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_第1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_第2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_第3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_第4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乘法》教学分析稿主讲人:金城镇中心小学姚美华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这部分内容是整数乘法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再面对乘数数位更多的笔算乘法时,便很容易进行类推了。本单元的内容分四段安排。第一段,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第三段,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并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第四段,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简便方法。最后,安排了本单元的复习,其中还穿插编排了一道思考题,探索两位数乘11的积的规律;编排了一篇“你知道吗”,介绍我国明朝计算乘法的方法——“铺地锦”。教材在编排上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提供现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和提出新的计算问题,产生学习新的计算方法的现实需求。教材精心设计了与“牛奶”有关的“搬牛奶”、“订牛奶”、“挤牛奶”等系列场景,让学生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计算问题,既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灵感,又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另一方面,教材还注意结合不同领域的内容以及不同学科的知识,形式多样地呈现一些现实的问题,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计算能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意愿。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倡导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一方面,当面临新的计算问题时,教材引导学生或把新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计算,或依据对数和运算的理解进行类推,或对给出的新算法进行必要的解释,让学生始终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探索算法,而不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算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不同算法积极交流的场面,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策略去探索算法,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选择更加合理、有效的算法。如例题1创设了一个搬牛奶的现实情境,根据问题列式12×10,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10。虽然学生以前没有算过12×10,但现实情境能给学生启发,于是出现多种不同的算法。如图中已有9箱牛奶,又往上放1箱会启发学生算12×9+12;图中把10箱牛奶平均分成两堆,会启发学生算12×5×2……学生的各种算法中,有的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融的产物,有的是类比推理的结果,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具体表现。组织学生交流算法,许多人会自动选用从12×1=12类推出12×10=120这种方法。3.合理安排口算、笔算和估算,让不同计算方式相互支持,为学生自主地探索计算方法提供机会和保障。教材首先让学生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经验探索两位数乘10的口算方法,并由此类推出两位数乘几十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最后,让学生结合对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的理解,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这样的安排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既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又能确保自主探索活动的顺利进行。4.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发现计算规律,产生新的体验,提高计算能力。教材通过整十数乘一位数与整十数乘整十数的比较,让学生类推出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如第29页第2题;通过整十数乘整十数与几十几乘几十几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技巧,如33页第2题,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算一算同组的三道题,比一比中间的题与上、下两题的乘数与积,就能发现47×23的积比40×20的积大,比50×30的积小,在800和1500之间;通过有关的一步计算式题与两步计算式题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运算律,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通过一组特殊数据的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计算中的奥妙,如练习四中的第4题和复习中的思考题等等。教学重难点的认识及处理意见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30~32页)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是学生首次遇到需要分两步进行计算的类型,所以很容易犯错误。例题以订牛奶为题材,为了计算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列出算式28×12。例题不急于教学竖式的算法,仍然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为学习笔算积累一些感性材料。学生可以估计,也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计算来解决。这时学生可能出现多种算法:(1)估算比280多;(2)先算半年要多少钱,再算一年要多少钱,再合起来;(3)先算10个月和2个月各多少钱,再合起来;(4)用竖式计算,当然这一种方法学生还不会,多数学生只会算出第一步。交流时我们教师要有重点地引导学生对第三种方法的理解,因为这种思路和竖式算理是一致的,让学生有意识地先说2个月是28×2=56元,再交流10个月是28×10=280元,最后合起来是56+280=336元。接着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努力架设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的桥梁。这一部分教学重点要解决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架设三座桥梁。第一,通过有意识地交流第三种解法,为笔算算法的算理做好铺垫。第二,通过问题“算的是什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把视角投向竖式计算的实际情景中,数形对应,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并在直观算理的支撑下,逐步抽象出算法。第三,安排学生尝试计算,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进而简化竖式。这样,学生充分体验了从算理到算法的演变过程,学生才能学得轻松,理解得更深刻。典型课例评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2、在具体情景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过程:今天,老师请了一位朋友来和我们一起上课,看,它是谁?小叮当有着一个充满智慧的大脑袋,和它一起上课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思维热身操共有8节:12×3060×5020×1350×706×8+25×9+62×8+84×7+3真不错!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高了,很多小朋友家都订了牛奶。老师这也有一张订单,瞧,小叮当正盯着它在研究呢!一份牛奶(每天一瓶)每月28元订一个月送文具盒一个订一个季度送文具一套订半年送书包一个订一年送四驱车一辆你猜小叮当会选择哪种定奶的方式呢?四驱车的诱惑太大了,小叮当决定订一年。不过订之前,得先摸摸口袋里有多少钱。要求需要多少钱,得先来列一个算式?(板书:28×12)为什么乘12呢?那大概要多少钱?你是怎样估算的?(28×10=280,28×12比280多一点,可能是300元。)那究竟需要几元呢?你们能帮小叮当来算算吗?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看看你们有哪些好办法?(1)先算一季度再乘4。28×3=8484×4=336(2)先算半年再乘2。28×6=168168×2=336(3)先算十个月再加上2个月。28×10=28028×2=56280+56=336(4)用竖式计算。好,那我们先把竖式列好,注意数位要对齐。这和我们以前学得乘法竖式有什么不同?以前是一个数乘一位数,现在是乘一个两位数。第一步算什么?用个位上的2去乘28,2乘8得16,对齐个位写6,向十位进1,2乘2得4,加上进上来的1得5,对齐十位写5。好,2乘28得56,表示的是56个1,所以6要对齐个位写。做到这结束了吗?第二步再算什么?用十位上的1乘28,得28个十,也就是280,对齐个位写0,对齐十位写8,对齐百位写2。然后怎样做?相加,为什么加呢?第一步2乘28求出的是2个月需要多少钱,第二步1乘28求出的是10个月需要多少钱,那么把两次的结果加在一起就是12个月也就是1年需要多少钱,所以我们用加法。那么,在书写时呢,这里280的0可以省略不写,下面仔细看老师完整的再算一遍。第一步用个位上的2去乘28,2乘8得16,对齐个位写6,向十位进1,2乘2得4,加上进上来的1得5,对齐十位写5。第二步用十位上的1乘28,1乘8得8,对齐十位写8,1乘2得2,对齐百位写2。然后56加280,6加0得6,5加8得13,写3进1,2加1得3,所以是336。谁也会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计算过程呢?都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你们知道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吗?板书2828×12×122个月56……56个一5610个月280……28个十

28

336336好,下面我们来看一组练习,你能说出下面各道题目的下一步该怎样计算吗?21245354×25×32×23×4654815932466如果调换28和12的位置相乘,结果会怎样呢?打开书31页,试一试,在书上完成!(一人板演)12×289624336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后,计算的过程不同,结果却是一样的。)那么乘法可以怎样来验算呢?(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那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呢?大家说的都很好,那能不能根据刚才说的来完成这几道题目呢?(打开书P31页第1题)(3人小黑板,逐一讲解,反馈并纠错)246213×23×41×7272622648248915522542936我同桌也做了两题,她做的对吗?(P31页第2题)1434×25×237072286898752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你会把它改正过来吗?1434×25×23701022868350782所以说,我们做题一定要细心啊!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请组长拿出作业纸,上面一共有四道题,一人做一题,不允许一个人全做完,如果出现取消比赛资格,不过当一个人在做的时候,其他小朋友可以在旁边监督,发现错误可以提醒,但是不能报答案给他听,比比哪组做的又对又快!(P31页第4题,实物投影校对)14266373×52×24×32×2328104126219705218914672862420161679经过这么激烈的比赛,我们放松一下,春天已经不知不觉的来到了我们身边,看,公园里景色多美呀!(P31页第5题)你从这幅图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