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1页
2.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2页
2.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3页
2.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4页
2.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知识体系哲学基本理论(第1课)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第三单元)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第2课)唯物辩证法(第3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4课)社会历史观(第5课)人生观、价值观(第6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不忘本来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8课)——吸收外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面向未来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究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1世界的物质性危难时候拯救你的是诸神或者上帝吗?人民警察医生消防员国家社会自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总体上:关于世界本原的说法有两种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本原是意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一、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此,宇宙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上帝,更不存在神或者上帝创造世的活动。方法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注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也是万事万物的共性

物质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p18)物质和意识并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不能说意识是客观实在的客观实在(物质现象)客观存在人的思维人类社会自然界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还包括的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实在只指物质现象。注意: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狗狗的具体形态(特殊性)抽象概念(普遍概念)哲学上的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抽象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是永恒的。【具体的】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是暂时的。联系①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一旦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②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注意:①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混淆二者、将物质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②将物质代替物质具体形态,看不到世界的多样性;将物质具体形态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物质性。

01030204物质就是桌椅、苹果、阳光‥‥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物质是基本粒子。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物质≠万事万物的总和课堂即时反馈:从哲学看,下列观点是否正确?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有人说,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是主观的,完全由人的意识控制。你认为呢?

人类的进化史人的演化和人类社会的产生现代人新人猿人古猿思考: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是什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劳动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地理环境思考: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它们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人口因素生产方式1地理环境2人口因素ADDINSERTTEXT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3生产方式2、从本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物质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物质性)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动物有意识?2、智能机器人能像人一样拥有自主的意识吗?意识的产生非生命物质的简单反应低等生物的应激反应高等动物的感觉、心理人类的意识低等高等岩石风化植物向阳动物的反射思维着的精神结论1: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海豚是非常聪明的动物,经过学习训练的海豚,甚至能模仿某些人的话音。美国的三位科学家,让两头海豚学会了25个单词。思考:纯粹的动物心理会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表达抽象的思维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需要有语言、文字和高度发达的大脑。语言、文字、高度发达的大脑的生成是离不开劳动和社会交往的。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劳动和社会交往结论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人类社会)思考:劳动创造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那么,人脑与动物的大脑有何不同?动物的大脑会不会产生意识?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思考: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是不是说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呢?

意识的形成既离不开人脑,又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存在,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脑意识的反映对象:

客观存在厂房和机器原材料产品(意识)3、从内容上看,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注意:意识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

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但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意识不是像照镜子一样,对客观存在原原本本的反映,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则是客观的)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起源)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3、(内容)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结论: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总结: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1)自然界在本质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