩夹中薄层白云岩为主,中下
部灰岩中含燧石结核。
(4)土峪组(O2t):以土黄色、紫灰色中薄层微晶白云岩为主,夹中层喀斯特化角砾
岩。
(5)北庵庄组(O2b):以灰-深灰色中薄层微晶灰岩、厚层豹皮状灰岩为主,中上部夹
少量白云岩及泥质白云岩。
(6)东黄山组(O2d):以灰色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夹少量的角砾状白云岩,局
部可见底砾岩。
2九龙群(Є3-O1J)
(1)三山子组(Є4O1s):褐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上部含有较多燧石结核及条带。
(2)炒米店组(Є4O1ĉ):灰色薄层泥质条带灰岩、生物碎屑、砾屑灰岩及中厚层竹叶
状夹鲕状灰岩,局部发育柱状叠层石。
(3)崮山组(Є3-4g):以黄绿色、紫色页岩和薄板状灰岩、瘤状灰岩为主,夹竹叶状
灰岩。
(4)张夏组(Є3zˆ):灰色厚层鲕状灰岩、叠层石藻礁灰岩、藻凝块灰岩及黄绿色页岩、
11
薄层灰岩等。
3长清群(Є2-3ĉ)
(1)馒头组(Є2-3m):灰紫-紫红色粉砂质页岩、长石石英砂岩及黄绿色页岩夹云泥岩、
泥灰岩、鲕状灰岩。
(2)朱砂洞组(Є2zˆ):灰白色厚层含燧石结核和条带白云岩夹薄层泥岩、灰质白云岩、
藻纹层白云岩。
5.1.7新太古代泰山岩群(Art)
泰山岩群(Art)呈北北西向带状零星分布于章丘区垛庄镇火贯至西麦腰一带。岩性为黑
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混合花岗岩等。
5.1.8岩浆岩()
�
主要分布�于�市区中北部,西到槐荫区韩家道口、棉花张、位里庄一带,东到历城区王舍
人庄、大小坡、北滩头、傅家庄一带,北部过黄河,在天桥区桑梓店、大桥镇一带。南部接
触带西起槐荫区担山屯,经大杨庄、西红庙、袁柳庄、省体育中心、跳伞塔、恒大帝景、燕
子山北麓,到历城区宿家张马一线,四周均与奥陶系灰岩接触。东西长约30km,南北宽约
15.5km,分布面积约300km2。主要岩性为各类辉长岩、闪长岩。
5.2地质构造
5.2.1济南市区大地构造总体是古生代碳酸盐类岩层为主的北倾单斜构造,处于新华夏第二隆
起带的鲁西隆起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的华北坳陷的衔接地带,南依泰山隆起,北临济阳断坳。
济南市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见图5.2.1。
5.2.2济南市区的断裂构造主要在中生代燕山期形成,按走向分为北北西、北北东和近东西的
三组。各主要断裂构造特征见附录C。
12
1北北西走向的断裂主要有马山断裂、平安店断裂、石马断裂、千佛山断裂、文化桥断裂、
东坞断裂、曹范断裂、文祖断裂、白泉庄—五色崖断裂等。
2北北东走向的断裂主要有孝里铺断裂、炒米店断裂、港沟断裂、孙村断裂、明水断裂等。
3近东西走向的断裂主要有齐河——广饶断裂。
图5.2.1济南市区地质构造示意图
13
6标准地层及其层序
6.1一般规定
6.1.1标准地层划分与层序确定应遵循下列原则:
1地层定名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执行。
2地层层序应根据“年代-成因-岩性”顺序确定主层,年代单位宜划分到统,其表示方法应
与附录F、G一致。
3地层排序应自新到老、由小到大编排。地层主层层序序号采用“①、②、③、…”数
字编码形式;
4同一主层内存在岩性或工程特性性状明显差异的地层,应划分亚层。亚层采用主层序
号添加下标如“①1、②2、③x、…”形式表示。
5岩层亚层划分宜按照风化程度从强到弱划分,进一步划分次亚层可按破碎程度进行。
2ml2al+plalal+pl(dl+pl)al+pl(dl+pl)el
6.1.2土层层序宜划分为Q4、Q4、Q4、Q4、Q2~3、Q1等6个层组。
6.1.3岩层层序宜划分为11个层组,包含沉积岩、变质岩、火成岩。
1沉积岩应分为石灰岩、泥灰岩、砂岩、泥岩、页岩、砾岩及黏土岩;
2变质岩应分为大理岩、片麻岩、变粒岩及角闪岩等;
3火成岩主要为闪长岩和辉长岩。
6.2标准地层及描述
6.2.1标准地层宜划分为17个层组,40个主层。层组与层序划分应符合《济南市区标准地层
与层序划分综合柱状图》(见附录E)。
6.2.2标准地层描述:
14
1、新生界第四系岩土层包括全新统岩土层和更新统岩土层,可分为6个层组,16个主层。
⑴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
2ml
①填土(Q4):宜分为杂填土、素填土、压实填土和冲填土等。该层普遍分布于地表。
2ml
①1杂填土(Q4):杂色,松散~稍密。含较多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或工业废料,成分杂
乱。
2ml
①2素填土(Q4):褐黄色~黄褐色,松散~稍密,稍湿~湿。主要由碎石土、砂土、粉
土和黏性土等组成,成分单一,土质较均匀。
2ml
①3压实填土(Q4):杂色,稍密~密实。按一定标准控制填料成分、密度、含水量,经
分层压实或夯实的填土。
2ml
①4冲填土(Q4):褐黄色,松散~稍密,稍湿~湿。为水力充填泥砂形成,主要分布在
黄河、玉符河等河流附近。
⑵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土:
2al+pl
②新近沉积土(Q4):沉积年代较近,主要分布在冲沟两侧及沟口处的洪积扇和山前坡
积地带,河道拐弯处的凸岸,河漫滩及低阶地等地带。宜分为:
2al+pl
②1黄土(Q4):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钙质条纹、少量碎贝壳、砂粒;
具大孔隙结构,有湿陷性。
2al+pl
②2粉土(Q4):褐黄色,稍密,稍湿~湿。含氧化物、碎贝壳。
2al+pl
②3粉质黏土(Q4):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少量砂粒。
2al+pl
②4卵石(Q4):杂色,稍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等,呈亚圆形,含量
60%~80%,粒径20mm~200mm,充填褐黄色黏性土。
2al+pl
②5碎石(Q4):杂色,稍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等,呈棱角状、次棱角
状,含量60%~80%,粒径20mm~200mm,充填褐黄色黏性土。
15
2al+pl
②6圆砾(Q4):杂色,稍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等,呈亚圆形,含量
60%~80%,粒径2mm~20mm,充填褐黄色黏性土。
2al+pl
②7角砾(Q4):杂色,稍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等,呈棱角状、次棱角
状,含量60%~80%,粒径2mm~20mm,充填褐黄色黏性土。
2al+pl
②8粉细砂(Q4):杂色,稍密,稍湿~湿。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⑶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主要为河流冲积成因,分布在黄河冲积平原,宜分为:
al
③粉土(Q4):褐黄色,稍密,稍湿~湿。含氧化物条纹。
al
③1粉质黏土(Q4):褐黄色,软塑~软可塑。含铁锰氧化物。
al
③2黏土(Q4):褐黄色,软塑~软可塑。含铁锰氧化物。
al
③3淤泥质粉质黏土(Q4):浅灰色,软塑~流塑。含有机质。
④黏土(Q4al):棕褐色,软塑~软可塑。含铁锰氧化物。
al
④1粉土(Q4):浅灰色、灰黄色,稍密,湿~很湿。含氧化物、少量有机质。
al
④2粉质黏土(Q4):棕褐色,软塑~软可塑。含铁锰氧化物。
al
④3细砂(Q4):灰黄色,稍密,很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al
④4粉砂(Q4):灰黄色,稍密,很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⑤粉土(Q4al):灰色、灰黄色,湿~很湿。含少量有机质。
al
⑤1粉质黏土(Q4):灰色,软塑~软可塑。含少量有机质。
al
⑤2细砂(Q4):灰黄色,稍密,很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al
⑤3粉砂(Q4):灰黄色,稍密,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al
⑥淤泥质黏土(Q4):浅灰色,流塑~软塑。含有机质。
al
⑥1淤泥(Q4):浅灰色,流塑。含有机质。
al
⑥2黏土(Q4):浅灰色,软塑~软可塑。含有机质。
16
al
⑥3粉土(Q4):浅灰色,稍密,湿~很湿。含有机质。
al
⑥4粉质黏土(Q4):浅灰色,软塑~软可塑。含有机质。
al
⑦黏土(Q4):灰黑色、灰褐色,可塑~硬塑。含有机质、碎贝壳。
al
⑦1粉质黏土(Q4):灰黑色、灰褐色,可塑。含有机质、碎贝壳。
al
⑦2粉土(Q4):灰色,稍密~中密,湿~很湿。摇震反应迅速,含有机质。
⑷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宜分为:
al+pl
⑧黄土(Q4):褐黄色~黄褐色,可塑~坚硬。含铁锰氧化物、钙质条纹。具大孔隙结
构,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al+pl
⑧1块石(Q4):杂色,稍密~中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等,岩芯多呈片
状、短柱状。
al+pl
⑧2碎石(Q4):杂色,稍密~中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等,呈棱角状、
次棱角状,含量60%~80%,粒径20mm~200mm,充填褐黄色黏性土。
al+pl
⑧3角砾(Q4):杂色,稍密~中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等,呈棱角状、
次棱角状,含量60%~80%,粒径2mm~20mm,充填褐黄色黏性土。
al+pl
⑧4姜石(Q4):杂色,稍密~中密。形状不规则,含量50%~80%,粒径5mm~100mm,
充填褐黄色黏性土。
al+pl
⑧5粗砂(Q4):褐黄色,稍密~中密,稍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al+pl
⑧6中砂(Q4):褐黄色,稍密~中密,稍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al+pl
⑨粉质黏土(Q4):灰黄色、灰绿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
al+pl
⑨1粉土(Q4):褐黄色~灰黄色,稍密~中密,湿~很湿。含氧化物。
al+pl
⑨2粉质黏土(Q4):褐黄色,软塑~可塑。含铁锰氧化物。
al+pl
⑨3粉质黏土(Q4):黄灰色,软塑~软可塑。含铁锰氧化物。
17
al+pl
⑨4漂石(Q4):杂色,稍密~中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岩芯多呈片状、
短柱状。
al+pl
⑨5块石(Q4):杂色,稍密~中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岩芯多呈片状、
短柱状。
al+pl
⑨6卵石(Q4):杂色,稍密~中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呈亚圆形,含
量60%~80%,粒径20~200mm,充填褐黄色黏性土。
al+pl
⑨7碎石(Q4):杂色,稍密~中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呈棱角状、次
棱角状,含量60%~80%,粒径20~200mm,充填褐黄色黏性土。
al+pl
⑩粉质黏土(Q4):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
al+pl
⑪粉质黏土(Q4):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姜石。
al+pl
⑪1粉质黏土混姜石(Q4):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姜石含量25%~40%。
al+pl
⑪2黏土(Q4):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姜石。
al+pl
⑪3黏土混姜石(Q4):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姜石含量25%~40%。
al+pl
⑪4姜石(Q4):褐黄色,中密。姜石含量50%~80%,一般粒径10~100mm,充填褐黄
色黏性土。
al+pl
⑪5粉质黏土混卵石(Q4):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卵石含量25%~40%。
al+pl
⑪6粉质黏土混碎石(Q4):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碎石含量25%~40%。
al+pl
⑪7粉质黏土混中粗砂(Q4):褐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砂含量25%~40%。
⑸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层,宜分为:
al+pl
⑫粉质黏土(Q2~3):浅棕黄色~棕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
al+pl
⑫1黏土(Q2~3):浅棕黄色~棕黄色,可塑~坚硬。含铁锰氧化物及其结核。
al+pl
⑫2粉土(Q2~3):浅棕黄色~棕黄色,中密。含铁锰氧化物。
18
al+pl
⑫3漂石(Q2~3):杂色,稍密~密实。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
al+pl
⑫4块石(Q2~3):杂色,稍密~密实。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
al+pl
⑫5卵石(Q2~3):杂色,稍密~密实。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呈亚圆形,
含量60%~90%,粒径20~200mm,充填浅棕黄色~棕黄色黏性土。
al+pl
⑫6碎石(Q2~3):杂色,稍密~密实。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呈棱角状、
次棱角状,含量60%~90%,粒径20~200mm,充填浅棕黄色~棕黄色黏性土。
al+pl
⑫7粉质黏土混卵石(Q2~3):浅棕黄色~棕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卵石含
量25%~40%。
al+pl
⑫8粉质黏土混碎石(Q2~3):浅棕黄色~棕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碎石含
量25%~40%。
al+pl
⑫9黏土混卵石(Q2~3):浅棕黄色~棕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卵石含量
25%~40%。
al+pl
⑫10黏土混碎石(Q2~3):浅棕黄色~棕黄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碎石含量
25%~40%。
al+pl
⑫11胶结砾岩(Q2~3):杂色,密实、坚硬,钙质胶结。
al+pl
⑫12砾砂(Q2~3):浅棕黄色~棕黄色,中密~密实,很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
英、长石。
al+pl
⑫13粗砂(Q2~3):浅棕黄色~棕黄色,中密~密实,很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
英、长石。
al+pl
⑫14中砂(Q2~3):浅棕黄色~棕黄色,中密~密实,很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
英、长石。
al+pl
⑬黏土(Q2~3):棕黄色~棕红色,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及其结核。
19
al+pl
⑬1粉质黏土(Q2~3):棕黄色~棕红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
al+pl
⑬2块石(Q2~3):杂色,中密~密实。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
al+pl
⑬3碎石(Q2~3):杂色,中密~密实。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呈棱角状、
次棱角状,含量60%~90%,粒径20~200mm,充填棕黄色~棕红色黏性土。
al+pl
⑬4粉质黏土混碎石(Q2~3):棕黄色~棕红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碎石含量
20%~40%,粒径20~120mm。
al+pl
⑬5黏土混碎石(Q2~3):棕黄色~棕红色,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及其结核,碎石含量
20%~40%,粒径20~120mm。
al+pl
⑬6胶结砾岩(Q2~3):杂色,坚硬、密实,钙质胶结。
al+pl
⑬7砾砂(Q2~3):棕黄色,中密~密实,很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al+pl
⑬8粗砂(Q2~3):棕黄色,中密~密实,很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al+pl
⑬9中砂(Q2~3):棕黄色,中密~密实,很湿~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
al+pl
⑭碎石(Q2~3):杂色,中密~密实。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呈棱角状、
次棱角状,含量60%~90%,粒径20~200mm,充填棕黄色~棕红色黏性土。
al+pl
⑭1块石(Q2~3):杂色,中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
al+pl
⑭2卵石(Q2~3):杂色,中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呈亚圆形,含量
60%~90%,粒径20~200mm,充填棕黄色~棕红色黏性土。
al+pl
⑭3漂石(Q2~3):杂色,中密,母岩一般为灰岩、辉长岩、花岗岩。
al+pl
⑭4胶结砾岩(Q2~3):杂色,坚硬、密实,钙质胶结。
al+pl
⑭5粉质黏土(Q2~3):棕黄色~棕红色,可塑~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岩石风化碎屑。
al+pl
⑭6黏土(Q2~3):棕黄色~棕红色,硬塑。含铁锰氧化物及其结核、岩石风化碎屑。
al+pl
黏土(Q1):棕黄色、棕红色,可塑~坚硬,偶见灰岩碎石。
1
⑮
20
al+pl
碎石(Q1):棕红色,中密~密实,母岩为灰岩,黏性土充填。
2
⑹⑮第四系更新统残积层,宜分为:
el
1闪长岩残积土(Q):灰黄色~黄绿色,可塑~硬塑。组织结构全部破坏,母岩剧
烈风化⑯呈土状。
el
2辉长岩残积土(Q):灰黄色~黄绿色,可塑~硬塑。组织结构全部破坏,母岩剧
烈风化⑯呈土状。
el
3片麻岩残积土(Q):灰白色,可塑~硬塑。组织结构全部破坏,母岩剧烈风化呈
土状。⑯
2、岩层主要有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共
8个地质年代,结合其岩石成因,划分为11个层组,24个主层。
⑺新生界古近系沉积岩,宜分为:
泥岩(E):灰色、紫红色,主要由高岭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组成,并含碎屑物质
和各种⑰自生矿物。层理不明显,呈块状。
砂岩(E):灰白色,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是机械沉积作用的产物,层理构造和
层面构⑱造都很发育。
⑻中生界白垩系侵入岩:根据岩性不同划分为2个主层。
3
闪长岩(δ5):灰黑色,主要矿物成分为角闪石、斜长石,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
⑲
造。按照岩石风化程度从强到弱划分为4个亚层。
3
1全风化闪长岩(δ5):黄绿色,结构基本破坏,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
可钻进⑲。
3
2强风化闪长岩(δ5):黄绿色,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
发育,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21
3
3中风化闪长岩(δ5):灰绿色,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
育,岩⑲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岩芯钻方可钻进。
3
4微风化闪长岩(δ5):灰绿色,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
量风化⑲裂隙。
3
辉长岩(ν5):灰黑色,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石、斜长石,中粒至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⑳
按照岩石风化程度从强到弱划分为4个亚层。
3
1全风化辉长岩(ν5):黄绿色,结构基本破坏,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
可钻进⑳。
3
2强风化辉长岩(ν5):灰绿色,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
发育,⑳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
3
3中风化辉长岩(ν5):灰绿色,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
育,岩⑳体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岩芯钻方可钻进。
3
4微风化辉长岩(ν5):灰绿色,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
量风化⑳裂隙。
⑼中生界白垩系沉积岩:根据岩性不同划分为3个主层。
㉑泥灰岩(K):灰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极少白云石,隐晶质或微晶结构,
多呈薄层或中厚层状构造。按照岩石风化程度从强到弱划分为3个亚层。
㉑1全风化泥灰岩(K):灰黄色,结构基本破坏,岩石剧烈风化,钻探岩芯呈土状,具
可塑性。
㉑2强风化泥灰岩(K):灰黄色,结构大部分破坏,岩石强烈风化,钻探岩芯多呈土状、
碎块状、短柱状。
㉑3中风化泥灰岩(K):灰黄色,结构部分破坏,钻探岩芯多呈碎块状、片状、柱状。
22
㉒砂岩(K):灰色、灰黄色、紫色,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以细粒或中粒结构为主,
层状构造。按照岩石风化程度从强到弱划分为3个亚层。
㉒1全风化砂岩(K):灰色、灰黄色、紫色。结构基本破坏,岩石剧烈风化,钻探岩芯
呈土状、砂状,具可塑性。
㉒2强风化砂岩(K):灰色、灰黄色、紫色。结构大部分破坏,岩石强烈风化,钻探岩
芯多呈砂状、碎块状。
㉒3中风化砂岩(K):灰色、灰黄色、紫色。结构部分破坏,钻探岩芯多呈碎块状、片
状、柱状。
㉓石灰岩(K):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伴有白云石、菱镁矿等其他碳酸盐矿
物。隐晶质结构为主,中厚层~巨厚层构造。按照裂隙发育程度可分为2个亚层:
㉓1强风化石灰岩(K):灰色,裂隙较发育,局部溶蚀发育,裂隙或溶孔中有粘性土充
填,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
㉓2中风化石灰岩(K):灰色,裂隙一般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
⑽中生界侏罗系沉积岩:
㉔砂岩(J):紫红色、灰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中细粒结构,层状构造,
按照岩石风化程度从强到弱划分为3个亚层。
㉔1全风化砂岩(J):紫红色、灰黄色,结构基本破坏,岩石剧烈风化,岩芯呈砂土状。
㉔2强风化砂岩(J):紫红色、灰黄色,结构大部分破坏,岩石强烈风化,岩芯多呈砂
状、碎块状。
㉔3中风化砂岩(J):紫红色、灰黄色,结构部分破坏,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
⑾中生界三叠系沉积岩:
㉕砂岩(T):紫红色、灰黄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中细粒结构,层状构造,
23
按照岩石风化程度从强到弱划分为3个亚层。
㉕1全风化砂岩(T):紫红色、灰黄色,结构基本破坏,岩石剧烈风化,岩芯呈砂土状。
㉕2强风化砂岩(T):紫红色、灰黄色,结构大部分破坏,岩石强烈风化,岩芯多呈砂
状、碎块状。
㉕3中风化砂岩(T):紫红色、灰黄色,结构部分破坏,岩芯多呈短柱状、柱状。
⑿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根据岩性不同划分为4个主层。
㉖泥岩(C-P):紫红色、灰黄色,主要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工作伦理》课件
- 《财务管理讲座》课件
- 《财政与税收学》课件
- 《积的乘方用》课件
- 《鸭子和白兔请客》课件
- 洁净车间员工微生物培训课件
- 农业市场潜力评估模板
- 美术书法课模板
- 引江济淮工程沿线廊道保护和区域发展策略分析
- 微信网站方案
- Python金融数据挖掘与分析实战课程教案教学教案
- 《企业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以S地产公司为例》9500字(论文)
- 2025年上半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68人(湖北武汉)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地方政府专项发债项目培训课件
- 宁德时代笔试题库
- 食品感官评价员的选拔与培训
- 五年级下册北京版英语单词
- 疥疮护理查房
- 新课标I、Ⅱ卷 (2024-2020) 近五年高考英语真题满分作文
-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5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